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日提车是什么意思

起票提车是什么意思?

就是现款交易,开了票马上提车,不用等待,就是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

提车众生相:用户困扰相似 车企悲欢不同 | 汽车产经



无法按时交付,已经成为了新能源汽车投诉的重灾区。


一些用户年初订的新车,直到7月底也未能交付,APP上的交付日期还默默延长到了9月。



不久前,比亚迪王传福透露:“在手订单超过了50万张,且积压的订单数量正在逐月增加,交付周期需要5到6个月。”


此外,极氪001提车周期也在半年左右,特斯拉Model 3提车周期 5个月起;蔚小理等头部新的热门车型,提车周期在2-4个月不等。


不可否认,2022年新能源汽车狂飙猛进确实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疫情、供应链危机等因素也实实在在拖了产能的后腿。


但仅是这样,就足够解释部分新能源汽车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交车周期了么?



[ 用户提车众生相 ]


如果想尽快提车,就去4S店,找一台心仪的车,用钥匙划两下,然后买下它。


虽然这只是个段子,但一车难求的局面确实让人抓狂。


“年初订车,7月还没有交付,12个月的新能源指标有效期都快等完了。”比亚迪秦PLUS DM-i准车主崔先生吐槽道。无奈之下,他只能退车另做打算。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一位比亚迪的销售顾问表示:“店里每新增10个订单就会有2-3个退订。我们已经不再制定具体的销售目标,主要精力用来维系已经下定客户。”


当然,这些退订的客户很可能已经提到了其它的车。


用户撒网式下单,谁先交付就买谁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甚至一些用户还能从中小赚一笔。


“等待时间越长的订单越抢手,尤其今年3月那一波涨价潮之前的订单。”


一位正在转让小鹏P7 480G订单的咸鱼卖家说道。


这位卖家声称自己3月下定,整车比现价优惠1.59万,而且提车日期将近,转让价格为5000元(不含车辆本身定金),目前已经显示有20多人想要。



在电商平台上,转让新能源汽车订单俨然成了一门生意,各个品牌、各种车型都有。倒卖一张订单的利润甚至比销售卖一台车的提成还多。


有网友爆料,部分4S店员工甚至利用职务之便囤积订单,做起了黄牛生意,最终被辞退。


为了赶紧提车,准车主们可以说绞尽脑汁,但车企最头疼的是一些“难缠”的车主。


到了约定时间不交车,就打市场监督管理局电话投诉,去相关部门的网站上留言。


“表现得越不好惹,就能越早拿到车,毕竟是他们违约在先。”


一位车主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他在连续投诉十余次之后顺利拿到了新车。



两大巨头 困于产能 ]


车企交不了车, 产能不够的现象一定是存在的。比如,上半年乘用车销量同比暴涨314.9%的比亚迪。


从“献祭”燃油车开始,比亚迪月销量始终在10万以上, 过去两个月销量均超过13万。


在生产端,比亚迪目前已经有深圳、西安、长沙、常州、抚州、合肥6座工厂投产,设计规划产能为每年240万辆,平均每月20万辆。



但事实上,比亚迪实际产能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多。


抚州、合肥两座工厂分别于4月中旬和6月底才开始投产,产能还处于爬坡阶段。


在两座新工厂投产之前,比亚迪的规划产能每年200万出头,同时商用车业务还会分走一部分产能,再加上疫情造成了常州、长沙等工厂阶段性停产,加剧了订单的积压。


“我们已经把部分公交车的生产线改造,用来生产DM-i车型,另外燃油车停产之后,大部分生产线也会改造为DM-i生产线,但需要一定的周期。”一位比亚迪工厂的工作人员说道。


目前比亚迪正在疯狂扩产中。按规划,从8月至年底,比亚迪济南、郑州、深汕、襄阳4座工厂将会依次投产,提车周期有望大幅缩短。


与此同时,比亚迪也需要提升生产效率。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比亚迪拥有生产人员21.66万人,产量为73.75万辆;长城汽车生产人员为3.1万人,产量为126.53万辆;而特斯拉上海工厂仅有8000余名员工,但产量却达到了48万辆。


