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基础卦象

我要六十四卦的卦象和卦理

六十四卦卦象大意:
1. 乾为天:天行刚健,自强不息,择善固执。
2. 天泽履:如履虎尾,险中求胜,有想不开的倾向。
3. 天火同人:同流集结,正心诚意,与人和同,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4. 天雷无妄:真实无虚妄。
5. 天风姤:邂逅之意,因缘际会,随缘聚散。
6. 天水讼:两败俱伤,久争无益,官司牢狱,婚姻障碍。
7. 天山遯:逃避,宜退不宜进,乌云密布,独善其身,修身养诲。
8. 天地否:阴阳不交,闭塞不通,上下不和。
9. 泽天夬:决裂、切断,宜提高警觉,亏中有益,先损后益。
10. 兑为泽:喜悦,天降甘泽,使人怡悦。
11. 泽火革:改革、革除,改旧纳新。
12. 泽雷随:跟随,随机,忌独断独行。
13. 泽风大过:犯大过错,力弱不支,力不从心,负担过重。
14. 泽水困:受困,龙游浅滩遭虾戏。
15. 泽山咸:感动、感应,少男少女彼此好感,或新婚燕尔。
16. 泽地萃:聚集精华,滋养草木,生长茂盛,群英荟萃。
17. 火天大有:如日中天,遍照大地万物,事业佳。
18. 火泽睽:二女同居,阴阳失调,乖离、猜忌、离异,两情相违。
19. 离为火:光明华丽,上下通明,但有点不实在不确定。
20. 火雷噬嗑:口中有物,必须努力咬断,才能合拢,象徵诸事不顺,务必辛苦克服,才有成功的机会。
21. 火风鼎:鼎为烹饪之具,以鼎器烹调食物,象徵去旧立新,改过迁善。
22. 火水未济:阴阳失调,上下不通,尚未到成功的时候。
23. 火山旅:旅行,象徵不安,或是诸事变动不定。
24. 火地晋:加官晋禄,日出地平面,照临大地,光明上进,更上层楼,考试上榜。
25. 雷天大壮:壮大,雷声响亮天际,正大光明。
26. 雷泽归妹:归即出嫁之意,少女配长男,或是浮云蔽日。
27. 雷火丰:大丰收,文采丰盛,赢得广大的庆贺与赞誉。
28. 震为雷:震动、变动、震惊。
29. 雷风恒:恒常、持久、万事亨通,应该安守本份,永恒不变的努力,避免妄动招灾。
30. 雷水解:解除困难,冬去春来,春雷行雨,再现生机。
31. 雷山小过:飞鸟遗音,密云不雨,雷声被山阻隔,雷声减小,上逆下顺,宜做小事,大事不宜。
32. 雷地豫:安乐和豫,万物欣欣向荣,凡事应有备而战。
33. 风天小畜:密云不雨,蓄养实力,实力有限,力不从心,故宜忍耐,以待天时,时机到则有小斩获。
