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前世今生六道轮回

佛教中的六道轮回是怎么回事?

就是在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中辗转轮回: 所谓轮回,实际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转,并不真的像轮子一般地回环。轮回的范围共有六大流类,佛教称为六道,那就是由上而下的:天道、人道、修罗(神)道、傍生道、鬼道、地狱道,这都是由于五戒十善及十恶五逆(十善的反面是十恶,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坏僧团的和合、出佛陀的身血,称为五逆)而有的类别,五戒十善分为上中下三品,感生天、人、修罗的三道,十恶五逆分为下中上三品,感生傍生、鬼、地狱的三道。作善业,生于上三道,作恶业,生于下三道。在每一类别中的福报享尽或罪报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终结,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开始,就这样在六道之中,生来死去,死去生来,便称为轮回生死。 不过佛教特别相信,众生的生死范围虽有六道,众生的善恶业因的造作,则以人道为主,所以,唯有人道是造业并兼受报的双重道,其余各道,都只是受报的单重道,天道神道只有享受福报,无暇另造新业,下三道只有感受苦报,没有分别善恶的能力,唯有人道,既能受苦受乐,也能分别何善何恶。佛教主张业力的造作薰习,在于心识的感受,如若无暇分辨或无能分辨,纵然造业,也不能成为业力的主因。所以,佛教特别重视人生善恶的行为责任。 正因为造作业力的主因是在人间,所以上升下堕之后的众生,都还有下堕上升的机会,不是一次上升永远上升,一次下堕永远下堕。 人间众生的造作业因,是有善有恶的,是有轻有重的,人在一生之中,造有种种的业,或善或恶,或少或多,或轻或重。因此受报的机会,也有先后的差别了。所以,人在一期生命的结束之后,朝向轮回的目标,有着三种可能的引力,第一是随重:一生之中,善业比恶业的分量重,便先生善道,善道的天业比人业重,便先生天道;如果恶业比善业重,便先生于恶道,恶道的地狱业比傍生业重,便先生于地狱道,受完重业的果报,依次再受轻业的果报。第二是随习:人在一生之中未作大善也未作大恶,但在生平有一种特殊强烈的习气,命终之后,便随着习气的偏向而去投生他的处所,所以,修善学佛,主要是靠日常的努力。第三是随念:这是在临命终时的心念决定,临终之时,如果心念恶劣,比如恐怖、焦虑、贪恋、嗔恼等等,那就很难不堕恶道的了,所以佛教主张人在临死或新死之时,家属不可哭,应该代他布施修福,并且使他知道,同时宣说他一生所作的善业功德,使他心得安慰,使他看破放下,并且大家朗诵佛号,使他一心向往佛的功德及佛的净土;若无重大的恶业,这种临死的心念倾向,便可使亡者不致下堕,乃至可因亡者的心力感应了诸佛菩萨的愿力,往生佛国的净土——这是佛教主张临终助念佛号的主要原因。 民间的信仰,以为人死之后即是鬼,这在佛教的轮回观中是不能成立的,因为鬼道只是六道轮回的一道,所以人死之后,也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生于鬼道。 详细请见: http://www.buddhist-edu.net.my/BuddDatabase/FoXueWenJi/ShengYan/XueFoQunYi/ShengYan004Content.htm 参考资料:圣严法师 正信的佛教

超准,你的“前世”究竟来自“六道轮回”的哪一道

第一类人,是由仙界转世而来的,这些神到人间是带有天命的,其天命是度化人类。那么,这些人有什么特征呢?她(他)们通常具有超高的智慧,气定神闲,与众不同,不爱金钱,喜欢哲学宗教,为人质朴,品德高尚。从容貌看,面貌端正,富有仙气和正气。

第二类人,是圣贤人转世而来的,比如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等,这些人也是带有天命的,其目的也是为了度化人。除了上面特征外,他们可能在德性和仙气方面不如上类人,但也是充满正气的。

第三类人,帝王将相转世而来,除了度人,也主要为了度己,也是容貌端正,气概不凡。

第四类人,名人志士转世而来,才高八斗,各怀技艺。在德行智慧方面,可能不及仙界圣界来的,但也是品行不错的人。他们也希望度化自己,末世能上封神榜。

第五类人,普通人转世而来的,这些人的特点是德行,修养,智慧并不是很高,所以容易被煽动,但也容易被教化。他们比较容易成为“粉丝”,热衷崇拜伟大人物或知名人物。实际上,但凡从仙界圣贤界来转世的,都不容易崇拜人,他们不盲目,比较理智。但是前世是普通人转世的,就容易被诱惑被利用,这也是圣贤人要度化的对象,是希望他们分辨是非善恶,末世能得救,进入宇宙太平年。

