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极泰来卦象是哪一卦

否极泰来

人常被劝,否极泰来,风物长宜放眼量。人也自劝,否极泰来,再等等看吧,说不定下一时刻事情就会有转机了。真是一句符合哲理和世情的话。
这个词出自《周易》。否和泰,是《周易》书中的两个卦名。《辞源》也解释了,天地交谓之泰,天地不交谓之否。故宫也有所谓“交泰殿”,名应该出于此。我在想,天地交,日出日落之时,转瞬就可变化。漫长的白昼与黑夜,都是“否”时。南北两极还会有极昼极夜,天地更是交不起来。《周易》六十四卦圆环中,“泰”卦之后是“否”卦,“否”轮回一圈以后才会再变成“泰”,说明从好变坏较容易,从坏变好较难。观四时地理,也可知道,泰否互相转化,还是需要条件。

说了这半日,想说说这个转化条件。

否到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泰的希望?每一个人,程度不同。以自己为例,似乎近年一直处在否的漩涡里。长期得不到换岗交流的机会,与上级领导之间的信任与日俱减,对一些工作的态度变得消极,虽运动、阅读、行路,还有孩子的慰藉,都很难真正排解得掉现在这样的“否”的体验。

有老同学、朋友,同属一类工作系统的,相互交流,感觉相似,不约而同用了一句“否极泰来”以相互鼓励。于她而言,与领导的理念相冲,时时处于怕犯错、犯错必被捉并且无余地的动态环境中。恍然,与我境遇很接近啊。果然一个圈子里苦难也是同质。

不管如何,还是期待泰来。若有这期待,无非主动被动两种选择。主动的,远离斯门,不如归去;被动的,等待再等待,等到外部环境变化,人或是事,再来协调自己。严格来说,难以说有什么上策中策下策的分别。盲目一走了之,肯定不可取;忍着点放宽心待着,就要时时刻刻做好心理建设,对自身心学的要求还不低。我俩交流下来的结果竟也是无果。

我向父亲请教,怎么能够干电信,一干就是一辈子?他觉得理所当然,“因为我喜欢啊!”这正是让我羡慕之处。喜欢的事,干一辈子,也不腻。何况,时代发展,对他所从事的行业何其青睐!升级、换代、迭代,花样多得数不清,说到底还是新知识新实践,在不断填充着同一个岗位。所谓空瓶尝烈酒,那是观音菩萨的玉净瓶了,永远一泓清湛湛的新水。

作为儿女,赶上了这飞速变革的时代,却没赶上那些求新与变的领域。老父亲的一句“我喜欢”,怎么也说不出口。但无论如何,心中再怎么躁动不安,面上也不显现出来,这是机制内生存的基本功。对着一下子想不通一些芝麻绿豆大的事的年轻后辈,还时不时充当过来人的角色,提出自己的苦熬经验,建议弟弟妹妹们多读经典书少想无聊事,有空可以学学外语,当然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心中不断阿弥陀佛,不要耽误了人家才好。

保持新与变的期待,希望这可以迎得泰来,哪怕姗姗来迟。

物极必反 否极泰来(详解)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句贤文的意思是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它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形势,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看到光明。

物极必反,读音是wù jí bì fǎn,指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否极泰来,读音是pǐ jí tài lái,意思是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出自中国典籍《周易·否》和《周易·泰》。

扩展资料:

成语详解:

一、物极必反

【出自】:《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

白话文:“全就要缺,极端行事就一定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示例】:“物极必反”,错误成了堆,光明就会到来。 ——毛泽东《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

【近义词】剥极则复、日中则昃、极则必反、乐极生悲、穷则思变、否极泰来、剥极将复、周而复始

【反义词】千篇一律

二、否极泰来

【出自】:《周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白话文:“他不是人吗,这是对君子不利的征兆,由大利转为小利。”

【示例】:亏你真心耐,志诚捱,小姐的心回意转,张生你否极泰来。——明·崔时佩《西厢记·月下佳期》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否去泰来、乐极生悲、枯木逢春、物极必反、柳暗花明、否极阳回、绝处逢生、苦尽甘来、好景不长、因祸得福、时来运转、否尽泰来

【反义词】泰极否来、泰极生否、乐极生悲、好景不长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否极泰来

