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预言2030年

诸葛亮去世前,留下12字预言1000年后准确应验,真是巧合吗?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存在就犹如神一般,他不仅能神机妙算、呼风唤雨,还能未卜先知。就比如说,诸葛亮在去世前留下的那十二字的预言能够在一千年后准确应验,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诸葛亮就算再神通广大,也不能预见一千年后的事情吧。

其实这一切都是有人故意为之。正是因为诸葛亮的名号远近闻名,古今中外人人皆知,所以后人才想借着诸葛亮的“预言”让自己名声大震,出人头地。

康熙年间,有一人名叫宋可发,官居三品,当时他接到了修缮武侯祠的任务,十分惊喜,想着要是修的好,让上面满意的话,说不定可以让自己的官位再升上一升。武侯祠,其实就是为诸葛亮而修建的一所祠堂。

从接到任务以后,宋可发便全力进行修缮。突然有一天,他的脑海中冒出了一个想法,就是利用一个诸葛亮的名声。于是他偷偷地做了一幅牌匾,在上面写上了十二个字“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然后故意把牌匾作旧,放在了武侯祠的一个小角落里。

后来,上级来视察的时候,宋可发故意把人们都引到放置牌匾的地方,让大家都看到这十二个字。其实这十二个字的意思就是:在康熙年间,有一位姓宋的会来为诸葛亮修缮祠堂,且祠堂修好后,卧龙诸葛亮又可以长眠于此了。终于宋可发得偿所愿,直接官升一级。

所以说,这一切都是人为的,目的不过就是想借着诸葛亮的名声来满足自己的愿望罢了。

诸葛亮的三大预言

诸葛亮的三大预言

诸葛亮2030年预言,诸葛亮的能力非常强,很多人都知道诸葛亮很有智慧,有勇有谋,但是也称得上是一位预言家,在他生前曾留下过一些预言,那么一起来看看诸葛亮的三大预言

诸葛亮的三大预言1

诸葛亮在我们心目中是一个料事如神的人物,不管是草船借箭,还是火烧赤壁,这些都体现了他的神机妙算。但其实,这只是小说中的诸葛亮,是经过罗贯中美化的,历史上的诸葛亮的确也很厉害,但是绝对没有这么能掐会算。事实上,诸葛亮一生中做过的预言并不多,不过他的这个三个预言都实现了。

第一个预言:儿子不成材

诸葛亮给东吴的诸葛瑾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诸葛亮表示诸葛瞻太过早熟,不成大器,而这句预言也得到了验证,诸葛瞻虽然十分的聪明,但是很容易骄纵,即使诸葛亮曾经提醒诸葛瞻要修身养性,但是诸葛瞻都没有听,结果导致轻信敌人中了埋伏,然后以身殉国。

第二个预言:预测出了自己同伴的未来

根据《三国志》的资料里所记录的,诸葛亮和孟建等三个人一起出去游山玩水,诸葛亮说,我可以推测出来你们以后可以做多大的官,果不其然,他们三人的官职和诸葛亮推测的一样,一个成了御史中丞,另一个做到了校尉而最后一个成了凉州刺史。而诸葛亮也在蜀国当上了丞相。

第三个预言:万岁过后,胜我者过此

万岁过此,在讨饭暗中,七擒孟获之后,诸葛为了纪念自己的`功劳,立下一座纪念碑,并且写道,万岁过后,胜我者过此,他的部下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等过去了372年之后,诸葛的预言便实现了,隋朝大将史万岁进攻南州,经过一座石碑的时候,上面有篆文,经过解析正是这座纪念碑,万岁过此,这一次史万岁可吓出一身冷汗啊。

看了诸葛亮这样逆天的谋略和预言,想到他做出的每一条策略都算无遗策,和蜀汉两位君王的关系也非常好,堪称君臣关系的楷模,难怪诸葛亮会成为完美的化身!只可惜的是刘禅无能,尽管得到他的辅佐都不能成事,也是悲剧了。

诸葛亮的三大预言2

诸葛亮的能力非常强,年纪轻轻就把自己老师司马徽的知识全部学会,司马徽特意授予他"卧龙"头衔,帮他到处宣传。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帮刘备分析天下大势并制定、实施计划。先结盟东吴再助力周瑜打赢赤壁之战,战后还让刘备快人一步拿下荆州地区,变成最大受益者。有了荆州地区后策划、实施吞并益州,整合荆州、益州资源助力刘备打赢汉中之战。出世十余年时间就帮刘备从一个落魄的诸侯变成三分天下的开国君主。

