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正义孔颖达疏

《周易正义》系辞下诗解6原始要终文当和合

《周易正义》 系辞下诗解 6 原始要终文当和合

题文诗:

易之为书,不可远离,为道屡迁,变动不居,

周流六虚, 上下无常,刚柔相易.非为典要,

唯变所适.出入以度,外内知惧,明忧患故,

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

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易之为书,

原始要终,慎终于始,以为质体.六爻相杂,

唯其时物.其初难知,其上易知,其本末也.

初辞拟之,卒成之终.杂物撰德,辨是与非,

必备中爻.存亡吉凶,居德可知.智观彖辞,

则思过半.二与四爻,同功异位,其善不同,

二爻多誉,四爻多惧,近君位也.柔之为道,

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三与五爻,

同功异位,三爻多凶,五爻多功,贵贱之等.

三五柔危,其刚胜邪?易之为书,广大悉备,

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

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三才之道.道有变动,

故曰卦爻;爻有等差,故曰效物,万物相杂,

和合曰文,天文人文,其文不当,吉凶生焉.

王弼注,孔颖达疏

【原文】 (八)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①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②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③

[疏]正义曰:“《易》之为书”至“思过半矣”,此第七章。明《易》书体用也。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 ,王弼注:拟议而动,不可远也。[疏]正义曰:“不可远”者,言《易》书之体,皆仿法阴阳,拟议而动,不可远离阴阳物象而妄为也。 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 王弼注:六虚,六位也。[疏]正义曰:“其为道也屡迁”者,屡,数也。言易之为道,皆法象阴阳,数数迁改,若《乾》之初九则“潜龙”,九二则“见龙”,是屡迁也。“变动不居”者,言阴阳六爻,更互变动,不恒居一体也。若一阳生为复,二阳生为临之属是也。“周流六虚”者,言阴阳周遍,流动在六位之虚。六位言“虚”者,位本无体,因爻始见,故称“虚”也。 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 王弼注:不可立定准也。[疏]正义曰:“上下无常”者,初居一位,又居二位,是上无常定也。既穷上位之极,又下来居於初,是上下无常定也。若九月剥卦,一阳上极也,十一月,一阳下来归初也。“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者,言阴阳六爻,两相交易,或以阴易阳,或以阳易阴,或在初位相易,在二位相易,六位错综上下,所易皆不同,是不可为典常要会也。 唯变所适。 王弼注:变动贵於适时,趣舍存乎会也。[疏]正义曰:言刚柔相易之时,既无定准,唯随应变之时所之适也。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 明出入之度,使物之外内之戒也。出入尢行藏,外内尢隐显。遯以远时为吉,丰以幽隐致凶,渐以高显为美,明夷以处昧利贞,此外内之戒也。[疏]正义曰:“其出入以度”者,出入尢行藏也。言行藏各有其度,不可违失於时,故韩氏云丰以幽隐致凶,明夷以处昧利贞,是出入有度也。“外内使知惧”者,外内尢隐显,言欲隐显之人,使知畏惧於易也。若不应隐而隐,不应显而显,必有凶咎,使知畏惧凶咎而不为也。  又明於忧患与故 。王弼注:故,事故也。[疏]正义曰:故,事故也。非但使人隐显知惧,又使人明晓於忧患并与万事也。  无有师保,如临父母。 王弼注: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终日乾乾,不可以怠也。[疏]正义曰:言使人畏惧此易,归行善道,不须有师保教训,恒常恭敬,如父母临之,故云“如临父母也”。  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 王弼注:能循其辞以度其义,原其初以要其终,则唯变所适,是其常典也。明其变者,存其要也,故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疏]正义曰:“初率其辞而揆其方”者,率,循也。揆,度也。方,义也。言人君若能初始依循其《易》之文辞,而揆度其易之义理,则能知易有典常也,故云“既有典常”。易虽千变万化,不可为典要,然循其辞,度其义,原寻其初,要结其终,皆唯变所适,是其常典也。言惟变是常,既以变为常,其就变之中,刚之与柔相易,仍不常也。故上云“不可为典要”也。  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疏]正义曰:言若圣人,则能循其文辞,揆其义理,知其典常,是易道得行也;若苟非通圣之人,则不晓达易之道理,则易之道不虚空得行也。言有人则易道行,若无人则易道不行,无人而行,是虚行也。必不如此,故云“道不虚行”也。

