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第四爻

易经10-(封序01)-乾卦(上)乾卦六龙

《易经》首卦便是以龙为代表的乾卦,乾卦以六条阳爻为卦象,表示宇宙的广阔和层出不穷。那么我们中华民族要将自己称作为龙的传人呢?

而《易经》首卦的六条阳爻之龙,又暗含着怎样的人生道理呢?

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把自己叫做龙的传人,特别是当我们中国人和西方人交流多了以后,我们更是充满了疑惑。因为欧美,他们对龙的观感不好,多半认为龙是很邪恶的,为什么你们中国人会特别喜欢龙呢?

我们任何地方都要把龙的形象显示出来,甚至于把自己的子女叫做龙子龙女来看待。因为我们知道龙最起码有三个特性:
第一个,它变化多端。它是最会变化的,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任何一种动物,没有它那么多变化。
第二个,它很难缠。你掌握不住它。

第三个,它显得神通广大。你什么样的困难,都难不倒它。

因此,我们就想到两件事,一个是说这么神通广大,这么难缠,这么变化多端,我如果采取跟它敌对的话,那我一辈子痛苦。因为我们搞不过它,我不如抱着龙跟它合为一体,然后借力使力,随着它翻转,反而比较方便,也比较安全。这是我们第一种想法。

第二种,就是我们对龙很羡慕,你看它地上也能活,空中也能飞,当中你也可以安顿自己,中国人最喜欢的就是他能够像龙一样的神通广大,随时应变,无说不通。我们都知道人生要面临很多的困苦,艰难、阻碍,如果我们像龙一样,那该有多好。因此我们就会把乾卦这个具有充分创造力的这个能量,用卦来加以模拟。
乾卦的大象叫做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天空,最主要的就是云行雨施。它有云有雨才叫天空,如果天上有物质,它统统掉下来。它没有,它空空无有,所以叫天空。但是它有云,它有雨,云雨要动,云雨不动的话,那这个天气凝固在那里,那时很闷的。那草木也很难长大。所以云要行,雨要施,所以叫做 行 。

天如果不运行的话,那个空气不流通就槽糕了。

健:不是说刚而已,而且要持久才叫健。你很刚,一下折断了,很行,一下子变不行了。持久地运行,才叫做天行健。

我们看到太阳持久地不停地起来,下去,起来,下去。空气不停地流动,有时候有云,有时候有雾,有时候下雨,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就觉悟到,我做一个君子,我应该向天学习,学习什么,自强不息。

天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位置,《易经》中的乾卦,正是寓意着宇宙自然万物统领于天,体现天的意志。那么在乾卦的六条阳爻,究竟都寓意着怎样的含义呢?自下而上,乾卦的初爻,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看到一个卦,它有六条连续不断的直线,统统是奇数,统统是阳爻,我们就可以想象到,处于这么一个状况,我们应该一步一步怎么样子去走出我们自己的路来。

我们可以分成两方面, 一方面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一方面是做事的基本原则 。

做一个人,不外乎做人做事。你从做人的角度看乾卦,从做事的立场来看乾卦,你应该看得很清楚, 乾卦真正找出它的重点,一共只有六个字:
从底下开始,初九是潜龙。九二是见龙。《易经》里面这个见,有很多地方是读现的,因为它本来就是现的意思。九三是惕龙,九四是跳跃的跃,跃龙。九五是已经跳上去飞在空中的飞龙。到了上九你就要小心了,那是高亢到极点的亢龙。因为物极必反,所以当一个人一路爬爬爬,爬到最高点的时候,后面是怎么样?大家心里应该很明白了。当一个物体往上抛,抛到抛物线的顶点,后面一定是快速地往下坠。所以亢龙有悔。这是大家都很清楚的事。
初爻叫潜龙, 潜 ,就是我们讲的 初难知 。因为它刚刚冒出来,你搞不清楚。所以初难知有三方面,一方面就是刚刚冒出来,到底将来会怎么样,谁也料不到。第二个,这个刚刚冒出来的人也好,刚刚冒出来的事情也好,他自己也没有把握他将来会怎么样。第三个,整个的环境对它合适不合适,暂时还不知道,所以叫做潜龙。我们现在把它叫做潜在的能量。说这个人有潜力,有潜力,要读读《易经》了。
潜龙它的(初九)爻辞叫做 潜龙勿用 。这个勿用不是不用, 勿用就是要用 。

乾卦的第一爻为潜龙,而潜龙的爻辞是潜龙勿用,从字面上看,勿用就是不要用。但这却是错误的理解。那么潜龙勿用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又如何巧妙地做到潜龙勿用 呢?