第六类人,动物转世而来的,有的如羊,有的如豹子,有的如猪,这类人的特点是动物本性难移。比较盲目无知,思维浅薄。最近山里的猛兽少了,人却越来越多,亦证明由于没有计划生育,很多动物转世为人了。这类人的某些人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某些人没有廉耻之心,恻隐之心,缺乏最基本的人性,还有一些人则是滥用权力,为所欲为,或者软弱无知,助纣为虐。很多人性的东西他们没有,亦证明是他们是动物转世而来。孔子不是有一个“三季人”的故事吗?不要和“三季人”争吵,因为它活在前世的“三季”,我们尊贵的“人”或者“圣”何须跟它争论呢?

另外,这类人很容易被煽动被引诱,成为魔界杀人的帮凶。而这类人,也是仙界和圣界要度化的对象。

第七类人魔界妖界转世而来的。这些妖孽修炼了几千年,已经幻化为精了。他(她)们和仙界圣界转世的人非常相似,他(她)有巨大的魔力,吸引众生归向她(他)们,她(他)们拥有浅薄的智慧和非常的手腕,可以骗人于无形之中。她(他)们甚至可以伪装成圣人,圣女,先知,慈善家,伟人等,吸引众多的粉丝和崇拜者。仔细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特点一,形如动物,容貌妖气,阴深诡异。(圣人是容貌正气,磊落光明)

特点二,不学无术,专好权术

特点三,迷惑世人,天下大乱。只要有他(她)在,必引起纠纷和纷争。

人本就在六道中轮回,只是这一世是投生人道作了人! 善恶到头终会有果报现前,只是这果报来得不一定都在此生,所以,很多时候 人们看不到这些果报的发生!佛教中一直有“轮回”之说,即“六道轮回”,意思就是众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停,循环不已!因果报应乃宇宙自然法则,这是大自然的发展规律,然而,它却是相对的,不在一定时间事物上永恒不变,而是随宇宙万物的变化而变化。宇宙中没有绝对的因果规律,最终决定命运的还是每个人自身的价值存在观念,简易而言,只有自己能决定自己的一切,主宰自己的命运!

前世今生,六道轮回,前一世,前二世前三世,前一世是不是指上一世还是指...

佛教的“三世因果”通常是“前生,今声,来世”,更简单的理解就是“过去、现在与未来”,所以前一世就是指的是我们今生的上一世。

前世今生的轮回是什么意思人真的有轮回吗

请相信确有前世和来世的。
因为因果报应,因为我们都在不断轮回!
佛教有一句很有名的谚语“预知前世因,今生受着是。预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意思就是说,想知道你前世是怎样的人吗?那么就要看以这一生所享受的福报了!若你前生是个乐善好施、为人和善与人都结善缘的话,那么你这一生一定享有很多的荣华富贵。每个人见到你都尊敬你。若你前生是个自私自立不懂得帮助别人的人。那么你这一生肯定事事不顺心、而且没有人愿意帮助你、关心你。想预知你的来世吗?那么就要看你这一生是怎么做的了!
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
而是新的开始!因为我们在不断的轮回!
打个比方!我们的神识就像一个汽车驾驶员。而我们的身体则像一部汽车!汽车使用到一段时间后,就会老化、报废。那么驾驶员要换一个新的汽车了!
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我们不断变换的是我们的身体!而我们的神识是不变的!

如何判断现人从六道中哪一道投胎转世而来?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f636afc379310a5514faa33dbc4543a983261018?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六道轮回”应该每个人都听说过吧?佛教中,六道分为三善道(天、人、阿修罗)和三恶道(畜生、恶鬼、地狱)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会带来一些独特的习气和秉性,通过这些可以判断自己或他人是从哪一道投胎转世而来。对此,(大宝积经)的第七十二卷有详细记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从六道中投胎成先世的人的一些特征,看看有没有能引起你共鸣的: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03fb80e7bec54e71af766d7b2389b504ec26adb?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一:从地狱中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

1)他的声音嘶破的像驴骡在发生,声音很大且匆匆暴戾又急躁

2)此人常言而少信且多诳语

3)不孝不义、无惭愧心,好行杀生之事,常作诸恶事,此人短命不得长寿

二:从畜生道中生于人间的众生:

1)此人多贪多食,不挑粗细,神智暗钝

2)躺卧习性喜欢蜷着脚,随时随地躺在地上,不会避开肮脏污垢

3)喜欢裸体,不知羞耻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644ebf81a4c510f20df9ed36b59252dd52aa5e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三:从饿鬼道中生于人间的众生

1)长相黑瘦,面无光泽

2)常觉饥饿口渴,想吃东西

3)执着邪见,背地说人是非

四:从修罗道中投生人间的众生:

