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最精髓的道理

《易经》的精髓就在三句话是什么?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通读易经全文,没弄明白这三句话,算是白读了。这就是整部易经的精髓所在。易经本来就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文章,领悟其中的真谛,你才登上高人的频道。在境界上更上一层楼。反复品读,时刻牢记,独到领悟,让你成为人上人。

《易经》是远古文明的产物,是我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为一体的哲理性很强的著作。《易经》分为三部,天皇氏时代《连山》、《归藏》,秦汉时期的易书《周易》,一起称作“三易”(另有一说三本书均作于远古)。

远古时代人们定天象、法地仪,观象授时,创制历法与易书等,文明肇始。《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

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远古时期古人“观象授时”,并确定天干地支及阴阳五行、八卦原理。

易经的精髓是什么

精髓嘛,无外乎变化,

《易经》的精髓一句话概括是什么?

《易经》的精髓一句话概括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无论儒家、道家,还是诸子百家,都是围绕着一个点来说的,这个点是什么呢?那就是“道”,离开了“道”,什么都玩不转。这个“道”,因为看不见,摸不着,所以让人感觉很抽象,很难理解。

《易经》是我们的祖先为后人留下的智慧宝典,它弥纶天地,易理深远宏大,蕴涵着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是炎黄子孙、乃至全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精神食粮,是我们探索宇宙及未来世界奥秘的智慧动力。


《易经》的精髓

1、“履霜,坚冰至”。字面意思是踩在薄霜上的时候,就要知道离结冰的时候不远了。而它的实际含义则是《诗经》中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告诉我们要有警惕之心、要懂得未雨绸缪。

2、“直、方、大”。周武王强调“直、方、大”,就是想告诉我们做人要“正直、端方、格局要大”,但是要做到这三点一点都不容易,这是易经的精髓就在三句话。

3、“正直、端方、格局要大“是做人的根本,正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然而在职场中,我们总会发现有一些小人为了自己上位,不惜一切手段排挤他人。

易经的精髓是什么?

《易经》是一本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书,指导人们始终师法自然,辨清事物阴和阳两种性质 ,正确运用事物的因果关系立足于社会.精髓就是“观察自然,学习自然,一切个人行为都要符合自然规律”.古代,特别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文化遗产遭到空前破坏,紧接着是社会动荡,后世统治者又进行愚民政策,《易经》由于是哲学书,不经过指导是看不懂的,而过去没有拼音,很多人甚至都无法识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是钻了这个空子,把《易经》当成了他们蒙人赚钱的道具.

易经的智慧经典语录

易经的智慧经典语录【热门篇】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经典语录,易经语录,名言

2.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3.《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4.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5.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百姓日用不知; 故君子之道鲜矣!

6.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7.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8.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9.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10.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11.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12.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13.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14.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15.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16.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17.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18.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易经的智慧经典语录【最新篇】

1.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2.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3.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4.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5.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6.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7.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8.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9.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10.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11.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12.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像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13.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14.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凡是常常被推翻的东西,就是不成熟的。

15.成一家之言就是所有的学生把自己的创见,当做是老师的延伸。

16.我们的学问是全盘了解,然后才展开的,不想他们(西方人)是一点一滴摸索着去整合,到现在还整不齐。

17.为什么我们的祖先,就一辈子读那几本书,什么都通了。我们现在读太多太多书,最后还是读不通,就是因为我们现在是读西方的东西,而没有去读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

18.《易经》给我们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

19.只要我们不忘记《易经》的道理,哪怕有一天我们再倒霉,我们还是会起来的。

易经的智慧经典语录【精选篇】

1.越有学问的人,越是不敢回答问题,就好像稻子一样,越成熟就越往下垂。

2.阴就是阳,阳就使阴,阴可以变阳,阳可以变阴。

3.西方人的信仰只要为止,我们的信仰比更高,叫做道。

4.《易经》是经由宇宙万象,讲出人生的道理。

5.《易经》本来就是从自然里面萃取出来的一些道理。

6.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

7.有例行就有例外。

8.宇宙一切都是动态的,随时在改变;人的命运也是动态的,随时在改变。

9.《易经》它是讲合的,所有的`分都是为了合。

10.人应该有所畏惧,不能为了自己的需求,放纵自己,为所欲为。

11.任何事情,你用得合理,它都有价值。

12.算命是说你算算看,我听听看,如果对我有利的,我就尽量去达成;如果对我无利的,那我尽量去避免。这才是《易经》告诉我们的趋吉避凶的道理。

13.人生经过更多的磨炼,你才会成熟。

14.不可以完全相信占卜的结果。

15.每个人都要有方法来了解自己,因为了解别人很容易,了解自己很难。

16.《易经》里面是没有好坏的,好会变坏,坏会变好,意思就是好就是坏,坏就是好。因为好的里面有坏的因素,随时会发生的;坏的里面,它也有很多好的因素,它会随时翻过来,把所有坏的成分统统取代掉。

17.《易经》给我们的启示:不要只看眼前,要知道未来的变化。

易经的智慧

易经是一门严密的逻辑推理学,在宇宙中,天体的运作,自转,产生了变化即为阴阳,易经最高深的哲学,最严密的逻辑推理学,最精准的预测学。

        人类历史上下几千年,唯一留存至今的只有文化,而什么样的文化是经过时间的沉淀,历史的验证,思想的碰撞,权柄的争夺,世代风雨的洗涤,至今还留存着,并一直以来都运用着,这就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易经文化提升到哲学就是大智慧,所以有一句话讲出了真理,“天地之道,唯有易经”。       

        万事万物,在任何的诞生与延续都必须遵守几点规则,第一,在思维高度上能得到哲学认可,第二,在历史的演变中能得到实践的验证,第三,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大量的论证性,第四,还能为世人所用,世代相传都,易经在以上四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易经为群经之首的文化沉淀,里面藏着我们一生为之探究不完的人生哲理与大智慧,这就成为了我们开悟的过程。这样的大智慧,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不是文字,而是智慧,让我们能生生世世造福子孙后的大智慧,这智慧需要得到最真实的运用,而最真实又体现在哪里呢?就落在我们的生活中,商业中,人事中......
        在人世间如何形象地体现易经的大智慧,需要我们每个人德配位,才发挥,德才兼备,就如易经所说的,阴阳平衡,具有了阳的思维,好的德行,在五行象意来讲属火,叫才华,同时又具备阴的能力,符合道的商业,策划,运营,金融,在五行中属水,叫才能,既有才能又有才华,这就形成了一个太极,一个阴阳,一个卦象叫水火济济,也就是阴阳合和万物生,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传道立业,更深入讲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德配位,业立本,易经智慧为我们种下了一颗善种。        

        易经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低调亲切,语言简洁精准,自己以身作则,自律自行,言行一致,随时随地都要谦卑礼让,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处事低调,当自身都能做到,拥有了大智慧的时候,自身能量增强增大,无需再要高调,因为随时随地你都可以高调,又何需处处高调,这就是易经的能量,向内求,要有尽有,向外求,一无所有!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