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经世先天卦后天卦

八卦五行对应的数字

五行是指金、水、木、火、土,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那么八卦五行对应的数字是什么呢?我整理了八卦五行与数字的对应关系,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八卦五行对应数字

先天八卦的五行对应数字是:

乾居南方,数目为一,五行为火。

坤居北方,数目为八,五行为水。

震居东北,数目为四,五行为土。

巽居西南,数目为五,五行为土。

离居东方,数目为三,五行为木。

坎居西方,数目为六,五行为金。

艮居西北,数目为七,五行为金。

兑居东南,数目为二,五行为木。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邵雍《皇极经世》)

即:6、7为金,2、3为木,8为水,1为火,4、5为土。

后天八卦的五行对应数字是:

离居南方,五行为火,数目为九。

坎居北方,五行为水,数目为一。

震居东方,五行为木,数目为三。

兑居西方,五行为金,数目为七。

乾居西北,五行为金,数目为六。

巽居东南,五行为木,数目为四。

坤居西南,五行为土,数目为二。

艮居东北,五行为土,数目为八。

“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七兑、八艮、离九。”

即:6、7为金,3、4为木,1为水,9为火,2、8为土。

先天八卦图是乾坤定南北,离坎定东西;后天八卦图是离坎定南北,震兑定东西。

因此,从上面的先天和后天八卦对应的数字来看,我们既得不出1、2为木,3、4为火、5、6为土,7、8为金,9、0为水;也得不出3、8为木,2、7为火,5、0为土,4、9为金,1、6为水。

那么,究竟为何会在网上部分流传1、2为木,3、4为火、5、6为土,7、8为金,9、0为水呢?

现在文献多称八卦有三种,即先天八卦出自伏羲;后天出自文王;中天出自卫元蒿。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如果,我们将1、2为木,3、4为火、5、6为土,7、8为金,9、0为水对应到后天八卦中,就会发现:

这里是将东方即震卦作为起始点,按照1的数字来定,于是,顺时针方向,就依次为巽卦2,东南;离卦3,正南;坤卦4,西南;中宫为5、6,兑卦7,正西;乾卦,西北8;坎卦,正北9;艮卦,东北。

虽然说有点牵强,但是,基本也与1、2为木,3、4为火、5、6为土,7、8为金,9、0为水类似。但是,不管如何类似,我们都认为这与后天八卦的五行与数字的对应偏离很多。

显然,1、2为木,3、4为火、5、6为土,7、8为金,9、0为水的说法是说法是没有从河图洛书来的更精确和科学。

至此,我们就可以得出重要结论:

1、“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系辞》)我们常见的八卦图,是伏羲根据河图和洛书图研创的简易图。后来人们在这个图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定义,专为占卦而用,它演义成了伏羲八卦图和文王八卦图,即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

2、真正的五行对应数字还是要从根源上去寻找,即是说五行源起于河图、洛书之数,即为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即:1-6为水、2-7为火、3-8为木、4-9为金、5-10为土。

3、其他演绎的五行数字与原本意义上的含义相差甚远,因此,我建议朋友们去使用时一定要辩证唯物去看待,不能形而上学。

八卦五行数字暗示

一、吉祥运暗示数(代表健全、幸福、名誉等): 1、3、5、7、8、11、13、15、16、18、21、23、24、25、31、32、33、35、 37、39、41、45、47、48、52、57、61、63、65、67、68、81

二、次吉祥运暗示数(代表多少有些障碍,但能获得吉运): 6、17、26、27、29、30、38、49、51、55、58、71、73、75

三、凶数运暗示数(代表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2、4、9、10、12、14、19、20、22、28、34、36、40、42、43、44、46、 50、53、54、56、59、60、62、64、66、69、70、72、74、76、77、78、79、 80