34. 风泽中孚:诚信,风吹在水泽上面,水泽必相应共鸣而兴波。
35. 风火家人:家庭伦理,团聚,喜庆,添丁婚嫁,终成美眷。家人同心协力,开花结果与发展。
36. 风雷益:利益,得助,损上益下,有所往有利。渡大河有利。
37. 巽为风:风为无孔不入,但应卑顺行事,风行草偃,上行下效。
38. 风水涣:涣散,冰雪消解。但利涉大川。
39. 风山渐:山上种树木,逐渐成长,比喻量力循序渐进,不可勉强,则能渐入佳境。
40. 风地观:景物可观,百花齐放,可周游观览。
41. 水天需:期待,云於天上而未雨,不能躁进,应等待时机。
42. 水泽节:节制,泽为蓄水池,可蓄积水份不使流失,亦可约束河流不使氾滥,象徵有原则、勤检克己。
43. 水火既济:象徵成功,或是金榜提名,但应防物极必反,初吉后凶。
44. 水雷屯:身处困境,艰辛的步步为营,欲进却不得进。
45. 水风井:利用汲器入井取水,象徵用贤,但无法进取主动,不如处之泰然。
46. 坎为水:危机重重,险恶,向下内敛,进退两难,应沉著应付。
47. 水山蹇:前有深水险陷,后有高山阻拦,进退维谷,如跛脚走路,象徵辛苦、艰难。
48. 水地比:比邻相辅相成,和乐亲切,众星拱月。
49. 山天大畜:积小成大,不可好高骛远,应脚踏实地,可有大斩获。
50. 山泽损:折损,惹祸,破财。
51. 山火贲:装饰,美化,日落西山,虽然灿烂,但光明渐消失。
52. 山雷颐:颐养,接受供养,有依靠,有贤内助或好先生。
53. 山风蛊:物腐虫生,四处留情,烦恼徒增。
54. 山水蒙:启蒙,教育,最初时像童蒙般迷惑,因此凡事应多听取别人意见。
55. 艮为山:两座山阻塞前路,象徵停止不动,或是保守稳重,宜止不宜进。
56. 山地剥:剥落,山在地面,山石崩落,正义被损,倒楣。
57. 地天泰:上下和睦,平安吉祥,亨通无阻,泰平。
58. 地泽临:君临,贵人大驾光临。地面的水流进水泽,水泽的水灌溉地面,相辅相成,生生不息。
59. 地火明夷:太阳沈没在地平面之下,黑暗时代,身心伤害,应韬光养晦。
60. 地雷复:恢复健康,春回大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61. 地风升:上升,树木从地上向上成长,象徵勇往直前,或名利双收,发展进升。
62. 地水师:率军作战,出师攻伐。
63. 地山谦:代表谦逊,山本在地面上,却像宝藏一般埋在地下,像个谦谦君子,让人觉得其人虚怀若谷。
64. 坤为地:象徵柔顺与包容,大地包容万物,以德服众,以柔制刚。

