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卦先天卦

周易的64卦? 什么是卦?什么是爻?64卦从何而来?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与周...

天地人三条横为一个卦,一条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连着的,一种是断开的,根据这两种状态排三横,也就是有8种变化,把八种变化再两两相叠(因为天有阴阳,人有阴阳,地有阴阳),八八六十四就有六十四种变化,亮亮相叠的卦称为复卦或重卦。
复卦中每一条横代表一个爻(横可能是连着也可能是断开的)。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区别,看图最明白了,是摆放的位置不同,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两个相对的卦的位置是对调过来的。百度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对比一下就知道了O(∩_∩)O~

先天起卦 本卦 地山谦 变卦 坤为地,求高手解答

谦虚而坚定,所求诸事终会跋山涉水也如履平地般,终吉。山地谦预示在所问之事在开始会有波折、困难,但主要谦虚多问多总结,并坚定德行、信念,终会像上上卦坤卦一般,先迷后吉,如履平地,利涉大川。

谦卦为什么是完美卦

谦卦,其中的一句卦辞为,亨,君子有终,就是告诉人们,身在职场,只有时时刻刻保持谦虚谨慎,才能善始善终,不被他人谋害,不会受到损伤。
很多时候,我们让自己咄咄逼人,是为伪装自己的内心的虚弱,但是真正的强者,哪怕再谦虚,也会在举止间透漏出无法掩盖的风范。
谦卦,有句卦辞为“鸣谦,贞吉”
就是告诉我们,在职场,越是当你有所成就的时候,越需要保持谨慎谦虚的态度,才能走得更远。
因此整个谦卦就像它的卦名,不断的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
当自己小有名气的时候,更要保持清醒头脑,物极必反的原理,就是告诉那些身处得意得人们,要谨言慎行,小心行事,职场阴沟里翻船的事,并不少见。

《易经》第15卦——谦卦

谦卦

谦这一卦是六十四卦当中唯一一个六条爻全是吉祥的卦。
此卦(下艮上坤)相叠,艮为山,坤为地。地面有山,地卑(低)而山高,山本来是高出地面的,但现在却居在地面以下了,这就是谦虚的表现。比喻功高不自居,名高不自誉,位高不自傲。
谦卦

给我的思考:

1.从古至今,我们接受儒道思想,都有提倡人有谦虚之心,我也是认可这价值观。

谦虚,是不自满,有德而不自居,有功而不自诩,包容大度,虚怀若谷。

谦虚,它不是人人都可以有。本身它就有必要条件。谦虚的前提是你有能力撑得起你的谦虚。

但现在互联网各自信息交汇,有些人不懂谦虚,却以谦虚自居,比如网络网红人物在大众平台说“自己有XXX,但却不XXX”,说自己谦虚,然后评论区有许多人评论“这人真谦虚啊”,更有人评论“说自己谦虚原来是一种凡尔赛艺术表达方式”。

“假谦虚被当成真谦虚,而国人推崇的谦虚,被大多人当成凡尔赛”。这种扭曲的想法,是多么让人心疼。

谦卦,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谦虚。不要把你所谓的低调理解为谦虚,谦虚是一种美德,一种态度,是一种能力。不自鄙,不自夸。

手抄谦卦

《易经》谦卦所带给我们的智慧

易经当中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里只有谦卦是无往而不利的。这揭示了谦卑的巨大智慧。《易经》中谦的第一爻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要非常的谦卑,而不带有假装。如果言谈举止谦卑,而内心很高傲,那就是装,装就与谦卦的第二爻贞相违背,贞就是内外要一致,发自内心表里如一。第三爻是指君子在工作的过程中要非常的谦卑。遇到自己不懂的要向别人请教,当别人指教我们的时候,要表现的非常欢迎。当别人批评我们的时候,一样能够听得进去。还有就是在自己工作的过程当中,对自己的能力不夸耀。

谦卦的每爻皆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几千年以来都推崇谦卑的人,因为自有《易经》以来,我们中国文化就发现了谦卑的智慧。

有的人会问,谦卑是不是不自信的表现?恰恰相反,谦卑和自信一点都不矛盾,实际上谦卑的人才是真正自信的人,内心没有底的人才要故意证明给人看。当一个人内心充满了巨大能量的时候,他完全没有必要摆架子和装样子。那些拥有大成就、大情怀和大能力的人,恰恰不是高高在上的人,也不是喜欢到处发号施令的人,他们往往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人,默默地隐藏于市。他们永远不会恃才傲物和盛气凌人,而是很谦卑很随和的和大众融合在一起,过着平凡的生活。

谦卑和自信不但不矛盾,反而是一体的。越自信的人越谦卑,越没有东西的人越虚张声势,越张牙舞爪,彰显自己。

谦卑的人容易看清自己的不足,心态如海绵,向四面八方努力汲取营养,无时无刻不在向朋友学、向同事学、向老师学、向大自然学,当他吸收好足够多的养分时,懂得及时释放,再重新汲取营养。他们无时无刻不保持着空杯的心态,最终扩充了自己的容量和能量,也收获了丰富的人生,这就是《易经》中谦卦对我们的启示。

易经谦卦怎么读?

此问出自《易经·谦·彖》正确、完整的原文是:

【谦】彖曰 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译文】彖谦虚礼让亨通顺利。天生的道理是谦虚礼让作风低下就要弥补,这样能赢得崇高称誉受到尊敬,人在社会中的职务规律是谦恭有礼就能由下往上高升。天生的道理是要减弱骄傲自满情绪并且增强谦虚礼让作风,人在社会中的职务规律是要改变骄傲自满情绪并且传播谦虚礼让作风。祖先治理国家是惩罚骄傲自满者并且赏赐谦虚礼让者,民众的规律是讨厌骄傲自满者并且交好谦虚礼让者。谦虚礼让者受到敬重因而能够赢得崇高称誉,具备谦恭有礼品质所以能晋升职位,这是才德出众之人向往的终极目标。

注释:“下”低。与“高”相对。《管子·乘法》:“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济”调剂;弥补;补益。《文选·曹植〈求自试表〉》:“功勤济国,辅主惠民。”李善注引《尔雅》:“济,益也。”

“光”荣耀(能够赢得崇高称誉。);荣宠;光。《诗经·大雅·韩奕》:“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 郑玄笺:“光,犹荣也。”

“明”尊崇,尊敬。《礼记·礼运》: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

“地”地位(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职务。)。《孟子·离娄下》:“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上行”由下往上高升。《楚辞·王褒·九怀·通路》:“乘虬兮登阳,载象兮上行。”

“流”传下来;传播。张居正《论时政疏》:“明主不恶危切之言以立名,志士不避犯颜之诛以直谏,是以事无遗策,功流万世。”

“鬼”《汉语大词典》祖先。《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神”治,治国。《汉语大词典》犹治。《荀子·王制》:“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夫是之谓大神。”王先谦集解引郝懿行曰:“《释诂》:神者,治也。然则大神谓大治。”又《易·系词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冒:统括;天下:国家;道:治理。)

“害”使受损害;惩罚。《韩非子·三守》:“憎人不独害也,待非而后害之。”

“福”赐福(赏给的东西,给予的好处。),保佑。《左传·庄公十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不”《汉语大词典》助词。无义。用以足句或加强语气。《诗经·小雅·车攻》:“徒御不惊,大庖不盈。”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逾”指晋升职位。汉· 贾谊《服疑》:“臣不逾级,则主位安。”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