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吉吉礼是什么意思

“女子许嫁,笄而礼之”何为及笄?你知道吗?

及笄,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自周代起,女子年过十五,如已许嫁,便行及笄礼,将头发盘至头顶,以示成年及身有所许,我们看到电视剧上为何古代女子嫁人之后盘发就是这个道理。后来,人们便称女子满十五为及笄,表示已成年。

及笄有什么流程?我们都知道,我国的传统文化,无论祭祀,过节,礼仪都是特别繁琐的,及笄也不例外。在古代,行及笄礼的第一步是“筮日”,即选定日期,一般是选择对成人者有重大意义的日子,这和我们现在要办婚礼选日子一样,选择适合的日子及有重要意义的日子,可以选在生日,节日这种比较重大的日子,不过我们现在一般都是选择自己的生日那天啦。

在古代,正式举行及笄礼之前,是由许多的准备工作要做的,第一就是“筮日”,“筮日”就是选择一个日子来举行及笄礼,一般都会挑选对行笈者有重大意义的日子。之后就是“戒宾”,作为父母的主任要在举行及笄礼的前三天通知一位有德才的女性长辈来作正宾(为及笄者举行笈礼的人),主要是为及笄者加钗冠以及赐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选择一位及笄者的朋友,姐妹来作为赞者,在仪式中协助正宾行礼,还要选择一位有司,为及笄者托盘,最后就是通知亲戚朋友们来观礼啦。

正式举行及笄礼那天,及笄者要进行沐浴梳洗并在东房等候,待宾客来临入座,音乐演奏之时,及笄礼开始。

主人相陪正宾洗手起身洗手做准备,相互揖让后正宾与主人各自就坐。

“初加”,有司奉上罗帕和发笈,赞者为及笄者去发笈,正宾高盛祝辞:“吉月令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维祺,以介景福”。提醒及笄者已经成年,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而后为及笄者簪上发笈,及笄者返回东房,着素色襦裙。色明亮的素雅襦裙,象征着豆蔻少女的纯真。

及笄是指多少岁?

指十五岁
古代举行及笄礼就是给众人说,我家女子长大了,可以说亲嫁人了。

古代的冠礼与及笄礼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如何看待冠礼与及笄礼?

冠礼和及笄礼都是一种古代的成年礼,据相关史料记载,这两种礼仪始于周代,一般而言,男子是20岁的时候行冠礼,女子是15岁的时候行及笄礼。

首先,我们先说及笄礼,它兴起于周代,是贵族女子在订婚之后出嫁之前要举行的礼节。在及笄礼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改变幼年时的发型,将头发绾成一个发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裹住,并用笄固定发髻。这里用到的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簪子。女子的及笄礼一般由女性家长为其主办,并且约请家族中的女宾为少女加笄,完成这个礼仪后,就代表着该少女已经成年,并且到了可以婚嫁的年纪了。

其次是冠礼,在男子20岁的时候会举行加冠仪式,代表着该男子已经由少年变为成年男子。在周代男子行冠礼之前,要先在宗庙前进行占卜,以此选出良辰吉日及适合参加冠礼的来宾。而且举行加冠礼的主人家要亲自邀请宾客,宾客还需要经过一番推辞后再应允。在举行冠礼的当日,主人要站在宗庙门口迎接宾客,开始加冠礼时,主宾要给冠者戴上用黑色麻布制成的缁布冠,再由赞冠者为冠者梳发,用网巾裹发,如此循环直至加冠礼结束。 男子加冠礼后会有命名礼,也叫称字礼,对于成丁的男性来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合来看,从周代兴起的冠礼及及笄礼,虽然仪式的环节比较繁琐,但是其核心就是告诉未成年子女,再经过此次冠礼/及笄礼以后,就是一个成年人了,女子则需要考虑婚姻问题,为相夫教子做准备;男子则需要肩负起相应的家庭和社会责任。这种带有一定宗教主义教育色的成丁仪式,最主要的目的是将青少年引入成年人的生活中。

