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男人和女人如何长久

易经对男人一生出现的女人的解释是什么

《易经》认为,男人一生中会遇到的女人可以被分为三类:爱情、友情和亲情。爱情是男人与女人之间最深刻的感情,它可以让两个人更加亲密,也可以让两个人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友情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友谊,它可以让两个人更加放松,也可以让两个人更加了解彼此的心态。亲情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它可以让两个人更加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感受,也可以让两个人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

从易经了解恋爱男女

爱情看起来是个人问题,然而落实到每个家庭就会成为社会问题。

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曾说过:相爱的两个人”要因为了解而结婚,不要因为相爱而结婚;(如果)因为相爱而结婚,(就会)因为了解而离婚”

那么婚恋双方应如何掌控自己呢?我们不妨从易经的“咸卦”中找找答案。

“咸”是“无心之感”,就是没有私心的感应,换句话说就是要以纯洁、谦虚、无私的态度去感应,是双方理念的认同和欣赏,如此下去就会亨通吉祥。

《咸》:亨,利贞。取女吉。卦象: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婚恋:双方需要有感情,但动机务必纯正,婚姻方可幸福、永久。

咸卦,上为少女,下为少男,男在下,女在上。就是说恋爱中,男的要追求女的,如果女方主动出击,男人即使“英雄难过美人关”,婚后也很可能不协调。

我们再看《咸卦》的六个爻:

初六,咸其拇。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感应发生在脚拇指上,自己已经开始向往外面的生活。

初六的解释为感应发生在脚拇指上。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要运动,身体的脚拇指最先动。初六是说女孩到了恋爱的年龄,想交往男友了,但是因为女孩子缺乏阅历,最多只能动动自己的脚拇指,此阶段的女孩千万不要主动出击,要修养品德,观察留意品行端正的男孩,以静制动,绝不可以先于男孩子出击。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六二爻是说女孩子要有安稳柔顺之德,要适当的矜持一些就会吉祥。

到了六二,感应已经发生在小腿肚上了,由于急躁妄动,就会发生凶险的事情;若是安居静处,便可以获得吉祥。六二是阴爻,按照对应关系来看,本来是对应九五阳爻的,但恰恰九三阳爻的位置更接近六二,而且九三阳爻所处的位置也是当位的,因此九三阳爻很可能就会“近水楼台先得月”,类似于老师因为靠学生很近,用学识、处罚或者成绩逼迫学生“就范”是缺德的行为,别人看了也瞧不起,老师不可以爱学生。六二原本应该有更多的机会,去与位置更高的九五阳爻互动,结果被九三阳爻抢先了。这是说有一部分女孩子,在六二的阶段很容易发生像“师生恋”一类的恋情,女孩若无知装小可爱向老师靠近,遇到意志不坚定、德性不好的老师就凶险,所以此阶段女孩应该安稳矜持,不能急躁妄动;女孩此阶段主要以学习为主,如果产生师生恋,就会影响自己的前程。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感应发生到在大腿上了,偏听他人而任意妄动去行事,必然导致灾祸。九三阳爻是说男孩子的,回看六二阴爻就知道,九三阳爻是老师,六二阴爻是学生,提醒我们一旦发生师生恋,那么责任多在于老师,老师既丢掉了本分、失去了道德,又耽误学生的前程。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个男孩追女孩不是真心的,而是随从别人而行动,可能是跟朋友打赌显得自己了不起、或者家里催婚、或者感觉自己年龄大了随便凑合等,都会有不好的结果。这一爻是告诉我们在爱情里要有主见,动机务必纯正,婚姻方可幸福、永久,不能随他人盲动。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内心保持纯洁无邪的态度,就可以获得吉祥,没有后悔,在男女感情方面,双方心灵感应到位了,你可以主动出击,冲破阻挠。只要你真诚地去频繁交往,对方就会被打动而倾心于你。由于九三、九四、九五三个阳爻前后相连,九四阳爻在中间,因此九四不管朝哪个方向行动,都要经过九三或九五其中之一,九四是很容易失去方向。九四是说男孩子的,这类男孩子在恋爱过程,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搞不懂爱情是什么吃不好睡不香,盲目容易犯错。四爻的位置代表心脏,感应来到了心里,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九四爻描述初恋男女的普遍心理,心里有些心神不定,怕被别人发现,行动较为诡秘;双方怀着这种心情交往,说明感应已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了。所以双方交往只要守于正道,便会吉祥而不会有悔恨。还有一种情况是男孩因思虑重重而感觉迟钝、感情懦弱木讷,虽然女孩子向他靠近,但错过了机会,于是生出悔意。这样的男孩子只能好事多磨,等待钟情的女孩子主动倒追了。

