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结婚良辰吉时

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结婚要选择良辰吉日,古人的智慧

结婚乃人生一大重要事情,有道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便是洞房花烛夜。那么结婚就必须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尤其家里有老人的,都会给小辈选择一个合适的吉日。
中国讲求闰年、闰月,认为这是最适合结婚的年份。然后在闰年里面还有尽量避开农历三、七、九月,因为这几个月里面有清明节、盂兰节、重阳节。
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这个月的月亮也是一年四季中最圆的时候,也是一个结婚的好月份,寓意这对新人百年好合。
说完月份,就该说到每个月的阴历,哪天不适合。
阴历初三、初七、十三、十八、二十二、二十七这几天是不适合结婚的吉日,这事还源于民间故事,话说当年三娘花容月貌、倾城倾国,这样的绝世美人不小心得罪了月老,结果月老也小气,这辈子都不给她安排姻缘。
不过三娘喜欢上了一个帅哥,于是每个月的初三、初七、十三、十八、二十二、二十七三娘都去求月老,就这样一直求到三娘满头白发,月老也没同意,于是因爱生恨,她开始报复世人和月老,每个月这几天结婚的人都不会有好结果,于是就有了民间著名的“三娘煞”这一说。
古人选择良辰吉日,会看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然后最为选择日期的依据。
既然说到生辰八字,那么就不得不提到男女生肖是否合适,比如马怕牛、羊与鼠不合、蛇与虎相克等等。
最后就是传统民间文化当中的本命年这一说法了,这个说法也比较讲究,当今社会中也有很多人会考虑这个的。
关于良辰吉日这一传统文化,基本上也就依据以上这些方面进行参考,这也是古人与老人对年轻的小辈一种美好的祝福方式,他们希望通过选择一个良辰吉日,能够让二位新人婚后生活幸福、白头偕老。

为什么结婚要择一个吉日良辰?

按中华民族古老的习俗,结婚要选择一个好日子,也就是“吉日良辰”。这不仅是新婚夫妻最关心的事情,也是双方父母以及亲朋好友非常关心的事情。那么,到底哪一天是吉日良辰呢?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乃至不同的地区,各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好恶,所谓吉日良辰也是不大相同的。如我国汉族认为,结婚要选一个成双成对,也就是成偶数的日子,避免出现单数。比如:二月二日、四月八日、六月六日、十月二十日、十二月十二日等,目的是图个吉利、平顺、祥和,预示着婚后夫妻恩爱、和睦美满、白头偕老。这种愿望是可以理解的,这种做法也是正当的,无可指责的。
但是,如果把选择结婚日子极端化,甚至带有迷信色,非找一个什么日子才结婚,否则就不能结婚,那也是没有必要的。实际上,结婚应当择一个风和日丽、春暖花开的日子,但这与单日双日并无多大关系;结婚以后,夫妻是否恩爱和睦、白头到老,关键在于夫妻两人是否互爱、情真意切,感情基础是否牢固,并不在于结婚日子选在哪一天。
举行婚礼这天,最好是天晴日朗、风和气暖,便于顺利完成各项仪式,便于大家活动,有利于振奋和提高大家的喜悦心情。如果赶上一个大风天或阴雨天,既不便于活动,又影响大家的情绪。所以,选择什么日子结婚,最好是事先多请教一下天气预报。
另外,从科学和医学的角度来看,结婚日期应考虑避开女方月经期,因为,妇女在月经期内,由于内分泌的作用,往往情绪不佳,没有性欲要求,一般是不愿意过性生活的。而且,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子宫腔内有很多新鲜创面,子宫口在经期也略为张开,细菌容易侵入,引起感染,造成妇科疾病。还有,月经期间,原来阴道内能杀死外来细菌的酸性分泌液,一部分随着经血流出,剩余的也会被经血中和而失去杀菌作用。因此,婚礼选在女方月经期内,洞房花烛,两情绵绵,性欲旺盛,不但会因下身充血造成经血过多、经期延长、失血过多,还会引起女性生殖器官炎症,既损害身体健康,又影响正常性生活,甚至有的人会因输卵管发炎、堵塞而造成终身不育。所以,新婚佳期一定要避开月经期。
吉日良辰还应该选在男女双方身体最好、情绪最佳的日子,避开某种疾病期或病后体力恢复期。因为病中或病后恢复期,无论从精神上还是从体力上讲,都是虚弱的,较差的,而新婚期间需要更加饱满的精力和更加充沛的体力才能承受新婚的劳累,才能领略新婚的甜蜜。如果带病结婚,不仅不能充分体现出新婚的幸福和欢愉,还会使病情加重,给愉快的新婚生活蒙上一层烦恼的阴影。
除此之外,为了纪念新婚佳期,青年情侣常常选定“春节”、“三八”、“五一”、“五四”、“十一”等节日作吉日良辰,迎着节日的欢乐气氛,行新婚之礼,度蜜月之欢,喜庆气氛更浓更甜。同时,也方便了前来道喜的亲朋好友。这种选择是应该提倡的。
我国《婚姻法》明文规定,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书,才算确立夫妻关系,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虽然婚姻法上没有规定结婚一定要举行婚礼,但是,人们习惯这样做,甚至把婚礼看得非常重要。在广大群众看来,结婚是人生大事,应该举行庄重的结婚典礼,热热闹闹,高高兴兴,喜事喜办,为婚事增添喜庆气氛。婚礼上,还安排各种不同形式的内容,为的是尽量使婚礼办得圆满、体面,不但自己感到喜悦,而且亲朋同庆,给四邻增辉。尤其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婚礼,更是多姿多,富有民族特色。
结婚,建立新家庭,夫妻双方不仅获得了配偶的权利,同时也承担起对老人、对爱人、对下一代,以及对社会的义务。为此,人们常常通过婚礼,把个人婚事交给社会,以得到社会的承认和保障。社会也常把婚礼视做监督、约束、教育结婚当事人的手段之一,以保其遵守社会规范,履行婚姻、家庭义务。
在西方许多国家里,婚礼常常是在教堂里举行,由牧师主持,把婚姻看做是一种向“上帝”负责的契约;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人们举行婚礼,常是拜祖先,拜天地,企求得到祖先和神灵的保佑;今天,人们通过婚礼这一仪式,为的是把婚姻大事办得欢天喜地,成为众人参加、众所周知的大事。在婚礼上设有“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司仪”等各种角色,其目的就在于使自己的婚事得到社会的承认和保障。

