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与中医的关系

五运六气是如何为中医学提供疾病参考的?

本 期 导 读: 每年气候、季节变化,会导致哪些疾病多发?


运气学说在中医学上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以下两个方面:


一、推测每年气候变化和疾病流行的大致情况


1、每年气候变化和疾病流行一般情况的推测


从五运来说, 木为初运, 初运的时间是从每年的大寒节开始至春分节后,相当于每年的春季。


由于木在天为风,在人为肝,因此每年春季在 气候变化上便以风气变化较大,在人体中便以肝气变化较大、肝病较多为其特点。


火为二运 ,二运的时间是从每年的清明节至芒种节后,相当于每年的夏季,由于火在天为热,在人为心,因此每年夏季在气候变化上,便以 逐渐转热 ,在 人体也以心气转旺、心病较多为其特点。


土为三运, 三运的时间是从每年的芒种后至处暑节后,相当每年的夏秋之间,由于土在天为湿,在人为脾,因此每年夏秋之间在气候变化上便以 雨水较多,湿气较重,在人体中,也以脾气较旺、肠胃疾病较多为其特点。


金为四运, 四运的时间是从每年的处暑后至立冬节后,相当于每年的秋季,由于金在天为燥,在人为肺,因此每年的秋季,在气候变化上便以 较为干燥 ,在人体中也以 肺气较旺、呼吸道疾病较多为其特点。


水为五运, 五运的时间是从每年的立冬节后至大寒节前,相当于每年的冬季,由于水在天为寒,在人为肾,因此每年的冬季在气候变化上也以 比较寒冷 ,在人体也以 肾气较旺、骨节方面疾病较多、容易感冒为其特点。

从六气上来说,基本上与五运相似,主气的 初之气为厥阴风木, 时间包括大寒至惊蛰四个节气,相当于每年的初春,其一般气候变化也以多风,疾病流行也多以肝病为其特点。


二之气为少阴君火, 时间包括春分至立夏四个节气,相当于每年的暮春初夏,其一般气候变化,也以逐渐转热,疾病流行也以心病较多为其特点。


三之气为少阳相火 ,时间包括小满至小暑四个节气,相当于每年的夏季,其一般气候变化和疾病流行,也以天气甚热、心病暑病较多为其特点。


四之气为太阴湿土, 时间包括大暑至白露四个节气,相当于每年的暮夏初秋,其一般气候变化,也以湿气较重,发病情况也以脾胃病较多为其特点。


五之气为阳明燥金, 时间包括秋分至立冬四个节气,相当于每年的秋冬之间,其一般气候变化,亦以燥气较重,发病情况也以肺病较多为其特点。


终之气为太阳寒水, 时间包括小雪至小寒四个节气,相当于每年的严冬,其一般气候变化也以严寒,发病情况也以关节疾病较多、容易感冒为其特点。


所以,每年气候一般变化是:春风、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每年一般的发病情况是:春季肝病较多,夏季心病较多,长夏脾病较多,秋季肺病较多,冬季肾病较多。五季轮转,周而复始,各年情况大致相同。


2、各年气候变化和疾病流行特殊情况的推测


各个年分有时也有它的特殊变化和表现,比如说,夏热冬寒,这是一般情况,任何一个年份都是夏热冬寒,绝对不可能变成冬热夏寒,但在夏热冬寒的这个大前提下,各个年份也并不是绝对相同的,往往可以出现相对的差异。


比如说:夏天都很热,但这年夏季的热就可能比那年夏季的热重些或者是轻些;冬天都很冷,但这个冬季的冷就可能比那个冬季的冷重些或者是轻些;春天都主风,但这年风的变化比那年风的变化有大小不同;长夏都主湿,但今年湿的变化和去年湿的变化也可能有轻重各异;秋季本来主燥,但这年秋季却表现出了湿的变化;春天本来主风,但那年春季却同时表现出了燥的变化。


疾病的流行也是一样,春天本来多肝病,但这年的春天吐泻病却很多;秋天本来多肺病,但那年的秋天心病反而多发。诸如此类,如果与一般情况相对来说,那都是属于反常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特殊情况。


各年自然气候和疾病流行的特殊情况,古人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就是根据各年值年大运和各年值年的客气变化规律加以推测 (这里相对不好理解,下期可单独分解)。


二、为预防疾病及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每年气候和疾病流行的情况都可以推测,那么在预防疾病及临床诊断治疗方面,当然也就可以以之作为重要的参考。


在预防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各年气候和疾病的大致情况,从面作出各种预防措施。



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是一样,我们可以根据各年的气候和疾病的变化及流行情况来对病人进行全面的分析。


比如说:在庚子年对于疾病所属的脏腑方面,应多考虑心、肺、肝,在证侯性质方面,应多考虑热和燥;在辛丑年对于疾病所属的赃腑,我们便应多考虑肾、脾、肝,在证候性质方面,应多考虑寒和湿,其余类推。


其它如运气中所谈的各种内容,如太过、不及、平气、天符、岁会……等等,都无一不与预防、诊断、治疗密切相关。


以上仍不理解,没关系,可以报名答摩的2022壬寅年《五运六气看 健康 ,通调虚实身无恙》课程,范英志老师将化繁为简,讲解壬寅年气候特点和需要注意的多发病及对应的调理方案。

