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不好的星象

中国古代星象问题?

谭海鑫 是 黑猩猩 嘻嘻 二十八宿 东方青龙七宿: 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南方朱雀七宿: 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西方白虎七宿: 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 北方玄武七宿: 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貐 道教崇奉的星神。指“四象”和“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亦称“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 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它又平均分为 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苍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合称) 等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道教名之为“四灵”。二十八宿在四象观念的形成很 早,至战国初已见于记载。稍晚的《礼记·曲礼上》云:“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 而右白虎。”孔颖达疏:“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汉代纬书《尚书 考灵曜》云:“二十八宿,天元气,万物之精也。故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 七宿,其形如龙,曰‘左青龙’。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其形如鹑鸟, 曰‘前朱雀’。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其形如虎,曰‘右白虎’。北 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其形如龟蛇,曰‘后玄武’。”①道教对此天象 加以拟人化,为之定姓名、服色和职掌,顶礼膜拜。《云笈七签》卷二十四《二十八宿》 称:“甲从官阳神也,角星神主之,阳神九人,姓宾名远生,衣绿玄单衣,角星宿主之。 乙从官阴神也,亢星神主之,阴神四人,姓扶名司马,马头赤身,衣赤缇单衣,带剑, 亢星神主之。”②其余二十六宿类此。《太上洞神五星诸宿日月混常经》又对二十八宿 之状貌、行为作了描述。曰:“角星之精,常以立春后寅卯日游于寺观中,形少髭鬓, 参问禅礼,……或游于酒肆自饮,…… 识者求之,多示人养生播种之术。”“亢、氐、房三星之精,常以寅卯日同行,衣 青苍衣,……游于人众中或大斋会处,…… 即是求之,多与人救世之术”。③其余二十四宿类此。 二十八宿合成的四象(四灵)更受道教尊崇。主要特点是以之作为护卫神。葛洪 《抱朴子内篇·杂应》即以之为太上老君的侍卫,称老君“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 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并谓“此事出于仙经中也”。④《北帝七 元紫庭延生秘诀》更为之取名,曰“左有青龙名孟章,右有白虎名监兵,前有朱雀名陵 光,后有玄武名执明,建节持幢,负背钟鼓,在吾前后左右”。⑤此又以之为道士行法 时的守护神了。后世道教宫观又于山门前塑青龙、白虎神像,以之为宫观守护神。清姚 福钧《铸鼎余闻》卷一云: “宋范致能《岳阳风土记》云:‘老子祠有二神像,所谓青龙、白虎也。’明姚宗 仪《常熟私志》叙寺观篇云:‘致道观山门二大神,左为青龙孟章神君,右为白虎监兵 神君’。” 四方四灵,自古以来只被作为守护神,地位是不很高的。 但其中的玄武神自宋以后却独受尊崇,成为赫赫有名的真武大帝、玄天上帝,作为 道教大神加以崇奉。在明代地位尤为显赫。这与明太祖,特别是明成祖利用它以神化皇 权有关。 注: ① 《重修纬书集成》卷二,第51页,日本明德出版社,昭和50年 ②③⑤ 《道藏》第22册第180页,第11册430页,第32册186页,文物出版社、上海 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④ 《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273页、274页,中华书局,1985年 二十八宿原为星宿的名称,中国古代的星象家把太阳和月亮经过的天区称作“黄道”。并把黄道中的星宿分为二十八个星座,叫做二十八宿。道教认丸每个星座都有一个神将,共有二十八位神将,也称作二十八宿。道经按东南西北方向将二十八宿分为青龙朱崔自虎玄武四组。《三洞珠囊》卷七《二十八法门名数品》引《度星经》云:东方青龙七宿神君为角宿,字君帝;亢宿,字君明;氐宿,字君上;房宿,字君真;心宿,字君贞;尾宿,字君利;箕宿,字君长。北方玄武七宿神君为犏,字君子;牛宿,字君居;女宿字君陈;虚宿字君通;危宿字君参;室宿字君王;壁宿字君婴。南方朱崔七宿神君为井宿, 字君节;鬼宿,字君居;柳宿,字君迁;星宿,字君明;张宿,字君府;翼宿,字君信;轸宿,字君乾。西方白虎七宿神君为奎宿,字君时;娄宿,字君利;胃宿,字君明;昂宿,字君玉;毕宿,字君进;觜宿,字君明;参宿,字君成。并称此二十八宿皆能进亡人,不令复连后生之人也。又据《谢五墓醮仪》曰:“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凡人家四十六世以来有咒诅盘结者,此二十八宿能为人解而散之。”然二十八宿的具体职能,据《北斗牿法武威经》、《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五十五、《道门定制》卷三等经记载:“凡二十八宿各有司,尽关璇玑之分,若风雨雷雹人间万汇,并随武威占克,无不具载,明者察之。”东方七宿星君中角宿星君主人间雨泽,亢宿星君主人间大风,氐宿星君主人间狂风,房宿星君主惊风骇雨,心宿星君主人间雨泽,尾宿星君主祥云瑞气,箕宿星君主斜风细雨。北方七宿星君中斗宿星君、牛宿星君主云气,女宿星君主阴阳,虚宿星君主人间大风,危宿星君主旋风走石,室宿星君主人间阴翳,壁宿星君主阴寒雨泽。西方七宿星君中奎宿星君主人间风雨,娄宿星君主人间大风,胃宿星君主人间风,昂宿星君主人间晴,毕宿星君主天地开奉,觜宿、参宿星君主人间风雨。南方七宿星君中井宿星君主天色黄昏,星宿星君主丢气晴朗,张宿星君主时气不和大热,翼宿星君主晴朗,轸宿星君主晴。鉴于上述职能,道士在斋醮作法时,常召请二十八宿神君下凡妖伏魔。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求古代奇异天象的名称,满意的再加50分

