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命运的理解

如何看待“命运”?

大家对命运的看法,肯定是各人有各人的观点,有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有说我命由我不由天、也有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可见,大家对于命运的理解并不尽相同。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说到底,命运终归还是那么的虚无漂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客观地看,命运的吉和凶是不以人的意志而消失或无中生有的。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命运里面的吉和凶

(一)应该要顺着命运的轨迹走。

命运的轨迹是什么?事实上,就是一种时间性的规律。因为命运来源的依据就是太阳,就是二十四节气,这本身就是一种时间轨迹。所以,命运的轨迹就是时间的规律。那你说,你有办法改变时间吗?比如一年四季、每天二十四小时,这些对于大家来说,是无法改变的。因此,从这个来说,命运的方向也是无法改变的。比如一个人命中注定是一个富命,就只能顺着富的方向去努力,而不应该想着要朝着贵的方向发展,这是不对的。比如一个人命中注定是一个小康的命,就要刻苦、安分守己,好好踏实地工作,而不要总想着大富大贵。诸如此类,就是说我们应该要顺着各人自己的命运轨迹而走、而动、而去努力、奋斗,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二)不要尝试逆着命运的方向去走。

有一些人不屑于命运这一种说法,说我命由我不由天。事实上,抛开命运是不是存在这一种说法,单从哲学或是从辩证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一生从一出生到结束的那一天,都无时无刻不受着这个世界的影响、作用,都必须依循这个世间的种种,比如要依循这个世界的空间性,例如日出日落、潮起潮落、冬暖夏凉;比如都要依循这个世界的时间性,最终都要生老病死。如果说,我命由我不由天,你能打破这一种生老病死的规律吗?不能的。所以,不要说我命由我。即使是由我,也是由命运中的我而已,一切都是命运的轨迹在这个世俗形形色色的表现而已。

 (三)每个人的命运里面都一定有好的一方面。

(四)每个人的命运里面都一定有不好的一方面。

 有些朋友时常感叹天意弄人、命运多波折,甚至有一些人怀疑自己的命运里面是不是一无是处,没有一处亮点?其实,这也是不对的,也是一种偏激、片面的看法。客观来说,如有白天就有黑夜一样,如同有男人就一定会有女人一样,命运也是这样的规律,不外乎阴阳。意思就是说任何一个八字里面,都肯定有好的一方面,肯定有吉利的一方面,肯定有自己人生命运中的亮点。所以说,每个人的命运里面,都肯定有好的一方面,不好的一面,只不过,这些好因各人命运而不同,有人的八字是长寿,有人的八字是富而有钱,有人的八字是贵气逼人,有人的八字是子孙满堂有老来福等等。所以,在命运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灰心,上天造物是公平的,而且,根据时间的规律,黑夜之后就是白天,因此,每个人的命运里面都一定有好的一方面,当然,也要当心有不好的一面

 (五)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命运中肯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六)因势而为、尽量发挥各人命运中最大的优点。

命运这回事,其实是有根有据、有理可遁的,并非凭空想像而来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正确认识、认知它,然后有所作为。

什么叫命运

就是发生的事.有点不可思议

命运是什么?

命运就是你生命中所包含的所有生命信息,即命在信中求

命运是什么意思?

你的现实与你的命运有关,命运是说给身份证上的那个人的,你不是身份证上的那个角色,所以你没有命运。
为什么生命的创造需要智慧的参与,那是因为生命体就如电脑单元(一台电脑可以是一个单元),有硬件、软件和能源,都是智慧创造的。人是生命体,身体是硬件、思想是软件、意识是能源。
你既不是身体也不是思想,那么你会是什么,没错你是无形的能量体,供养着身体和思想,也就是说它们在你之内,你创造了它们,你和它们成为一体,你选择忘记自己然后体验自己。
所以你的世界里只有你自己,全都是思想使用你的能量显化了它们,山川湖泊树木大地飞禽走兽星辰宇宙,都是你的一部分。你使用你的能量伤害你自己所以你受到了因果报应。

感悟改变人生命运的人生哲理

(一)佛心慧语: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其实,这很简单。毕竟是自己的东西,改变起来会容易一些。

遇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情,我们总是习惯去责怪别人,考虑自己的过失通常会放在最后的位置,有的时候甚至是忘记或逃避。这是不可取的,如果你经常抱怨,我想那是该好好想想是不是自己的问题了。

改变别人的意识有时候是推却的自我潜意识。而改变自己是自我反省的必然结果。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如果每个人都强调去改变别人,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增添许多的争斗,冤冤相报,无始无终。最终会只会走向灭亡。如果每个人都强调检讨自己,进而改变自己,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多一份自谦的祥和。

(二)改变别人很难,不如先试着改变自己!

