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财富传承工具包括哪些

家族信托是什么意思

家族信托是一种信托机构受个人或家族的委托,代为管理、处置家庭财产的财产管理方式,以实现富人的财富规划及传承目标,最早出现在长达25年经济繁荣期(1982年到2007年,被称为美国第二个镀金年代)后的美国。

家族信托,资产的所有权与收益权相分离,富人一旦把资产委托给信托公司打理,该资产的所有权就不再归他本人,但相应的收益依然根据他的意愿收取和分配。富人如果离婚分家产、意外死亡或被人追债,这笔钱都将独立存在,不受影响。 家族信托能够更好地帮助高净值人群规划“财富传承”,也逐渐被中国富豪认可。

扩展资料:

自身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家族信托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能够实现破产风险隔离机制等合理规避风险功能。在制定和变更受益人(遗嘱继承人)方面,家族信托的安排也更加灵活。他同时提醒以家族传承为目的的高净值人群在设立家族信托时,应该关注信托计划中关于信托受益人的规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家族信托

家族财富管理与传承的实施工具

1、家族基金会(私人基金会)
从财富的积累到财富的传承,由富一代到善二代、善百代,家族基金会无疑是富人财富的最佳归宿 。
2、离岸信托
……

家族财富传承四大模式解读

家族传承到底传的是什么?
家族传承传的是什么?大家观点各不相同,有的说传家族文化,有的说传家族精神,有的说传家族财富(特指物质财富,下同),有的说传人的血脉,都非常有道理。传人的血脉这一点大家应该没有争议,如果一个家族连后代都没有了,也就没有讨论传承的必要了,所以关于人的血脉传承在本文中不作讨论。
单从家族文化、家族精神与家族财富来看,谁更重要,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业界多年来也是争论不休,难分上下。不过在笔者看来,家族财富的传承比家族文化、家族精神的传承更加重要,它们二者就是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呢?
笔者在不同场合做过多次现场测试,当要现场听众说出他们父亲或祖父的名字时,几乎百分之百的人都能说得出来;当要他们说出祖父的祖父的名字时,则几乎无人能够说的出;但当问到假如他们祖父的祖父留了一大笔钱给他们时,他们能记得住他的名字吗?大家都会心地笑了,有的说,不仅能记得住他的名字,还要把他的画像挂在家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更多创造财富和发展事业的机会,这些原本团结一致的家族成员就会慢慢选择离开原先的家族,去寻找更容易赚取的财富,而这些对家族成员不再具有吸引力的家族就会逐步解体。它的家族文化、家族精神并未根本改变,仅仅是因为家族财富不再具有吸引力,原来的凝聚力就变成了离心力,家族成员纷纷选择了离开,可能不出三代,这些家族成员的后人们就会成为陌路。
所以,家族财富对于一个家族来说,是最核心的要素,当然,这里说的家族财富不仅包括已经取得的财富,还包括创造财富的能力,而家族精神与家族文化,则是保持家族健康必不可少的要素。
家族财富传承的四大模式
纵观古今中外,家族财富传承的模式虽说在细节上各有不同,但从整体上来看,笔者认为可以归纳为四大模式,即:自由式、教会式、王朝式和孵化器式,下面就对上述四大家族财富传承模式的特点和应用进行详细解读。
01
『自由式家族传承模式』
自由式家族传承是最常见的家族财富传承模式,是指财富传承人对于身后财富不作任何特别安排,而是由后人自行决定对父辈留下的财富分还是不分,以及如何分。这可能缘于传承人对后人的了解和信任,相信他们会比自己处理得更好;也有可能是因传承人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和安排,就突然离世。如果属于前者,通常能够得到妥善安排;但如果属于后者,难免会有争产大战发生。