而诸葛亮的能力不仅于此,他曾经还做了三个预言,后来证明这些预言一个比一个准

预言好友的前程

诸葛亮没有辅佐刘备之前曾经在卧龙岗隐居了一段时间,主要观察天下大势、指点老百姓务农、经商等等。他的同窗、朋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经常来找他聊天,几人一起探讨天下局势。有一天说道各自的理想和前程,诸葛亮想了一下说道:"二位的能力确实有,但因为出身和局势的变化,这辈子可能只做到一郡太守的职务"。徐庶和崔州平表示惊讶,但才华横溢的他们认为诸葛亮只是打趣,并没有当真。

后来徐庶先成为了刘备的军师,曾经从不可能的角度攻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并击退曹仁,让刘备真正意义见识到了一个顶级军师的能力。后来曹操拿徐庶目前的性命做要挟,以孝为先的徐庶只能投奔曹营救母,但没有为曹操效力,只是成为了曹冲的老师。后来曹冲夭折,心灰意冷的徐庶游历北方,在并州地区发现边境老百姓过于苦难,于是向当时已经成为皇帝的曹丕求官,曹丕任徐庶为上党太守,徐庶在这个位置离世,完全符合诸葛亮的预测。

刘备拜访水镜先生,没有请到卧龙凤雏,却请到了另一位军师

曹操南征时刘琮带着荆州全境投降曹操,崔州平因为士族出身,迫于形势投降曹操。曹操为了更好地统治荆州,特意把很多士族迁到北方,崔家因此被迁到青州地区。因为能力,崔州平很快做到了别驾这一职务。但随着曹操赤壁之战的战败,崔州平因为和诸葛亮"有关系"被曹操忌惮、冷落。曹丕上位后提拔崔州平为琅琊太守,但崔州平上任没几年就因病离世。

预言诸葛瞻的结局

在诸葛瞻之前,诸葛亮实际上有一个继子名叫诸葛乔,这是因为当时诸葛亮没有子嗣,他的亲哥哥诸葛瑾特意过继给他的。后来诸葛乔在益州之战中离世,诸葛亮才生下诸葛瞻。

诸葛瞻从小表现得非常聪慧,再加上当时诸葛亮实际上已经是蜀汉的掌权者,可以说诸葛瞻在一片鲜花和掌声中长大。这也让诸葛亮担忧,特意写信给哥哥诸葛瑾,担心诸葛瞻未来遭遇挫折可能一蹶不振,甚至难得善终。

诸葛亮离世时诸葛瞻年仅十二岁,尽管诸葛亮生前交代过刘禅不要刻意关照诸葛一家,但刘禅还是把诸葛瞻接进皇宫里面培养,诸葛瞻成年后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有了诸葛亮的余晖、再加上刘禅的刻意栽培,诸葛瞻二十出头的年纪就进入朝中做官,二十七岁时就已经成为了军师将军,三十二岁又成为卫将军,蜀汉军队二把手。

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时,蜀汉大将军姜维在前线汉中御敌,后来又退守剑阁。诸葛瞻则攻戊成都,后来因战事需要迁到绵竹驻防。魏军久攻剑阁不下,大将邓艾亲率8000精兵走阴平小道进入益州腹地并在绵竹和诸葛瞻交战。邓艾的神兵天降打乱蜀军所有部署,诸葛瞻领兵御敌最终战死绵竹。战后钟会为了缓解蜀汉旧臣的怨气,特意为诸葛瞻立碑。

预言史万岁的行动

诸葛亮最后一个预言是在南征期间,第三次生擒孟获之后。按照之前的约定,这一次孟获将会返回南中带着精锐象兵出战蜀军,诸葛亮虽然不知道象兵是何物,但考虑到猛兽怕火的习性,特意命匠人制作了各类老虎、野狼模样的雕像,在里面填满火油,准备在战场上破敌。

当天深夜诸葛亮一如既往观测天象,突然间算出了什么事情,于是挑灯夜看地图,这一看就看了一整晚的时间。第二天诸葛亮精力充沛的布置任务,随后派大将向宠带着2000精兵埋伏在左侧山腰。