【原文】(九)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①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②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③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④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⑤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王弼注:质,体也。卦兼终始之义也。[疏]正义曰:此以下亦明《易》辞体用,寻其辞,则吉凶可以知也。“原始要终,以为质”者,质,体也。言《易》之为书,原穷其事之初始,乾“初九,潜龙勿用”,是原始也;又要会其事之终末,若“上九亢龙有悔”,是要终也。言《易》以原始要终,以为体质也,此“潜龙”、“亢龙”,是一卦之始终也。诸卦亦然,若大畜初畜而后通,皆是也。亦有一爻之中原始要终也。故《坤》卦之初六“履霜,坚冰至”,履霜,是原始也;“坚冰至”,是要终也。  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王弼注:爻各存乎其时。物,事也。[疏]正义曰:物,事也。一卦之中,六爻交相杂错,唯各会其时,唯各主其事。若《屯》卦初九“盘桓利居贞”,是居贞之时,有居贞之事。六二,“屯如邅如”,是乘阳屯邅之时,是有屯邅之事也。略举一爻,馀爻仿此也。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 王弼注:初辞拟之,卒成之终。夫事始於微而后至於著。初者,数之始,拟议其端,故难知也。上者,卦之终,事皆成著,故易知也。[疏]正义曰:“其初难知”者,谓卦之初始,起於微细,始拟议其端绪,事未显著,故难知也。“其上易知”者,其上谓卦之上爻,事巳终极,成败巳见,故易知也。上云其上,则其初宜云下也。初既言初,则上应称末,互文也。以《易经》爻辞言初言上,故此从《经》文也。“本末也”者,其初难知是本也,其上易知,是末也。以事本,故难知;以事末,故易知,故云“本末也”。“初辞拟之”者,覆释“其初难知”也。以初时以辞拟议其始,故难知也。“卒成之终”者,覆释“其上易知”也。言上是事之卒了,而成就终竟,故易知也。  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王弼注:夫彖者,举立象之统,论中爻之义,约以存博,简以兼众,杂物撰德,而一以贯之。形之所宗者道,众之所归者一。其事弥繁,则愈滞乎形;其理弥约,则转近乎道。彖之为义,存乎一也。一之为用,同乎道矣。形而上者,可以观道,过半之益,不亦宜乎。[疏]“若夫”至“过半矣”。正义曰:“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者,言杂聚天下之物,撰数众人之德,辨定是之与非,则非其中之一爻,不能备具也。谓一卦之内,而有六爻,各主其物,各数其德,欲辨定此六爻之是非,则总归於中爻,言中爻统摄一卦之义多也。若非中爻,则各守一爻,不能尽统卦义,以中爻居一无偏,故能统卦义也。尤《乾》之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是总摄乾卦之义也。乾是阳长,是行利见大人之时。二之与五,统摄乾德。又《坤》之六二云“直方大”,摄坤卦地道之义。六五“黄裳元吉”,亦统摄“坤”之臣道之义也。“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者,噫者,发声之辞。卦爻虽众,意义必在其中爻,噫乎发叹,要定或此卦存之与亡,吉之与凶,但观其中爻,则居然可知矣。谓平居自知,不须营为也。“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者,彖辞,谓文王卦下之辞。言聪明知达之士,观此卦下彖辞,则能思虑有益以过半矣。

