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大帝是哪位菩萨

摩利支天菩萨与玉皇大帝的关系

摩利支天菩萨又被尊称为斗姥元君,先天大神,也是紫微大帝、勾陈大帝(天皇大帝),以及北斗众星之母,地位极其崇高!斗姥元君被尊称为:『大圆满月光王』、『东华慈救皇君天医大圣』、『九灵太妙白玉龟台夜光金精祖母元精』、『中天梵气斗母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後金真圣德天尊』,道教也尊称他为:『先天道姥』、『象道之母』,在佛教中,他是一位能够自我隐形,同时为众生除灭障难,施予利益的女神!尊称他为摩利支天菩萨、大摩里支菩萨。在道教中的朝斗法科,都遵奉斗姥元君为主神,而斗姥元君的神号全称为: 『先天斗姥紫光金尊摩利支天大圣圆明道姥天尊』。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先是有黄帝统一中原,接著有颛顼、帝喾、尧、舜等四位先贤皇帝。最後,由禹和儿子启,建立了第一个王朝,夏!其实,距离现在大约是,四千到五千年之前,有一个名叫光严妙乐的国家,诞生了九位神仙帝王,这九位帝王,深深的影响了整个神仙的世界,以及後世。相传,在夏王朝国土的周边,还有很多很小的国家。有一个小国,由周御王统领著。这个小国的国名,现在已经无从查考起,只是根据文献上的记载,在周御王统制国家的龙汉年间,虽然周御王,是个在国内广施德政的好国王;但是,百姓们却因为国家的海岛天险、土地贫瘠等等因素,再加上沿海地带的海盗猖獗;让百姓们生活十分困苦。周御王对这样的情况,非常的忧心,却一直也想不出个好办法来解决。这个国家,虽有一个很好的国王统领,却一点也快乐不起来。周御王的爱妃,也就是紫光夫人,是个明哲慈慧的王妃。他看见周御王的忧虑,也深知百姓们的愁苦;於是发下大愿,要为周御王生下几个圣子,把人民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拯救出来。
有一年春天,紫光夫人在赏花游戏,正徜徉在春天温暖芬芳的气息之中。突然,莫名其妙的,他觉得有点倦了,就来到金莲花温玉池来沐浴休憩,他才一下水,忽有所感,在池中生出九朵莲花!其中刚生出的第一朵莲花,马上化成婴儿,就是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本命星是源自於紫微恒中,勾陈六星中的一颗,执掌南北两极与天地人三才,後来,元始天尊指派来协助玉帝总御万神,管理天下兵革之事。第二朵莲花,幻化成二儿子,就是紫微大帝。紫微大帝,先被元始天尊,派去管理天上诸星,後来,玉皇大帝把天界分为四大块,分权制衡,又被派去治理北方,而北方,一向都是许多修行成仙的灵地,也因为这样,他成立神宵派,声名威望迅速上升,成为仙界的第二大帝王。其他的七个孩子,因为出生的时候,并非胎形,以星星的形状,按照斗勺排列,斗柄又指向另一方;之後才幻化成胎儿的模样出生。周御王看见这样奇特的景象,就将他们分别取名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和破军。等到他们长大了以後,修成正果,就成为了天上的北斗七星。
蚩尤为暴时,斗姥元君曾化身为元女下凡授黄帝兵符,又曾化名为魃,帮助黄帝打败风伯雨师!最终战胜蚩尤!(古籍原文:「菩萨即元女。蚩尤为暴时,黄帝仰天而数,天遣元女下授黄帝兵符,伏蚩尤。又尝下天女曰魃,以止蚩尤风雨。古圣人用兵,皆以神女为助,於是倾赀十馀万为宫殿极其壮丽以答之。」)後来,斗姥元君遭到陷害,邪气所侵,无法再飞升上天庭。他就在今天的四川附近,找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山谷隐居。在这段里隐居的时间里,斗姥元君迳自修行、与世无争。一直到释迦牟尼佛,以自悟的大乘佛法,一统西方佛教文化;同时,释迦牟尼佛派出座下的十六诸天,广行四大部洲,四处传播佛学文化。後来,斗姆元君,深深被佛经上的道理吸引,就跟随著十六诸天,一起来到灵山,大雷音寺,拜在如来座下,排入诸天之列,成为後来二十诸天中的摩利支天。摩利支天,也有人依据梵语,翻译成摩利支提婆、摩里支天、末利支天。意思是指阳焰威光、也就是积光天焰的意思。在佛教中,他是一位能够自我隐形,同时为众生除灭障难,施予利益的女神!尊称他为摩利支天菩萨、大摩里支菩萨。他的法相有非常多种,有一种是以天女的形象出现,有的是坐,有的是站在莲花上;左手在胸前拿著天扇,右手下垂,身如阎净檀金色,光明如日,顶戴塔,著天衣裙,以腕钏、耳璫、宝带、璎珞等等华严!在佛教中,摩利支天菩萨, 常见的法相有三面六臂、三面八臂,以及一面二臂等等;重点是,如果他是以多面广臂的形象出现,那麼菩萨的三面,一定是面相各异,其中有一面是猪面,尖嘴獠 牙,龕作塔形。还有一种愤怒相,就像大家在图片上看见的这样,有三面,每面有三目,同时还有六只手臂(或八只手臂),骑乘於野猪上,或坐於七野猪拖车之 上;左边的手,拿著无忧树、罥索及弓弦;右边的手,拿著金刚杵、针、箭与金刚斧。