《易经》八卦中“乾、坤、离、坎、震、巽、艮、兑”各代表什么意思_百 ...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

八卦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深奥概念,是一套用三组阴阳组成的形而上的哲学符号。

其深邃的哲理解释自然、社会现象。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八卦成列的基础是易象,重卦的基础则在于爻变,“爻在其中矣”便是易道周流的内在动因。

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这两种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八种不同形式,叫做八卦。八卦其实是最早的文字表述符号。

扩展资料

八卦的起源:

伏羲画八卦于卦台山,后来甘肃天水和河南还有伏羲画卦台。

卦台山又名画卦台,相传为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始画八卦的地方,处于三阳川西北端,现辖于麦积区渭南镇。当然,很多现代学者不相信,认为是后人把一些发明托于古名人;

另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江苏东部海安县青墩遗址,1979年出土了八个六爻的数字卦,在远古那种人口稀少、部落林立、交流工具很差的环境里,文化传播到遥远的江苏东部,需要漫长的过程。

根据史料记载,八卦的形成源于河图和洛书。传说是伏羲所明的,伏羲氏在天水卦台山始画八卦,一画开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八卦

周易卦象详细解释

《周易》和八卦在中国古代是社会各阶层广泛运用的一种文化思想理论体系,家、统治者、军事家用其运筹帷幄,治国安邦;民众百姓则将其作为养生、预测祸福、经商盈利的工具……。《周易》和八卦实际运用上水平的高低,差异在于各人对《周易》和八卦涵义理解之深浅。大凡精通《周易》和八卦者,当为贤哲、英雄人物,有通天澈地之能,三国诸葛亮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几千年以来,八卦图在排列组合严密逻辑性就象数学公理一样不可以更改。人们对于《周易》和八卦图的解释和理解方面存在着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思想的说明文字。从古至今八卦图的成因始终是一个谜团,没有人能够拿出有科学依据的事实来解析八卦图完整的起源。 在《周易·说卦传》中有显示关于八卦图卦位具体位置的图腾属性说明,比如象“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又有“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等等,如果将上述八卦图图腾属性组合在一起,便有了“乾,马首;坤,牛腹;震,龙足;巽,鸡股;坎,豕耳;离,雉目;艮,狗手;兑,羊口。”八卦的图腾属性就相当清晰和具体化了。八卦的图腾形象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一幅由全世界科学家通过几十年合作,运用最先进的卫星、红外、声波仪器勘测和长期积累的数据库绘制而成的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 (见图1),
这幅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通过三维的方式把海底和陆地的地形地貌构造在一张平面图上表现出来,恰恰是这一代表人类目前对地球地理构造最深刻科学认识的地图上,八卦图腾属性所指的马、牛、羊、龙、鸡、豕、雉、狗形象在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中都能够体现出来,图腾形象与地球地理构造形态呈现出对应状态,因此,八卦图和地球地理联系在一起。为我们揭示了中国古文明文化中八卦和图腾的奥秘提供了新的角度。 详析之: 一、马、牛、羊、鹿图腾象形地反映的是地球大陆板块的全部轮廓构造,具体由北美大陆为头部,南美大陆为前足,北美大陆以北的巴芬岛及东北部群岛构成羊、鹿图腾的头角,北美大陆和格陵兰岛形成牛的头角。欧亚大陆、非洲大陆、大洋洲大陆为身部躯体的轮廓影象。其中,欧亚大陆为马、牛、羊、鹿之背部,非洲大陆成马、牛、羊、鹿腹底乳房之象,亚洲大陆的西西伯利亚则是马、牛、羊、鹿的尾部,大洋洲系马、牛、羊、鹿之后蹄。 “乾,马首;坤,牛腹;震,龙足;兑,羊口。”八卦图腾属性反映在地球地理形态之中, 二、豕(猪、兽)、狗图腾象形地反映非洲大陆为头部,欧亚大陆为身躯、西西伯利亚为其尾部的地理形态构造。非洲大陆为豕、狗的头部,南部非洲为鼻部,北部非洲是其头顶、耳部分,非洲大陆、亚洲大陆之间的红海和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为其嘴部;欧亚大陆的欧洲是豕、狗的前部躯体,斯堪的挪威亚半岛是豕(猪)、狗的一足;亚洲构成豕(猪、兽)、狗后部躯体,西西伯利亚为其尾部。豕(猪、兽)、狗图腾面南背北,呈俯卧状。 “坎,豕耳;艮,狗手;”八卦图腾属性也能反映在地球地理环境中。 