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哪里风水好

云南省房屋朝向哪个好

问题一:云南房屋朝向~急 全中国(除海南省以南外)最好的房子一般朝向都为坐北朝南(指采光通风面为向南),再加上通风考虑(云南省夏天通风角为南偏东的风),所以建议面向东南(最好的角度为南偏东15度之内)或面向西南(最好的角度为南偏西15度之内)

问题二:云南西双版纳什么朝向的房子适合居住 比内地的房子漂亮,至少外观上看起来如此,有尖尖的金顶,精美的雕花图案,颜色绚丽,很有地方民族特色。

问题三:我是云南省的,买了一个纯朝西的房子,现在很后悔,一般几点能晒太阳?请问这样的房子是不是很不好?我看 20分 对于居住在大城市的朋友来说,只要有一个采光的面就可以了~~~因为不管哪套房子总存在一些优缺点的,朝西的房子大家都认为西晒比较厉害,但我觉得白天大家一般很少在家,晚上回家太阳已经不是那么强烈了,再说夏天基本上都是开空调的!因此我觉得这不是什麽太大的问题!

问题四:20层的顶楼,朝东,地处云南昆明,这样的房子好吗? 凡是顶楼都不好,夏热冬冷,雨季渗水潮湿;
朝向还不错;
总高20层,也还马虎,但是不能是南市区滇池附近的,滇池附近地基不稳,这么高的房子不行;
最后,云南昆明的房子,也不好说是会涨还是会跌,二线城市么,总有点不上不下的。

问题五:云南建筑为什么东西朝向 首先我要说明两件事,第1云南的建筑大多数还是坐北朝南 ,第2坐西朝东也是存在的,大多是大理白族民居。所以楼主和楼上的一个没有问的很清楚,一个回答不全面。
至于大理白族民居为什么坐西朝东?最主要是因为风水!其实风水学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天地为观察了解对象,以人为依归,以人为服务目的。是实实在在的人本主义学问。 那我具体的说几点;
1、避风---大理是个多风的地区,每年出现大风日数既多,风力又强,尤以下关一带,最大风速可以达12级(即每秒风速40米左右)。这种劲风,在我国内陆是很罕见的。在与自然做斗争中,白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常年多是西南风的风向,他们就将住房的布局成坐西朝东,门窗都开在向东那边,风从屋后吹过,自然不易进入室内
2、开山见山是说见阻,就是阻挡---- 一直以来人们的生活环境追求安全、稳定、可靠,因而背有“靠山”是有形风水与无形风水的共求!(有形风水指可见可摸着的风水实物,无形风水之实物风水对人的精神影响)开门见山破也不好,因为有朝下、朝消极走下去的指引。开门见阻本身就会给人的心理造成不良感受,那么社会生产生活也会受阻碍。
3、前有照,后有靠(大门对着湖、水塘,屋后有大山)。大理的苍山、洱海正好是南北走向的,

问题六:云南在中国哪个方向 辎



(形声。从车,甾(zī)声。本义:古代一种有帷盖的大车。又称“辎车”)
同本义 [covered wagon]
辎车,载辎重卧息其中之车也。――《释名・释车》
辎,载衣物车,前后皆蔽,若今库车有邸曰辎,无邸曰Z,Z车有衣蔽,无后辕,其有后辕者,谓之辎也。――《字林》
辎,Z车前衣车后也。从车,甾声。――《说文》。按,Z车前有衣,辎车前后皆有衣。
蔽前后谓之辎,载物必重谓之重,人挽以行谓之辇,一物也。――《左传・宣公十二年》疏
终日不离其缁重。――张衡《东京赋》。注:“辎重,有衣车也。”
乡师车辎造修文具,其缮何若?――《管子》
又如:辎车(外面罩有车篷、布帘的车子);辎Z(指在车箱四周设有布帘屏蔽的车子);辎骑(载着物质的车骑)
行军时运输部队携带的物资 [impediments]
隧路亟,行辎治,此司空之官也。――《淮南子》
又如:辎粮(军用钱粮;军需);辎囊(随军所携带的私人用品袋,指其随军所带的物资)
辎兵就是运粮草物资的士兵了

问题七:云南省在哪个方向?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东经97°31′至106°11′、北纬21°8′至29°15′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 *** 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4060千米。其中,中缅边界1997千米,中老边界710千米,中越边界1353千米。云南简称“滇”或“云”,有“云之南”的美称。全省东西最大横距864.9千米,南北最大横距990千米,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全省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