当孟获领着象兵来袭时诸葛亮命人将野兽模样的雕像点火推进象兵群中,大象果然被火焰吓退,诸葛亮趁机命人在后面放诸葛连弩压制,孟获领着南中部队顽强抵抗。当南中部队体力渐渐不支时诸葛亮突然命令向宠的伏兵杀出,慌乱间孟获不知道向宠有多少部队多少战力,只能请降。

再一次投降的孟获同样不服诸葛亮,扬言南中还有杀手锏,还想继续作战。包括向宠在内的很多蜀将建议诸葛亮杀了孟获,但诸葛亮还是放走孟获。诸葛亮知道孟获已经是强弩之末,南中之战也即将结束,然后命人雕刻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万岁过后,胜我者过此"。

当时,包括三国统一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人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直到三百年后隋朝大将史万岁奉皇帝杨坚的命令征讨南中,史万岁下令部队扎营时无意间发现这块石碑,当史万岁得胜而归后方才知道碑文的意思。

诸葛亮的三大预言3

第一个预言:好友的官职

诸葛亮早年丧父,由他叔诸葛玄把他抚养成人。后来,他的叔叔诸葛玄担任袁术的豫章太守,便带着诸葛亮和他的弟弟诸葛均。不知道什么原因,派朱皓担任豫章太守,不让诸葛玄去了,诸葛玄与荆州刘表关系好。

诸葛玄便依附刘表去了,诸葛玄去世以后。诸葛亮便耕种垄上,这个时候诸葛亮有三个好友:崔钧、孟建以及徐庶,这四个人都非常贤能。有一天,四个人一块游玩,诸葛亮突然对其他三个人说:“我能知道你们未来会做什么官职?”

《魏略》记载:“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大概会做到刺史、郡守差不多的位置,三个人听完觉得很意外,但是谁也没有在意。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事情真像诸葛亮说的那样,崔钧当了郡守校尉;徐庶当了御史中丞;孟建当了凉州的刺史将军;诸葛亮预言的正确。

第二个预言:儿子不成才

诸葛亮四十六岁才有儿子,可谓是老来得子。《三国志》这样记载诸葛瞻:“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意思是:诸葛瞻擅长书画,记忆力很高,蜀人因怀念诸葛亮,所以喜爱诸葛瞻的才思敏捷。

诸葛亮生前认为诸葛瞻不会成才,《三国志》记载:“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中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意思是: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兵武功,给他的哥哥诸葛瑾写信说:“诸葛瞻今已八岁,聪明可爱,我嫌他早熟,恐怕难成大器。”

最终,正如诸葛亮所说,诸葛瞻没有成器。他并没有像诸葛亮一样,成为蜀汉的顶梁柱。诸葛瞻战死于绵竹,这场战败他需要承担主要责任。要不是他轻敌,过度劳累的邓艾,又怎么能将其击败。

第三个预言:万岁过后,胜我者过此

建兴三年春,诸葛亮率军南征,这年秋天,全部平定了叛乱。根据《隋书》记载: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刻下碑文“万岁过后,胜我者过此”。对此下属都不了解诸葛亮的意思,属下认为要胜过诸葛,最起码要到万年之后。

诸葛亮笑着并没有回答,直到372年后这个预言才实现。原来隋朝武将史万岁征战沙场,战无不胜。行军路上偶然遇见这块石碑,上面写着“万岁过后,胜我者过此”。才知道这个碑,不是诸葛亮炫耀自己。而是预言史万岁,会从这里经过,可见诸葛亮预言全部都了。

诸葛亮一生三个预言,居然都应了,真是卧龙神人

说起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很多人都想到了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用兵如神这样的形容词,必须说,诸葛亮真的是一位博古通今的 “神人” ,他甚至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

由于诸葛亮在隆中居住了十年,对荆州的情况非常熟悉,与此同时,荆州还有诸葛亮的朋友以及结交的士族,因此,在刘备征战期间,诸葛亮留在荆州,在巩固后方和支援前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诸葛亮生活在隆中,但他始终关心国家的情况,并以家国天下的情怀来思考国家的未来和发展。隆中十年的学习使诸葛亮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 社会 、分析形势,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在隆中时期,诸葛亮结交了许多名人,为自己建立了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

今天,我将告诉你他预测过的三个精确预言。

首先是预测朋友的官职。当时,曹操带领部队占领了徐州,诸葛亮别无选择,只能去荆州躲避,在那里,他结交了四个朋友,几个人经常一起谈论古今,游玩辩论。有一天,几个人聚在一起聊天,突然诸葛亮对四个朋友说,我可以预测你们以后的官职,今后几位都可以担任刺史郡守。那时,朋友们并不相信诸葛亮的预言,并完全把它当作一个玩笑话,出乎意料的是,经过多年,诸葛亮的预言成真了。