注王弼:“夫彖者,举立象之统,论中爻之义,约以存博,简以兼众,杂物撰德,而一以贯之。形之所宗者道,众之所归者一。其事弥繁,则愈滞乎形;其理弥约,则转近乎道。”。

正义曰:“夫彖者,举立象之统”者,谓文王卦下彖辞,举明立此卦象之纲统也。云:“论中爻之义”者,言彖辞论量此卦中爻义意也。“举立象之统”者,若《屯》卦彖云“利贞”,夫子释云:“动於险中,大亨”。贞者,是举立象之统也。论“中爻之义”者,若《蒙》卦云“蒙,亨”、“初筮告”,注云:“能为初筮,其唯二乎?”是《彖》云“初筮”,其在九二,是论中爻之义也。云“约以存博,简以兼众”者,唯举中爻,是约是简;存备六爻之义,是存博兼众也。云“杂物撰德,而一以贯之”者,一卦六爻,杂聚诸物,撰数诸德,而用一道以贯穿之,一谓中爻也。以其居中,於上於下,无有偏二,故称一也。“其事弥繁,则愈滞乎无形”者,愈,益也。滞,谓陷滞也。若事务弥更繁多,则转益滞陷於形体,言处处妨碍也。云“其理弥约,则转近乎道”者,若理能简约则转,转附近於道,道以约少,无为之称,故少则近於道也。

[疏]正义曰:“二与四”至“易之道也”,此第八章也。明诸卦二、三、四、五爻之功用,又明三才之道,并明《易》兴之时,总赞明易道之大也,各随文释之。  二与四同功, 王弼注:同阴功也。 而异位 ,王弼注:有内外也。 其善不同,二多誉, 王弼注:二处中和,故多誉也。 四多惧,近也 。王弼注:位逼於君,故多惧也。 柔之为道,不利远者 , 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四之多惧,以近君也,柔之为道,须援而济,故有不利远者。二之能无咎,柔而处中也。[疏]正义曰:“柔之为道,不利远”者,此覆释上“四多惧”之意。凡阴柔为道,当须亲附於人以得济。今乃远其亲援,而欲上逼於君,所以多惧。其不宜利於疏远也。“其要无咎,其用柔中”者,覆释上“二多誉”也。言二所多誉者,言二所以要会,无罪咎而多誉也。所以然者,以其用柔而居中也。 三与五同功,同阳功也。而异位,有贵贱也。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 王弼注:三、五阳位,柔非其位,处之则危,居以刚健,胜其任也。夫所贵刚者,闲邪存诚,动而不违其节者也。所贵柔者,含弘居中,顺而不失其贞者也。若刚以犯物,则非刚之道;柔以卑佞,则非柔之义也。[疏]正义曰:“贵贱之等,其柔危,其刚胜邪”者,此释“三与五同功”之义,五为贵,三为贱,是贵贱之等也。此并阳位,若阴柔处之则倾危,阳刚处之则克胜其任,故云“其柔危,其刚胜”也。诸本“三多凶五多功”之下,皆有注,今定本无也。三居下卦之极,故多凶。五居中处尊,故多功也。

【原文】(十)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①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②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王弼注:《说卦》备矣。[疏]正义曰:“《易》之为书”至“吉凶生焉”。此节明三材之义,六爻相杂之理也。“六者非他,三材之道也”者,言六爻所效法者,非更别有他义,唯三材之道也。 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 王弼注:等,类也。乾,阳物也。坤,阴物也。爻有阴阳之类,而后有刚柔之用,故曰“爻有等,故曰物”。[疏]正义曰:“道有变动,故曰爻”者,言三材之道,既有变化而移动,故重画以象之,而曰爻也。“爻有等,故曰物”者,物,类也。言爻有阴阳贵贱等级,以象万物之类,故谓之物也。  物相杂,故曰文。 王弼注:刚柔交错,玄黄错杂。[疏]正义曰:言万物递相错杂,若玄黄相间,故谓之文也。  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疏]正义曰:若相与聚居,间杂成文,不相妨害,则吉凶不生也。由文之不当,相与聚居,不当於理,故吉凶生也。

《周易正义》系辞下传诗解3精义入神穷神知化

《 周易正义 》 系辞 下 传 诗解 3 精义入神穷神知化

题文诗:

易者象也,象者像也,彖者材义,六爻者效,

天下之动,故吉凶生,而悔吝著.阳卦多阴,

阴卦多阳,阳卦奇主,阴卦耦主.其德行何?