笄礼是什么意思

笄礼是古代的一种礼仪,那么笄礼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笄礼指的是汉族女孩的成人礼,是古代嘉礼当中的一种,古代女子在十五岁的时候会及笄,汉族文化一般比较注重礼仪,在古代女孩及笄的时候都会举行笄礼。祖先自古重视礼仪,在《仪礼》当中是有所体现的,《仪礼》当中的第一篇便是冠礼。笄礼在古代则是在女生十五岁的时候举行一次及笄礼,如果没有出嫁,会在二十岁也举行一次笄礼。笄礼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性活动,还是对即将成人的女子的鼓舞与祝福。

古代礼仪分为五大类

在古代中国,礼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因而礼的名目极为繁冗,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古代 礼仪 分为五大类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古代礼仪一、吉礼

吉礼是指祭祀之礼。古人祭祀为求吉祥,故称吉礼。《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吉礼祀邦国之鬼、神、示',将祭祀对象分为人鬼、天神、地示等三类,每类之下再细分为若干等。

国家最重大的典礼。每年 冬至 ,天子在国都南郊的圜丘,用'禋祀'祭昊天上帝。祭天的仪式经过精心设计,一名一物,无不含有深意。例如天为阳,而南方为阳位,所以祭天的地点要在南郊;天圆地方,所以祭天之坛要建成圜形;冬至是阴尽阳生之日,所以祭天必须在冬至,等等。

第二等是日月星辰。日月星辰附丽于天,垂象著明莫过于日月,日月之明就是天之明,所以必须祭祀;'星辰'是指'五纬'(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十二辰和二十八宿,是与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祭日月星辰用'实柴'之祀。

第三等是除五纬、十二辰、二十八宿之外,凡是职有所司、有功于民的列星,如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等。司中主宗室;司命(文昌宫的第五、第四星)主寿;风师是指箕星,雨师是指毕星,主兴风降雨。祭这一类星用'槱燎'之祀。后世祭典中,星辰入祀的范围不断扩大,司民、司禄、分野星、房星、灵星、农星、太岁等也都成为致祭的对象。

对上述三类天神的祭祀方式,同中有异。相同之处是,禋祀、实柴、槱燎之祀都是燃烧堆积柴薪,使烟气上闻于天神。但陈放在柴薪之上的祭品,依神的尊卑而有差别:禋祀用玉、帛、全牲;实柴之祀只有帛没有玉,牲体是经过节解的;槱燎之祀只有节解的牲体。

这里还要提到雩祭。农业时代危害人民最多的是旱灾,古人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而有祈谷于天的雩祭。雩祭分为'常雩'和'因旱而雩'两种。常雩是固定的祭祀,即使没有水旱之灾,届时必祭。常雩的时间,《左传》桓公五年说是'龙见而雩'。所谓'龙见',是指苍龙七宿在建巳之月(夏历四月)昏时出现于东方,此时万物始盛,急需 雨水 ,故每年此时有雩祭。因旱而雩是因发生旱灾而临时增加的雩祭,一般在夏、秋两季。冬天已是农闲,已无旱灾之虞,所以《谷梁传》说'冬无为雩也'

雩祭之礼,天子、诸侯都有。天子雩于天,称为'大雩';诸侯雩于境内山川,只能称'雩'。大雩在南郊之旁筑坛,用盛乐、歌舞,称为'舞雩',《公羊传》桓公六年何休注'使童男女各八人,舞而呼雩',即是指此。雩祭的对象,除上天外,还有'山川百源'(《礼记·月令》),即地面上所有的水源。

地示 对地示(音Qi)的祭祀,也依照尊卑分为三等。第一等是社稷、五祀、五岳,用血祭祭祀。所谓血祭,是用祭牲的血浇灌于地,使其气下达,及于地神。社是土神;稷是百谷之主;五祀是 五行 之神;五岳指东岳岱宗(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被认为是 天下 五方的镇山。

