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栈道简介

什么是栈道?

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又称阁道、复道。中国在战国时即已修建栈道。秦惠王始建陕西褒城褒谷至郿县(今眉县)斜谷的褒斜栈道,长235千米。秦伐蜀时修了金牛道,被后世称为南栈道,长247.5千米。现代公路已经成网,但在交通闭塞的山区,仍有类似的栈道,供人、畜通行。
栈道的主要形式是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插入木梁,上铺木板或再覆土石而成的路。也有在石崖上凿成台级,形成攀援上下的梯子崖。还有在陡岩上凿成的隧道或半隧道。一条栈道常可因地制宜分段采取不同形式。
中国古代高楼间架空的通道也称栈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后,就向各诸侯分封领地,其中把巴蜀、汉中三郡分封给刘邦,立为汉王。
刘邦在去领地途中令部下烧毁了栈道,他这是向项羽表白没有向东扩张的意图。刘邦待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后,便抓住时机迅速挥师东进,其野心是要与项羽一争,韩信便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
陈仓是刘邦进入关中的必经之地,两地之间有险山峻岭阻隔,又有雍王章邯的重兵把守。
刘邦按韩信的计策派了最信任的大将——樊哙带领一万人去修五百里栈道,并以军令限一月内修好。当然,这样浩大的工程即使三年也不可能完成。
正是这一点,迷惑麻痹了陈仓的守将。陈仓的雍王章邯万万没想到刘邦的精锐部队摸着无人知晓的小道翻山越岭偷袭了陈仓。
刘邦通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顺利挺进到关中,站稳了脚跟,从此拉开了他开创汉王朝事业的大幕。

栈道的简要介绍

栈道原指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又称阁道、复道。中国在战国时即已修建栈道。秦惠王始建陕西褒城褒谷至郿县(今眉县)斜谷的褒斜栈道,长235千米。秦伐蜀时修了金牛道,被后世称为南栈道,长247.5千米。现代公路已经成网,但在交通闭塞的山区,仍有类似的栈道,供人、畜通行。
中国古代高楼间架空的通道也称栈道。栈道现在的含义比较广泛,尤其在房地产行业用的较多,如园林里富有情趣的楼梯状的木质道路,即称为木栈道。
“栈道”又称“栈阁”之道,这是古代交通史上一大发明。人们为了在深山峡谷通行道路,且平坦无阻,便在河水隔绝的悬崖绝壁上用器物开凿一些棱形的孔穴,孔穴内插上石桩或木桩。上面横铺木板或石板,可以行人和通车,这就叫栈道。为了防止这些木桩和木板被雨淋变朽而腐烂,又在栈道的顶端建起房亭(亦称廊亭)这就是阁,亦称栈阁。相连贯的称呼,就叫栈阁之道,简称为栈道。

