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解卦

乾坤不属旧明君?

“当涂遗孽秽乩宫阙”这是推背图的第三十一象的谶曰,它预言谁会是朝廷的乱成贼子呢?到底推背图第三十一象的图解又是什么意思呢?跟着小编来看看推背图的解析吧,感受推背图的预言能力。
推背图详解:第三十一象魏忠贤之乱第三十一象甲午离下巽上家人
谶曰当涂遗孽 秽乩宫阙一男一女 斯送人国
颂曰忠臣贤士尽沈沦天启其衷乩更纷纵有胸怀光坦白乾坤不属旧明君
金圣叹注解:「此象主天启七年间,妖气漫天,元气受伤。一男一女指魏阉和客氏而言。魏杀客氏,客氏熹宗乳母,称奉圣夫人。」
一、推背图详解第三十一象众解精华1.解图图中妇人指熹宗乳母客氏,男鬼喻自称「九千岁」的太监魏忠贤。图中一束草——禾本——禾、女、鬼,合为「魏」字,预示奸阉姓。
2.解谶【当涂遗孽】:借成语「豺狼当涂」,喻明朝「遗孽」阉党把持朝纲。
「当涂」:把持朝政。《晋书。熊远传》有:「豺狼当涂,人神同忿」。
「遗孽」:遗留下来的祸害。太监阉党之乱,明朝中期就开始了。上一象预言王振(1442~1449年作乱),明武宗正德年间有刘瑾(1506~1510年作乱),故这一象的魏忠贤(1620~1627年作乱)是「遗孽」。
【秽乱宫阙一男一女】魏忠贤和客氏是「对食」,即太监和宫人结成的「夫妻」,他俩在后宫祸乱,皇宫成了他们的天下。
魏忠贤原名李进忠,本是市井无赖,有妻子女儿,为赌债所逼,自阉入宫做太监。在宫中巴结奉迎,又勾引客氏,并从他的前辈太监魏朝手里争抢到了客氏,与之对食而得势。又极力谄媚太子朱由校,太子即位(熹宗),魏忠贤升为司礼秉笔太监,在明朝一手遮天。
客氏是熹宗乳母,被熹宗封为「奉圣夫人」。因熹宗对她十分依恋,使客氏权力甚至高于皇后。
魏、客狼狈为奸。因张皇后对熹宗指责魏忠贤,魏、客就诬陷张皇后是私生女,后来虽被劝止,仍害得张皇后流产。他们还逼死了怀孕的嫔妃,熹宗想解救妃子,都得跟客氏求情。魏阉在宫中首创「内操」,群太监演练武艺,锣鼓大作,皇子诞生,目惊惧而亡……
【断送人国】:魏忠贤的祸乱使明朝气数将尽。魏忠贤一手遮天、祸国殃民,在朝中大肆捕铩异己和「东林党人」,用锦衣卫制造全国恐钸,文官治国的体系被彻底败坏。朝臣纷纷依附,全国为魏忠贤建「生祠」成风,连王爷都得这么巴结这位「九千岁」。辽东经略熊廷弼守辽东三年,边境固若金汤,魏忠贤恨他不肯趋附,就诬劾治罪,结果丢了辽东,最后竟将熊廷弼斩首弃市。
3.解颂【忠臣贤士尽沉沦】一语双关,既点出了奸阉魏忠贤的名字「忠、贤」,又指出当时「忠臣贤士」被阉党大肆打压株连、锦衣卫镇压,不得不「沉沦」。
【天启其衷乱更纷】:「天启」,明熹宗在位期间的年号。天启年间(1620~1627年),魏忠贤自始至终在祸乱。
【纵有胸怀能坦白乾坤不属旧明君】即便「胸怀坦白」的忠臣最终弹劾了魏忠贤,明朝气数也要尽了。
东林党人和一些忠臣,虽然尝尽了阉党的酷硎,惨遭铩害,也没屈服。1627年崇祯帝即位后,魏忠贤才被成功弹劾,流放途中畏罪自铩。
二、文征解卦卦为「家人」,下为离,指火;上为巽,指风。「家人」卦运势:「有喜庆之象,如婚嫁」;其大象为「风吹火,助火之威,喻家人同心协力,发展事业」。在本象是绝妙的讽刺,讽喻奸阉魏忠贤与客氏秽乱后宫、狼狈为奸,协力同心,终于权势倾天。
【结束语】:原来,这个乱成贼子是魏忠贤,名字却与他的一生毫不相符,不止不忠不贤,反而霍乱超纲,违法纪。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能不能解释下《推背图》的四十二卦象说的是什么意思?