第二等是山林、川泽,用貍沈之祭。祭山林叫'貍',祭川泽叫'沈'。貍即'埋'字,将牺牲、玉帛埋入土中,表示对土地、山林之神的祭奠。沈通'沉'字,是将牺牲、玉帛沉入川泽,以表示对川泽之神的祭奠。文献中不乏用'沈'的方式祭河神的记载,如《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伐齐,渡河前,献子在玉上系以红丝绳,祈祷于河神,然后'沈玉而济';《左传》定公三年,蔡昭侯从楚国回来,经过汉水时,'执玉而沈'等皆是。

此类祭祀的对象还有社稷、城隍、四方山川、五祀、六宗等。据《周礼·小宗伯》,王郊祭之后,还要望祭五岳、四渎、四镇。四渎指江、河、淮、济等四条大河。四镇指扬州的会稽山、青州的沂山、幽州的医无闾、冀州的霍山,是四方的镇山。五岳、四镇、四渎各据一方,相隔辽远,难以一一往祭,所以在都城的四郊设坛,遥望而祭之,故称望祭。诸侯只能祭祀封地内的名山大川,所以自古有'祭不越望'之说。

第三等是四方百物,用疈辜之祭。四方百物,是指掌管四方百物的各种小神。疈是剖祭牲之胸,辜是将剖过的牲体进一步分解。这类祭祀对象有如户、灶、霤、门、行等'五祀'。《礼记·月令》说,春祀户,夏祀灶,中央祀中霤,秋祀门,冬祀行。五者与人们生活最为密切,厚于民生,应该报其功,所以要祭五者之神。

人鬼 人鬼之祭,主要是对祖先的祭祀。祭必于庙,周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诗·小雅·天保》说:'禴祠尝烝,于公先王。'禴、祠、尝、烝分别是春、夏、秋、冬四时的祭名,不同的文献所记略有小异,如禴或作礿,祠或作禘。所谓四时祭,就是每逢岁时之首,用时令蔬果祭祖。天子庙数众多,难以在一日之内遍祭,所以又有犆和祫的区别。《礼记·王制》说:'天子犆礿,祫禘、祫尝、祫烝。'犆,即'特'字,是单独的意思。犆礿,是说春祭是对群庙一一祭祀的。祫是合祭,就是将群庙的庙主集中在太祖庙致祭;夏、秋、冬三祭是祫祭。

对父祖的祭祀还大量集中在丧礼中,有奠、虞、卒哭、祔、小祥、大祥、禫等名目,相当复杂。后世的人鬼之祭,并不限于先祖,还包括历代帝王、先圣先师、贤臣、先农、先蚕、先火、先炊、先医、先卜等。有关的情况,将另立专题介绍。

古代礼仪二、凶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凶礼是指救患分灾的礼仪,包括荒礼和丧礼两大类,细目则有丧礼、荒礼、吊礼、禬礼、恤礼等五种。

丧礼。某国诸侯新丧,则兄弟亲戚之国要依礼为之服丧,以志哀悼,还要派使者前往吊唁,赠送助丧用的钱物等,都有特定的礼仪。丧礼是古代礼仪中最为重要的礼仪之一,其核心是通过对死者遗体的处理,来表达对死者的敬爱之情。与丧礼密不可分的是丧服制度,根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五种丧服,以及从三年到三月不等的服丧时间。因涉及的问题相当复杂,需要另文介绍。

荒礼。荒是指年谷不熟,也就是通常说的荒年。《逸周书·籴匡》将农业丰歉分为成年、年俭、年饥、大荒等四种情况。《周礼》所说的荒,还包括疫病流行在内。当邻国出现灾荒或 传染 病,民众面临生存危机时,应该用一定的方式表示同忧,如《礼记·曲礼》所说'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谷,驰道不除,祭事不县,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或者直接贷给饥民粮食,《国语·鲁语》:'国有饥馑,卿出告籴,古之制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郑国发生饥荒,郑子皮'饩国人粟,户一钟'。或者移民通财,《孟子》梁惠王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吊礼。邻国遭遇水火之灾,应该派使者前往吊问。鲁庄公十一年秋,宋国发生大水,鲁君派人前往慰问,说'天作淫雨,害于粢盛,如何不吊?'《左传》 成公三年二月甲子,新宫(宣公之庙)灾,'三日哭'。《谷梁传》:'三日哭,哀也,其哀礼也。'《汉书·成帝本纪》,河平四年三月,对因'水所毁伤,困乏不能自存者振贷,其为水所流压,死不能自葬,令郡国给槥椟葬埋。以葬者与钱,人二千。《宋史·徽宗本纪》,崇宁三年二月丁未,置'漏泽园',瘗埋人骨,无使暴露。

