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要略

中国的经典名著有哪些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诗经》 《国风》 《雅》《颂》 《离骚》 《九歌》《九章》 《天问》《九辩》《周易》 《尚书》 《春秋》《左传》 《国语》 《论语》《老子》 《战国策》 《礼记》《古诗十九首》 《孔雀东南飞》 《盐铁论》《汉书》 《史记》 《三国志》《搜神记》 《诗品》 《文心雕龙》《阳春白雪》 《全宋词》 《赵飞燕别传》《沧浪诗话》 《贵耳集》 《吹剑录》《全元散曲》《西厢记》 《桃花扇》《聊斋志异》 《隋唐演义》 《红楼梦》《儒林外史》《镜花缘》 《虞初新志》《全唐诗》 《全五代诗》 《花间集》《孽海花》 《唐宋传奇集》 《离魂记》《柳氏传》 《太平广记》 《柳毅传》《霍小玉传》《南柯太守传》 《古文观止》《三国志演义》 《西游记》 《水浒传》《封神演义》 《金瓶梅》 《警世通言》《喻世名言》 《醒世恒言》 《儿女英雄传》《施公案》 《三侠五义》 《榴花梦》 《笔生花》 《饮冰室诗话》 《艺概》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 《西游记》 《水浒传》《红楼梦》