1 荧惑守心
荧惑守心
(漫谈中国古代天文)
最近,只要是晴朗的夜晚,向星空看去,很容易就可以看到一颗红色的亮星闪耀在天际,它就是火星(Mars)。
「火星」这个众所皆知的名字事实上并不是这颗行星最早的名字,它最初的名字称为「荧惑」。火星由於轨道呈明显的椭圆形,与地球的距离变化很大,因此亮度也忽明忽暗,所以称之为「荧」;又因为它的轨道位於地球外侧,运行速度比地球慢,由地球看去它不但在众星之间移动,速度有快有慢甚至还会逆行,所以称之为「惑」:加起来就成了「荧惑」了。至於「火星」这个名字则是从汉朝流行「五行」说后才用上的。在天文学史中可以发现:在所有古代文明中,天文与占星是不分家的,而火星这麼明显的亮星自然就成了焦点所在,可是它可不是什麼吉兆哦!火星的红色不仅让人联想到火光,也让人想到鲜红的血、战争,所以古希腊人把它当作战神Mars,中国的术家把它和残贼、疾、丧、饥、兵等恶象相关连。《史记》中就有说到:「荧惑为孛,外则理兵,内则理政,故曰:『虽有明天子,必视荧惑所在』」显示古人相当重视荧惑的位置观测,而在历代的历书中,火星(和其他行星)的运行预测都是相当重要的部分。
往夜空看去,在火星的附近还有另外一颗红色的亮星(虽然没有火星那麼亮),它是天蝎座的心脏,中文名字叫做「心宿二」或「大火」,属於二十八宿中的心宿。二十八宿是中国星官(相当於西方的星座)的名字在甲骨文中就有记录,而在战国时代石申和甘德所记载的星录中就已完备了。中国古代将整个天空(主要是北天球)分成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共三十一个区域。北极天顶的部分分成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都是中国北方所看到「拱极星」(永不落到地平面下的恒星)。中国古代观星非常重视北极星,论语中就有:『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星拱之。」』,北辰就是北极星了。而靠近赤道则分成四象(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二十八宿,大致上月亮每天过一宿。心宿就相当於青龙的心脏部位,总共有三颗星,中央的就是「心宿二」了。标示恒星位置的方法就是用二十八宿表示经度,距北极角度表示纬度和现在天文上惯用的赤经、赤纬座标系统大致上是一样的,但是圆周是分成365又1/4度,也就是太阳平均每日移动的角度。
至於「大火」这个名字又和它的颜色有关,心宿二是一颗红巨星,因为是红色的,所以就叫「大火」了。这个名字起源很早,尚书尧典中有云:「日永星火,以正仲夏」,诗经也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句子,这都是指「大火」这颗星。
由於火星与心宿二都是显眼的红色,又都在黄道面上,平均每两年多就会接近一次,因此自古即受到瞩目。如果火星只像一般时候顺行(由西向东)经过心宿二附近(这时称为「荧惑在心」)还没多大的关系,但是如果正好是「火星冲」的时候那就「代志大条」了。就像下页图(一)所显示,当靠近火星冲时,星在恒星间的运动会由顺行(由西向东,图中1~3)逐渐变慢(留,图中3),然后变成逆行(由东向西,图中3~5),留(,图中5),再回到顺行(图中5~7),这就叫「守」。如果这时候刚好火星在心宿附近徘徊不去的话,就称为「荧惑守心」了。
古代的人对这种现象常视为不祥,如巴比伦楔形文字曾记载如果火星退行到天蝎座,则国王应加强小心戒备,不宜冒险离开皇宫。而在我国「荧惑守心」更是大大的不祥!心宿三星其中央大星代表天王(即皇帝),前后星则分指太子及庶子,北周《灵台秘苑》中就说:「若天下有变,心星见不祥。」。火星原已代表动乱、死亡,而在心宿徘徊更是糟透了!《史记》中即云:「火犯守房、心,王者恶之也」,而唐朝《开元占经》更搜集了之前的「荧惑守心」占如「黄帝占曰:荧惑犯心,战不胜,国大将斗死;一曰主亡」、「海中占曰:荧惑犯心天子,王者绝嗣;犯太子,太子不得代;犯庶子,庶子不利。」、「石氏曰:荧惑守心大人易政,主去其宫」…等洋洋洒洒四、五十条,都是大凶之兆。
2 五星连珠
五星连珠,也叫“五星聚”。我国古代用以表示水、金、火、木、土五行星同时出现在天空同一方的现象,也就是五星处在同一条直线上。这种现象不常发生,所以古人曾唯心的认为它是祥瑞之兆。后人推广到只要五行星各居一宫相连不断时就叫做“连珠”。
清代钦天监缩小其范围,规定五行星的黄经相差小于45度时才叫“连珠”。
面对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同现夜空的少见天象,有人称之为“五星连珠”,这是不妥的。广东天文学会的专家认为:传统所说的“五星连珠”是以地球为中心,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位於太阳的同一侧,其张角小于60度,并能被肉眼观察到。五星连珠张角越小越难得、越小越好看。而这次“五星连珠”,张角为135度,横跨四分之三的天空。因此,只能叫“五星同现”。如果说横跨四分之三天空的五大行星也算“五星连珠”,那么,今年就有两次“五星连珠”,其中第二次出现在12月30日。届时,我国及其北半球各地都可在日出前目睹到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同现在晨空裏。向前追忆,2002年5月5日发生过五星连珠,其张角为40度。1997年11月30日也发生过五星连珠,其张角为100度。
五大行星中,金星、火星、土星出现在西方的地平线上,木星则悬挂在和地平线呈30度角的天空上,而水星也正在逐渐靠拢。五大行星将按照水、金、火、木、土依次排列,由高到低连成一条线,古时称为“五星连珠”。由于五颗星都是大行星,亮度较高,人们用肉眼就可以清晰地看到。
舜帝即位时,天象现五星连珠, 该年定位甲子年. 为干支纪年法的开始. 五星连珠星象素来被认为是吉瑞之兆. 人本乎天地,天地之变迁必定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生活. 古人有此说法足见有大智慧
天文学家计算出历史上曾经三次出现五星连珠.第一次是唐高祖武德二年,司天监观测到五星连珠。但是史学家为了让后人觉得唐高祖即位顺应天意,就把五星连珠出现的年份从武德二年改为武德元年.
第二次是武则天当政的第一年,第三次韦后当政时期,司天监都观测到五星连珠现象.但是史官没有记载。因为如果记载了,就会让人觉得韦后与武则天当政都是顺应天意的,这与封建礼教相悖.