禬礼。禬(音hui)是会合财货的意思。邻国发生祸难,发生重大物质损失,兄弟之国应该凑集钱财、 物品 以相救助。《春秋》襄公三十一年冬,'会于澶渊,宋灾故'。《谷梁传》云:'更宋之所丧财也。'意思是说补充宋国因灾祸而丧失的财物,使之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左传》闵公二年,狄人入卫,立戴公,以庐于曹。齐桓公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归,公乘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

恤礼 恤是忧的意思。邻国发生外患内乱,应该派遣使者前往存问安否。

儒家对荒礼提出的'散礼'、'薄征'、'缓刑'、'劝分'、'移民通财'等一系列原则,两汉曾具体加以运用。汉高祖二年六月,关中大饥,米价每斛万钱,民人相食,移民通财,'令民就食蜀汉'。汉文帝颁令,凡遇大灾,百姓可蠲免租税,称为'灾蠲'。成帝又开入粟助赈者赐爵的先例。光武帝建武五年夏四月,旱灾、蝗灾并起,迫于饥饿而触犯 法律 者甚多。五月丙子下诏:'非犯殊死,一切勿案,见徒免为庶人。'宽赦缓刑,以示哀矜。后汉顺帝永建三年正月,京师地震,乃下诏散利,年七岁以上的受伤害者,每人赐钱二千。经过历代不断完善,救荒赈灾成为重要礼制之一。

古代礼仪三、军礼

军与征战相关,而也列入礼的范围有两方面的理由。从理论上讲,王者以礼治国,使天下归于大同,必然会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干扰,甚至兵火的威胁,因此《礼记·月令》说,需要命将选士,'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礼乐与征伐,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此外,军队的组建、管理等,也都离不开礼的原则。例如军队的规模,天子为六军,根据礼有等差的原则,诸侯的军队不得超过六军,而必须与国力相称,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当时的军力往往用战车的多少来衡量,所以又有天子万乘、诸侯千乘、大夫百乘的说法。军队必须按照礼的原则,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礼记·曲礼》说:'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上古有《司马法》一书,记述当时的军礼,可惜已经失传,研究者只能退而从《周礼》的记载来推求其概貌。《周礼·春官·大宗伯》中的军礼,包括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五种。

大师之礼 大师之礼,是制天子亲自出征的礼仪。天子御驾亲征,威仪盛大,是为了调动国民为正义而战的热情,所以《周礼》说:'大师之礼,用众也。'郑玄注说:'用其义勇也。'

大均之礼 据《周礼·地官·小司徒》,古代的军队建制,以五人为一伍,五伍(二十五人)为一两,四两(一百人)为一卒,五卒(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二千五百人)为一师,五师(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国家根据这一建制'以起军旅'(征兵),同时'以令贡赋'(分摊军赋),也就是说,应征的士兵必须自备车马、盔甲等。这种做法,是由与当时兵农合一的社会状况相适应的,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大均之礼意在平摊军赋,使民众负担均衡。唐宋以后,随着社会的变化,军礼中不再有这一条。

大田之礼 古代诸侯都亲自参加四时田猎,分别称为春蒐、夏苗、秋狝、冬狩,故称大田之礼。田猎的主要目的,是检阅战车与士兵的数量、作战能力,训练未来战争中的协同配合。

大役之礼 大役之礼,是为了营造宫邑、堤防等而役使民众。大役之礼要求根据民力的强弱分派任务,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为力不同科'的思想。