中国文学名著有哪些

1、《诗经》
2、《论衡》·王充
3、《史记》·司马迁
4、《儒林外史》·吴敬梓
5、《庄子》·庄子
6、《三国演义》·罗贯中
7、《老子》·老子
8、《世说新语》·刘义庆
9、《论语》
10、《战国策》
11、《韩非子》·韩非
12、《昌黎先生集》·韩愈
13、《孟子》·孟子
14、《李太白集》·李白
15、《楚辞》·屈原
16、《六祖坛经》
17、《左传》·左丘明
18、《四书集注》·朱熹
19、《荀子》·荀子
20、《西游记》·吴承恩
21、《资治通鉴》·司马光
22、《明夷待访录》·黄宗羲
23、《红楼梦》·曹雪芹
24、《白居易集》·白居易
25、《周易》·
26、《梦溪笔谈》·沈括
27、《鲁迅全集》·鲁迅
28、《说文解气》·许慎
29、《礼记》·戴圣
30、《文心雕龙》·刘勰
31、《水浒传》·施耐庵
32、《传习录》·王守仁
33、《孙子兵法》·孙子
34、《国语》·左丘明
35、《墨子》·墨子
36、《聊斋志异》·蒲松龄
37、《尚书》
38、《唐诗三百首》·孙洙
39、《汉书》·班固
40、《陶渊明集》·陶渊明
41、《文选》·萧统
42、《西厢记》·王实甫
43、《春秋》·孔子
44、《徐霞客游记》·徐宏祖
45、《杜工部集》·杜甫
46、《东坡全集》·苏轼
47、《淮南子》·刘安
48、《水经注》·郦道元
49、《吕氏春秋》·吕不韦
50、《文史通义》·章学诚
51、《山海经》
52、《孝经》
53、《天工开物》·宋应星
54、《盐铁论》·桓宽
55、《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
56、《长生殿》·洪升
57、《周礼》
58、《稼轩长短句》·辛弃疾
59、《本草纲目》·李时珍
60、《经史百家杂钞》·曾国藩
61、《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
62、《雷雨》·曹禺
63、《关汉卿杂剧》·关汉卿
64、《骆驼祥子》·老舍
65、《黄帝内经》
66、《牡丹亭》·汤显祖
67、《建国方略》·孙中山
68、《女神》·郭沫若
69、《柳河东集》·柳宗元
70、《齐民要术》·贾思勰
71、《桃花扇》·孔尚任
72、《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
73、《颜氏家训》·颜之推
74、《仪礼》
75、《曾国藩家书》·曾国藩
76、《抱朴子》·葛洪
77、《管子》
78、《春秋繁露》·董仲舒
79、《后汉书》·范晔
80、《大唐西域记》·玄奘
81、《家》·巴金
82、《大同书》·康有为
83、《乐府诗集》·郭茂倩
84、《读通鉴论》·王夫之
85、《陆放翁全集》·陆游
86、《尔雅》
87、《欧阳文忠公集》·欧阳修
88、《二程全书》·程颢、程颐
89、《三国志》·陈寿
90、《焚书》·李贽
91、《十八家诗钞》·曾国藩选编
92、《公孙龙子》·公孙龙
93、《史通》·刘知几
94、《公羊传》·公羊寿·胡母子
95、《龚自珍全集》·龚自珍
96、《红岩》·罗广斌、杨益言
97、《古诗源》·沈德潜
98、《经学历史》·皮锡瑞
99、《古文辞类篡》·姚鼐
100、《警世通言》·冯梦龙
101、《谷梁传》·谷梁子
102、《考工记》
103、《海国图志》·魏源
104、《老残游记》·刘鄂
105、《金瓶梅》·兰陵笑笑生
106、《列子》
107、《镜花缘》·李汝珍
108、《毛泽东诗词》·毛泽东
109、《九章算术》
110、《明史纪事本末》·谷应康
111、《李清照集》·李清照
112、《农书》
113、《临川集》·王安石
114、《农政全书》·徐光启
115、《明儒学案》·黄宗羲
116、《人间词话》·王国维
117、《商君书》·商鞅
118、《日知录》·顾炎武
119、《诗品》·钟嵘
120、《社会学大纲》·李达
121、《宋元戏曲考》·王国维
122、《说苑》·刘向
123、《宋元学案》·黄宗羲
124、《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纪昀
125、《围城》·钱钟书
126、《隋书》·魏征
127、《文献通考》·马端临
128、《通典》·杜佑
129、《营造法式》·李诫
130、《通鉴纪事本末》·袁枢
131、《子夜》·茅盾
132、《王右丞传》·王维
133、《白虎通义》·班固
134、《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
135、《菜根谭》·洪应明
136、《象山先生全集》·陆九渊
137、《畴人传》·阮元等
138、《新学伪经考》·康有为
139、《读史方纪要》·顾祖禹
140、《醒世恒言》·冯梦龙
141、《汉宫秋》·马致远
142、《喻世明言》·冯梦龙
143、《元曲选》·臧懋循
144、《广韵》·陈彭年等
145、《曾国藩全集》·曾国藩
146、《胡适文存》·胡适
147、《张载集》·张载
148、《嵇康集》·嵇康
149、《贞观政要》·吴兢
150、《金史》·脱脱
151、《朱子语类》·朱熹
152、《近思录》·朱熹吕祖谦
153、《朱自清全集》·朱自清
154、《晋书》·房玄龄
155、《艾青诗选》·艾青
156、《经传释词》·王引之
157、《暴风骤雨》·周立波
158、《旧唐书》·刘煦
159、《北齐书》·李百药
160、《旧五代史》·薛居正
161、《备急千金要方》·孙思邈
162、《礼记正义》·孔颖达
163、《沧浪诗话》·严羽
164、《梁书》·姚思廉
165、《曹子建集》·曹植
166、《辽史》·脱脱
167、《尝试集》·胡适
168、《列女传》·刘向
169、《陈书》·姚思廉
170、《龙川文集》·陈亮
171、《诚斋集》·杨万里
172、《洛阳伽蓝记》·杨之
173、《初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74、《马氏文通》·马建忠
175、《大清一统志》·方苞等
176、《毛泽东选集》·毛泽东
177、《邓小平文选》·邓小平
178、《蒙古秘史》·
179、《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
180、《明史》·张廷玉
181、《独秀文存》·陈独秀
182、《南齐书》·萧子显
183、《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84、《甘二史札记》·赵翼
185、《樊川文集》·杜牧
186、《农桑辑要》·司农司
187、《樊南文集》·李商隐
188、《琵琶记》·高明
189、《风俗通义》·应邵
190、《青春之歌》·杨沫
191、《全唐诗》·彭定求等
192、《魏文帝集》·曹丕
193、《仁学》·谭嗣同
194、《吾国与吾民》·林语堂
195、《日出》·曹禺
196、《洗冤录》·宋慈
197、《容斋随笔》·洪迈
198、《新书》·贾谊
199、《山谷集》·黄庭坚
200、《新唐书》·欧阳修
201、《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202、《新五代史》·欧阳修
203、《盛世危言》·郑观应
204、《续焚书》·李贽
205、《释名》·刘熙
206、《续资汉通鉴》·毕沅
207、《授时历》·郭守敬
208、《元史》·宋濂
209、《书目答问》·张之洞
210、《元史纪事本末》·陈邦瞻
211、《数理精蕴》·梅彀成
212、《园治》·计成
213、《四元玉鉴》·朱世杰
214、《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
215、《宋词选》·胡云翼
216、《中国哲学史大纲》·张岱年
217、《宋史》·脱脱
218、《周书》·令狐德等
219、《宋史纪事本末》·陈邦瞻
220、《周易参同契》·魏伯阳
221、《宋书》·沈约
222、《朱子全书》·朱熹
223、《搜神记》·干宝
224、《白石诗词集》·姜夔
225、《太平经》
226、《北京人》·曹禺
227、《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
228、《北史》·李延寿
229、《唐律疏议》·长孙无忌
230、《冰心选集》·冰心
231、《通志》·郑樵
232、《博物志》·张华
233、《王文成公全书》·王守仁
234、《不真空论》·僧肇
235、《王祯农书》·王祯
236、《曹操集》·曹操
237、《魏书》·魏收
238、《茶经》·陆羽
239、《词选》·张惠言
240、《贾长沙集》·贾谊
241、《东周列国志》·冯梦龙
242、《鲒埼亭集》·全祖望
243、《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
244、《芥子园画传》·王概等
245、《敦煌变文》
246、《今古学考》·廖平
247、《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
248、《京华烟云》·林语堂
249、《方言》·扬雄
250、《经学通论》·皮锡瑞
251、《封神榜》·许仲琳
252、《经义述闻》·王引之
253、《高常侍集》·高适
254、《景德镇陶录》·蓝浦
255、《高僧传》·释慧皎
256、《橘中秘》·朱晋桢
257、《革命军》·邹容
258、《开元占经》·瞿昙悉达
259、《格萨尔王传》·
260、《考信录》·崔述
261、《古史辨》·顾颉刚
262、《困学纪闻》·王应麟
263、《古书疑义举例》·俞越
264、《老子注》·王弼
265、《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266、《乐书》·陈旸
267、《广雅》·张揖
268、《李长吉歌诗》·李贺
269、《国史大纲》·钱穆
270、《历代名画记》·张彦远
271、《汉记》·荀悦
272、《脉经》·王叔和
273、《汉书、艺文志》·班固
274、《美的历程》·李泽厚
275、《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
276、《美学散步》·宗白华
277、《汉学师承记》·江藩
278、《孟浩然集》·孟浩然
279、《红旗谱》·梁斌
280、《孟子字义疏证》·戴震
281、《花间集》·赵崇祚
282、《南史》·李延寿
283、《华阳国志》·常璩
284、《南唐二主词》·李李煜
285、《淮海集》·秦观
286、《难经》·秦越人
287、《孽海花》·曾朴
288、《说岳全传》·钱、金丰
289、《平凡的世界》·路遥
290、《四存编》·颜元
291、《潜夫论》·王符
292、《宋六十名家词》·毛晋
293、《书》·章太炎
294、《宋诗钞》·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
295、《屈原》·郭沫若
296、《宋诗选注》·钱钟书
297、《人境庐诗草》·黄遵宪
298、《随书经籍志》·魏征
299、《阮籍集》·阮籍
300、《随唐演义》·褚人获
301、《三民主义》·孙中山
302、《孙中山选集》·孙中山
303、《三字经》·王应麟
304、《太平广记》·李昉
305、《尚书古文疏证》·阎若璩
306、《谈艺录》·钱钟书
307、《少室山房笔丛》·胡应麟
308、《唐宋词选》
309、《申鉴》·荀悦
310、《陶庵梦忆》·张岱
311、《神灭论》·范缜
312、《天朝田亩制度》
313、《神农本草经》
314、《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炎武
315、《生活的艺术》·林语堂
316、《亭林诗文集》·顾炎武
317、《诗经毛传》·毛亨
318、《王贵与李香香》·李季
319、《十驾斋养新录》·钱大昕
320、《文化苦旅》·余秋雨
321、《石湖诗集》·范大成
322、《文艺心理学》·朱光潜
323、《书林清话》·叶德辉
324、《闻一多诗文选集》·闻一多
325、《书谱》·孙过庭
326、《吴子》·吴起
327、《数书九章》·秦书韶
328、《五经正义》·孔颖达
329、《水浒后传》·陈忱
330、《物不迁论》·僧肇
331、《说文解字注》·段玉裁
332、《物理小识》·方以智
333、《说文句读》·玉筠
334、《西南彝志》·热卧慕史
335、《先秦诸子系年》·钱穆
336、《谢康乐集》·谢灵运
337、《新理学》·冯友兰
338、《新序》·刘向
339、《新仪象法要》·苏颂
340、《新语》·陆贾
341、《徐志摩作品》·徐志摩
342、《雅舍小品》·梁实秋
343、《严复集》·严复
344、《颜氏学记》·戴望
345、《晏子春秋》·晏婴
346、《遗山先生文集》·元好问
347、《逸周书》
348、《殷墟书契考释》·罗振玉
349、《印人传》·周亮工
350、《庚子山集》·庚信
351、《玉台新咏》·徐陵
352、《元和郡县图志》·李吉甫
353、《阅微草堂笔记》·纪昀
354、《赵树理文集》·第一卷赵树理
355、《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
356、《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
357、《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358、《朱子年谱》·王懋竑
359、《珠玉词》·晏殊
360、《诸病源侯论》·巢元方
361《竹书纪年》
还有好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满意请采纳谢谢,O(∩_∩)O

中国名著有哪些?