一个人如果没有能力的话,你就没有资格称龙。要先问问自己我够不够资格当做龙的传人。我既然要做龙的传人,我就要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让我有资格变成中华民族的一分子。
《易经》里面乾卦一开始,就是元亨利贞,到底在讲什么?就是你要是龙,你要具备四种美德,那位有了元亨利贞这么好的美德,你还叫我勿用,这不奇怪吗?太简单了。你刚到一个地方,你就开始发表很多意见,人家在(当)地人一听就知道你是刚来的,你对我们本地是完全不了解。那你的处境是不是很危险?一个人来到一个地方,一定要平心静气,多多了解,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入境问俗。你搞清楚了,你有什么意见再说。
你看孔子,他是礼的专家,他最懂得礼,《周礼》他是最花力气,而且最有心得,他也最有权威,今天叫做代表性,来讲《周礼》。可是,“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孔子经过太庙,看到很多礼器,一直问这个是做什么的,就是《易经》八八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卦第一爻,天下第一爻,潜龙勿用。孔子问这个是做什么的,不是他不懂,不是他不会去请教人家,他是想知道你们这些人,到底了解到什么程度。我可以跟你们配合到什么地步,而且有没有什么改变,我总要了解一下。因为很多事情它会随着时间的流动而作出一些调整。甚至这个礼器暂时没有了,用那个来代表,如果我们不知道的话,到时候出洋相的是谁。是我。

入境问俗,就是潜龙勿用 。一个没有能力的人,是没有资格讲潜龙勿用的。那个根本不算潜龙,也不能用,潜龙就是我有潜在的能力。潜龙勿用对中国人发挥了很深的影响。但是后来读书人只会读文字,潜龙勿用,潜龙不要用,哪有这回事。中国人说勿用,用现代话来讲千万记住, 站在不用不用的立场来用,而不是不用 。不用就是废物,站在不要用的不要用立场来用,潜龙勿用,有话暂时不讲,听听人家讲,如果我一讲出来,人家马上讲,你这个我们二十年前就谈过了的,根本行不通的,你刚来的人你懂什么,你在这里放肆,那不糟糕了。你还就讲,然后别人讲的都比你更高明,那你自己无地可容了。但是你老勿用勿用,你老潜在里面,你要不要见xian,要不要表现出来?应该表现的时候才会表现,如果不应该表现的时候,还是不会表现。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潜龙勿用,将自我的才华在最恰当的时机展现出来,那么依照乾卦,我们就上升到了第二爻,见龙的境界。该如果将潜龙勿用运用到极致,达到见龙的时候,又该如何理解当前的处境呢?

