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应用的认识

易经原理实战应用方式(对易应用方式感兴趣的可看)

一、直接目的:解决现实问题

二、问题的分析方法:关系论结构

1、事物以关系存在的基本单元样式(阴爻-阳爻)

2、现实事物的规范化描述——八卦(天地人三才,以三爻表现出),反映出现实事物(所要研究的对象)在直接关关系(人法地),以及间接关系(地法天),构成的网状关系状态(事物以关系显现出的系统总状态)

三爻(人在天地间之象):







3、对这个总状态(卦)用现实客观直观的(真的)场景进行图像化描述(象)(八卦更多是从事物的总状态阐述具体事物总是以自身系统,与自身有直接关系的系统以及与自身又间接关系的系统,三个部分构成的)

三、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64卦

八卦的象是静态的。但是现实却是在不断流变的。因此,每一个变化,都意味着对所要解决特定问题产生两个相互对立的结果的影响(吉凶),而这个凶吉结果在关系结构中,分别对主客体产生不同的吉凶影响。也就是说三爻所涉及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爻所涉及的具体关系),都可能产生四个结果:

也就是每一个爻都是关系对(阴爻-阳爻)(主体-客体)在具体实践中呈现四种必然结果(关系所呈现出的主要状态):

有利阴爻(阴爻吉)

不利阴爻(阴爻凶)

有利阳爻(阳爻吉)

不利阳爻(阳爻凶)

因此每一次实践变化,都对客观主体,以及与主体有关系的客体产生上面四种结果。 因此,八卦作为实践模型,只是基础形态。在具体实践中,必须对研究对象存在的关系样态(主体-客体)两个对象进行讨论(这就是老子道德经中有为和无为的区别)。这种对关系的主客体都进行讨论的形式,利用卦表现,就是64卦所呈现的,两个八卦的叠加(六爻)。六爻实质表现了(主体-客体)的关系结构,在实践中,对天地人三领域各自实践结果(吉凶)的共同分析。生成64卦
客体(上三爻)

主体(下三爻)

这就是64卦形成的核心原因。64卦事实形成了,对天地人这三个领域每个层面都考虑对主体、客体形成不同的吉凶因素,最终形成了6个确定方向的爻,形成了64个结果,这些结果通过历史经验的总结对应,形成了能以一定概率重复实现类似结果的结论(64卦的象)。

采取那种策略,会形成那种最终结果(64个主要结果类型之一)的判断过程,在华夏文明早期是以算卦形式产生的。但是我们能清楚看到这里,就可以确定,最初的算卦一定不是纯算。因为巫从最早就是最高权力阶层,算卦前,巫一定对所要算事物具备一定的认识分析。算卦更多是对这些具体分析进行一种确定和决策的合法性的程序。也就是通过算卦,与具体卦象的固有吉凶对应分析,来对需要占卜的决策内容进行肯定或否定性判断。

随着我们能用易经所呈现的逻辑及方法,完成较为客观的分析认识问题,我们就可以抛开算卦这个程序,而直接进行有效性的分析及决策。这就是易理被后人更注重的核心原因。

为了使得大家更清晰理解这个过程(易理的应用),我略微 举例说明:

一、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要好好学习

二、分析方法:

                我的主要客观条件的完整列举:

                  集合1、我怎么去好好学习(我想到的学习的方法,人)(方法甲、乙、丙、丁、)

                  集合2、那些外在客观因素和事物能帮助我好好学习(直接原因,地)(原因1、2、3、4)

                  集合3、哪些因素能影响我(不能直接帮助我,间接影响我,天),或直接帮助那些能帮助我的事物,使我能好好学习的(事物A.B.C.D)

我的总状态:

{集合1、集合2、集合3}=八卦,就是理论上的总状态  。

以八卦的形式描述就是:

{集合3}

{集合1}

{集合2}

三、我的具体实践选择:

(由于以上三个集合的所有选项不可能同时完成,在决策时必须选择主要核心的策略)

于是我们从以上三个集合中,各自选择具体方式,建立两组明确吉凶的组合序列:

集合1-1=方案利我(甲);集合1-2=方案不利我(乙);集合1-3= 我易实施(丙);集合1-4=我不易实施的(丁)

集合2-1=使我吉(1);集合2-2=使我凶(2);集合2-3=我学习利他(3);集合2-4=我学习不利他(4)

集合3-1=他利帮我的事物(A);集合3-2=他不利帮我的事物(B);集合3-3= 帮我的事物利他(C);集合3-4=帮我的事物不利他(D)

其中:

【集合1-1 (甲);集合1-2 (乙)人】;【集合2-1 (1);集合2-2 (2)地】;【集合3-1 (A);集合3-2 (B)天】是对关系中主体的内容选择;

【集合1-3 (丙);集合1-4(丁)人】;【集合2-3 (3);集合2-4 (4)地】;【集合3-3 (C);集合3-4 (D)天】是对关系中客体的内容选择

根据以上分类,决策者综合分析判断,决策并选择各个领域(爻)的决策要件:

比如产生这样一个结果:

集合3-4

集合1-3

集合2-4

集合3-2

集合1-1

集合2-2

为了实现好好学习的具体实践选择采取的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策略:{D、丙、4;B、甲、2}

用阴阳(阴:不利于;阳:有利于)表示,{阴、阳、阴;阴、阳、阴}, 这就是64卦里的第二十九卦习坎卦
这个系统决策的吉凶结果如何?

就是对照习坎卦的内容来分析得失:卦辞:有孚,维心亨,行有尚。(卦辞主要指在这种决策下,需要主要注意的问题。比如此卦,意思指,需要坚定的诚信信念,才可能向上的结果)

同时:爻题之后的爻辞(直接分析每个爻对策略形成的吉凶关系)

六六:系用徽纆,寘于丛棘上,三岁不得,凶。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

【 我们看到以上就是决策选择后,对决策可能的结果预判分析的过程。这个过程完全没有利用占卜就完成了。古人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占卜,一个是因为占卜很可能是古人一种决策合法性的标准程序。另一个是集合1、2、3向12种结构分化过程古人很难合理分析实现,所以无法合理选择集合1、2、3里的具体内容,这时就得让占卜过程代替选择过程。(即无法有效如何选择出{D、丙、4;B、甲、2},选择占卜让“老天爷”来选择) 】

简述对易经的认识

《易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文化古籍。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了种种坎坷与考验。或褒或贬,时兴时衰,然而却依然默默地为中华民族文化及世界文化作出重大贡献。它在思维科学和认识论方面的价值,及其对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广泛启迪和影响,逐渐的引起国内外学者所肯定和重视。
《易经》的内容是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八卦以及所洐生的六十四卦及卦爻,称为《周易》对于《周易》的周字,也存有几种说法,但有不少人认为周指的是周朝,这种说法也被多数人认可。即认为《周易》是周朝的文王所作。
而《易传》的内容则是对八卦及六十四卦及卦爻词的解析内容。简称《十翼》。据传系春秋时期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多人所作。其中〈系辞传〉也称〈大传〉是对易的整体论说,是具有很深遂的哲学著作。〈文言传〉是对乾卦与坤卦的详细解说。〈说卦传〉则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易〉的简明论说,后半部分是在说明八卦象征的现象。〈序卦传〉是对六十四卦排列顺序的解说。〈杂卦传〉将六十四卦中相对的两卦为一组,然后用一句话解释。以上就是《易经》的全部内容。
《易经》是以阴阳变化来说明宇宙万物变化的一切规律及现象。它所阐释的阴与阳的思想,也就是“系辞上传”中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即一阴柔一阳刚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的法则,人生之规律,也就是天理与人道。这种宇宙万物阴阳无穷变化作用的法则,即“天人合一”。也是《易经》的中心思想理论。
《易经》用天地变化规律法则,告诫人们应效法“天行健,君子应自强不息”的宇宙精神,告诫人们崇尚道德修养,施展聪明才智,在事业上努力进取,以符合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来成就至高无尚的事业。以上就是对《易经》所作的简单介绍及个人认知。