金牛道是指哪条路 它在历史上产生过什么作用

【简介】
金牛道乃古蜀道的主干线,又名石牛道、五丁道、剑阁道、蜀栈、南栈。
【名称由来】
金牛道又叫石牛道,得名源自“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故事,因说石牛能粪金,故称为金牛。石牛粪金的故事,发生在周显王扁和周慎靓王定这段时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将金牛赠送给蜀王,西蜀五丁引金牛成道,故名金牛道。
【故事记载】
最早记载这个故事和提出金牛道之名的是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的《蜀王本纪》(已佚)。《太平御览》卷八百八十八 〈蜀王本纪〉曰:“……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於蜀。蜀王从万馀人东猎褒谷,卒见秦惠王。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物尽化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稽首,贺曰:土者地也,秦当得蜀矣。秦王恐亡相见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领五丁力土拖牛,成道,置三枚于成都,秦道乃得通,石牛之力也。”
《华阳国志·蜀志》载:“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王报珍玩之物,物化为土。惠王怒。群臣贺曰:‘天承我矣,王将得蜀土地'。惠王喜。乃作石牛五头,朝泻金其后,曰:‘牛便金'。有养卒百人。蜀人悦之,使使请石牛,惠王许之。乃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还之。乃嘲秦人曰:‘东方牧犊儿’,秦人笑之,曰:‘吾虽牧犊,当得蜀也。’……周慎王五年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自於葭萌拒之。败绩,王遯走至武阳,为秦军所害,其傅相及太子退至逢乡,死於白鹿山。开明氏遂亡,凡王蜀十二世。”
《十三州志》称:“秦王未知蜀道。……乃令五丁共引牛至之成都,秦知蜀道而亡蜀”。
《括地志》则记:“昔秦伐蜀,路无由入,乃刻石牛五头,乃刻石为牛五头,置金於后,伪言此牛能屎金,以遗蜀.蜀侯贪,信之,乃令五丁共引牛,堑山堙谷,致之成都.秦遂寻道伐之,因号曰石牛道。”
《水经注》卷二七〈沔水上〉:来敏《本蜀论》云:"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
【古金牛道之线路】
金牛道在战国时期的具体线路,已难确考,但古今之路线,都以择易而行,择捷而道的特点,故古金牛道的线路,与今之金牛道线路应大体符合。从整个古金牛道上的传说和地名,也证实了历史曾发生过开石牛道大事的过程,如秦置金牛驿于烈金坝,五丁峡、五丁关、石牛铺等。所谓五丁,实是指凿金牛道的人工队伍。《蜀王本纪》(蜀王)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实是对五丁的解释。金牛道上有五丁力士传说,地名较多,有五丁关,五丁坟,五丁峡,五里铺、五盘岭、五里峡、梓潼五妇岭,是五丁拔大蛇山摧之地。这些传说和五丁的地址故事发生的地点都在金牛道上。
据古地名遗址和史志记载,今人之实际查勘,金牛道的具体线路是:汉中南郑向西,进入沮口、青羊、大安等镇,经勉县西南烈金坝(金牛驿),南折入五丁峡、五丁关至宁强县,再转西南经牢固关、黄坝驿,进入四川朝天的七盘关、转斗铺、中子铺、五里铺、神宣驿、龙门阁、明月峡、五里峡、石柜驿、汉寿驿、朝天镇,顺嘉陵江之绝壁上的飞阁栈道向南经朝天峡、望云铺、飞仙关至广元的千佛崖入利州古城广元。再南渡嘉陵江至要塞昭化,经古战场葭萌关,上牛头山,过“一夫挡关,万夫莫开” 的天下雄关剑门关。信步于古柏夹道、浓荫蔽日的翠云长廊而至梓潼大庙,经涪城绵阳过鹿头关、白马关,旌阳驿、金雁驿、两女驿、天回驿,到达成都金牛坝。全程共约600余公里。
【金牛道开凿的时间】