问题八:云南在中国的那个方向?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 *** 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连。从整个位置看,云南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云南省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其中中缅段为1997公里,中老段为710公里,中越段为1353公里。

问题九:云南省除了汉族以外的这些少数民族中的居民的民居?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省份,自然条件十分复杂。南部地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西北面是青藏高原,形成了大体是西北部高,南部和东南部低的地势。全省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93%,其中山地占80%以上,海拨最高的地方是德钦县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拨6740米,最低的是河口市海拨76米,而两地直线距离仅约950公里, 高差却有6664米。云南东部以高原为主,西部以山地为主,高山峡谷并列。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怒山)、梅里雪山、云岭等大山系,夹伴着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由北向南而下形成了著名的滇西纵谷区,山高谷深,危崖耸立,高差可达3000多米。而云岭到了大理以南分成两支由西北向东南延伸,东部的叫哀牢山,西部的叫无量山,个别高峰也超过三千米。滇中滇东是一片起伏的大高原,即云贵高原的西部,南盘江、元江、把边江流经这一地区。一般的说,滇南滇东南属热带、亚热带气候,而滇西、滇西北则是温带和寒带气候。每年一月份,滇南河口一带已是水稻返青,春意盎然的时候,滇西北的中甸却是白雪皑皑的隆冬季节。这种垂直变化的气候,甚至在一个局部地区,从山脚江边到山顶由于高度的变化,也呈垂直的气候变化, 如:由卡格博峰到澜沧江边的西当铁索桥( 海拔1980米)两地直线距离约12公里,高差竟达4760米,所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腰百花,山顶雪,河谷炎热穿单衣”,这是云南山区气候的真实写照。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注:参见昆明师范学院史地系编《云南地理概况》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云南省教育厅教研室编《云南地理》云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云南的二十五个少数民族,一千多万人就是千百年来生长、繁衍、开发,建设在这块土地上的。
一、原始的民居及其遗韵

云南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历史是非常久远的,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相当于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在大理洱海地区和金沙江中游地区,先民们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建造了半地穴式房屋和平地木构建筑村落。在大理洱海地区发现的半穴式房屋平面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半穴式房屋一般长6米,宽4至5.7米,穴深一米左右, 屋内有炉灶和窟穴是一种可以躲避风雨冬暖夏凉的建筑。这可能是一种由北方迁来的氐羌民族的居住习性的承袭现象,而平地木构架建筑,平面为长方形,面积一般为十一平方米左右,墙基平整后先挖洞立柱,柱间编缀荆条,两面涂草拌泥抹成木胎泥墙。有的房屋并不挖柱洞,而是用偏圆形的石头为柱础。屋顶已无实物可考,估计是用杂草,树叶一类的植物来遮盖的。与半穴居式建筑相比,这可以说是一种先进的建筑了。在漾濞县赤水箐岩画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房屋的较大的屋顶和较矮的柱子的造型。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古代黄河中上游的氏族部落不断由西北通过横断山脉向西南迁徙,带来了氐羌文化,并与本地土著民族固有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时至二十世纪云南个别民族中仍存在有穴居、树居(巢居)和大房子(家族聚居)的,如近代史籍对独龙族的树居和穴居就有记载:“俅人居澜沧江大雪山外……更有居崖中者,衣木叶,茹毛饮血,宛然太古之民”。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8),夏瑚到独龙族聚居区考察后写的《怒俅边隘详情》中说:“……且多结房于树以居,如有巢氏之民者,考其巢居之由,在昔野兽较多……抵御无方,故其先人创此巢居,以避虎患……有就地以居者,必其族大丁繁也”。这些记载基本是属实的。因为直到本世纪四十年代,独龙族仍有巢屋或就石洞而居的,这也反映了他们生产技术落后,人丁不繁,因而与自然抗争的力量十分薄弱的历史状况。本世纪五十年代,民族工作者王均对独龙族的树寨树屋遗址进行考察,复原一间树屋作为研究对象,并在《独龙族......>>

问题十:去云南旅游的话,选择东南西北哪个方位好呢? 推荐一条滇西北自助游路线,,,
昆明-大理-丽江 火车 票价90-110元
昆明:大观楼公园、西山景区、圆通寺、滇池公园、翠湖。 住宿在昆明国际青年旅舍,网上可以预定。
大理:苍山、洱海、三塔寺、喜洲民居、鸡足山、大理古城洋人街。 住宿古城,客栈很多。
丽江:大研古镇、木府、玉龙雪山、黑龙潭公园。住宿推荐国际青年旅舍!
从丽江乘坐大巴,可以到达泸沽湖、虎跳峡。
如果去玉龙雪山,羽绒服必备,临时租用大衣,卫生状况不太理想!
丽江乘坐大巴,到达香格里拉,可以游览松赞林寺、普达措森林公园、住在中甸古城,客栈很多!
云南是旅游大省,这条路线非常成熟,吃住行也很方便,出行选择公共交通,住宿选择国际青年旅舍、吃法以当地小吃、一般餐厅为主,干净卫生便宜!假如几人结伴出游,不算门票,平均每人每天140元左右就够了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起点:昆明市终点:丽江市