结婚时对良辰吉时特别重视,是靠什么来定良辰吉时的?

一.了解自己的八字命局

通常我们认为属相不合即八字不合,传统中的合八字,属相只是其中的一项,所以属相的不合只代表了其中之一,个人属相对婚姻不起决定性作用。分析了解双方的八字命局,从中看合与不合,从中选择吉日吉时,男女双方用神同旺之吉日结合,会婚姻美满,子孙昌盛。


 二.以新娘的出生日期为主做选择

 俗话说:“子靠出生时,女靠行嫁年”。若是把此原则颠倒或是不顾,将会导致婚后的婚姻出现问题。嫁娶日最好选择女方的结婚大利月。男方最好尽量听取女方的意见,且成婚之日避开女方的经期。但同时,其他人(特别是公、婆、新郎)的意见也是应当重视的,毕竟关系到以后的家庭,幸福,和睦 。

三.避开特殊月份成婚


避开农历的三、七、九月,因这几个月份分别适逢“清明”、“盂兰”和“重公”,均为传统的“鬼节”,不宜办喜事。因三娘煞喜与跟月老作对,专门破坏新人故也需要避开。三娘煞即每月农历的初三、初七、十三、十八、廿二及廿七。避开双方各自的生日及父母生辰。如果双亲已过世,则要避开生忌、死忌。另外,农历六月也不适宜结婚,因传统思想六月完婚的新娘称“半月妻”即有前无后,相扶不到头。

另外,还有一点,虽然民俗传统中有无春年之说,即“寡妇年”,但大可不必为之而忧心。还是需要结合自己的命理选择适合自己的结婚吉日和时辰,并不能一概而论之。

古代结婚为何非要选“良辰吉日”?

因为古代人特别的迷信,他们觉得结婚是一个非常好的日子,应该挑选一个特别吉利的时候再结婚。

古人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古代结婚吉时是几点

在古代,结婚是有很多讲究的,从下聘到婚礼,都要选一个吉日。毕竟结婚是一辈子的事情,任何一个环节都要慎重。那古人婚礼一般在什么时间举行呢?古代结婚吉时是几点?一起来看看吧!

