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里的谦卦是什么

谦卦·《周易》原文注解与鉴赏

谦卦 《周易》

(下艮上坤)

《谦》:亨。君子有终。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六二:鸣谦,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六四:无不利,谦。

《象》曰:“‘无不利谦’,不违则也。”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注释〕 谦:卦名,象征谦虚、谦卑。有终:有善终,有美好的结果。天道下济:指日光往下照射,风朝下吹,雨向下降落。地道卑:地的位置在天之下。上行:地气上升。亏:损。盈:满。天道亏盈:指太阳到正午后开始倾斜,月满后渐亏。益:增益。谦:这里指低下者。(天道)益谦:指日从低位上升,月由缺渐圆。变:毁。流:由上往下运动,增益低处,如泥、水降落到低洼处。恶(wù)盈而好(hào)谦:憎恶盈满而喜好谦卑。逾:逾越。地中有山:谦卦上坤下艮,坤作地,而艮表山,地高于山,所以说“地中有山”,意为山本高而自立于卑微。裒(póu):取出。益:增补。称物平施:称量财物的多寡而平均施舍于人。牧:放牧,此处指约束、管理的意思。自牧:自我约束。鸣:名声在外,有声望。鸣谦:即名谦,有名而谦,意为有美誉名声而不傲。中心得:即心得中,言心得中正之道。劳:(有)功劳。劳谦:意为居功不傲而谦虚有余。(huī):谦逊。一说同“挥”,举止、行动,释为挥手、摆手而表谦虚之义。以:因为。用:以。利用:有利于。不服:指不服王命之人。

(施忠连)

〔鉴赏〕 谦卦的卦象是下艮(象征山)上坤(象征地),本来山高地低,现在山在地下,表示高大者自居于下位,是谦虚的表现。谦卦的卦名、卦象、卦辞和大多数爻辞,乃至《彖传》和《象传》的解释,都直接而明确地赞扬谦虚,一卦各个组成部分如此高度集中于一个抽象的概念,这在六十四卦中是罕见的。此外,谦卦的卦辞和六爻爻辞都言吉利,其中有一个“亨”,三个“吉”,三个“利”,如此大吉大利,在六十四卦中也是唯有此卦。谦卦的前三爻都为吉,据有高位的人,谦虚谨慎,能够度过任何艰险。他们遵循正道,虽有声誉,又有功劳,但居功不傲,万民敬服,结果都是吉利而有善终。后三爻稍次,但也无不利,小至一举一动,大到出兵征伐,都因虚怀若谷,恪尽职守,遵循准则,而最后得到好的结果。由此可见,在远古时代谦的观念已经在中华民族的思想中占据十分突出的地位,在他们看来,谦虚有百利而无一害,是人们求成功所必须的美德。

在《周易》中,谦绝不是故作姿态,也不只是事关个人礼貌这一类的小节。谦卦赋予它许多重要的含义,其中主要有:第一,态度温和,恭敬,不粗暴,这是“初六”爻辞中“谦谦君子”所包含的意义。第二,“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即限制特权,实行平等。第三,“卑以自守”,即谦让,不争雄为首,不锋芒毕露。第四,“鸣谦”,即不急于表现自己,有美德不自矜,有美誉不自诩,有才华不自吹,讲述自己的品性和业绩始终保持低调。第五,“劳谦”,即不自满,既是由于有远大的目标,也是意识到成绩、功劳是依靠众人之力获得的。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谦这一观念中不自满、不自足的意义,《彖传》就是由此把握、发挥谦的观念的,进一步把它规定为万事万物最具生命力的状态,维护这种状态是宇宙运动变化的普遍法则。在它看来,世界是生生不息的万化之流,宇宙的生命力就表现在有无限广阔的运行空间和无穷的发展前途。谦就保证了这样的空间和前途。在人类看来,天在上,所以最广阔的运行空间是在它的下方;地在下,上方是它的发展空间。所以《彖传》说“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这里“下济”和“地道卑”的用语同老子的崇拜下位的思想十分相似,但是同老子的贵柔守雌理念毫不相干,其本意是讲天地之道都是谋求最广阔的发展空间。《彖传》的思想是,谦使人“卑以自守”就不会自满自大、故步自封、停滞不前,从而为人们打开了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彖传》还根据《周易》的物极必反的哲学来看待天地万物的运行过程,评价谦的作用。正是以否极泰来、泰极否来的眼光看,极盛就意味着将要走向衰落,而新生事物却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因此在《彖传》的世界图式中天地之道总是不利于“盈”、即“满”的方面,而有利于“谦”、即“不满”的方面。它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它把天地之道解释为以下为根本,着眼于下,倾向于下,特别重视新生事物,特别关注尚未完满的方面。把希望寄托于有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的方面。这样,谦就不只是一种个人美德,而是宇宙普遍法则的一种作用。在《彖传》中它已经突破伦理学的范畴,进入哲学的范畴。

