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发财的企业家

罗斯福简介

在美国,大概很少有比罗斯福总统更受赞誉和憎恨的了,直至今天,一提到他的名字,有人会充满怀念,有人则骂不绝口。也很少有哪个总统能像他那样有效地集政客、导师、鼓动者和家的品质于一身的了。也没有谁能创下空前绝后的纪录——在美国连任四届总统,执政长达12年之久,如若不是身体原因,不知道他还会将这一纪录扩大至多少年。
他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驾驭与时代方面有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又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巨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是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建立了福利国家模式。是他,扩大了中央的权力,首创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是他,把孤立主义美国变成世界大联盟的领导者,并由于他的提倡和支持,世界上才有了联合国——其夫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成了那个机构里惟一的女外交家。
后来人几乎难以理解他在半个世纪以前所激发起的热情。美国人心甘情愿地让他支配自己的生活,左右自己的情绪,并喜欢参照他的形象来评价所有总统,喜欢根据他的新政来衡量历届。
那是一个充满动荡、变革与血腥恐怖的年代,全球性经济大崩溃,法西斯主义迅猛崛起,轴心帝国集团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那也是一个英雄与枭雄并出的年代,是个需要专政、独裁与个人崇拜的年代。富兰克林·罗斯福重实效、轻说教、不囿陈规、见风使舵、善跳狐步舞,不论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年代,他从律师到州参议员,到海军助理部长,到州长,到总统,都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农场主为了销毁“过剩”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当时纽约流行一首儿歌: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疯狂的20年代”暗藏危机
1920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次经济危机。危机过后,美国经济在股票、等“经济泡沫”的影响下迅速增长,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奇迹。从1923年直到1929年秋天,每年的生产率增长幅度达4%。与此同时,整个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虽然清教徒传统的价值观念仍在农村中流行,但在城市中的主导道德观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财致富成了人们最大的梦想,投机活动备受青睐,有组织的犯罪活动以及享乐之风盛行。相当一部分人终日沉醉于物质享乐之中,而精神生活则体现出浮躁和粗鄙,以至于许多美国历史学家把这时的美国称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或“疯狂的20年代”。
上个世纪20年代的繁荣虽然造就了一个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这一繁荣本身却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首先是美国农业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农村购买力不足。1919年时农场主的收入占全部国民收入的16%,而在1929年只占全部国民收入的8.8%,农场主纷纷破产。此时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收入的1/3左右。
其次,是美国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极端不均衡。工业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些新兴工业部门,而采矿、造船等老工业部门都开工不足,纺织、皮革等行业还出现了减产危机,大批工人因此而失业。这一时期兼并之风盛行,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全美最大的16家财阀控制了整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53%,全国1/3的国民收入被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占有;另一方面,约60%的美国家庭的生活水平还挣扎在仅够温饱的每年2000美元水平上下,更为严重的是,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此外,国际收支中的潜在危机也加深了美国经济的潜在危机。美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力同供应大大超过国内外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一切都预示着一场大危机的到来。
1920年,民主党总统威尔逊离任。继威尔逊后的3届共和党总统哈定、柯立芝和胡佛先后执政。有美国史学家认为,“这3届在美国历史上构成了一个时代”,“在这短短10年中,生活中道德水平的低下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再要低落就连负责公众利益的影子也说不上了。”
“美国往地狱里冲”
1929年上台的总统胡佛是一位靠个人奋斗起家的“美国英雄”。他在竞选演说中对人民许诺,“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但由于胡佛在经济领域顽固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经典理论,在随后到来的经济危机中应对无力,从而使他的诺言成为一张永远无法兑付的空头支票。当年10月24日,一场经济危机风暴席卷美国。这次危机使生产下降的幅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前所未有的。
从10月29日开始的一周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到1932年,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下降了95%,至少13万家企业倒闭,占全国劳工总数1/4的人口失业。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意在讽刺胡佛总统。除此之外,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佛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被叫做“胡佛车”,甚至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报纸也被叫做“胡佛毯”。纽约大街上流行这样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新政”把美国拉回人间
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就任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罗斯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新政”(NewDeal),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罗斯福的“新政”处方先从整顿金融入手。在就职后的第三天,即1933年3月6日,罗斯福宣布全国银行“休假”,这是他所采取的重建银行和经济结构的第一步。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令》,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允许尽快复业。13日至15日,全国绝大多数银行经过财政部审核,在监督下,分批陆续恢复营业。罗斯福对惊魂不定的美国人民说:“我向你们保证,把你们的钱存入重新开业的银行比藏在床褥下更为保险。”6月16日,国会通过了《1933年银行法》,建立由联邦承担责任的联邦储备体系。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银行信用很快恢复,银行存款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增加了近20亿美元!
在整顿农业方面,从1933年5月开始,新设立的农业调整管理局着手开展了一场雷厉风行的行动,在春夏两季有计划地犁掉了大约1000万英亩棉田,收购和屠宰了大约20多万头即将临产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几千万头牛和羊。物缺则贵的无情法则发生了作用。随着农业生产的下降,加上1933—1934年遭到严重旱灾,农产品价格开始回升。从1932年到1936年农业总收入增加了50%,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包括补贴)几乎翻了一番。保持平价的比例从1932年的55%上升到1936年的90%。
1933年春天,罗斯福制定了旨在整顿工业的《全国产业复兴法》,其内容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宗旨是订立可免受托拉斯法案限制的公平竞争规约;第二部分提出要成立“公共工程署”,并为此拨款33亿美元。罗斯福称之为“向工业界提出的艰巨任务”。7月又提出订立“一揽子规约”的想法,规定如愿意合作的雇主应保证遵守全国复兴总署规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200万雇主接受了“一揽子规约”,并在企业门口悬挂以印第安人的雷鸟为蓝本而设计的蓝鹰徽———服从规约的标志。
在“新政”中,“救济”是一个主要方面。在进行直接救济的同时,更主要的方面是以工代赈。罗斯福上任后从一开始就倾注了极大的力量兴办大规模的公共工程,以扩大开支来弥补私人投资下降而出现的空白,并解决部分就业问题。1935年4月28日,罗斯福正式宣布工赈计划,明确规定对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不发放救济金,而是帮助其通过参加不同的劳动获得工资。
“新政”功过众说纷纭
“新政”刚一推出,就引起美国社会上下的普遍关注,不同集团对其给予了不同的评价。罗斯福的坚决反对者、报业大王赫斯特说“新政”就是苛政(RawDeal);不是榨取富人(SoaktheRich),而是榨取成功者(SoaktheSuccessful)。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约翰·根室说他所听到的关于“新政”的最好定义,是说“那是一些没有骨气的自由派为了那些失魂落魄的资本家而去拯救资本主义的一种企图”。另外还有人谴责“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
美国经济学家对“新政”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新政”在鼓舞私人企业的信心方面没有成功,资本主义秩序成功的基本条件是鼓舞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而诱发这种精神就需要刺激和补偿,“新政”的一些措施是抑制这种精神的。另一派是凯恩斯及其追随者或半追随者,他们认为,只有真正执行大胆的增大开支的赤字政策,才能使国民经济走上复兴的轨道,而罗斯福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够。
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度过了1929—1933年的一场空前大灾难。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得救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也缓过气来了。这就使得“新政”能够在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获得一席之地