中国风水最好的城市排行榜

这个可以按建都时间长短来排列: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开封。按现在经济发达程度来看:上海、深圳、、北京。按中国整体地形地貌、气候、位置、物产、人口、教育等诸多领域来看,北京、西安、武汉、成都都是不错的。

是谁破了鸡足山的风水

上古洪荒时期,圣德厚隆的大禹王治水到达南岳衡山时,天神赐给他金简玉书。大禹始知山川文理,大地经脉,于是用神力劈开山岳,奠定九州宏图,修定河川水道以滋养后世神州子孙。
神州大地,众山脉之祖源于昆仑,而河川之水源于星宿。大小山岳、河海湖泊散布寰宇,起伏回旋,变化万千犹如太极,形态不一。五岳四渎更有大小神祇坐镇守护,因此神州山水,地理人文非常丰富奇胜。本篇将要介绍的是云南大理鸡足山。
上古时期,鸡足山称为青巅山,登临山顶可西望苍山洱海。鸡足山雄踞云滇,连结三州,控引西番。在一处称为雪山的山崖,传说世代是佛陀苦修的地方,因此当地的花草树木,就连山石都带着栴檀的香气。绵延五百里的鸡足山,景致奇秀天下,与峨嵋、九华、天台、雁宕山相互媲美。
有诗赞曰:
“悬空异境辟天开,岚气苍茫抱日来;种玉山中人渐老,传书海上鹤应回。
雪峰西现支拳石,洱水东浮酌一杯;莫道蛮荒幽兴尽,扶筇更上几层台。”
云南古时属于西域天竺古国疆域,从西汉时开始属于中国。此前,中原王朝教化到不了云南,因此当地的风俗非常彪悍愚迷。自从大迦叶入定鸡足山,阐扬佛门,风土渐化,百姓萌生善思,崇佛盛行,上万的僧俗大众焚香散花,供养神佛。
滇南一带崇信佛门,比中原要早一些。当地的村民土著往往不畏惧王法,但是谈到因果报应等事,马上会秉心正身,在神佛圣像面前不敢放纵妄言。民心因为信仰,心自自律,崇信风潮有助于帝王教化,使社稷受益匪浅。
拈花微笑
释迦佛在灵山大会上,六梵天的天王以金色的波罗花敬献佛陀。释迦佛登入宝座,以拈花微笑示意大众,当时在场的人不明白佛陀的意思,全都默然以待,惟有大迦叶破颜微笑。佛陀说,他的法很微妙,不会立下文字传于后人。释迦佛看到末法时期,会有魔子魔孙穿上袈裟祸乱佛门,惟有转轮圣王的法才能使大众可以不离世俗修炼。他特意叮嘱大迦叶前往中土鸡足山敬待弥勒佛,转交金襕袈裟。于是大迦叶来到鸡足山,在华首门入定,直至弥勒出世,方完成释迦佛的嘱托。
摩诃迦叶(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鸡足山有上百处龙潭、灵泉。传说大迦叶入定时,有七十二龙众随行护法。因此鸡足山龙众很多,时常显现一些神迹,但是从不为害地方百姓。
撰修山志
明朝末年,反明将领张献忠战死后,其部将孙可望、李定国退入贵州。钱邦芑收复遵义后,永历皇帝委任他担任贵州总兵。永历五年(1651年 ),孙可望自称秦王,强迫授官给钱邦芑,邦芑心忠南明,坚辞不受。为躲避孙可望的纠缠,钱邦芑退隐他乡,结庐而居。孙可望派人持刀逼召他13 次,邦芑都坚辞不为其所动,最后决意削发为僧,自号“大错”。
大清武官曹延生奉命巡查云南大理,来到鸡足山。他向僧人索阅书志,山僧说没有。曹延生很惊讶,鸡足山是大迦叶的道场,并且与五台、峨眉、普陀、九华并称。如此胜地怎能缺少山志?后世到此游览的文人义士将会茫然无从问津呀。于是,曹延生率领僧众拜访大错和尚,大错和尚是江东大儒,为避世祸栖禅在此。
曹延生组织文士,遍访佛陀神迹、山川奇秀、宝刹人物以及诗文歌赋,归类润藻。他们开山探穴,所到之处尽力探索,四处搜集轶闻典故,最终完成十卷《鸡足山志》。