乙巳 艮下离上 旅 谶曰: 美人自西来 朝中日渐安 长弓在地 危而不危 颂曰: 西方女子琵琶仙 皎皎衣裳色更鲜 此时浑迹匿朝市 闹乱君臣百万般 图是一个女子(画得不象中国人)怀抱着琵琶,旁边地上左有一张弓,右有一只白兔。 乙巳是60甲子之一,艮下离上 旅 属周易64卦,其解释为: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蓏,为阍寺, 《旅》:小亨。旅贞吉。主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旅之时义大矣哉!古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斋 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主 《象》曰:“旅琐琐”,志穷灾也。知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古 《象》曰:“得童仆贞”,终无尤也。斋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主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伤矣。以旅与下,其义丧也。知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古 《象》曰:“旅于处”,未得位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斋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主 《象》曰:“终以誉命”,上逮也。知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古 《象》曰:以旅在上,其义焚也。“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斋 从卦上看是阴盛阳衰,有小吉,主先吉后凶。 谶上面的美人自西来,以前有人说是自中国西部来,本人解释是从西方国家过来的,这与颂: 西方女子琵琶仙相对印。“西方”二字在此前的第三五象 西方有人 足踏神京 已经出现。这个象则明显是指西方国家过来的。 朝中日渐安说明此女刚来时国内也不安宁,有内忧外患,另外很有可能是婚姻。而此女子有一定的才能,才能慑服大臣(而其背景国家也是一个因素) 长弓在地,说明有张姓奸臣,和此女子勾结,所以才有颂的闹乱君臣百万般。 危而不危说明最后还是被镇压下去的。且张姓付出了生命代价。 颂的前俩句都是赞此女子是个大美女。自从成为某领导人夫人后,才能混迹。匿字说明此女另一隐蔽身份就是替其母国服务而搞乱中国。 但其最后的结局就是经卦中的:旅人先笑后号咷
采纳哦

推背图第60卦是什么意思

收官五:无象之象胜于有象
第60象: 癸亥 萃卦 谶曰:一阴一阳,无终无始,终者自终,始者自始。
颂曰:茫茫天数此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
解:语言玄妙,寓意深远。哲学道理。大家去体会吧。
此中含有“顺势而为”、“天人合一”的意思。

黑兔走入青龙 2023年圣人出现啥意思

对于推算未来的事情在现代人也是颇为好奇,很多人也在研究有什么办法可以提前预知到未来发生的事情,而最近有人预测黑兔走入青龙,2023年将会有圣人发生,这个预言真的会实现吗?那么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下 推背图 里面的详细解释吧!

黑兔走入青龙2023年:
推背图43象,黑兔与青龙。

推背图出处
大家都知道,《推背图》是中华预言第一奇书,传说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道士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融合了易学、天文、诗词、谜语、图画为一体。
推背图构建了一个中国和世界历史是按照:“帝制时代—共和时代—大同时代”这一历史观而命定式发展的理论体系。
《推背图》共有六十象,每象以干支为序号,主要包涵:一个卦象、一幅图像、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共四个部分。

黑兔走入青龙 2023年圣人出现啥意思
颂辞讲兔:“黑兔走入青龙穴,欲尽不尽不可说。”于此句解释众说纷纭,究竟说什么得看全局。“黑兔走入青龙穴”有两层意思。1,表示年份,由 兔年 到 龙年 。2,走入不是误入,走入是意进入,误入是无意迷入。黑兔吃了豹子胆走入龙穴,意在何为?所以此句揭示黑兔有篡位之意,是自不量力之举。“欲尽不尽不可说”一句表示此兔遭到囚禁,生死不由己,然而拒不交代,因为有不可说的秘密。

谶辞讲君:“主非主(原文为君,避免铭感),客非客(原文为臣,避免铭感)。”此句讲本来主客有别,然而事实上却颠倒了。主人大权旁落,客人弄权,凌驾于主人之上,胁迫主人;主人无力,反而为客。“始艰危,后克定。”开始之时,挂名主人无实权,政令不通,正道难行,奸人横行,民众怨声载道,遂成危局。后来终于鼓起勇气,击败奸臣贼子,才稳定了朝廷。李淳风用词潜字很讲究,这里用了个“克”字,克比斗更进一层,是以力压倒、制服的意思。
个人见解:同时黑可能代表一个明显的事物,兔子代表生育繁殖速度特别快,走入青龙穴,有明显的侵略迹象。
根据个人见解,只要大家团结一致,鼓起勇气,一定可以让主人(君)重新在自己的家园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青龙终究会赶走黑兔!