马云55岁就退休了,如今七十多岁的曹德旺为何还在奋斗?

每个人对生活的追求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在到了一定年龄就想停下脚步享受晚年生活,而有的人则为了更好的充实自己,即便是在70多岁还依然坚持奋斗。

急求关于李嘉诚~

李嘉诚专栏:http://ceo.icxo.com/ljc.jsp
什么都有。。很详细的。
惜财之德(李嘉诚)
李嘉诚有一次从酒店出来,准备上车的时候,把一枚硬币掉在了地上,硬币咕辘辘地向阴沟滚去
,他 便欠下身去追捡。旁边一位印度籍的保安见状,立即过来帮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诚
把硬币放进口袋后,再从钱夹里取出100元港币,递给保安作为酬谢。
为了一元钱却花了100元,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划算的。有人向李嘉诚问起这件事情,他的
解释:“若我不去捡硬币,它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安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费。我觉得
钱可以拿去使用,但不能浪费
李嘉诚最出色,辛辛苦苦积累的资金敢投入往大做.
李嘉诚:男,汉族。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1942年,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
开始,李嘉诚为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当“长江实业”于1972年上市时,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4年,“长江”又购入“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李嘉诚先生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管理的企业,于1994年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有学者评价李嘉诚说“他是跃进到现代化的永无止境的变动之中的人”

曾以捡破烂为生,村民们集资为他创业,他发财后给村民发红包,他是谁...