1)生在人世,高傲自大,我慢之心非常强盛,偶进佛门动机也不单纯,损伤同门

2)心胸偏狭,爱和人抬杠斗争

3)身长高大,眼白圆怒,牙齿稀疏又尖,常露在外面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e1fe9925bc315c60738e172686b1cb13485477db?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五:从人道中再投生人间的众生:

1)个性贤良正直,亲近善友,性常有信、有忠、有孝

2)心性柔软,具惭愧心,有慈有悲,孝养父母

3)善能合和,常乐信佛

六:从天道转生人间的众生:

1)长相端庄,貌好殊妙,其人聪慧

2)有形有德,讲话吐言柔美,具足善巧方便,出言诚恳,讲话不伤人,有大智慧

3)如此之人,有智有慧,多劫修行,难可测量,非心所测,非眼所观。此是贤良,见生受福,若修净戒,不久当得无上正等菩提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6dda144ad345982a890995b07f431adcaef84e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随缘转载

南无阿弥陀佛!

六道轮回不止,如何判断自己是哪一道众生投胎转世

《大宝积经》告诉你是哪一道投胎转世的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这些习气我们就可以判断自己或他人究竟是从哪一道投胎转世而来。关于这些习气,在《大宝积经》卷第七十二中有详细记载。

(白话文翻译):
世间所有众生的身体、长相,一切皆是因果,世人的身形相貌、言行举止、行动作为,没有一个众生是无「习气」的,每个众生的习气都由来有之,端看此人的外相、言行、动作就可以知晓,从六道中何处来。
习气就像大蒜的气味一样,即使将它碾碎了,洒上香水,也难以消除,物以类聚,众生也因习气群聚,制造共业。
从地狱中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
1、听他的声音,厮破的像驴骡在发声,声音很大,且匆匆吼唤又很暴捩急燥。
2、此人心常常是言而少信、多饶诳妄的,让人难以相信,像没有亲友似的人。
3、此人的长像丑陋、且不敬师长、不信正法。
4、不孝不义、无惭无愧心。
5、好行杀生事、常造作诸多恶事。
6、此人短命不得长寿。
7、见善难发菩提之心。
8、综观以上,这种人注定在死后再堕回三恶道中去。
从畜道中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
1、此人神智闇钝,作人处事是愚蠢,又少智慧,无分寸,懈怠又懒惰。
2、多贪多食,不挑粗细(什么肮脏都吃,还洋洋得意无所谓).
3、个性是又拗又捩,讲话很唐突(率性鲁莽 )。
4、此人是身强力壮,常当负重(身强体状像条牛,搬重的东西刚好用) 。
5、喜欢交愚痴的人当知心好友(同具畜性的人)。
6、很喜欢蜷脚(畜道躺卧习性)。
7、随时随地就躺在地上,也不会去避开肮脏污垢。
8、喜欢luǒ 体,不羞不耻(能不穿衣服,就不要穿衣服,没有羞耻心)。
9、心常虚诈,且异言诳语的。
10、妄说他人,谄曲不实(很会乱讲别人的不是,构造不实是非,且谄眛,心弯弯曲曲,很不实在不可靠)。
11、喜欢谋取他人的财物,且常爱抵债(债务想办法赖掉)。
12、此人见善不能发心,不信正法,常造不善十恶之罪。
13、这类众生已流浪生死往返于恶道中,经无量亿劫不可数岁月,于此世难得此人身,却仍是如此,因此注定死后仍再返回苦海,投生堕回畜生道中。这是外道非所能知的。
从鬼界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
1、此人的长相是黑黑瘦瘦,面无光泽。
2、头发短恶,黄赤苍浪形状,褰鼻.怒目,眼白直视 (鼻子弯弯曲曲,眼睛凶凶的,露眼白,目光是直直的)。
3、常会觉得饥饿口渴,常想要吃东西。
4、个性甚为悭贪、嫉妒,怯怖于官 (怕作官的人)。
5、很执着邪见,回背说人(背地里说人,挑拨事非),道他长短(说人坏话).