四、首领运暗示数(智慧仁勇全备、立上位、能领导众人): 3、13、16、21、23、29、31、37、39、41、45、47

五、财富运暗示数(多钱财、富贵、白手可获巨财): 15、16、24、29、32、33、41、52

六、艺能运暗示数(富有艺术天才,对审美、艺术、演艺、体育有通达之能): 13、14、18、26、29、33、35、38、48

七、女德运暗示数(具有妇德,品性温良,助夫爱子): 5、6、11、13、15、16、24、32、35

八、女性孤寡运暗示数(难觅夫君,家庭不和,夫妻两虎相斗,离婚,严重者夫妻一方离去): 21、23、26、28、29、33、39

九、孤独运暗示数(妻凌夫或夫克妻): 4、10、12、14、22、28、34

十、双妻运暗示数: 5、6、15、16、32、39、41

十一、刚情运暗示数(性刚固执、意气用事): 7、17、18、25、27、28、37、47

十二、温和运暗示数(性情平和、能得上下信望): 5、6、11、15、16、24、31、32、35

八卦五行 手相 应用

五行八卦分为阴阳五行和八卦理论,“五行”具体是指金行、木行、水行、火行、土行,而八卦是阴阳、五行的延续,也或将万物分作为八卦,八卦最初是无极(无极是混沌之地), 传说 盘古开天,劈开无极,轻的上升,重的下降,然后有两仪(两仪:就是指阴阳两股气,阴气聚集化成了水,阳气聚集化火,水与火就是阴阳两气的精华),接着是四方(四方:东木南火西金北水),四方两两成象就是四象(四象:东南木火西南木金西北金水东北水木),而四方加上四象就形成了八卦,这就是五行八卦的由来。

什么是先天八卦,何为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名称由来
邵雍之前,没有区分不同八卦体系。继承陈抟道家易学的他,在《皇极经世》、《梅花易》等公开了很多易学的较高级知识,包括二种八卦的区分。他把由一分为二而来的“天地定位”的八卦位图称为先天八卦,又名伏羲八卦,把《说卦传》“帝出乎震”一段谈的八卦称为后天八卦,也名八卦。朱熹《周易本义》采用邵子说法和图子,使得其说流行。

先天八卦-演变
太极就是一,是道,是天地未分时物质性的浑沌元气。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是生两仪,一阴一阳就是两仪,故《易·系辞说》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人观天下万物之变化,不外乎由太极而生阴阳,故画一奇以象阳,画一偶以象阴。阳就是阳爻,用“—”表示,单为阳之数;阴就是阴爻,用“--”表示,双为阴之数。这就是构成八卦的基本符号,是(阴阳)矛盾的形态和万物演变过程中的最基本的阴阳二气的基本符号。

一阴一阳这个两仪又各生一阴一阳之象,也就是一分为二,生出四象,四象即少阳、老阳、少阴、老阴,是谓“两仪生四象”。四象再各自生阴生阳(一分为二),生出八卦。即四象生八卦,也就是说在少阳、老阳、少阴、老阴这四象上,分别各加一阳爻或阴爻,“叠之为三”,即产生八种新的符号,如在少阴上加一阳爻,生成叫做离卦;在其上加一阴爻,生成叫做震卦,依次类推,生成干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种八卦排列次序及其卦数,就是先天八卦之数,由左至右,称做先天八卦横图。先天数的产生,是由浑沌太极,无形无象也无定位,只是一气相生,阴阳次第相加,而自然造化一至八数,故谓“先天”。先天八卦即天地对待(天和地对、男和女对)。以“气终而象变”的说法而言,即事物走到终点(极端)则变向反面,所以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又显得格外有哲理性。

先天八卦-卦序
卦序是:一干、二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周易·说卦传》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薄”字通假于“搏”。这是先天八卦方位的理论依据之一,是讲八卦自身匹配对待之体的,依据之二是《周易·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邵雍奇书《皇极经世》,解密元会运世,万物开始到世界毁灭的奥秘_百度知 ...