我的儿子虽然是独生子,可是非但没有大主义,有时候我觉得,他还有点大主义,处处强调女权,为女生说话。譬如有一天我对他说:「希望你未来能娶个有帮夫运的太太。」

话还没完,他就说:「为什么要帮夫运?也可以是我帮妻呀!要彼此帮助嘛!」

我一时语塞,改口说:「最起码,要个性温柔。」

他又不同意说:「何必要温柔?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个性,有时候表现出个性,反而可爱。」

我气死了,转身走开,不再跟他多讲。可是静下来,想想他的话,也想想我见过的许多「有个性的人」却觉得他也蛮有道理。

尤其发生的两件事,更使我有许多感触。

一、我太太以前办公室,有个精力旺盛的女职员,四十多岁,嗓门特大,又爱说话。常常一件小事,到她嘴里,就成了大事。办公室里的人,都觉得这吵,甚至有人建议我太太,把她调到别的部门。但不知从何开始,她居然渐渐不再多话,声音也变柔和了。每天下班,提起皮包就走,再也不留下来找人瞎扯。大家正觉得奇怪,她却突然请长假。又个隔了一阵子,这突然死了,死于肺癌。临死,许多同事去看她,见到瘦得不成人形的她,一个个都掉下眼泪,说:「好希望你回来上班,好怀念你的声音,从你不说话,办公室都变冷清了。」

二、我有个老朋友,也很爱说话,他不但爱说,而且爱现。偏偏我又是个极韬光的人,走在路上唯恐被认出来。所以当我们一起出游,他在路上耍宝时,我就偷偷走开。他也很会开车,而且开的是特别“拉风”的车。在人潮拥挤的路上,还要东钻西钻,好几次被人指着鼻子骂。可是最近,我回岛上,坐他的车,发现他居然变慢了。慢慢地,一下一下,轻轻地踩油门。别的车在后面按喇叭,才如梦初醒似的,往前开快些。还很新的跑车,在突然变成了老车,他豪爽的笑不见了,空气变的很沉闷。临走,他低着头,慢慢地穿鞋,道别的声音也快听不见了。我终于耐不住,追个电话过去。「没什么。」他淡淡的说:「不太顺……」放下电话,我也有种要哭的。我多么希望他还是那个纔能把一屋子的人,逗得捧腹的老样子。

我发现自己过去嫌他,怨他,甚至骂他太爱表现,却又总喜欢找他,正因为”他逗趣得可爱”。

我爱他的,正是嫌他的;他的优点,正是他的缺点。反过来说;我嫌他的,正是爱他的;他的缺点,也正是他与众不同的「人格特质」。

欣赏彼此的特质

这使我一下子了解,以前在心理学书籍上见到的一段话-

「无论情人或朋友,起初都可能被彼此的特质所吸引,但是交往之后,又可能因为讨厌那种特质而分手。如果能撑过去,就会愈来愈习惯对方的个性,变成彼此容纳,彼此欣赏。」

可不是吗?

我们处处看见,花蝴蝶似的女生和书呆子的男生作好朋友;运动型的,却娶了个林黛玉。

怎么想,他们都处不在一起,却另人「跌破眼镜」地,成为了另人羡慕的一对。

这不就因为他们彼此容忍,谅解「对方的缺点」,甚至把那缺点看成优点吗?