编撰完毕后,曹延生说,后世子孙阅读山志时,可以触发他们的才气,使想像者舒畅他们的性情,也可以使修行之人淘汰凡尘之念。
悬象在天 其本在地
大错和尚说,以前他常读《尚书》,每读到《禹贡》时,发现辨别当地的风土特产,一定要从山水源流的界限区域开始。大唐的一行法师精通天文星相观测,他就专以山河为界限,观测天文、人文之间的影响。以山河的排列,来判断天上星辰的气象,其中还可以观测国运的灾祥,以及国政民事的兴衰。
大错和尚讲了一个例子。大禹王圣德厚隆,在他主导治水时,在南岳衡山,天神赐给他金简玉书,大禹始知山川文理,大地经络,于是用神力劈开山岳,奠定九州宏图,修改河川水道以合理的滋养神州土地,并命伯益编撰《山海经》,收藏在洞庭的苞山上。
春秋时,吴国当时传唱一首西海童谣:
“吴王出游观震湖。龙威丈人山隐居。
北上包山入灵墟,乃入洞庭窃禹书。
天帝大文不可舒,此文长传百六初。
若强取出丧国庐。”(《古谣谚》)
春秋时吴王阖闾出游欣赏太湖景色,隐居在山中的隐士龙威丈人登上太湖的苞山,进入藏有“灵宝五符”的灵墟,盗取大禹王的金简玉书。向来,天地之间重要的文字记载不能轻易的打开,泄漏天机。童谣以从冬至到清明节共有一百六十天,来比喻凡是世外的珍宝灵符都要长久的流传到清明盛世之时才能取出来。若是强行取出宝书,国君将会丧失他的国土。
大禹王定九州,九州所在的分野,都对应着天上的星辰。无论丰收歉收,还是国政兴衰灾祥,都会通过上天垂下的天象可以预测。地上的人事和天行相互辉映。
绵延五百里的鸡足山占大理的十分之一,占云南的百分之一。这小小的弹丸之地,在星相家的眼中也对应着天上的星宿。古时天文学家所说的星象,在朝象征着大小官吏,在民间可指人事,在野外则可对应到具体的山川。
大唐一行法师说:“悬象在天,其本在地”上天星辰的悬象,其实它的本质对应着大地。云南幅员辽阔,鸡足山位于西北方,对应着上天南方朱雀的井、鬼二个星宿。
奇胜千载 流连歌咏
鸡足山名扬寰宇,享誉古今。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禅僧道人登临鸡足山,但见鸡足奇秀,诸峰序次错落有致,文客常以柳州之笔意书写游记,以杜甫之风流连歌咏,每每颂来不同凡响。
大错和尚咏鸡足山曰:
“天遣外岳镇南疆,岭削三支压点苍;华首门高禅定久,曹溪一滴水源长。
宿躔东井明分野,势控西番接大荒;奇胜千年探不尽,峰头秋霁望飞光。”
清朝释慧晖吟咏道:
“幽岩邃壑足逃禅,修竹长松映法筵;岭外一泓环洱水,空中半壁控宾川。
深林猿鹤浑无迹,古洞烟云不记年;最是晓钟清客梦,几人到此息尘缘。”
后世之人浏览鸡足山,既有世外之人携杖而至,参禅悟道的清宁淡雅,也有文人墨客笔歌墨舞的情怀,使人观来常有潇洒出尘之意,静息风尘之想。

大理皇族的辉煌体现:崇圣寺三塔的风水详解

还想要了解》》 黄帝陵风水格局解说

崇圣寺,东对洱海,西靠苍山,位于云南省大理古城北约一公里处,点苍山麓,洱海之滨。

崇圣寺以寺中三塔闻名于世,又称“大理三塔”;是中国着名的佛塔之一,一九六一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似三支巨笔,把古城点缀得更加壮丽,使苍洱风光增添了不少光。三塔历来都是大理的象征。是旧时崇圣寺(即金庸武侠小说《天部》中所云“天龙寺”)前的建筑,今古刹无存,唯此三塔依然鼎足矗立。三塔是云南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也是在国内享有盛名的塔群。