根据《摩利支天经》的记载,摩利支天菩萨,有大神通自在之法,常行走於日天之前,日天(就是指太阳神)无法见到他,而他,能见日天。 由於他可隐身,故无人能见、无人能知、无人能害、无人能欺诳、无人能束缚、无人能债其财物、怨家对头,无法得此方便。按照佛家的说法,摩利支天菩萨,是隐身和消灾的保护神。而此天,威力极大:上管三十六天罡星,下管七十二地煞星,二十八宿,皆为此天所管。周天一十二宫,分二十八宿,日行一日,一度,一年一周天。月行一日,十三度,一月一周天。每月行度各有不同,主人间祸福之事。唐三藏沙门不空译之摩利支天经曰:「有天名摩利支,有大神通自在之法。常行日前,日不见彼,彼能见日。无人能见,无人能知,无人能害,无人欺诳,无人能缚,无人能债其财物,无人能罚,不畏怨家,能得其便。」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开示摩利支天法门时自云:「此天常行日月前,日月所不能见。我因知此天名,得免一切厄难。」 『摩利支天手下的金猪,是她的御士,守护人於王难、贼盗、行路、迷途、画夜、水火、鬼魅侵扰、毒药……』。後来,在唐朝佛教东传之後,日本,本土之原始信仰是神道:一种,敬天地鬼神发展出来的。这种神道,揉合了佛教中密教元素,称为东密的密教。在日本,古流剑术道场,演武家,安奉神是道教中之鹿岛或香取大明神,但到了宗家,在家中安奉的,多数都是摩利支天菩萨!
我们节录《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上的故事,来让大家对斗姥元君的起源,能更加的瞭解:是时,斗姆告曰:『…吾语汝。吾即,摩利支天万 泰阳也。天皇之前,吾已出世,地皇之先,吾住西洲天竺国,运大神通,往来印度,继见北周郁,单越周御国王辰祭从,心慈好善,因往助之;觅净土,筑垣阙,持 书戊己之宫,实养金胎之室,一团神气,三次超脱。为生圣嗣九头。长曰天英,是为人皇,後升玉真仙灵;二曰天任、三曰天柱、四曰天心、五曰天禽、六曰天辅、 七曰天冲、八曰天芮、九曰天蓬,琼林玉蕊,亭亭森森,是为九子,皇号九皇。人皇与群季分治九州,称居方氏,仁风灝荡,普惠群生。九皇升举,子母同居。元始 称吾为先天道後,以著养育九皇之德。鸿钧在手,掌握斗枢。九皇上映九星,九星环绕一垣。吾凭一杰妙,更化七元君,九辰或下世,七元代运行。』
除此之外,在梵语中,「摩利支」的意思就是我们说的「威光」;这种威光,并不是大家一般想像中的光,而是一种能映夺日月光明的强大巨光。同时,斗姥元君也被大家视为是「原始的阴体」,是混沌未开之前的阴气,与「斗父龙汉祖劫周御国王天尊」 的原始阳体,是两个面相。天尊是极为无为的静态之神,斗姥元君是生化亿万星君的有为之神;天尊是阳中之阴,斗姥元君是阴中之阳!因此,斗姥元君也被视为,是在混沌初开时,阴极而阳且巨大、同时具有爆炸性的巨大光明能量;因此被後世尊称为「圆明道母天尊」! 在《先天神後斗姆元尊大道九皇真经》中,『指修山中,有九异人,乘云车,能御空驾,乃北洲域,单越周御国王之子。其姥摩利支,西洲天竺国人,有大神通,出则阳炎,能游行四海,往来印度。知北洲域,单越周御国王,辰祭从好善,因与之生圣子九头。摩利支以万为姓,号泰阳。天姥教九子之以法,…兄弟各居一方而治,又曰居方氏,人皇在中区设教,宣化八方。』
