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福财神李诡祖

真正的财神爷是谁

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会悬挂财神像,在正月初二或者初五还会迎财神,希望财神保佑,大吉大利,财源滚滚。那么民间供奉的都有哪些财神呢?

其中影响最大的,应当首推“正财神”赵公明,然后是“偏财神”,还有“文财神”、“武财神”。


                                 

正财神”赵公明。在小说《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奉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龙虎玄坛真君”,简称“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这四位神仙,专管金银财宝,迎祥纳福、商贾买卖,因此被人们奉为财神。

李诡祖的历史记载

民国九年(1920年)版《三续淄川县志》中,有李诡祖的记载:
“北魏李诡祖。孝文帝时,任曲梁令。当南北纷争,民苦兵戈,独能抚楫流亡,敦行教化,与民休息,卒于官。民怀其德,立庙尸祝之,至今享祀不衰,明晋祀名宦祠。”
财神节的渊源见于《玉匣记》:七月二十二日,“增福财神圣诞”。也就是说,财神节祭祀的主神正是李诡祖。
清.光绪年间李鸿章修《畿辅通志》卷五十中关于广平府内增福祠的记载:
增福祠:在府治内,曲周在县治东,肥乡在县治南,鸡泽在西。开祀旧邑侯李诡祖。按:诡祖家世淄川,魏文帝朝仕曲梁时,极狐妖塞横水,贻福孔多,故作祠祀之。唐封增福相公,元封福善平施公,祠因以是名。
民国廿二年《曲周县志》记载,李诡祖,淄川人,任曲梁县令期间,清正廉洁,为民造福,疏通河道,治理盐碱,率先垂范,生活俭朴,把自己的俸禄都拿出来周济贫苦的人,是老百姓爱戴的清官,死后老百姓立祠纪念。增福李公祠亦名财神庙在城内东街道北,祭祀北魏曲梁令李诡祖。明嘉靖间,邑人兵部王一鹗重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又重修。今后殿改为第一模范小学。
李诡祖死后,经历了一个由人到神的过程,明万历兵部尚书曲周人王一鹗在《增福李公祠记略》有记载:
“祠崇祭祀旧邑侯李公也。案郡乘,公家世淄川,魏文帝朝仕曲梁。时殛妖塞横水,心切民隐,贻福孔多,既逝之后,民作庙祭祀之。盖能御大灾,捍大患,固祭祀典,之所适宜祭祀者,有唐封增福相公,元封福善平施公,则庙之所建也远矣!明兴晋祀名宦仍唐封,以便民之伏腊荐享,灾祥祈禳者,公多灵异,每祷辄应。嘉靖初年,按使毁淫祠,议及公庙,稽功德存之。庙制为享殿五楹,左右翼以廊各五楹,前崇门,次乐楼,后燕宫。积岁,两廊、燕宫就圮,迄乙未末,乡民宋渊等,请于祝侯斗南,倡议捐资,聚材鸠工。正梁宇,新覆构,耀金碧,藻檐朱栋,饰牖画垣。民咸乐趋,不月而焕然。且增建穿廊及广生殿,以循古典,以循时制,庙其大备矣乎!岁时伏腊,百姓祭祀公于庙,而公坟墓在安上村。朱邑所谓子孙爱我,不如桐乡之民也!则公之尸祝于兹土也,固与名宦崇祀,共垂不朽矣”。
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
山东淄川人士李公,北魏文帝时担任曲周县令。当时水妖作乱,伤害民众,李公设法消灭了妖患,又为百姓做了好多善事。他去世后,百姓感恩,就建立了祠堂来怀念他。后来唐朝加李公为增福相公的封号,元朝封他为福善平施公,所以这个庙由来久远。明朝建立后,仍是按着唐朝的封号,是为了让百姓更好的祭祀,或者祈祷,求福许愿等,而李公也很灵异,有求必应。嘉靖初年,审定汉族民间祭祀场所,李公祠堂因有功德而保留。庙的规模是享殿五间,左右厢房回廊各五间,有大门,有乐楼,有燕宫。乙未年末,乡民宋渊等向县令祝斗南请命,倡议捐款整修增福庙。官民响应,于是装饰一新。李公的坟墓在县东南安上村。西汉时朱邑说过,就是子孙后世会祭奠我,也比不上桐乡百姓对我的感情啊!李公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曲周这块土地,看起来只是在名宦祠里每年得到祭祀,实际却是在百姓的心目中占有不朽的地位。