中国名著有:《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平凡的世界》路遥、《儒林外史》吴敬梓、《狂人日记》鲁迅。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们的人生百态,展现了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

拓展资料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榆林清涧县,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等。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参考链接

中国名著——百度百科

巫医,半巫半医也。

行生克制化规律
五 行:金 木 水 火 土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与其他元素的对应关系 --
五行应相: 金 木 水 火 土
五 蕴: 魄 魂 志 神 意
天 干: 庚辛 甲乙 壬揆 丙丁 戊己
地 支: 酉寅 卯申 亥子巳 午辰 丑未戌
自 然 界

五行

人 体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脏

六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五声

变动















































小肠


















湿



长夏


























西







大肠



皮毛

悲/忧






















膀胱










按五行方位说:
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间戊己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天地万物无不由阴气上升,阳气下降,日精月华,阴阳交合万物即生。
“五行学说”与中医
中医学认为,五官与五赃之间有其内在联系,即:耳者肾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鼻者肺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所谓五官端正:除耳、目、鼻、口外,心数也得端正)。“五行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一,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五行这一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运用于祖国医学,以说明脏腑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例如:
(1)、用五行相生相克等理论来解释:内脏之间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如肝能制约脾,称为木克土;脾能生养肺,称为土生金等。
(3)、用以说明治疗:如肝病犯脾,采用抑肝扶脾的治法,称为抑木扶土;肾虚及肝,采用补肾养肝的治法,称为滋水涵木等。五行理论说明了内脏之间的某些关系和一些病理现象与治疗方法,在中医望、闻、问、切、诊病后,结合临床,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五赃六腑”
“五脏六腑”为人胸、腹内部器官的总称。五赃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是:胃、胆、小肠、大肠、三焦、膀胱。
[注:人体的“五脏六腑”以胸膈部(上焦)有:左肺叶、右肺叶,心(偏左);上腹部(中焦)有:肝、胆(偏右上),胃、脾(偏左上)结肠、空肠(居中)、小肠(居下);脐腹部(下焦)有:大肠(居上)、回肠、盲肠(偏右下)、膀胱(居下部);上焦防上火,下焦防受寒,中焦要防肝、脾、肠、胃炎]。
按中医理论:五脏为阳(实);六腑为阴(虚)。“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是:一阳一阴、一实一虚,如:心与小肠、肝与胆、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都是如此。
上面的五角星内直线箭头所指方向为五行相克说,五角星外直线箭头所指方向为五行相生说。
应 用:中医诊断 气功养生 预测 行军布阵 音律调排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其实在文王姬发之前,已经有连山,归藏两易,与周易相比,体用有别.连山用七用八,归藏用五用十,周易用六用九.
易本出自河图与洛书,结合<内经>之阴阳,天数之黄道,圭皋之方圆,成易而演,遇象不拘.
易之组成,可分为:阴阳根本规律,五行生克规律,涌动螺旋规律{九宫八卦},宇宙全息理论和奇门遁甲应用.
易之史传,繁衍出梅花易数<宋邵雍>,风水地理学,武当太极拳,人体经络图及金鼎铜人.后人在此基础上又繁衍出推背术,气功大小周天以及道家南北派丹法,天体易演,易理医学,易理音律学,易理化学等.
周易分两部分,即单卦和复卦,由先天和后天两属,体用繁琐,应象传神.有文言和系辞以及爻辞,卦辞作注.传系辞为孔丘所作.
易本为体,无有神府.考用与否,全凭把握.
阴阳根本规律
老子在<道德经> 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一,指的是太极,二就是阴阳了.正反是阴阳,奇偶也是阴阳,内外是阴阳,上下是阴阳......总之,阴阳代表着事物的两个方面.数学里的二进制,就是由阴阳而来的.电脑的计算机语言,靠的是二进制,也就是阴阳.阴阳还代表着平衡的制约原理和不平衡的衍生原 理.孤阴不立独阳不长.阴阳和合是为道生."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这个道理.
易经里的阴是用两个短横表示: -- --
易经里的阳是用一个长横表示: -----
阴阳是一切的基础.
阴阳应象的运用和历法
<黄帝内经>之<素问>篇五<阴阳应象大论篇>有云: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 本始,神明之府也.又篇六<阴阳离合论>里歧伯运用阴阳理论对人体进行了周详的划分并且开人体二十四经脉和奇经八脉之宗.人身三百六十穴位由 此而来.
其阴阳理论的运用,不仅在中医学,还在历法,天文,地理<主要在堪舆风水学术方面发展较广>等方面都有运用和发展.现在我们就阴阳和历法的关系看阴阳的运用.
我国当今使用的历法有阴历<农历>,阳历<公历>和阴阳历<混合历>.
公历也称格雷果里历,简称格里历,是阳历的一种,由儒略历修订而成,是世界上多数国家当前使用的历法.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纪年.
农历是根据月相望朔的变化周期来制订的.中国古阴历有多部,最完整的当属<授时历>.由古夏历修改制订.
阴历把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顺序搭配,组成60组,从甲子到暌亥为一个周期,总称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并以次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干支有阴阳之分,古人认为:天干在上,代表阳;地支在下,代表阴.
天球坐标
地球作为天球坐标体系中四千余颗恒星中的一颗,地球自身的地级是没有意义的。
天球坐标体系(先天八卦):
南 春季地球进入南天区
︿