百度百科-物极必反

易经六十四卦之第12卦 《否卦》天地否

泰者通也。 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

泰是通泰的意思,万物皆不可能长久的通泰,所以接着是否卦

天地不交 泰极否来

12、否卦

天地否

《否》(下坤乾上乾)  第十二

小往大来不利君,天地不交难思春;

阴谋诡计弄是非,挑拨离间断慧根。

小人裹胁蒙羞耻,有惊无险道义深;

系于苞桑位正当,否极泰来贯古今。

【原文】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译文】否卦象征天地闭塞,人道不通,世局否闭。当否闭之世,丑正恶直,非人道交通之时,小人嫉害君子,不利於君子之守正。而下坤地阴气居内,犹如阴之来;上乾天阳气居外,犹如阳之往,阳称大,阴称小,故云大往小来。

泰卦从坤变来,否卦就是由乾变来。乾一变而为姤,即乾下生一位柔爻,上退一位刚爻,变姤;二变为遁,即:姤再下生一柔,上退一位刚爻,变遁;三变而为否,即:遁又下生一柔,上退一位刚爻,变否。否卦又是泰的覆、变卦,即:泰六爻全变,为否,这是变的关系;泰上下倒过来看,为否,这是覆的关系。分析否卦要注意它与乾卦、泰卦的关系。

“否”有否定与闭塞两种含义。以“消息”来说,这一卦是七月,亦即阴阳不相交,万物不生长;以人道来说,是反常的时期,占断对君子的正直不利,即或坚守正道,也得不到任何利益。

否极泰来,把否卦颠倒一下,就是泰卦了。颠倒一下,则乾卦即君子居于下位,坤卦即小人居于上位,就是告诉君子要甘居下位,不要高高在上,远离下属,不要一味追求荣华富贵。

《否卦》告诉我们:当我们陷入逆境、遭受挫折、事业衰退的时候,应消除恐惧,保持乐观和自信,坚信否极泰来,形势定将好转,事业终能成功。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生物学家把一条鲮鱼和一条鲦鱼放在同一个玻璃器皿中,然后用玻璃板把它们隔开。当鲮鱼兴奋地扑向“美餐”(鲦鱼)时,每次都被玻璃隔板碰得晕头转向,头破血流。碰了十几次壁后,鲮鱼非常沮丧,便停止了进攻。然后,生物学家轻轻地把玻璃隔板抽去,此时的鲮鱼对近在眼前、唾手可得的鲦鱼却熟视无睹,最后竟然饿死了!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要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如果失去积极进取的精神,就没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如果那条鲮鱼在遭遇到挫折之后,能善于观察,总结经验,也许就不会错过大好的时机,最终活活地被饿死。

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家庭里,有一对双胞胎小男孩,一个非常悲观忧郁,另一个则是天生的乐天派。父母把他们带到心理医生那里看病,希望能让悲观的孩子快乐起来,并使乐观的孩子能够正视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心理医生做了一个试验:悲观的孩子被锁进一个摆着各种玩具的房间里,乐观的孩子被锁进一个装着成堆马粪的屋子里。过了一个小时,他们的父母分别进入两个人的房间,他们发现悲观的孩子正在放声大哭,他不敢去动那些玩具,因为他怕把玩具弄坏了。而那个乐观的孩子却正在兴高采烈地铲那些马粪。他对父母说:“有这么多马粪,我可以断定在这附近一定有一匹快乐的小马驹!”

人的一生中逆境和顺境共存,痛苦和欢乐相伴,面对相同的事物,不同心态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如同样是半瓶水,乐观者看到的是瓶子己经满了一半,而悲观者看到的则是瓶子还有一半空着。研究结果表明:乐观可以使人拥有健康,获得成功。而悲观则会引发疾病,走向失败,并会使人产生孤独、压抑和自卑的情绪。尽管乐观的情绪不是灵丹妙药,但它的确有助于预防和战胜很多疾病。在一项长时间的调研中,专家对一组大学毕业生的健康史进行了对比分析。这组大学毕业生毕业时的成绩、身体状况等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只不过他们之中有一半是悲观型的,一半是乐观型的。20年以后,他们都己步入中年,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发病率方面,悲观型的人要远远高于乐观型的。