《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的中, 老君曰:斗姆上灵光圆大天宝月中有骞树,色莹琉璃,玉兔长生,铸鍊大药。凡天地气运休否,日月星辰错行,雨暘晦明不时,风寒暑湿不节,亢旱水火,疫疠凶灾,至如刀兵虫蝗,妖精鬼怪,疾病伤生,争讼横挠,种种不祥,悉皆乖气所致。斗姆降以大药,普垂医治之功,燮理五行,升降二气,解滞去窒,破暗除邪,愆期者应期,失度者得度,安全胎育,治疗病病,润益根荄,阳回气候,生成人物,鍊度鬼神,散禳百结,资补八阳,辅正全真,召和延祚,潜施药力,职重天医,生诸天众月之明,为北斗众星之母,斗为之魄,水为之精,主生人身光,凝性水,众水一月,众月一光,有情无情,均禀灵光,道气一一资其生养护卫,恩深德重,皆莫能知,是以人心面有七窍,内应乎心,魄有七真,受魄於斗。斗母尊号曰:九灵太妙白玉龟台夜光金精祖母元君,又曰:中天梵气斗母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後金真圣德天尊,又化号大圆满月光王,又曰东华慈救皇君天医大圣,应号不一,主治中天宝阁,祖劫在玄明真净天修行玄灵妙道,勤奉元始至尊,慧香氤氲,智灯朗曜,每发至愿,愿生圣子,补裨造化,统制乾坤,愿力坚固,终始如一。因沐浴於九曲华池中,涌出白玉龟台神獬宝座,斗母登於宝座之上,怡养神真,修鍊精魄,冲然摄气,气入玄玄,运合灵风,紫虚蔚勃,果证玄灵妙道,放无极微妙光明,洞彻华池,化生金莲九苞,经人间七昼夜,其华池中光明愈炽愈盛,其时一时上腾九华天中,化成九所大宝楼阁,宝楼阁之中,溷凝九真梵气,自然成章,文曰尊帝摩尼达哩牛钵吒,前有天罡,光敷秘字,文曰至尔,芒角炓然。是九章生神,应现九皇道体。一曰天皇,二曰紫微,三曰贪狼,四曰巨门,五曰禄存,六曰文曲,七曰廉贞,八曰武曲,九曰破军。天皇、紫微尊帝二星居斗口娑罗上宫,真光大如车轮,得见之者,身得长生,位证真仙,永不轮转。二星分作馀晖,为左辅、右弼,为擎羊、陀罗,神化无方,总领玄黄正气。七元星君斡 运阴阳造化,功沾三界,德润群生,其功德力不可思议。夫修鍊九还七返大丹者,持此顿悟玄关,灵光现前,三十九节自然生荣,了证太玄三一之道,知守本来具足 之理,坚固真身,更能精修大定,乃至形神俱妙,与道合真,飞升玉京,逍遥自在。至此,则劫劫生生、玄祖宗亲,皆得解脱,同受玄恩,济度存亡,此为深妙,皈 心持奉,静处璇玑,内景无漏於六根,外景不沦於万有,湛然清静,道在目前,顶礼真形。
恭敬咒曰:玄灵节荣,永保长生。太玄三一,守其真形。五脏神君,各得安宁。魁勺权衡毕甫魒旭乎,急急如律令!
斗姥宝诰:志心皈命礼:西天竺国,大智光中。真空妙相法王师,无上玄元天母主。金光烁处,日月潜辉。宝杵旋时,鬼神失色。显灵踪於尘世,卫圣驾於阎浮。众生有难若称名,大士寻声来救苦。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圣德巨光天後,摩利支天大圣,圆明道姥天尊。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9707 次
摩利支天详细介绍
摩利支天法门修习
相关文章
在注明出处的情况下,欢迎转载。另请善心佛友在论坛、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转贴或相告本站连结,功德无量。
Powered by 七叶佛教书舍
Processed in 0.023 second(s), 3 queries, Gzip disabled