6、具贪心,淫心,爱积聚钱财、物资,也不能割舍布施给众生(吝啬到极点)。
7、厌烦善良的人,不喜欢看见善事,只信邪事。
8、看见金钱、财物时,会起心动念不由自主想要去窃取。
9、心常的起贪心、偷盗心,永远不知道满足,若吃点亏则忿恨不已。
10、贪得一点钱财或便宜,心里就生出喜悦心;若贪不到钱财,就生出妒害之心。
11、这种人难肯发心,却信邪倒见,谄曲邪命、不修善法、不敬正法。(相信鬼神銮坛,自认带使命,向往祭祠、爱拜拜,喜到阴庙、銮坛求乩童办事,跪求祷告生财)。
12、这种人注定死后,会先堕地狱,经不可数岁月,再从地狱出来,再堕生成鬼身,如此轮转生死苦海中,无休无止。
世尊告诉外道人说:你们是邪命愚痴的迷惑人,不知道因果报应,也不知道什么才是良善,不知道上面所说的诸众生相。这些都是外道愚痴的人所不能知道的。
从非人修罗之身投生到人间的众生:
1、生在人世,高傲自大,我慢之心非常的强盛,不太信正法,偶进佛门,动机亦不单纯,较劲争斗,为利益破和合,损伤同门。
2、很喜欢忿怒(动不动就生气),很爱和人抬杠、斗诤。
3、心胸极为偏狭,很会挟怨记恨、憎嫉起恶 (很会记恨别人、挟怨报复,非要扳倒别人才罢休、憎恶别人,看不得人好,嫉妒心极重 ,因此常起恶心)
4、讲话谄曲不实在,虚虚诈诈的。
5、抵债谩人(赖债还会骂人)。
6、身长高大洪壮(又高又大又壮),眼白圆,怒齿疏包露(牙齿稀疏、牙齿尖尖、露在外面状),勇猛有力(孔武有力),心怀战阵(心里想的都是怎样去作战打斗,譬如喜乐野外生存战争游戏)。
7、常好争斗,瞋戾不休 (瞋恨心极重,没完没了)。
8、两舌破和(很会二舌搬弄事非,让人不和分离),用离间手断来拆开良善人的和睦。
9、轻视看不起贤良的人,反说贤人之长短,毁谤好人。
10、因为这些不善业,其人注定死后直接堕入地狱,无有出期,之后,再随业报生其它恶趣,再又生堕回来阿修罗道。
从人道中还复人间的众生(从人道中死后再生人道中)
1、这样的人,个性贤良正直,亲近善友,性常有信,有忠有孝。
2、若有恶人,漫行非谤毁呰其人 (对此人胡乱编造是非,故意来毁谤此人),此人最终就是不会去对付这个毁谤他的人,此人怎会如此 呢?因为此人常为好惜门望,识羞识耻 (知道什么是羞耻心),是笃厚守信之人(厚道又守信用的人)。
3、乐好名闻及以称誉 (喜欢名声及被人称赞好名誉),其性工巧(技艺工巧很会),且敬重有智慧的人。
4、具惭愧心、心性柔软,对于给自己恩惠照顾的人,会知恩图报 (有机会会报答回去)。
5、对善知识的教导,其心顺且无违背。
6、有慈有悲、孝养父母、师僧和上、小心敬上(对师僧会小心敬奉)。
7、知人缓急处事有方(知道别人有急事会出手相助,做人做事有原则、有分寸)。
8、善能和合,常乐信佛 (深知和睦相处之道,喜爱佛法、相信佛法)。
9、好行布施,常生供养。
10、不耐于债,不负他人 (不愿欠人债务,不会背弃、背叛他人)。
11、少许财物,好习善事,接引于人,悉令安乐,不令有苦 (就算自己没有钱财(穷),也是一样学习善事,接引帮助别人,希望人皆获 得安乐,不愿见到别人有痛苦之事)。
12、像这样的人,作如是行为等,注定死后直生于天上,不会堕入地狱,再度还生人间,受大快乐,不受众苦,生生世世常获人身。
世尊说:外道人没有智慧且不善识人,这些见解也不是愚痴者所能见解的了的,也非凡夫所能测知,所能校量的。
从天界转生人间的众生:
1、若有众生持五戒修十善,能得生天上受胜妙乐,当从天上退没而生于人世间时,长相端严,具正信正见,貌好殊妙,其人聪慧,乐好清净。
2、喜穿着华鬘,熏香涂身、常爱鲜洁,,好择贤良的人为友。
3、常乐于音声歌舞赞叹。
4、常乐高楼,不居在下 (爱住在高楼处,不愿住低下楼)。
5、为人作首含笑 (常含笑着)不瞋,有行有德 (生气的有道理,是有德性的),讲话是吐言柔美的,具善巧方便的,是出言诚恳的,让听的人都很相信欢喜,讲话不会伤人,有大智慧。
6、常乐好衣严身之具 (喜欢穿戴的很庄严) 。
7、此人有善,,乐欲出家。
8、若得为师就会精进修持清净律行,学习佛道,不爱世间名利,志求无上菩提。
9、如此之人,有智有慧,多劫修行,难可筹量,非心所测,非眼所观。此是贤良,见生受福,若修净戒,不久当得无上正等菩提。(很快成佛)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