《推背图》主要版本

《推背图》至少有六个版本:
1、绘明抄本,中央研究院藏;
2、明钞本(无图),中央图书馆藏;
3、明钞本,芝加哥大学藏;
4、清初潘氏八喜楼钞本;
5、清末石印本,芝加哥大学藏;
6、流行本(即金圣叹批注版),据称1860年火烧圆明园时由圆明园流出,网络上流传的多为此版本,但此版本没有任何一家图书馆或学术机构收藏。

《推背图》最后几图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56象(原四四象 坎下离上 未济)圣人显现 阴阳对峙 谶曰 日月丽天 群阴慑服 百灵来朝 双羽四足 颂曰 而今中国有圣人 虽非豪杰也周成 四夷重译称天 子 否极泰来九国春 金圣叹:「此象乃聖 人复生,四夷来朝之兆,一大治也。」 ------------------------------------------------------------------------------------------ 第57象(原四七象 坎下乾上 讼) 谶曰 偃武修文 紫薇星明 匹夫有责 一言为君(评) 颂曰 无王无帝定乾坤 来自田间第一人 好把旧书多读到 义言一出见英明 ---------------------------------------------------------------------------------------- 第58象(原五三象 乾下震上 大壮) 谶曰 关中天子 礼贤下士 顺天休命 半老有子 颂曰 一个孝子自西来 手握乾纲天下安 域中两见旌旗美 前人不及后人才 金圣叹:「此象有一秦姓名孝者,登极关中,控制南北,或以秦为国号,此一治也。」 一、陈 曦试解 本象绝大多数人猜出来是预言「中国首位苠选总 统」,但都以为是遥远的事情,所以大多没猜是谁。 因为本象还未发生,权且尝试一猜,如若不中,请勿见怪。 1. 解谶 【关中天子 礼贤下士】 「关中」:在第8象出现时已经解释过,借指陕西一带。本句似预言主人公是关中人士,将敬贤重才。 【顺天休命】 「休」:谐音字谜,喻「修」。这个用法,后面还会出现。 本句指此人顺应天时,修命——和上一象贯通在一起了——以读旧书(救度之书)来修命。 【半老有子】 一语双关,既是一个字谜:「孝」,又点出主人公的另一个特征。 2. 解颂 【一个孝子自西来 手握干纲天下安】 似乎预言一个从中国大陆西部而来的孝子,能以治国的良纲安天下。 「孝子」:天下孝子多了,「家孝」不足以服众。《推背图》没有俗笔,此似指儒家的「大孝」。《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是象对待自己的老人一样,对待别的老人。主人公当能做到此境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人一定很注重个人的修为。这与谶中的「顺天休命」相呼应。 【域中两见旌旗美 前人不及后人才】 「域中」:指关中,与谶相应。 本句指关中两度出了开国元首,一次成就了,这次成就了本象的孝子,但前者不及后来的治世之才。 3. 解图 画是一个字谜:地上一禾本植株,为「禾」,与《推背图》第31象图的设谜方法一样。「禾」、「三人」组成秦字。这就是金圣叹的猜测中两次提到「秦」的原因。 「秦」地:古秦国所在,为关中之地,与谶中「关中天子」相应。 二、文征解卦 卦为「大壮」,下为乾,代表天;上为震,代表雷。 卦象为「雷在天上,雷声响亮,光明天际,正大光明之象」,似以此喻指中华光耀天际,声威大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 由于第57、58像是未来之事,唯恐「五娘子因谶被杀」之事重现,故简略解之,隐去主人公的名字。此人和下一象的圣人不是同一人。笔者在此为这两象事件试做一谜语,以后破解出来可以为证: 少林古刹落重山,参遍玄机诵真言。 一日失口露才志,关中三杰天下安。 笔者水平很有限,大家不必从这首谜语上花心思。真能悟出此二象的真谛者,也请慎言,也算是与这位未来的主人公结下「善缘」吧。 谶曰 阙中天子 礼贤下士 顺天休命 半老有子 颂曰 一个孝子自西来 手掘乾纲天下安 域中两见旌旗美 前人不及後人才 谶文分析: 阙中天子 礼贤下士——中国有位名字中有“贤”字者当政。 顺天休命 半老有子——当政者顺应潮流发展,使国家在成立将近50年的时间收回失去的国土(半老有子)。 颂文分析: 一个孝子自西来——此子族系中华,但成长于西方寓意此领土本属中国后受西方统治。 手掘乾纲天下安——乾纲即政令或者协议,即双方达成协议,和平移交领土。 