紫薇大帝到底是谁

紫薇大帝是西岐西伯侯姬昌的大儿子,又称为“中天北极紫微太皇大帝”。紫微大帝别名星主、北帝、洞渊主、金轮炽盛、紫微、北极大帝、北极星君、北辰星君,他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属于道教四御之一,位居玉皇上帝之下。
紫薇大帝的星宿
紫微星:号称“斗数之主”。古来的研究者都把紫微星当成“帝星”,所以命宫主星是紫微的人就是帝王之相。
紫微星就是北极星,也是小熊座的主星。北斗七星则围绕着它四季旋转。如果把天比作一个漏斗,那紫微星则是这个漏斗的顶尖。我们把这种象“被群星围绕的紫微星”的人称作紫微下凡的命。但是被围绕的范围有大有小。生在乡族为一族之主,生在国为一国之王。在古典名著和古代传说中曾经转世成为刘邦,刘秀,李世民,朱元璋等人。

紫薇大帝,长生大帝,在道教中是什么级别的神仙?

紫薇大帝和长生大帝是道教里跟玉皇大帝一个级别的神仙,地位仅次于道教三清。三清即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三清是道教神仙里地位最高的,就像企业创始人,创业成功后就放权给下边的人一样。那么三清放权给谁了呢?其实就放权给紫薇大帝、长生大帝、玉皇大帝、天皇大帝和后土大帝这几位了。

玉皇大帝居于中间,是这五帝的代表,也是天界的主导者。长生大帝也叫做南极长生大帝,听这名就知道这是掌管寿命的大帝。长生大帝也是人间老人最喜爱的一位大帝,人们也叫他南极仙翁。每当老人过寿辰的时候,家里年轻一辈就会给老人买带南极仙翁的生日蛋糕,以此希望老人能长寿、安康、平安健康。

紫薇大帝又叫做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是很受人间尊重的一位大帝,他居住在紫薇宫,掌管着天经地纬。

在中国占星学中,紫薇星是天空中那颗最有地位的星,紫薇星是帝王之星。古代占星官时常会说紫微星发亮,天下太平。或者说,臣夜观紫薇,发现忽明忽暗,暗示江山不稳。

紫薇大帝就是那颗紫微星,他率领着众星抗击妖魔和雷霆,保护天界的安慰。是一位讨伐征战之星,只要紫微星亮又明,那么代表天下安泰,人间一派祥和之相。

如果紫微星暗淡或受乌云遮住,则代表天下将有征战,帝王江山会受到侵犯。

长生大帝和紫薇大帝都是很重要的神仙,地位很高而且很受人间的尊重。长生大帝和紫薇大帝起着不同的作用,他们辅助玉皇大帝来保护三界的安泰。

清朝皇帝会把自己的宫殿称为紫禁城,其实这个叫法也是来源于紫薇大帝。

紫薇上帝和玉帝在道教中是什么关系,是一个人吗?