夏季地球进入东天区 东〈--------------〉西 冬季地球进入西天区



北 秋季地球进入北天区
木 春 (生发、舒展、空旷) 进入天球的南天区 朱雀七宿(天球坐标前面,面向主要采光方取向是自己的前面)
火 夏 (发散、繁盛、高大) 进入天球的东天区 青龙七宿(天球坐标左面,面向主要采光方取向是自己的左面)
金 秋 (收获、坚实、靠山) 进入天球的北天区 玄武七宿(天球坐标后面,面向主要采光方取向是自己的后面)
水 冬 (收藏、精炼、缩小) 进入天球的西天区 白虎七宿(天球坐标右面,面向主要采光方取向是自己的右面)
天球坐标体系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分别以青龙(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一种龟形之神)为名。实际上是把天空分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个主要星宿连线成形,以其形状命名。青龙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青龙为东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朱誉为南方之神;玄武(龟蛇合体)为北方之神。
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即无限,地是方的即有限可以测量,地球运行在宇宙中(非日心或地心学说),其运行轨迹即黄道带,是通过太阳光照射地球的延长线所指向的星群、或地球所遮蔽的星群来定义的,并形象地比喻地球运行是寄“宿”在不同星群的,即所谓“星宿”,围绕在圆天一周的星宿<二十八宿>成一黄道带.将星空分成三垣二十八宿.三垣为:上垣<太微垣>,中垣<紫微垣>,下垣<天市垣>.
二十八宿,也称二十八星,二十八宿神。以北斗斗柄所指的角宿为起点,由西向东排列,它们的名称和四象的关系是: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鸟[注:春秋战国五行说流行后,四象配色,成为:青龙、朱鸟、白虎、玄武。(也称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因为地方为四,所以把二十八宿分成四象--
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萁;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
北方玄武七宿:斗 牛女虚危室壁.
并由此划分出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 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十五天应天时农桑而定.其中的春分和秋分,夏至和冬至在古浑天仪上分为子午周天和卯酉周天.春分秋分昼 夜一样长短,夏至昼最长夜最短,冬至则反,夜最长而昼最短.
我们熟知的“太岁”,是古人对木星运行的定义,现代天体研究证实,10亿年前地球遭受陨石的剧烈撞击后七零八落,有2/3的部分被解体为碎陨石漂浮于现地球的周边,因木星的吸引才逐步脱离地球的周边汇集于木星(木星彼地球大一百多倍),使得地球轨道得以安保,古人由全析原理推断出木星对地球的影响非常大,是不能被动摇的,木星的运行周期是11.86(约等于12)个地球年,古人并由此定义出12地支及12生肖,所以木星被称为“岁星”,而“太岁”是代表不同时间地球与木星之间的相对方位。
阴历里的月亮朔望,和海水潮汐的关系,被古人很好的表示和利用起来,最显明的用处是掘井.地下水和月亮的朔望关系密切,也分潮期.因此古人可以避开潮汛来减免排水的工作量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危险.
其他的比如七十二侯,演算日食和月食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易字本是蜥蜴之蜴字去掉虫旁,取其变色龙之善变之义。
易学也是一样,有体,有用。
上古时代,混沌未开,人文未立,原始部族群落里,卜者或巫有着无上的权利,征伐,迁涉,立嗣,婚丧嫁娶,都要问卜。卜者在掌握天文,地理,历法,司仪,医生等职责于一身的同时,也在不断积累经验,拓展学识,最后由大贤大圣者归纳成易。
易分三:在夏为连山或列山,有伏羲先天八卦和六十四复卦,以艮卦为始排列,取象山上之云之瑞祥,并记录当时的物候,星象,人文等记录,主要的贡献是发明圭测法计算时间和发明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历法--古夏历和月相,天圆地方说,汉体字计算方法等;在商为归藏,有黄帝轩辕八卦和六十四复卦,以坤卦为始排列,取象大地之孕育众生万物之吉祥,并记录当时的物候,星相,人文等记录,主要的贡献是发明了日冕来计算时间,以及发明了勾股定律的计算方法和奠定了中国中医的理论基础和诊断原理,还发明了针灸和汤熨等医治方法,其中伊尹所著[汤液经法]被张仲景整理成为[伤寒论];伏羲先天八卦创立至周已经历了四千余年,在周为周易,有文王后天八卦和六十四复卦,以乾卦为始排列,取象天之永恒,并有十易论存世{卦辞,爻辞,篆辞,象辞,说卦,系辞 等}。并在夏历的基础上改进了历法,主要的贡献是给后人留下了大道之哲理和中医养生保健以及促进了多门学科的分化和发展。
《周礼·春官宗伯第三》
大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其经兆之体,皆百有二十,其颂皆千有二百。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日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 皆六十有四。掌三梦之法,一曰致梦,二曰觭梦,三曰咸陟。其经运十,其别九十,以邦事作龟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与,四曰谋,五曰果,六曰至,七曰 雨,八曰廖。以八命者赞三兆、三易、三梦之占,以观国家之吉凶,以诏救政。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则□高作龟。大祭祀,则□高命龟。凡小事,莅卜。国 大迁、大师,则贞龟。凡旅,陈龟。凡丧事,命龟。
这里显然是介绍的是周朝时的占卜方法。大的方法有三种:兆占、梦占、易占。每一种方法又有三种形式的占法:这就是三兆、三梦、三易。其实,从现在来看这些 方法也是不难理解的。所谓的兆占,就是依据事物一些征兆进行占卜;所谓的梦占,就是依据梦境进行占卜;而易占,就是用算卦的方式进行占卜。这些占卜方法也 是很普通的,只有易占方法,有些文化气息,因为它将符号形式带入了占卜并试图将占卜以复杂的形式的进行推理。从这里的记载中,我们还看出三易之法使用的是 同一符号形式,这就是八卦和六十四卦,这三种方法的不同,也许仅仅是卦的排列形式不同而已。
易学在周以后的发展过程当中,除宋为一个高峰时期,还在明,清两朝发展和壮大,不但丰富发展了卜测的形式和方法,还拓展到很多领域。
比如张衡的地动仪,郭守敬的浑天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刘子华推演到天王星,二进制的发明,京房的纳甲说,邵康节的梅花易数,等等。
周易目前由易理派和象数派组成,并且传承和研究的课题也不尽相同.
易学的课题分化也很复杂,大致可分为六壬,奇门遁甲,紫微斗数,梅花易数,九宫,地理风水,纳甲等.
而周易则主要分了两派六宗;一曰象数为主的汉易,主要代表人物是宋朝的邵康节,其他的是京房,京图等.而曰宋儒家受到王辅嗣<易说>的影响而 形成的宋易理派;六宗则是指:占卜,灾祥,谶纬,老庄,儒理,史事.而占卜,灾祥,谶纬,三宗都离不开象数的范围.以老庄来说易,则是魏以后的道教, 套用东汉魏伯阳的<参同契>的观念,彼此挹注,掺杂老庄与易学的道理;儒理说<易>,大致盛于南北宋时期,有司马光之<潜虚>,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程颐的<易传>,朱熹的<易本义>大致都在这一范围.史事一系,也由宋开始,如杨万里的易学.如加上上古流传,则应为十宗,加上堪舆,丹道,星象和医药.
事实上,中国的易学,如果离开象数,而是只是阐述易理,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是一个重大损失!古人所谓的"象外无词"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潜心研究象数的易学, 配合科学思想的方法,相信必有更新的发现,很可能会替中国文化的前途,开发更大的光芒。古人虽然也有这种企图,但始终不敢脱离前人的窠臼。例如焦延寿的 《易林》,京房的《易传》,南宋以后邵康节的《皇极经世》,以及假托邵康节所著的《河洛理数》,明代术数家们所著的《太乙数统宗》等易书,虽然对于易数易学别有心得,完全不采用《周易》的原意,大胆地创造卦爻辞例,便仍困于灾祥休咎的观念,演唱会作人事吉凶的判断,并未扩充到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串通万物之情的境界。