自由式是绝大部分家族选择的传承模式,因为不需要作任何事先安排,对传承人来说,最为简单。也有的传承人虽然想提前进行安排,但因为不懂如何安排,加上家族成员较多,情况比较复杂,一旦作出任何安排,都可能造成家族关系的紧张,索性放任不管,一切等身后再说。
自由式家族传承中,传承人虽然省心,但却给后人留下了很多麻烦,除非大家都通情达理,互谦互让,否则很容易产生争产纠纷,造成家庭不和,甚至大打出手,家丑外扬。
就算没有争产纠纷发生,在自由式家族传承模式下,只能做到将父辈留下的财富在各继承人之间妥善分割完毕,然后各过各的生活,各做各的打算,无论是赠送他人、投资创业,还是挥霍,均无人进行干涉,因此,所谓家族也不复存在。对于想得通、看得开、开明豁达的传承人来说,顺其自然本来就是一种境界,所以他们比较适合自由式家族传承模式。
自由式家族传承模式的传承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
02
『教会式家族传承模式』
教会式家族传承模式是指传承人对子女有着平等和无限的疼爱,手心手背都是肉,希望他们能够共同管理家族事业,平等分享家族财富,相亲相爱,携手共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永远不分开。无论子女个人有什么想法,传承人绝不允许分家,现在不允许,他去世后更不允许!
教会式家族传承模式传承人强调的是家人同心,共生共荣。对于儿女关系和谐、能够形成互补之势的,这种模式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儿女之间本来就难以共处,甚至存在矛盾,这种硬绑一起的做法将会存在很大的危机。退一步讲,就算子女之间能够和谐相处,那也只能说是暂时情况,因为当家族财富传承到孙辈时,能否继续和谐下去,将很难保证。
虽然通过适当的家族信托法律架构,可以将传承人要求子孙的相守相依意愿在身后贯彻下去,但如果儿女及后人并不适合一起经营家业,势必会矛盾激增、形成内斗,同时还容易形成吃大锅饭现象,使家族的竞争力下降。
新鸿基集团创始人郭德胜先生,将生前持有的新地集团股权尽数放入家族信托基金,由夫人邝女士及三个儿子作为受益人,并要求三个儿子同心同力,不得分家。2008年,三兄弟反目开始内战,最后由老母亲邝女士出马,取消了大儿子郭炳湘的受益人资格,虽暂时平息了纠纷,但整个家族也因此事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其根源就在于传承人郭德胜先生选择了教会式传承模式。
教会式家族传承模式的传承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03
『王朝式家族传承模式』
王朝式家族传承模式就是指传承人对家族企业怀有极深的感情,只要家族企业能够做大做强,其他都可以为它让路,甚至可以因此牺牲子女的婚姻幸福和个人兴趣。传承人通常会选择一位最能干的子女作为家族企业接班人,重点培养,而其他那些不能为家族企业做出贡献的子女,则被其疏远。在其离世时,家族企业等主要财产都会被传给选定的接班人,而对其他子女只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
随着时间的推移,继承和控制家族企业的子女将会越来越强大,而其他子女则在家族中逐步被边缘化。王朝式家族传承模式虽然在表面上让家业得到了传承,甚至发扬光大了,但对于创一代来说整个家族并没有平衡发展,并没有让每一位子女平等享受到家族的资源,这本身就是存在缺憾的。所以,这不是真正的家族传承,充其量只能算一种家族企业传承或家族企业品牌传承。
国内有些老字号家族,选择的就是王朝式家族传承模式。虽然已经传承了三代以上,但只是家族企业品牌得到了传承罢了。
王朝式家族传承模式传承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公司哪有我们的今天?!”
04
『孵化器式家族传承模式』