崇圣寺的壮观庙宇在清咸丰年间烧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是大理的象征,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南方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之一。一九六一年第一批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南诏野史》、《白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当年崇圣寺与主塔建造时(公元八三四至八四○年),寺基方七里,有屋八百九十间,佛一万一千四百尊,耗铜四万零五百九十斤,费工七十万零八千馀。

崇圣寺于一千多年前就是地方政权南诏国、大理国的皇家寺院。《大理县稿》记载∶崇圣寺,又名三塔寺,在(大理)城西北小岑峰下。其方七里,周三百馀亩,寺有雨铜观音像,高二丈四尺,统计为佛一万一千四百,为屋八百九十一间,丙辰之变尽毁,惟三塔岿然尚存。说明其规模宏大。其中的苍山胜概楼大型建筑,明代《云南通》载∶苍山胜概楼,在府城西北三里崇圣寺,创自唐贞观年间,上悬鸿锺,唐咸通间铸,亦说明唐代南诏国时期,大理建筑水平已相当高。

宋代大理国时期,国王信奉佛教,崇圣寺香火更旺;大理国二十二代国王中,曾有九位不爱江山不恋俗世到崇圣寺出家为僧,公元一○五六年,缅甸国王曾两次来崇圣寺迎佛牙,大理国王段思廉在崇圣寺,寺中以玉佛相赠,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载∶是寺在第十峰(苍山十九峰之一)下,唐开元中建,如崇圣寺。前三塔鼎立,而中塔最高,形方累十六层,故今名三塔。塔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出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对峙楼中有钟,其声闻可八十里,楼后为正殿,其后为雨铜观音殿。

云南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给你的感受,取决于你用什么方式去体验它。第一眼望去,可能觉得古城半新半旧,古韵不够,商铺明显过多。但若避开繁忙的商业街,去人民路、博爱路走走,逛逛咖啡馆、小酒吧、特色小店,再跟偶遇的常住人士聊聊,你会慢慢领会到这座小城的闲适兼先锋气质。

观光也有些内容,古城有着儒教、释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本主教等各种宗教的寺院、教堂,不过,与其说是观光,不如说是为自己闲散的行走找点目的地。大理位于西南的交通十字路口,白族、汉族、彝族、回族、藏族等多个民族在这里经过千年的交融。改革开放后到来的西方背包客和嬉皮士,以及此后陆续移居于此的文学艺术人士和热爱生活的人士,为古城的风貌增添了新元素,又皆融合于古城。

古城是个方便也放松的地方,作为新中国最早的背包客集散地之一,白助游服务设施挺完善的,消费也低。作为驿站,作为 探索 周边的基地,作为定居地,皆宜。

你所见到的古城,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如今修复了南侧及西南侧部分城墙,可以登临。当年南诏国、大理国的王城,以及元代大理总管府旧迹,都在苍山洱海之间的海西坝子上,但已在黄土之下、荒野之中。

南诏政权是由若干个部落经过征战或联姻形成的,时间上大体相当于中原的唐代,与相邻的唐王朝及吐蕃王朝时战时和,后因权臣篡位而灭亡。经过几个短暂的政权,段氏大理国承袭了统治,时间上大体相当于宋代,大理国与宋王朝和睦相处。忽必烈南征,“元跨革囊”(元兵跨坐着羊皮筏子渡过金沙江),先征服了大理国、进而灭南宋,在大理设总管府,仍交由段氏统治。明初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沐英攻占云南,大理正式并入大一统的中央王朝。清末杜文秀起义,遍及滇西,也是以大理古城作为政权中心。
古城夹于214国道(滇藏公路)和大丽公路之间,地势西高东低,当地人习惯以上指代

西,下指代东。找到苍山的方向,就知道“上”在哪儿了。

古城四门(博爱路和红龙井那两道偏门除外),南北门相对,东西二门不相对(可能是风水的缘故),玉洱路西端是西门,又叫苍山门,人民路东端是东门,又叫洱海门。

古城内,跟 旅游 者有关的道路,东西向主要有三条:玉洱路,是车辆通行的主干道;往南,是护国路,护国路中段即是著名的“洋人街”,再往南,是人民路,是新兴的背包客集散地。南北向有两条:复兴路,贯通南门、五华楼和北门,是步行街;博爱路,在复兴路以西,是自南向北的单行道。有人把复兴路以西、玉洱路以南的地块,称之为古城的“租界”,因为针对 旅游 者的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在这一带。

古城墙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大理城墙,城墙已不完整、但四门犹存(经过了历代的修建修复),南、西、北三门都可以登临,可以从较高处看看大理古城的风貌。推荐从古城西南角的内侧登上城墙,漫步景观不错,北行至红龙井门止,东行至南门止。
洋人街