清代的儒者,研究易学的风气颇盛,如王船山、惠栋、江永、焦循等,都有专著,唯仍多依违于汉,宋儒易的范围,为清代的经学生色不少,如近人杭辛斋、沿秉和颇得数的效用,亦自成家。
唐、宋以后的易学研究,应该说又建立了另一“三易”之说。这个新的“三易”观念,也是说明秦、汉以后以至现代的易学内涵“理、象、数”的三个要点。如果用现代的观念来说,“理”便是类似于哲学思想的范围,它是探讨宇宙人生形上、形下的能变、所变与不变之原理。“象”是从现实世界万有现象中寻求其变化的原则。“数”是由现象界中形下的数理,演绎推详它的变化过程,由引而知人事与万物的前因与后果。反之,也可由数理的归纳方法,了解形而上的原始之本能。
再来综合这三种内涵的意义,便可知“《易》理”之学,是属于哲学性的。“象”、“数”之学,是属于科学性的。总而言之,完整的易学,它必须要由“象”、“数”科学的基础而到达哲学的最高境界。它并非属于纯粹的思想哲学,只凭心、意识的思惟观念,便来类比推断一切事物的。
宇宙万象,变化莫测。人生际遇,动止纷纭。综罗易学“理、象、数”的明辩。《礼记·五经解》中,提到易学的宗旨,便说:“洁静精微,《易》之教也。” 所谓“洁静”的内涵,同时具有科学性周密明辩的作用。但在明辩理性之间,倘使不从沉潜静定的涵养而进入易学的境界,稍一走向偏锋,便会流入歧途,自落魔 障。故《经解》中,又说到易学的偏失,很可能会“使人也贼”。
 从“理、象、数”的精华来看易学,由乾、坤两卦开始,错综重叠,旁通漫衍,初从八卦而演变为六十四卦。循此再加演绎,层层推广,便多至无数,大至无穷,尽“精微”之至。
如果归纳卦爻内在的交互作用,便可了解六十四卦的内容,只有专长、坤、复、睽、家人、归妹、渐、姤、、解、蹇、颐、大过、未济、既济等十六卦象,在六十四卦的内在交互中这十六卦象,每卦都出现四次。
再由此十六卦而求其内在交互的作用,便只有乾、坤、既、济、未济四卦,每卦各出现十六次。
复由此类推,就可了知在此天地之间,除了乾、坤、坎、离代表阴阳的无本功能以外,凡宇宙以外的特理或人事,无论如何千变万化,它的吉凶观念价值的构成,唯有“既济、未济”两个对待的现象而已。
由此而精思入神,便可了解一昼未分以前,阴阳未动之初的至善真如之境界,可以完全体认大《易》“洁静精微”的精神,就能把握到自得其圜的妙用了。
八卦符号解析
八卦图最早出自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大概起始于九千多年前)其用阴爻和阳爻的组合来阐述天地中八种最原始的物质,用“-”和“--”符号组成。后世道教将伏羲供奉为神。后天八卦出自周文王,其后天八卦只是和伏羲的先天八卦位置不同。其含义不变,详情如下:
(1)先天八卦代数及方位(天球坐标)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
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乾、坤两卦则在“八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易经》的“易”字在甲骨文中为“日”与“月”的上下结合,《系辞传》对“易”的解释是“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所以《易经》直接研究的是天体的学问,是解释宇宙运行规律的一个宝典,人也是小宇宙,那么人也在宇宙中间,它自然也能揭示人的生命密码。
八卦中的八个单“卦”分别表达月亮在一个月三十天(每周7天)当中的八种状态,在北半球,每月的阴历初三(约初三至初七的娥眉月称为初吉)月亮在西南方就升起,运行到了初八(约初八至初十四的上弦月至半月或凸月的阶段称为既生霸或既生魄),它也会从西南方逐渐升起。到了每月的十五,它就满了(初十六的满月称为既望),实际上月亮有的时候从西方升起来,有的时候从东方升起来,每月十五那一天的晚上,天刚黑就升起来了,甚至天还没有黑,月亮就升起来了,但随着日子往后推移,下半月开始呢,它是越来越升得晚,有时候要半夜才从东方升起来,如此它划过我们的天际到了天亮的时候,它还没有落下去,最终到了每个月三十的时候就完全消失了,没有月亮并不代表月亮不在,只是我们看不见了。古人用“晦”、“朔”和“望”这三个字去表达月亮的阴晴圆缺,“晦”是不在了,“朔”是半月,“望”是满月,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时在上旬由小到大的;下弦月和残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是在下旬由大到小的;。而八卦中的八个单“卦”对此表达更为细致,例如每月初三的西南方就出现一个月亮为如钩的上弦残月,《易经》:“三日莫,震象出庚”,“震”即震卦(我们知道卦由爻组成,正所谓“三爻画卦”,而爻只有阴或阳)“庚”为正西偏南的22.5度;每月初八出现一个大半的上弦月,《易经》:“八日莫,兑象见丁”“兑”即兑卦,“丁”是正南偏西的22.5度;每月的十五,《易经》:“十五日,乾象盈甲”“乾”即乾卦,“甲”是正东偏北的22.5度;每个月下半旬的月亮叫“下弦月”,每月的十九日,《易经》:“十九日,巽象退辛”“巽”即巽卦,“辛”方在正西偏北的22.5度;每月的二十三日(约初二十三至初三十的下弦残月又称既死霸或既死霸)早上,《易经》:“艮象消丙”艮卦的形象消失在丙方(在正南偏东的22.5度);到了每个月的三十,就是月亮就不出现了,《易经》:“坤象灭乙”坤卦全部是阴爻,“乙”在正东偏南的22.5度;每个月的上半月和下半月,会出现两次“日月同辉”的现象,每月的十二到十四这三天,太阳还没有落,月亮就已从东边出来了,即晚上有太阳,八卦中用坎卦表示;每个月的下半月二十四到二十七这三天里面,早上太阳出来了,而西北天空里边还有月亮没有落掉,太阳出来代表白天来了,八卦中用离卦表示。
(2)周易八卦(后天八卦)所属五行及方位(地球坐标)
乾: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
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
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金 - 乾 、兑 
乾为天,兑为泽
木 - 震、 巽 
震为雷,巽为风
土 - 坤、 艮 
坤为地,艮为山
水 - 坎 坎为水
火 - 离 离为火
(3)后天八卦旺衰
乾、兑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
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离旺于夏,衰于四季;
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个季节的后一个月)
(4)八卦生克
五行相生:金->水->木->火->土
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五行相克:金->木->土->水->火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克(木)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奇门的数术奇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奇门遁甲以易经八卦为基础,结合星相历法、天文地理、八门九星、阴阳五行、三奇六仪等要素,是我国预测学中集大成者、是易经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因此奇门遁甲自古被称为帝王学。历代家、军事家以及现代企业家把奇门遁甲用于决策,成就了非凡的事业。 古代使用奇门遁甲之术的贤圣们大多是治国平天下的军师,如姜太公、范蠡、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奇门遁甲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国事、兵法方面。当今多用于商业发展、市场经营、管理方面,收效非常显著。在商场如战场的全球化时代,奇门遁甲是中国企业家治胜的秘笈。