孵化器式传承模式是指传承人通过合理的传承规划设计,既考虑到家族事业的发扬光大,又考虑到每一位子女的个人兴趣和能力。通过家族孵化器,为每一位子孙后代提供适当的成长和创业支持,不仅能够保持家族的持续凝聚和团结以及每一位家族成员的个性化发展,还能够实现家族精神与家族文化的传承,可谓尽善尽美。
真正的家族传承不仅要考虑第二代的安排,还要考虑对第三代、第四代及后面多代的安排,让身后每一代子孙都能得到家族的帮助和支持。孵化器家族传承模式就能够做到这一点。
孵化器式传承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并不把财富全部分给子女,而是保留一部分家族公共资产,通过家族信托成立一个家族基金,该家族基金是给未来子孙后代准备的,独立管理,并通过第三方信用机构进行理财投资增值。
当该家族未来具有血缘关系的新成员出现时,家族信托基金就会按照约定的分配规则,向该新成员提供一定金额的成长、教育、健康和婚嫁经费,在该新成员达到创业年龄并具备创业条件时,家族基金再向其支付一笔可观的创业基金。
至于该新成员想发展什么事业,完全凭借自己的兴趣,只要通过家族信托基金的审核委托会的审核即可,当然不能违反家族信托委托人当初规定的负面清单。同时,对于发生重大困难的家族成员,还能得到家族基金给予的生活保障和再创业支持。
该家族信托基金相当于家族新成员成长与创业的孵化器,让每一个家族新成员都能够在成长和创业时得到家族信托基金的支持,他们并不需要强迫自己去接班不感兴趣的父母创造的事业,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利用家族信托基金的支持,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持续的动力,因此也更容易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传统的传承模式就是把子女后代都强行捆绑在一棵大树上,如果这一棵大树倒了,这个家族必将回归平庸。而孵化器式传承模式则不仅考虑到了传统的家族企业传承需求,尽可能地保留住了创一代这棵大树,还通过设立家族信托基金的方式对每一位家族新成员进行持续支持,让更多的家族成员成长为新的大树。
其他传承模式下,当家族成员可能还在为一棵大树进行争执的时候,孵化器式传承模式已经打造出了一片树林,真正做到了家族兴旺,基业长青。
家族信托基金不仅仅有对家族成员提供成长创业资金支持的功能,还会承担全家族的教育、健康、文化、慈善、娱乐等功能支出,它就是全家族成员心中共同的家。家族成员无论传了多少代,离得多么远,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家族活动把大家重新联系在一起,享受家族带来的荣耀和自豪。
李嘉诚先生的做法就很有代表性,他把家族企业主要传给了保守型的长子李泽钜,但同时动用同等价值的资金和资源帮助次子李泽楷创办了自己的电信数码王国,使两个儿子都按照自己的个性得到了最好的安排。同时还设了一个家族信托基金,持有相当比例的家族共同财富,用于家族的共同需求。中国古代的祠堂文化也有类孵化器家族传承模式的性质。
孵化器式家族传承模式传承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家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
结语
中国大陆随着越来越多的创一代到了或超过退休年龄,加上遗产税的逼近,交班传承已经成为很多家族正在考虑的问题。
创一代作为家族财富的缔造者,在家族中的权威肯定无人敢于挑战,但创一代对于家族未来的规划及身后的安排,如果不能在身后得到贯彻执行,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因此,家族在安排传承时,要学会对法律的运用,特别是家族信托的使用。家族信托是全球成功人士和富裕家族普遍使用的财富保护与传承工具,是全球众多名门望族如洛克菲勒家族、肯尼迪家族、欧莱雅家族、诺贝尔家族等实现富过三代、多代传承的秘密武器。
家族传承,传的不仅是财富、文化和精神,更是责任与爱。无论选择哪一种模式进行传承,都要精心规划,并确保传承人的意志能够得到彻底、持续和忠诚的贯彻执行,这就是成功的家族传承。