明明白白学中医|中医预防疾病之五运六气预知疾病

五运六气,是我国古代研究天体运行引起气候变化及其对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防治影响的一门学说,简称运气学说。

运气学说用于中医学领域,其理论依据是以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为基础,在整体观、天人相应观及运动观的思想指导下,以十天干、十二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导预测各个年份气候变化及疾病流行等情况,并依此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运气学说现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成为中医预知疾病的一种演绎推测理论。

运气学说可以在某些方面预测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如根据五运六气推算,若逢木太过之年,因肝属木,可以预知当年人体疾病是以肝脏及其所胜之脾脏的病变为多见,故在疾病防治上应注意调节情志,防止肝气太过,并同时注意保养或健运脾胃。

又如若本年为火偏胜之年,火为热之极,故在防治疾病上宜采用咸寒清热之品以治之。

运气学说,虽有助于疾病的预知与防治,但也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甚至还有一些争议,尚需进一步进行现代化和更加科学性的研究。

以上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内容及其在预防疾病中的具体应用,其中未病先防、已病防传、病愈防犯是“治未病”的核心内容,对疾病的预防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未病先防是基础,已病防传是关键,病愈防犯是保障。

总之,“治未病”能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和整体 健康 水平。

来源/微信公众号“科普酱紫蛙”

中医五运六气怎么推算?利用五行干支

五运六气包括五个方面:司天,客气,中运,主气,在泉。是中医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一、干支
就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天干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五运即五行:木、火、土、金、水,又分太过与不及。
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代表是三阴三阳。

二、中运(五运)
中运是《黄帝内经》的作者在观察天象的基础上,运用天干及五行相联系所表示的一种年运变化。

天干代表五运是: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其中阳干即甲、丙、戊、庚、壬表示太过;阴干即乙、丁、己、辛、癸表示不及。

三、司天、在泉地支代表六气主要是表示六气司天、在泉的因素。司天与在泉是运气学中两个特有的概念也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司天确定了在泉也就确定了,三阳司天必定三阴在泉,三阴司天必定三阳在泉。其中三阴三阳的次序,《黄帝内经》作了明确的序号规定即: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阴为太阴。而司天与在泉的关系就是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依此类推。

司天的确是根据干支纪年中的地支来确定的即: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寅申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卯酉之年阳明燥金司天,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巳亥之年厥阴风木司天。
司天确定后在泉就很容易的推算出来了,根据阴阳相对的原理。司天为阳,在泉必定为阴。司天为阴,在泉必定为阳。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依此类推。如今年(2006年)为丙戌年地支为戌,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因此今年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四、主气
主气是指每年分六个间区(从大寒节始至小寒节中)中的不变的气。也就是不管哪一年,六气的分布次序都一样。其中六气次序及每一气所主的时间区域简述如下:

中医当中的五运六七是指什么?中医治病真的只靠运气吗?

五运指金、木、水、火、土的运行;六气指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的六种气候变化,所谓“运气”。古籍记载,中医的“运气”,到了高深阶段是能够预测疾病的,还能预测气候的变化,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中医治病并不是靠运气,而是五运六气。

解读中医五运六气

中医五运六气理论是研究时间变化与疾病相关性的一种学说。记得某年与表姐聚餐她谈起了中医 养生 。问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什么意思?”听完我有些发愣。问她:“五运六气也上了 养生 栏目?”她说:“是五运六气,XX教授讲过……。”听她讲述后我笑了,如此深度的理论也上了媒体。告诉她养是顺从之意。“春夏养阳”是春夏季节运动或食补要顺从气机升发状态,升发属阳。“秋冬养阴”是秋冬季节运动或食补顺从气机收藏状态,收藏属阴。五运六气是古代中医理论的巅峰之论。《黄帝内经》六节脏象论:“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此话意思:不知年月变化带来五行之气的盛衰,对人体脏腑功能虚实的影响,是不可以当医生的。

现在节气是大雪,子月的开始。“子时一阳生”,时,指时间。主要指子月,也包括子时(23--1)。大雪与冬至两个节气是子月,是体内阳气自动恢复的最佳时间。六节脏象论:“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15日是一个节气,节气的气候变化如竹子一节一节相连。《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 肺,治节出焉?治节是治理调节,“肺”主管身体自我调节生理功能,适应24节气交替变化。肺“开窍于鼻、主皮毛”,肺通天气,对气候节气的敏感最强,皮肤汗孔也随节气变化开合,所以“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关节疾病与“肺”也有关系,很多关节病人气候变化提前知道,“肺”的治理调节不好,导致关节疼痛,风湿病患者自身“天气预报”很准,所以我临床治疗风湿痹病常用入肺经的药。

古人用六经理论模型把24节气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功能都有影响,这就是古代中医巅峰理论“五运六气”的“六气”。“五运”是用木、火、土、金、水五行理论模型,来归类太阳系行星运行规律对气候以及人体生理功能影响的五种现象。用每年的天干代之,如壬辰年,丁壬合化木,阳干为太过,阴干为不及,故今年是木运太过之年。六经理论把24节气划分为6个阶段,分别是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理论即采用这个模型把所有疾病归类其中。