《以元经会》篇的元会运世表

1元=1日=129600年

1会=1月=10800年

1运=1星=360年

1世=1辰=30年

1年=12月=360天=4320时辰

1月=30天=360时辰

1天=12时辰

1元=1日=12会=12月=360运=360星=4320世=4320辰=129600年


详解《以会经运》

《以会经运》排列的是12会中的360运,也就是12个月中的360星。360星包含着4320个辰,1个辰就是1个世,里面包含着30年。在月巳6的最后一个星癸180中,“经世之子2149”出现了干支纪年的第一个年——甲子。难道说这是人类发明时间的起点么?同时,我们还发现了第一个对应干支纪年的第一个历史事件,在“经辰之未2156”的甲辰中,出现了“尧”,这个甲辰年应该是中国历史中尧帝登基的年份。


但此时我发现,在《以会经运》中的历史事件都是非常简略的记录,那么详细的记录在哪里?我试着翻开最后一篇《以运经世》,终于出现了非常详细的历史事件记录。但是,在本篇《以会经运》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来解答。我们先暂且把元的起点到底是公元前多少年放一放,为什么《以会经运》中是从第3个会,月寅3开始写呢?从书中看,并没有月子1,邵雍记载月寅3为开始,这和我们干支计时的以寅月为正月算是一个道理。

在《邵子易数》中关于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讲解,“先天八卦从乾1到震4,从巽5到坤8,皆自南而北,自上而下,为顺。而后天八卦自乾一之八至坤八之八卦,皆自北而南,自下而上,为逆。邵雍讲到,天地之运,不顺不行。天地支交,不逆不生。顺而行所以生物,逆而生物所自生。后天八卦的地气右转而逆,超于丑寅之间。”注意关键点,是超于丑寅之间。


在月寅3中写到“开物始月寅之中”,然后出现的第1个星是星己76。最后1个星是星癸90。也就是说在月寅3中只有15个星,貌似还差15个,只有1半。我们继续看,在月卯4中,是从星甲91都星癸120,我们发现是30个。往后,月辰5是30个。一直到月酉10都是30个星。在最后一个月戌11中星戊315是最后一个,月戌1只有15个星,结尾最后一句话“闭物,经月戌之终”。月寅3,15个星;月戌11,15个星。月卯4到月酉10,都是30个星。合起来8*30=240。此时有记载的星的总量为240个,这个数量与360个星对不上。

我们回顾一下在《邵子易数》中的话,后天八卦地气右转而逆,超于丑寅之间。很明显,超过了丑寅,但如果完全超过了寅,就应该说是从卯开始,为什么没说卯,是因为地气开始的起点还在寅,正好是寅的一半。我们来看,月寅3的总量,从76到90,正好15个星。此时就验证了地气超于丑寅之间的由来。但是我们发现,开始物始于月寅的一半,为什么没有出现干支纪年呢?直在月巳6的最后一个星癸180中,“经世之子2149”才出现了干支纪年的第一个年——甲子。


在月寅3中的第一个星是星己76,那也就是说假设有月子1、月丑2的话,应该经历了75个星。我们可以这么假设,月子1有30个星,月丑2有30个星,月丑2的最后一个星肯定是60。那么假设月寅3的第一个星是61,从61到75正好是15个。加上现有的15个,正好是30个,只不过邵雍并没记载这75个星。

但毋庸置疑的是,既然月寅3从星己76开始写,便可以证明之前肯定是从星甲1开始起数的。同理,加上这75个星是315个星,如果把月亥12的30个星和月戌11中少的15个星加起来,就是360个星。所以这么看,我们之前分析的比例关系肯定是没问题的。没写不代表没有发生,否则在月寅3中的起始可以写星甲1,而邵雍写的是星己76,便可以证明星肯定是从1到76。

但问题是,没写的它代表什么?之前没写的也许代表万物还没有开始?往后没写的也许代表万物已经终结。是这个意思么?我们在下一篇文章中继续推演。


#皇极经世书#



八卦演变,从先天八卦变后天八卦

《说卦传》第三章“天地定位”言伏羲先天八卦,第四章“雷以动之”言黄帝先天八卦,第五章“帝出乎震”言后天八卦,前人没有发现这三章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窃以为《说卦传》三、四、五章的顺序正好阐述了先天八卦向后天八卦演化的主干。孔子编辑《说卦传》删去了神农先天八卦,这是因为神农先天八卦位于演化主干的分支上。