什么是财富传承?

财富传承需要解决创造财富之后产生的三个财富问题:

一、谁有份?

在任何时候,例如此时此刻,或者十年二十年,或者一百年以后,财富会流落到谁的手里?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能否保有财产?自己想给的人能否得到财产?自己不想给的人是否有份?是否会有意想不到的人获得财产?

二、怎么给?

财富确实是自己想给的人有份的话,那么他能否如愿以偿地得到?得到财富的过程是否复杂?是否有风险?是否有成本?要花费多少财务成本和时间成本?

三、给了以后又如何?

财富传承不仅包括“传”,还包括“承”。把财富给到了自己想给的人以后,他能否接得住?是否保得住?会不会因为某种原因失去财富?怎么避免这种情况?

简单地说,财富传承的目标是:让财富能够保得住、传得好,并且能够给到想给的人。

能够让财富传承的目标(保得住、传得好,给到想给的人)顺利实现的工具主要有:遗嘱、遗嘱信托、保险、保险金信托、家族信托、赠予,其他法律工具。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法,我将在接下来的篇章中详细说明。

什么是财富传承?

财富传承就是把财产安全有保障的传递给自己的后代。

家族财富传承的重要性

进入到家族企业里工作的子女们,依然难以避免在某些领域内展开工作合作。这种貌似单纯的合作关系,恰恰正是所有商业关系中那环最为脆弱的合作关系,由于子女们的身份特殊,加之相互间的血缘亲情,或许还是公司里的上下级关系,工作中难免会因观点各异而引发冲突,这种“合作”关系的和谐程度势必会影响子女们之间的关系,甚至有时会引发动荡。当然,对于此种情况优脉财富汇家族办公室联盟由于服务于众多大家族也因此了解了许多,下面我就从实例角度来简单分析,希望对您有帮助。

李锦记品牌的各式调味品早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但谁曾预料到当初要是没有老三李文达的大胆决定和坚持,或许李锦记到现在还躺在蚝油单一产品上睡大觉呢,更或者早已淹没在浩荡的商海中。

其实,即使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蚝油仍属于上层人家的专用品,普通百姓依然消费不起,这种经营模式直接导致了李锦记的生产规模十分有限。李文达决定降低产品定位,考虑推出更适合大众消费的家常产品拓宽小路,回归市场本源。但这一决定,遭到其他家族成员的联合抵制。1972年,万不得已的李锦记家族发生了第一次家变, 李文达在父亲的支持下,通过反收购平息了兄弟之间的经营纠纷争斗,最终控制了家族产业,实现了李锦记产品多元化、平民化的经营策略,迅速占领了调味品市场,成为家喻户晓的生活品牌。

放眼国外,彪马和阿迪达斯的成长故事如出一辙,这两个品牌早已是国际上响当当的顶尖级体育运动品牌,但达斯勒兄弟两人各自创业成长的故事既令人唏嘘,更是让人倍受鼓舞。

1924年,兄弟两人共同创业经营鞋厂,老大阿道夫负责市场销售,老二鲁道夫负责生产。历经十几年的携手发展,生意轰轰烈烈。然而,由于双方因政见不一,再加上合作期间积攒下来的诸多矛盾,兄弟两人最终不欢而散,分道扬镳。老大成立了阿迪达斯公司继续经营,而老二则注册成立了彪马公司,转眼间,手足兄弟变成了同业的竞争对手,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政见不一看似是点燃分家之举的导火索,其实合久必分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同在体育界混饭吃,竞争自然是无法绕开的话题,先是兄弟俩面对面的较劲,后来就是他们各自的后代继续缠斗,相互之间几乎没有往来,不知不觉中这一斗就是60年!或许是厌倦了无休止的争斗,或许是来自耐克巨大的压力,直到2009年,这对冤家才正式坐到一起,把酒言欢,共叙未来。

同在一个屋檐下,在工作上兄弟姐妹和平共处中百舸争流,固然让父母们欣喜!然而,现实中,太多的案例告诉我们,这实在做不到完美无缺!看似风平浪静的和谐,其实其中蕴含着太多的变量,亲情之下有时难以言表,说不清,道不明……

首先,父母之间达成共识后, 要尽早明确未来的接班人选,并以此为核心展开后续事宜安排;其次,如果计划借助于通过“考察期”来筛定继承人选的话,这个时间段不能纠结过长,否则会导致有接班意愿的子女忐忑不安,多数情况下是围绕着继承人身份而展开无序竞争,而不乏其中个别优秀的子女失望之下提前离开;再次,父母健在之时,尚能通过平衡术协调并控制住局面,一旦在他们年迈之后无力操盘或遭遇突发意外,很多矛盾问题随之浮出水面……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