潜龙勿用,在历史上最成功的人,就是诸葛亮。诸葛亮他自己就叫卧龙,他整整潜了27年,他在等谁?刘备。刘备三顾茅庐,就是他潜出来的。诸葛亮给他未来整个的展望,告诉他天下的事情,就是这样这样下去,听得刘备简直是叹为观止,然后就请他,你无论如何要下山帮我的忙。诸葛亮还是没有答应,因为这是最后一关考验了,他说不要不要,你另请高明,他就看看你刘备怎么讲,如果刘备说那你不下山我怎么办呢?那孔明绝对不会下山。刘备也了不起,他跪下来说,你不下山,天下的苍生怎么办?我刘备无所谓,孔明是冲着这句话才答应的。不是说你看我三次我就下来。
所以爻辞写的很清楚,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你看一出来就是个大人的样子。一个人不表现则已,一表现你就要心理上准备,四方八面的打击都来了。你表现的不好,没有人打击你,你越表现的好,所有的人都不高兴。为什么?因为你抢到他的光了。因为未来机会都被你垄断掉了,老板的心都被你抓去了,那我们算什么呢?
当一个人表现的很好,你就要知道,你已经进入第三个位阶了,叫做惕龙。高度警惕,防不胜防。
在《周易》之中, 乾卦第三爻的爻辞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它的中心意思,可归纳为四个字,忧患意识。那么,当我们达到乾卦第三爻,惕龙的境界时,我们该如何做人行事?从诸葛亮身上,我们又能得到怎样的启发呢?
诸葛亮一打赢后,曹操就把他当作主要的对象,以前他只知道刘备很可怕,现在知道诸葛亮又来了,又增加一个可怕的人,然后大家就开始研究他,就让他站在亮处,一个人站在亮处你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人最怕就是敌人在哪里,你都不知道。人没有名,人没有钱,你自我报废的机会比较小,人有名,人有钱,人有势,你就知道你快要自我爆破了。太多了。所以《易经》告诉我们,当你有名有势有利,当你表现得非常好的时候,你要告诉自己,你已经进入惕龙了。所以第三爻,,把那个龙都去掉了,这不是龙了,哪里是龙?你已经高度危险了。你再龙也没有用了。白天也警惕,晚上也警惕,好像随时会发生灾难一样,这是中华文化里面最了不起的,叫做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不是说怕东怕西,畏首畏尾,不是。而是说我有今天这点小小的成就,我不要自己毁掉,我们把它叫惜羽毛。好不容易有一些名声,你要好好爱惜,不要毁于一旦。一个人警惕的目的就是希望再上一层楼。没有鼓励大家都再上一层楼,因为《易经》的乾卦它分成下乾跟上乾,它分成两部分,你如果自得其乐,其实你就把下乾做好,你心安理得,也没有必要再上一层楼,你有好好自己去斟酌斟酌,如果要,那你就要准备好,你这次的跳跃,跟当初的潜龙见出来,那时不太一样的。
我潜龙,潜到我对于环境很熟悉,我潜到人家也了解我了,我潜到我有把握可以表现的时候,我就见龙在田,其实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可是当你要更上一层楼的时候,你要小心了。你看我们中国人建的很多塔,它就告诉你,越高层越孤单,高处不胜寒,越底下空间越大,越往上空间越狭小,你要不要往那面去挤,你自己好好想。要的话你就要准备,接受更严格的考验。所以那叫做跃。跳跃的跃。
在人生之中,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经历乾卦所说的六爻境界。当人生达到乾卦第四爻所说的高度,人生的风险也就加大, 第四爻的爻辞为:或跃在渊,无咎 。预示着或者飞升,或者低落谷底,如果能够跃过此境界,人生就可以到达乾卦的 第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
那么乾卦的四爻和五爻所说的人生高度,究竟是怎样的处境呢,《易经》对此又有着怎样的提醒和启示呢?
你这一跃,飞龙在天,但是相反的,你跃不上就掉入深渊。掉入深渊,可能一直掉到初爻都不一定。你看有人就是为了争取,争取不下的时候,一下子被打落下去了,整个都没了。一个人要不要往上走,最好由自己决定,不要被人家摆布。人家要拱你,拱你的人,他是什么心态?多半是为他自己好,他把你抬起来,你坐在轿子里,他替你抬轿子,你就听他摆布。你愿意,那没话讲。你不知道,那你就糟糕了。你以为你坐轿子可以为所欲为,没有那回事。他把你抬到哪里,你都不知道。所以,你可以立定志向,当了主管以后,又想做到总经理,大可不必。跃,它是可以的。但你要接受那可能的结果。上去固然好,下来怎么办?你说下来我也心甘情愿,做,去跃。一跃果然飞龙在天。
飞龙在天,是人生最高境界。如愿以偿,自由飞翔。作为一个领导,你下面有很多人,到底是他们在捧你,还是你在指导他,这是是双方面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样才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去关心底下的人。否则的话你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可以为所欲为,哪一天从轿子里掉下来,没有人同情你。爬得越高,摔得越重,这是事实,这是物理现象。 所以一个人到了飞龙,你千万记住,适可而止,度量要大 。不要再把自己拱到像秦始皇一样的高亢。
高亢的意思用今天的话来讲,就叫做脱离群众。亢,脱离群众。

当你一脱离群众以后,你就像那个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你看风筝拉 拉拉,搞得很高,你还要有那条线,你才能收得回来。线断了,高而无位,失去了群众基础,你再说话试试看,可能就没有人理你。那时候就非常麻烦。

《易经》作为先人智慧的结晶,与其说是可以分析未来的先知之学,不如说是警醒和启示人们做人行事的睿智锦囊。那么通过《易经?的乾卦,我们应怀有怎样的心态处世,增进自己的修为呢?

