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卦初六爻辞破解

第十八卦 蛊卦

我是郑宏鹏,樊登读书会隰县分会会长,每天一篇文章之047。
卦象上来看,蛊卦的上卦是艮卦,在家庭中为少男,代表年纪小的男人;下卦是巽卦,巽为长女,代表年纪大的女人。意思是少男被长女所蛊惑,萎靡不振,就出现了蛊这样的毛病。
《左传》中记载了一则故事:晋侯得病,向秦国求医,秦国名医医和为晋侯诊病,说晋侯的病不好治,此病是由过度接近女色所致,叫蛊,既不是鬼怪所害,也不是饮食所伤,但已让他丧失心智了,所以不会得到天命的保佑了,如果不离开女色就会死亡。医和劝戒晋侯节制女色,因为男女之事过度就会“生内热蛊惑之疾”。后来有人问医和什么叫蛊,医和说如果男女沉溺房事,就会生出蛊。

从文字上看,“蛊”字上面是三只虫,现在简化为“蛊”,一只虫,下面是器皿的“皿”,意思是从器皿里生出虫来了;另外“谷之飞亦为蛊”,粮食发霉飞出虫子,这个虫也叫作“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周易》的蛊卦,是女人迷惑男人,风落在山下,都叫作蛊,这都是同样的道理。以上就是医和对蛊病的分析,所以这个病不是用药可以治的,而要改变生活方式。
苏东坡有一本解释周易的书,叫《东坡易传》,他说“器久不用而虫生之,谓之蛊”:器具长久不用长出虫子来了就叫蛊。“人久宴溺而疾生之,谓之蛊”:人长久荒淫无道,沉湎于酒肉声色中,就会得蛊病。“天下久安,无为而弊生之谓之蛊”:如果天下长期平安,就会滋生弊端,统治者如果安于现状无所事事、不思进取,危机就会潜伏下来,这也叫蛊。所以说“蛊之为灾,非一日之故也”:蛊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流弊的结果,要解除弊端,必须追本溯源。
蛊卦的卦辞说: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蛊,元亨,利涉大川”:蛊卦,一开始就亨通,有利于渡过大河大川。为什么蛊惑的时候反而亨通呢?这其实是说解除了蛊惑你才有利。怎样才能解除蛊惑呢?“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甲”是十天干中的第一个,既是开始又是结束,万事万物都是从甲终而复始的,“先甲三日”是甲日前的第三天,即辛日,也有说是甲日前的三天,即辛、壬、癸;“后甲三日”是甲日的后第三天,即丁日,也有说是甲日后的三天,即乙、丙、丁。
这两种解释都可以,“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连起来,再加上甲日,即从辛日到丁日一共七天,是七日来复,七天是一个周期。说明蛊这种弊端形成需要一个周期,可能是七天、七个月或者七年,总之我们要找到这个周期,然后把它解除掉。“先甲三日” 是蛊惑形成的那天,“后甲三日” 是蛊惑解除的那天,意思是这个周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漫长的过程。六条爻辞中提到“干父之蛊”、“干母之蛊”、“裕父之蛊”,讲到了父母,意思是周期很长,要追溯本原。
下面来看《彖传》的解释: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刚上而柔下”:最上一根爻是刚爻,也即阳爻;最下一根是柔爻,也即阴爻。“巽而止”:下为巽卦,表示顺应天道;止为上面的艮卦,表示适可而止,这样就能解除蛊惑。“蛊元亨,而天下治也”:解除了蛊惑、混乱的局面,就天下大治,亨通。“利涉大川,往有事也”:为什么能渡过大江大川,因为继续前进是能建功立业的。所以不要怕有蛊惑,找到它的原因并且解除掉之后就可以大有作为、建功立业。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是“终则有始,天行也”:是一个终而复始的周期,合起来是七日,后面有个复卦就专门讲七日来复的周期,一个周期过了,下个周期又开始,这就符合天道。从有蛊惑到解除蛊惑是一个周期,也是事物发展的一个过程,所以不要怕有蛊惑。
《象传》的解释: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徳。
“山下有风”:蛊卦上面是一座山,下面吹着风,为什么山下有风就形成蛊惑的局面呢?因为风在山下吹会被山挡住,吹不到山的另一面,万事万物得不到风的滋养就不畅通了,久而久之就会蛊惑。“君子以振民育徳”:君子看到这个卦象,要提振民心、培育美德,让百姓不要被现在困惑的局面迷惑,美德就好比山下的风,要把风吹进来,改变迷惑的局面。