华盖是啥意思

华盖是中国古代星象的星座,它位于紫微垣勾陈座天皇大帝星的头顶,其形状象一把伞。丹元子的《步天歌》这样说:“天皇独在勾陈里,五帝内座后门是,华盖并杠十六星,杠作柄象华盖形……”古人认为华盖是天皇出行遮风挡雨的伞。算命的引入了星宿的华盖来形容人命的遮风挡雨处。人命见有华盖的,就表示他身命有归宿的。华盖是五行后门,人命有气进入就是华丽的豪宅;人命无气进入的就是坟墓。所以算命书,《璇玑抉微》说:“华盖乃宅墓也,身命值之,男主聪明,女多逸欲。然皆不免孤克,见炁尤的。日月居之,好善慈祥,或为僧道闲人。若与官印、文昌、紫微、天月德并,男女皆贵。”人命有华盖,好是不好?那看身命进入华盖有气无气的状态的。能进出豪宅的,当然是好命的;当然能进天价墓的也是生前有身价的命。但若华盖在命中逢空亡了,那就不好了,就等于无论他盖过高楼大厦的盖过豪华陵墓的终不是他住的。若华盖在命中遇到天空紫气的就是僧道的命了,僧道之命尽管也住在金壁辉煌的,好象头上也有把华丽的大伞遮风挡雨的,但出家人无家的,那只是个修练场所,形同虚设的。人命见华盖有印绶的,古代是翰林之职,现代也该有馆藏的官职,所以这种命一定是博学的人。一般人走华盖运不好,都主孤独的,只有僧道之人,搞科研学术的人,孤独不受外界侵扰,潜心修练做学问的好。

星辰影响人的寿命吗?古代观星是怎么回事?

