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空定位

中国历史的时空坐标之周秦之变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变革最激烈的时期之一,它终结了封建社会,中国走上大一统帝国,带来了周秦之变。在经济、和社会结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次 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是前所未有的、摧枯拉朽式的大变革,历时长、涉及面广,实际上转型一直持续到汉武帝时期才算真正完成。

      一、军事上战争逻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诸侯国之间的互相征伐使得奴隶社会的封建割据走上了末日之路。末日之路的由来,是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变化,就是战争逻辑变了。春秋之前的的战争,其实不是以砍死人为目的的,战争的礼仪性大于实用性。但到了春秋中后期,战争变成以砍死人为目的了。也正是由于这个战争逻辑的变化,才把中国引向了大一统。

        为什么战争逻辑会变化呢? 原因在于,春秋末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技术发展,它带来了新的经济和人力资源,打破了过去的社会均衡,封建社会当中的贵族秩序崩塌了。贵族们是征服者,觉得要把自己跟平民区分开,才能显出自己的高大上,所以他们都有特别强烈的等级、秩序意识。这种意识也延续到他们对待战争的态度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他们认为战争是个很高贵的事情,《左传》里有句话,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就是说只有祭祀和战争,才是国家的大事。这么高贵的事情,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参加,平民没资格。

        第二,贵族打仗,比的是谁更符合“礼”的标准,这里所谓的“礼”是“礼仪”的“礼”,但它绝不仅仅是礼仪,而是代表着一整套秩序,能够给所有人都规定出上下尊卑的恰当位置。 换句话说,贵族们打仗是有规矩的,规矩就是按照“礼”来打,而战争的目的就是恢复“礼”的秩序;如果不依照“礼”来打,赢了也没面子,因为你更加破坏了秩序,正如春秋后期的宋襄公。

        从春秋后期的楚国开始,开始了不按套路打,这种事情是有传染力的,各国都怕吃亏,底线也越降越低,战争的实用性开始超越于礼仪性之上。

      二、经济、社会出现了重要的技术变迁

        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出现了两个重要的技术变迁,让诸侯力量的扩大有了可能。正是因为这两次技术变革,打破了君主和封臣之间的力量均衡。
        第一个技术变迁,是铁器和牛耕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铁器与牛耕的出现,提升了平民的劳动效率。过去,他们的耕种效率很低,只能在贵族控制的公田、又叫井田上种地,没有能力再去开垦自己的私田了;但是,铁器和牛耕让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了,平民有余力去开垦自己的私田,甚至索性就从贵族控制的井田上跑路了。此时君主、贵族、平民三者之间的一种复杂博弈关系就出现了。对贵族来说,平民逃离井田,会削弱自己的力量,所以要控制他们;而对君主来说,只要能帮助自己削弱贵族封臣,那就是值得拉拢的盟友。 于是君主与平民之间就逐渐形成一种结盟关系,君主向耕种私田的平民提供保护,平民向君主交税。平民从井田上越跑越多,贵族所控制的井田制就逐渐瓦解了,贵族的力量也逐渐削弱了。君主开始获得相对于贵族的优势。
        第二个技术变迁,是竹简成为知识传播的主要技术。文化的载体是文字,在周朝前期,文字是祭祀专用的,通过铸鼎的方式向外分发,除了大贵族们,没几个人有机会接触到文字,有文化的人就只能是大贵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开始被刻在一片片竹简上,这可比铜鼎要轻巧得多,不仅仅是便于携带,复制的成本也极大降低,知识传播的成本急剧下降,一般的贵族子弟、甚至运气好的普通百姓,都有机会学习文字获得知识了。

      三、制度的重要变革

        魏国的李悝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使得国富民强,各国开始脱离大贵族的控制,发展出官僚制度的雏形。
      由于多年的人口膨胀,这个时候出现了很多有文化、却无法获得一块封地的贵族子弟,他们就变成游士,到处寻找把自己卖一个好价钱的机会。 君主们早就想养一群可控的自己人了。什么样的人最好用呢? 第一,他们要在本国没有根基,没资本对抗君主; 第二,他们的地位尊荣都取决于君主的赏赐,就有动力与君主相配合。从别国跑来的游士完全符合这两点要求。君主与游士一拍即合,游士成为依附于君主的私人人事班底。这个人事班底,后来就发展为官僚制。

      官僚和贵族的区别在于,本质上来说,官僚没有独立性,他们是职业经理人,其地位取决于君主的意志;贵族有独立性,他们是准合伙人,君主有大事必须和他们商量着来。 游士的出现,终于让君主们可以全方位碾压贵族封臣,诸侯国也就从君主与贵族共治的结构,转向君主说了算的官僚制结构。 这个过程在历史上被叫作什么呢?变法!

