四象如何判定卦象吉凶

四象与八卦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大家肯定都知道,那两仪呢?四象呢?八卦呢?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这张图将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关系罗列了出来。而我们都知道的那句话实际上出自《易传·系辞上》的第十一章:“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两仪就是阴仪和阳仪。

四象就是老阴、老阳、少阴、少阳。

八卦就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两仪的关系是对立的,像天与地,黑与白,男与女,昼与夜等等。

四象对应的有四季(春、夏、秋、冬),四方(东、南、西、北),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等。

重点说说八卦,什么是“卦”,古人云“卦者,挂也”,解释一下就是挂起来的象,“结绳记事”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听过,古人记录事情的时候将绳子打结不同数量,不同位置,然后挂起来来区分记录,比如下图:
所以八卦就是古人认知世界总结出来的八个宇宙之象。

乾(☰),代表天,我们仰头看到的就是天空,就是乾之正象。

坤(☷),代表地,低下头,看到的踩在我们脚下的大地,就是坤之正象,

震(☳),代表雷,雷为震之正象,

巽(☴),代表风,风为巽之正象,

离(☲),代表火,火为离之正象,

坎(☵),代表水,水为坎之正象,

艮(☶),代表山,山为艮之正象,

兑(☱),代表泽,泽为兑之正象。

八卦的象有很多,包罗世间万事万物,但正象一定要记牢,《周易·说卦传》还介绍了其他一些卦象,都是是基础卦象。

家庭观上:乾父也,坤母也,震长男,巽长女,坎中男,离中女,艮少男,兑少女。

动物观上: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身体观上: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运动观上: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权力观上:乾为君,坤为众。

八卦代表的其他类象还有很多,大家可以上网去查,宇宙之中所有的事物都能归结在这八卦之内。

怎样记忆八卦呢?

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大家可以记忆下面的歌诀。
八卦对应的阴阳五行

八卦之中乾、震、艮、坎为阳,坤、巽、兑、离为阴。

八卦之中震、巽为木,乾、兑为金,坤、艮为土,坎为水,离为火。

下面再说说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相传为伏羲所创,《周易·说卦传》 第三章提道“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说是就是先天八卦的对应位置。

先天八卦代表的数字: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后天八卦

后天八卦相传为周文王所创,《周易·说卦传》 第五章提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悦)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后天八卦代表的数字: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宫为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记忆口诀: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寄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风水入门知识之四象篇

四象一词最早出自《易系辞》,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即太阳、太阴、少阴、少阳。属于阴阳学说范畴。先哲在天文学中也有四象一词,不过,这与《易》中的概念完全不同。下面 风水入门知识 带你了解四象。

先哲在观察星辰时,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东南西北各有七宿,把每个七宿联系起来想像很像一种动物。

东方的角、亢、氏、房、心、尾、箕七宿,角像龙角,氐房像龙身,尾宿像龙尾,它们连起来像一条腾空而起的龙,于是先哲称东方为苍龙。

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柳为鸟嘴,星为鸟颈,张为嗉,翼为羽翮,它们连起来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鸟,于是先哲称南方为朱雀。

北方有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像一只缓缓而行的龟。因位于北方,故称玄。因身有鳞甲,故称武。合称玄武。

西方有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像一只跃步上前的老虎。白虎是已经绝种的大毛虫,《山海经·西山经》记载盂山“其兽多白狼、白虎”。

这四种动物的形象,称为四象,又称为四灵。

“四象”作为方位,先秦的《礼记·曲礼》已有记载:“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疏》:“前南后北,左东右西,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这里,朱鸟即朱雀。“左东有西”的概念与我们看地图有区别。现在的地图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古人的地图是倒过来的,下北下南,这样就成了“左东右西”。风水先生将“四象”运用到地形上,以“四象”的形象及动作譬喻地形,又附会吉凶祸福。《三国志·管辂传》记载:“格随军西行,过毋丘俭墓,倚树哀吟,精神不乐,人间其故,辂曰:林木虽茂,开形可久。碑言虽美,无后可守。玄武藏头,苍龙无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危以备,法当灭族。不过二载,其应至矣。”这就是根据四象处于四危状态,判断毋丘俭二年之内灭族。