短短百余米的街道成为 旅游 者来大理的必游之地,这应归功于20世纪80年代起来到大理的老外背包客将这条普通的街道变成了背包客集散地(主要原因是这条街上曾有大理古城唯一的招待所,现已不复存在)。时隔20多年,这段 历史 也只能缅怀一下,洋人街已成为古城店租最高的地方,闲散的咖啡吧纷纷撤离,只剩下两家生意兴旺的闹吧,和几家老字号的咖啡馆小酒吧。高利润的银器店、玉器店、工艺品等纷纷进驻,使得这条街商业气氛十足。要想寻找20年前大理的感觉,得去人民路了。
人民路

洋人街南与之平行的一条街道,如今成了背包客的新集散地,博爱路和复兴路之间的人民路,商铺最为集中,渐渐往下段发展——因为店租便宜,一些有个性的小店和咖啡馆,多集中在下段。博爱路往西,人民路的北侧有小小的西门清真寺;人民路下段,有一条往南的支巷,通往古城唯一的天主教教堂,有点中式的建筑风格。
博爱路

这是自南向北的单行车道,在玉洱路和人民路间的路段也是背包客集散地,订票点、自行车出租店、小咖啡馆不少。沿博爱路继续南行,可以到达武庙会——一处新建成的商铺项目,重修的武庙大殿里有巨大的关公金身和一些本主的牌位,只有武庙会对面、博爱路东侧的那堵大照壁是真古迹。武庙会南侧是南门清真寺。
复兴路

复兴路南端的南门,是古城最高大的城门,加上郭沫若题写的“大理”二字,吸引了很多游客在此留影,也吸引了不少拉客人员在这里招揽 旅游 生意。入南门北行,复兴路步行街商铺无数,却有个可看的景点——总统兵马大元帅府,是朴文秀起义时的帅府,也是起义的最后保垒,曾遭受清军的激烈围攻而陷落。如今辟为大理市博物馆,是个三进院落,展览包括三部分:杜文秀起义展, 历史 文化展,二楼有些精致的出土陶器;碑林,主要是从大理地区收集的,年代自大理国至民国。

继续北行,到达1998年重建的五华楼,这座类似鼓楼的建筑,是为了纪念大理国时期的五华楼——史载为国宾馆,兼阅兵台,当年登楼可阅十万兵!每晚天黑后,五华楼边放映以大理为背景的老电影《五朵全花》,可免费观看。

穿过玉洱路,复兴路依然是步行街,已是针对当地人的商业街。复兴路北段有家基督教教堂。
三塔(崇圣寺)

出大理古城,西北约1公里处足大理的标志性建筑 这里是大理国时的皇家寺院,所剩的古迹,主要是那三座塔了,塔背后的崇圣寺,是当代重修的,规模宏大而无古意。门票贵得离谱,如果你有意参观。可考虑参加大理 旅游 集团的一日游。很多旅行者宁愿选择在三塔正对面那条连接公路上留个影(不过,经常有巡逻车禁止车辆在那儿停车)。
与三塔遥相呼应的是一塔(弘圣寺),也是大理国的皇家寺院、目前不开放,从大理古城的很多位置可望见这座塔,就在古城南城墙向西的延伸线上。
天部影视城

没错,电视剧《天部》是在这儿拍的,是座仿古的城池(门票50元),作考所找到的唯一古迹是日本四僧塔(明代来大理的四位日本僧人葬于此地)其余的建筑,摄影棚而已,主要看点是每天循环上演的杂耍、抛绣球、皮影戏等,吸引了很多 旅游 大巴(白助 旅游 者的话,建议通过中介买折扣票)
出大理古城西门,如果取道三月街去天部影视城,会路过元世祖平云南碑,就在茶花一条街的北端。不过碑园终计大门紧锁,你只有隔墙遥望一下这通700多年前的古碑了。

云南省房屋朝向哪个好

问题一:云南房屋朝向~急 全中国(除海南省以南外)最好的房子一般朝向都为坐北朝南(指采光通风面为向南),再加上通风考虑(云南省夏天通风角为南偏东的风),所以建议面向东南(最好的角度为南偏东15度之内)或面向西南(最好的角度为南偏西15度之内)

问题二:云南西双版纳什么朝向的房子适合居住 比内地的房子漂亮,至少外观上看起来如此,有尖尖的金顶,精美的雕花图案,颜色绚丽,很有地方民族特色。

问题三:我是云南省的,买了一个纯朝西的房子,现在很后悔,一般几点能晒太阳?请问这样的房子是不是很不好?我看 20分 对于居住在大城市的朋友来说,只要有一个采光的面就可以了~~~因为不管哪套房子总存在一些优缺点的,朝西的房子大家都认为西晒比较厉害,但我觉得白天大家一般很少在家,晚上回家太阳已经不是那么强烈了,再说夏天基本上都是开空调的!因此我觉得这不是什麽太大的问题!