      魏国的李悝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等等,就是这样展开的。来自其他国家的游士,成了各诸侯国的新贵,他们压制住所在国的大贵族,把君主的意志贯彻下去。随着各种变法的展开,中国历史就进入到了战国时代。

        对君主来说,这回有办法把平民也动员起来了。你们虽然不是贵族血统,但你们可以立军功。只要你有办法从战场上拎回更多的人头,你也有机会上升到比贵族还高的地位。

        这种激励可不得了,战争的规模和频次急剧上升,大规模的灭国之战很容易就爆发了。灭国之战都到什么量级呢?比如很多人推崇的战神白起,一场战役就会坑杀赵国的40万降兵,这都在变法之后成为可能。

        随着各国陆续变法,各诸侯国内部的旧贵族阶层被一扫而空。变法之后,君主能决定军功的标准,也就能决定官僚新贵们的地位高低,君主对国家的控制力就变得更强,再没有能够约束君主的力量,分封割据的封建社会也就逐渐走上了终结之日。

        四、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到了春秋后期,天下大乱,礼崩乐坏,数百年来早已习惯成自然的秩序崩溃了。 这下很糟糕,人们突然发现赖以理解世界的坐标系没有了,世界的意义丧失了。这种时候,就是思想大爆发的时候。 人们开始苦苦思索,寻找意义。那些已被实践了千百年的一系列“日用而不知”的传统,就变成人们思考的基本出发点了。 不同的思考,催生了后来说的诸子百家,也就是很多个思想流派。
      各种学说根本上来说都要回答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待传统。在这个问题上大致可以分出三种态度,就是主张回归传统、主张抛弃传统、以及完全不在乎,分别就对应着最重要的三个流派:儒家、法家和道家,其他的诸子百家,都可以视作这三家的某种变形。

        儒家:克己复礼

        孔子认为复古的路径是“克己复礼”,就是要克制自己的各种冲动,依照传统留下来的“礼”的要求来做事。这样就能达到儒家的最高理想,“仁”,就是“仁义”的“仁”。

        在春秋时代以前,人们依照“礼”来做事,只不过是对于传统的盲目跟从,随大流就行,用不着什么勇气。

        但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依照“礼”来做事,就会显得迂腐,因为大流已经变了,遵从“礼”也得不到什么好处。这时如果仍然坚持这么做,唯一的理由就是,“这样做是对的”,跟有没有好处没关系。

        这种主动抉择是充满着担当的,很需要勇气。所以,儒家当中逐渐浮现出对于道德勇气的赞美。

        孟子有一句话,叫做“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就是说,只要认准了是正确的路,哪怕千万人阻拦,我也毫无畏惧地走上去,知其不可而为之。

        法家:君主意志

        在法家看来,儒家的理念也太迂腐了,既然明知其不可,还要为之,有什么用呢? 时代已经完全变了,你还非得依照过去的传统,不去理解现实的变化,只能是一群书呆子,不可能成事儿,而只会把天下带入危险的境地。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就出自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著作中。他说,想要用古代的逻辑,来治理当代的民众,基本上就是守株待兔的愚蠢办法。

        索性就用“法”来取代“礼”,开创一套新的制度。为了能够推行“法”,君主就必须懂得如何应用诡诈之术来控制人,懂得如何利用甚至创造对自己有利的局势。 这就是法家三宝,“法术势”,就是法令、权术、局势。儒家强调恢复“礼”,“礼”来自传统,贵族是“礼”的载体;法家强调创建“法”,“法”出自君主意志,官僚是法的执行者。

        君主、贵族、官僚的博弈关系,各诸侯国的君主们肯定不会愿意接受儒家,而更愿意接受法家。所以孔子孟子都曾周游列国,都没得到过重用,反倒是法家的人占据各种高位。 有趣的是,法家的鼓吹者往往在本国是不受欢迎的,无论是商鞅还是李斯,都是在别国建功立业。原因在于,君主需要官僚在本国没有根基,才能听使唤;倘若是出身本国的法家,他总会有各种根基,这种人又太懂得法术势,很容易成为君主忌惮的对象。 脱离了家乡的游士,如漂泊浮萍,孤身一人,荣辱富贵都依赖于君主,君主最喜欢了。所以,法家只能在别国成事。

        道家:无为而治

        无论儒家法家是怎么思考的,在出于荆楚之地的道家看来,都会觉得,中原的人也太看不开了。道家认为,当今之计,是放下非得要搞点事情的想法。 顺其自然,让世界、让百姓自由自主地活动,事情自然就好了,这就叫“无为而治”。

        周秦之变对中国的思想史还带来了自然延伸,就是我们在历史上看到的,从秦皇到汉武,帝国的思想经历了从法家到道家再到儒家的转换过程。百家争鸣的思想自由,很依赖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彼此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终结点是天下的大一统。一旦一统,百家争鸣马上就会受到抑制。 周秦之变的过程中,中国的思想经历了从法家到道家再到儒家的转型过程,最终汉朝把所有新的要素都给综合起来,让中国从制度和思想两个方面获得稳定,中国走上大一统。

现时定位和历史定位的区别

现时定位和历史定位是两种不同的GPS定位技术。现时定位,即使用GPS技术来定位当前位置;历史定位则是使用历史GPS记录来查询之前的历史行踪。在运动跟踪中,将会采用历史定位作为主要手段,以便更准确地衡量行踪。

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的理解是什么?

