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第五位是什么意思

戊是什么意思

戊的意思是:天干的第五位,用作顺序第五的代称。
详细字义:1.天干的第五位。方位属中央又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或纪日。如:周共和九年为戊辰年。2.古代以十干配五方,戊居十干中,因以指中央。五六者,天地之中合。——《汉书》3.指代土[earth]。如:戊己(指一旬中的戊日和己日;古以十干配五方,戊己属中央,于五行属土,因以戊己代称土);戊方(戊己之日)。
字源演变:戊字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形声字。甲骨文的“戊”字,斧形大致不变,但字体却已开始线条化了。金文的“戊”,此时“戊”的形体开始变了,顶钩变了,斧柄弯了、脚叉成为斜线。秦篆的“戊”字,讹变更大:斧柄弯而短,脚叉弯而长,顶钩竟成为丫杈形了。于是便相沿发展为汉隶和之后的楷书“戊”。

戊戌戍戎是什么意思?

戊戌戍戎读Wù、Xū、Shù、Róng。

基本释义

1、天干的第五位。

2、(Wù)姓。


地支的第十一位。

1、(军队)防守:卫戍。戍边。

2、姓。

1、兵器;武器:兵戎。

2、军事;军队:戎马。戎装。投笔从戎。

3、我国古代称西方的民族。

4、姓。

扩展资料: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戊戌戍是什么意思,天干地支纪年法

戊戌戍是什么意思

生活中我们总是遇到一些奇葩的汉字,有的笔画复杂;有的看着面熟,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读!另外还有一些奇葩的汉字,当它们 在一起时“模样相似”,不知道如何读?不知道什么意思?本文我们来分享一组四胞胎汉字“戊戌戍戎”,你了解它们吗?

戊戌戍戎,你了解吗?

戊(Wù):原指斧钺兵器的一种,天干的第五位。

“戊”字拆分为:“丿”和“戈”。“丿”有否定“不”的意思;“戈”有武力兵器的意思。甲骨文中就有“ 戊”,据考证“戊”当指“越”(有人说是越人造的武器)。“戊”字原本的含义是斧钺兵器的一种,说的是用武器来阻止“战争”,含有“不动之戈”的意味。后来这种武器被后来新兴的兵器淘汰。而汉字“戊”更多的意义是表示天干(位于十天干的第五位),位于十天干第五位,属。在古代“戊”也常常用作表示时间,如“戊更”说的就是晚上的“五更”。

“戊”的汉字演变

戌(xū):十二地支第11位。

在古代时间计法上,“戌”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或纪日,它是十二地支的第11位。如:“戌日”说的是我国农历纪日的日子;“戌时”指的是晚上七时到九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戌”作为十二地支中的一员,与十二生肖“狗”相对应,称之为“戌狗”。在十二生肖中的狗为什么“戌狗”?这是我国古人根据动物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划分的:到了傍晚的7时到9时属于戌时,人们劳累了一天了准备关门睡觉,只有一条狗还卧在门前守护着家院,所以狗又被称为戌狗。

戌狗

提到“戊戌”,想到“戊戌变法”。

看到“戊戌”二字,很自然地会想到“戊戌变法”,为什么叫“戊戌变法”?“戊戌”合在一起正好是“天干地支”的一部分,第35位就是农历的狗年。 戊戌变法就是发生在1898年(农历戊戌年)。这次变法也让历史记住了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更记住了谭嗣同那首荡气回肠的诗句(绝命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戍(shù):防守、守卫。

“戍”,左边是一个“人”形,右边是一个“戈”,指的是武器,所以“戍”的外形像是一名士兵拿着武器在守卫着土地。有人说“戍”和“伐”不都是一样吗?二者有明显的不同:“伐”说的是激烈交战的动作;而“戍”更注重的是边疆守卫的一种状态。