如今这个社会,在各行各业奋斗的人都很不容易,尤其是销售这一行的人更是辛苦,他们不仅每天为寻找新客户而四处奔波,还要为了维护好老客户的关系而绞尽脑汁。而最让销售头疼的问题莫过于回款问题,因为公司派你去谈客户,那么如果不能及时为公司回款就证明你的能力不足,甚至有的时候还要自己搭钱。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现实中有一个人因为没有拿到客户的回款,反而因此成为了富豪,他就是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方威才40多岁就已经是3家上市公司的老板,坐拥几百亿的财富。

方威小时候穷到连饭都吃不饱,有的时候邻居见他可怜就给他一些饭吃,方威为了生计还曾经跟着父亲在大街上捡破烂,可以说方威的童年就是在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中度过的。一直到父亲来到一家钢铁厂上班后,方威的生活才逐渐好了起来,后来父亲打工赚了一些钱就带着方威一起开了一家生产螺丝的小工厂。

不过有一次方威在跟一家钢铁工厂谈合作时,却遇到了钢铁价格暴跌,让这家钢铁厂赔了很多钱,也让方威和父亲的工厂差点倒闭,等方威向这家工厂催货款时,对方因为拿不出资金,就把这家濒临破产的钢铁厂送给了方威用来抵债。方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接下这家钢铁厂。

好在父亲曾经在钢铁厂工作过,积累了不少相关的经验,对于工厂的运营和管理也掌握了一些方法,后来方威又聘请了一些专业人士,他还劝说村民们集资当股东帮他二次创业,没想到真的把这家钢铁厂给救活了。这时候随着国内钢铁价格的回升,方威的财富也开始慢慢增多。可以说这家钢铁厂为方威日后成为百亿富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方威通过钢铁厂赚来的钱收购了一些濒临破产的企业,他将这些企业全部扭亏为盈,随后方威将这些企业拆分后重组,成立了方大集团,并且成功上市。如今方大集团的盈利每年超过了200亿,光纳税金额就超过100亿。很多人都喜欢来到方大集团工作,因为方威是一个非常大方的老板,他深知员工打工的不易,所以他给员工开出的薪资要比同行业高出不少。这也是为什么方大集团能拥有50000名员工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方威给员工发年终奖的方式也与众不同,别的公司都是直接把钱打到员工的卡里,而方威则直接带着上亿的给员工发放。2018年方威用车运来2.6亿元的来到公司,给大部分员工每个人发了60000元的奖金,并且每个离职的老员工也能拿到5000元的红包。可以说员工们数钱数到手软,而方威则是提着累到手疼。

不仅如此,方威对方大集团的各个股东们也是毫不吝啬,除了分给股东们应有的分红之外,每年年底方威会给他们发放额外的奖金。2018年方威给当年为他集资的上万名村民股东们,一共发放了24亿的红包。因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方威困难时帮助过他的,所以方威在发达之后没有忘记他们。

更值得称赞的是,方威把多年来赚的这些钱大部分都回馈给了社会,他为老家修路造桥,还为村里免费修建希望小学,他还承诺将来不会把资产留给后代,而是将自己全部财富捐献给慈善事业。其实企业家们的钱也是自己辛苦赚来的,让谁裸捐都会心疼,但是方威却对于财富看得很淡。

曾以捡破烂为生,村民们集资为他创业,他发财后给村民发24亿红包。像方威这样知恩图报的企业家,正是我们社会中最需要的,也为如今这个社会增添了一份正能量。

40岁后创业成功的名人有哪些?