郭璞在《葬经》中也宣扬这一套,他说:“经曰地有四势,气从八方。故葬以左为青龙,有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頫。形势反此,法当破死。故虎蹲谓之衔尸,龙踞谓之嫉主,玄武不垂音拒尸,朱雀不舞者腾去,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遐迩。以支为龙虎者,来止迹乎冈阜,要如肘臂,谓之环抱。以水为朱雀者,衰旺系形应,忌夫湍流,谓之悲泣。”

“四象”对民俗有很深的影响。如果我们到北京中山公园去看社稷坛,就会发现坛中的土色各有不同。由于东方是青龙。土色为青;西方是白虎,土色为白;南方是朱雀,土色为红;北方是玄武,土色为黑。中间的土色是黄的,象征人。这些土,是明清时期由四方的府县专程运来,表示四方朝贡,天下祥和之征。

四象是指什么

四象就是南北东西对应着上下左右《周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那么,这其中的“四象”所指为何物?它与中国古典哲学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四象”是中国天文学名词,其具体所指为: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象者,像也。“四象”,是将二十八宿按天区分布,划分为四组,以其所属各星宿在天区中的分布,看上去像龙、像虎、像雀、像龟而作的命称。并以此代指东、西、南、北四方,以及春、夏、秋、冬四时。
二十八宿,是星官名。它是中国古代依一周天的恒星为标志,用以分成二十八组来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以制定历法而产生的,依中国古代春分时节黄昏之时的天象观察为依据。二十八宿的“宿”,有住宿、宿舍的涵义。其之所指,是由於地球绕太阳运行而造成的太阳视运动所经之处,由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每一象由七宿所构成:依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代指东方和春天。此七宿在天空的分布,看上去像一条龙的形状。春天一到,大地万物复苏,满目青翠,故称此象为“东方青龙”;依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代指北方、代言冬季。中国地处北半球,冬季日照时间短,所以一天之中的大部分时间处於幽暗之中,而此七宿的星空分布,看上去很像一只龟。中国人习称黑色为玄色,依龟有甲示武,故称此象曰“北方玄武”;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在西天的空中分布,样子很像一只老虎。依西方代指秋天,西方的代表色为白色,因而就称此象为“西方白虎”;而分布於南天的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其星空布局所构成的图像,好似展翅高飞的一只雀形。以南方代表夏季,夏季赤日炎炎似火,故其代表色为朱色,因而就称此天象为“南方朱雀”。将“四象”各分为三度,这便是黄道十二次。
依当代中外科学家们的研究考证,四象二十八宿及黄道十二次的建立和命称,构成了一个古代天文观察与历法制定的基本体系,它大约形成於距今五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源於中国,后经印度而传播於世界。
天文学观察研究的发展,是直接推动中国唯物辩证哲学思想产生,并走向完善与提高的根源。凡是不具备天文学知识的哲学家,其理论往往存在缺陷。因此,一种哲学思想理论体系的科学与否,可以依天文学研究成果为其试金石。中国古代,正是由於“天、地、人、时”四维一絷的唯物辨证哲学思想体系产生很早,这就极大地促进了天文学研究的发展。轩辕黄帝命人察日、观月、历星辰运行之纪,制定历法,以敬授人时而使之顺应天时,适时播种耕作,就是这方面的历史证明。而天文学研究的发展,又必然要大大地促进唯物辩证哲学思想的发展、完善和提高。以哲学思想理论为基础而指导国家、经济、军事、法律、伦理、道德、科技、医药、音乐等文化事业的发展,就是中华文明发生、发达之早,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历史根源。由此而反映到哲学理论阐述方面,也就自然而然地要打上这种历史的印记:《周易·系辞》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的这一段话,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现在,就以我个人的研究所得,试以现代通俗性的语言,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解释如下:
产生於中国尚无文字时代的古典哲学,是“天、地、人、时”四维一絷的唯物辩证哲学,其由一套图案画形式为载体,而作“道理”的传承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是研究天地万物变易规律的,其传承方式是简易的,而其所传“道理”是千古不易的,故其书名就命之以《易》;这种哲学是一元论,它的“一元”大可包之宇宙,小可成为原子模式,故命之曰“太极”;这个一元论认为一元事物的基本法则就是阴阳对立统一规律。这就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意义。
阴与阳,可论男女,可代上下,可喻寒暑,可言天地,所以,称恒星日为“太阳”,谓月球为“太阴”。日、月、地球的运行,造成了四季寒暑、昼夜之变,故有“两仪生四象”之喻比。
世上万物生变,是天地之间风、雷、水、火、山、泽相互作用而造成的,故《易》首立八经卦以象“天地定位,风雷相薄,水火相射、山泽通气”为纲领、为法则,而作哲理演绎,并重之以六十四卦以像徵万物变化,讲述其“道理”。这就是“四象生八卦”的喻指。此中的“八卦”是指八卦这种哲学传承载体,而非仅指八经卦。
八卦传承系统所讲的哲理,不是为了好玩,而是让人们以此明白顺应自然万物变化规律。因为顺应自然规律则得,逆此规律则失。得则吉,失则凶。这就是《周易·系辞》所解释的“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的明确语意界定。明白了吉凶之所以然,就是为了让人们遵循自然规律,以做成事业,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这就是“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的道理。
究以上下古今,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发展进步,可以总结出千条理、万条理,但若以一句话作高度的集中和概括,就是研究客观存在着的一切自然规律,应用这种自然规律为人类的社会发展服务。研究并应用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於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就是科学。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是不断地走近科学。这,就是《易》经要讲的道理!