成书于元明时期的道教经典《三家源流搜神大全》(即《三教搜神大全》)有增福相公一图,这位增福财神穿一品朝服,戴丞相帽。称:“李相公讳诡祖,在魏文帝朝治相府事。白日裁断阳间冤狱,夜间主判阴间是非,兼管随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饭禄料,及在世居民每岁分定合有衣食之禄。至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公元九二六年)赠为神君增福相公”。明《万历续道藏》所收《搜神记》也记载:“增福相公九月十七日生。李相公讳诡祖,在魏文帝朝治相府事。白日管阳问央断邦国冤滞不平之事,夜判阴府是非狂错文案,兼管随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饮禄料,及在世居民每岁分定合有衣食之禄。至後唐明宗朝天成元年赠为神君增福相公。”
曲周增福财神庙又名李公祠,是一座结合道教的神灵信仰和民间民俗信仰及祭祀场所的综合场所。曲周县的增福财神庙创建由来已久,创建于何时,各种资料显示,其最早创建在北魏时期,即李诡祖仙逝之后,这就是位于曲周县城东街的增福财神庙。元朝人胡仲升在他所撰写的《福善平施公碑记》中写道,“(李诡祖)既升之后,遂立庙宇而敬致祭祀享”;明朝曲周人万历时期曾任兵部尚书的王一鹗在《重修增福庙记》中写道,“(李诡祖)既逝之后,民做庙祀之”;清末光绪年间曾任曲周县知事的王希贤在《重修增福庙碑记》中开宗明义地说道,“县治东有古祠”,“(李诡祖)殁后,遂立庙焉”;而在山东淄川在民国九年即1920年所编纂出版的《三续淄川县志》中的《三续仕宦·北魏·李诡祖》条中说,“(李诡祖)卒于官,民怀其德,立庙尸祝之,至今享祭不绝”;在山东荣成进士刑部主事撰文,莱阳进士礼部侍郎王垿书丹的光绪间曾任曲周县知县淄川人王希贤的墓表文中写道,“(曲周)邑有李公祠,李公北魏时为曲周令,得民心,亦淄川人,人以君为生同乡,治同邑,千余年实后先辉映也”。这些文献资料都是来之有据,确凿不移的,可谓铁证如山。充分地说明,曲周县的这座增福财神庙创建于北魏时期,距今有1500年的时间了,可谓天下第一增福庙。
根据明代王一鄂的记载,曲周李诡祖的坟墓。原址在城东安上村与相公庄间的漳河故道河堤上。清代曲周人冀骐为此作诗《淄川李公墓》:
一垤漳河岸,
萋萋春草多。
风云埋剑履,
岁月老烟萝。
旧迹迷荒陇,
丰碑没断莎。
神功如何溯,
落日听樵歌。
初日,曲周县的大小官吏,名流乡绅,文人墨客,凡夫俗子,齐聚增福庙。吉时一到,庙内钟鼓齐鸣,庙外响雷震天。善男信女,燃纸焚香,舞蹈献贡,三拜五叩首,祈福膜拜。庙堂上下,香烟缭绕,声乐不绝。香客拜神既毕,财神爷巡游伊始。但见财神爷高坐于八抬大轿之上,锦衣玉带,头戴朝冠,身穿红袍,白脸长须,面带笑容,左手执“如意”,右手有“元宝”,温文尔雅,气势非凡。貔貅在前引路,善男信女执摇钱树,金元宝紧随其后,人头攒动,蔚为壮观。更有善财童子,利市仙官相伴左右,分发金银财宝,引乡民踊跃尾随,争相夺宝。巡游所到之处,张灯结,万人空巷。大小商号,沿街居民,无不随喜。庙堂外有社戏,有小吃,有商贸,有杂耍,引四乡民众无数。盛会繁华凡八日方止。此增福庙会之大观也”。
增福财神在汉族民间最受欢迎。世界各地华人聚集的地方都有祭祀他的庙宇。古代木板年画上的财神像就是他,清朝到民国期间钞票上的财神像也是他。画像中的李相公白脸长须,温文尔雅。他头戴朝冠,锦衣玉带。左手如意,右手元宝,脚踩聚宝盆。象征着神通广大,财源滚滚。
李诡祖的封号问题,历史可考的至少有四次之多。第一次,五代时期天成元年(926年)明宗皇帝李嗣源赠封为“神君增福相公”;第二次,即第二年,天成二年(927年),明宗皇帝又加封为“增福灵德侯”;第三次,是在元朝天历二年(1329年)元文宗赠封为“福善平施公”;第四次,明朝建立后,“明兴晋祀名宦,仍唐封”。前几年张家口堡子里的财神庙在修缮过程中,曾挖掘出一块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的石碑,碑文记载:财神庙始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当时叫作“增福灵侯祠”;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修,并记述了当时的情形,“今日之熙攘,为商旅之大都会,泰运天间,中外一统,寿德无疆,神灵默佑,福星永耀,民康物阜,岁富财昱,礼仪咸制,神乐隆祥”。这块碑即是李诡祖被封为“增福灵德侯”的证据。

