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天干地支意象

甲子是什么意思

甲子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1个,一甲子就是指60年。

天干起源于甲,地支起源于子,天干地支就构成了甲子、乙丑、丙寅等60个组合循环使用,60年为一个循环,被人们称为六十甲子。无论是年月日,还是时分秒,都以60为一个单位,60对于时间这个领域在东西方都是十分重要的。

西方计时法中60秒为1分钟,60分钟为1个小时。同样的,在中国,古人计时法一天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大约两小时。两种计时法都以一天为一个时间节点,这不仅仅都巧合。这我国中,人们所说的“五日一候”,就是指5天作为一个大循环,也就是60个时辰。

天干和地支的含义

1、天干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2、地支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卯是茂,言万物茂也。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中的“甲子”,古时用天干的地支来纪年.一个...

天干地支纪年法60年一个甲子,“山中无甲子”中的“甲子",是时间概念.
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0个天干,12个地支,以甲子为首,癸亥为末,60一轮回,循环往复.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纪年60年一轮回,纪月,以大雪到小寒为子月,5年共60月一轮回,纪日60天一轮回,纪时辰5天共60个时辰一轮回,循环往复,以此纪年的方法数百年不会重复

“甲子”是指什么

一个甲子是60年的意思,古代说法,现在很少用了
古代使用的是天干地支纪年法,分为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按照顺序,一天干对一地支,第一年是甲子年,从甲子年循环至下一个甲子年整六十年,所以一个甲子是60年

天干地支有哪些?代表何意?

干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天干地支)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与「地支」合称干支,经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 中国古代用以记录年、月、日。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2月10日),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9%E5%B9%B2%E5%9C%B0%E6%94%AF

一甲子是多少年

一甲子是多少年?甲子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一个。前一位是癸亥,后一位是乙丑。论阴阳五行,天干之甲属阳之木,地支之子属阳之水,是水生木相生,那么一甲子是多少年呢?很多有看武侠小说的朋友就会了解到小说中经常有提到一甲子的功力,那么究竟一甲子是多少年呢?

“一甲子”=60年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

一甲子用天干地支纪年的排列顺序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六十花甲子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循环组合成的60个干支,俗称“六十花甲子”。花甲: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公元纪年换算成花甲纪年公元纪年与花甲纪年之间有着固定的对应关系,根据其对应关系可以发现一定规律,找出换算方法。

花甲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部分组成,那么我们换算的过程也分两步。在此之前请先记住一个中国人很敏感的数字“4”。

第一步:确定天干。找出将换算成花甲纪年的公元年份的尾数,如1982年尾数为2,1984年尾数为4。那么尾数有0至9共十个数字,正好和天干数目相等。将4与甲对应、5与乙对应、6与丙对应……0与庚对应、1与辛对应、

2与壬对应、3与癸对应,可确定天干。

第二步:确定地支。我们将公元年份除以12取余数,可得出0至11共十二个数字,正好与地支数目相等。将4与子对应、5与丑对应、6与寅对应……10与午对应、11与未对应、0与申对应、1与酉对应、2与戌对应、3与亥对应,可确定地支。

如1982年尾数为2,除以12余2,为壬戌年;1984年尾数为4,除以12余4,为甲子年;2038年尾数为8,除以12余10,为戊午年。

再次请记住4,至于为什么要问祖宗。

六十岁为什么称为“花甲”人们习惯称六十岁为“花甲”,称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为“花甲老人”、“花甲之年”。“花甲”是“花甲子”的简称,这一名称的来历和我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密不可分。 干支,即天干、地支。天干本称“干”,地支本称“支”,是上古时代就已出现的一种计数、计时符号。

天干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共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合时单数配单数,双数配双数,如甲子、乙丑,而不能是甲丑、乙子)组合为六十对不重复的计数单位(成语“丁是丁,卯是卯”即源于此。因为“丁”和“卯”分别属于天干和地支,混误不了,所以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办事认真,毫不含糊)。组合时,以十干为主,自“甲”开始,依次与十二地支相配合。到第十支时,十干已全部配完,那么再从第一干开始与第十一支相配,依次类推下去,共得六十组,称为“六十甲子”。六十年周而复始,所以六十岁是“花甲”之年。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在命理师眼里这是个极简单的问题,所谓的六十甲子,那就很简单一甲子为六十年。把一甲子的年份全部排出来则天干从甲开始排列,地支从子开始排列只到天干的癸和地支的亥并列则为结束,开始为甲子年,结束为癸亥年。

下面列出六十甲子的每一个年干支:一甲子是用天干地支纪年的排列顺序以下干支为该年的纪年干支,括号内则为实际生活中的该年份。

甲子年(1984年)、乙丑年(1985年)、丙寅年(1986年)、丁卯年(1987年)、戊辰年(1988年)、已巳年(1989 年)、庚午年(1990年)、辛未年(1991年)、壬申年(1992年)、癸酉年(1993年)、