三、鸡、雉(鸟)图腾象形地反映大洋洲为头部,亚洲南洋群岛为鸡、雉(鸟)图腾颈部,大洋中脊系海底山脉印度洋段则构成鸡、雉(鸟)图腾颈腹部的连线。欧亚大陆和亚洲东部大陆架为身躯,非洲大陆和亚洲东部西西伯利亚为鸟翼的地球地理组合构造。鸡、雉图腾也同样显现和地球地理的一致性。 按照八卦图腾反映的地球地理构造形态或者地理位置,我们可以看到“乾,马首;(北美大陆)”、“兑,羊口(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的白令海峡处)”、“巽,鸡股;(俄罗斯北冰洋北部)”、“艮,狗手;(北冰洋欧洲斯堪的挪威亚半岛处)”按照图1由西向东排列艮、巽、兑、乾四卦环绕北极和北冰洋呈“十”字形排列。(图2) 从八卦图腾其他卦位在地球地理位置的来看,《周易》八卦图中的震卦为龙图腾,龙图腾在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中是由跨越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四大海洋水系,一条长达几万里联系各大陆板块巨大海底山脉体现的,龙图腾之首位于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之间大西洋北部、北冰洋海底。震,龙足,其位置在印度洋大洋中脊系海底山脉“入”字形山结处,如龙图腾之一足;坤,牛腹,位于非洲大陆;坎,豕耳,系指亚洲大陆阿拉伯半岛;离,雉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海底,坤、坎、震、离四卦都处在相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地理位置上,这样以南极为中心也呈“十”字形成另外一组卦象组合。(图3)此图的排列与《周易》八卦图隔位、八卦相错的格局对应,其中乾、巽、艮卦位一致,仅只有兑卦有所不同。 如果以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图1)上按照由西向东(地球转动的方向)的顺序排列,八卦图表现为艮 巽 兑 乾 北半球 北冰洋 动卦坤 坎 震 离 南半球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艮 坤 | | 乾…北极…巽 离… 南极 …坎 | | 兑 震 图2 图3 从地球球体剖面上分析,八卦图分布在球面上。北极和南极分别是地球的地磁的两个中心点,在《周易》和八卦图来讲是“两仪”或者“阴阳”之形容,《周易·系辞》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地球的球体剖面就是太极,南北极为两仪,南北极各领一组四个卦象,南北极卦象相错、相合在一起便成八卦。 从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由西向东(地球转动的方向)的顺序,八卦坤、艮、坎、震、巽、离、兑、乾进行排列,乾坤卦是头尾,也是两仪,即阴阳,各统领三卦组成八卦图。 坤、艮、坎、震一组;巽、离、兑、乾一组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所有的阴阳对卦象和伏羲八卦图是对应的,但是在震卦、巽卦阴阳属性上有不同,或者颠倒。这样的八卦图阴阳爻的排列似乎更合乎阴阳爻的变化规律。 根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共有三部记叙八卦的著作,除《周易》外,还有《连山》、《归藏》两部已经失传的著作,《周易》始卦为乾,《连山》始卦为艮,《归藏》首卦则为巽。可见乾、兑、巽、艮四卦环绕北极和北冰洋呈“十”字型的图腾卦位排列,皆能满足《周易》、《连山》、《归藏》论及八卦起始卦位的要求,这种卦位的排列组合既是八卦图腾象形地表现地球理构造的客观反映,又符合中国古代历史沿袭的要求。可惜的是《连山》、《归藏》已经失传,因此《周易》八卦图没有了参照物,古人或者后人在研究和分析《周易》八卦图时,只能根据不全面的资料以及八卦图阴阳爻的组合变化规律来猜测、揣摩八卦图阴阳变化的文化内涵,对《周易》八卦图的成因缺乏实质性有说服力的证明。 《周易·系辞》中有“古者包牺氏之王者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其意味深长。 图腾崇拜是人类远古原始社会广泛的文化共生现象,古代图腾文化又多与地理相联系,中国古代的《山海经》就是集大成者。研究表明,远古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图腾崇拜文化是以形表意为特征,阐述地球地理自然形态结构的文化体系,或者是古代文明体系。中国的《周易》八卦图也是图腾崇拜文化的一个部分,《周易》伏羲八卦图的组合排列,八卦图腾的属性也确实能够在地球地理自然形态结构中反映出来,表现出对应的关系。 地球地理的格局变化是以百万年计算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如果《周易》八卦图的排列组合是依照地球地理自然形态作为基础,并且为我们和科学所证实的话,将是中华民族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易经中许多卦象都有共同含义,即:元、享、利、贞,这四个字的含义分别是...