“戍”的演变

戍,现在更多的是用于动词,如“戍守”、“卫戍”、“戍边”等意思,指的就是战士防守边疆。而汉字“戍”最初的本义却是一个名词,是一种商代的官名,一种镇守边地之官,主要从事守卫等职责。说到这里,想起了我们的英雄,他们守卫我国的边疆,用青春写下了壮丽的英勇事迹,让我们记住英雄的名字(团长祁发宝;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战士肖思远;战士王焯冉)[玫瑰]

最可爱的人

戎róng:兵器的总称。

“戎”, 一个“十”,一个“戈”。“十”字号是“甲”字,意为铠甲,用于防御;而“戈”表示古兵器。你看,“戎”字中既含有防守的武器,也有进攻的兵器。所以汉字“戎”指兵器的总称。而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现在“戎”字更多地引申为与“军事”相关的事情。比如词语:从戎,意思就是指投身军旅。戎马一生,说的就是一生都在从军、作战。

从戎

戊戌戍戎:一句口诀方便记忆。

相信通过对它们的了解,您能对它们更加熟悉,为了方便记忆,在这里教大家两句口诀:横戌点戍戊中空,交叉便是戎。大家看,它们虽然结构形似,但是由于细微的差别意思却大不相同,只有真正理解汉字,才能灵活使用汉字。

聊城王岗爱讲字

“戊戌戍戎”这四个字,您还有什么记忆小技巧吗?欢迎您的指导[作揖]

以上就是与戊戌戍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是关于天干地支的分享。看完天干地支纪年法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戊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 拼 音 wù 
  • 部 首 戈
  • 笔 画 5
  • 五 行 土
  • 五 笔 DNYT

[戊]基本解释

天干的第五位,用作顺序第五的代称。

[戊]详细解释

〈名〉

  1. 天干的第五位。方位属中央 。又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或纪日。如:周共和九年为戊辰年

  2. 古代以十干配五方戊居十干中因以指中央

    五六者天地之中合。——《汉书》

  3. 指代土 。如:戊己(指一旬中的戊日和己日;古以十干配五方戊己属中央于五行属土因以戊己代称土) ;戊方(戊己之日)

[戊]百科解释

戊,wù,会意。从丿从戈,。“丿”意为“不”。“戈”与“丿” 联合起来表示“不动之戈”。戊与武同音通义:戊位中央,与“武保半步(三尺)之安”一致。(1) 天干的第五位。方位属中央 [the fifth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又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或纪日。如:周共和九年为戊辰年(2) 古代以十干配五方戊居十干中因以指中央 [centre]五六者天地之中合。——《汉书》(3) 指代土 [earth]。如:戊己(指一旬中的戊日和己日;古以十干配五方戊己属中央于五行属土因以戊己代称土) ;戊方(戊己之日)汉字,天干的第五位。寓意为茂,象征大地草木茂盛。方位属... 更多→ 戊

[戊]英文翻译

E

[戊]组词

戊申 青戊 戊寅 五戊 上戊 戊方 戊己 戊夜 戊部候 戊己芝 戊申录 戊戌维新 戊己校尉 异戊橡胶 更多戊组词

[戊]相关搜寻

戊寅 戊组词 戊申 戊戌维新 戊加一点是什么字 戊己 戊己校尉 戊加一横是什么字 戊一

怎么简单算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是我国古代纪时历法,十干有十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位,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组合,即天干第一位配地支第一位,即甲子,乙丑,丙寅……

但是天干只有十位,而地支有十二位,所以组合会在第六十组才到癸亥,古人也把这六十组合称之“六十甲子”。用来纪年月日时,比如只有你知道今天是壬辰日,通过推算,可以得出今天,昨天,明天等等任何一天的时辰的干支。

这就是五鼠遁的推法。
口诀:
甲己还加甲,
乙庚丙作首,
丙辛起戊子,
丁壬庚子居,
戊癸推壬子。

意思为:甲日和己日的子时就是甲子时,比如甲子日、甲申日、甲辰日;己酉日、己未日等等,后面的如此类推。
希望能帮到你。

怎么算每天的天干和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天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展开全文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