甲戌年(1994年)、乙亥年(1995年)、丙子年(1996年)、丁丑年(1997年)、戊寅年(1998年)、已卯年(1999年)、庚辰年(2000年)、辛巳年(2001年)、壬午年(2002年)、癸未年(2003年)、

甲申年(2004年)、乙酉年(2005年)、丙戌年(2006年)、丁亥年(2007年)、戊子年(2008年)、已丑年(2009年)、庚寅年(2010年)、辛卯年(2011年)、壬辰年(2012年)、癸巳年(2013年)、

甲午年(2014年)、乙未年(2015年)、丙申年(2016年)、丁酉年(2017年)、戊戌年(2018年)、已亥年(2019年)、庚子年(2020年)、辛丑年(2021年)、壬寅年(2022年)、癸卯年(2023年)、

甲辰年(2024年)、乙巳年(2025年)、丙午年(2026年)、丁未年(2027年)、戊申年(2028年)、已酉年(2029年)、庚戌年(2030年)、辛亥年(2031年)、壬子年(2032年)、癸丑年(2033年)、

甲寅年(2034年)、乙卯年(2035年)、丙辰年(2036年)、丁巳年(2037年)、戊午年(2038年)、已未年(2039年)、庚申年(2040年)、辛酉年(2041年)、壬戌年(2042年)、癸亥年(2043年)

一甲子是什么意思

*** 说一甲子是什么意思 一甲字是60年,海峡两岸相互对立已经66年了,所以说是一甲子。
主要是1949年以后到现在的时间。

一甲子多少年 呢?天干始于甲,地支始于子,天干与地支循环相配,论阴阳五行,天干之甲属阳之木,地支之子属阳之水,是水生木相生,那么呢?一甲子=60年。 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1年称“甲子年”。每60年一个循环,上一个甲子是1984年,下一个甲子年是2044年。甲子年出生的人在命理学说中被定为“海中金”命。 一甲子用天干地支纪年的排列顺序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天干地支的含义,在《史记》、《汉书》中均有部分记载,大体含义是: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推荐阅读:什么叫六十甲子? 甲子日出生八字合婚 六十甲子与十二生肖

大我一甲子的老爷子是什么意思? 爱是非常抽象的东西,是一种感觉,一种体味、一种身心超越现实的纯美反应,精致敏锐,牵动着整个身心和悲喜情绪,而且力量巨大,大到往往不是理智可以控制的,或根本无理可讲。爱是一种思绪,似蓝天里飘荡的白云。爱是阳光,是风,空气。爱是一种心痛,似拨动你心灵的颤音,爱是一汪情怀,似静谧而又荡漾的海湾。爱是黑夜能看见明亮的光 ,爱是雪中感觉温暖的春,爱是笑脸,是满足,是新希望,爱是一切,它无处不在,爱是读到一本好书,你会想,如果他也能看到该多好!
什么是爱?爱是愉快, 是难过, 是陶醉, 是情绪,是勇敢,是信赖,是诚意,是体贴,是相思,是怀念,是甜蜜,是醇酒,是甘泉,是沉醉,是幸福,是牺牲,是高尚,是奉献,是责任。什么是爱?爱就是当你想到这个人,你会祈愿他幸福快乐平安,你会想永远陪伴他,当你不得不离去,你希望留下什么给他。爱是在寂寞的夜里,思念如潮水般涌来,手里捧着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心里惦记着他此时有没有吃晚饭,是不是和自己一样想着自己。爱是,周末利用半天时间亲手做出几道好菜满足的看她(他)吃下去;是在寒冷的冬天不断为她(他)的咖啡杯里续上热水;爱是看到花,想跟他或她一起欣赏,爱是走过山崖水畔,你会带点遗憾地想:如果两个人同游共赏该是何等赏心乐意之事!
什么是爱?爱是想见到他又怕见到他,爱是想跟他说话又怕打扰他,爱是默默地想帮他,爱是无法扼止的渴望,爱是看见他时,脸上装出一副毫不在乎的表情,但在擦肩而过时细心感受身边颤动的空气,于是忍不住回头望一眼;爱是在异乡的街道上看到一个酷似他的背影而愣在原地久久不动。爱是明明离不开他,却又不得不放弃他,希望他幸福,即使那份幸福不是跟你分享。爱是在一起总觉时间过的太快,爱是人生旅途中寂寞心灵的良伴。
什么是爱?爱是雾里看花,是一场梦,是一幅画,是一首诗,是一部小说,是一篇散文,是一套哲学,是一种意境,是憧憬和幻想。爱是,水来,你在水中等他,火来,你在灰烬中等他。
什么是爱?世上所有聪明的人加在一起,也无法向一个感受不到爱的人说明它是什么,而它对于感受到爱的人,又不需要任何一个字来说明。
但最重要的是:我认为爱就是付出,不求回报的付出,但是现在不是了,爱有很多种,面对每一个人的爱都是不一样的,虽然归根结底都是付出与接受,但差别很大,也许谁也说不清楚什么是爱,说实话,到现在我也说不清楚到底什么是爱,这个概念很模糊,很模糊。