域中两见旌旗美——也就是说他既有自己的区域旗帜也有母国的旗帜,两种旗帜暗示这个回归之“子”实行的是与母国不一样的制度。 前人不及後人才——促成事件的人并不能等到事情的成功就离去了(前人不及),最后事情由后人来实施(後人才)。 全文分析: 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历任国家主席中哪一位的名字中是有个“贤”的(DENG希贤),他创造了一国两制的理论,虽然在国土回归前他已离开人世,但其一个两制的思想在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功。 ---------------------------------------------------------------------------------------- 第五九象 壬戌(艮下兑上 咸) 預 言天下大同 谶曰 无城无府 无尔无我 天下一家 治臻大化 颂曰 一人为大世界福 手执签筒拔去竹 红黄黑白不分明 东南西北尽和睦 金圣叹:「此乃大同之象,人生其际,饮和食德,当不知若何愉快也。惜乎其数已终,其或反本归原,还于混噩欤。」 导读 ※ 辨析 ※ 众解精华,五位一体 ※預 言精粹,珠联璧合 一、辨析 这是《推背图》里最核心的一幅,也是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幅,金批本《推背图》本象合后一象的顺序是对的。因此,本象的名称序号「壬戌」也是正确的。 二、众解精华,五位一体 1. 解颂 【一人为大世界福】 一个人将给全世界带来幸福,使天下大同。 【手执签筒拔去竹】 「筒」去掉竹是「同」;「签」去掉竹是「佥」,「佥」音千,也是同的意思。本句示「圣人」带来天下大同。 「签筒」:人们求签问吉凶之物,喻指「世界福」出自圣 人之手。 【红黄黑白不分明】 辨析: 现在都把这句解释为:人类大混血、混种。谬矣! 混血、混种之后,混血、混种下一代会出现一些「不足、障碍」,所以,杂交水稻、植物要年年育种,否则产量就大降;所以,高级警犬一定要纯种;人类混血集中的地区,也是贫困、不发达的地区。 所以本句不是混种、混血。而是圣 人带来的「世界福」,福泽于各人种。 【东南西北尽和睦】 世界大同,和睦安乐。 2. 解谶 【无城无府 无尔无我】 不分你我,没有疆域、地区的局限。中华此时自然统一。 【天下一家 治臻大化】: 世界大同。 3. 解图 图中一人,将其签筒中的签展现给人,签上是有字的,喻指圣 人以文字传世人。签是用来占卜吉凶祸福的,喻指世人的幸福,与圣 人相关,甚至出自「圣人」之手。 4. 文 征解卦 卦为「咸」,下为艮,代表山;上为兑,代表泽。卦为「山泽通气之象,往来无阻之意」;运势如意吉祥,正合本象之意。 前面第56象的「否极泰来九国春」,《马前课》第十二课預 言的「拯患救难,是唯圣 人。阳复而治,晦极生明」等,都在此时应验了。 5. 文 征解名 本象名为「壬戌」,虽是序号所排,亦有深意…… 众口难调,有人觉得牵强,有人觉得玄妙。争论未定,还是等陈 曦自己来跟此贴吧。 ------------------------------------------------------------------------------------------- 六十象 癸亥(坤下兑上 萃) 人类……步入新循环 谶曰 一阴一阳 无始无终 终者自终 始者自始 颂曰 茫茫天数此中求 世道兴衰不自由 万万千千说不尽 不如推背去归休 金圣叹:「一人在前,一人在后,有往无来,无独有偶,以此殿图,其寓意至深远焉。无象之象胜于有象。我以不解解之,著者有知当亦许可。」 一、文 征试解 1. 解卦 卦为「萃」,下为坤,指地;上为兑,指泽。大象曰:「泽在地上,水聚于泥土中,滋养草木,生长茂盛」,喻指圣人带来的「大同世界」,生机盎然。萃卦有「鲤登龙门之象,精英荟萃之意」,与谶中「始者自始」相应。 草在《推背图》下部的喻意,第53、54、55象都出现过。 2. 解谶 【一阴一阳 无始无终】 与《推背图》第一篇的「日月循环」相呼应,推背图完成了一个甲子循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开始……(这个时间肯定是跨过了2012年了,前面笔者已经说过「左右」了,不知为何有人还是理解的很刻板) 【终者自终 始者自始】 被历史终结的终被终结,留下来的人开始进入「新天新地」,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开始
求采纳