大封之礼 诸侯相互侵犯,争夺对方领土,使当众流离失所。当侵略一方受到征讨之后,要确认原有的疆界,聚集失散的居民。古代疆界都要封土植树,故称大封之礼天子亲征是一件重大的事件,《礼记·王制》说,出征前要举行'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祃于所征之地'、'受命于祖'、'受成于学'等礼仪。类、宜、造、祃都是祭名,祭祀上帝、社、祢(父庙)和所征之地,是为了祈求各方神灵的保佑,确保战争的胜利。受命于祖是为了告庙,并将神主请出,奉于军中。受成于学是为了 决定 作战的计谋。

此外,军队的车马、旌旗、兵器、军容、营阵、行列、校阅,乃至坐作、进退、击刺等,无不依一定的仪节进行。军队的日常训练,包括校阅、车战、舟师、马政等,都有严格的礼仪规定。得胜之后,又有凯旋、告庙、献俘、献捷、受降、饮至等仪节。

古代礼仪四、宾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在宗法社会中,天子与诸侯之间,大多有亲戚关系。为了联络感情,彼此亲附,需要有定期的礼节性的会见。据《周礼》,宾礼就是天子、诸侯接待宾客的礼仪,其名目有六种:'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六服之内的诸侯,按照季节顺序,轮流进京朝见天子;'时见曰会',是王将要征伐不顺服的诸侯时,其它诸侯觐见天子;'殷见曰同',是天子十二年未巡守,四方诸侯齐往京师朝见。诸侯之间,也要定期相聘问,有关的礼仪,将另立专题介绍。

朝礼 朝礼包括天子的五门(皋门、库门、路门、雉门、应门)三朝(外朝、治朝、燕朝)、朝位(三公、孤、卿、大夫等在朝廷中站立的位置)、朝服(冠冕、带韠、黻黼、佩玉等)等,以及君臣出入、揖让、登降、听朝等的礼仪。

西周时,王每日视朝,与群臣议政。汉宣帝每五日一上朝。后汉减省为六月、十月朔朝,其后又以六月盛暑为由而去之,所以一年仅十月朔临朝。魏晋南北朝有朔望临朝的制度。朔、望日的上午,公卿在朝堂议论政事;午后,天子与群臣共议。隋高祖勤于政事,《隋书·高祖本纪》说:'上每旦临朝,日昃忘倦。'唐代的视朝制度,九品以上的官员每月朔、望上朝;文官五品以上每日上朝,故称常参官;武官三品以上三日一朝,称九参官;五品以上五日一朝,号六参官。

到唐代,开始在京师为外地的官员设置邸舍。唐初,各地都督、刺史、充考使到京师等候朝见,都是各自租赁屋舍而居,往往与商人杂处,不成体貌。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下诏,就京城内的闲坊,建造邸第三百馀所。对官员上朝的服装也有了严格的规定。朝廷的礼仪规范也日益细密。

相见礼 古代 人际交往 的礼仪,并非局限于天子、诸侯之间,在士与士之间也有相应的礼仪,《仪礼》有《士相见礼》记载上古时代士相见,以及士见大夫、大夫相见、大夫庶人见于君、燕见于君、言视之法、侍坐于君子、士大夫侍食于君等等的礼节。以此为基础,历代的相见礼有所变化和发展。

蕃王来朝礼 据《明集礼》,洪武初年制定蕃王来朝礼。蕃王来朝,到达龙江驿后,驿令要禀报应天府,再上达中书省和礼部。应天知府奉命前往龙江驿迎劳。蕃王到达下榻的宾馆后,省部设宴款待。然后由司仪导引,到奉天殿朝见天子,到东宫拜见皇太子。朝见完毕,天子赐宴。接着,皇太子、省、府、台一一设席宴享。蕃王返回,先后向天子、皇太子辞行,然后由官员慰劳并远送出境。其间的每一个程序都有'仪注'加以规范。

古代礼仪五、嘉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嘉礼亲万民。'嘉礼是饮食、婚冠、宾射、燕飨、脤膰、贺庆之礼的总称。嘉是善、好的意思。嘉礼是按照人心之所善者制定的礼仪,故称嘉礼。

饮食之礼 国君通过宾射、燕享之礼,与族族兄弟、四方宾客等饮酒聚食,以联络和加深感情,所以说'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