奇门遁甲的长处,在于剖析事理透彻,运用适中的方法统筹一切,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中,奇门遁甲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以指导我们正确把握机遇、趋利避害。 要说《奇门遁甲》的起源,先从一个神话开始讲起吧!这是一个涉及八千多年前的神话传说。传说在上古时期,在古代的东方有一个黎族首领叫“蚩尤”的人为祸作乱,由于他有兄弟八十一人,且个个铜头铁骨,并具有呼风唤雨的本领,无人能敌。黄帝看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心中很是痛苦,于是起兵征讨蚩尤,两军对垒于河北涿鹿,但是由于蚩尤太厉害了,黄帝久战僵持不下,流血千里,不能获胜。黄帝心中郁闷,正烦着时,忽然天上云拨开,两个神童出现,称是奉“九天玄女”之命传于黄帝,黄即跪拜接受,黄帝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有一本用篆文撰写的龙甲神章;黄帝根据书里面的记载兵器的打造方法之外,还记载了很多行军打仗遣兵调将的兵法。於是黄帝要他的宰相风后把龙甲神章演译成兵法十三章,孤虚法十二章,创制了奇门遁甲一千零八十局。再接着又制造了指南车,从而打败了蚩尤。
昔黄帝始创奇门,四千三百二十局法,乃岁按八卦分八节,节有三气,岁大率二十四气也。气有天地人三候,岁大率七十二候也。候有五日,岁大率三百六十日也。日有十二时,岁大率四千三百二十时也。一时一局,故奇门四千三百二十局也。风后制奇门为一千八十局者,以冬至阳生,起坎艮震巽四卦,统气一十二,候计三十六,分局五百四十,为阳遁;以夏至阴生,起离坤兑乾四卦,统气一十二,候计三十六,分局五百四十,为阴遁。合阴阳二遁为一千八十定局也。此盖撮四候而共看六十时定局,四个一千八十定局,则依旧为四千三百二十局矣。周太公谙兵法,善布奇门,以八卦分八节,节分三气,气分三候,岁计七十二候,立七十二活局,每局六十时,七十二局计四千三百二十时也。汉张子房删捷,冬至十二气,分三十六候,撮四候为阳遁九局。夏至十二气,分三十六候,撮四候为阴遁九局。此活图更捷也。夫一十八局七十二局,皆不越一千八十局矣。作硬局,则皆一千八十局;作活局,则有七十二局、一十八局。然一十八局虽简,以奇门星仪符使之,行悉定布于局中,其为课四千三百二十,举目在前,其所未为者,只加临一事耳。如欲加临,但依局所定,正转两盘,其课遂成。是风后之法,乃万世不易也。
《奇门遁甲》传到周朝姜太公,太公用它打败了纣王,并将《奇门遁甲》改版成七十二局,后又经汉代黄石老人传给张良,张良又把它精简变成了一十八局(阳遁九局和阴遁九局),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奇门遁甲。
汉朝灭亡后,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个局面就是由一位古今中外都闻名遐迩的伟大人物——诸葛亮创造出来的!谈起诸葛亮,我想是家喻户晓的了,他是划朝代的人物,纵横古今,其才知、韬略以及对《奇门遁甲》术的运用上,无一人能出其右!在史书中记载:东吴中智勇双全的大将陆逊,在当时打败了刘备后,率领数万人的追兵乘胜追击,结果遇到了诸葛孔明的“乱石阵”,陆逊带领数万兵马进入乱石阵后,立刻迷失了方向,几乎丧生于“乱石阵”中,后幸得诸葛亮岳父黄承彦相救,才得以脱生而逃出,最后也就知难而退了。大家想想看,一堆乱石,居然打败了由陆逊带领的成千上万骁勇善战的军队,这说明了什么?诸葛亮已将《奇门遁甲》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大家不禁要叹:“孔明真神人也”!故大诗人杜甫亦有诗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不过可惜的是,他虽有鸿鹄之志,天命不允,以致于最后疫死于五丈原,难以完成统一天下的大愿!唉,苍天不佑!
到了唐朝,被封为“卫国公”的李靖,也写了不少关于《奇门遁甲》方面的书籍,而且其在行军打仗时也是经常运用《奇门遁甲》的,李靖主要是辅佐唐王李世民凳基。
到了宋朝,开国功臣赵普,在《奇门遁甲》的运用上也是多有心得,后来因建功而被封为宰相,他写了一篇非常著名的篇章——《进经表》,里面囊括了《奇门遁甲》的精髓。
《奇门遁甲》历来被古代皇家视为“帝王之学”,私藏于皇室内宫,不轻易示人,但由于北宋时期的国力空虚,北方辽、金等外族虎视眈眈,宋真宗、宋仁宗二帝为抵御外族的入侵,在社会上大力宣扬《奇门遁甲》,仁宗年间,其多方搜集有关《奇门遁甲》方面的书,并由皇家写出《景祐遁甲符应经》,宋仁宗皇帝亲自为其写序。
到了明朝,辅佐朱元璋打天下的刘伯温也是一代《奇门遁甲》高手,刘伯温对此术的运用也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并另外写有著名的古预言——《烧饼歌》,但他深暗之学,明白“功高震主、才高遭忌”的道理,在完成了辅佐朱元璋的帝王霸业后,便功成身退,隐居于山林了。 三才者,天地人也。天动地静,人禀天地之气始生。三才具而万物兴荣,天地始现生机。奇门预测体系,源于天地运化之理,正是基于三才之道而设,故时时处处体现着三才的辨证关系。欲精奇门之道,须识奇门三才之理。
三才之道,乃奇门遁甲预测体系之灵魂。奇门属古之“三式”之一,何以称三?三才也。奇门起局,以一气统三元,此奇门三才之由始也。立盘天地人,以应天地间万物,此奇门三才之根基也。三奇日月星,神出而鬼没,此三才之用也。六壬又云有天三奇、地三奇及人三奇之谓,可见三才之中又可再分三才,此奇门三才之分化也。故三才之道,变化无穷,以定天地人事之状态,以应是非善恶之高下。明三才之道,方能明辨局中玄机。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道积三则转,故能成九宫之妙,能宣造化之微也。此奇门三才之本体也。
奇门预测,应随时注意把握三才之道,其入手则须先明天地奇门之理。概每一时辰,地球当有十二分之一区域与盘相应,若均以一局为用,必致谬误。故奇门体系须首先区分大的三才:天盘者,正时之盘局也,乃古之贤士治理国家及用兵之秘本。因其过于概括和抽象,故其用于人事预测而时有含糊难明之处。地盘者,静应也,为周围具体环境,为大的状态,为不动之应也。人盘为天地盘信息的放大和细化,为动应(或可依法变通正时之盘,仿六壬之移神换将)。故奇门预测人事,由天而地,由地而人。以地盘大的环境、外应为主,以地为根基,主六亲关系,随问随答。作为开放型的预测体系,奇门预测中凡所见人物均可为应,远应远来近应近。此为奇门预测体系中大的三才之道。
以奇门正时盘式预测,自古就首宗三才之道。《奇门遁甲秘笈大全·奇门占事》云:“凡占吉凶者,首重九星,以九星为天盘,吉凶由天故也。”“凡出行趋避者,首重八门,以八门为人盘,吉凶由自取故也。”“凡造葬迁移者,首重九宫,以九宫为地盘,迁移等事皆由地而起也。”由是知奇门判断,从天地人三才也。奇门中,星高门中宫低,对应天人地,而神游于三才之际。凡测天地之事,观天地之盘可也。而人事则为天地之末,各为一小天地,故繁杂多姿。同一时辰,百人百事,千人千态,鲜有完全雷同者也。故在人事预测时,须辨人事之细微,方能不失谬误。奇门在预测人事时,门随人动,一门动则八门均动,此为后天人盘之微妙也。欲为人指点迷津,不可不知三才之道。奇门八神,即是协调三才的玄机点。
事不过三。奇门预测中,尚有“事不过三”之原则。即同一局象,不同之人占同类事,或同一人占不同类事时,凡用不可过三。何也?概天地始生,万物由三而定,量变过三则质变,人事信息亦因重复增大而模糊,故误差必多。又,凡占吉事,首占最良,其次则减吉,再次则无吉可言;凡占凶事,首占最恶,其次则减凶,再次则无凶。此均从三才之理,学者倘能悟透个中真机,则于思路大有裨益矣。
数学中,三点决定一个平面。在奇门预测中,也有类似之处。凡一件事物,须从三个不同角度去分析、把握,方能客观而全面地认识它。故奇门判断,宜先查三宫之休咎:值符象天,主动而迁;值使法地,被动而移;时干象人,随天地而移也。此三宫,如同人之三丹田,分主天地人三才之性,成人事之初、中、末之状态。奇门古籍中,多以值符、值使及天乙而断,道理即在于此处。在奇门随机预测中,一查彼之状态,彼动为天也;二查我之状态,我被动故为地也;三查周围环境之状态(外应),人事繁杂故也。以外应内,则奇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凡有形象之物,有器质之物,均可于局中细察其由来也。奇门中,凡天则多虚,多动,多为人事之初态,为孟,为上,为左,为前,为远,为贵,为阳刚,为父母,为领导,为仕途,为名声,为工作,为公,为积极,为广,为星,为值符;地则多实,多静,多为人事之末态,为季,为下,为右,为后,为近,为贱,为阴柔,为子女,为属下,为财帛,为房产,为风水,为阴私,为消极,为小,为宫,为值使;凡人则多灵,多迁,多为人事之中态,为仲,为中,为同类,为中性,为兄弟,为同事,为婚姻,为家庭,为人事关系,为公共,为平等,为适度,为门,为天乙等等。由是可类推万事万物。如奇门格局中,九星反吟多虚,八门反吟多实;事业看星情,人事看八门;大事看星,小事则查宫可也。俗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奇门预测选择,亦要明此原则。奇门古籍预测人事时,大多首重八门,即为此理。