九五,咸其脢,无悔。感应发生在脊背的肉上,不会发生后悔。脊背的肉是形容九五的资金财力,九五是说男孩子的,到了九五阶段,是很有成就的,是很多女孩子喜欢的目标对象,如果品行端正,就不会发生后悔事情。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只想用钱追求爱情,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因为是自作自受自己也不后悔,对爱情搞不清楚,只是到处玩感情而已。九五本应该去追求六二,但九五与六二之间,间隔着九三、九四,行动不便,这个时候因为上六阴爻距离九五阳爻最近,因此上六和九五很可能发生不道德的交易。这时候男女双方注意是否有心灵感应,如果对方反应迟钝或者心不在焉就没有感应需要放弃追求。

上六,咸其辅、颊、舌。感应发生在牙床、脸颊、舌头上。上爻是咸卦的卦终,表示婚配之事,从初始的感应到了最后的完成,少男少女,己经结为夫妻,用面颊和口舌彼此相感以示亲悦。这一爻是说心灵的感应和形体的感应己经融在一起。

还有一种情况:上六是说女孩子的,也就是所谓的“小三”,声称不爱钱只爱人,用甜言蜜语、海誓山盟的假象骗取感情,这种感情是相当不可靠的。

咸卦后面就是恒卦,咸卦的少男少女到恒卦就变成了长男长女。恋爱时间长了,年纪也不小了,已经结婚或者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卦象要求一个“恒”字,秉承并坚持这个恒字,婚姻才会幸福长久,才会白头偕老。前面已经说过了,谈恋爱时走无心之咸,女在上,男在下,男的要主动诚心追求女的结婚才会大吉大利,然而结婚后就要走恒卦了,强调一旦开始了,就要树立一颗恒心,贯彻始终。因为恒卦是男在上,女在下,所以结婚后多数情况下尽量“女捧男”。

咸:是无心之感。恰如青春男女清纯无暇的感情、心心相印有感而发的情感,是双方一种理念的认同和欣赏,没有利欲纠葛,是一种比较「感性的」的感觉, 有利于男女之间感情的发展,是大大的吉象。

(待续)

《易经》对男人和女人的定义,你做到了吗

易经中男人和女人的定义:就是阳和阴、天和地的关系。男人该怎么做,就是要记住乾卦中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女人该怎么做,就是要记住坤卦中的一句话: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虽然知道原理,你也不能完全做到。

《易经》中的婚姻观念,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礼记 昏义》说:“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义;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又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这里把婚姻的地位抬得这样高,是因为儒家把国看作家的扩大,把家看作国的根本。《易经》对婚姻和家庭的重视程度亦毫不逊色。

《易经》是贴近生活的,它所反映出的婚姻观念及家庭观念,如男女结合必须门当户对;婚姻中必须讲究礼仪,婚姻以干亲为基础,同时,夫妇家庭必须持久,等等。除了反映了当时婚姻和家庭的有关实际需要;同时,也对后世的人们,处理家庭矛盾,维护家庭稳定、加强夫妻沟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婚姻必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男女结合,在古代社会,大多出于;而不一定是爱情的。但并不是说,《易经》就简单的认为,这是合理的。比如,谈论婚姻的《渐》卦之前,易经就出现了《咸》,就谈到了男女的感情,如何正确对待不同阶段的感情发展。然后,才顺理成章,到了《渐》卦说的阶段。

《渐》卦是讲事物发展渐进性的,并以当时女人出嫁井然有序的渐进过程为喻。因此可以说,女人出嫁就是感情成熟,水到渠成的结构。《渐》卦是渐进过程。《渐》卦卦辞说:“渐,女归吉,利贞。

同时,也说了女人出嫁,本身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比如:《彖传》说“渐之进也,女归吉也”,所讲的就是女人出嫁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归,嫁。女归,女子出嫁。利贞,女子出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才吉,但是必须“正”。这个“正”字很关键。

在渐的过程中按礼的要求去完成一定的手续,具有一定的仪式,也就是强调女性出嫁,必须慎重,隆重。这就是“正”,否则就是“不正”。

根据《仪礼 士昏礼》记载:古代女子出嫁,《渐》的过程,是在媒灼的活动下,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个环节,古人称之曰“六礼”。