按照归藏易算出?戊午丙午卦象是什么?

归藏,传统认为是商代的《易经》,魏晋以后已经失传。《商易》以坤为首卦,故名为归藏。
《归藏》是三易之一,《周礼·春官》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意思是说《连山》、《归藏》、《周易》是三种不同的占筮方法,但都是由8个经卦重叠出的64个别卦组成的。相传黄帝作《归藏易》,有四千三百言[3]。宋代家铉翁称:“归藏之书作于黄帝。而六十甲子与先天六十四卦并行者,乃中天归藏易也。”

《周易》中的“四象”,究竟是指什么?

四象是像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指的是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分别代表着东西南北4个方向,在28星宿当中四象也被用来划分,天上的星星称为四神,四灵。但在《周易》当中,四象主要指的是水,木,金,火,土是介于四象当中的一种状态,因为四象也分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这四象,太阳象征火,太阴象征水,少阳象征木,少阴象征金。同时四象也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太阳指的是夏至,太阴指的是冬至,少阳指的是春分,少阴指的是秋分。四象在周易当中也承担着4个特别重要的数字,分别是6,7,8,9。这4个数字,太阴代表着6,少阳代表7,少阴代表8,太阳代表9。

四象的演变

在周易当中的八卦形成说到太阳生两仪就是阴和阳,其中春天从冬天而来带有阴气,但是春天是阳长阴消的变化趋势,阳气不断的上涨,阴气开始消退,在春天之后就是夏天,在阳上加阳就是太阳。夏天又从春天而来,阳气不断上升,但是在秋天之后,阳上加上一阴,就为少阳,代表着秋天。冬天又从秋天而来,阴气不断的上涨,阳气开始消退,到冬日的时候,阴气为主要阳气为次要就被称为太阴。所以这一年四季的变化不仅仅是四象的一种代表,而是一切生物生命周期的阴阳变化。

《周易》

周易是我们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代表着深刻的知识,在古代也赋予了周易极为深刻的意义。古代掌握周易的人会对国家大事,军事战争,祭祀活动等来进行预测。周易预算的每一卦其实都包含了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其实并不只是对于某一件事情,而是对应的一类事情告诉大家到底应该怎么做,由此件事推演到另一件事情,以一件事推测出万物。

最后周易涉及到生活,哲学,文学,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源头,是非常具有独特思维的一部的史书。

易经说的两仪,四象,入卦,各指的是什么东西。

两仪,指天地,亦指阴阳二气。四象,是指少阴、少阳、老阴、老阳。八卦指乾坤兑离震巽坎艮八个基本卦。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