婚冠之礼 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女子许嫁,十五而笄,有冠笄之礼,表示成年。成年男女用婚礼使之恩爱相亲,所以说'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

宾射之礼 古代乡有乡射礼,朝廷有大射礼。在射礼中,即使有天子参与,也必须立宾主,所以称宾射之礼。射礼主为亲近旧知新友,所以说'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

燕飨之礼 四方前来朝聘的诸侯,是天子的宾客。天子要通过燕飨的方式,与之相亲。所以说'以燕飨之礼,亲四方之宾客'。

脤膰之礼 脤膰是宗庙社稷的祭肉。在祭祀结束后,将脤膰分给兄弟之国,借以增进彼此的感情,所以说'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

贺庆之礼 对于有婚姻甥舅关系的异姓之国,在他们有喜庆之事时,要用致送礼物,以相庆贺。所以说'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

巡守礼 《礼记·王制》说'天子五年一巡守',《周礼·大行人》则说天子十二年'巡守殷国'。《易·观卦》说,王者要'省方、观民、设教',意思是说,天子要巡省方国,以观 民俗 而设教。据文献记载,上古时代帝王有定期巡守的制度。《尚书·尧典》说,舜在巡守之年的二月,东巡守到达岱宗(泰山);五月,南巡守到达南岳;八月,西巡守到达西岳;十一月,北巡守到达北岳。舜所到之处,要祭祀当地的名山大川,观察风俗民情,并听取诸侯的述职,考论政绩,施行赏罚。秦始皇曾到各地巡守。《后汉书·世祖本纪》说,光武帝曾经于十七年南巡守、十八年西巡守、二十年东巡守。

即位改元礼 古人把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子夜为冬至之时称为初元(或者上元)。政权的更迭,往往选择元日,据《尚书》记载,唐虞禅让,就选择在'正月上日',上日就是朔日。《春秋》新君即位,必称元年,《公羊传》隐公元年解释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意在'体元居正'一般来说,《春秋》遭丧的当年年,无论在哪个月,新君都继续沿用旧君的纪年,而到次年正月元日才告庙即位,这既是为了使新君从'新元'开始纪年,也是也有整齐王年的意义。汉武帝根据有司的提议,顺序使用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的年号。成为最早使用年号的帝王。后汉光武帝是第一位举行即位大典的君王,从此,帝王即位必有盛典,典礼的仪式也日益繁复。

中国古代礼制的基础

据《周礼》记载,礼划分为吉、凶、军、宾、嘉五等,合称"五礼"。

一、吉礼

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古人将祭祀看作为"国之大事",所以列位于五礼之首。主要形式有三类:

1、祀天神

祀天就是对天帝的侍奉、享献的仪式。祀天是虞舜时期祭天的典礼。殷商时期,天神是“帝”,他是自然和下国的主宰。他的周围还有日、月、风、雨等臣工使者。周代,天帝的形象被人格化,周王有“天子”的称谓。周王是作为天帝之子在人间统治人民的,他也要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天帝。

圜(同圆)丘祭天: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汉高祖时期祭祀天地都由祠官负责。

后汉时期在洛阳城阳建圜丘,坛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天地之位,下层分设五帝之位,坛外有两重围墙。隋唐时期圜丘制度与东汉时期相似。

隋代将祭祀昊天上帝、日、月、皇地祗、神州社稷、宗庙定为犬祀、祭星辰、五祀、四望等定为中祀,祭司命、司中、风师、雨师、山川等定为小祀。

清世祖定都北京后即恢复修建正阳门南天坛各种配套建筑,后经乾隆时改修,成为今天所见到的天坛古建筑群。它包括圜丘、大享殿、皇穹宇、皇极殿、斋宫、井亭、宰牲亭等。

大雩:大雩是求雨之祭,在无风旱灾害发生时例行之祭,于仲夏举行。

日月:相传古代帝祭日于坛,祭月于坎。日坛称为"王宫",也称"大明",月坛称为"夜明"。祭月在秋分之夕;祭日于东,祭月于西,这是日月的正祭。

明初在南京建日月祭坛,迁都后在北京朝阳门外建日坛,在阜成门外建月坛;每逢天干为甲、丙、戊、庚、壬之年,皇帝亲自祭日,余则由文臣代祀。每逢地支为丑、辰、未、戌之年时,皇帝亲自祭月,余则由武臣代祀。