奇门的资料(中国历史流传下来的资料,不是游戏)

奇门遁甲,是中国古老的一种术数,是一门传统珍贵文化遗产。有伪传说 奇门遁甲“奇门遁甲”是修真的功法。
“奇门遁甲”的含义是由“奇”“门”“遁甲”三个概念组成。“奇”就是乙、 丙、丁三奇;“门”就是休、生、伤、杜、景、惊、 死,开八门;“遁”即隐藏,“甲”指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甲”是在十干中最为尊贵,它藏而不现,隐遁于六仪之下。“六仪”就是戊、己、庚、辛、壬、癸。隐遁原则是甲子同六戊,甲戌同六己,甲申同六庚,甲午同六辛,甲辰同六壬,甲寅同六癸。另外还配合蓬,任,冲,辅,英,芮,柱,心,禽九星。奇门遁的占测主要分为天,门,地三盘,象征三才。天盘的九宫有九星,中盘的八宫(中宫寄二宫)布八门;地盘的八宫代表八个方位,静止不动;同时天盘地盘上,每宫都分配着特定的奇(乙,丙,丁)仪(戊,己,庚,辛,壬,癸六仪)。这样,根据具体时日,以六仪,三奇,八门,九星排局,以占测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在人事关系方面选择吉时吉方,就构成了中国神秘文化中一个特有的门类----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的总纲性文献为《烟波钓叟歌》,其全文如下:
阴阳顺逆妙难穷。二至还归一九宫。 若能了达阴阳理。天地都来一掌中。
轩辕黄帝战蚩尤。涿鹿经年战未休。 偶梦天神授符诀。登坛致祭谨虔修。
神龙负图出洛水。凤衔书碧云里。 因命风后演成文。遁甲奇门从此始。
一千八十当时制。太公删为七十二。 逮於汉代张子房。一十八局为精艺。
先须掌中排九宫。纵横十五图其中。 次将八卦分八节。一气统三为正宗。
阴阳二遁分顺逆。一气三元人莫测。 五日都来接一元。接气超神为准则。
认取九宫为九星。八门又逐九宫行。 九宫逢甲为值符。八门值使自分明。
符上之门为值使。十时一易堪凭据。 值符常遗加时干。值使顺逆遁宫去。
六甲元号六仪名。三奇即是乙丙丁。 阳遁顺仪奇逆布。阴遁逆仪奇顺行。
吉门偶尔合三奇。万事开三万事宜。 更合从旁加检点。馀宫不可有微疵。
三奇得使诚堪使。六甲遇之非小补。 乙逢犬马丙鼠猴。六丁玉女骑龙虎。
又有三奇游六仪。号为玉女守门扉。 若作阴私和合事。请君但向此中推。
天三门兮地四户, 问君此法如何处? 太冲小吉与从魁, 此是天门私出路。
地户除危定与开, 举事皆从此中去。 太阴太常君, 三辰元是地私门。
更得奇门相照耀, 出门百事总欢欣。 太冲天马最为贵, 卒然有难宜逃避。
但当乘取天马行, 剑戟如山不足畏。 三为生气五为死, 胜在三兮衰在五。
能识游三避五时, 造化真机须记取。 就中伏吟最为凶, 天蓬加着地天蓬。
天蓬若到天英上, 须知即是反吟宫。 八门反复皆如此, 生在生兮死在死。
假令吉宿得奇门。 万事皆凶不堪使。 六仪击刑何太凶, 甲子直符愁向东。
戌刑在未申刑虎, 寅巳辰辰午刑午。 三奇入墓好思推, 甲日那堪见未宫。
丙奇属火火墓戌, 此时诸事不须为。 更加天乙来临六, 月奇临六亦同论。
又有时干入墓宫, 课中时下忌相逢。 戊戌壬辰兼丙戌, 癸未丁丑一同凶。
五不遇时龙不精, 号为日月损光明。 时干来克日干上, 甲日须知时忌庚。
奇与门兮共太阴, 三般难得总加临。 若还得二亦为吉, 举措行藏必遂心。
更得值符值使利, 兵家用事最为贵。 常从此地击其冲, 百战百胜君须记。
天乙之神所在宫, 大将宜居击对冲。 假令直符居离九, 天英坐取击天篷。
甲乙丙丁戊阳时, 神居天上要君知。 坐击须凭天上奇, 阴时地下亦如之。
若见三奇在五阳, 偏宜为客自高强; 忽然逢着五阴位, 又宜为主好裁详。
直符前三位, 太阴之神在前二, 后一宫中为九天, 后二之神为九地。
九天之上好扬兵, 九地潜藏可立营, 伏兵但向太阴位, 若逢利逃形。
天地人分三遁名, 天遁月精华盖临, 地遁日精紫云蔽, 人遁当知是太阴。
生们六丙合六丁, 此为天遁自分明。 开门六乙合六己, 地遁如斯而已矣。
休门六丁共太阴, 欲求人遁无过此。 要知三遁何所宜, 藏形遁迹斯为美。
庚为太白丙荧惑, 庚丙相加谁会得? 六庚加丙白入荧, 六丙加庚荧入白。
白入荧兮贼即来, 荧入白兮贼须灭。 丙为悖兮庚为格, 格则不通悖乱逆。
丙加天乙为直符, 天乙加丙为飞悖。
庚加日干为伏干, 日干加庚飞干格。 加一宫兮战在野, 同一宫兮战于国。
庚加值符天乙伏,值符加庚天乙飞。 庚加癸兮为大格, 加壬之时为上格。
又嫌岁月日时逢, 加己为刑最不宜。 更有一般奇格者, 六庚谨勿加三奇。
此时若也行兵去, 匹马只轮无返期。 六癸加丁蛇夭矫, 六丁加癸雀投江,
六乙加辛龙逃走, 六辛加乙虎猖狂。 请观四者是凶神, 百事逢之莫措手。
丙加甲兮鸟跌穴, 甲加丙兮龙返首。 只此二者是吉神, 为事如意十八九。
八门若遇开休生, 诸事逢之总称情。 伤宜捕猎终须获, 杜好邀遮及隐形。
景上投书并破阵, 惊能擒讼有声名。 若问死门何所主, 只宜吊死与行刑。
蓬任冲辅禽阳星, 英芮柱心阴宿名。 辅禽心星为上吉, 冲任小吉未全亨。
大凶蓬芮不堪使, 小凶英柱不精明。 大凶无气变为吉, 小凶无气亦同之。
吉宿更能逢旺相, 万举万全功必成。 若遇休囚并废没, 劝君不必进前程。
要识九星配五行,名随八卦考羲经: 坎蓬星水离英火, 中宫坤艮土为营,
乾兑为金震巽木, 旺相休囚看重轻。 与我同行即为相, 我生之月诚为旺。
废于父母休于财, 囚于鬼兮真不妄。 假令水宿号天蓬, 相在初冬与仲冬,
旺于正二休四五, 其余仿此自研穷。 急则从神缓从门, 三五反复天道亨。
十干加伏若加错, 入库休囚吉事危。 十精为使用为贵, 起官天乙用无遗。
天目为客地为主, 六甲推兮无差理。 劝君莫失此玄机, 洞彻九宫扶明主。
宫制其门不为迫, 门制其宫是迫雄。 天网四张无路走, 一二网低有路通,
三至四宫行入墓, 八九高强任西东。 天网四张不可挡, 此时用事有灾殃,
若是有人独出者, 立便身躺见而光, 虫禽尚自避于网, 事忙匍匐出门墙。
假令立分丙辛日, 事用禺中另四张。 节气推移时候定, 阴阳顺逆要精通。
三元积数成六纪, 天地未成有一理。 请观歌里精微诀, 非是贤人莫传与。
编辑本段
起源传说
八门生化根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奇门遁甲起源于四千六百多年前,轩辕黄帝大战蚩尤之时;当时我们的祖先黄帝和蚩尤在涿鹿展开一前所未有的一场大战,蚩尤身高七尺,铁头铜身刀枪不入,而且会呼风唤雨;在战场上制造迷雾,使得黄帝的部队迷失方向。
有一天晚上,三更半夜大家都在睡觉的时候,忽然,轩辕丘上传来惊天动地的声音以及非常强烈的光芒,惊醒了黄帝及众人。
大家匆匆忙忙的起床,跑过去一看,原来是有一支虹自天空中缓缓下降,从中走出一位全身大放光明的仙女,仙女手上捧着一个长九寸阔八寸的玉匣,黄帝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有一本天篆文册龙甲神章;黄帝根据书里面的记载,制造了指南车,终于打败了蚩尤。
龙甲神章除了记载兵器的打造方法之外,还记载了很多行军打仗调兵遣将的兵法。于是黄帝要他的宰相风后把龙甲神章演绎成兵法十三章,孤虚法十二章,奇门遁甲一千零八十局。
後来经过周朝姜太公,黄石老人,再传给张良,张良把它精简之后变成现在我们看到的奇门遁甲。
编辑本段
奇门遁甲应用概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奇门遁甲以易经八卦为基础,结合星相历法、天文地理、八门九星、阴阳五行、三奇六仪等要素,是我国预测学中集大成者、是易经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因此奇门遁甲自古被称为帝王学。历代家、军事家以及现代企业家把奇门遁甲用于决策,成就了非凡的事业。 《术藏》古代使用奇门遁甲之术的贤圣们大多是治国平天下的军师,如姜太公、范蠡、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奇门遁甲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国事、兵法方面。当今多用于商业发展、市场经营、管理方面,收效非常显著。在商场如战场的全球化时代,奇门遁甲是中国企业家治胜的秘笈。
奇门遁甲的长处,在于剖析事理透彻,运用适中的方法统筹一切,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中,奇门遁甲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以指导我们正确把握机遇、趋利避害。
编辑本段
古今奇门书典
注:此表格摘自《术藏》

