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就是伪科学

阴阳五行是不是科学

不过,缺乏知识基础却动辄进行中西比较的情绪化判断在公共讨论中依旧盛行,这反映出我们还无法正视自己的位置,一不留神就自卑或者自傲。反观Raymond Aron,他深爱自己的法国,但他也会勇敢承认,二战之后法国再也不是世界级强权了;但他接着指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真正伟大的民族知道应势而变,调整文化心态和典章制度以适应全新的世界。

阴阳五行是不是伪科学

一、所谓的科学是有那些衡量标准?

目前公认的科学性的2个标准:

1. 逻辑上存在可证伪性

科学研究采用证伪原则而不是证实原则,根源在于从逻辑学来说,推理的2种方式,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局限和不足,在于归纳法的结论具有或然性,一个理论即使被印证了成千上万次,也不证明它就是绝对正确的,它也可能是错误的。

举个例子:即使你在世界上的150个看到的乌鸦都是黑的,但如果就此归纳推出结论天下乌鸦都是黑的,这个结论也未必是成立的,因为说不定啥时候啥地方就出现一只白乌鸦,这个结论就被否定了。所以基于以上原因,科学研究不采用归纳证实的方法,而才有演绎证伪的方法。那么演绎证伪的方法是怎么推理的呢?

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科学理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是人类不断思考,不断质疑,不断总结得出的。诞生一个理论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发现老的理论存在无法解释的现象,于是就开始了新理论的研究。举例:

比如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大球比小球先落地的理论,随后,伽利略开始质疑了,他提出来大小铁球同时落地的假说,但他的假说必须要通过证据证明,于是伽利略做了一个比萨斜塔实验,证明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于是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被推翻了,而伽利略的假说经过不断的发展,到了牛顿发展完善成为牛顿力学,但没过多久,牛顿力学在解释微观世界的时候发现又发现不行了,原来的理论又也失灵了,又受到质疑了,怎么办?于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相对论的假说,并且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证据证明了相对论的成立,牛顿的理论又被推翻了。所以,科学就是一个不断的理论-质疑-假说-推翻-新理论-新质疑-新假说-新推翻这样的一个不断的循环再循环。

为什么科学要采用这种循环证伪的方式呢?理由就在于这种方式使用的是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所谓的保真性推理,也就是如果假说成立,推理结构形式正确,得出的实验结果也一定正确。反之,如果实验结果正确,那么假说有可能成立,但如果实验结果错误,那么可以确定假说一定不成立。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科学就靠着理论被假说推翻的模式不断的向前进步。所以科学的发展本质上不是验证现有理论,而是不断的推翻现有理论。这就是科学的所谓证伪。

2. 实践上暂时未被证伪

这是科学的第2个标准,实践上暂时未被证伪。已经被证伪的理论也就是被推翻了。注意:被推翻不意味着被完全否定。举例:亚里士多德的大球比小球先着地被推翻了,也是被完全否定了;而牛顿的牛顿力学被推翻,并没有被完全否定,而是加以应用范围的限定,牛顿力学从此限定在宏观力学的范围之内。

好了,谈完以上,我们再来谈谈什么是可证伪性呢?没有可证伪性,证伪也就无从谈起。从逻辑上来说,所谓的可证伪性:可以给出否定答案的命题就是具备可证伪性。举例:

地球是圆的。这句话具备可证伪性,因为可给出否定的答案。

地球是方的。这句话具备可证伪性,因为可给出否定的答案。

地球可以是任何形状。这句话不具备可证伪性,因为给不出否定的答案。

大球比小球先落地。这句话具备可证伪性,因为可给出否定的答案。

人生病都是环境的原因引起的,可能是人体自身环境的原因,也可能是人体以外的环境的原因。,这句话不具备可证伪性,因为给不出否定的答案。

好了,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类推思考,阴阳、五行是否具备可证伪性。那由此就首先必须给出包括明确内涵或者外延的定义:何为阴?,何为阳?,何为五行?。如果给不出一个明确的定义,谈证伪都无从谈起,谈科学也无从谈起。

另外:所有神学、、玄学第一条就是:XXX神是不能被否定的!

可证伪性是科学区别于神学、、占卜学、迷信的分水岭。

二、五行说与科学的逻辑方式有什么不一样?