阆中往事

阆中胜事可肠断,

阆州城南天下稀。

        ——杜甫《阆水歌》
阆中是个流传着很多故事的地方。

我的一位叔叔在游览阆中时曾感叹:“阆中地方虽不大,却能有这么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的确,从清代四川贡院、川北道署、文庙、张飞庙、中天楼、华光楼、状元坊,到滕王阁、白塔、大佛寺、锦屏山、天宫院……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听到有趣的阆中往事。
在阆中,最常见到又最响亮的名字,非张飞莫属。没错,就是三国时期桃园三结义刘关张的张飞。

阆中古城里有座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迄今1700多年历史。唐代称张侯庙,明代称雄威庙,清代改为汉桓侯祠。张飞庙内修有张飞墓,椭圆形砖砌的外形,东西宽25米,南北长42米,封土堆高8米。头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墓,还以为是围墙呢。阆中市心的主要干道之一张飞南路,是通往古城东门的必经之路。距滕王阁不远的将军广场,塑了历朝历代九位将军像,居中最高的一座就是张飞骑马像。还有少不了要买的土特产,阆中三宝之一的张飞牛肉。什么都要和张飞扯上关系,可见阆中人对张飞是极其喜爱的。
“万夫莫敌”赞其生前勇猛常驰骋沙场

“灵庥舄奕”扬其死后英灵仍庇佑一方
大多数人是通过《三国演义》小说或影视作品认识张飞的,罗贯中给了张飞一个勇夫的形象,在刘关张中,他总是那个最冲动、最暴脾气、最爱贪杯闯祸的“张屠户”。但历史上的张飞果真如此吗?

其实,张飞虽是一名武将,却是个有文化的武将。据说他文武双全,外粗内细。说张飞有文化的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他的书法非常棒,尤其擅长“汉八分”,即汉代隶书的一种。后世有人评价他的造诣甚至超过了三国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张飞的字到底写得怎么样,可以去阆中张飞庙亲眼看看张飞手书的《立马铭》古碑。

号称文武双全的张飞,不能光写写大字、画画美人图,不打仗的时候还得能治理好一方土地。刘备平定益州后,曾让张飞做巴西太守,驻守阆中。张飞对阆中最大的贡献是保境安民,连雍正皇帝都说“蜀汉张飞以车骑将军守阆中,有保障功。”但还不仅如此,张飞具备农业和手工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一到阆中就开始指导百姓们发展农业和手工业,还传授了种桑养蚕的技术。张飞带领下的阆中呈现出空前的繁荣盛景。直到他被害身亡,张飞在阆中驻守七年多,七年对一个城市的历史来说实在不算长,但爱民如子、治郡有方的张飞却被阆中人世世代代喜爱着、纪念着,甚至成为了这座城市的精神象征和守护神。阆中记忆中的张飞,与我们以为的那个形象,是不是大相径庭呢。

作为一名武将,如果不能寿终正寝,最理想的归宿无外乎战死沙场。然而,张飞却在临出兵前,被自己身边的人暗下杀手,死得实在憋屈。据说,杀害张飞的两个手下张达和范强,割下张飞的头颅,乘船欲逃往东吴投效,途中却听闻孙权正向刘备求和,二人惊慌失措中将张飞的头颅扔进嘉陵江。张飞的头颅随江水漂流到重庆云阳,被一渔翁捞起,后葬于云阳凤凰山。这就是众所周知“张飞头葬云阳,身葬阆中”的传说。