易经有哪些应用

宇宙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都可以用易学来解释,你所说的应用,太片面了。

易经的作用和真正意义

可以根据专家的研究,从三个方面思考这个问题。
(一)偏执于算命的先生认为,《易经》的"伟大价值就在于算命",它的精华是卜筮,"不运用《易经》算命就失去存在的价值"。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不高,人们认为自然和社会的现象、事件的产生都有某种神秘力量在支配着,因此,遇事都喜欢用特定方式向神请示事件的吉凶。占筮就是这种特定方式之一。占筮涉及的范围很广,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社会生活中的祭祀、战争、生产、婚丧嫁娶、商旅出行等等,都包括在内。
(二)易学家说,《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是中国人文化的基础,包含了史料价值、思想价值、文学价值。《易经》的科学价值在"学",不在"术",其特点在于"义理"与"象数"的统一,它的精华在于它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论。
《易经》是上古卜筮的学术,它形式上是占筮书,而内容则广泛的记录了西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含了史料价值、思想价值、文学价值。到商、周之际,经过周文王的整理和注述,把它由卜筮的范围,进入"天人之际"的学术领域,由此《易经》成为中国人文化的基础。
易学研究者认为,"易"字是上日下月的象形,《易经》学术思想的内涵,也便是说明这个天地之间、日月系统以内人生与事物变化的大法则。
"经"是天地的大准则,也是人生的大通道。"易"包含三个意思:(1)"易",就是简易、平易的意思,因为天地自然的法则,本来就是简朴而平易的;(2)"变易",认为天地自然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事,随时在交互变化之中,永无休止,但这种变化的法则,却有其必然的准则可循,并非乱变;(3)"不易",认为天地自然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事,虽然随时随地都在错综复杂、互为因果的变化之中,但所变化者是其现象,而能变化的,却本自不易,至为简易。
所以,南怀瑾先生认为,《易经》是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天人之际"所有学问的大原理、大法则。如要研究中国文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和诸子百家,乃至唐、宋以后的儒、佛、道等诸家之学,不从《易经》探究,便有数典忘祖之概了。
(三)现代学者杨树帆先生认为,《易经》符号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对未来客观世界感到无从把握而迷茫时创造的思维延伸诱发工具。
《易经》被总结成书的时代,科学技术还不能实现思维工具化。古人没有技术手段,但采用了更为聪明的办法——使用符号,把思维注入符号编码系统中,从而心安理得的鸟瞰着大千世界的无穷变化。
杨树帆先生认为,周易符号思维模型,是人类的第三思维。人类思维被哲学家、心理学家分为若干种形式,大体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被称为抽象思维的逻辑思维,一种是被称为形象思维的非逻辑思维。周易符号思维模型是人类对未来客观世界感到无从把握而迷茫时创造的思维延伸诱发工具,人类依赖它对世界进行反向把握。
杨树帆先生认为,周易符号思维模型结构分为三个层次:二爻阴阳逻辑层次,八经卦二元结构层次,六十四别卦时空场层次。
二爻符号逻辑即二爻阴阳逻辑。阴阳二仪即太极,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相互作用、相互演合,构建成八卦二元分类模型。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即所谓"小成之卦",或叫作"经卦"。八经卦将自然分为上下、尊卑、刚柔的二元对立形态,建立了一个认识自然的初步模型。
六十四卦由八经卦两两相重而成,这是阴阳模型的最好图式,构成了六十四别卦时空场。六十四卦时空场,是人的思维和预见能力对客观事物无能为力时,将经验编码并系统化为假定的未来时空场,在这个假定的时空场中,使思维借助符号的启发而延伸发展。《易经》六十四卦非常具体,假如生活中有疑问,在六十四个时空场中关于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有答案。

《周易》文化,对现代社会有什么指导意义?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

然而这样的文化其实与我们的生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我们的人生价值,拼搏精神,职场修养,企业管理乃至于方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正文我们主要来谈一谈《周易》文化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

比如说近十几年以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有两句话或者是两个理念,普通的老百姓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两句话一个是与时俱进,一个是和谐社会。与时俱进在《周易》当中就是与时偕行。偕,在《说文解字》当中就说:偕者,俱也;行者,进也。那么,与时偕行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与时俱进。与时俱进这种思想就来自于周易文化,和谐社会也是如此。在《周易》当中讲太和,追求一种最高的和谐的理想状态,把它叫做“大和”,也就是太和。


它讲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讲履,和之至也,履和而至,履以和行,都是讲和。实际上《周易》当中所提出的最高价值理想就是太和。这成为我们中华学人一直追求的一个价值目标。所以从这两点就可以看到《周易》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对我们的当代社会都有它深刻的价值。

周易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哪些指导意义

  • 一、易学是什么

  • 易学就是研究自然和人类社会群体与个体发展变化规律的学问。易理探究的是人类社会的群体规律,易学实用体系解释的是人类的个体规律。

  • 二、易学研究的范畴。

  • 从易的创始,到历朝历代的发展,都是易理和实用体系并肩而行,从未偏废。

  • 三、易学文化的当代价值

  • 易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被儒家誉为“群经之首”,被道家誉为“三玄之冠”,成为大道之源。而易学的实用体系在社会发展,百姓生活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易学文化也是进入中华国学诸领域的阶梯和钥匙。更重要的是易学的原理可为“基因理论”、“反物质”、“量子纠缠”等前沿科学、未来科学研究与发展提供滋养。

沈阳市周易研究会王炳中会长论点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