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地支什么

“十二地支”各表示什么?

十二地支表示如下:

1、子,孳也,谓阳气至子,更孳生也。万物孳生萌子。

2、丑,纽也,言阳气在上而未降,万物厄纽,纽芽于丑,未敢出也。

3、寅,引也,万物始生_然也。

4、卯,茂也,冒也,言阳气生而孳茂,万物茂于卯。

5、辰,震也,万物经震动而长。

6、巳,阳气之已尽也,阳气盛之尽,万物盛于巳。

7、午,阴阳交,故曰午。

8、未,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9、申,身也,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10、酉,犹也,已老也,万物皆犹缩而熟于酉。

11、戌,灭也,谓此时万物衰灭也。万物毕而入戌。

12、亥,刻也,此时阴阳刻杀万物,阳气藏于下,万物收藏。

扩展资料:

代表的时间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名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国人民“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_,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天干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是什么

1.子(zǐ)

2.丑(chǒu)

3.寅(yín)

4.卯(mǎo)

5.辰(chén)

6.巳(sì)

7.午(wǔ)

8.未(wèi)

9.申(shēn)

10.酉(yǒu)

11.戌(xū)

12.亥(hài)

资料扩展: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系的意思,既萌而系长。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


卯:是冒的意思,指万物冒地而出。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巳的意思,指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昧的意思,指阴气已长。万物稍衰,体暖昧。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指万物老极而成熟。


戌:是灭的意思,指万物老极而成熟。


亥:是核的意思,指万物收藏皆坚核

参考资料:天干地支 百度百科

十二地支有哪些?

十二地支中,1到12的数字代表按照顺序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的起源,据现有的资料,最早出现于我国三千多年前商朝时期的甲骨文上。主要用作历法纪日,已经十分成熟,商朝很多帝王的名字里也用某一天干,比如报丁、武丁、祖甲等等 。

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采用公历作为国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即西方的格里高利历,它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此历法并不比我们祖先使用的阴阳合历先进。

扩展资料:

《尔雅·释天》中讲,“岁阴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月。同样十二地支的顺序也蕴含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子”就是“孽”,表示万物繁茂的意思;“丑”就是“纽”,是用绳子捆住的意思;“寅”就是“演”,指万物开始生长的意思;“卯”就是“茂”,指万物茂盛的意思;

“辰”就是“震”,指万物震动生长的意思;“巳”就是“已”,指万物已成的意思;“午”就是“仵”,指万物已过极盛之时,又是阴阳相交的时候;

“未”就是“味”,是万物已成有滋味;“申”就是“身”,是万物初具形体的意思;“酉”就是“鲍”,指万物十分成熟的意思;“戌”就是“灭”,指万物消灭归土;“亥”就是“核”,指万物成种子的意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是什么?

十二地支又称十二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历法纪年。2021年包双字培训班开班啦!在中国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中国古代拿它与天干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时的次序。旧式记时法也用地支表示次序,如子时、丑时等。十二地支含义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十二地支适合什么属相,十二地支对应的生肖是什么?

提起十二地支适合什么属相,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那十天干对应什么?另外,还有人想问12生肖哪个属相最好?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十二生肖中,哪个属相最好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十二地支对应的生肖是什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十二地支适合什么属相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生肖是指: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来源

十二生肖中,哪个属相最好呢?

远古的时代,已有干支历法及岁时的雏形。“干支”古名“岁”(摄提)。明代著名史学家万民英根据我国古代文献文记载确定氏时代已发明干支历,在其著作《》中有详细记载。天干地支的这一发明影响深远,后世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北宋时编撰的正史著作《资治通鉴》就以这套干支术语纪年)。

以上内容参考:-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适合什么属相: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那十天干对应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配是阳配阳,阴配阴,如甲为阳,子为阳,可配成甲子,乙为阴,丑为阴,可以配成乙丑,甲为阳,丑为阴,不能相陪,以此类推,天干用六轮,地支用五轮,正好配一周为60年,这叫一个甲子,也叫六十花甲。

十二地支适合什么属相:12生肖哪个属相最好?

12生肖龙、鼠属相最好。

龙带有各种动物的特征,能滋生万物,有“逢龙必化”之福,善于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在五行中,辰月出生的人,都容易和其他五行化合。

属龙人一般都是受人瞩目。龙,辰土,也为湿土,和丑土一样,能散热。辰也为水库,龙其中。龙是变换的图腾,但属龙的也有些缺陷,比如说都善于变化,时好时坏,性格飘忽,他们没有耐心,骄傲要面子,怕事,喜欢补人的不足,但不愿意善待别人。

鼠年生的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预知力、前瞻力。跑船的人有一句格言:「不坐没有老鼠的船」,就是指老鼠会预先觉察出船将遇难而跑走了。另外,开工厂的知道,若看到厂里的老鼠接二连三地逃了出去,这里不久就会发生火灾。

所以,鼠年生的人很具有此种能力,有时是一瞬间闪现的念头,却在日后能印证,因此适合创造性工作,如文艺创作者、发明家、者。

不过,鼠年生的人若过分依赖知觉力,不能深入思考其他各项因素,来处理事物,在事业上可能认为会赚钱,实际上却亏本了。在婚姻上,认为对方不错就结婚,却在婚后尝到不如意。所以,做任何事要多请教他人意见,不可固执自己的知觉。

以上就是与十二地支对应的生肖是什么?相关内容,是关于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那十天干对应什么?的分享。看完十二地支适合什么属相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干、地支与生肖分别是哪些?

天干有10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其中甲乙五行属木,丙丁五行属火,戊己五行属土,庚辛五行属金,壬癸五行属水。
地支有12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其中寅卯五行属木,巳午五行属火,申酉五行属金,亥子五行属水,辰戌丑未五行属土。
生肖有12个,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只因、狗、猪,对应着12地支: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只因,戌狗,亥猪。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