一君二民,阳道君子;二君一民,阴道小人.

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正道无悔,心一自至.

孔子释曰:何思何虑?殊涂同归,百虑一致.

不虑而知,不思而至.情生日月,寒暑有情.

日往月来,月往日来,日月相推,明自生焉.

寒往暑来,暑往寒来,寒暑相推,岁自成焉.

往者屈也,来者信伸,屈伸相感,而利自生.

尺蠖之屈,以求信伸.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精义入神,以致其用.情真义深,感而遂通,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

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易曰困石,据于蒺藜,

入于其宫,不见妻凶. 孔子释曰:困非所困,

其名必辱,据非所据, 其身必危,既辱且危,

死期将至,妻可得见? 易经有曰:公用射隼,

于高墉上,获无不利. 孔子释曰:隼者禽也,

弓矢者器,射者人也.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动而不括,出而有获,成器而动,动无不利.

王弼注,孔颖达疏

【原文】(三)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①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 著 也。②

(四)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①阳卦奇,阴卦耦。②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③

[疏]正义曰:“是故易者”至“德之盛也”,此第三章。明阴阳二卦之体,及日月相推而成岁,圣人用之,安身崇德,德之盛也。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 材,才德也。彖言成卦之材,以统卦义也。[疏]正义曰:“是故易者象也”者,但前章皆取象以制器,以是之故,易卦者,写万物之形象,故云“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者,谓卦为万物象者,法像万物,犹若乾卦之象,法像於天也。“彖者,材也”者,谓卦下彖辞者,论此卦之材德也。  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 夫少者,多之所宗;一者,众之所归。阳卦二阴,故奇为之君;阴卦二阳,故耦为之主。[疏]正义曰:“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谓每卦六爻,皆仿效天下之物而发动也。“吉凶生而悔吝著”者,动有得失,故吉凶生也。动有细小疵病,故悔吝著也。“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者,此夫子将释阴阳二卦不同之意,故先发其问,云“其故何也”。“阳卦多”阴,谓震、坎、艮一阳而二阴也;“阴卦多阳”,谓巽、离、兑一阴而二阳也。“阳卦奇,阴卦耦”者,阳卦则以奇为君,故一阳而二阴,阳为君,阴为臣也。阴卦则以耦为君,故二阳而一阴,阴为君,阳为臣也。故《注》云“阳卦二阴,故奇为之君;阴卦二阳,故耦为之主”。 其德行何也? 辨阴阳二卦之德行也。[疏]正义曰:前释阴阳之体,未知阴阳德行之故。故夫子将释德行,先自问之,故云“其德行何也”。 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阳,君道也。阴,臣道也。君以无为统众,无为则一也。臣以有事代终,有事则二也。故阳爻画奇,以明君道必一;阴爻画两,以明臣体必二,斯则阴阳之数,君臣之辨也。以一为君,君之德也。二居君位,非其道也。故阳卦曰“君子之道”,阴卦曰“小人之道”也。[疏]“阳一”至“道也”。○正义曰:“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者,夫君以无为统众,无为者,为每事因循,委任臣下,不司其事,故称一也。臣则有事代终,各司其职,有职则有对,故称二也。今阳爻以一为君,以二为民,得其尊卑相正之道,故为君子之道者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者,阴卦则以二为君,是失其正,以一为臣,乖反於理,上下失序,故称小人之道也。○注“阳君”至“道也”。○正义曰:“阳,君道”者,阳是虚无为体,纯一不二,君德亦然,故云“阳,君道也”。“阴,臣道”者,阴是形器,各有质分,不能纯一,臣职亦然,故云“阴,臣道也”。案《经》云“民”而《注》云“臣”者,臣则民也。《经》中对君,故称民,《注》意解阴,故称臣也。