必须注意的是,《周易》推崇的谦的观念决不意味着自卑、退缩和无所作为。可能正是由于考虑到人们会从消极的方面理解谦的观念,《彖传》有意识地渲染低调的谦的神奇功用。它说天道“下济”却“光明”,“地道卑”却“上行”。谦不仅是一种崇高品质的表现,而且是同宏伟的抱负、不懈的追求、伟大的事业相联系的,并且终将获得巨大的成功,在精神上所达到的境界和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是普通人难以逾越的,所以《彖传》说:“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退缩和无所作为是绝不会有这样的结果的。谦卦把乾卦的自强不息的阳刚与坤卦的厚德载物的柔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

谦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知足长乐”的思想在中国人中有很大的影响,虽然讲“知足”主要是为了克服人们的贪婪心理和反对无止境地追求物质享受,但是有保守倾向的人往往以“知足”的古训来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生活和工作态度辩解。由此,在中国古人思想中占有崇高地位的《周易》的谦的观念要求人们在精神上永远不自满,在任何时候都不满足于现状,不满足于自己在道德修养和事业上已经取得的进步,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抵消了“知足”思想的消极作用,使人们能够始终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易经》中的谦卦是什么意思?谁能说出简单易懂的意思来..

谦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十五卦。
(下艮山 上坤地 - 地山谦卦) 谦,亨,君子有终。
1 . 谦卦象征谦虚卑退之意,有谦德之君子万事皆能亨通,而且行谦有始有终。

排除万难”,易经“谦卦”是什么意思?

那是永远吉利的卦

《易经》第15卦——谦卦

谦卦

谦这一卦是六十四卦当中唯一一个六条爻全是吉祥的卦。
此卦(下艮上坤)相叠,艮为山,坤为地。地面有山,地卑(低)而山高,山本来是高出地面的,但现在却居在地面以下了,这就是谦虚的表现。比喻功高不自居,名高不自誉,位高不自傲。
谦卦

给我的思考:

1.从古至今,我们接受儒道思想,都有提倡人有谦虚之心,我也是认可这价值观。

谦虚,是不自满,有德而不自居,有功而不自诩,包容大度,虚怀若谷。

谦虚,它不是人人都可以有。本身它就有必要条件。谦虚的前提是你有能力撑得起你的谦虚。

但现在互联网各自信息交汇,有些人不懂谦虚,却以谦虚自居,比如网络网红人物在大众平台说“自己有XXX,但却不XXX”,说自己谦虚,然后评论区有许多人评论“这人真谦虚啊”,更有人评论“说自己谦虚原来是一种凡尔赛艺术表达方式”。

“假谦虚被当成真谦虚,而国人推崇的谦虚,被大多人当成凡尔赛”。这种扭曲的想法,是多么让人心疼。

谦卦,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谦虚。不要把你所谓的低调理解为谦虚,谦虚是一种美德,一种态度,是一种能力。不自鄙,不自夸。