“六礼”的实质性意义是:让双方家长估量这桩婚姻是否门当户对,以后家庭是否和睦,能否过上好的日子。这样的婚姻,虽然不是爱情的结合,但也不是说,就不讲一点感情。不然,何以在《渐》卦之前,要来一个《咸》卦?咸过了,紧接着就是《渐》,这种排列,在古代圣人思想里面,不是一点都没有考虑夫妇结合的感情基础,这个重大问题的。只不过,感情是一回事,家庭的组成,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无法回避社会现实,都是社会现实的,社会细胞的组成部分。

你说,现代社会的夫妻的结合,就没有现实的考量,就是完全是爱情的依归?如果真的如此,何以现在时代的人,三天两头就有离婚的?说明了一点,爱情并不是婚姻的全部,说明完全、纯粹的爱情组成的家庭,缺乏稳定性。因为,人的思想会变化,昨天你爱了,今天可能就不爱了;也许就是你的爱情躲不开社会现实的考量。

说穿了,就是婚姻离不开感情,但是,感情不是唯一因素;同时,感情的变化,常常导致家庭不稳,会形成很多社会问题。故此,古人的方法,也并不是就一定不可行,就一定没有道理;可能在某种情况下,是一种更为符合现实实际的操作方案。

比如:婚姻的门当户对,就不是毫无道理。你想,两个人出生背景很不一致,甚至语言,生活习俗,都迥然不同,两个人组成的家庭,怎么与家人往来?没有父母的祝福,没有家人的亲密往来,就不会影响以后的婚姻生活?因此,婚姻是一件需要慎重的事情,需要各个方面的因素,都要考虑进去,各个方面的条件成熟以后,才能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这样的婚姻才能持久,稳定,乃至幸福。

2、婚姻的必须持久

《序卦传》说:“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咸》卦是讲夫妇情感的,而夫妇既经结合便不可朝三暮四,须恒久不懈才好。所以《咸》卦之后次之以《恒》卦,可见《恒》卦也是讲夫妇之道及夫妇之道的恒久性的。强调夫妇关系恒久不变,即后世所谓的白头偕老,这当然合情合理,今日亦当如此。但夫妇关系的恒久性是如何实现的呢?

《恒》六五爻说“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六五身居上卦中位,说明这时候的女性已经身居高位了。但即使身居高位,也不用怕,因为,女性以柔居中,代表夫妇关系中的女方,她仍以柔顺为德、奉行坤道,故此,婚姻依然恒久。但是,如果男人也是如此,就论凶了。何以如此?因为,男性奉行乾道,身居高位,却怀“妇人之仁”,那就很容易坏事了。

一来,虽然年龄大了,还是不能独立决断,自然事业方面难以有大的作为;二来,即使大权在握,却无法秉公持家,处理事务,家庭关系也好,公事也罢,定然会搞得一团糟。

有人说,这是男尊女卑的观念,说实话,这种言语,既是对圣贤的不敬,也是理解错误。因为,恒卦发展到六五的时候,已经大权在握,主宰家庭了。不仅是夫妻关系,而是包括处理家庭利益、矛盾与包括处理与家庭未来的事业发展。故此,《恒》卦六五爻《象传》解释道:“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这里的“夫子制义,从妇凶也”。有人理解为: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就只能从一而终,认为属于男尊女卑。因此,这就成为他们认为《易经》也宣扬男尊女卑的观念的一个证据。其实,这句话的本意,女人应该坚持,坚守自己的坤道,照顾好丈夫和家庭,这就是你顺利完成自己的使命。

而男人(包括丈夫和儿子)的责任,是制义,如果奉行什么事情都顺着别人,包括顺着老婆,这样就无法按照道理,规则办事,就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这句话“从”的意思,就是服从、遵从、依照的意思。丝毫没有什么男尊女卑的说法。《坤》卦中《文言传》说:“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就是说,夫妇之间,以阳到统领 *** ,以乾道统领坤道;坤虽然不能成就功名,但是在乾道、天道的兴替中却有着始终如一的贡献。也就是说,男女婚姻持久与稳定,男人要有个男人样,女人要有个女人样;男人要以制义为先,女人要以柔顺为本。阴阳之间,相辅相成,以相济为美;但要以阳为主导,阴的无论多强、多大;阳的实力多弱多小,都是如此,这样才能各行其道,胜任各自的使命。