星辰:星辰之祭主要是五星、二十八宿。所谓的五星是东方岁星,南方荧惑,西方太白,北方辰星,中央镇(填)星;

二十八宿是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方丘祭地:祭地是对土地的崇拜,主要目的是祈求农作物的丰收。祭地的正祭,是每年夏至之日在国都北效水泽之中的方丘上举行的祭典。

比如说祭天、祭地。比方说在北京南郊有天坛,北郊有地坛,东郊有日坛,西郊有月坛。那就说这四个地方它是一年当中的四等分,也就是讲冬至祭天,夏至祭地,然后春分祭日,日坛,秋分祭月,它是四等分。这个祭天,它是一种农业社会产生的,一种祭祀形式。

但它不是为了渴望丰收。因为中国历代的帝王以为君权神授,就说他的权利是获于天的。所以他通过祭天达到他和上天能够有一个对话,从而得到上天的眷属。而且通过这种形式,也表达他代天行政的这种巨大形象。所以在古代社会,祭天是皇帝的专利,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是不能祭天的。

二、凶礼

凶礼是丧葬之礼。对于亡者治丧以及对天灾人祸的哀吊都属于此。

五服就指的一个人,死了后在这个丧礼上穿的服装,五种服装,你根据这个服装就能看清这个人跟死者的关系,从而能推证出你跟这个人之间的关系。这个五服,在电视剧里头也经常出现这个丧礼,但是它这个丧礼只是一律都是白的,丧服之间它没有差距。

实际上这个丧礼,一个人死了以后,这个丧礼上的丧服它是有差距的。那就是第一个是斩缞,第二个是齐缞,第三是大功,第四是小功,第五个是缌麻。第一个斩缞,指的就是,它是用什么做的?生麻做的。

这个缞就是衣服边,也就是衣服边不缝制散着,剪了以后就穿上了,披麻了。齐缞现在咱们写成,这个字怎么写的,就是整齐的齐,念齐缞,就是熟麻做的。边齐了,缝制了。大功是粗白布,小功是细白布,缌麻是更细的白布。

这个等于是五服。因为五服穿着是不一样的,他的守丧的时间也不一样的。比如说最重的斩缞他是等于是子为父母。他是三年的丧,这三年的丧实际上就是二十七个月。这个齐缞是一年的丧。大功是九个月,小功是五个月,缌麻是三个月。

三、军礼

军礼是与军事活动有关的战事之礼,包括田猎、校阅、献俘、出师等。

出师祭祀:军队出征,有天子亲征与命将出征之不同,军队出征前有许多祭祀活动,主要是祭天、祭地、告庙和祭军神。出征前祭天叫类祭;出征前祭地叫宜社。

誓师:祭祀礼毕,出征的军队有誓师典礼,一般是将出征的目的与意义告知将士,揭露敌人的罪恶,强调纪律与作风。

凯旋:军队获胜而归,谓之"凯旋",皇帝会亲率百官出城至郊外迎接,以示慰劳;有时则派遣大臣出城迎接,这称为“郊劳”。军队凯旋后要在太庙、太社告奠天地祖先,并有献捷献俘之礼,即报告胜利,献上卤获的战利品。

四、宾礼

宾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也是诸侯对王朝的朝见、各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礼。

射礼有四种。一是大射,是天子、诸侯祭祀前选择参加祭祀人而举行的射祀;二是宾射,是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相会时举行的射礼;三是燕射,是平时燕息之日举行的射礼;四是乡射,是地方官为荐贤举士而举行的射礼;射礼前后,常有燕饮,乡射礼也常与乡饮酒礼同时举行。

五、嘉礼

嘉礼: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嘉礼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

嘉礼则是喜庆之礼,包括冠笄、婚嫁、飨燕和亲朋之间的庆贺活动等。

冠礼:冠礼是成人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笄礼: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女子在15岁许嫁之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也要取"字"。