翻译一句话:“百事孝为先,孝是百善源,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是德行的根本,王道教化就是由孝产生的。身体毛发皮肤,都是受父母所赐,不敢毁伤父母赐予的身体发肤,这是孝的起点。以孝道立身处世,名扬后世,使父母荣耀,这是孝的终点。

蛊卦好不好

卦无好坏。蛊虽然有迷惑的意思,但是需要根据所测之事和变卦来分析。您可以去把蛊卦初六到上九爻辞看看就知道了。另外体用关系和起卦时间也对结果影响,所以不能单单看这个卦好与不好。仅供参考

[易经 35]整治弊乱——蛊卦

易经的卦象跟我们的人生特别相似,就是总有起伏。

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总是吉利的,也不可能总是凶的。所以易经在描写卦象的时候,跟我们人的发展方向特别匹配。

比如说我们在讲到随卦的时候就讲到,随卦讲的是跟随,讲的是上下一心的这种团结的场面。团结本来是好事,因为一个团队如果不团结起来,就很难把事业做成。但是如果过于团结的话,就会出现一种现象,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叫弊乱。

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假设在一个企业当中,大家特别团结,那当企业当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如果没人指出来,那么在很长的时间里边,都不会有人指出这个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谁指出这个问题就会破坏团结。这个道理我没思考,就能了解到里边的精妙。因为在一个组织一个企业经营的过程当中,总有人是制定规则的人,那大家都团结在一起,你制定了规则,我就跟随你。那如果你的规则有问题怎么办?谁来指出来?指出来的人就破坏了团结。所以我们讲随卦的时候讲的是团结,跟随,但是过于团结,就会出现我们刚才说的这种情况,出现问题没人把它指出来。这种情况在易经的卦象当中用一个字就把它形容出来了,哪个字呢?就是蛊。所以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研究一下蛊卦到底描写的是什么?

我们看一下,这个字上面是虫,下面是器皿的皿。在说文当中解释蛊这个字,说腹中有虫,蛊也。也就是肚子里生虫了,但是肚子里生虫你表面是看不出来的。就像一个人表面看起来是很健康的,肚子里生虫,只有时间长了才能体现出这个人生病,短期里边是看不出来的。

那蛊这个字,在古代它还有一种写法就是繁体字,上面这个虫子是三个虫。三字,我们之前也都解释过,在中国文化当中只要出来三,我们就必须有两个思考角度,哪两个呢?这三可能就代表三个的意思,同时也可能代表众多的意思.

比如说在我们中国的另一部经典道德经里,就有过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世界上这么复杂的事物,都是由道开始创造,到了三的时候就生出万物。所以这个三第二种解释什么?就是众多的意思。但是在我们这个骨子当中,三个虫加上一个器皿的面,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很多虫子。古时候有一种说法,就是找一个坛子,然后抓一百多条虫子,这个虫子要符合一个条件,就都要是毒虫。把这一百多条毒虫放到坛子里,然后埋在地下,过一百天之后把坛子取出来,你就会发现这一百多条虫子,只有一条虫子是活起来的。那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百多条毒虫在坛子里,一定是经历了非常惨烈的战斗,最后剩下来的这条虫子,又被称为这一百条毒虫的虫中之王,所以这条虫子就被称为蛊。当然这是古代的说法,所以我们通过这个案例就会知道蛊到底在描写一种什么状态。就是表面看起来是风平浪静的,但实际里边的斗争已经开始了。我们用两个字来形容蛊,叫做弊乱,所以蛊一出来就形容出现了弊乱的状态。