【原文】((五)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①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②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③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④《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⑤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耶?”⑥《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⑦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⑧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天下之动,必归乎一,思以求朋,未能一也。一以感物,不思而至。[疏]正义曰:此明不能无心感物,使物来应,乃憧憧然役用思虑,或来或往,然后朋从尔之所思。若能虚寂,以纯一感物,则不须憧憧往来,朋自归也。此一之为道,得为可尚,结成前文阳爻以一为君,是君子之道也。《注》云“天下之动,必归乎一。思以求朋,未能一也。一以感物,不思而至”矣。 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夫少则得,多则感。涂虽殊,其归则同;虑虽百,其致不二。苟识其要,不在博求;一以贯之,不虑而尽矣。[疏]正义曰:“子曰:天下何思何虑”者,言得一之道,心既寂静,何假思虑也。“天下同归而殊涂”者,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於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一致而百虑”者,所致虽一,虑必有百。言虑虽百种,必归於一致也;涂虽殊异,亦同归於至真也。言多则不如少,动则不如寂,则天下之事,何须思也?何须虑也?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疏]正义曰:“日往则月来”至“相推而岁成”者,此言不须忧虑,任运往来,自然明生,自然岁成也。“往者屈也,来者信也”者,此覆明上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自然相感而生利之事也。往是去藏,故为屈也;来是施用,故为信也。一屈一信,递相感动而利生,则上云“明生”、“岁成”是“利生”也。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精义,物理之微者也。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故能乘天下之微,会而通其用也。[疏]正义曰:“尺蠖之屈,以求信”者,覆明上往来相感,屈信相须。尺蠖之虫,初行必屈者,欲求在后之信也。言信必须屈,屈以求信,是相须也。“龙蛇之蛰,以存身”者,言静以求动也。蛟蛇初蛰,是静也;以此存身,是后动也。言动必因静也。静而得动,亦动静相须也。“精义入神,以致用”者,亦言先静而后动。此言人事之用,言圣人用精粹微妙之义,入於神化,寂然不动,乃能致其所用。“精义入神”,是先静也;“以致用”,是后动也。是动因静而来也。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利用之道,由安其身而后动也。精义由於入神,以致其用;利用由於安身,以崇其德。理必由乎其宗,事各本乎其根。归根则宁,天下之理得也。若役其思虑,以求动用,忘其安身,以殉功美,则伪弥多而理愈失,名弥美而累愈彰矣。[疏]“利用”至“德也”。○正义曰:此亦言人事也。言欲利已之用,先须安静其身,不须役其思虑,可以增崇其德。言“利用安身”,是静也;言“崇德”,是动也。此亦先静而后动,动亦由静而来也。○注“利用之道”至“崇其德”。○正义曰:云“利用之道,皆安其身而后动”者,言欲利益所用,先须自安其身。身既得安,然后举动,德乃尊崇。若不先安身,身有患害,何能利益所用以崇德也。云“精义由於入神,以致其用”者,言精粹微妙之义由入神寂然不动,乃能致其用。云“利用由於安身,以崇德”者,言欲利益所用,先须自安其身,乃可以增崇其德也。  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疏]正义曰:“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者,言精义入神以致用,利用安身以崇德,此二者皆人理之极。过此二者以往,则微妙不可知,故云“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者,此言过此二者以往之事。若能过此以往,则穷极微妙之神,晓知变化之道,乃是圣人德之盛极也。[疏]正义曰:《易》曰:“困于石”至“勿恒凶”,此第四章,凡有九节。以上章先利用安身,可以崇德,若身自危辱,何崇德之有?故此章第一节引困之六三危辱之事以证之也。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耶?” [疏]正义曰:《困》之六三,履非其地,欲上于於四,四自应初,不纳於已,是困於九四之石也。三又乘二,二是刚阳,非已所乘,是下向据於九二之蒺藜也。六三又无应,是入其宫,不见其妻,死期将至,所以凶也。“子曰:非所困而困焉”者,夫子既引《易》文,又释其义,故云“不曰”。“非所困”,谓九四。若六三不往犯之,非六三之所困,而六三彊往干之而取困焉。“名必辱”者,以向上而进取,故以声名言之,云“名必辱”也。“非所据而据焉”者,谓九二也。若六三能卑下九二,则九三不为其害,是非所据也。今六三彊往陵之,是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者,下向安身之处,故以身言之,云“身必危”也。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括,结也。君子待时而动,则无结阂之患也。[疏]“《易》曰”至“动者也”。○正义曰:以前章先须安身可以崇德,故此第二节论明先藏器於身,待时而动,而有利也。故引《解》之上六以证之。三不应上,又以阴居阳,此上六处解之极,欲除其悖乱,而去其三也。故公用射此六三之隼於下体高墉之上,云自上攻下,合於顺道,故获之无不利也。“子曰:隼者,禽也”者,既引《易》文於上,下以解之,故言“子曰”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何不利”者,犹若射人持弓矢於身,此君子若包藏其器於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似此射隼之人也。“动而不括”者,言射隼之人,既持弓矢,待隼可射之动而射之,则不括结而有碍也。犹若君子藏善道於身,待可动之时而兴动,亦不滞碍而括结也。“语成器而后动”者,谓易之所说此者,语论有见成之器,而后兴动也。