金牛道开辟在战国中期,这条古道,远在三代时就有一条原始路道了。事情的起始,是秦工和蜀王相会于褒谷,就是说这时蜀道和秦道早已开通了,这也是秦蜀两国最早的古道开通的佐证。周显王之世末的五丁古道,五丁,实指蜀王朝组织人批人工开道的一次巨大规模的人工工程。虽说这段时期,秦人和蜀人都对秦道和蜀道进行过大规模的扩修,但史无记载。然五丁开道,就是史志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是蜀人组织人工进行大规模扩修金牛道巨大工程的一个具体例证。史忘上记载的五丁,不是指五个人是指多人开工的一个概数,五丁是指这次开凿的人工队伍,说明人工众多,修建规模非常之大。或者说有五丁这个人,在引领干这一项工程。
《蜀王本纪》“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土拖牛成道”;
《十洲》记:“堑山堙谷,至之成都,都是指五丁开路的里程和规模。这条道路五丁未开之前,早为蜀人和周人、秦人、所利用了。史记等载:“远在武王伐纣时,就有蜀人从行的记载。早在周原发现的甲骨文中,已有“周王伐蜀的铭刻。“
《史记》和其他史志中,记载蜀秦的关系亦较多,《史记六国表》记:“蜀人来胳”、“秦伐蜀”、“蜀取我南郑”、“蜀人来朝”等。《华阳国志 蜀志》还记载了,“蜀国”望帝杜宇以褒斜为前门”。熊尔为后……,说明蜀国的疆域边界,五丁道,全在蜀疆域之内,所以说五丁道是蜀人开的。“丛帝攻秦至雍”,(今陕西凤翔县)。证实了故道、金牛道、嘉陵云栈,在战国以前就有路而被广为利用。
在秦朝之前,四川还没有通往外界的比较像样的陆路通道,一般出川都要取道重庆从三峡出川。 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大,南攻蜀国,东击巴国,出三峡以图楚国。巴、蜀沃野千里,物产富饶,秦唾涎已久。但蜀有剑门之险,巴有江河之阻,道路崎岖,运输艰难,征伐很不容易。
后来,秦惠文王采用大将司巴错的计策,诈言秦得天降石牛,夜能粪金,秦王写信给蜀王愿与蜀国友邻,馈赠宝物石牛并献美女给蜀王,请开道迎接回去。蜀王开明氏素性贪欲,便派五力士在大、小剑山、五丁峡一带峭壁处,日夜劈山破石凿险开路,入秦迎美女运石牛。秦国等蜀道开通后,就暗派大军长驱直入,蜀国没有防备,前线军队又寡不敌众,在葭萌一战大败,蜀国也就随之灭亡了,此是后话。后来这条路遂命名为石牛道(又叫金牛道)。《读史方舆记要》记载:“自勉县而西南至四川剑州大剑口,皆谓之石牛道(或金牛道亦名栈道)”。
自此以后,闻名中外的古蜀道也就诞生了,给今后四川的生产、生活甚至战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著名的可以算是三国时期,蜀国与魏国的交战,诸葛孔明、姜维全部是通过蜀道与魏国进行交战。
【今日遗迹】
民国时期,汽车交通开始发展,民国为了打通四川与外界的交通,开始大规模的修建川陕公路,并于1937年2月正式全线通车,其中大部份道路就是在古蜀道的基础上扩建、改建而成。而遗留下的部份得以保存至今。
1949年后,新中国也对川陕公路进行了多次改造、维护,并于公元2002至2004年修建了成都至绵阳、绵阳至广元、广元至汉中、汉中到西安的高速公路,从而完全改变了古蜀道的面貌。庆幸的是,大部份高速公路并未在原来古蜀道的基础上进行改建,而是另寻它处修建,所以还有部份古蜀道得以保留,供后人观赏、研究。
先秦时期的古蜀道能够保留至今,得益于古人在开辟道路时就懂得在路的两边种植柏树以保护路基,后人在维护道路时也不断种植、维护柏树,所以现在遗留下来的古蜀道两旁都能看到高大、粗状的千年柏树,成为古蜀道最大的景观。
目前能够观赏到古蜀道的地方有好几处,距离成都最近的是德阳庞统祠墓旁的白马关附近,此段古驿道宽约2-3米,长约2公里左右,起点自庞统祠旁的白马关,终点至落凤坡,当地还恢复了白马关关隘,驿道旁风景秀丽,遗憾的是这段古道是后来恢复的。
此外,梓幢七曲山上也正在恢复一段先秦古蜀道,于2005年2月开通。
另一段比较完整比较原始而且未经任何人为保护的是七曲山至剑阁县之间的凉山乡的山上,此段长约十几里,经此古道可一直通向剑阁县,当地乡民常有人经此路步行前往剑阁,行走约需3小时左右。古道二旁古柏森森,颇有当年古蜀道的风韵。
剑门关附近有一个叫五里坡的地方,约有二里长的古蜀道也颇为完好。
当然保存最为完好的是翠云廊了,虽然当时修川陕公路时大部份路段均经过了翠云廊,但不知是什么原因,也许当时中国人就有了保护意识,还是这一段路基较好,总之不少古柏树保存完好,让人感慨不已。虽然行驶在现代的公路上,但看到公路两旁古代的柏树,让人有时空错位的感觉! 翠云廊中保存最好的一段古蜀道已经被圈成翠云廊公园,需要花15元的门票才观赏得到了。