我欲封天里的一甲子是什么意思 一甲子就有六十年

山中方一日,人间一甲子什么意思? 山中(有的版本作“洞中”)中方七日(有的版本作“一日”),世上已千年。语出汉籍“烂柯山”的故事。说一个樵夫进山砍柴,见俩神仙对弈,看得忘了时间,等下完,发现自己手里的斧子把已经烂掉了。
典故一
《烂柯人》 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而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 (传南朝梁・任《述异记》)
信安郡的石室山,晋代有个王质砍柴的时候到了这山中,看到有几位童子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唱歌,王质就到近前去听。童子把一个形状像枣核一样的东西给王质 ,他吞下了那东西以后,竟然不觉得饥饿了。过了一会儿,童子对他说:你为什么还不走呢?王质这才起身,他看自己的斧子时,那木头的斧柄已经完全腐烂了。等他回到人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已经没有了。
典故二
传说在西晋时有个叫王质的青年农民,一次上山打柴,来到王乔仙洞口。王质胆大好奇,心想,人家都说洞里有仙人,我何不进去看个究竟?因洞口很小,只能通过一个人,洞深三丈余,宽余高各丈许。王质刚进洞中什么也看不见。顷刻之间,洞顶好像透进来光线,只见两个鹤发童颜的老人正在下围棋。王质素好下棋,被两位老人精湛的棋艺一下子给吸引住了。两位老人好像未发现有人进洞似的,边下棋边吃大枣,有时也顺手把枣递给王质吃。看完一局棋后,老人对王质说:“你也该回家了。”王质俯身去拾斧子,想不到斧柯(斧柄)已经烂朽,只剩下铁斧了。王质回到村里,怎么一个人也不认识了,找人询问自己的父母情况,才知道他们已经死去一百多年了,从此,后人就把这座山叫“烂柯山” 。
王质在山中逗留了片刻,人世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故事因此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人世间的巨变。唐代诗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中 “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就引用了这个典故。诗人用王质自比,表达了他遭贬离开京城二十多年后,人事的沧桑巨变所带给他的恍如隔世的感觉。
典故三
传说在很早以前,王质本是衢城杨家巷人氏,为人善良,尽职孝道,然而其母亲视力极差。因家境贫寒,靠王质上山砍柴,勉强维持生活。一日,有两个生人经过王质家门口,称肚子饿,就向王母借灶做饭。王质砍柴未归,老母称家中无柴,而过路二人并不在意,老母禁不住二人软磨硬缠,便准许了。二人要煮面,却无薪柴,其中一人索性把腿伸进灶里当柴烧。烧了一锅面条,(传说神仙下面条下的乃是神仙的鼻涕)其二人各吃一碗,老母生性多疑,心疑其二人所为,又苦于看不清,神仙送她面她也不敢吃。只由得二人糊来了,其实乃神仙故意戏弄,二人吃饱喝足还留下一大碗作酬谢,便告辞而去。待质回家,其母称有人借锅煮面,桌上还有留的,质见桌上有一大碗面,面汤稀如清水,捧起就喝完了。这时才发现家中八仙桌的腿全部烧焦、板凳的腿都不见了,问其母,王母亦不知何故便一五一十如实相告。王炙听后顿时火冒三丈,声称要与二人算帐,拿起斧头就追出门去了。当听邻居说二人刚出城,王质便追出城去,一路询问,得知二人进山了,王质追到了城南山下也不见人,进山后虽然天色渐晚,但隐约可见有二人好似大家所说之人,便寻了过去。只见有二人正在对弈。王质本来就爱棋,见这两人下的正兴,便坐下来观棋(神仙也知道王质好棋,此乃故意戏弄之举)就用斧头柄往地上一垫,坐在一旁看棋。这两人一边下棋一边吃桃,还掰了半个桃递给王质,王质边吃边看,没等吃完,扔在地上的桃核已发芽长成桃树。这时,两个老人提醒他说:“你还勿回去,看你的斧头柄都烂了。”王质这时才想起了出门来的目的,低头一看,大吃一惊,抬头看时二仙人已经......>>

60年是一甲子,那30年叫什么?就不要告诉我半甲子或而立之类的了,谢谢! 12年是一纪,30年为一世,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管是国运还是个人,都有运,一运10年。如果最近的前面两个运不太好,进入后面一个就又是另外一个五行天干了。前面20年压抑的坏运一去,10年的时间消化衰败,并且发展起来。
按照三元九运的说法,一运20年,那么下一个20年不会再象上一个20年。从落魄混乱中恢复生产并自强,确实需要一段时间。并且30年往往会再延续10年。所以也可以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另外,自然科学中,3是一个模数,众多的自然现象或者规律都和3关联着。比方说人体细胞的分列周期。
3,往往是一个旧的结束,新的开始,而6,是一个小周天的完成。在看九宫图中,3,在东方,万象更新。9为至阳,而6,又回到北方,一个循环结束。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