哪个版本的《周易》比较好

《周易》最好的版本,据我所知,有四个宋刻本;
(1)魏王弼、晋韩康伯《周易注》,宋抚州公使库刻本。
(2)魏王弼、晋韩康件《周易注》,宋建阳刻本。据赵万里先生鉴定,建阳本书体秀媚,字近瘦金体,文字较他本多胜处。传世宋版《周易》除抚州本外,当推此为最善之本。
(3)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南宋监本,版本学家称为《周易》单疏本。因为它是经、注、疏合刻以前的单疏本,最为珍贵,原藏山东临清徐氏,徐书散出,为傅增汀先生所得,傅氏曾在日本精印100部,足见其重要价值。
(4)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注疏》,宋两汽车东路茶盐司刻宋元递修本。这是《周易》经、注、单疏合刻的第一本,世称越州本,又称八行注疏本。已上入《古逸丛书三编》。

《国学宝典》的经部·纬书集成和子部·琴棋游艺分别收录了多少册古籍...

国学宝典》的经部·纬书集成和子部·琴棋游艺分别收录了多少册古籍?*74
目录
经部·十三经
1. 《周易》 7卷.〔阮元校刻本〕
2. 《尚书》 58篇.〔阮元校刻本〕
3. 《诗经》 30卷.〔阮元校刻本〕
4. 《周礼》 6卷.〔阮元校刻本〕
5. 《仪礼》 17卷.〔阮元校刻本〕
6. 《礼记》 49卷.〔阮元校刻本〕
7. 《春秋左传》 12卷.〔阮元校刻本〕
8. 《春秋公羊传》 12卷.〔阮元校刻本〕
9. 《春秋谷梁传》 12卷.〔阮元校刻本〕
10. 《孝经》 18章.〔阮元校刻本〕
11. 《尔雅》 19卷.〔阮元校刻本〕
12. 《论语》 20篇.〔阮元校刻本〕
13. 《孟子》 14卷.〔阮元校刻本〕
经部·十三经注疏
1. 《周易正义》 王弼等注、孔颖达疏 10卷.〔阮元校刻本〕
2. 《尚书正义》 孔安国传、孔颖达疏 20卷.〔阮元校刻本〕
3. 《毛诗正义》 郑玄笺、孔颖达疏 70卷.〔阮元校刻本〕
4. 《周礼注疏》 郑玄注、贾公彦疏 42卷.〔阮元校刻本〕
5. 《仪礼注疏》 郑玄注、贾公彦疏 50卷.〔阮元校刻本〕
6. 《礼记正义》 郑玄注、孔颖达疏 63卷.〔阮元校刻本〕
7. 《春秋左传正义》 杜预注、孔颖达疏 60卷.〔阮元校刻本〕
8. 《春秋公羊传注疏》 何休解诂、徐彦疏 28卷.〔阮元校刻本〕
9. 《春秋谷梁传注疏》 范宁注、杨士勋疏 20卷.〔阮元校刻本〕
10. 《孝经注疏》 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9卷.〔阮元校刻本〕
11. 《尔雅注疏》 郭璞注、宋邢昺疏 10卷.〔阮元校刻本〕
12. 《论语注疏》 何晏注、宋邢昺疏 20卷.〔阮元校刻本〕
13. 《孟子注疏》 赵岐注、宋孙奭疏 14卷.〔阮元校刻本〕
经部·其他
1. 《韩诗外传》 10卷.〔四部丛刊影印沈氏野竹斋刻本〕
2. 《春秋繁露》 西汉·董仲舒 17卷.〔乾隆卢文弨校本〕
3. 《大戴礼记》 西汉·戴德 40卷.〔通行本〕
4. 《白虎通义》 东汉·班固 10卷.〔道光陈立白虎通疏证本〕
5. 《尚书大传》 西汉·伏生 3卷.〔皇清经解续编本〕