占星用来测算历法用的,农历节气就是这样来的

介绍中国古代星象

今天中午看百家讲坛了?
二十八宿
东方青龙七宿:
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南方朱雀七宿:
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西方白虎七宿:
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
北方玄武七宿:
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貐
道教崇奉的星神。指“四象”和“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亦称“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
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它又平均分为
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苍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合称)
等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道教名之为“四灵”。二十八宿在四象观念的形成很
早,至战国初已见于记载。稍晚的《礼记·曲礼上》云:“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
而右白虎。”孔颖达疏:“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汉代纬书《尚书
考灵曜》云:“二十八宿,天元气,万物之精也。故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
七宿,其形如龙,曰‘左青龙’。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其形如鹑鸟,
曰‘前朱雀’。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其形如虎,曰‘右白虎’。北
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其形如龟蛇,曰‘后玄武’。”①道教对此天象
加以拟人化,为之定姓名、服色和职掌,顶礼膜拜。《云笈七签》卷二十四《二十八宿》
称:“甲从官阳神也,角星神主之,阳神九人,姓宾名远生,衣绿玄单衣,角星宿主之。
乙从官阴神也,亢星神主之,阴神四人,姓扶名司马,马头赤身,衣赤缇单衣,带剑,
亢星神主之。”②其余二十六宿类此。《太上洞神五星诸宿日月混常经》又对二十八宿
之状貌、行为作了描述。曰:“角星之精,常以立春后寅卯日游于寺观中,形少髭鬓,
参问禅礼,……或游于酒肆自饮,……
识者求之,多示人养生播种之术。”“亢、氐、房三星之精,常以寅卯日同行,衣
青苍衣,……游于人众中或大斋会处,……
即是求之,多与人救世之术”。③其余二十四宿类此。
二十八宿合成的四象(四灵)更受道教尊崇。主要特点是以之作为护卫神。葛洪
《抱朴子内篇·杂应》即以之为太上老君的侍卫,称老君“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
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并谓“此事出于仙经中也”。④《北帝七
元紫庭延生秘诀》更为之取名,曰“左有青龙名孟章,右有白虎名监兵,前有朱雀名陵
光,后有玄武名执明,建节持幢,负背钟鼓,在吾前后左右”。⑤此又以之为道士行法
时的守护神了。后世道教宫观又于山门前塑青龙、白虎神像,以之为宫观守护神。清姚
福钧《铸鼎余闻》卷一云:
“宋范致能《岳阳风土记》云:‘老子祠有二神像,所谓青龙、白虎也。’明姚宗
仪《常熟私志》叙寺观篇云:‘致道观山门二大神,左为青龙孟章神君,右为白虎监兵
神君’。”
四方四灵,自古以来只被作为守护神,地位是不很高的。
但其中的玄武神自宋以后却独受尊崇,成为赫赫有名的真武大帝、玄天上帝,作为
道教大神加以崇奉。在明代地位尤为显赫。这与明太祖,特别是明成祖利用它以神化皇
权有关。
注:
① 《重修纬书集成》卷二,第51页,日本明德出版社,昭和50年
②③⑤ 《道藏》第22册第180页,第11册430页,第32册186页,文物出版社、上海
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④ 《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273页、274页,中华书局,1985年
二十八宿原为星宿的名称,中国古代的星象家把太阳和月亮经过的天区称作“黄道”。并把黄道中的星宿分为二十八个星座,叫做二十八宿。道教认丸每个星座都有一个神将,共有二十八位神将,也称作二十八宿。道经按东南西北方向将二十八宿分为青龙朱崔自虎玄武四组。《三洞珠囊》卷七《二十八法门名数品》引《度星经》云:东方青龙七宿神君为角宿,字君帝;亢宿,字君明;氐宿,字君上;房宿,字君真;心宿,字君贞;尾宿,字君利;箕宿,字君长。北方玄武七宿神君为犏,字君子;牛宿,字君居;女宿字君陈;虚宿字君通;危宿字君参;室宿字君王;壁宿字君婴。南方朱崔七宿神君为井宿,
字君节;鬼宿,字君居;柳宿,字君迁;星宿,字君明;张宿,字君府;翼宿,字君信;轸宿,字君乾。西方白虎七宿神君为奎宿,字君时;娄宿,字君利;胃宿,字君明;昂宿,字君玉;毕宿,字君进;觜宿,字君明;参宿,字君成。并称此二十八宿皆能进亡人,不令复连后生之人也。又据《谢五墓醮仪》曰:“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凡人家四十六世以来有咒诅盘结者,此二十八宿能为人解而散之。”然二十八宿的具体职能,据《北斗牿法武威经》、《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五十五、《道门定制》卷三等经记载:“凡二十八宿各有司,尽关璇玑之分,若风雨雷雹人间万汇,并随武威占克,无不具载,明者察之。”东方七宿星君中角宿星君主人间雨泽,亢宿星君主人间大风,氐宿星君主人间狂风,房宿星君主惊风骇雨,心宿星君主人间雨泽,尾宿星君主祥云瑞气,箕宿星君主斜风细雨。北方七宿星君中斗宿星君、牛宿星君主云气,女宿星君主阴阳,虚宿星君主人间大风,危宿星君主旋风走石,室宿星君主人间阴翳,壁宿星君主阴寒雨泽。西方七宿星君中奎宿星君主人间风雨,娄宿星君主人间大风,胃宿星君主人间风,昂宿星君主人间晴,毕宿星君主天地开奉,觜宿、参宿星君主人间风雨。南方七宿星君中井宿星君主天色黄昏,星宿星君主丢气晴朗,张宿星君主时气不和大热,翼宿星君主晴朗,轸宿星君主晴。鉴于上述职能,道士在斋醮作法时,常召请二十八宿神君下凡妖伏魔。