前面我们说了,科学依靠的推理方式主要是演绎,其次是归纳。与科学不一样,古人提出的阴阳五行理论用的不是演绎推理,也不是归纳推理,而是类比推理,也就是所谓的类推。类比推理的保真性是最不好的,但确实最多人喜欢用的。因为类比最核心的就是要属性一致才推理成立,而我们可以看到的很多所谓的类比,不是类比,仅仅是比喻。举例:

1.在的理论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很多寓言故事,注意:这就是用类比推理。因为对于神灵这样一个无法具象的概念,当别人无法接受观点的时候,用一个寓言故事,马上就具象了,感染力就增强了,对方也容易接受了。但寓言故事不是逻辑,而是貌似逻辑;

2.古人比如观天象提出阴阳五行的说法,然后大概的认为人世间的万物都应该符合这样一个规律,于是类比推理开始,类推到人的身体,类推到风水,类推到世间万物,这就是古代朴素学说的最主要的逻辑方式,其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自认为的注定如此,而不是经过严密论证的必然如此,

3.人类的思想起源,古希腊有水火土气说,古印度也有地水火风说,中国有金木水火土说。当五行说作为理论,要去施加于待解释的事物上,。比如大自然一年只有四个季节,这是年年如此循环的,年年不变的规律,怎么办?解释不了了,于是只有强行增加一个季节,名曰长夏,这也是古人类推的逻辑:注定如此。这样的理论,普遍性何在?

三、是否不是科学一定是伪科学?

如果不能同时满足以上2个科学的标准,那就可以确定不是科学。但是否不是科学一定是伪科学?未必!不是科学,可能是哲学、神学、世界观等等,都是可以的。但如果已经确定不是科学,还非得说是科学,这自然是伪科学。

四、是否无法证明存在就是没有?

不是,无法证明五行,阴阳的存在,不等于五行阴阳不存在,无法证明就是无法证明,既不是有,也不能是没有。如果非得说无法证明就是没有,这叫诉诸无知,属于逻辑谬误。

五、老祖宗留下来的精华,怎么能否定?

我们这里讨论的是阴阳五行是不是科学的问题,既没有说阴阳五行不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也没有说阴阳五行不是老祖宗的精华。但如果一定要别人接受一个观点:老祖宗留下来的精华就一定是科学。这说不过去,这是老祖宗来捆绑别人的情感,转移事实。也叫诉诸同情,属于逻辑谬误。

六、都用了几千年了,你敢说不是科学?

是不是科学,与用了多少年没有半毛钱关系。用都用了几千年了来证明五行阴阳是科学,这叫诉诸大众,也叫乐队花车,属于逻辑谬误。

七、相信科学与相信五行阴阳会不会矛盾?

不确定。但可以确定,古往今来,诸多的科学家都有自己的信仰,研究神学。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

关于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五行学说到底是不是科学知识呢?

科学对应的是迷信。迷信是什么?没有什么道理就特别相信,别人说什么都无济于事。比如,坟头的“鬼火”,你知道它是磷在燃烧,但是,你还认为那是鬼祟,这就是执迷不悟。

那么,五行学说是迷信吗?不是。

它是科学知识。但是,为什么今天大家又觉得不太对呢?因为科学知识、科学理论进步了,认识到世界并不是五种原型。

不过,科学的进步,不完全是线性的。比如,将金木水土火发展得越来越完备,越来越系统。科学的进步,有时候是新的理论推翻旧的理论。所以,金木水火土就属于被推翻的哪一种。

五行学说有其科学的精神。比如,它将世界万物进行分类和抽象,并研究这些变量的特性——即彼此的差异,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的规律。比如,金克木……得出“万物相生相克”的道理,奉劝人世间的人啊,不要得意忘形,要功成身退,适可而止,有所敬畏。而且,它在一定的条件下还有其适用性,比如,一位中医向患者讲解如何调理身体,确保身体机能平衡的时候。

之所以会问五行学说是不是科学知识,是因为对科学存在误解。什么误解?认为科学是无条件的,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当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它的确如此。但是,如果条件变了,科学很可能就变成谬误了。万有引力定律是不是科学?在一定的条件下是的;在别的什么条件下,它可能就是谬误了,就变成量子力学才是真理了。

尽管我们都想掌握“以不变应万变”的普适真理,但是,这样的真理并不存在。如果它存在,不是因为它真的存在,而是相信它的人的视野存在局限,看不到世界万物的复杂性和未知之境,这是对科学的迷信。


判断一种认知是不是科学,要厘清它的适用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变量之间的关系,就“客观”地呈现出这样的关系。这就是科学知识。

为什么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存在非常大的争议?就是因为它的变量太多了,条件是千差万别的,有些条件还是未知的。所以,第一,不要迷信科学。第二,要相信科学。

五行学说有科学依据吗?