财神是谁的生日?

文财神李诡祖生日
文财神李诡祖又称增福相公、增福财神。姓李名诡祖,乃北朝魏国淄川人,生日七月廿二日。曾担任曲梁县令,清廉爱民,去世后立祠祭祀,后来在唐朝时期被唐高宗赐封“财帛星君”。关于文财神爷的生日是哪天还有另外一个说法,也就是七月二十二财神节。后来据考证这一天是李诡祖去世后羽化得道,位列仙班的一天。在天庭的职衔是“都天致富财帛星君”,专管天下的金银财帛。因此民间在这一天要举行规模宏大的庆祝活动。后来民间有人说这是财帛星君的生日,实际上是成道日。
武财神赵公明生日
在民间各个地方给财神过生日的时间有所不同,难道他一个人有两个生日么?那财神爷的生日哪天呢?根据国学大师唐德刚的考证,武财神赵公明崇拜的起源有两个,所以赵公明的生日也不同。其一是秦时陕西终南山人士,生日为三月十五;其二为山东天台山“日精”所托化,生日为七月二十二。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财神节是七月二十二,因此这一天应该是天台山财神赵公明的生日。原来是神话起源不同,并不是他有两个生日。
关于其他的财神爷
中国有很多财神的崇拜源头。如关羽,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原是忠义的化身,在后来的演变中人们逐渐将他定义为财神来崇拜。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名臣范蠡,曾助勾践复仇灭吴,功成隐退。其隐退后,浮海到齐国经营农业和商业,三次发财,三次散财给穷人。后在陶邑定居,号为“陶朱公”。因能发家致富和乐于散财,被奉为偶像。 民间虽有关于他们的崇拜,却并不普遍。

