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时间属相对照表

生辰对应的24小时时间

时辰 12时制时间 24时制时间
子时 午夜11:00-凌晨0:59 23:00-0:59
丑时 凌晨1:00-凌晨2:59 1:00-2:59
寅时 凌晨3:00-早上4:59 3:00-4:59
卯时 早上5:00-上午6:59 5:00-6:59
辰时 上午7:00-上午8:59 7:00-8:59
巳时 上午9:00-上午10:59 9:00-10:59
午时 上午11:00-午后12:59 11:00-12:59
未时 下午1:00-下午2:59 13:00-14:59
申时 下午3:00-下午4:59 15:00-16:59
酉时 下午5:00-下午6:59 17:00-18:59
戌时 下午7:00-晚上8:59 19:00-20:59
亥时 晚上9:00-深夜10:59 21:00-22:59
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称为“太阳日”,昼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阳之地面为昼,背阳地面则为夜。春分节气以后,日照北半球渐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昼长,南半球则相反。秋分节气以后,日照南半球渐多,故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乃相反。
古时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时辰,每时辰分为八刻,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辰时相当于7点和8点两个小时。
十二时辰的别名叫法可以看出白昼和黑夜的特色,如子时又名夜半,卯时又名日出,酉时称为日落。
十二时辰及别名如下: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夜晚23时和0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凌晨1时至2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早上3时和4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上午5时和6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上午7时和8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上午9时和10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中午11时和12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午后1时和2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下午3时和4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下午5时和6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傍晚7时和8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晚上9时和11时)。

十二生肖出生年份表

1、鼠的出生年份:1924、1936、1948、1960、1972、1984、1996、2008。

2、牛的出生年份:1925、1937、1949、1961、1973、1985、1997、2009。

3、虎的出生年份:1926、1938、1950、1962、1974、1986、1998、2010。

4、兔的出生年份:1927、1939、1951、1963、1975、1987、1999、2011。

5、龙的出生年份:1928、1940、1952、1964、1976、1988、2000、2012。

6、蛇的出生年份:1929、1941、1953、1965、1977、1989、2001、2013。

7、马的出生年份:1930、1942、1954、1966、1978、1990、2002、2022。

8、羊的出生年份:1931、1943、1955、1967、1979、1991、2003、2022。

9、猴的出生年份:1932、1944、1956、1968、1980、1992、2004、2022。

10、鸡的出生年份:1933、1945、1957、1969、1981、1993、2005、2022。

11、狗的出生年份:1934、1946、1958、1970、1982、1994、2006、2022。

12、猪的出生年份:1935、1947、1959、1971、1983、1995、2007、2022。

扩展资料:

十二生肖起源

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结果老鼠忘了,从此猫见老鼠就寻仇。原本推牛为首,老鼠偷偷爬上牛背占先机。虎和龙不服气,被封为山神和海神,排在牛的后面。兔子不服,要和龙赛跑,兔子跑到龙前面。狗不乐意,一气之下咬伤兔子,被罚倒数第一。蛇、马、羊、猴、鸡之间还经过一番较量,最后猪跑来占据末席。

十二生肖出生年历表

汉族历史上使用过的历法,有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盲年”是阴阳合历某种“置正”安排的结果。
阳历,可能是我们的祖先最早使用的历法,它根据太阳运行规律制定。古人以为太阳绕地球运行,转动一周为一年——今日我们知道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但古人的认识却相反。据学者考证,战国时还有太阳历,一年十个月,以天干为名,每月三十六日,分三旬,旬以地支为名,如此十个月三百六十日,加上五至六天不入干支的“废日”,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日或三百六十六日。在那种情况下,节气的安排首先有“夏至”、“冬至”,继而又有“春分”、“秋分”,季节上的回归年先分春秋二季,后来再分出春夏秋冬四季,以至二十四节气。
此外,春秋战国时期有采用十二辰(地支)纪月,而十二辰加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西汉末至今,一直用干支来纪年。这就是干支历。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年长即回归年,一个月含两个节气。在干支历中,年月日全由太阳视运动决定而与太阴月相无关,所以这是一种阳历。
阴历是按月亮的盈亏变化来制定的。一个朔望月的周期是二十九或三十天,年的长短只是月的整倍数,与回归年无关。月也与四季寒暑无关。希腊历和回历都属于这种历法。它的一年中,也不可能出现“双春”、“盲年”。

十二生肖相对应的时辰?

十二地支对应着一年的12个月,但干支记月是以二十四节气的12 个节为界线。立春是寅月的开始惊蛰为卯月的开始,立春至惊蛰这一时段为寅月,惊蛰至清明之间为卯月。依次类推。 在公元记时中一天的起始时间是半夜12点。在甲子记时中一天的起始时间是半夜11点。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等份,用十二地支表示称为十二时辰。现代记时方式将一天分为24小时。它们的对应关系是:地支 生肖 节气时间段近似阴历月份 近似阳历月份 时刻 五行 阴阳子 鼠 大雪—小寒十一月 12月 23时—1时 水 阳丑 牛 小寒—立春十二月 1月 1时—3时 土 阴寅 虎 立春—惊蛰正月 2月 3时—5时 木 阳卯 兔 惊蛰—清明二月 3月 5时—7时 木 阴辰 龙 清明—立夏三月 4月 7时—9时 土 阳巳 蛇 立夏—芒种四月 5月 9时—11时 火 阴午 马 芒种—小暑五月 6月 11时—13时 火阳未 羊 小暑—立秋六月 7月 13时—15时 土阴申 猴 立秋—白露七月 8月 15时—17时 金阳酉 鸡 白露—寒露八月 9月 17时—19时 金阴戌 狗 寒露—立冬九月 10月 19时—21时 土阳亥 猪 立冬—大雪十月 11月 21时—23时 水阴 每年都有一个生肖,在该年出生的人就“属”这个生肖。人的岁数是12的倍数即为本命年,因为当年的生肖和人的生肖相同。时辰的划分:纪时时,每个地支对应固定的一段时间(时辰)。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每个时辰都有固定的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第一个时辰是子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晚上十二点四十五分是什么时辰

每个时辰是2个小时,晚上11点至凌晨1点是:子时!

十二时辰对照表拼音表

子、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酉、辛、亥
zǐ 、 chǒu 、yín 、mǎo 、chén 、sì 、wǔ 、wèi 、shēn 、yǒu 、yǒu 、xīn 、h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