《说卦传》第三章“天地定位”言伏羲先天八卦,第四章“雷以动之”言黄帝先天八卦,第五章“帝出乎震”言后天八卦,前人没有发现这三章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窃以为《说卦传》三、四、五章的顺序正好阐述了先天八卦向后天八卦演化的主干。孔子编辑《说卦传》删去了神农先天八卦,这是因为神农先天八卦位于演化主干的分支上。

黄帝先天八卦卦序(顺时针):坤乾兑艮震巽坎离;
后天八卦连山卦序(顺时针):坤兑乾坎艮震巽离。

如果把兑、坎二卦暂时拿掉,则以上两种排序完全一致:坤乾艮震巽离。由此可见黄帝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关系。

将黄帝先天八卦的兑卦移到坤乾(地天)之间,坎卦移到乾艮(天山)之间,后天八卦于是产生。兑泽、坎水,天山之间的坎水表示降雨,地天之间的兑泽表示大地被水淹没,这就是大洪水。

研究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四正卦,可以发现大洪水是先天与后天的分水岭。这与古代文献记载相符合。《孟子》:“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说:“尧之前,先天也。尧之后,后天也。”大洪水发生于尧,历经舜,至大禹才完成治水。

先天八卦是上古之人设计的天地宇宙模型,即天圆地方的盖天说。乾上坤下,天地位矣。日出东方,月升于西。东北震雷与西南巽风,乃天地之交感。西北艮山与东南兑泽,乃大地之陈列。

先天八卦方位按天之变化而排定,后天八卦方位则是按地之变化而排定。八卦之间,天地相交,阴阳合和,自然便产生后天实用八卦。产生过程如下:

四正位。阳先举,阴后交。
南北,乾卦在上,坤卦在下,相互交合,遂成离在上坎在下。乾位变成离卦,坤位变成坎卦。变成离南坎北。
东西,坎卦在上,离卦在下,相互交合,遂成兑在上震在下。坎位变成兑卦,离位变成震卦。变成震东兑西。
四隅位。阳先举,阴后交。正配得卦不能归正,与四正卦交合所生卦相重叠,只好各变本卦。变卦后再配。正配不果,只能选择不正配。结果如下:

东南和东北。东南本是兑卦,变卦后为艮卦。东北本为震卦,变卦后为巽卦。正配不果,只能这一阳一阴在不正位相配。艮卦在上,巽卦在下,相互交合,遂成巽在上艮在下。艮位之东南变成巽卦,巽位之东北变成艮卦。

西南和西北。西南本卦是巽,变卦后为震卦。西北本卦为艮,变卦后为兑卦。正配不果,只能这一阳一阴在不正位相配。震卦在上,兑卦在下,相互交合,遂成坤在上乾在下。震位之西南变成坤卦,兑位之西北变成乾卦。

到此,先天八卦,通过天地交合,产生了后天八卦。用圭之符号既八卦测试已然形成。人们测试方式,由自然神物转向天文历法之神物,追求天人合一,这是测试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圭测试,和龟卜当然不同,为了区别,名之为筮。

问《皇极经世》

我们知道,整个银河系围绕着更大的中心运转,太阳围绕银心运转,地球围绕太阳运转,月亮围绕地球运转,而地球本身又在自转,这一系列运动,就标志着人类基本不会重复过去的宇宙位置或者空间生活。而目前的四柱算命,不仅在同时生人有着八字的相同,就是在时间纵向上,每隔60年,也存在着八字的重复。 为解决这个问题,宋代易学大家邵康节就想了一个办法,增加计量单位,即:元、会、运、世。其换算式为:1元=12会=360运=4320世=129600年1会=30运=360世=10800年1运=12世=360年1世=30年 并把这一理论,作为其《皇极天书》的重要理论基础。按其理论推算,公元1984年就皇极数69001年,故其元会运世干支为:1、求元干支:69001/129600=0.53=1,也就是:甲子元;2、求会干支:69001/10800=6.39=7,也就是:庚午会;3、求运干支:69001/360=191.67=192-60*3=12,即:乙亥运;4、求世干支:69001/30=2300.003=2301-1800=501-480=21,即:甲申世。

邵雍奇书《皇极经世》,解密元会运世,万物开始到世界毁灭的奥秘_百度知 ...