做事情刚开始要了解现况,那就是潜龙勿用。潜龙勿用不是叫你不要做事,而是叫你不要一味地求表现,一个人到了一个地方,先安静下来,了解了解当地的状况,了解了解领导的个性,然后再熟悉一下环境,跟其他人打打交道,一句话讲完了,等到大家都支持你,你就放心的表现。如果你没有把握,大家会支持你,你最好不要表现,你不表现你不会出丑,你一表现,稳定出丑。所有人都是经历过这样的状况来的,只是他一直骂别人,小气,嫉妒,见不得人家好,他不知道自己检讨。

中国人不讲能力不能力,西方人是专门讲能力的,因为西方人你只要有能力,你就可以表现。别人错是别人不对。那是西方社会。中国人不讲能力,不是不重视能力,而是他讲一种比能力还深一层的东西,叫做本事。

什么叫 本事 ?就是你有能力,还要加上你表现得让人家很欢迎你,很接受你,对你口服心服,你才叫有本事。
我们这样子的态度来了解《易经》,你把所有六十四卦的道理都通了,你还用占卜吗?你自己就知道是哪一卦哪一爻,这才是真正《易经 》的功能。
我们要了解为什么孔子特别为乾卦写了《文言传》,写了那么多字来解释,所有下一次要讲六龙御天。

《易经》六十四卦解读之十 履卦

履卦的卦象:上面是乾卦,为天,下面是兑卦,为沼泽,是天上泽下。

“咥”是咬的意思,踩到老虎的尾巴上,老虎却没咬人,所以是亨通的。
“履,柔履刚也”,履卦是柔踩在刚上。履卦六根爻里只有一根阴爻,这根阴爻就是最重要的一根爻,是柔的,其他五根阳爻都是刚的,所以说履卦是柔踩在刚上。“说”通“悦”,喜悦,履卦下面的兑卦主喜悦;“应乎乾”,适应了乾卦,履卦上面的乾卦代表老虎,也代表天道。“说而应乎乾”是高高兴兴地踩在老虎尾巴上,也就是和悦地顺应天道。“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所以踩到老虎的尾巴,它没有咬人,这是亨通的。
“刚中正”,履卦的第二爻和第五爻都是阳爻(刚爻),都在中间,叫“中”,阳爻居阳位,叫“正”,就是不仅中而且正。“履帝位而不疚”,“帝位”指上面的乾卦,乾卦为君主、为帝王,老虎也是兽中之王,乾卦刚好符合这个位置,所以踩上“不疚”,没有灾祸。“光明也”,是光明的。
所以成功的关键在于你是不是有光明正大的品德,是不是走在合适的路上,是不是符合礼仪、行为规范。