天下人都赞美鲍叔牙

想起鲍叔牙和管仲。

鲍叔牙和管仲合伙做生意,管仲总在分钱的时候,多分给自己一些。可是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贪心,而是因为家穷。

管仲为鲍叔牙计画事情,愈弄愈糟,鲍叔牙不认为管仲笨,说只是时运不佳。

两个人一起去打仗,管仲三战三逃,鲍叔牙不认为管仲胆小,只知他有老母在堂。

甚至当管仲被抓,还是鲍叔牙去向齐桓公保荐,使管仲成为宰相。

每次我在《史纪》上读到这一段,总笑笑,心想:「这世上有几个人能做到鲍叔牙的境界?换作我啊,早翻了!」

怪不得司马迁说:“天下人不太赞美管仲的才能,反而多半赞美鲍叔牙的「知人」。”

只是,我也想,他们若不是好朋友,且彼此欣赏对方的人格特质,鲍叔牙岂能总从「正面」去看管仲「负面」的表现呢?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

我们的眼睛很怪,它能把好的看成坏的,又把坏的看成好的。

我有两位商界的朋友,最近同时谈到跟他们十多年的女秘书。一位说:「我的秘书皱纹都跑出来了,反应也差了,老忘事情,下个月要把她换掉。」另一位说:「我的秘书最近常出错,还对我傻笑。看到她脸上的皱纹,就觉得又好气,又心疼。」「心疼什么?」我问。

「想想她从二十几岁就跟着我,辛辛苦苦地磨老了。一转眼,都快四十了。」

这两位秘书,我都认识,觉得她们年龄相近,能力也差不多,可是为什么在她们主管的眼里,有那么大的差异?道理很简单-看的角度不同。

如果他不像原来的他

年轻朋友,我说这许多故事,是因为总接到你们的信。

许多人咬牙切齿地骂自己最要好的朋友,说他自私,小器,不可理喻。

你们是不是应该想想,你不欣赏他的地方,很可能正是他的可爱之处?

当你们从正面,体谅的角度去看,就会发觉,即使他错了,也错得可怜,可爱。

~什么叫作朋友?~

对你百依百顺,不指摘你的错误,也不表现他自己个性的,才是朋友吗?

抑或他有他的品味,见解,能丰富你的视野,能提出与你不同看法的,更能做个益友?

每次当你看不惯朋友的时候,都请退一步,静下来想想:如果他真不再那样,还像不像原来的他。

如果他不像原来的他,是不是也就不可爱了!

后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动不动就会和周遭的亲朋好友生气,闹别扭。但如果周遭的人都不再像原来的他(她)们那我们还会喜欢他(她)们吗?

(三)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慨叹:别人总是如此苛刻和不可理喻。特别是被人误会,甚至是曲解的时候,总想申辩,或表白,极力去改变别人的看法。结果可想而知,犹如掉进染缸,怎么也洗脱不了。

其实,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在纷繁冗杂的人际关系里,改变自己何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呢?

为人处世,好比黑夜走路,形形色色的碰壁自然不少。大千世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诠释和见解,何必牵强附会,一味讨好巴结别人,看别人的眼光行事呢?做事关键在于自己的。爱因斯坦小时侯,连续三次的小板凳制作就是很好的例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老师的另眼相待。事实上,在改变自己的同时,也影响了别人,改变了别人。

改变自己,就是需要洗心革面,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欠缺,从而奋发图强,来取得人生的进取。改变自己就是改变自己的弱点和缺陷,挑战自己,战胜自己,达到精神的高度。童第周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用“一定要争气”的决心和勇气向自己宣战,经过不懈的.,由一名留级生最后变成著名的科学家。还有哪一位校长再说他不是读书的料呢?还会有谁再向他投来不屑的目光呢?

我们可以怀才不遇,但我们绝不能自怨自艾。“只要是金子,随便放在什么地方,总会发光的。”别人可以暂时瞧不起我们,也可以因某一观点而曲解我们,但最终证明改变别人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只有不懈到,战胜自己,改变自己,才会让人耳目一新。正所谓“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当你还在为别人的评价斤斤计较的时候,当你仍在被人诬陷或误解的时候,当你觉得周围的人没有信任的时候,朋友,记住: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四)

我叫我,今年30岁了。以前总是会在书上看到这个年龄,那时会觉得这个年纪好大,而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也就是那么一回事。我并不觉得自己年纪大了。

过去认为三十岁的会很有钱,很机智,很能干,现在在自己身上看到的就只有年龄。就如老人说:只长了一把年纪,什么也没长。

是啊。我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人了。我的爸爸妈妈都是五十多岁,有一个七八年的小弟。