结发是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顶,以区别童年时代的发式。笄礼始加冠笄,笄礼在宫中殿庭举行,皇帝亲临。祝辞及取字之辞也都套用男子冠礼。礼毕,公主拜见君父,聆听训辞。

飨燕礼:飨礼规模宏大,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礼有一定的礼仪规范,但重点是吃喝。明代宴会分大宴、中宴、常宴、小宴。大祀天地后之次日、正旦、冬至及万寿节为大宴。大宴行酒九爵,中宴七爵,常宴三、五爵。

乡饮酒礼是敬贤尊老之礼。乡饮酒礼的意义有四项:一是选拔贤能;二是敬老尊长;三是乡射,即州长习射饮酒;四是卿大夫款待国中贤者。

与这些礼仪活动相适应,便出现了各种冠服制度。如祭祀有祭服、朝会有朝服,婚嫁有吉服,从戎有军服,服丧有凶服等。

扩展资料:

中国“礼”的起源:

中国是拥有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战国孔子时期,就积极推行“礼”,“礼”与“仁”成为了孔子的代表思想,周代是中国古代礼制最兴盛的时期。所谓“礼制”,就是从王侯到平民在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准则。

人们平时的衣食住行,乃至婚嫁丧葬,都有严格的礼制约束,礼仪被认为能“通神明,立人伦,正情性,节万事”。

在国家产生之后,人们由“法”和“礼”还有道德等各种规范共同约束,封建社会一直是父系社会,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礼”在“法”之外处处渗透于人们生活之中。人们的吃穿住行都受相应礼制的约束。

比如天子衣饰纹龙才可绣五爪,男子的配饰也是极有讲究,按身份等级的不同佩戴不同的配饰。就连做衣服的材料也要按身份等级不同采用。

对于女子的约束就更多了,“三从四德”就是“礼”对女子约束的最典型例子。吃饭有讲究,座位的顺序要有尊卑长幼,建筑也和“礼”有关系,建筑的布局以故宫为例,皇城居中,然后百姓生活的城镇以围绕的方式一层一层环绕皇城。

礼是古人为社会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规定以及贯穿其间的思想概念和他们共同遵循的礼节仪式。各个时代或地区的礼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跟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演变有密切的关系。目前能够研究的礼制,最早只能上溯到周代。

周人的礼是后代礼制的渊源。传统的观点认为礼分“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吉礼,就是祭祀的典礼。祭祀是国之大事,所以列为五礼之首。祭祀的对象可以是上帝祖先,也可以是日月星辰、山川林泽、风雨雷电、神鬼怪魔等等。

凶礼,一般理解是指丧葬。除此之外,还应包括对饥馑、战乱等天灾人祸的哀吊。

军礼,指战事和与战事有关的活动,如校阅、田猎、出师、献捷、献俘、筑城等需要大量人力的活动。

宾礼,指诸侯对王朝的朝见、各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等。

嘉礼,内容较为复杂,婚礼、冠礼、飨宴、立储、庆贺、交游等都在此列。

早期的礼与法律、官制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许多、法律方面的规定都见于礼的内容。到了秦、汉以后,官制、法律等与礼的界限才逐渐分明起来,而礼就专指“仪式”了,与现代的观念趋于一致。

在阶级社会中,礼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礼规定了社会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区分,规定了社会各个等级的尊卑贵贱,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如《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庶人贫苦,整日从事农业劳动,不能依照当时的礼制举行或参加各种典礼,所以礼制的内容就不能把他们包括在内。大夫是统治者,是礼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即礼是维护当时社会等级和统治阶级利益的有力工具。

《礼记·坊记》:“治国不过千乘,都城不过百雉,家富不过百乘。”分封的诸侯国不可以有超过千乘的军力,城墙不可以有超过高一丈、长三百丈的规模,卿大夫之家不可以有超过百乘的财力。类似这样的许多规定,就是维护君主利益的等级堤防。

只有遵循礼才能治理天下,这便体现了礼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礼制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