3、夫妇必须分工又合作

《易经》的婚姻观念中,最引人注目的阴阳的分工与合作观念。比如《易经》八卦中,干、坤两卦即指男女、阳阴,这是最基本的两卦。他们各有统帅,比如:干就统帅,震、艮、坎;坤就统帅著,兑、离、巽。他们各占一半,阴阳相辅想成,组成了六十四卦。故此,《说卦传》说:“乾,天也,故称乎夫;坤,地也,故称乎母。”这种男女两性平等的自然价值,充满著整部《易经》。

至于后世的人,比如儒家以及他们的后人,演绎出了男尊女卑的观念,那是后话,是后来的社会发展形成、时代变迁的文化观念。

虽然《易经》的整体观念,以阳为主,阴为辅;但并不意味着,阳永远处于主宰地位,而阴则永远处于附庸地位。比如,六十四卦中,单一阴爻,或者单一阳爻的卦,比比皆是。

阳主阴辅,阳动阴静,阳刚阴柔,这是事物本身的规则与规律,彼此相互分工,同时,也相互合作,你来我往,这是一种分工又合作的关系。就好像,人们白天阳气盛的时候,就要出门劳作;阴气渐壮的时候,就是休息睡觉的时间。你说,到底是白天重要,还是晚上重要?

那就看你是什么目的,你需要些什么。你想赚钱,那肯定是白天;你要修养生息,自然就是晚上。你说,我白天睡觉,晚上工作行不行,当然也行,关键是看你从事什么工作,也看你身体吃的消不,是吧?

男性要有阳刚之美,女性要有阴柔之德。夫妇合,婚姻才能长久,生活才、家庭才能安定。女子柔顺主于内,男子刚强主于外,这是一般的家庭观念。这与“男尊女卑”,完全是两码事,是说家庭的分工。

古代社会,外面做事,大多是粗、笨、重的体力;男人在外边干活,女人在家中赡养小孩与老人,是不是有照顾女性的意思?至于,今天的社会发展,大多靠智力,知识,女性掌握的一定的技能,有了知识,可以从事其他方面,男人干的事情,这叫时代发展。

在很远的古代,不是也有女权社会?故此,《易经》上的观念,核心是变易,所谓“时也,易也”。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制度、体制,就有不同的易理。这就是《易经》的不易之理。易经的不易之理,还有很多,比如:《易经》不但主张夫妻关系宜长久,不要轻易离异,而且主张婚姻年龄要适合。

《大过》卦说:“枯杨生稀,老夫得其女妻”;“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把男女婚姻年龄相差太大比作枯杨复生是一种不吉利、不正常的怪现象。主张男女分工有别,比如:《家人》说:“家人,利女贞”。《象》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它特别强调主妇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家道以女子保持正位为贵,这就是“贞”。而男子在外也要守其本分而尽其力。女内男外各得其正,这就是家道得正。家道正对治理国家是有利的,正如范仲淹所说:“圣人将成其国必正其家,一人之家正,然后天下之家正;天下之家正,然后孝悌大兴焉,何不定之有。”

易经入门要先学什么,什么人不能学易经

入门要先学什么

中国的传统经典有很多,很多年前,就想学《》,但是一直不得要领,因此学起来云里雾里,不知其所云。所以,要想系统的学一门新知识,合理正确的路径很重要。如果有人指点,会避免走很多弯路,可以迅速的入门。

学易,很重要一点,或许就是要博览群书。最初学的时候,买了一本东南大学出版社的《》,也不记得当年为什么买了这本书,可能是因为口袋本,便于携带,而且全部用拼音标注,方便认识生僻字。有些人学易,喜欢抱着一本《周易》读来读去,却不得其要领。我就是这样,多年以来,虽然自己很多遍,除了字会读,却不明白其中要义,自然也就屡次放弃。唯一让自己沾沾自喜的是,在读易的过程中,发现武侠里降龙十八掌的很多招式名称,原来都 于,比如,飞龙在天、亢龙有悔。

后来,在读熊逸的作品过程中,才明白,书要交叉着读,才能理解其中要义。孔子著《春秋》,是为了恢复周礼,但是仅读《春秋》这本经典的字面本身来了解儒家思想,可以说是缘木求鱼,白费功夫。《春秋》记事二百四十二年,起于东周时代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算下来,鲁隐公元年记录事情共写了六十二个字,平均每月五个字。具体如下:

元年春王正月。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秋七月,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

鲁隐公元年所记载的历史,“郑伯克段于鄢”是大家相对比较熟悉的,因为在中学的课本里曾经学过。中学所学的《郑伯克段于鄢》这篇古文,不是 《春秋》,而是摘自《左传》。《春秋》里记录了一句“郑伯克段于鄢”,如果仅仅是读《春秋》百遍,也是很难其义自见的。而要读懂《春秋》其中的微言大义,《左传》不得不读。那么,“郑伯克段于鄢”想要阐述什么样的“大义”呢?读了《左传》之后,我们会明白该历史所要阐述的历史大义,就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也许是古时候文字记载不容易,都是刻字在竹简上,因此《春秋》只能简约。《春秋》文辞简约,后人解读,就不得不冗长。后人再读春秋时,写了许多书,发了无数的议论,这或许是《春秋》 者们所没有料到的。

再说《》,我们现在一般所读的通行本,包括“经”、“传”两部分。之一部分是“经”,这是伏羲氏、周文王的贡献,内容极少, 了六十四卦的卦图、卦辞、爻辞。第二部分是“传”,这部分是对“经”的注解,也称“十翼”,一般认为是孔子及后来学者的合作成果。

如今的《》是 了“经”与“传”的独立经典作品,那么该如何学《》,学习分为两个步骤:读《》本身,与读《》之外的书。其实就是读教材和读课外书之分。

“经”与“传”组成的《》就是教材,后人以《》为基础写的其他著作解读就是教辅,《》这本经典该怎么读。

对于初学者该如何走入《》的世界,首要的是必须先记住名词术语。《》有八个单卦、六十四个重卦,没有什么捷径,只能背。把最基础的背熟了,才能踏入之门,才能逐渐读懂后人对的讲解。

基础背为《周易本义卦歌》三种,这三首卦歌也是踏入世界的之一步,不能绕过也无法绕过。

一是记住八个单卦的名称及图形。八个单卦的简单口诀,也称为《八卦取象歌》。背熟了,也就会画八个单卦了,比较简单,重复几次就记住了。其文如下:

乾三连(乾)、坤六断(坤);

震仰盂(震)、艮覆碗(艮);

离中虚(离)、坎中满(坎);

兑上缺(兑)、巽下断(巽)。

二是背六十四卦卦名。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通过几个语气助词,把上下经的六十卦名,编写了卦名次序歌,方便后来学习者记忆。《上下经卦名次序歌》其文如下: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三是背《分宫卦象次序歌》并能画出六十四卦图。这比六十卦名次序歌又更难一步。每一卦都是由两个单卦组成,我们需要记住单卦所代表的自然界象征,并边念边画,基本卦的原始象征就是:乾为天(乾卦䷀),坤为地(坤卦䷁),震为雷(震卦䷲),艮为山(艮卦䷳),离为火(离卦䷝),坎为水(坎卦䷜),兑为泽(兑卦䷹),巽为风䷸(巽卦䷸)。

画卦的时候,从上往下念,手却是从下往。比如:乾卦(䷀),乾为天,就是上面是天,下面也是天,我们就要先画下面的三横(),再画上面的三横(),组成乾卦䷀;姤卦䷫,上面为天,即乾,下面为风,即巽,组合起来就是天风姤。因此我们要一边背一边画卦。

《分宫卦象次序歌》全文如下:

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

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

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

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

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

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

坤为地,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

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在浩瀚的世界里,三首卦歌必须背。背完这三部分,并会画卦图之后,其实已经领先了很多人,算是一只脚开始踏入世界的门槛。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刚开始背的时候,觉得毫无规律而言,名字又怪,不好记忆。但是每天背15分钟,不断重复,就会不知不觉记下来。如果这个基础关不过,后面是很难深入下去。我在浑浑噩噩无人指点的情况下,读了几年《》并屡次放弃,就是因为没有人告诉我要背这三部分。虽然怀着对《》的向往而读,但是不得要领。自从把这三部分背之后,才开始找到进入之一道门的钥匙。

以上就是与入门要先学什么相关内容,是关于的分享。看完什么人不能学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易经会倒霉是吧!最近看了一段时间易经,大概明白那个是什么意思了...

数往者顺 知来者逆,是故易者逆数也。逆天者易折,所以滥用易数是不行的,但是易数又阐明许多大道之理,学易有助于我们顺应天时,趋吉避凶,所以学无害处,滥用则无益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