我呢,有一个同龄的老公,一个一岁半的囡囡。我们是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的。他的大哥大嫂都在海南铁路工作,他们有一个比我囡囡大三个月的儿子。我的囡囡由她外婆带着,他哥的儿子由他爸带着。婆婆和老公一起在做小本生意,我则在一家药店做收银员。我的工资收入也只有屈屈的五百块钱一个月。

我好象没有太多的开销,因为一切都是由我老公负责,我的钱自己用,我也没有去管理他的收入。他每个月除了家里的水电开资外,还会拿三百块钱给我妈。其实,说到这些,我目前还真的觉得挺幸福的,只是希望能永远都这么幸福就好了。

很久以前,我并没有觉得这样幸福。但到了现在,我发现自己其实一直都还是挺不错的。因为这样,我常常会提醒老公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少喝点酒。可这陈年旧习,他总是怎么改也改不掉。我有些失落与。我觉得他没有心,不爱我。难道这些真的过份吗?

从他的眼神我到了太多的不满。我没有把他当一回事,真的,我现在被磨得也差不多了,心就块石头那么硬了。我现在把己当成了一个旅客,我也没有任何去想和他未来的事。我好象在等待着什么,时刻让自己心理和身理都准备着不需要任何东西就离开这个家,我更象一个阴谋家,处心积虑地只管好自己,不再去关心他和他家的人。真的,我明白,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我算过命,说我的婚姻会不顺,所以我现在就是在调节着自己的,让自己能够担然的面对这段即将的婚姻。从这段婚姻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懂得了更加珍爱自己。也懂得了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坚强些。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我现在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人生哲理美文-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命运是一个人一生所走完的路,是一个人用一辈子所完成的作业。有的人认为,命运是天注定的,是不可改变的。但在我看来,命运不过是人生的方向盘,驶往哪个方向它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

在这里,我想和各位同学分享几个关于命运的故事,没有什么高谈阔论,仅仅是我自己的一些经历而已。

一、眼界与命运

和很多同学一样,我出生在一个小城市的普通工人家庭。小时候起,除了学习我的兴趣就非常广泛。戏曲就曾经一度是我的挚爱,甚至在初中时我还一度有报考戏曲学校的想法。因为在那个年代,在我生活的山西阳泉那个小城市,电视还没有普及,更别说电脑互联网了,人们日常最多的娱乐活动就是听戏。

后来,我的姐姐考上了北京大学。和刚刚入学的你们一样,她一时间也成了我们当地的明星。临走时她对我说:“其实外面的世界很美丽,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走出阳泉,这样你未来的路才会更宽阔。”

我听从了姐姐的建议,从那时起我开始发奋学习,为的就是考上阳泉当地最好的高中——阳泉一中。最终,我如愿以偿。然而,这时的我对于姐姐所说的“外面的世界”还没有特别的概念。

我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是在高中一年级,当时我所在的阳泉一中在全市第一个设立了计算机教室。

只要轻轻的在键盘上键入一些英文单词和符号,它就会根据指令给出答案,我一下子就被这奇妙的东西所吸引住了。从那时起,为了能到机房上机,我经常找老师软磨硬泡。比别人更多上机实践,也让我在计算机方面的技能比其他同学强。

不久以后,学校选派我到省会太原参加全国中学生计算机比赛。去之前我信心满满,总觉得自己的计算机水平还算不错,甚至还想着拿个名次回来。结果没想到,比赛结果出来,我连个三等奖也没得到。

这样的结果对我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打击。一开始我想不通,但是当我走进太原的书店时,我才知道为什么没有办法和他们竞争。我发现,这里有许多我在阳泉根本看不到的计算机方面的书,别人在信息的获取能力上比我有先天优势。

这次经历让我第一次感到了眼界与命运的关系,我对姐姐当时对我说的那番话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渴望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我相信这样能改变命运。

在之后的近20年中,无论是在北大的求学经历,还是在美国学习计算机以及在华尔街和硅谷的工作经历,都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甚至对我后来创立百度公司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所以,当你们迈入北京大学大门的那一刻起,你的命运已经改变了。不仅因为这里是中国的最高学府,还因为在这里你会接触到许多你原来从没有见过甚至听说过的新鲜事物。

二、性格与命运

虽然有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但实际上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个人并不认同。我觉得无论你的性格怎样,你都有可能成功。