蛊的卦象是由艮卦和巽卦组成的,我们学过八卦就知道了,艮代表山,巽卦代表风,所以上面是山,下面是风。我们看到这个现象会联想起什么样的场面呢?因为通常我们想到风的时候,风是刮在半空的,但是风在刮的过程当中,它遇到了高大的山,所以阻挡住了风。这个风就开始往下行,然后出现的就是大风过后,山脚下一片凌乱的景象。这就是蛊卦告诉我们的一个现象。所以对易经非常了解的人看到蛊卦,就会提出三个字,叫落山风。什么落山风呢,风在山下,落到了山脚下,出现了一片很狼藉的很凌乱的现象。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相马的高手,大家都知道,就是伯乐。伯乐有一次为楚王寻找千里马,他在找的过程当中他非常细心,因为判断一匹马是不是千里马,伯乐是最专业的。所以有一次伯乐在找的过程当中,看到了一匹老马,伯乐看到这匹马虽然外表非常符合千里马的标准,但是总是那种无精打采,就有点不健康的样子。所以伯乐看到这个现象,他突然就想到是不是这匹千里马生病了,伯乐想到这匹千里马生病,他不免心里会有一些伤感。为什么呢?咱们可以思考这个问题,就是伯乐一生,他之所以成名,就是因为千里马。他是看千里马的高手,同时,也是千里马成就了伯乐。如果没有千里马出现的话,伯乐一生他也就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当伯乐看到了这匹千里马,表现出一种病态的样子,他就心里产生了很复杂的感情。所以伯乐就用易经起了一卦,起什么卦?他想看一看,这匹马是什么状态?有没有可能把这匹马医治好?所以当时伯乐起完卦,卦象出来,正好是山风蛊卦,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这卦。伯乐对易经也是非常有了解的,所以看到蛊卦他就明白了,这批千里马表面呈现出了千里马的状态,但是千里马的内部已经开始生病,不好治。所以伯乐,他就带着遗憾远观这这匹千里马,放弃了这匹千里马。所以通过伯乐起卦的这个案例,我们大概就知道,在一个大环境中,一个团队里或者一个企业,甚至在一个国家当中,都可能出现一种状况,就是表面是歌舞升平的,但是内部却已经开始起了弊乱。所以我们来研究蛊卦,就是来看一看。当弊乱出现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处理?我们在整治避乱或者矫正弊乱的时候,会遇到什么样的状态?什么样的情况?这就是蛊卦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我们首先来学习蛊卦的卦辞,蛊卦的卦辞:“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我们看这句卦辞里边没有出现任何一个凶险的字,所以很多人就开始疑惑,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蛊它实际上是代表一种弊乱,也是凶险的一部分。但是在卦辞当中没有出现弊乱,这是什么原因?我们先解释一下“元亨”,就是大大的亨通,或者一开始就亨通了,有利于长途跋涉,越过大山大河。“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形容的是一个周期,为什么这里边没有凶?因为当我们观察到蛊这个现象的时候就看到了,弊乱出来了,那我们该怎么做?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整治弊乱。所以当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产生了,然后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凶险就开始慢慢的化解。所以蛊这个字本来是凶的,但是蛊卦讲的是告诉我们如何整治弊乱,如何把这些凶险化解掉,所以在卦辞当中没有出现凶险。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我们易经的初学者恐怕很难理解这句话。我们从前提过中国古代的计时方式呢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日子。那么甲我们把它当成一个日子,甲日之前的三日叫先甲三日,假日之后的三日叫后甲三日,加上假日一共是几天?就是七天,也就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想要整治弊乱的时候,需要七天,真的需要七天。七这个数字,在世界的文化当中都是一个比较神秘的数字,比如说,我们现在的作息习惯,一周的时间一共是七天,我们再看大自然的现象,虹是七种颜色,那我们地球的组成是七大洲,在很多里对七也都有特别的阐述。比如说,基督教里边讲,上帝在造人的过程当中,用了七天把人造出来,然后上帝用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再看佛教的传说当中也有这样的描述,佛祖诞生之后他就会走路,而且是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走了七步,这个七的数字就让我们产生了很多的遐想,从自然界到我们实际的生活,再到的描写,对七都有特别的研究。那在易经当中提出的,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这个七天,实际告诉我们的道理,不是说你整治一个弊乱需要七天的时间,而是告诉我们想要整治弊乱的话,需要一个周期,这个期代表1个周期的意思。

卦象和卦辞我们研究之后就要看它具体的卦爻了。蛊卦的第一爻是这样写的:“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这里边有两个字是我们要研究的,第一个字是“干”,干父之蛊,这个干什么意思呢?它代表干预,也代表矫正整治是这样一个意思。所以“干父之蛊”合起来就是父辈留下来的弊乱,我们要怎么样?我们要去整治它。再往下解释就是整治父辈留下的弊乱“有子考,无咎”,第二我们要研究的字是什么?是“考”。这个考它代表的意思就是先父的意思,就是已经顽固了的父亲,把他连起来理解就是匡正或者矫正父辈留下的弊乱,有这样的孩子,父亲不会有什么遗憾。

最后一句话是“厉终吉”,虽然在匡复弊乱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麻烦,遇到一些阻力,但是只要坚持下去,最终的结果是吉祥的。