一、古人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1.婚礼时间

古人的婚礼时间一般是傍晚,也就是黄昏的时候。婚礼的“婚”其实来源于黄昏的“昏”,也就是黄昏的时候举行仪式。因为黄昏时分是白天与黑夜的交替时刻,是阴阳相合的时刻,也就是结婚的最佳时间。

2.婚礼流程

古代婚礼有很多流程,第一个就是说媒。男方和女方婚前是没有恋爱经历的,一般是看上之后去说媒。第二个流程是提亲,请媒人上门提亲。其次就是三书六礼,个中流程很复杂。最后才是成亲,一般需要拜堂。

3.婚礼习俗

古代婚礼有很多习俗,有些习俗现在依然在遵守。比如聘礼习俗,男方要为女方准备聘礼。现在一般是礼。其次是择吉习俗,结婚日期不能随便选择,要择一个良辰吉日。除此以外,还有洞房、交杯酒等习俗。

二、古代结婚吉时是几点

1.结婚吉时

古代举办婚礼,不仅仅要选吉日,还要选一个吉时。虽然婚礼一般是傍晚举行,但其中的吉时却不一样。“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吉时的选择,关系着子孙后代,要根据新人的八字进行测算。

2.吉时测算

古代人测算结婚吉时的时候,一般是根据新人的生辰八字来看。首先要选一个合适的月份和吉日,这个一般是从生肖上面看,选女方的结婚大利月。其次再来选具体的吉时,不同的八字对应不同的五行命理,从而选出来的结婚吉时也不一样。

总结:

以上内容就是古人举行婚礼的具体时间,希望能帮到大家。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办婚礼都是中午,认为正午十二点是最好的吉时。不过也有少部分地区依然选择黄昏时办婚礼,延续了古人的结婚习俗。

婚礼几点开始 结婚吉时都是几点

导读:自古以来我国做事都讲究求一个好兆头,就拿结婚这种重大喜庆的日子来说,都会择一个良辰吉日,比如8就认为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婚宴酒席的时间一般定为11:58、12:18等时间,但实质上结婚吉时都是几点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婚礼几点开始。

婚宴酒席如果定在中午,可以定为11:58、12:18等时间开始,若是定在晚上,那婚宴就下开始的时间一般是在5:58、6:08、6:18等几个时间。婚宴酒席开始的时间是不固定的,准新人可根据婚礼的实际情况决定。

婚礼时间的讲究

1、婚礼时间的选择

如果准新人选择的婚宴时间是在工作日,参加婚宴的宾客需要在下班后才能出发,所以开席时间应为7:30——8:00之间。如果准新人的婚宴时间定在休息日,那婚宴开席的时间就可以适当的提早一些,比如5:30—6:30。

2、考虑季节性

婚礼季节不同,一天中的白天黑夜占比不同。比如在冬季举行婚礼,那么婚宴开始时间需要稍微早些,因为冬天的黑夜来的比较早,一般五点多就已经天黑,而且冬季的夜晚比较寒冷,不便于宾客行动。

如果是在夏季举行婚礼,婚宴开始的时间可以不用太早,因为夏季下午四五点钟的阳光十分毒辣,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不愿出门,就可以将婚宴开席设置在六七点钟。

婚礼当天流程表

1、上午8:00——化妆师需到达新娘家给新娘化接亲妆,同时安排1名摄像师到达拍摄花絮视频及照片;

2、上午9:00——其余摄影师需到达新郎家,新郎与伴郎团坐婚车准备迎接新娘,途中可拍摄花絮;

3、上午10:18——婚车到达新娘家,摄影摄像师跟拍接亲全过程。开始堵门游戏,新郎需提前准备好红包及手捧花。;

4、上午12:18 ——给父母敬茶,改口叫爸妈;

5、下午13:58——新人需带好备婚物品,开始前往婚礼酒店或者其他婚礼地点。婚品包括(烟酒、火柴、喜糖、台卡、红喜字、需更换的衣服鞋子、甘蔗、花生、红蛋、撒花等);

6、下午14:28 ——到达婚礼地点,新娘小憩一下,随后化妆师可以开始帮新人化妆;

7、下午16:00—— 司仪和新人进行婚礼排,确定灯光走位是否正确,确保婚礼进程万无一失;

8、下午16:30 ——新娘换主纱、补妆、戴头纱,让化妆师或者伴娘帮你检查,新郎可以让伴郎或者爸妈帮忙检查一下;

9、下午17:30 ——新人准备在迎宾区迎宾并与来宾合影留念;

10、晚上20:18 ——吉时到,婚宴仪式正式开始(此刻开始,新人只需要跟着主持人的流程走,现场会有督导配合主持人完成所有仪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