几年前,高盛公司前总裁在清华大学开了一门关于领导力的课程,专门邀请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全球CEO去讲课。有一次,我也被邀请去讲百度的成功故事。当我给学生们讲完课之后,他跟我聊天说:“Robin,看你的性格和一般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或者说企业家很不一样,因为你的性格很柔和,没有那么强硬。可是你做的也很成功啊,而且我相信你将来会更加成功。”

作为高盛的总裁,他几乎见过当今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企业家。而从他对我的'评价来看,各种各样性格的人都有可能成功,只不过是看你有没有利用自己的性格优势来做事情。

比如说,有的人就是善于与人沟通,那就应该朝自己擅长的方向努力。他们非常愿意和客户沟通,也许未来就可以成为一名很好的销售人员,这样也会取得成功。

而有些人的性格则是那种比较内敛的,就像一个技术工程师,我的性格里可能这方面就更多一些,在思维上比较严谨,逻辑性比较强一些。我不太愿意天天出去跟人喝酒,而更多的是愿意坐在计算机前面去感受那些新的互联网的产品,去琢磨琢磨怎么样可以把它做得更好。

所以,我认为各种各样的性格都能够成功,关键是你要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一个判断,究竟自己的性格适合什么。上帝关上一扇门,一定会打开另一扇窗,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东西,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坚持下去,你才能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退缩、不轻易的去改变你的方向。我相信,做到这点,成功就会离你不远了,你的命运也会因此与众不同。

三、梦想与命运

有一句名言叫“梦想是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一个人想要成功,想要改变命运,有梦想是重要的。

在美国读研究生时,有一次,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一个研究小组。当时,负责面试的教授可能对我的回答他的答案不满意,便随口问我:“你是中国来的?”“你们中国有计算机吗?”。尽管可能不是有心刺伤我,但教授的问题让我的心里特别难受,我觉得怎么能这样问我,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而且那时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了,怎么可能没计算机?这近似是对我祖国的一种羞辱。但也就是这么一句话,激发了我内心那股不服输的精神和一定要实现“中国梦”的信念。从那时起,我就梦想有一天一定会用自己手中的技术改变国人的生活。

这也是我为什么放弃了在美国稳定的工作和安逸的生活回国创立百度公司的原因。

百度创立之初,一切都非常困难。我们在北大资源宾馆租了两个房间作为办公室,加上我,公司总共只有8个人。但尽管如此,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做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到了2001年底,与刚创业时相比,百度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此时我也认识到,百度如果想要在市场上有所突破,就必须超越当时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占有6成份额的google。

2002年初,我组织了公司技术人员一起开了一个会。会上我告诉大家,我们必须在各项技术指标上全面超越竞争对手。当时,有的人认为这不可能,觉得百度的技术实力和国际最先进的搜索公司差距太大了。但我对他们说,百度虽然此时还十分弱小,在国际乃至国内都还不太知名,影响力有限,但是,百度凝聚了一批充满非凡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优秀人才,大家就是要在这里做出一番事业,让中国人在中文搜索引擎领域扬眉吐气。

于是,一个名为“闪电计划”的15人技术攻关小组成立了。在那段时间里,我们的工程师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与目标,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饿了就泡一包方便面,困了就干脆席地而睡,醒来以后继续工作。

其实,他们中的许多人当时完全有机会能够到IBM、微软等跨国公司工作并取得一份可观的收入,但他们却选择留在百度,拿着微薄的工资,没日没夜的工作。他们说是我的“做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的梦想感动了他们,而我也被他们所感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下来,百度在索引量、相关性、中文处理的相关检索、拼音的检索、纠错技术等方面大大提高,众多指标领先业界,加上“闪电计划”后期启动的百度mp3搜索,对这个产品,用户体验评价非常高,迅速扩大了百度的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百度作为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的地位正是由此开始奠定的。

因此,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心中有梦,有胸怀祖国的大志向,找到自己的梦想,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同时,我们不仅仅要自己有梦想,你还应该用自己的梦想去感染和影响别人,因为成功者一定是用自己的梦想去点燃别人的梦想,是时刻播种梦想的人。

亲爱的同学们,困难并不可怕,只要你能乐观的面对;命运也可以改变,而钥匙就正握在你的手中。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