‍‍

五行是中国古人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学说是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素问》曰: "......五行者, 金木水火土, 更贵更贱, 以知生死,以决成败·"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运动方式。中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中国中医用五行来解释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推算人的命运。

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五行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水、火、木、金、土。我国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古人常以此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书·甘誓》:“ 有扈氏 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孔颖达 疏:“五行,水、火、金、木、土也。”《孔子家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清 厉鹗 《东城杂记·备万斋》:“且人也,同得阴阳五行之气以成形也。”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 (有矿的土地不长草)木克土,因为树根吸收土中的营养,以补己用,树木强壮了,土壤如果得不到补充,自然削弱。土克水,因为土能防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水克火,因为火遇水便熄灭。火克金,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

‍‍

阴阳,五行 ,八卦是伪科学吗?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可以肯定的说不是伪科学.是古代人民智慧的体现.阴阳五行是古代人对自身及宇宙的一种认识,天分白昼,视为阴阳.年分四季,地分八方.有些网站你看下.
sanmenren/nongli/wuhang/200603/3169
linhuajia/2005/***********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科学家应该如何面对“阴阳五行”理论呢?

科学家应该这样面对阴阳五行理论,阴阳五行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存在和运行变化的自然现象,就象数学里的三角形,三个角的和等于180度一样,这是定律。科学家只能利用这些定律,即阴阳五行,但不能发明创造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在天为气,在地为质。春天木气万物生发,夏天火气万物生长,秋天金气万物已成,冬天水气万物收藏,土气随四行之气而行。这是自然气候运行规律,就象刮风下雨雷鸣电闪一样,这不是科学家所能更改了的,也不是科学家们所研究的对象,人类只能利用这些自然气候现象,才能很好的生存。

在地为质,大地就是由这五种物质组成的,金就是金,木就是木,水就是水,火就是火,土就是土。这是天地生成之始时而自然形成的,那为什么是由这五种物质组成的,这不是科学家研究的对象,人类只能利用这五种物质,但不能创造新的物质。就象人有男女,动物有公母一样,这是定律,是不能更改的定律。

至于五行相生相克,这同样也是物质生成之始时的自然本性,人们只能利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属性去生存。科学家只能是单个去研究某一种物质的性质,而能更好的为人类生存服务。比如科学家们研究金的性质,就可以造出飞机,轮船,汽车,火车等等。但为什么火能克金,金能克木,土能生金,金能生水,这不是科学家研究的对象,因为这是定律,不需要研究,只能应用。

中医是一门科学,它的理论源泉就是阴阳五行,是利用阴阳五行这个定律建立起来的体系,因为人凛五气之全,天人合一,所以它要把阴阳五行全部考虑在内。其它领域的科学家,只是去研究五行中的一行就够了。

总之,阴阳五行不是科学家们研究的对象。科学家面对阴阳五行,只能应用,利用它们的属性。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有哪些应用?

心、肝、脾、肺、肾对应的五行为火、木、土、金、水; 对应的五色为红、青、黄、白、黑;对应的五季为:心对应夏四、五月,肝对应春正、二月,脾对应三、六、九、腊月,肺对应七、八月,水对应十、冬月(均以农历为准)。

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脏腑有病可以反映于机体的体表,从色泽、声音、形态、口味、脉象、舌苔等多方面反映出来。

由于对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以五行进行分类归属,作了一定的联系,形成五脏系统的层次结构,所以为疾病的诊断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在临床诊断上,我们即可以综合四诊材料,根据五行所属及其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

扩展资料: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归纳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组织器官和精神情志等各种功能活动,构建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进而与自然环境相联系,建立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并以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分析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以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来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因此,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主要的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