中国古代史上有哪些神秘的星象?

星象在古代一直被认为是很神秘奇特的事,古人时常观察星象来安排战争,占卜,生产,结婚,祭祀相关事情。可以说星象对于古人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帝王对星象之事是十分重视的,因此也专门设立了星官专门负责观察星象,如果有任何情况都要及时汇报。而在中国古代有出现过那些神秘的星象呢?小编接下来为大家罗列出来。

1.太白食昴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72309f7905298227e1b2b0bdcca7bcb0b46d4c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这种星象是指离昴宿很近的地方太白明亮生辉,而昴星正好又看不见了,所以叫太白食昴。《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中有过记载说是在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坑杀了赵国军队40多万人,但是赵国军队并没有完全瓦解。而白起一心想彻底消灭赵国,由于白起的诚意感动了上天,因此出现了这种星象。但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错误,根据现代科学计算,这两个星球公转周期发生重合的那一年并不是在长平之战之后,所以很可能是当时人们迷信白起的能力而故意这样以讹传讹。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1b4c510fd9f9d72a7d4c02d5df2a2834359bbbc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2.五星连珠

顾名思义,就是指金木水火土五星连成一条线。在古代这种星象被认为大吉之兆。这种星象一般很难出现,因为这个从科学计算来说需要求出这5个星球的公转周期的最小公倍数,而这个数字算出来是很大的。根据现代天文学推算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其中有一次出现在武则天当政的那一年,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如此重大的事件,史官为何没有记载?可能是和当时的敏感环境有关吧,毕竟武则天取代了大唐,而后又采取的一系列高压政策政搞得当时的文武百官都很反感,百姓也倾向于大唐王朝为正统,而不是武则天的大周。再加上武则天是女皇的身份和古代推崇男尊女婢的思想有些违背。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0cb39dbb6fd52667a3d2edca018972bd50736e7?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3.荧惑守心

荧惑守心指的是火星荧荧似火,行踪不定所以叫荧惑,而守心是是指留在心宿内部。心宿内部有皇帝,皇子,百姓。如果是火星留在皇帝,皇子内部那就十分危险了。因为这种星象在古代被认为是大凶之兆,意味着战争的失败或国家的覆灭,历代皇帝对此都感到惊恐害怕。而这个比较详细记载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243fbf2b2119313836bed786e380cd790238dc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当时秦始皇听到星官汇报这种天象后十分惊恐不安,无法入睡。而后次年,秦始皇果然就驾崩了。当然秦始皇死去的原因不能仅仅归于这种比较迷信的说法,但是也确实是一种先兆般的预示,也不排除后来人的强加附和。荧惑守心在现在看来只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并没有什么大凶之说,只是当时的古人并不太懂天文科学。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02397dda144ad346297954fdba20cf430ad85c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以上这三种星象算是出现古代比较奇特神秘的星象了,由于这些星象缺乏详细记载和考证,再加上古代人的迷信与缺乏科学知识,所以很多关于星象的史料都有些问题,比如时间或者人物记载的不对。所以这些神秘星象的出现是否与对应的人事有关还需要依赖于后面科学的考证!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