一代名将,死于暗杀之手已够惋惜,死后身首异处,不得全尸,更是令人嗟叹。张飞的老家在一千五百公里之外的河北涿州,无论云阳还是阆中,都不是他落叶归根之所。只是经过了这一千八百年的世事变迁,愿他已魂归故里。
阆中滕王阁位于古城以北的玉台山,诗圣杜甫曾多次登临滕王阁,并留下了“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的诗句。登滕王阁这日,天气有些阴沉,而滕王阁远比看起来要高得多。看到“滕王阁”三个字,很自然地想到王勃的《滕王阁序》,但王勃描写的是江西南昌滕王阁,并不是阆中滕王阁。那么,滕王到底盖了几座滕王阁呢?
初唐时期有个皇二代,他的爸爸曾经是皇帝,哥哥是皇帝,后来侄子又当了皇帝,他的名字叫李元婴。

李元婴和他的哥哥李世民不同,他没经历过官二代时期,生来就是个皇家子弟。因为他出生在李唐开国12年后,玄武门之变4年后,也就是唐太宗执政的贞观四年。作为皇帝的弟弟,李元婴自然是要被封王并赐予封地的。贞观十三年,他被赐封山东滕州,故称滕王。算一算他那时候才九岁。

在网上百科了一下,原来“滕王”这个称号并非李元婴专有。春秋战国时,今天的山东滕州一带是诸侯国之一的滕国,因此,自北周便有了“滕王”这个封号。历史上,各朝各代共出过16位“滕王”,但李元婴无疑是最出名的一位。

为什么这位滕王李元婴最出名呢?那就要从他的一大爱好说起了,这个爱好就是“土木工程”。李元婴最初受封山东滕州,后来他在滕州横征暴敛、骄奢淫逸,引起极大的民愤,他的侄子唐高宗不得不把他贬到苏州,又转任洪州,即江西南昌。再后来,唐高宗见他不思悔改,又再次发出警告,将他调任隆州,也就是四川阆中。李元婴可能骨子里就是个乐观主义者,对皇帝侄子的警告毫无自觉性,反而在他先后待过的三个地方滕州、洪州和隆州,分别大兴土木地建起了一座滕王阁,也就是专属于滕王殿下的行宫别馆。正是王勃那篇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让这位对国家、对社会毫无建树的皇二代,在历史上留了名。其实南昌滕王阁也好,阆中滕王阁也好,都是李元婴为思念故地滕州而建,只可惜滕州滕王阁如今已经不复存在。

滕王兴师动众为自己建的行宫,当然不会是随便搭建的小楼、小亭子,人家毕竟是个王爷,从选址到建设,那可都是极为劳民伤财的。南昌滕王阁选址赣江之滨,高插云天。阆中滕王阁建在嘉陵江畔、玉台山腰,规模宏大。李元婴生长在贞观盛世,开辟疆土、建立国家他没赶上,治理国家也轮不到他,他的皇家教育全都体现在了艺术方面。据说李元婴艺术修养颇高,尤其擅长画蝴蝶。而他的个人喜好和艺术审美也同样呈现在他的滕王阁上。每日置身于如斯美景与良阁之中,难怪滕王居阆中五年,竟乐不思长安。

滕王阁,如今经修复已成为旅游胜地,令游人流连于其美景的怀抱之中。然而,千百年来,它们承受更多的,或许是替主人背负的骂名。为了“君王台榭枕巴山”,献出了多少百姓的血汗,才使得“万丈丹梯尚可攀”呢!
在阆中听到最多的词是“风水”。阆中被称为第一风水古城,三面环水,处于嘉陵江的“水抱”之中,四面环山,群山呈南朱雀、北玄武、东青龙、西白虎的四象之式,守卫着居于中心的古城。而阆中古城则以中天楼为中心,呈九横九纵的棋盘式分布,中天楼是古城的最高点,是“龙砂水穴象”的穴位所在,古城完全是依照唐代风水学所建。对风水学感兴趣,可以去位于古城内的风水博物馆逛一逛,听听讲解。
说到唐代风水学就不得不提及两个跟风水有关的人物,袁天纲和李淳风。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天文历算家,也都是风水大师。