第一爻我们是非常容易理解的,那我们再看第二爻。第二爻的爻辞是:“干母之蛊,不可贞”,直接把它翻译过来,就是匡正母辈留下的弊乱,不可以过于执着。这个贞,代表坚持持久。但是你在匡正弊乱的过程当中,如果过于执著,就容易操之过急。我们把第一爻第二要连在一起看了提到了“干父之蛊和干母之蛊”,为什么在蛊卦当中要把父母这两个字提出来?因为所有的弊乱都不是一日造成的,应该说所有现在的乱象都跟之前是有关系的。所以父母代表什么?父母可以代表祖辈。如果在一个公司企业当中,它也可以代表领导。所有的领导在下决策的时候,通常会下三种决策。第一种决策叫做正确的决策,决策下来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按照这个决策去执行,效果特别好。第二种决策是错误的决策,决策下来之后就会发现执行起来得到的效果特别差。这两种决策都比较容易辨认。还有第三种决策。就什么呢?就是当下的一个决策,结果是好还是坏不知道,因为它需要时间的验证。所以弊乱是如何产生的呢?就是说的第三种情况产生的弊乱,也就是在整治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团队的时候,当时下了一个决策,这个决策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但是时间一长,我们就发现之前的那个决策到底是不是正确,弊乱也就出来了。所以用父母来形容,就是告诉我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的弊端,我们现在看到的必然的现象都跟之前的决策是有重大关系的。所以既然弊乱的形成,它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在解决弊乱的时候,我们也要做到一种心态,不可操之过急。所以第二爻告诉我们的“不可贞”就是不要过于着急,否则很难把弊端从根本的把它给解除掉。当我们想要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定会遇到阻力的。问题越大阻力越大,所以到了第三爻就出现了阻力。

第三爻的爻辞:“干父,小有悔。无大咎”。匡正父辈留下的弊乱,遇到了阻力小,有悔,就是遇到了阻力会有遗憾。“无大咎”,没有太大的过错。所以当我们想要整治一种弊乱的现象的时候,一定会遇到阻力。所以我们想一下,我们在整治弊乱的时候,通常会遇到什么样的阻力?其实第一个阻力应该是惯性。刚才我们讲过,蛊的形成就是弊乱的形成,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用父母来形容这件事,就是告诉我们所有的弊乱都是长时间形成。那当我们要改变这种现象的时候,你就必然要改变惯性。人最难改变的就是惯性。

比如说,一个人习惯了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你去改变他,你说每天早晨六点钟就要起来去锻炼身体,对这个人来讲,改变惯性一定是非常难。所以无论我们去治理一个企业,从事任何一样事业,一旦惯性形成了,想要去改变它是很难的。比如说有一些公司他早晨是不打卡的,但是我们启用了正规化的企业管理之后,每天早晨打卡是最基础的事情。对这家从来没有打卡过的公司来讲,所有的员工就都要改变他们之前几年工作下来养成的惯性,所以就会因为惯性为改革为整治弊乱带来了很大的阻力。有了阻力,很多人在整治弊乱的过程当中,就会进入到第四爻的状态。

第四爻是什么?第四爻的爻辞:“裕父之蛊 往见吝。”我们接着第三爻来说,因为我们在整治弊乱的时候,到了第三爻遇到了阻力,这个阻力是因为要改变大家的惯性,所以很少有人会配合。所以有些改革者到了第四个阶段,就会变成宽容的状况。“裕父之蛊”是什么意思呢?裕,就是宽裕也代表宽容的意思,也就是宽容了父辈留下的弊乱。“往见吝”,发展下去一定会有遗憾。所以第四爻就是告诉我们,所有在整治弊乱过程当中的人,你一定要坚定信心。因为如果你去宽容这种弊乱,接下来的结果就是“往见吝”,一定会遇到遗憾,遇到更大的阻力。

第一爻到第四爻,实际上蛊卦给我们提出的是心态。那前面告诉我们,只要你开始整治弊乱就会遇到阻力。那第二爻又告诉我们,在整治弊乱的过程当中,你不可操之过急,要有耐心。第一爻告诉我们,所有的弊乱其实都是经历了很长时间形成的。所以到了第四爻,就告诉我们在整治弊乱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坚定信心,否则就不可能达到后面的结果。

到了第五爻的时候,爻辞叫:“干父之蛊,用誉。”

