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天干地支怎么算

怎样查自己的天干地支,怎样查时辰的干支

怎样查自己的天干地支

用一公式计算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不出一二分钟就能计算出1900年到2100年间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且非常准确,

欢迎 、收、转发

年干:年尾数减去3

一、1900—-2100年年干=年尾数—3

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已。

例:2012年年干=12—3=9,第9位天干就是壬。(2不足减就补十成12)

注:年尾数小于等于3的时候,其年尾数先架10再减3(也就是10、11、12、13)

天干对照表

年支:年尾二位数+1or年尾二位数+5…除以12的倍数的余数

1900—-19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1

2000—-20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5

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12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

例: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的倍数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

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已酉 ,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地支对照表

月干:月干=年干数×2+月份…再除以10的倍数取余数

例:1969年(已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为癸,则此月干支为癸酉。

天干对照表

月支是固定的:记住月建即可

月建表

日干支公式:

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

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

例:2008年10月18日:

日干支基数=(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这数就是1月1号的干支数。

从1月1号到10月5日按满60去之后数为36+31(1月下类推)+29+31+30+31+30+31+31+30+18=7+0+1+1+1+18=28

则天干去10的倍数余8为辛,地支去12的倍数余4为卯。今天干支就是辛卯。

时干公式=日干序数2+日支序数—2

以上就是与怎样查自己的天干地支相关内容,是关于天干地支的分享。看完怎样查时辰的干支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二地支讲解:天干地支最正确的算法

天干地支计算方法
一、年干支计算公元后年份的口诀是:
“公元年数先减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
以2010年为例,年份减3得基数2007,除以10得余数7,对查天干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得”庚“,再将基数2007除以12得余数为3,再循环对查地支次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寅“,故2010年为庚寅年。(若得0可理解为1之前即12)

二、月干支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
月干=年干数乘2+月份例:2010年(庚寅)三月(辰月)的天干=7*2+3=17,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得7,天干第7位为庚,则此月干支为庚辰。

三、日干支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除4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除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

例:2010年4月12日星期一日干支基数=(10+7)*5+15+(10+19)/4=47(已去掉60的倍数)这就是1月1日的干支数。从1月1日到4月12日为47+31(1月天数,下类推)+28+31+12=149,去掉60的倍数得29、天干去10的倍数余9为壬,地支去12的倍数余5为辰,今天的干支就是壬辰。

四、时干支时干=日干序数*2+日支序数-2

五、倒推年龄法从今年的干支推出任何年龄的干支,即年龄去掉60为基数,去掉10的倍数为天干倒推数,去掉12的倍数为地支倒推数。

如今年为庚寅年,56岁生年的干支这样推:56去50余6,天干从庚倒推6位是乙,地支为56去掉48余8,从寅倒推8位是未,生年就是乙未年。65岁生年去掉60余5,从今年的天干倒推5位丙,从今年的地支倒推5位戌,生年就是丙戌年。

【结束语】古人的智慧是不是令人赞叹呢?在哪种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能相想出如此精密的算法,真是一绝。为古人的智慧点赞!!

高中历史:以天干地支纪年法写出1900年属于什么年?

庚子年
庚子年

天干地支万能计算公式是什么?

干支纪年法简便算法公式

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的万能公式:

天干计算法:年减去3再除以10得到的余数对应的天干字就是干。

地支计算法:年减去3再除以12得到的余数对应的地支字就是支。

1、1900----2100年之年干:年尾数-3。

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已。

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是壬(2不足减就补十成12)。

2、1900----1999年之年支:年尾二位数+1;2000----2099年之年支:年尾二位数+5。

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已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3、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

月干=年干数×2+月份。

例:1969年(已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为癸,则此月干支为癸酉。

4、日干支公式:

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

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

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计算

计算方法如下:

(1)将十大天干、十二地支编号。

(2)计算时,年最后一位的数对应天干的编号、用年数除以12,得到的余数对应地支的编号,合起来就是该年的干支纪年法。
如2011年:最后一位是1,对应的天干的编号就是“辛”,再用2011除以12得到167余7,对应地支编号为“卯”合起来即2011年为“辛卯”年。

扩展资料: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中华人民国家标准GB/T33661—2017〈农历的编算和颁行〉》规定了干支纪年和生肖纪年起于正月初一0点。

天干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地支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法如何计算 干支纪年法简便算法公式

导读:我们查询日历的时候,会看到两种表示方法,一个是数字版的公历年份表示,一个是文字版的农历年份表示,公历年每年加一,农历年却是不同的,计算方法被称为干支纪年法。那么,干支纪年法如何计算?干支纪年法简便算法公式是怎样的呢?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干支纪年法如何计算