袁天纲是四川人,唐太宗听闻他能观相、善占卜,是个玄学家,便招揽至身边。谁知一年多以后,也就是贞观八年,袁天纲预感到自己继续伴君将有祸事,遂请辞回到家乡当起了县令。结果,同年夏天,应了他自己的测算,寿尽于家乡火井县。

李淳风不仅是天文学家,还是数学家、气象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李淳风跟在太宗身边的时间要长得多,从太宗还是秦王的时候,他就以记室参军的职务辅佐身侧,贞观元年入太史局供职,一干就干了40年。

这样看来,袁天纲和李淳风在唐太宗身边共事的时间并不长,然而两人却留下了一部共同创作的千古奇书《推背图》。

关于《推背图》名称的由来,有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唐太宗让袁天纲和李淳风一起预测大唐的国运,李淳风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没想到一算就算上了瘾,一直推算到了唐以后2000多年,直到袁天纲推了他的背,阻止他说“天机不可再泄”才算作罢。因此这本两人合著的预言奇书被称为《推背图》。
除了《推背图》,袁天纲和李淳风二人还有一个关联点,就是传说他们死后都选择了葬于阆中。大概是袁天纲先发现了阆中这个风水宝地,他曾夜观天象,发现西南千里之外有王气,预示着江山易主,于是报告给唐太宗。太宗大惊,命他亲自到西南考察。袁天纲一路寻到四川阆中,看见大小蟠龙山如两条蛟龙盘绕城后,于是命人将两山结合部分砍断,以破。如今阆中依然留有“锯山垭”遗迹,而阆中自此虽人才辈出,却从没出过天子。也许就是从那时候起,袁天纲看中了阆中的风水,决定将自己安葬于此。35年后,李淳风也同样选择了阆中作为安身之所。据说袁天纲葬于南边观稼山,李淳风葬于北边五里台,两座墓穴遥遥相望,呈双凤朝阳之式。在这中间,就是为纪念他们而建的阆中天宫院。
文庙、贡院和状元坊,是阆中古城的文化象征。文庙是儒家学府,传承儒家文化的圣殿。贡院是清代遗存四川省科举考试的考场,是全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科举文化博物馆。位于古城东门的状元坊,间隔着古城与新城,两侧横梁上镌刻着阆中四位状元的大名,他们就是尹枢、尹极、陈尧叟、陈尧咨。
“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的美谈在中国历史上绝非少数,阆中的四位状元就是两对亲兄弟。

唐德宗年间,礼部侍郎杜黄裳担任主考官,在经过了诗、赋、策论三场考试后,杜黄裳别出心裁地对在场的五百多位举子说:“各位均是饱学之人,一时俊杰,但进士名额只有三十个,谁该中选,实在难以取舍,你们当中谁愿意来帮我写一下评语,评定录取名单呢?”众举子面面相觑,无人敢上。这时,有个老者自告奋勇:“尹枢不才,胆敢一试。”这个叫尹枢的举子,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他边看举子们的文章边写评语,评完一人便当众朗读出来,众举子无不赞其公正、精准,均心悦诚服。尹枢很快完成任务,但杜黄裳一看,名单中榜眼、探花都有了,唯独缺少状元,就问尹枢谁能当选状元。尹枢语出惊人地说:“这状元嘛,非老夫不可!”杜黄裳听了心里一惊,又把其他举子看了个遍,见有人点头,有人不动声色,唯独没有一人反对。杜黄裳也服了,于是便让尹枢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状元一栏上。这是《唐遮言》上记载的《自放状元》的故事,尹枢成了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经主司同意的自放状元,也是年纪最大的状元。22年后,他的弟弟尹极也中了状元,尹氏兄弟二人被尊称为“梧桐双凤”。

时间到了宋朝,阆中陈氏兄弟陈尧叟、陈尧佐一起考中进士,大哥陈尧叟高中状元。11年后,陈尧叟的另一个弟弟陈尧咨也高中状元。陈氏一门出了两个状元一个进士,两个宰相一个节度使,是又一个才俊之家。

据记载,从隋朝开始有科举制,到清光绪三年废除科举,中间1300多年,参考举子有几百万人,而荣登文科状元的不过672人,其中四川全省只有15人,而阆中就占了4人。全国出过兄弟状元的地方有17个,但出过两对兄弟状元的地方唯有阆中一处。
位于阆中古城北大门玉台山麓滕王阁附近的将军广场,排列着从秦汉到清末的九位将军。居正中最高的一座雕塑是阆中人最喜爱的张飞。其他八位,都是历朝历代出身阆中的知名武将。

