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和地干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天干? 什么是地支?

《五行大义》中说,
干支是大挠创制的。
大挠“采五行之情,
占斗机所建,
始作甲乙以名日,
谓之干,
作子丑以名月,
谓之枝。
有事于天则用日,
有事于地则用月。
阴阳之别,
故有枝干名也。”
十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十二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天干的含义:
甲是拆的意思,
指万物剖符而出。
乙是轧的意思,
指万物出生,
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
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
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
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
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
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
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
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
指万物可揆度。
地支的含义:
子是兹的意思,
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
系的意思,
既萌而系长。
寅是移,
引的意思,
指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
卯是冒的意思,
指万物冒地而出。
辰是震的意思,
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
巳的意思,
指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
午是仵的意思,
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昧的意思,
指阴气已长。
万物稍衰,
体暖昧。
申是身的意思,
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
指万物老极而成熟。
戌是灭的意思,
指万物老极而成熟。
亥是核的意思,
指万物收藏皆坚核。

天干地支是指什么意思,天干地支分别指的是什么

天干地支是指什么意思

“天干”和“地支”是我国古代历的一个创造,简称“干支”。干指天干,主运行流动,计有十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主固定不移,计有十二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是古代人们长期观察日月星辰的望晦朔弦和岁时季节的变化规律,用它来作为推算历法,记事宇宙变化的一种号。

天干地支不仅仅是一种简单号,它有其自身的内在意义。根据《史记·律书》所载,十天干中:

甲是“田”字出头,表示万物皆生于土,它标志着生命的开始,象征一切事物的开端,代表万物始发,阳气初生,故甲居之一位;

乙字,即屈的意思,形容生物始出,形状幼弱,弯曲未伸之象;

丙字与炳同义,有显著的含义,即已成苗;

丁字有壮大的含义,言其幼苗已壮;

戊字同茂,言其苗壮繁茂;

己字含有止而不进之义;

庚字言其生成之极,开始变为果实,它代表着事物发展的转折点,代表下一代生物即将开始;

辛与新同,犹言万物成果而新的生机孕育于内;

壬与妊同,有妊养的含义,表示下一代生命又妊育起来;

癸与揆同,有等待的含义,就是生物揆其春令时节和风至,万物生,从而说明由甲到癸标志着生物始生、繁茂、盛壮、收循环不已,终而复始。

十二地支中:

子与籽同,言其种子开如孳萌;

丑与纽同,言其纽曲欲伸,以待阳气之发;

寅有发展之义;

卯与冒同,指万物破土而出;

辰有伸张之义,言其万物舒展向上;

巳指盛;

午指长大,为交替之时;

未同味,以示万物长成、有了滋昧;

申有成之义,表示万物成材,行将就熟;

酉字象征万物衰老之象;

戌与灭字同义,言其万物走向衰亡;

亥同核义,旧物已灭,新生再孕,结果成核(种子)之义。

由此可见,十二地支由子到亥也标志着生命的始生繁茂、盛壮、收循环不已,终而复始。

用干支作为号来记述岁、月、日、时不是凭空而来的,在古天文仪上,以干支为周天刻度的读数反映着地球绕太阳运转的时间和空间标记。所以干支在被用来计算岁、月、日、时的岁时表号与实测基本相同。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指出的“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甲子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灵枢·卫气行》指出:“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这是运用干支来计算岁、月、日、时,从中了解宇宙空间及时间的气交替运化,四季寒暑,盛衰,气令周期的测试。随着中国古代文化的进步发展,干支运用逐渐演变成为推数论理,阐述事物变化规律的重要工具和。

干、支配合规律是:一是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二是天干轮六周,地支轮五周,所谓“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三是天干在上,地支在下,这样顺序组合就构成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癸亥等六十组干支的名称。

由于天干起于甲终于癸,计有十数,地支起于子终于亥,计有十二数,二者配合起来,到到之一个干支一一甲子时,天干须轮六次,地支转五次,即为天干10X6=60,地支12X5=60,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六十环周法,也就是古代所称的“六十甲子”。它是我国古代计算年、月、日、时干支的重要基础。即所谓“吾国古代造甲子,六十年一大周年,五年中有六十月而周月,五日内有六十时而周时”,皆以此来推算。

【文中素材图片 于 络,如有 请 】

以上就是与天干地支是指什么意思相关内容,是关于天干地支的分享。看完天干地支分别指的是什么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干和地支是什么意思?

天干地支是什么意思啊?
一.十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乾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乾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丑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三.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己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戊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四、由公元推干支记年

为了便于运算和使检索更加直观,借用六十干支表并按顺序加以编号成表一如下:

六十干支表

甲子0 乙丑1 丙寅2 丁卯3 戊辰4 己巳5 庚午6 辛未7 壬申8 癸酉9

甲戌10 乙亥11 丙子12 丁丑13 戊寅14 己卯15 庚辰16 辛巳17 壬午18 癸未19

甲申20 乙酉21 丙戌22 丁......
天干是什么意思,地支是什么意思
天干地支是古代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用的二十二个汉字,其中天干十个,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是什么意思
百度百科解释: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万年历里面的天干,地支指的是什么意思?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请问天干是什么意思
“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汉族历法纪年。在汉族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

天干五行分为阴与阳,具体是:

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其中甲 丙 戊 庚 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阴性

传说天干地支是黄帝时候的大挠氏所创,根据考古学,在中华文明的早期产生的萨满教(这里说的萨满教不是清代的萨满教)和其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原来从事祭祀活动的贵族联合起来逐渐演变成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道中都有所应用,并且因为在运用中有许多可以预知占卜的方面,被认为天干具有神奇的地方。这对现代人来说还是个谜!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唐代之后天干地支组成的纪年主要用于算命或者占卜。
天干,地支的辛是什么意思
干者犹树之干也。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著,见而光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支者犹树之枝也。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濥也,正月,阳气动,去黄泉,欲上出,阴尚强也。 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辰:伸也,万物舒伸而出。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天支地干是什么

没有这种说法,应该是天干地支。天干就是甲乙丙丁等,地支指鼠牛兔蛇等。

天干是什么意思

天干,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个天干,中国传统的一种文字记序符号,循环使用。

1、原始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简化后的天干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五行分为阴与阳,具体是: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阴性。

2、在中国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

3、天干地支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历法,用来纪年月日时。在《易经》与中医体系中天干对应诸多相关信息,如地理方位,五脏六腑等万物类像。

十天干与北斗的关系

斗指正东,卦象为震,天干甲乙,地支曰卯,五行属木,时在仲春。当其时也,万物出达,生机勃勃。

斗指正南,卦象为离,天干丙丁,地支曰午,五行属火,时在仲夏。当其时也,万物生长,其势盛极。

斗指正西,卦象为兑,天干庚辛,地支曰酉,五行属金,时在仲秋。当其时也,万物丰收,天气肃杀。

斗指正北,卦象为坎,天干壬癸,地支曰子,五行属水,时在仲冬。当其时也,万物闭藏,不相见也。

天干代表什么意思

天干,读音:[tiān gān]

解释:用于表现次序的符号,常和地支连用,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传说天干地支是黄帝时候的大挠氏所创,根据考古学,在中华民族文明的早期产生的萨满教(这里说的萨满教不是清代的萨满教)和其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原来从事祭祀活动的贵族联合起来逐渐演变成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道中都有所应用,并且因为在运用中有许多可以预知占卜的方面,被认为天干具有神奇的地方。这对现代人来说还是个谜。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唐代之后天干地支组成的纪年主要用于算命或者占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