第一种:先将天干进行编码: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

4、 5、 6、 7、 8、 9、 0、 1 、 2、 3

凡是公元后某年的最后一位数字(个位数)是“4”,那么该年的天干就是“甲”;“5”就是“乙”;余类推。如2003年的天干就是“癸”。记住这一编码很实用,虽然不能用干支纪年来直接推算公元纪年,但可以给我们一点提示,凡是天干为“甲”的公元纪年数最后一位数必为“4”;“辛”为“1”;余类推。如辛酉政变(1861)、辛丑条约(1901)、辛亥革命(1911)发生年代的最后一位数字都是“1”,而“1”刚好对应天干中的辛。

中国历史上知名的干支年份

中国历史上很多重大事件是以年份的干支命名的:辛酉政变(麒祥政变)、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庚子赔款、辛丑条约、癸卯学制、辛亥革命等等。

原因是当时还没有使用“公元纪年法”,“公元纪年法”直到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时才开始使用。

(1)辛酉政变——发生于1861年,农历辛酉年,慈禧太后夺权。

(2)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农历甲午年,中日黄海大战。

(3)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农历戊戌年,变法仅维持103天。

(4)庚子赔款——发生于1900年,农历庚子年,八国联军进攻中国。

(5)辛丑条约——发生于1901年,农历辛丑年签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癸卯学制——发生于1905年,农历癸卯年,晚清最后一次学制改革,废除了科举制度。

(7)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农历辛亥年,起义推翻了满清统治。

再将地支进行编码: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10、11、 0、 1、 2、3

把公元某年的数字除以12,余数为“4”,那么该年的地支就是“子”;余数为“5”就是“丑”;其余类推。心算地支可将年份数减去12的倍数,如1800、1860、1920、1980等,再算就容易得多了。

最后将天干、地支合在一起,就是公元某年的干支纪年。如1861年,最后一位数字是“1”,天干为“辛”,将1861除以12(或1861减去1860),余数为“1”,地支为“酉”,那么公元1861年就是辛酉年

根据六十甲子可以推算出具体的年月日时。而在计时使用里,由于一天为二十四小时,古代正好是十二时辰,因此形成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的换算关系,具体为深夜23点到子夜1点为子时,1-3点为丑时,3-5点为寅时,5-7点为卯时,7-9点为辰时,9-11点为巳时,11-13点为午时,13-15点为未时,15-17点为申时,17-19点为酉时,19-21点为戌时,21-23点亥时。除了以此计时外,另外地支计时法还与干支计日联系在一起形成六十干支计时法,即甲己日子时以甲开头,成为甲子时,然后丑时成为乙丑时,寅时成为丙寅时,依次类推。乙庚日子时以丙开头,成为丙子时;丙辛日子时以戊开头成为戊子时。丁壬日子时以庚开头,成为庚子时;戊癸日开头以壬开头成为壬子时。这样六十天干形成完整的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每人出生的时辰也就有了确定的四组天干八个字组成的生辰,简称“八字”。如此时正是2005年11月15日19:07(农历十月十四日),此时出生者的八字就是乙酉年丁亥月癸卯日壬戌时(因为计日天干为癸开头,故本日子时为壬子时,推算至19点至21点即为壬戌时)。

方法二:口诀法:

1、计算公元后年份的口诀是;“公元年数先减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以1911年为例,年份减3得基数1908,除以10得余数8,对查天干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得"辛",再将基数1908除以12恰好除尽,余数为0(可理解为1之前即12),再循环对查地支次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亥",故1911年为辛亥年。

2、计算公元前的年份, “公元前年数先加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而查干支次序时均自后向前倒查即可。以公元前40年为例, 年份加3得43为基数,除以10得余数3,倒查天干为“辛”,再将基数除以12得余数7,倒查地支为"巳",故公元前40年应为"辛巳"年。

其中关于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换算是个难点,比如:公元2004年是干支纪年的什么年?这里介绍一种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

(1)首先要先记准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2)再记住一个历史事件的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分别是哪一年,如辛亥革命是1911年。然后就可以以此为借助点来计算了。如:知道1911年是辛亥年,问你2004年是干支年的什么年?计算步骤如下:(1)先2004-1911=93(2)再93÷10=9余3,用这个余数3定天干。(也就是假如没有余数那2004年的天干就和1911年的天干是一样的即是“辛”;假如余数是1,那2004年的天干就是在1911年天干“辛”的后面一个字,即是“壬”。以此类推之。)也就是2004年的天干是“辛”后第三个字即“甲”。(2)用93÷12=7余9,用这个余数9定地支。(方法同上)也就是2004年的地支是“亥”后第九个字即“申”(3)把天干和地支合在一起即2004年的干支纪年是甲申年。

干支纪年法简便算法公式

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的万能公式:

天干计算法:年减去3再除以10得到的余数对应的天干字就是干

地支计算法:年减去3再除以12得到的余数对应的地支字就是支

举例:2011年

计算天干:(2011-3)/10的余数是8,对应天干是字:辛,即为这一年的干。

计算地支:(2011-3)/12的余数是4,对应地支是字:卯,即为这一年的支。

所以2011年是辛卯年。

例如: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庚子年。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