1、任正非

1963年他考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在大学他不仅学了本专业的知识,还自学了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这三个专业,同时他还自学了三门外语,并且熟悉到可以阅读大学课本的程度。不得不说,任正非的学习能力非常人能够比得上的。

大学毕业后,任正非选择了参军,在部队他又通过自身所学解决了一个个基建工程难题,在1978年还出席过全国科学大会。1983年随着国家整建制撤销基建工程兵,而复员转业至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后来因为工作不顺利,转而在1987年集资2.1万人民币创立华为公司,创业这年他43岁。

2、宗庆后,

1978年,宗庆后母亲退休,33岁的宗庆后得以回到杭州,顶替母亲教职入工农校办纸箱厂做推销员,之后几年他又做过多份工作,但主要都是在校办企业上班。1987年,42岁的宗庆后靠借来的14万元承包连年亏损的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并开始蹬三轮卖冰棍,后来宗庆后开始代理生产一种儿童营养口服液“中国花粉”,效果是改善儿童营养结构,增强儿童体质。

3、陈丽华,1941年出生于北京颐和园,从家族关系来说,陈丽华是清朝正黄旗世家。曾经显赫一时的家室到她这一代时已是满目疮痍,好在她父母给了她一颗聪明的脑袋。陈丽华从高中毕业后就开始打工赚钱,后来她又做起了家具生意,后来她还开起了自己的家具厂。但这些生意并未让她成为富商巨贾,真正让她走上商业辉煌的是房地产。

1981年,40岁的陈丽华从北京来到,通过社会关系的帮助,从事房地产投资,她在比华利买了12幢别墅后高价卖出,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一年后,她又移居到,并通过关系以“货物"的名义低价占有了文革中没收的文物。

4、徐传化,

1935年出生于浙江萧山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里。在徐家,徐传化的父母并未给到他过多的指导,最多是教他一些做人的道理等。徐传化本人非常聪明好学,他儿子曾形容他是典型的浙江农民,勤劳、乐观且富于韧性。在徐传化成年后,他喜欢与人交谈,做些小生意,这也让他的家庭生活过得比普通农民滋润许多。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徐传化敏锐地发现了浙江苗木的种植机会,于是他转而集资四千元进行种植,这也让他赚到了一些钱,但算不上大富。

5、柳传志

柳传志,44年出生的镇江人士,曾经是吃国家饭的。在国营单位做了十三年的研究员,发现自己还是忍受不不了人生就这样被限定。而且在80年代创业潮的号召下,柳传志决定辞去铁饭碗,重新开启人生。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去世,终年90岁,生前曾有过哪些成就?

     在2022年8月24日,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有着“经营之神”美称的稻盛和夫与世长辞,享年90岁。很多媒体给他的逝世加上了“传奇谢幕”的字样,确实,稻盛和夫这一生,极具传奇色,生前有过非常多的成就,他有生之完成了非常多难以想象的成就,他主张的商业理念也被很多人借鉴。

       稻盛和夫生前的成就可以从他在商业方面取的成绩:一、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 ;二、创办第二电信(原名DDI,现名KDDI);三、成功拯救已经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Japan Airlines )。

       一、稻盛和夫生前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其公司现在一般被称为京瓷 Kyocera。他在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之后,先是到松风工业工作,在1959年,稻盛和夫出走创业,他在这次创业的时候仅有27岁,以300万日元的资金,带领几位同事,在当时陶瓷材料产业仍不被很看好的时候,创立了这家其他,随着色电视的普及,京瓷 Kyocera才因为可以为色电视机提供重要零件而大力发展,在1969年,京瓷 Kyocera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

       二、稻盛和夫的第二次创业,也足见他目光的前瞻性,他顺应当时的电信产业,再次创业,创办了第二电信(原名DDI,现名KDDI) ,在2007年,KDDI也也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

       三、稻盛和夫在晚年的时候还再次“出山”,担任了当时已经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Japan Airlines )的CEO,在他的一系列改革、整顿之下,日本航空公司(Japan Airlines )也恢复了生气。

       他备受尊重,不仅还在于他商业眼光的独到,在于他的商业理念被人借鉴,在于他传奇的一生一直激励着后人。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