天地否异卦相叠(坤下乾上)。本卦结构正与泰卦相反。此种卦象表示,阳气上升,阴气下沉,互不相通,天地闭塞,万物咽阻,所以卦名曰否。

虎落陷坑不堪言,进前容易退后难,谋望不遂自己便,疾病口舌事牵连。

否卦,阐释由安泰到混乱,由通畅到闭塞,小人势长,君子势消的黑暗时期,终于到来的应对原则。当此反常时期,君子应当提高警觉,巩固团结,坚定立场,伸张正义,以防患于未然;当小人显露衰败迹象时,也不可轻举妄动,必须谨慎,集中力量,把握时机,给以致命的一击。更应当特别防范,小人穷凶恶极的反击。否极必然泰来,黑暗不会长久,应当坚定信心,不可动摇。

否卦:以个体为中心,来定义人的范畴,是违反了人类的本质意义的;所以,哲学家必须从整体生成的立场来阐明人的位格品质。而一旦失去哲学的整体概括,个人中心主义就会滥泛于世,引起无尽的争斗和仇杀。

文王教导武王:君王若闭塞贤人、谏臣的进言之道,就会逐渐背离正道、王道,君臣离心离德,国家就会由盛而衰,正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讲:“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同时文王还告诫武王:君子处于危难之中要学会隐忍之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待时机,扭转乾坤。

‍‍本卦讲述了文王后半生辅佐纣王之否,纣王室腐败,亲小人,远贤臣,纣王包养阿谀奉承的小人和不知羞耻之徒,越来越奢侈荒淫,闭塞了忠臣的进谏之路,使得小人、奸臣的权势越来越大,还自认为自己有上天佑护,不会灭亡,听不进任何的劝告。文王等老臣已无法使其归正,只好避祸,等待它自取灭亡,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它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形势,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看到光明.否极泰来的含义:坏运气过后就是好运气到来的时候了;或者说是坏运气到头时(顶点),好运气就不远了,类似雪莱的诗句"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同三楼春天的意思有相近的地方. 否极泰来的出处:来自的两个卦名,本来在易经中是泰在前,否在后的,泰表示的大多是好运,否则相反,原卦为泰终否至,春秋时期人们后过来用就成了"否终则泰",再往后就成了"否极泰来",用今天的话说就成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物极必反,万事万物到了极点,超过一定限度,必定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易经第十二卦,懂易经的人请进,看恋情发展!

应当看本卦变爻的爻辞。以上面的爻辞为主。
九五:休否,大人吉。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九五说是“吉”“位正当”,九四说“无咎”。
结果是,会是一段好姻缘。

解读易经(第十二卦)——否卦

十二、否卦

否卦下坤上乾,是泰卦的反对卦,由泰卦发展而来。《序卦传》说:“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否卦之所以成为否塞之时的象征,关键在于其卦爻结构坤下而干上,天尊地卑的秩序定位僵化凝固,阻碍了阴阳相互之间的交通往来,因而“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这就与泰卦的畅达亨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表面上看来,天本在上,地本在下,两两相对,否卦的这种卦爻结构反映了宇宙的本然状态,并不是毫无道理。但是,这只是反映了现象层面外观,而没有反映实质性的内涵,只反映了阴阳之间的对待,而没有反映阴阳之间的流行。因为天与地虽然在外观上看来是尊卑高下,界限分明,其实性质的内涵则是“天地之大德曰生”,二者密切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双向互动,交通往来,阳与阴合,阴与阳合,絪緼化育,生生不已,表现为一个大化流行的动态的过程。

如果像否卦那样,片面地凸显天尊地卑的秩序定位,使之僵化凝固,各自独立,结果就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整个宇宙就会变得死气沉沉,丧失了生机活力,停止了大化流行。

就人类社会而言,为了分层管理的需要,必须分阴分阳,建立君臣上下之间的等级从属的关系,有君必须有臣,有上必有下,两两相对,在现象层面也就自然形成了君尊臣卑、上贵 *** 的秩序定位。但是,这种等级秩序并不是封闭隔绝,矛盾对立,而必须双向互对,交通往来,才能组建成为一个“上下交而其志同”的和谐整体。因而社会组织的实质性的内涵不在阴阳之分而在阴阳之合,只有在君臣上下之间建立一种相互沟通的协调机制,促使交往行动得以顺利进行,整个社会才能涣发出生机活力,正常地运转。

从这个角度看,否卦的结构只有阴阳之分的对待而没有阴阳之合的流行,在君臣上下之间只有单向度的控制而没有双向互动的协调,结果就使得整个社会离心离德,造成了“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的乱世。这种乱世的局面,总体上呈现为一种“小人道长,君子道消”的特征。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