在神位上,玉皇大帝(也叫“玄穹高上帝”)在中天紫薇大帝之上。玉皇在道教排名第四,其下为道教“四御”:中天紫微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南方南极长生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道教最高尊神为“三清”:即“玉清”、“上清”和“太清”。
紫微北极大帝又称北极大帝,北极星君,四御之一。全称是中天紫微北极大帝,是道教尊神“四御”之中的第二位神,其地位仅次于最高尊神“三清”和玉皇大帝。
紫微北极大帝在全国许多地区供奉,它来源于我国古代的星辰崇拜。北极是北极星的简称,又称“北辰”、“天枢”。居于紫微垣内。《后汉书》卷四十八谓:“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所以紫微垣又称紫微宫,后来皇帝居住的地方称为紫禁城。道教认为,北辰是永久不动的星,位于上天的最中间,位置最高,最为尊贵,是“众星之主”,“众神之本”,因此对它极为尊崇。《晋书•天文志上》谓:“北极五星,钩陈六星,皆在紫微宫中,北极,北后最尊者也;其细星,天之枢也。”并以之为“大帝之座”、天子之常居”。唐代孔颖达《书•说命中》疏:“北斗环绕北极,犹卿士之周卫天子也,五星行于列宿,犹州牧之省察诸侯也,二十八宿布于四方,犹诸候为天子守上也,天象皆为尊卑相正之法。”
道经中说:紫微北极大帝的职能是:执掌天经地纬,以率三界星神和山川诸神,是一切现象的宗王,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紫微大帝受到历代帝王的礼相,尤其在宋代,常与玉皇大帝一起奉把。现在四川的大足等地,还可见到许多来代刻造的道教神像,其中就有紫微大帝。《明史•礼志四》载。明时,宫廷还敕建了紫微殿,“设象祭告”。其形象是一身帝王打扮,旁边有威风凛凛的武将护卫,十分高贵威严。紫徽大帝的神诞日相传是农历四月十八日。
玉皇大帝,道教称天界最高主宰之神为玉皇大帝,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佛、仙、圣和人间、地府之事。亦称为天公、天公祖、玉帝、玉天大帝、玉皇、玉皇上帝。
玉皇大帝居于太微玉清宫,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究其名号,据《玉帝圣号同异考》说:“玉帝圣号,崇自牿劫前,中古复尊上,重称赞耳。世主好道,感玄恩,各就所见闻,所皈重,随其彰著,敬上诸神之号,以定称谓。
玉皇有制命九天阶级、征召四海五岳之神的权力。万神都列班随侍其左右,犹如人世间的皇帝和公卿。白居易有诗称“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

紫薇大帝和真武大帝都是天界大帝,谁的实力更胜一筹?

对于紫微大帝是谁?这一问题,大家是众说纷纭。不过据现在的记载她的父母是斗父周御国王和斗姥元君。据说在夏朝时期一个不知名的小国,周御王和你仁慈但是他的国家内忧外患,百姓过得并不幸福。他的夫人紫光夫人(也就是后来的斗姆元君)发下宏愿说要为周御王生下圣子,解救万民于水火。

紫微大帝

在一年的春天紫光夫人在御花园游玩,累了之后在金莲花温玉池沐浴的时候,福至心灵,居然就生出了九个孩子。大儿子成了天皇大帝,二儿子就是紫微大帝,其余七个孩子成了北斗七星。所以说紫微大帝就是紫光夫人的第二个儿子。

还有的说紫微大帝是西岐西伯侯姬昌大儿子伯邑考。伯邑考是之后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也是周武王姬发的哥哥。当时周文王姬昌被商纣王囚禁,他的大儿子伯邑考也在商朝做人质,还是商纣王的马夫。有一天,商纣王突然就把伯邑考杀掉了,看做成肉羹赏赐给姬昌。姬昌知道这是自己儿子的肉,但是为了骗取商纣王,也知道把肉吃下去。在姬昌回到西岐后发誓为自己的儿子伯邑考报仇,但是还没来得及施展自己的抱负就死了。之后是姬昌的二儿子姬发继承父亲是事业,举兵伐纣,在姜子牙的帮助下打败了商纣建立了周朝。

在姜子牙奉命封神的时候,因为伯邑考是伐纣战役的第一个牺牲者,而且为了就父亲而死,孝心可嘉,所以被姜子牙封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这是在小说中紫微大帝的来历。

紫微大帝和玉皇大帝

紫微大帝和玉皇大帝都是道教经典中的神仙,紫微大帝是道教四御之一,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三清天尊之下,四御之上的大神。玉皇大帝是汉族民间影响中非常大的存在。