比亚迪的头号竞争对手特斯拉,同样受困于产能。马斯克近期非常凡尔赛的表示:“我们的销量完全取决于产能,需求达到了非常荒谬的地步。”


7月中旬,特斯拉完成了对上海工厂的产能升级,年产量提升至75万辆,成为全球产能最高的超级工厂。


6月份上海工厂交付量到了77938辆,创下历史新高。但即便如此,特斯拉Model 3的交付周期还是将近半年。


相较于上海工厂的给力,特斯拉位于德国柏林和得州奥斯汀的两座工厂表现非常惨淡。


柏林工厂年产目标为50万辆,但目前月产能不足5000辆。



规模最大的德州工厂,主要用于生产Model Y。但马斯克表示,因为4680电池的供应受阻,目前该工厂的产量“非常少”。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交付了56.4万辆新车,刚刚完成了年度目标的37.6%。下半年还需要交付95万辆才能完成目标。马斯克需要让两大海外工厂跑起来。


相比之下,上半年交付了64.1万辆的比亚迪,已经完成了目标任务的53.4%,随着产能爬坡,超额完成已成定局。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特斯拉上半年丢掉蝉联四年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主要是因为产能。


下半年旋律不变,新能源销冠之争主要看谁更能“造”。



[产能不足也可能是挡箭牌 ]


相比每月需求10万+的两大巨头,部分新的交车周期同样长达六个月,甚至更久,光用产能不够恐怕不足以解释。


近期,网上有许多关于零跑汽车未能如期交付的投诉。一些车主甚至已经等待超过10个月,比如零跑C11 510豪华版的准车主孙先生。



“受疫情、供应链影响,正在努力提升产能,加快交付进度。几句话从5月说到7月,一点进度都没有。”


在多次沟通后,销售向孙先生提供了两种可以快速提车的方案。


要么加价2万,换成续航610公里的三元锂车型。要么 “自愿”更换换装了磷酸铁锂电池(原为三元锂电池)和油冷电机(原为水冷电机)的510豪华版车型。


看销量,零跑汽车今年确实增长迅速,过去几个月销量稳定在万台左右。但从产能看,零跑金华工厂于去年7月投产,规划产能为每年25万辆。


一年过去,零跑目前的交付量连规划产能的一半都没有达到,而其位于杭州的第二工厂已经计划于年内开工。


这不禁让人猜测,零跑交车慢,会不会有其它方面的考量,比如成本。


财报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零跑合计亏了近50亿,亏损幅度在逐步扩大,平均卖一辆车亏6.5万元。


另一位零跑车主李先生的遭遇也能够佐证这一点。他说:“我3月7日订购了一辆零跑C11,承诺3个月左右交车,现在4个月了还没消息,但车友群里很多3月19日涨价之后下的订单都已经提车了。”


“零跑C11走低价高配路线。伴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吃不消,即便有拖延低利润车型的生产节奏,引导用户更改配置等现象也不奇怪。”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说道。


无独有偶。近日,零跑旗下另一款热销车型T03也全系涨价(2022款T03特别版除外),涨幅5600-6600元。同样,这款车也被众多用户投诉交车难。



除了零跑,极氪001的交车周期同样长达半年之久,网上用户的相关投诉比比皆是。


7月,极氪001交付量首次突破5000辆,与此同时当月新增订单再次破万,交付能力相比订单量实在逊色太多。


背靠吉利的极氪汽车,生产能力应该不成问题。其位于宁波的智慧工厂,去年10月投产,年规划产能30万。


但目前每月交付量只有规划产能的五分之一,差距过于悬殊。


极氪品牌CEO安聪慧不久前在采访中表示:“极氪具备年产30万台的能力,订单量成绩也不错,如果能解决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供应的问题,极氪001的交付将加速。”