三国演义剑阁道是哪集

由来
清代道光年间昭化县令李元,在他的《蜀水经》中记载:大剑溪峡谷石岩上还存有栈道的石孔。可见剑阁道是沿大剑溪架设的。其实剑阁道只指剑门关一段的道路。后因诸葛亮在蜀汉建兴年间,率兵北伐,对金牛道的栈阁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故后代史家们将金牛道亦称剑阁道。
剑阁道上有两条短线道路,一条是马鸣阁道,一条是景谷道。
马鸣道。根据《昭化县志》记载:“马鸣道在治北五十里,白水之岸。”在今白龙江东岸,西越白水关,即今青川县永红乡五里垭,南至葭萌关,即今元坝区(县级区)昭化镇,长约60公里。现今青川境白龙江税家沱一带遗踪尚存。据记载:诸葛亮伐中原,军旅往来,皆由马鸣道经过。白龙江岸有栈阁,旧有碑刻《栈道铭》(唐欧阳詹),今已毁。
景谷道。为剑阁道中的一段,北起阴平郡(今文县),顺白龙江东南行,至今四川青川县姚渡乡对河之馀家湾,折南达汉白水县(今沙洲镇),全长133公里,南经马鸣道至葭萌关(今昭化)入剑阁道。
三国蜀汉时,姜维屯军沓中,军旅往来由马鸣道经景谷道达秦陇诸郡。《三国志》记“邓艾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
剑阁道介绍
公元前4世纪,蜀人曾经剑山修筑通往南郑(今陕西汉中)的石牛道 (又名金牛道)。 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25),张仪、司马错经石牛道灭蜀。三国时,诸葛亮为运送辎重粮草,在此凿山架木,飞阁通衢,始成剑阁道。道长约15公里,北去汉中,南通成都。唐时于道中狭窄处置关,以两崖嵚峙,其形如门,称剑门关。剑门关形势险要,易守难攻,为川陕交通咽喉,古人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其险。过此南下,少险可据,故其得失,直接关系成都安危,历来为兵家戍守要地。三国蜀炎兴元年(263), 魏将钟会伐蜀,蜀将姜维退屯剑阁,列营守险 ,魏兵虽众,终不能越。 其后,东晋司马勋、前秦苻坚、梁魏邢峦、西魏尉迟迥、北周梁睿、唐严砺、后唐李继岌、宋王全斌等图川,均先夺取剑阁以威胁成都。现剑阁道已扩建为川陕公路的一段,剑门关已毁,附近有宝成铁路通过,蜀道险阻,已变通途。
剑阁道概况
景谷道是战争时期开辟的一条道路,它可以与北段的故道、连云栈道、褒斜道中的任何一条路相衔接而通向中原。景谷道因隋代在白水设立景谷县而得名。
剑阁道,属金牛道(石牛道)南段。其行程是从昭化(葭萌关)越牛头山,入剑门至剑阁县。此段乃石牛道上有名的险峻去处,约100公里,沿途坡陡路险,十分难行。特别是未入剑门关前的15公里,原本无路,三国时,诸葛亮北伐在峭壁悬崖上修了15公里阁道,剑阁道也由此而得名。
剑阁道上,名胜古迹很多,除闻名天下的剑门关、翠云廊之外,还有钟会故垒,是当年钟会率军攻打剑门关的屯兵之地,位于剑门关外的志公寺旁,是一片开阔的坡地,两边临溪,一边靠山,与剑门关遥遥相望,相距不足两公里。向南行,入剑门关,走翠云廊林荫大道,至汉阳镇境内,翠云廊古柏参天,尤为茂密,其中有一棵高耸挺拔的古柏,编号是1027号,其树似松似柏,名曰“剑阁柏”,世界独此一株,可见其珍奇,原江西省委书记江渭清题“国之珍宝”几个大字石碑立于右侧,朱德委员长1963年来剑门曾经查寻过此树,并命名为“松柏长青树”。
沿剑阁道继续前往,过剑阁县城,到达柳沟镇。此处有一泉水,终年不枯,水甘甜,相传唐代时唐僖宗幸蜀,路过此地,身患重病,医治无效,饮此泉而愈,赐名“报国灵泉”。现在,乡办了一个酒厂在此,酿“报国灵泉酒”,其酒清香爽口,远近畅销。
再往前行,穿过武侯坡、演武铺,到达上亭驿,又名琅珰驿,传为唐明皇奔蜀时到达此地,闻铃声而怀念杨贵妃的地方。历代诗人咏叹颇多,大都是谴责唐明皇与杨贵妃的那段风流误国的历史。清代诗人刘斯栋这样写道:“谁闻铃响似三郎(唐明皇乳名),玉辇曾经古驿旁。千古伤心黄土尽,开元遗事最凄凉。”
剑阁道到梓潼县的送险亭结束,以下的石牛道便无险要之处,故名送险亭。亭内有一对联这样写道:“步步知艰,夷可送,险亦可送;头头是道,路放平,心乃放平。”
在剑阁道上旅游,不但可以观赏风景,而且能探险、考古、研究历史,不走此道,实为人生憾事。
剑阁道
嘉陵江水可凭,蜀北古栈道——剑阁道
剑阁道所在地
因境内有“剑阁道”而称“剑阁”。剑阁县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剑阁的先民就聚集、繁衍于斯,以他们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极富特色的川北农牧文明。东汉末年,剑阁境内即有汉德县建制,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于晋寿县境内新置剑阁县(治地在下寺镇大仓坝)与汉德县同属梓潼郡。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设剑州,民国二年改州为县,因境内有“剑阁道”而称“剑阁”。1949年12月18日剑阁解放,初属川北行政公署剑阁专员公署,1953年后改隶四川省绵阳专员公署,1985年5月再改属广元市管辖。

古代出入四川有哪几条道路???

基本就2条。大部分是走水路,经由巫峡入川;另外就是陆路,由汉中经剑阁梓潼入川。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