奇门 《大统皇历经世》 [明]胡献忠撰 明绿竹堂刻本 三卷全
奇门 《遁甲奇门捷要》 [清]杨景南编 清康熙刻本 一册全
奇门 《金函奇门遁甲秘笈全书》[附]金函玉镜图六卷 [汉}诸葛亮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三十卷四册全
奇门 《奇门遁甲》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一册全
奇门 《奇门遁甲金镜宝鉴》 [明]刘伯温集 清抄本 十六卷全
奇门 《奇门遁甲备览》 不署撰人 清顺治抄本 一册全
奇门 《奇门遁甲全局阳遁九局阴遁九局》 不署撰人 明抄本 一册全
奇门 《奇门盾甲》 不署撰人 明抄本 十卷全
奇门 《奇门卜筮不分卷》 不署撰人 清内府精抄本 一册全
奇门 《奇门遁甲秘籍大全》 [明]刘伯温编 清抄本 二十三卷全
奇门 《奇门遁甲统宗大全》 [汉]诸葛亮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十二卷二册全
奇门 《奇门法窍》 [清]锡孟樨辑 清写本 八卷全
奇门 《四季开门》 不署撰人 清内府精抄本 四卷全
奇门 《御定奇门宝鉴》 不署撰人 精康熙内府精抄本 六卷全
奇门 《阳遁九局》 不署撰人 清刻本 九卷全
奇门 《阴遁九局(1)》 不署撰人 清刻本 九卷全
奇门 《阴遁九局(2)》 不署撰人 清刻本 九卷全
奇门 《奇门阳遁不分卷》 不署撰人 清康熙精抄本 一册全
奇门 《奇门阴遁九局》 不署撰人 清康熙精抄本 一册全
奇门 《日家奇门》 不署撰人 清刻本 一册全
奇门 《奇门五总龟通书大全》 [明]池本理撰 民国元年江东书局石印本 四卷二册全
奇门 《奇门遁甲统宗大全》 [汉]诸葛武侯撰 清刻本 十二卷全
奇门 《金函玉镜图》 [明]刘伯温集 清抄本 六卷全
奇门 《御定奇门真诠》 不署撰人 清抄本 一册全
八门吉凶
分类简介
总分吉门和凶门。下面加粗的为凶门。
所谓八门是指奇门遁甲跟据八卦方位所定的八个不同角度。
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开门各有不同的代表意义。
(1)休门
求财、婚姻嫁娶、远行、新官上任等诸事皆宜。
休门的气比较轻松,故很适合出外旅游或非正式的商业 活动。
(2)生门
谋财、求职、作生意、远行、婚姻嫁取等诸事皆宜。
生门有生生不息的意思,故最适合求财作生意或有病求医。
(3)伤门
伤门意为破坏的磁场,若强出伤门易见血光,故一般吉事皆不宜。
但很适合钓鱼打猎、博戏、索债或围捕盗贼,利刑事诉讼。
(4)杜门
杜门有隐藏的意思,适合隐身藏形躲灾避难,其余诸事皆不宜。
若要躲起来不让人发现杜门最适合。
(5)景门
景门是八门之中除开休生三门之外另一吉门。
景门最利考试、广告宣传活动、远行婚姻嫁娶等皆宜。
(6)死门
死门最凶,除吊丧捕猎之外其馀诸事不宜。
(7)惊门
惊门有惊恐怪异之意思,若强出此门易遇惊慌恐乱之事,利民事诉讼。
(8)开门
宜远行,利求职新官上任、求财、婚姻嫁娶、访友、见贵人。
不宜阴私之事,易被他人窥见。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