上面是天,下面是沼泽,天上的太阳照在下面的沼泽上,沼泽中的湿气就会上升,这样就能上下相应。所以,君子要按照这个卦象来“辩上下,定民志”,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素履往,无咎”,意思是要按照本心来做,本心也就是现在时髦的一个词——初心。按照初心来做,走正道,就可以“无咎”。初九是刚开始,而且是阳爻处在阳位上,这是告诉我们保持正心、正道、初心就没有灾祸。
“独行愿也”,按照自己心中的愿望来做事就不会有灾祸。这个心中的愿望就是初心。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履道坦坦”,走在坦坦荡荡的大道上;“幽人贞吉”,“幽”是幽暗,“幽人”在这里指隐居、归隐的人,恬淡隐居就会吉祥。第二爻处在中位上,要走中道,也就是大道。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第三爻就是到了第三个时空点,这是履卦唯一的阴爻。“眇能视,跛能履”,“眇”是瞎了一只眼睛,“跛”是瘸了一条腿,这都是不正常的状态,会遇到凶险。“履虎尾,咥人,凶”,踩到老虎尾巴上,老虎会反过来咬人,是凶险的。
“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瞎了一只眼就看不清楚了,不能明辨事物。“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瘸了一只脚还能勉强走路,但是不能与人一起远行了。“咥人之凶,位不当也”,被老虎咬了,说明阴爻居阳位,位置不当。“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武士那样的人想去夺取王位,这是志向太刚了、太过了,这个时候就会有凶险。
《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愬愬”是恐惧的样子。
第四爻是乾卦最下面的一根爻,乾卦代表老虎,这时虽然已经踩到老虎尾巴上了,但是因为有谨慎之心、有恐惧之心,反而是吉的。
第四爻是告诉我们要有忧患意识、有恐惧之心、有敬畏之心,这样就不会有危险。
《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夬”通“决”,决断、武断,如果太主观、太武断,就会“贞厉”。
九五爻一般是好的,九五至尊,又中又正,但如果这时做事过于主观、武断,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不注意与别人的沟通,就会凶险。

从卦象上来看,第五爻和第二爻是对应的,但这两爻都是阳爻,是刚的,所以会沟通困难、会有凶险。有凶险,但不至于发生灾祸。因为这个时位好,又中又正,是适当的,按照中正之道来做就可以趋吉避凶。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视”和“考”都是考察、审视的意思。“视履考祥”,就是到了最高、最后的阶段,要回过头来详细地考察一下走过的路,看看过程中的得和失。“其旋元吉”,“旋”是反转、转身,回过头来往下走才“元吉”,大吉大利。

履卦是讲成功之后仍然会有艰险,所以做事还要谨慎小心,始终保持就像踩在老虎尾巴上的心态,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履卦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在取得成功之后,要符合礼仪地去实践、行动,在六个不同的时空点上要采用六种不同的方式,只有方法合适才能战胜凶险。有的爻虽然又中又正,但仍然会有危险;有的爻虽然不中不正,但只要警惕小心,仍然是吉的。这是从两个方面告诉我们按礼行事的重要性和意义,这样做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八卦生六十四卦

八卦,单卦为经卦,两卦相重为别卦,八个别卦按五行分为八个宫,八宫只有八个卦象,那么其它五十六个卦象是怎样产生出来的?这是大家所关心的。
阴阳的规律是"变",可以说是变化无穷。因此,其它五十六个卦象,都是有八首卦变出来的。其变法是,阳变阴,阴变阳。如乾卦六个爻都是阳爻,变时从最下面那个爻开始变(称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自下往上数),乾卦初爻由阳爻变为阴爻,就变出来"天风姤"卦,即第二卦。乾卦二爻由阳爻变为阴爻,就变出来"天山遁"卦,即第三卦。乾卦第三爻由阳爻变为阴爻,就变出来"天地否"卦,即第四卦。乾卦第四爻由阳爻变为阴爻,就变出来"风地观"卦,即第五卦。乾卦第五爻由阳爻变为阴爻,就变出来"山地剥"卦,即第六卦。

"山地剥"卦第四爻由阴爻变阳爻,就变出来"火地晋"卦,即第七卦。"火地晋"卦初爻,二爻,三爻都由阴爻变为阳爻,就变出来"火天大有"卦,即第八卦。至此,乾宫八个卦俱全。以上是乾宫八卦变法,其它宫变法防此。

八宫变法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首卦中有阳爻就变为阴爻,有阴爻就变为阳爻,每变一个爻,就变出一个新的卦象。每宫变到第五爻时为止,第六个爻就不变了。第七卦是由第六卦的"山地剥"变来的,

是把已变出的第六卦的第四爻进行变化,如乾宫"山地剥"变为"火地晋"卦。第八卦是由第七卦"火地晋"卦变出来的,也就是把"火地晋"卦的初,二,三爻,由阴爻全变为阳爻,这样就变出"火天大有卦"。