问题四:20层的顶楼,朝东,地处云南昆明,这样的房子好吗? 凡是顶楼都不好,夏热冬冷,雨季渗水潮湿;
朝向还不错;
总高20层,也还马虎,但是不能是南市区滇池附近的,滇池附近地基不稳,这么高的房子不行;
最后,云南昆明的房子,也不好说是会涨还是会跌,二线城市么,总有点不上不下的。

问题五:云南建筑为什么东西朝向 首先我要说明两件事,第1云南的建筑大多数还是坐北朝南 ,第2坐西朝东也是存在的,大多是大理白族民居。所以楼主和楼上的一个没有问的很清楚,一个回答不全面。
至于大理白族民居为什么坐西朝东?最主要是因为风水!其实风水学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天地为观察了解对象,以人为依归,以人为服务目的。是实实在在的人本主义学问。 那我具体的说几点;
1、避风---大理是个多风的地区,每年出现大风日数既多,风力又强,尤以下关一带,最大风速可以达12级(即每秒风速40米左右)。这种劲风,在我国内陆是很罕见的。在与自然做斗争中,白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常年多是西南风的风向,他们就将住房的布局成坐西朝东,门窗都开在向东那边,风从屋后吹过,自然不易进入室内
2、开山见山是说见阻,就是阻挡---- 一直以来人们的生活环境追求安全、稳定、可靠,因而背有“靠山”是有形风水与无形风水的共求!(有形风水指可见可摸着的风水实物,无形风水之实物风水对人的精神影响)开门见山破也不好,因为有朝下、朝消极走下去的指引。开门见阻本身就会给人的心理造成不良感受,那么社会生产生活也会受阻碍。
3、前有照,后有靠(大门对着湖、水塘,屋后有大山)。大理的苍山、洱海正好是南北走向的,

问题六:云南在中国哪个方向 辎



(形声。从车,甾(zī)声。本义:古代一种有帷盖的大车。又称“辎车”)
同本义 [covered wagon]
辎车,载辎重卧息其中之车也。――《释名・释车》
辎,载衣物车,前后皆蔽,若今库车有邸曰辎,无邸曰Z,Z车有衣蔽,无后辕,其有后辕者,谓之辎也。――《字林》
辎,Z车前衣车后也。从车,甾声。――《说文》。按,Z车前有衣,辎车前后皆有衣。
蔽前后谓之辎,载物必重谓之重,人挽以行谓之辇,一物也。――《左传・宣公十二年》疏
终日不离其缁重。――张衡《东京赋》。注:“辎重,有衣车也。”
乡师车辎造修文具,其缮何若?――《管子》
又如:辎车(外面罩有车篷、布帘的车子);辎Z(指在车箱四周设有布帘屏蔽的车子);辎骑(载着物质的车骑)
行军时运输部队携带的物资 [impediments]
隧路亟,行辎治,此司空之官也。――《淮南子》
又如:辎粮(军用钱粮;军需);辎囊(随军所携带的私人用品袋,指其随军所带的物资)
辎兵就是运粮草物资的士兵了

问题七:云南省在哪个方向?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东经97°31′至106°11′、北纬21°8′至29°15′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 *** 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4060千米。其中,中缅边界1997千米,中老边界710千米,中越边界1353千米。云南简称“滇”或“云”,有“云之南”的美称。全省东西最大横距864.9千米,南北最大横距990千米,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全省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

问题八:云南在中国的那个方向?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 *** 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连。从整个位置看,云南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云南省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其中中缅段为1997公里,中老段为710公里,中越段为1353公里。