手抄谦卦

《易经》第三十九卦 蹇卦启示:知难而止、守持正固

《易经》第三十九卦 蹇jian卦 水山蹇卦 坎上艮下
蹇卦卦辞: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卦辞释义:本卦辞的意思是:利于向西南行动,不利于去东北。此时利于出现大人物,只要能够坚守正道,始终如一,就一定可以获得吉祥。
蹇卦人生启示:知难而止、守持正固
蹇卦位于睽卦之后,《序卦》解释说:“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前面的睽卦表示家道衰落,俗话说“家贫百事哀”,家道衰落会带来百事不顺,在睽卦的乖离之后,一定会出现艰难险阻,所以睽卦的后面是蹇卦。
蹇卦是异卦相叠,下卦为艮为山,上卦为坎为水。为高山上积水之表象,山高水深,象征艰难险阻,陷入困境,难以前进。面对这种情况,君子应该很好地反省自己,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通过自身的努力渡过困境。
从卦象上分析,蹇卦的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艮为山,山上有水便是蹇卦的卦象。大山本已构成险阻,但山中又有水流重重,所以山重水复,险象环生,使人举步维艰。艮卦又有停止的意思,所以此卦还有行人被前面险阻所困,进退两难的含义。蹇卦启示知难而退、知难而止的人生哲理。处于蹇卦,适宜顺守而不必冒进。西南为坤位,为和顺大地;东北为艮位,为大山险阻,所以说“利西南,不利东北。“
蹇,就是艰难,因为险境就在前面。看见险境而能停止不前,是很明智的!蹇卦对于向西方有利,这样前往就能合宜适中;对于东北不利,往东北走必将路困途穷。利于出现大人,说明前往济蹇必能建成大功;居位适当,守持正固,可获吉祥,说明可以摆脱蹇难使国家走上正路。
占得此卦者,在事业上可能出现了险阻。行动不可冒险,必以柔克刚,待机候时,量力而行。此时,应该反省自己,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渡过困境。要注意结交贤人,相互帮助,坚守中正之道。会遇到贵人相助,会有好的结果。

易经解读之蹇卦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解读】蹇卦,象征陷入困境,难以前进;面对这种情况,利于向西南行动,不利于向东北行动。此时利于出现大人物,只要能够坚守正道,始终如一,就一定可以获得吉祥。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解读】《象辞》说:《蹇卦》的卦象是(山)下坎(水)上,为高山上积水之表象,象征艰难险阻,行动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君子应该很好地反省自己,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渡过困境。
初六,往蹇,来誉。

【解读】初六,前进将会进入险境,后退将得到赞美。

《象》曰:“往蹇来誉”,宜待也。

【解读】《象辞》说:“前进将会进入险境,后退将得到赞美”,处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安心等待,寻找时机,不要轻举妄动。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解读】六二,臣子为了解救君王的困境努力奔走在危难之中。如果是为了自己,他是用不着这样做的。

《象》曰:“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解读】《象辞》说:“臣子为了解救君主的困境而努力奔走在危难之中”,那么结果将不会有什么过失。
九三,往蹇,来反。

【解读】九三,前进陷于危难,最好还是退回原地,不要再继续往前走了。

《象》曰:“往蹇来反”,内喜之也。

【解读】《象辞》说:“前进将陷于危难,最好还是回原地”,这样内部的力量必会来依附于己。
六四,往蹇,来连。

【解读】六四,如果它要奔赴危难,就该联合其他的力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解救危难。

《象》曰:“往蹇来连”位当实也。

【解读】《象辞》说:“前去解救危难,应该联合其他的力量”,是指这一爻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应该这样去做。
九五,大蹇,朋来。

【解读】九五,处境极为艰难,却有众多的人来协助他渡过危难。

《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解读】《象辞》说:“处境极为艰难,却有众多的人来协助他渡过危难”,表明他能够坚守正道,行为合乎准则,所以有众多的人前来协助他。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解读】上六,如果前进就会陷入险境,退回来却可以大有收获;这样做就会吉祥如意;有利于出现大人物。

《象》曰:“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解读】《象辞》说:“如果前进就会陷入险境,退回来却可以大有收获”,是因为关键在于首先要联合自己内部的各种力量才能够共同度过艰难时世。“利于出现大人物”,说明应当追随尊贵的君主去建功立业。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