第七卦"火地晋"卦,称为游魂卦,是因为在变化时,不变上六爻,而往下游复。第八卦"火天大有卦",称为归魂卦,是因为乾卦的初,二,三爻原来是阳爻,后来都变成阴爻,又把第七卦的"火地晋"卦的初,二,三爻都由阴爻变回为阳爻,有还原的意思,故称为归魂卦。故每宫第七卦为游魂卦,第八卦为归魂卦。

每宫八卦,八八六十四卦。

《易经》·乾卦

最近迷上了《易经》,着实受益匪浅。
何为《易经》?在这里,“易”是“改变、变换”的意思。通俗地讲,《易经》就是把世间万物分成六个阶段而研究其变化的经典。

《易经》有三大核心要义,简称“易有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

“简易”是指组成世间万物的本原是简易的。《道德经》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中也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就是太极,二就是两仪,即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用现在的话解释,就是二进制,阴阳这两个符号的运作变化构成了世间万物。

“变易”是指构成世间万物的本原虽然简易,但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不易”是指世间万物虽然充满了变化,但在背后支配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就是自然。曾经有人说过,一切要以自然的标准来判断对错的,顺乎自然的就是对的,逆乎自然的,即使现在看来是对的,但迟早也是错的。

并不复杂的三个词,犹如黄钟大吕,在我的灵魂深处掀起激荡。用简易的方法,去看待变易的事物,得到不易的真理,这是《易经》真正要传达出来的真谛,而绝不是迷信。

《易经》中的第一是“乾卦”,卦象如上图。“乾卦”是由“上乾”和“下乾”两个基本卦重卦而来的。“乾”的卦象就是不断裂的三画,表示的是“天”。大家可以去看小孩是怎么画“天”的,不就是在白纸的上方画上三条线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就是来自《易经》中的“乾卦”和“坤卦”。不知道大家听了是什么表情,反正我是很惊讶的。

“乾卦”可以说是《易经》中最好的卦,传说刘邦在芒砀山发动起义的时候曾占得乾卦,后来他果真推翻了秦朝统治,并战胜了项羽,成为汉朝开国之君,是大吉之卦。所以,“乾卦”的卦辞也是最好的,叫“元亨利贞”,通常认为这四个字分别代表着元始、亨通、祥和和正直等。意思是说,遵循“乾卦”的卦象从下往上一步步地向前,你就会获得“万物创始的天圆,亨通顺利的成长,祥和有益的前进,处世的贞正坚固”,此种状态还会周而复始。关键是怎么遵循呢?

“乾卦”把人生分为了六个阶段,就是六爻,从下到上按照自然数顺序排列,其中:一也称作初,六也称作上。每一爻都是不断裂的“一”,《易经》称之为“阳”,也叫“九”。从第一爻到第六爻的代号自然就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了。

卦有卦辞,爻有爻辞。那么,“乾卦”中每一爻的爻辞到底是什么含义?对人生、职场究竟有什么启迪呢?

第一爻,初九:潜龙勿用。意思是说,身居下位,时机还没有成熟,所以应当像潜藏的龙一样不要施展你的才干。换而言之,你的未来还是很难预料的。其实,“潜龙勿用”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隐而不发”,不要过早地显露才能去承受不该有的荣耀。历史上被称为神童而陨落的例子很多,最有名的要数方仲永了。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过早显露的天赋带来了莫大的荣耀,超出了这个年纪承受的范围,误以为虚名可以替代后天的努力,最终断送了自己的人生。第二层是“韬光养晦”,像越王勾践一样卧薪尝胆,做充足的准备,尽最大的力量,待时机成熟时一举冲向“九二”。说到职场上,就是要甘做配角,踏实地学习本领,不要一味地争先。

第二爻,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意思是说,龙出现在田野之上,有利于见到大人物,并以此来发展自己。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不完全正确。在当今社会,你不能埋没自己的才干,要自然而然地展露出来,才会有领导赏识你。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那些人,却不会留给从不付诸行动的人。过去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酒香当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在恰当的机会营销出去。在职场上,就是要抓住机会,轮到自己做主角的时候一定要当仁不让,尽全力展现出完美的一面。这个阶段,你会初步体会成功的感觉,肯定也少不了别人的赞誉。定好自己的位,守住自己的分,才有可能上升到“九三”。