用天干地支理论推演每年的气候变化,可以知道当年的“运气”变化规律。如今年是己亥年,“巳亥之纪,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司天是上半年运气情况,在泉是下半年运气情况。2019年己亥年流行病的病因多为风热之邪所致。24节气“小雪”节气开始是太阳寒水当令,这是每年不变的主气,如主人之意。天有“不测风云”,人有“不速之客”,故把每年非正常气候变化规律叫客气,如客人之意。客随主变,主气变动,客气也随着变。比如壬辰年小雪至小寒客气是太阴湿土当令,很多阳虚体质病人说吃我的汤药感觉特别辣。寒湿之气当令,用了大量干姜化寒湿之气,以宗“必先岁气,勿伐天和”。

2002年我开始研究中医五运六气,2004年实验与易经术数理论融汇,探秘人体出生时间与得病时间的“五运六气”是否存在必然联系。但主要是用五运六气理论研究流行病与疑难病的发病机理。人体出生时间可以用“两套系统”推演,一个是古代易经命理学,另一个是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前者侧重人体体质禀赋研究,但理论有断层现象,目的是查出疑难病真正病机。人体有阳虚证候,同时也有肝火旺证候存在,有时真假难辨。《黄帝内经》“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气立”是人出生呼吸时候,记录“气立”时辰的五行密码。因气而立故名“气立”。除了呼吸之气,更重要的是节气而立。人体精血自生冬至比大暑节气恢复的快即是此理。比如:1976年丙辰年出生,丙辛水运太过之年。若公历7月21-9月21日出生,主气是太阴湿土当令,客气是厥阴风木当令。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所以1976年公历7月21-9月21日出生的人“气立”五行密码以寒水与湿土为主。某人1994甲戌年由于饮食寒凉得了寒湿困脾证,2002年研究“运气”理论思考过为何1994年发病?1994年是甲戌年,也是寒湿之气当令,激发了他体内“气立”时候的五行密码,所以1993年、1995年很好,而只有1994年得病。2008年盘锦市沙岭镇李某某胃寒胀痛被我治愈之后,为何2009己丑年复发?复发虽是吃了寒凉东西,但这也是诱发因素,主要因素是2009己丑年土运不及,加上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己丑年“运气”使他的阳虚寒湿体质更加寒湿,2009年吃药后到现在一直很好。

桃花三月清明时开的最美,梅花开花需要到小寒、大寒的腊月。它们“气立”的五行密码不同,所以它们在不同的节气作用下完成开花过程。每人“气立”时候的五行密码不同,脏腑生理功能受五运六气影响而成的体质即因人而异。有的人经常吃麻辣烫也没事,而有的人吃一点即满面疮疖。壬辰年冬天某晚,妻子告诉我儿子发热38度,大雪节气值令,客气是太阴湿土,主气是太阳寒水。辨证分析肯定考虑风寒为主,去药局抓了麻黄6克、桂枝4克、甘草2克。回家看儿子盖大被,问后得知恶寒,查脉浮紧,证属风寒无疑即把药煎煮,服用一次晚上汗出,身体恶寒消失。但次日早上发热未退,分析表寒兼带里热,否则热随汗散。舍脉从证,另与升降散加减配服,一剂药后从周四最高的39度降到正常,二剂恶寒、发热彻底痊愈。壬辰年大雪节气的“客气”是太阴湿土,“主气”太阳寒水,麻黄、桂枝、甘草发散风寒使恶寒症状消失,继续服用辛温之药与升降散同用是针对“运气”的寒湿之气。

运气理论适合研究非情绪化疾病,我的易经老师说:“有些疾病即使吃药,得不到节气五行之气相生相扶,当时也只是缓解。得到节气五行之气相生相扶,轻的可以不治自愈,严重的用药也会事半功倍。”

成书先秦时期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也。”这句话值得每位中医临床医家深思。

2012年初稿,2019年7月修订 张雷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


五运六气的解释

中医学 名词 。古代医家根据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运行和阴、阳、风、雨、晦、明(《素问·至真要大论》以风、热、湿、火、燥、寒为六气。)六气的流转(即所谓“气运”),以 推断 气候变化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宋 沉括 《 梦溪 笔谈·象数一》:“医家有五运六气之术,大则候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小则人之众疾,亦随气运盛衰,今人 不知 所用,而胶於定法,故其术皆不验。”《明史·方伎传·周述学》:“自历以外,图书、皇极、律吕、山经……五运六气、海道针经,莫不各有成书,凡一千馀卷。”

词语分解

五运的解释 .古代据五行生克说推算出的王朝 兴替 的气运。《东观汉记·光武纪》:“自帝即位,按图谶,推五运, 汉 为火德, 周 苍 汉 赤,木生火,赤代 苍 。”《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是以三正互用,五运相生, 六气的解释 . 自然 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指阴、阳、风、雨、晦、明。《 左传 ·昭 公元 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庄子·在宥》:“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 成玄英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