6. 《周易集解》 唐·李鼎祚 17卷.〔学津讨原本〕
7. 《古三坟》 17卷.〔汉魏丛书本〕
8. 《六艺略》 西汉·刘歆 1卷.〔通行本〕
9. 《易经原典》 1卷.〔通行本〕
10. 《经传释词》 清·王引之 10卷.〔清嘉庆王氏家刻本〕
11. 《尚书古文疏证》 清·阎若璩 14卷.〔眷西堂本〕
12. 《孟子字义疏证》 清·戴震 14卷.〔微波榭丛书本〕
13. 《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 清·刘逢禄 10卷.〔通行本〕
14. 《经学历史》 清·皮锡瑞 10卷.〔清光绪三十三年湖南思贤书局本〕
15. 《经学通论》 清·皮锡瑞 5卷.〔通行本〕
16. 《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 22卷.〔通行本〕
17. 《四书章句集注》 宋·朱熹 26卷.〔江宁局本〕
18. 《宋本切韵指掌图》宋·司马光 2卷.〔四库全书本〕
19. 《中原音韵》 元·周德清 1卷.〔永乐大典本〕
20. 《五经异义》 汉·许慎 1卷.〔皇清经解本〕
21. 《春秋集传纂例》 唐·陆淳 10卷.〔嘉兴钱氏经苑本〕
22. 《周官新义》 宋·王安石 16卷.〔四库全书本〕
23. 《七经小传》 宋·刘敞 3卷.〔涵芬楼影印宋刊本〕
24. 《大学衍义补》 明·邱濬 160卷.〔四库全书本〕
25. 《国朝汉学师承记》 清·江藩 8卷.〔《粤雅堂丛书》本〕
26. 《经义述闻》 清·王引之 32卷.〔皇清经解本〕
27. 《今古学考》 清·廖平 2卷.〔通行本〕
28. 《读书杂释》 清·徐鼒 14卷.〔通行本〕
29. 《国故论衡》 清·章太炎 1卷.〔右文社〕
30. 《方言》 西汉·扬雄 13卷.〔四部丛刊本〕
31. 《说文解字注》 清·段玉裁 30卷.〔嘉庆二十年刊本〕
32. 《广雅疏证》 清·王念孙 10卷.〔道光九年学海堂《皇清经解》本〕
33. 《订讹类编》 清·杭世骏 6卷.〔通行本〕
34. 《订讹类编续补》 清·杭世骏 2卷.〔通行本〕
35. 《大学》 1卷.〔通行本〕
36. 《中庸》 1卷.〔通行本〕
37. 《马氏文通》 清·马建忠 10卷.〔清光绪三十年排印本〕
38. 《纬书总汇》 郑文杰 1卷.〔通行本〕
39. 《读全唐文札记》 清·仁和劳格 1卷.〔通行本〕
40. 《庚辛之间读书记》 清·王国维 1卷.〔《王国维遗集》本〕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详细介绍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研究》内容简介:通过对《春秋左传正义》的考察,可以看出与杜预注、服虔注、刘炫注相比,无论是在文学阐释、史学阐释、语言阐释、引书情况上《正义》都体现了诸多的时代特征和阐释风格,代表了唐人注疏兼收并蓄的特点。唐人注疏不仅吸取各家之营养,而且打破了今古文之门派,对后世经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实在是不容忽视。