第三爻,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是说,君子终日自强不息,每天晚上对自己进行深刻反省,保持警惕的心,检查自己的失误之处,才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此时的你处在下乾的上层,赢得了领导的信任,渐渐被委以重任,交办的事情也越来越多。现在绝不是沾沾自喜的时候,因为接踵而至的是诸多的“凶险”,如能力的欠缺、同事的质疑、协调的不力等等,你会突然感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打击,一不小心就会功亏一篑,只能停留在“九三”,永远不能跃进“上乾”。所以才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必要,你必须要求自己回炉重造,再学习再准备,才有可能更进一步,上到“九四”。

第四爻,九四:或跃在渊,无咎。意思是说,根据不同时机,可以一跃九天,也可以复沉于渊,都不会有什么灾难。我更倾向于另一种解释,处境很迷惑,需要在深渊里一跃而起。这种迷惑是不会招致什么灾难的。“九四”虽在上乾,却在最底层,俗称“夹板气”,朝上要看领导的脸色,朝下又引同事的催促,更有来自家庭的厚望。所以,你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时有左右为难之感,内心自然就会惶恐不安。大家肯定有过这种感受,在陆地上跳高一定比在水里跳得高。更何况要在深渊里一跃而至“九五”至尊位,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这个过程有点像蛙跃井底、鱼跃龙门。青蛙只有跃出深长的井口,才能感受天地宽广;鲤鱼只有逆流而上,才能化鳞成龙。这个阶段充满了打击的恐惧,同时又麻烦不断,对你的精神是极大的摧残。你唯一能做的是,深呼吸,将抱怨抛之脑后,把深渊视作涅槃重生前的磨炼。这个阶段的毅力特别重要。撑不下去,自己被深渊吞没,一路掉到“下乾”;撑得下去,一跃而起,深渊也会变成垫脚石。

第五爻,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意思是说,飞龙遨游于天际,有利于见到大人物。“九二”和“九五”都有同样的一句话,“利见大人”。我觉得“利”的含义是完全不一样的。“九五”这句爻辞中的“利”不是有利于,而是便利,因为你已无限接近于大人物,与一般人相比,你见到大人物肯定会更加便利。虽然贵为“九五”之尊,功成名就,一时风光无限,却依然逃脱不了“高处不胜寒”的宿命。虽然此时团队的功劳都归结于你的领导有方,但遭受重大冲击的时候你必将首当其冲。身居高位,虽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但天塌下来第一个砸倒的就是你。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永远形影不离,爬得越高后面紧跟着的必然是摔得越狠。这个阶段考验的是管理的艺术,讲究管理的火候,把握管理的分寸。火候一过,分寸一乱,自然就过渡到“上九”。大家应该猜得到,“上九”并不是一个吉的爻。

第六爻,上九:亢龙有悔。意思是说,飞龙起飞越高,便会处于极盛之处,而极盛便会达到衰退,自然就会有后悔的事情发生。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器皿中的水已经装得足够多了,再倒水必然招致倾覆;刀剑的锋刃已经磨得足够锋利了,再磨砺必然招致折断。这是物极必反的道理,所以,把握分寸,适可而止,损有余而补不足,才能屹立不倒。“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代表的是四德,分别是“仁礼义正”。分寸一旦逾越,你迟早就会刚愎自用,迟早就会失去四德,迟早就会跌下高位。正如前面所讲的,顺乎自然的就是对的,逆乎自然的,即使现在看来是对的,但迟早也是错的。高官正因为乱了分寸才会落马,自然就会后悔了。其实,“悔”在每个阶段都有,只是程度轻重不同。“亢龙有悔”的程度最重。为了把握分寸、适可而止,每个岗位都有任职年限,时间的分寸到了,自然就会轮岗、调岗。“上九”虽然处在最高位,但是并不自在,下面有五双眼睛在盯着你。如果感觉如芒在背,你至少是称职的领导;如果啥感觉没有,那就是麻木不仁了。身在其位,不谋其职,迟早也会被拉下位的。