言外之意,产能上不去是由于800万像素摄像头短缺。但问题是“蔚小理”包括其他一些车企也在使用800万像素摄像头。比如2021款理想ONE。



不过理想ONE每个月的交付量都在万台左右,交付周期大约在六周,并不算夸张。


脱身传统车企的极氪,供应链管理能力比不过理想?恐怕不太可能。


总之,极氪今年的目标是交付7万辆新车,未来5个月还需要交付4.6万才能完成。安聪慧近期表示:“极氪会很快会实现单月交付量过万。”能否如愿,时间会给答案。



[ 提车难和直营有关 ]


新能源汽车提车难,也不是今年才有的事情。虽然没有现在要等半年、甚至一年这么夸张,但蔚小理等头部造车新,一直以来都维持着2-4个月的提车周期。


“这可能和很多新能源车企采用直营模式有关系。”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说道。


“直营模式没有经销商作为蓄水池,库存风险全都压在自己身上,所以对他们来说最佳状态是生产量略低于销售量。”



大家都希望通过对产能的控制,营造一种轻微的供不应求的状态,让生产的效率能够达到最大化,同时70-80%的客户需求也会被满足,并且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终端价格。


但随着新的壮大,其产能也在不断增长中,此时维持产销平衡的压力也就来到了销售端。


这或许就能解释,为什么在一车难求的局面下,小鹏汽车却率先在终端给出了全系5000-10000元的购车优惠。


据悉,小鹏汽车7月前15天订单量只有4000辆,而交付量达到了7500辆,订单的消化速度已经大于新增速度。


再看生产端,去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曾经表示:“三大工厂总设计产能40万辆,通过双班生产能支持60万辆的年产量。如果广州工厂在8月顺利投产的话,小鹏汽车的月产能将达到3万辆左右。”


换句话说,小鹏汽车要保持月均3万的销量,才能跟上产能的增幅。而即便到明年,实现这个目标也有一定的难度。


其它新同样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蔚来的合肥第二工厂预计今年第三季度投产,规划产能高达100万;理想的第二、第三工厂;哪吒的第三工厂都在建设中,最晚到明年底都会投产。



这一轮产能升级完成之后,新们的订单量能否赶上产能,还需要打个问号。


一旦订单量出现无法靠销售解决的危机,大家很可能放慢生产节奏,或者寻求和代理经销商合作,来维持产销平衡。



“无论如何,在直营模式下,大家会努力维持手里有1-2个月的订单量,没有人会把车生产出来压在自己手里。” 上述汽车行业分析师说道。



写在最后 ]


提车难,用户的困扰相对一致。交付难,车企的悲欢各不相同。


为早日提车,用户绞尽脑汁,顺便贡献了一些令人捧腹的段子;两大新能源巨头顶峰PK,结果取决于谁更能“造”;一车难求的盛况之下,却有人开始降价卖车;有人疯狂扩产,也遭遇了固有模式的挑战。


总之,生机勃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很多前所未见的状况;稍显杂乱却又耐人寻味,这大概就是新生事物的魅力。


作为观察者,希望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复杂的变化中,能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只想说一句,让大家早点拿到车,比什么都强。

重庆话提车是啥意思

重庆话提车是去开车的意思。重庆话中提车的意思就是去开车、把车开过来,重庆话指老重庆川东南地区使用语言,重庆方言融合各家方言之长,以风趣、幽默等特点赢得中国广大人民的喜爱。

交付时间车到款到提车什么意思

交付时间车到款到提车的意思是,汽车交付的时候是车款传到即可提车的意思。

提车:通常是事先已经在4S店或者经销商处交了买车订金,按照约定的时间,去办理提车手续,把车开回家.比如:你要买一辆奔驰,你需要先去4S店看车,选车,确定优惠价格和车型,以及颜色,交下订金,4S店告诉你,一周你可以把剩余的钱款交清(办理购车手续),然后把车开走.