刚刚提过的陈尧咨,大名不仅刻在状元坊上,他的塑像也同样出现在将军广场,那是因为他后来从文官转了武职,从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改了武信军节度使、天雄军节度使。一个状元怎么能当将军呢?《宋史·陈尧咨传》记载:“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他曾为大宋防御契丹、西夏入侵,守卫边城。可见文武全才,确实当世无双。

还有阆中巴人首领范目,北定三秦,成为刘邦统一天下的助力。三国时期蜀汉重臣马忠,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这个名字。南宋岳飞的爱将兼女婿张宪,和岳飞父子一同抗金,又一同被秦桧所害。张宪后人张朝良,雍正年间讨伐准噶尔叛乱,立下战功,被雍正皇帝称赞“古名将不过如是也。”等等。阆中是巴蜀要冲,军事重镇,这些留名在此的将军,都是阆中人,也都曾是保家卫国的战场英雄。
阆中白塔位于阆中南郊的白塔山。白塔共十三层,登塔的通路极为狭窄,只容一人上下。如果在登塔途中遇到有人下来,只能有一方猫腰躲进塔身避让。登上最高层,可以眺望阆中全景。不过,看一眼就得赶紧下来,因为后面已经排了很多人在等着了。
都说阆中白塔是一座风水塔,镇守着一方土地。阆中在2008年的512大地震中也是重灾区,古城中天楼木柱被震波扭裂,而这座400多年的明代白塔在摇晃中被拦腰震断。阆中人都坚信,是白塔牺牲了自己,守护了阆中古城的平安。如今我们看到的白塔,已经是灾后重建的复原品。

关于白塔,有一个跟匠人鼻祖鲁班相关的有趣传说。话说鲁班被请来阆中,建一座风水宝塔。鲁班带着他的徒弟赵巧来到古城为建塔选址,并答应在重阳节前将塔建好。然而,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建塔工地还没有任何动静,赵巧开始担心师傅无法兑现承诺。一晚,赵巧从梦中惊醒,见师傅不在,便四处寻找。他发现鲁班一人正在建塔工地忙活着,于是走近些悄悄观望,突然惊见有一队望不到边的猪,正在鲁班的号令下,整齐地走向工地。猪们一到工地,就瞬间变成了一块块打啄好的青石块,而且自动垒砌成了一座八边形须弥座塔盘。原来,鲁班是在用法术造塔呢。赵巧好奇地顺着猪的队伍一路看下去,见它们竟然是从离古城30里外的下游河溪关陆水码头北岸渡江过来的,此时还有些猪刚刚下水。他知道师傅有雄鸡鸣叫时完工的规矩,于是想来个恶作剧,刁难一下师傅。他使了个邪法,让正在过江的猪,都提前变回了石头。这时,工地上的塔已经就差封顶了,鲁班却发现剩下的猪都没来。眼看天要亮了,天机不可泄漏,这可怎么办?鲁班情急之下,赶紧把做饭的铁锅拿来往塔顶一扣。塔顶刚刚封好,东方便开始露白,鲁班望着渐渐亮起的天空和终于完工的白塔,总算松了一口气。据说留在河溪关渡口北岸江中的那一队光滑的黑石头,从此便被称为“猪儿石”,水位低的时候,它们就会露出头来。

江中的“猪儿石”我并没有亲眼见过,鲁班施法造白塔也只是一个荒诞的民间传说。但传说的魅力就在于它留给我们一个无法考证的空间,任凭我们在其中肆意填充。
漫步在阆中古城纵横交错的街巷中,正对着中天楼的几条主街,店铺林立,游客络绎,热闹而喧嚣,就像众多越来越商业化的中国古镇。但转个弯,拐进保留在古城中的居民区,一下子迈进了幽静中,四周充满生活的气息。瞬间觉得,那才是古城该有的样子,那才是真正有故事的地方。

越是古老的地方,越有着说不尽的故事。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已不再是普通的“物”,那上面凝结着千百年的“魂”。经过时间长河洗炼的故事,不一定是最真实的,但一定是最有味道的。就像一锅老汤,经慢火久久地熬制,品一口令人回味,唇齿留香。

展开全文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