问题九:云南省除了汉族以外的这些少数民族中的居民的民居?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省份,自然条件十分复杂。南部地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西北面是青藏高原,形成了大体是西北部高,南部和东南部低的地势。全省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93%,其中山地占80%以上,海拨最高的地方是德钦县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拨6740米,最低的是河口市海拨76米,而两地直线距离仅约950公里, 高差却有6664米。云南东部以高原为主,西部以山地为主,高山峡谷并列。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怒山)、梅里雪山、云岭等大山系,夹伴着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由北向南而下形成了著名的滇西纵谷区,山高谷深,危崖耸立,高差可达3000多米。而云岭到了大理以南分成两支由西北向东南延伸,东部的叫哀牢山,西部的叫无量山,个别高峰也超过三千米。滇中滇东是一片起伏的大高原,即云贵高原的西部,南盘江、元江、把边江流经这一地区。一般的说,滇南滇东南属热带、亚热带气候,而滇西、滇西北则是温带和寒带气候。每年一月份,滇南河口一带已是水稻返青,春意盎然的时候,滇西北的中甸却是白雪皑皑的隆冬季节。这种垂直变化的气候,甚至在一个局部地区,从山脚江边到山顶由于高度的变化,也呈垂直的气候变化, 如:由卡格博峰到澜沧江边的西当铁索桥( 海拔1980米)两地直线距离约12公里,高差竟达4760米,所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腰百花,山顶雪,河谷炎热穿单衣”,这是云南山区气候的真实写照。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注:参见昆明师范学院史地系编《云南地理概况》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云南省教育厅教研室编《云南地理》云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云南的二十五个少数民族,一千多万人就是千百年来生长、繁衍、开发,建设在这块土地上的。
一、原始的民居及其遗韵

云南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历史是非常久远的,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相当于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在大理洱海地区和金沙江中游地区,先民们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建造了半地穴式房屋和平地木构建筑村落。在大理洱海地区发现的半穴式房屋平面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半穴式房屋一般长6米,宽4至5.7米,穴深一米左右, 屋内有炉灶和窟穴是一种可以躲避风雨冬暖夏凉的建筑。这可能是一种由北方迁来的氐羌民族的居住习性的承袭现象,而平地木构架建筑,平面为长方形,面积一般为十一平方米左右,墙基平整后先挖洞立柱,柱间编缀荆条,两面涂草拌泥抹成木胎泥墙。有的房屋并不挖柱洞,而是用偏圆形的石头为柱础。屋顶已无实物可考,估计是用杂草,树叶一类的植物来遮盖的。与半穴居式建筑相比,这可以说是一种先进的建筑了。在漾濞县赤水箐岩画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房屋的较大的屋顶和较矮的柱子的造型。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古代黄河中上游的氏族部落不断由西北通过横断山脉向西南迁徙,带来了氐羌文化,并与本地土著民族固有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时至二十世纪云南个别民族中仍存在有穴居、树居(巢居)和大房子(家族聚居)的,如近代史籍对独龙族的树居和穴居就有记载:“俅人居澜沧江大雪山外……更有居崖中者,衣木叶,茹毛饮血,宛然太古之民”。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8),夏瑚到独龙族聚居区考察后写的《怒俅边隘详情》中说:“……且多结房于树以居,如有巢氏之民者,考其巢居之由,在昔野兽较多……抵御无方,故其先人创此巢居,以避虎患……有就地以居者,必其族大丁繁也”。这些记载基本是属实的。因为直到本世纪四十年代,独龙族仍有巢屋或就石洞而居的,这也反映了他们生产技术落后,人丁不繁,因而与自然抗争的力量十分薄弱的历史状况。本世纪五十年代,民族工作者王均对独龙族的树寨树屋遗址进行考察,复原一间树屋作为研究对象,并在《独龙族......>>

问题十:去云南旅游的话,选择东南西北哪个方位好呢? 推荐一条滇西北自助游路线,,,
昆明-大理-丽江 火车 票价90-110元
昆明:大观楼公园、西山景区、圆通寺、滇池公园、翠湖。 住宿在昆明国际青年旅舍,网上可以预定。
大理:苍山、洱海、三塔寺、喜洲民居、鸡足山、大理古城洋人街。 住宿古城,客栈很多。
丽江:大研古镇、木府、玉龙雪山、黑龙潭公园。住宿推荐国际青年旅舍!
从丽江乘坐大巴,可以到达泸沽湖、虎跳峡。
如果去玉龙雪山,羽绒服必备,临时租用大衣,卫生状况不太理想!
丽江乘坐大巴,到达香格里拉,可以游览松赞林寺、普达措森林公园、住在中甸古城,客栈很多!
云南是旅游大省,这条路线非常成熟,吃住行也很方便,出行选择公共交通,住宿选择国际青年旅舍、吃法以当地小吃、一般餐厅为主,干净卫生便宜!假如几人结伴出游,不算门票,平均每人每天140元左右就够了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起点:昆明市终点:丽江市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