在汽贸买车靠谱吗?汽贸公司买车陷阱有哪些

;     说到买车,绝大多数人都是在4S店购买的,可是一些城市并没有设立某品牌的4S店,消费者只好通过二级经销商来进行购买。二级经销商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汽贸公司,不过对于规模有大有小的汽贸公司,消费者还是比较担忧。
      


汽贸买车靠谱吗?
      一般情况下都是比较靠谱的,虽然说曾经出现过在汽贸买了车,结果没过几天汽贸公司就倒闭了的事情。不过这种情况还是比较罕见的,一般来说,汽贸是从全国范围4S店拿车,所以质量是有保障的。
      不过常见问题是部分汽贸公司甚至拿了库存车、问题车来进行销售,所以为了避免买到这样的瑕疵车,大家在提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验车,在确认车辆各方面的状态都正常以后才能把车提走。
      


汽贸公司买车陷阱有哪些?
      1、汽贸公司买车,最主要的就是不要买到库存车。库存车在汽贸公司中非常常见,但是不要购买库存车,因为库存车在出厂后,长时间停放没有进行周期性检测和维护,容易出现受潮老化等侵蚀,并且没有妥善的养护措施。
      所以一定不要买到库存车,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查看位于副驾驶侧或发动机舱内的汽车铭牌来做简单判定。除此之外,还可以查看轮胎压印、刹车盘锈斑、挡风玻璃生产日期来判断汽车是否是库存时间长且常被使用。
      


      2、在汽贸公司买车,不要随便付定金。定金与订金只有一字之别,可是两者的作用却大有不同,定金是消费者给商家的钱,它是属于一种担保方式,消费者缴纳了定金,就说明保证会履行相应的条款。同时订金对商家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它主要是促使双方共同达成合约。
      


      还不明白定金的作用?举个例子,如果你在汽贸看上一辆新车,交了定金5000元,可是回过头来,你后悔了,又不想买了,那么定金是不用退还的。如果汽贸公司因为他们的原因不能交车,那么将付给你10000元。
      而订金不具备法律效应,只能算做是预付款,所以不管是哪一方反悔了,这个钱都是可以要回来的。
      


      3、低价车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价格比4s店价格低出很多,那么很有可能是购买到了库存期非常长或者问题车,而消费者没有具备辨别能力,所以很容易掉进陷阱。

为什么千万别去汽贸店买车?汽贸比4s店便宜几万靠谱吗

;     对于汽车销售市场熟悉的消费者而言,可能会了解到购买汽车的渠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汽车厂家合作的正规汽车经销商;一类是与正规汽车经销商合作的汽贸店。许多消费者观点是千万别去汽贸店买车,这是为什么呢?以下是主要的原因:
      


      1、在汽贸店购买车辆最大的特点是,购车全程只与该汽贸店销售人员有接触,几乎没有其他部门介入,因此会有一种错觉,消费者是与销售人员交易,而不是汽贸公司,因此签订合同时经常会缺少公司盖章。购车期间有任何纠纷汽贸店将会推卸责任,大大降低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
      


      2、汽贸店的所有车辆实际上就是来自于正规汽车经销商,作为正规汽车经销商不会将状态最好的车辆提供给汽贸店,往往是一些库存周期较长、运输过程有瑕疵等等所谓问题车,当然也不是完全都是这些车,也会有状态好的车辆被运到汽贸店交易,因此对于在汽贸店购买的车辆检验车辆状态是十分重要的步骤。检验车辆时务必严谨细心检测,有必要邀请专业人士协助检验。
      


      综上所述,在汽贸店买车本身就不是很可靠,如果汽贸店比正规4s店便宜几万块钱更加不靠谱。汽贸店确实会比正规汽车经销商便宜一些,但绝没有说差距很大很大。汽车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就会有一个正常价格,脱离正常价格太多的其他价格,或高或低都有可能存在不得而知的阴谋。汽贸店是盈利机构、正规经销商也是盈利机构,当盈利机构放弃盈利这件事放在任何行业都不靠谱。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