这句话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匡正父辈留下的弊乱会受到荣誉。这里边的“用”就代表受的意思,也就是接受了别人给你的荣誉,敢于去匡正弊乱的人得到荣誉那是应该的。但是这句话还有第二种解释,就是在匡正父辈留下的弊乱的时候,一定要把荣誉作为一个参考条件来使用。什么意思呢?我们深入地来了解一下,当我们去整治弊乱的时候,最抵触的人是谁?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一家公司经营了几年,突然新上任的管理者发现,之前的决策和政策有很多已经不符合现代的发展,那它要怎么做?它一定要做改革。实际上,跟蛊卦所代表的意思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你的改革就是在否定之前的人所做的规定,那对你最大的阻力是谁?最大的阻力就是之前制定政策的人。

所以很多人不明白蛊卦的道理,他在做改革在做整治弊乱的时候,就会一竿子打死,就会告诉大家,我们之前做的都是错的,我们现在应该改。你这句话只要一说出来,之前的管理者那情绪就会产生。当之前的管理者产生了情绪之后,他心里就会想,我之前为公司也做了那么多贡献,为什么你上来之后就把我全部否定?那你的改革我就不配合。所以这个时候,就会让团队产生了对立的情绪。那如果一个有智慧的整治弊乱的人,他一定会把荣誉变成一种条件来使用。

比如说在改革的时候,他的思想应该是首先积极的去赞许上一任的管理者。因为上一任的管理者在做决策的时候,我们刚才讲过,实际上是有三种决策。对的错的,还有一种就是不知道对错,要用时间来验证的。所以之前的管理者所做的正确的事,一定要给积极的认可。一定要把荣誉给到自己的父辈,也就是上一代的管理者。当你把荣誉给到上一代的管理者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阻力没有,而且你在改革的过程当中,你的阻力就变成了你的动力。大家就会说,时间在变化,政策一定要调整,这种改革是对的。所以懂得了这句话“干父之蛊,用誉”就变成了我们整治弊乱的一个法门,把本来会变成你对立面的力量,化成了跟你团结在一起,一起整治弊乱的力量。

到了蛊卦的第六爻:“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这句话我们把它翻译过来,就是不从事王侯所从事的事业。深入理解一下,就是不自己自立为王。“高尚其事”,所做的整治弊乱的事情是非常高尚的。

其实第六爻虽然是蛊卦的最后一爻,但恰恰这一爻又回到了起点。因为“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它就是在告诉我们在整治弊乱之前,你的发心是什么?有些人整治弊乱,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有些人整治弊乱是为了大家的公利。当你的发心出于私利的时候,在整治弊乱的过程当中,一定会遇到重重的阻力,但当你的发心是公利的时候,事情干成了,但是自己却不占山为王,都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考虑。那这个发心就是正确的,那在整治弊乱的过程当中,就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帮助。所以很多人就会有一个总结,如果你的发心是自私的,你做的一切事情都会遇到作用。

我们看整个蛊卦,里边很少告诉我们一个具体的方法。其实通篇易经啊也是这样的,易经很少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但是易经会告诉我们什么?会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理念和方向。当我们的理念和方向正确了,方法是非常多。

六十四卦爻辞

易经六十四卦,每卦的爻辞都代表的什么意思 要求就更高一点,

易经六十四卦,每卦的爻辞都代表的什么意思 萌七七0504 :你好。
【爻辞】:.指说明《易》六十四卦各【爻象的文辞】。如初九:潜龙勿用。初九是爻题;"潜龙勿用就是《乾》卦初爻的爻辞。 【坤】卦,初爻爻辞,履霜,坚冰至。

易学大师们,请指点下小弟我吧!六十四卦已记住了,是否该背诵六十四卦384条爻辞。求指点啊 呵呵,384条爻辞你能全记住么,记住了你能领会它里面的意思么?古文的意思跟现代相差很大,我想没几个人能理解古文里的意思,难道你算一个卦还得一个个回忆爻辞?这分明就是浪费时间,爻辞只是参考,而且算卦的时候很多时候你没法去参考爻辞,这个时候看的就是你基本功了,我学梅花三年,偶有所得,现实中也常给人看,能准个七八十,我给人断就从没去看过爻辞,因为没地方让你找爻辞,至于学梅花好还是学六爻好,看你自身特点了,你如果爱死记硬背,记忆力好,不怎么反应快的话,就学六爻,如果你自身思维灵活反应快,又爱偷懒的话,那么你学梅花,我现在没学过六爻,但我也叫那些高手,他们断卦准确率的确不错,但在断事的速度和精细上比不上梅花,但梅花易学难精,六爻真要学到高深处是跟梅花不相上下的。而且梅花初学者深入学习后准确度很是有问题,所以很多学梅花的半途就放弃了,因为梅花太灵活了。
如果你想学梅花的话 先天八卦数,后天八卦方位,十天干,十二地支,五行生克,六亲,六十四卦卦名,这些是都记住的,学六爻这些要要记住,六爻还有其他的东西也得记住,这个要你自己去找资料了。而梅花就只要这础就可以去起卦断事了。