财神的李诡祖

民国九年即1920年出版的《三续淄川县志》中的仕宦部分,关于增福财神李诡祖的记载:“北魏李诡祖,孝文帝时,任曲周令。当南北纷争,民苦兵戈,独能抚楫流亡,敦行教化,与民休息,卒于官。民怀其德,立庙尸祝之,至今享祀不衰,明晋祀名宦祠。”李诡任曲周县令的时候,清正廉洁,一心一意为民造福,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因此深受曲周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在任期间,疏通河道,修筑水渠,解决水患,治理盐碱,率先垂范,生活俭朴,把自己的俸禄都拿出来周济贫苦的人。没有很长的时间,曲梁一带的老百姓过上了美满富足的生活。李诡祖后来官居北魏朝治相府事(一种官职),在他临终弥留之际,一再地嘱咐他的儿子,“我曾经担任过曲梁的官吏,和那里的百姓十分相知。我死后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曲梁。即使你们这些后代子孙以后祭祀供奉我,也不如曲梁的老百姓”,把他曾经任职的曲周作为他的长眠之地,意思是李诡祖得到曲周人民的爱戴而思念曲周,即使在他去世之后,也不忘记这里,也想和这里的人们在一起。去世之后,他的儿子遵照他的遗命,把他安葬在了曲周,百姓们主动地为李诡祖起冢立祠,年年祭祀,岁岁不绝,表达了对他的思念。为了缅怀李诡祖的业绩,后人在修县志的时候,把他列为曲周的名宦第一,成为历代县令的表率。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赠李诡祖为神君增福相公,元朝时又封他为福善平施公。
在道教经典《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李诡祖是中国神灵信仰中的文财神之一,主要管理“随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饭禄料,及在世居民每岁分定合有衣食之禄”,即在道教的神仙系统中,李诡祖主要管理的是在朝的三品以上官员的衣物俸禄,以及普天之下每一个百姓的衣服食物钱财等,是主管官员和百姓官运和财路的,权力很大,信仰者众。李公祠堂原在曲周县东街路北,称为增福庙。
因为李诡祖被封为增福公,后人便把他被称为李相公。他的墓地原在曲周城东漳河故道边上,封土高大,宏伟壮观,香火不断,用于祭祀的田地也逐渐多了起来,群众每每以耕种李相公的祭田为荣,认为这样会得到李相公的庇佑。于是人们集聚到李诡祖的墓地旁居住,生产,渐渐形成了一个村落,被称为相公庄村。李诡祖的四次受皇封  李诡祖的封号问题,历史可考的至少有四次之多。第一次,五代时期天成元年(926年)明宗皇帝李嗣赠封为“神君增福相公”;第二次,即第二年,天成二年(927年),明宗皇帝又加封为“增福灵德侯”;第三次,是在元朝天历二年(1329年)元文宗赠封为“福善平施公”;第四次,明朝建立后,“明兴晋祀明宦,仍唐封”。
前几年张家口堡子里的财神庙在修缮过程中,曾挖掘出一块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的石碑,碑文记载:财神庙始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当时叫作“增福灵侯祠”;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修,并记述了当时的情形,“今日之熙攘,为商旅之大都会,泰运天间,中外一统,寿德无疆,神灵默佑,福星永耀,民康物阜,岁富财昱,礼仪咸制,神乐隆祥”。这块碑即是李诡祖被封为“增福灵德侯”的证据。 由于皇帝的册封,李诡祖成为全国知名的优秀人物,成为官员们学习的榜样、臣民们崇拜的偶像。河北曲周至今还流传着财神歌谣。
财神爷爷不姓财,
俺请财官下天来。
头戴金,身穿银,
怀里抱着聚宝盆。
手里拿着摇钱树,
脚下轧着雪花银。
摇钱树上拴玉马,
玉马这里卧麒麟。
麒麟这里摇三摇,
金的元宝屯住门。
打了三天没扫地,
金的元宝三尺深。

所谓的“九路财神”,除了关公、赵公明、比干、范蠡,还有谁?

九路财神是指:王亥(中)、比干(东)、柴荣(南)、关公(西)、赵公明(北)。端木赐(西南)、李诡祖(东北)、范蠡(东南)、刘海蟾(西北)

2022年农历三月初一的财神方位一览

2022年农历三月初一的财神方位

农历: 二0二二年三月初一日; 公历: 2022年04月01日,星期五,冲虎煞南

财神总方位: 东北方位

子时(23:00-00:59):财神东北

丑时(01:00-02:59):财神东北

寅时(03:00-04:59):财神西南

卯时(05:00-06:59):财神西南

辰时(07:00-08:59):财神正北

巳时(09:00-10:59):财神正北

午时(11:00-12:59):财神正东

未时(13:00-14:59):财神正东

申时(15:00-16:59):财神正南

酉时(17:00-18:59):财神正南

戌时(19:00-20:59):财神东北

亥时(21:00-22:59):财神东北

财神有哪些?

中国主要供奉的五大财神,分别是:王亥(中)、比干(东)、柴荣(南)、关公(西)、赵公明(北)。

还有其它四方财神:端木赐(西南)、李诡祖(东北)、范蠡(东南)、刘海蟾(西北)。

中斌财神:王亥,别称:华商始祖

东路财神:比干,别称:子干、文曲星

南路财神:柴荣,别称:柴王爷、天财星君

西路财神:关公,别称:关羽、武圣

北路财神:赵公明,别称:赵玄坛、赵公元帅

东南财神:范蠡,别称:陶朱公

东北财神:李诡祖,别称:财帛星君、增福相公

西南财神:端木赐,别称:子贡

西北财神:刘海蟾,别称:刘海

展开全文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