理解如下:

历史方位能够标识自身所处的位置,搞清来时的路,辨明前进的方向,它是人们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时空坐标。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来说,要避免迷失方向,少走弯路,不走回头路,就必须准确把握自身所处的位置。

既要搞清楚在自身发展历程中的方位,也要搞清楚在人类历史和世界发展中的方位,努力寻找自身发展与人类和世界发展的交汇点,把握时代脉搏,抓住历史机遇。

相关如下

简介:

方位是汉语词汇,拼音是fāng wèi,意思是物标的水平方向。各方向的位置。如东、南、西、北四方向为基本方位。浩然 《石山柏》:“按地图上的方位, 摩天岭 正好在这架山峰上。”

简答题形成历史概念有哪些具体要求?

一、要求:
1、确定的时空定位
历史概念所界定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都是确定的。在人们认识能力达到的历史长河里都有一个固定的坐标。虽然逝者如斯,但“故垒仍在”,研究历史概念的确定性为的就是给历史更准确定位。如“改革开放”,虽然开始于1978年,今天人们仍然可以体会到“生于1977/1978”的快乐,30年后,人们更能理解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就是改革开放。1978年因改革开放而获得了坐标意义。
2、历时性和共时性
历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事件经历了产生、发展(或转变)、结束(完成或消亡)的纵向发展过程。共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事件与同一时期的、经济、文化、空间等的横向联系。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根据纵向发展,历时性经历了新航路开辟开始形成,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20世纪初期最终形成三个时期。一直到今天,这个市场还在发展呈现出经济全球化趋势。根据横向联系我们在探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就要注意19世纪中期的共时性问题,如工业革命、变革(改革与革命)、殖民扩张、交通运输的进步等。
3、结构性
所谓历史概念的结构关系就是指概念自身随时间变化而演变的时序性结构以及概念与其他概念相关联而形成的逻辑性结构。如垄断组织,随时间演进经历了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国际垄断的时序性结构。垄断组织又可以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个概念形成因果的逻辑结构。考查历史概念的结构关系,更能测试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或趋势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能有效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的能力水平,拉开其差距。很多考生在这种类型的题目面前丢分。
4、了解概念类型。
历史概念通常可以分为史实概念与史论概念。史实概念按照历史事物本身的类型可以分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献、历史典章制度与历史物品、遗迹等概念;史论概念也可以按照所涉及的学科性质,分为学概念(如革命、国家、民族、国际关系等)、经济学概念(如贸易、关税、生产力、技术等)、文化概念(艺术、文学创作、艺术流派等)、哲学概念(内因与外因、矛盾、必然性、量变与质变等)以及历史哲学概念(历史中的时间与空间、史料、史论等)等。有些概念是综合性的,成为几个学科共同研究的对象,如民族这一概念,、历史、地理等学科都可以进行研究。
5、弄清分类标准。
这个过程中可以做一些双向练习,如由类型标准来举例说明,或对列出的概念进行分类,再指出标准。如给上面每一个类型的概念举出3—5个实例,“历史事件:鸦片战争、抗日战争等;历史文献:《史记》、《论法的精神》等;历史典章制度: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再讨论分类标准,即了解“什么是历史事件、历史文献、典章制度”。需要说明的是,分类具有多维性与相对性,不要把某一分类看成是绝对的,同一历史事物有不同的侧面、联系与层次,各个子类也并非严格区别、彼此排斥的。
三、简介: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它包含着特定的含义。历史概念的种类有人物、事件、文献、典籍、法律、制度、著作、会议、党派、思想、学说等。构成历史概念的基本要素根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针对历史学来说,到底什么是时空范围的概念,详细点~

历史学的时空范围?应该是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近代文明社会
大概就是不按年月日而按整个人类文明程度来区分吧.
空间也是如此,南北划分的较多
还有以农耕水平作为区划的
反正就是按照历史上的发展的不同方面来作为区划的标准

历史方位和历史方向有什么不同

历史方位和历史方向不同:

历史方位一般意义上指时间进程和空间分布结合而构成的特定方向和位置,它是时空交汇的坐标系。在国家战略意义上,历史方位主要体现为一个国家发展所处的当下形势和历史走向。

历史方向主要是指历史发展演进的方向。两者区别就是历史方向只包括发展方向,历史方位还包括所处的位置。

发展趋势

历史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历史是人书写的,既然是人书写的,就会夹杂着人的情感,人的喜怒知哀乐,所以说,所看到的历史文字,是夹杂着人的情感的历史。

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