《易经》中所有的卦都有六爻,其中第一、二爻合称“地”,第三、四爻合称“人”,第五、六爻合称“天”,所以六爻又叫天地人三才。《道德经》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可见人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比较尴尬的是,人处在第三、四爻之间,时常摇摆不定,一会离高层很近,一会又离基层很近,所以只有人才会“不三不四”。老子紧接着又说了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再一次地提出,最高的判断标准就是自然。只要你以自然为标准,当然就不会存在“不三不四”了。

再说回“乾卦”,“用九”是其独有的一个爻,爻辞是:见群龙无首,吉。意思是说,出现一群龙而没有首领,不过每条龙都能各尽其职,这很吉祥。我参加过一次“群龙无首”,说白了就是“无领导小组讨论”。氛围特别融洽,五个人一组,各抒己见,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真的没有领导吗?不,我们只是当他不存在。真的“群龙无首”吗?绝对不是,只是感觉不到它的存在。《道德经》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讲的: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意思是说,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还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这就是做领导的四种境界,“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不就是“各尽其职”吗?这样理解的话,见群龙无首,不是吉吗?当然是吉。

从第一到第六爻说了这么多,《易经》中用了一句话就概括了人生六个阶段的凶吉——初难知,二多誉,三多凶,四多惧,五多功,上易知。写到这里,我扪心自问:“我信命运,信卦吗?”其实,人生的变数极多,岂是卦能算尽的?真正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易经》只不过多提供了一种可能。再说了,信命运也好,信卦也罢,适可而止就行。信得过度了,不就是迷信了吗?

《周易•乾卦》(上)——爻位分析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的根源,对中华文化有着巨大影响,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运用一阴一阳构建了整个宇宙的框架,“若用之以顺,则两仪序而百物和;若行之以逆,则六位倾而五行乱。”《周易》共有六十四卦,是由八经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组合生成。这八经卦分别象征着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八种物象,由这八经卦组成的六十四卦也就分别具有了自己独特的象征意义。作为六十四卦的开端,乾卦有着重要的地位与意义。
《周易·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它由上下两个乾构成,是纯阳之卦。乾象征着天,代表着创造万物。但是为什么不直接把他成为天呢?《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中说道“天者定体之名,‘乾’者体用之称。”也就是说乾卦之所以用乾卦而非天,是以天的功能命名的。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人“法天之用,不法天之体。”乾卦由六个“-”(阳)组成,由下而上称谓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本卦外加一爻叫用九。这六爻所处的位置不同,虽都是阳爻地位以及意义却又有着不同。
六个爻位从下自上每两爻分别代表地、人、天。其中一、三、五爻位是阳位,也就是象征着阳性的事物,表达着刚的含义。二、四、六爻位为阴位,象征着阴性事物,表达着柔的含义。在这六爻中,二、五又是最好的爻位,因为他们分别才处于上卦与下卦的核心。往往五爻表示的是君主、君王,二爻则是代表地的最上层次,也就是广大的群众。这两者若上下相应则君民同心。又因为二、五分别是阴位、阳位,所以,当阴爻处于二爻,阳爻处于五爻时,则是最好的状态。上卦往往代表着外在及外部的事物,下卦则代表内在及内在的事物。阳爻从内向外发展,象征着事物从内而外的生发,是顺应自然的稳固、和谐的状态。也就是如果阳被阴压在下,则是本末倒置、趁虚而入的状态。
以上内容可能理解起来有点复杂,因此我将上文所说的内容整理成表格,更有助于大家观看,更有利于我们进行爻位的分析。
由表我们可以看出,乾卦虽然都是阳爻,但是其当位与否是不定的。那大家是不是也能理解,九五之尊的含义了~

推荐书目: 李学勤,《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1999年。
预告:《周易•乾卦》(中)——爻辞分析

请帮我解解卦 一点都不懂 乾4爻

问题不太明确。仅能就你的问题作不明确的回答。
乾4爻,可能是指乾卦的第四爻,其爻辞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意思是: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地位),有利于见到地位高贵的人,无论是求官还是求财,都大吉。
如果从变卦的角度说,乾卦的九四爻动,变卦是风天小畜,那就表示在见大人物之前,还需略作准备。总之,求财求官都比较吉。去干吧。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