哪有【六十四卦爻辞诗】? hi.baidu/...3只找到这些。。但是没有注释。。只有64卦诗

爻辞和卦辞有什么区别? 卦辞和爻辞
周易原文里,对六十四卦都有解释,它的内容由两部份组成,一叫「卦辞」,是专门讨论卦的意思。
例如「火水未济」卦的卦辞就是「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汔,意思是几乎。濡是沾湿的意思。整句意思:未济即是未完成,如果能行之有方,最终都能成功。辞中以小狐狸做比喻,小狐狸过河,虽然勇敢,不过缺乏经验,故而沾湿了尾巴,还未能到达彼岸。可是当小狐狸有了周详的计划与经验,就会成功。各位可以到《周易原文与注解》查阅你所占得卦象的卦辞。
另一部份叫「爻辞」,爻辞其实是由孔子进行注解的「易传」,是孔子对六十四卦里,每一卦中每一个爻的专门讨论与解释。当我们求得变卦后,可以参考该爻辞来辅助分析卦象。
例如「火水未济」卦,求得第六爻为「变爻」,一方面可以参考由「火水未济」变为「雷水解」的卦辞,同时亦可以参考「火水未济」卦中第六爻的爻辞,这个爻辞是这样写的「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意思是:占卜是吉利的,没有使人后悔的事物,由于有诚信,一如君子的作风,结果是吉利的。各位可以到《周易原文与解释》查阅你所占得卦象的爻辞。

我把周易六十四卦卦爻辞及注释边看边抄写了一遍,请问接下来要怎麽做? 5分 呵呵……看你抄了一遍挺下辛苦,就指导你一下。
光抄不应用我估计你很快就都忘了,关键是领悟了多少?
一点也没领悟,抄一百遍也只能能弄个基础扎实而已!
习易必先学卜!以占来驱动象,以象来模拟数,用数来推演不变的道理,这就是易经的象数理占!
先从预测每天的天气以及相关的其他琐事开始慢慢实践吧,在实践中应用就能很快的领悟到卦象和爻辞的关系,爻位的承乘应得中得位和吉凶的关系,爻卦和大象的联系,以及易经简易变易不易的运用。
你现在离可知往生及后生的距离或许是三年(悟性极好)或许是十年(有悟性)或许是一辈子(没悟性)。
边实践边看注释会事半功倍的。

易经爻辞解释

爻辞指说明《易》六十四卦各爻象的文辞。如“初九:潜龙勿用”,文中“初九”是爻题,“潜龙勿用”就是《乾》卦初爻的爻辞。

出处:爻辞,《易经》中六十四卦每卦爻题下所系文辞。《 易经 》 八卦 的两个符号,一个是“—”,另一个是“--”。在《易经》中并没有“阴阳”二字,数百年后的《易传》才把“—”叫阳爻,把“--”叫阴爻。

卦有卦辞,爻有爻辞。六十四卦就有六十四卦辞,三百八十四爻就有三百八十四爻辞。再加上用九、用六两爻辞,实际有三百八十六爻辞。卦辞主要是概括全卦的大义,具有提纲挈领的提示性作用。

《易经系辞传》说:“卦有大小,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高亨先生认为“其旨趣都在于指示吉凶”,如恒卦的卦辞是“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翻译成白话就是亨通,很好,没有什么灾难,只要操守正道就有利,到其他地方去也是有利的。

大壮卦的卦辞是“大壮,利贞”。意思是所筮的事有利。否卦的卦辞就不是那么吉祥了,“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意思是否定了贤人的建议,或者把贤能的人排斥于门外,小人来到了,像君子一样的大人却走了。君子道消,小人道长,不利于君子占问。每一卦的卦辞文字多少不等,少则二、三字,多则几十字。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