元、亨、利、贞;是四“德”,64卦中也只有几个卦的卦辞中有这么四个字。我们知道,翻开易经,第一卦就是乾卦,乾,又名“干”,元、亨、利、贞。乾象征天、君子、父辈、一把手。乾应该具备“元、亨、利、贞”四种德行,元者始也,发也,就是具备组织能力,让事物开始发展。亨者通也,就是具备领导能力,把握事物的进展;利者益也,就是具备为万民谋福利的思想,天下为公;贞者守也,就是坚守的意志,要有长期坚守下去的韧劲。

八卦是指哪八种卦象,分别代表什么事物?

八卦是指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种卦象,分别代指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八种自然界之物。根据史料记载,八卦的形成源于河图和洛书。是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所发明,伏羲氏在天水卦台山始画八卦,一画开天。
扩展资料:
八卦代表了早期中国的哲学思想,除了占卜、风水之外,影响涉及中医、武术、音乐、数学等方面。先天八卦图通常与太极图搭配出现。太极和无极代表中国传统信仰(儒,道)的终极本体“道”。
宋代朱熹的《周易本义》写了《八卦取象歌》帮人记卦形: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八卦的类型分为先天八卦、中天八卦、后天八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卦

八卦都是哪几卦?分别叫什么?

八卦
亦称“经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一”和“--”符号,每卦由三爻组成;以“一”为阳,以“--”为阴。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注:因条件限制,不能完成名称符号)《易经》六十四卦皆由八卦两两相重组成。八卦起源于原始的占卜。《易传》作者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每封又象征多种事物,并认为“乾”、“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
八卦图最早出自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大概起始于5千多年前)其用阴爻和阳爻的组合来阐述天地中八种最原始的物质。后世道教将伏羲供奉为神。后天八卦出自周文王,其后天八卦只是和伏羲的先天八卦位置不同。其含义不变。直至孔子创立儒家,将周文王的易经收录为儒家经典(也就是儒家教科书)。汉朝时道家更由易经中的阴阳、八卦、五行等创出了无数的术数。--《周易》中用的八种基本图形,亦称八卦,用“-”和“--”符号组成。名称是:

(qián)乾为天卦像:上乾下乾纯阳卦;
乾卦阳刚,刚健,自强不息。乾六爻皆盈滴,故肥园,圆满、亭通,成功、重大。但刚多易折,含欠安之像。人物表示为上级、领导、当官的,执法者,有钱而富贵者,司机。
坤(kūn)坤为地卦像:上坤下坤纯阴卦;
坤卦明柔,地道贤生;厚载万物,运行不息而前进无疆,有顺畅之像。坤六爻皆虚,断有破裂之像,明暗、陷害、静止,测出行不走,行人不归。人物表示小人(由天大地小而取)。
震(zhèn)震为雷卦像:上震下震八纯卦;
震卦重雷交叠,相与往来,震而动起出。震动,震惊鸣叫,惊惕,再三思考,好动。建功立业,声名大振。森林,树林。八纯卦,吉顺而有波折,肝旺易怒,惊恐,肝病,抽筋,伤脾胃。
巽(xùn)巽为风卦像:上巽下巽八纯卦;
巽卦“柔而又柔,前风往而后风复兴,相随不息,柔和如春风,随风而顺。”巽顺,顺从,进入而下伏。重巽申令,气功,双床双桌相并连,作生意可获三倍之利,头发稀少,草木丛生。活跃,坐不住,静不下来,测事比和吉。肝胆疾病,坐骨神经痛,股部疼痛,风湿中风,脾胃欠佳。
坎(kǎn)坎为水卦像:重坎八纯卦;
坎卦为二坎相重,阳陷阴中,险陷之意,险上加险,重重险难,天险,地险。险阳失道,渊深不测,水道弯曲,人生历程曲折坎坷。绝颠聪明,“心诚行有功”。比和卦,谋事顺畅可成,但内中有波折。肾,泌尿系统疾病,血病,妇科病,视力差,心脏病。
离(lí)离为火卦像:重离八纯卦;
离卦离明两重,光明绚丽,火性炎上,依附团结。离散,离开,分离。凡八纯卦互为依托帮助,但又具同性相斥之性。虽比和,但内有冲突,谋事可成,却有周折,目疾,心脏疾病,高血压,肺虚症。
艮(gèn)艮为山卦像:上艮下艮八纯卦;
艮卦山外有山,山相连。不动,静止,停止,克制,沉稳、稳定,止其所欲,重担。两桌、两床相连,上下铺位,床上、桌下。测外出,不能出行,行人不归。癌症,青春痘,痧菲子,肿瘤,疮块,脾胃病,肾病,结石症。
兑(duì)兑为泽卦像:上兑下兑八纯卦;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