第二是预测儿子很难成大器。虽然诸葛亮非常强大,但他却是老来得子,46岁时,他有了他的第一个孩子,诸葛瞻。虽然诸葛瞻样貌看起来像诸葛亮,小时候也非常聪明,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认为诸葛瞻长大后会成为一个著名的大人物,诸葛亮却不这样认为,他甚至在给哥哥的信中写道:儿子诸葛瞻过于早熟,很难成为大器。许多年后,诸葛亮的预言再次成真,诸葛瞻因轻视敌人而死,他的名声完全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最后的预测是: 万岁之后,胜我者过此 。这九个字是诸葛亮在北伐期间雕刻在一块石碑上的文字,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在歌颂自己的功绩,但事实并非如此。直到372年以后的隋朝,隋朝的将军史万岁南征北战、追击敌军经过了诸葛亮的石碑,这证实了诸葛亮所立的石碑上的文字,这件事清楚地记录在 历史 的史册中,而不是后人编写。

不得不说,诸葛亮真的是预测得很准,难怪他在百姓中得到了高度赞誉。

诸葛亮的12预言是真的吗?

吾到无人到,只有伯温到:意思是我在这里,没有人会到这里,只有刘伯温会到这里。诸葛亮的12预言来说在几千年后得到应验并不是运气或者偶然发生的事,而是一切在这位智慧的历史人物的预测之内的。

从姜子牙到孙膑再到诸葛亮,诸葛亮已是三世修行,前知三千年事,后知三千年事。他知道自己这一死,已是物极必反,再也没有机会转世,就希望着在墓中享受岁月静好的时光,不想被后人打扰。于是他吩咐后主刘禅,要他在自己陵墓墓门的入口处立一巨碑,刻上“吾知无人来字样”。又在不远处树一碑,刻上“只有伯温到”字样。

刘伯温辅助朱元璋取得了天下,他是很不服气诸葛亮的,他让人传唱“三国鼎立诸葛亮, -统天下刘伯温”的顺口溜,并带人去挖掘诸葛亮的墓,测试诸葛亮的预测能力。当他看到墓后面石碑“吾到无人到”的字,忍不住哈哈大笑,说道:“什么神算诸葛亮 ?你说'无人到’, 老夫我这不到了吗 ?"得意之余,继续前行,待看见另一石碑上的“只有伯温到”,不由僵直了身子,半天说不出话来。扭头又看见七口大缸前牌子上写着“小刘,小刘,快快添油”,顿时恭恭敬敬地跪到诸葛亮棺椁前谢罪,并命人购运香油,将七口大缸灌得满满的,封堵好墓门入口,倒退离开。

诸葛亮的后人现在是否在世?

诸葛亮的直系后人目前是存在的。目前,在山东临沂和浙江兰溪各有一批姓诸葛的人士,他们都有各自的家谱记载着与诸葛亮的渊源关系。在浙江,诸葛后人几乎遍布全省各地。但据说,他们都发源于浙江兰溪市的诸葛村。

在诸葛亮46岁的时候,他的儿子诸葛瞻出生。史书记载,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才八岁。但他从小就聪慧可爱,擅长书画,记忆力很强。长大后从低级军官做起,一直升到他父亲曾担任过的军师将军。

后来,诸葛瞻官至卫将军,一度执掌蜀国朝政。魏国大将邓艾讨伐蜀国时,诸葛瞻率领军队前去抵抗,拒绝魏军诱降,战死在绵竹。当时他的儿子诸葛尚年仅十七岁,同样战死沙场;诸葛瞻殉国之时,他的次子诸葛京还很小,不到参军打仗的年龄,所以幸存了下来。

晋朝统一三国之后,诸葛京被新的朝廷迁居到中原一带,征召为官吏。诸葛京出任过关中地区眉县令,并治理得很好。想当年,他的祖父诸葛亮多次想攻打眉县,都未能如愿。没想到历史与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让他从未谋面的孙子成为这里的县令。

后来,诸葛家族除了在老家山东琅琊一带的族人之外,史书上有记载的幸存者就只剩下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和诸葛诞之子诸葛靓,诸葛京在担任眉县县令之后,继续升迁,最后官至江州刺史。从此,史书上就不再有诸葛京后人的记载。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南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理想,数次北伐。

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三国中的诸葛亮现如今到底还有没有后代呢?