《以元经会》篇的元会运世表

1元=1日=129600年

1会=1月=10800年

1运=1星=360年

1世=1辰=30年

1年=12月=360天=4320时辰

1月=30天=360时辰

1天=12时辰

1元=1日=12会=12月=360运=360星=4320世=4320辰=129600年


详解《以会经运》

《以会经运》排列的是12会中的360运,也就是12个月中的360星。360星包含着4320个辰,1个辰就是1个世,里面包含着30年。在月巳6的最后一个星癸180中,“经世之子2149”出现了干支纪年的第一个年——甲子。难道说这是人类发明时间的起点么?同时,我们还发现了第一个对应干支纪年的第一个历史事件,在“经辰之未2156”的甲辰中,出现了“尧”,这个甲辰年应该是中国历史中尧帝登基的年份。


但此时我发现,在《以会经运》中的历史事件都是非常简略的记录,那么详细的记录在哪里?我试着翻开最后一篇《以运经世》,终于出现了非常详细的历史事件记录。但是,在本篇《以会经运》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来解答。我们先暂且把元的起点到底是公元前多少年放一放,为什么《以会经运》中是从第3个会,月寅3开始写呢?从书中看,并没有月子1,邵雍记载月寅3为开始,这和我们干支计时的以寅月为正月算是一个道理。

在《邵子易数》中关于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讲解,“先天八卦从乾1到震4,从巽5到坤8,皆自南而北,自上而下,为顺。而后天八卦自乾一之八至坤八之八卦,皆自北而南,自下而上,为逆。邵雍讲到,天地之运,不顺不行。天地支交,不逆不生。顺而行所以生物,逆而生物所自生。后天八卦的地气右转而逆,超于丑寅之间。”注意关键点,是超于丑寅之间。


在月寅3中写到“开物始月寅之中”,然后出现的第1个星是星己76。最后1个星是星癸90。也就是说在月寅3中只有15个星,貌似还差15个,只有1半。我们继续看,在月卯4中,是从星甲91都星癸120,我们发现是30个。往后,月辰5是30个。一直到月酉10都是30个星。在最后一个月戌11中星戊315是最后一个,月戌1只有15个星,结尾最后一句话“闭物,经月戌之终”。月寅3,15个星;月戌11,15个星。月卯4到月酉10,都是30个星。合起来8*30=240。此时有记载的星的总量为240个,这个数量与360个星对不上。

我们回顾一下在《邵子易数》中的话,后天八卦地气右转而逆,超于丑寅之间。很明显,超过了丑寅,但如果完全超过了寅,就应该说是从卯开始,为什么没说卯,是因为地气开始的起点还在寅,正好是寅的一半。我们来看,月寅3的总量,从76到90,正好15个星。此时就验证了地气超于丑寅之间的由来。但是我们发现,开始物始于月寅的一半,为什么没有出现干支纪年呢?直在月巳6的最后一个星癸180中,“经世之子2149”才出现了干支纪年的第一个年——甲子。


在月寅3中的第一个星是星己76,那也就是说假设有月子1、月丑2的话,应该经历了75个星。我们可以这么假设,月子1有30个星,月丑2有30个星,月丑2的最后一个星肯定是60。那么假设月寅3的第一个星是61,从61到75正好是15个。加上现有的15个,正好是30个,只不过邵雍并没记载这75个星。

但毋庸置疑的是,既然月寅3从星己76开始写,便可以证明之前肯定是从星甲1开始起数的。同理,加上这75个星是315个星,如果把月亥12的30个星和月戌11中少的15个星加起来,就是360个星。所以这么看,我们之前分析的比例关系肯定是没问题的。没写不代表没有发生,否则在月寅3中的起始可以写星甲1,而邵雍写的是星己76,便可以证明星肯定是从1到76。

但问题是,没写的它代表什么?之前没写的也许代表万物还没有开始?往后没写的也许代表万物已经终结。是这个意思么?我们在下一篇文章中继续推演。


#皇极经世书#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