玉皇大帝

紫微大帝又叫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据说紫微大帝是掌握和管理天经地纬的大神,他还是率领漫天的星辰,指挥管辖鬼神和雷霆的存在。紫微大帝位高权重,能考校劫数运气,这份劫运可以是天下间国家的兴衰、三界内仙人的官职的升降,还有凡间众生的祸福寿命。紫微大帝的神通可以说非常的厉害,若果使用出来,可以在顷刻之间就杀死在三界所有的妖魔鬼怪。据一种说法,紫微大帝还曾化身为酆都大帝,率领北极四圣一起管制妖魔鬼怪。所以有紫微大帝上统普天星斗,下治酆都幽冥的说法。

玉皇大帝又叫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他在凌霄宝殿统领诸神和六道芸芸众生。玉皇大帝的在汉族民间信仰中影响和很大,在民间供奉祭拜玉皇大帝的仪式可以说是几乎超越了三清的规格,比一般的神明要隆重的多。

而且玉皇大帝是中国道教神邸,并不是佛教和印度文化中所说的“帝释天”。在古代神话中,玉皇大帝是极其特殊的存在,他可以说是天道众神的领袖,是天界的至尊。在民间阴历的正月初九,道教的宫观还要举行“玉皇会”,因为这天是神诞日。

紫微大帝真武大帝

有人问起紫微大帝真武大帝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因为紫微大帝又称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而真武大帝又是北极四圣之一。而北极四圣是北帝的部下,北帝就是紫微大帝。所以紫微大帝真武大帝两人是上下级关系。

紫微大帝

紫微大帝是我们汉族民间信仰中的一位神灵。他是属于道教的四御之一,是辅佐玉皇大帝执掌天道的人物,当然地位仅在玉皇大帝之下。紫微又叫做紫微星,是在星座上属于帝王居住的地方,所以凡间皇宫有叫紫禁城就是这么一个原因。而且紫微星是位于天上最终中央的星座,而且是永远不动的,位置也是最高的星座,所以异常的高贵,被称为是“众星之主,万象宗室”。紫微大帝在民间信仰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宋朝,宋人常常把紫微大帝和玉皇大帝一起奉祀。

真武大帝又叫玄武大帝,荡魔天尊,全称是真武荡魔大帝。他也是中国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个神灵。现如今在我国的湖北武当山供奉的神仙就是真武大帝。在道教的经典中还称真武大帝是“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

紫微大帝和金灵圣母,究竟是谁的级别更高呢?

紫薇大帝乃天庭四御的第二位,是一位板上钉钉,声名遐迩的大帝级人物,金灵圣母肯定无法和他相比。我们都知道,《封神演义》中,叙述了一场旷古绝今,堪称寰宇少的封神大战,令无数读者目眩神驰,至今仍然津津乐道,反复提及;

封神大战,本质上是元始天尊为了推行“封神榜”,而在三界中掀起的一场大战,经此一役,无数真仙陨落,天地气运凋零。最终,伯邑考被封为“紫薇大帝”,堪称封神榜上,三百六十五路正神之首。

伯邑考是何许人也?人皇伏羲的小弟,其实也没有在封神之战中贡献出什么功劳。看来,元始天尊,纵然是圣人修为,一样要讨好代表着人道气运的三皇之首伏羲;否则,三清之中心机最深沉,最无利不起早的元始天尊, 肯定不会借着这件事情向伏羲示好。

这个紫薇大帝,可不是什么小官。尽管三百六十五路正神中,他好像仅仅排在了第八位;但是,榜上的任何神仙,论职能,论权柄,和紫薇大帝都有着档次上的差距。元始天尊之所以把伯邑考安插到第八位;

就是为了他的“徇私舞弊”看起来没有那么明显而已。实际上,很多人都觉得,“众星之主”金灵圣母能和紫薇大帝媲美;什么东岳大帝,也能和紫薇大帝媲美;实际上,肯定都比不了。

为什么?在正统道教中,紫薇大帝乃是四御第二位,负责统摄诸天万界,辅佐玉皇大帝管理人间,可以说,六道轮回,都在紫薇的掌控之中;就连号称“玄天上帝”的真武,在道藏中一样不过是紫薇大帝的跟班而已。

可以说,三清,玉皇,以及元始天尊的弟弟长生大帝之外,天庭上,就没有谁的权力能比得过紫薇大帝了。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