《周易》究竟是什么?

学习《周易》之前,觉得《周易》是一个云里雾里、牛逼闪闪、神秘兮兮的家伙。学过一段时间之后,对于《周易》的发展演化有了一些认识。

关于《周易》的起源,传统的说法是《易》历三圣而成书,如孔颖达在《周易注疏序》中所言:

在秦以前,《周易》就已被奉为经典,但人们一般把它看做卜筮之书,故能免于秦火而传承不绝。至于易学在汉、宋之间的发展,可以引用《总目》的扼要概括:

将千余年间的易学发展归结为“两派六宗”,自然是极为简要的概括,未必每个学者都可以严格对号入座。不过我们可以借助这个框架,大致勾划一下易学在此历史时段的演进。

汉代学者承先秦易学研究之余绪,以象数解《易》,易学研究遂走上了谶纬一途;而汉儒治经重文字训诂,又使易学流于烦琐。

物极而反,到了汉末,这种研究方法走到了尽头。王弼以义理解《易》,一扫象数之弊。《总目》对此评价道:

王弼的易学研究,对于儒学而言功过参半。王弼(和韩康伯)使易学摆脱谶纬术数,这是他们的功;但他们又将易学引入了玄学,颇令儒家学者不满。正如《总目》所说:

魏晋至隋以前,象数(郑玄注为代表)、义理(王弼注为代表)两派并行。

到了隋代,“王注盛行,郑学寖微”(《隋书·经籍志一》)。汉儒解《易》之作多废,以至于孔颍达注疏《周易》时没有别的古注可引,“诠释文句,多用空言”,可见王注影响之大。孔颍达奉诏作疏,专崇王注,不啻对其他学说的进一步扫荡。

北宋儒学复兴,易学研究的象数与义理两派都得以恢复。当然这种恢复不是文物出土,而是新形势下的再创造。

义理派虽继承了以义理解《易》之传统,但以儒家伦理代替玄学,“阐明儒理”。

象数派继承了以象数解《易》的传统,又提出了各种图式,故宋代的象数派被称为“图书之学”。

总之,《周易》经过历代学者不断阐发,内容越来越丰富,逐渐成为无所不包的知识大全。朱伯昆先生在《易学哲学史·序言》中指出:

说白了:《周易》本来就是一个算命用的册子,就像西方人占卜用的水晶球一样,是道具、工具;后来被很多人附会上很多社会人生的道理,就像一个格言大全;再往后来,又有很多人把这些道理给系统化整理,终于发展成一套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在内的中国人生活指南,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庞然大物。
(答知乎问:你学了《周易》后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