因为诸葛亮的存在,三国成为一个光耀历史的时代。

苏轼评价诸葛亮“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他禁不住赞叹“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其仰望之情可见一斑。康熙认为能够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臣,只有诸葛亮。

作为蜀汉的股肱之臣,诸葛亮无我无私,志气清明,坦荡忠诚,为蜀汉的发展而事必躬亲,不曾有过丝毫懈怠,受到了高度好评。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那么,一代风流人物诸葛亮的子孙怎么样?他现在还有没有后代呢?


要说诸葛亮的后代,首先就是儿子辈的诸葛乔、诸葛瞻了。其中,诸葛乔是诸葛亮的养子,诸葛瞻则是他唯一的儿子。

关于诸葛亮的爱情,有一个民间故事而流传甚广了。据说荆州名士黄承彦把女儿黄氏嫁给了诸葛亮,黄氏虽然聪慧过人,但是面容丑陋。后人不断展开想象的翅膀,为诸葛亮的夫人起了“黄月英”的名字。

诸葛亮与黄月英这一对夫妻可谓是琴瑟和谐,他们都智慧超群,都爱好兵法,都思维缜密等,很有共同语言。

人生因为缺憾而精。诸葛亮夫妻的遗憾在于迟迟没有子嗣。诸葛亮逼不得已,只好向长兄诸葛瑾借一个孩子来抚养。当时,诸葛瑾已经生有两子,即诸葛恪、诸葛乔。史载:“论者以为乔才不及兄,而性业过之”。弟弟请求,诸葛瑾权衡之后,将次子诸葛乔过继给了弟弟。

来到蜀汉后,诸葛乔投身后勤保障工作,他官至驸马都尉,主要在汉中活动。在诸葛亮写给诸葛瑾的书信中,还提到他说:“今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於谷中。”《三国志》中称,诸葛乔逝世于建兴元年(223年)。清朝学者何焯、钱大昭认为,诸葛乔应当是死于建兴六年(228年),由此推断,他是英年早逝了。


按照《三国志》的说法,诸葛乔死亡五年之后,四十六岁的诸葛亮生下了自己唯一的儿子诸葛瞻。对这个儿子,诸葛亮从严教育,诸葛瞻长大后深受信任。但因为宦官黄皓作梗,诸葛瞻始终负责首都一带的防务工作,没有获得更广阔的舞台。诸葛亮死后,人们很是思念,诸葛瞻也因此得到人们的拥护和尊重。

在钟会、邓艾率大军攻打蜀汉的时候,姜维将他们阻拦在险峻的北部蜀道。邓艾最后孤注一掷,从小路偷渡,进入了蜀汉的腹地。强敌来犯,诸葛瞻连忙在绵竹整顿兵马,与邓艾殊死一搏。但是,命运并没有垂青这个名门之后,诸葛瞻兵败,死于军中。

儿子诸葛乔去世后,留下了独子诸葛攀。而因为诸葛亮不久有了亲生子,而诸葛瑾一脉则因为诸葛恪的去世而没了继承人,于是诸葛攀便改回身份,为诸葛瑾一脉传承香火。

诸葛瞻生有二子,其中长子诸葛尚和他一同抵御邓艾,死于军中。而次子诸葛京则留住了一条性命。

据《三国志》记载:“次子京及攀子显等,咸熙元年内移河东。”在蜀汉灭亡后,诸葛瞻这一脉的诸葛京和诸葛乔一脉的诸葛显都被迁徙到河东郡定居。其中诸葛京进入了西晋官场,先是担任郿县县令,后被“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所举荐,最终官至江州刺史。


时间浩浩荡荡,淹没了无数名门豪杰。之后,关于诸葛亮后人的记载便不见于史书了,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消失在了历史上。

在今天浙江省的兰溪市,有着一个名叫“诸葛村”的小村落。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里发现了《高隆诸葛氏族宗谱》,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宗谱了证明诸葛亮后人的去向——从宋朝开始定居在浙江兰溪。人们还发现了明代修建的诸葛大公堂和丞相祠堂。

诸葛村山清水秀,“八阵图”形式的建筑格局不但特色鲜明,而且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诸葛亮的口碑一直挺立在历史之中。如今,他的后人们安静地生活在浙江兰溪一带。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