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用九是什么意思

用九是什么意思

用九,从卦象层面上讲,就是乾卦六爻全为“老阳”的卦象。从数的角度解释,就是说乾卦六爻全为“九”。

《易经》《乾》卦里面当中特有之爻题显示.谓六爻皆为九.《易.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王弼注:“九,天之德也.”孔颖达疏:“言六爻俱九。

乃共成天德也,非是一爻之九则为天德也.”高亨注:“依古筮法,筮遇《乾》卦,六爻皆七,则以卦辞断事,六爻皆九,则以用九爻辞断事.”

“用九犹通九,谓六爻皆九也.见亦读为现.爻辞言:群龙出现于天空,其头被云遮住.此比喻众人俱得志而飞腾,自为吉.”因以“用九”指奋发有为也。

阳爻的名称里有九,阴爻的名称里有六。上 是每卦最后一爻(最上面的一个爻),上九说的是最上面的爻为阳爻(上六则说最上面为阴爻)。用九指全是阳爻的乾卦(用六是坤卦)。初 是每卦第一爻,初九就是说第一爻是阳爻。上爻和初爻之间的爻话,是爻性在前,爻位在后。比如第二爻是阳爻,就说九二,第三爻是阴爻就是六三。

易经中用九用六是什么意思?

九是阳爻,六是阴爻。

用九的来历

易经六十四卦,每卦六爻,乾卦多出一条爻辞曰“用九”,坤卦多出一条爻辞曰“用六”。
易经中的八纯卦,每卦六爻,共四十八爻,每爻代表一个月(阴历),四十八爻代表四十八个月,合四年(阴历)。
由于阴历一年354天,一个阳历年365天,差11天,故每三年需加一个闰月,五年需加两个闰月。
所以上述四年(阴历)里需加一个闰月。四年(阴历)后,第五年需再加一个闰月。这样一来总共50个月,这50个月就是易传中的“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的来历。
阳爻曰九,代表大月30天,故“用九”代表:闰大月30天。
阴爻曰六,代表小月29天,故“用六”代表:闰小月29天。
以上是“用九、“用六”的原始起因。
“用”在历法中是“使用闰月”来调整岁差的意思。以上是《乾坤谱》关于“用九”的解释。
晋代杜预注解《易经》时“用九”意思是乾卦六爻皆变。
阳爻为什么叫九?阴爻为什么叫六?这是源于周易筮法,筮法经过分二、挂一、揲四等步骤,最后得出“六、七、八、九”四组数。六为老阴、七为少阳、八为少阴、九为老阳。老变少不变。卜筮占变爻,不占不变爻。九、六为变爻,故取九、六命名各爻做爻题。这是九、六的名称起因。
为什么用六跟九来代表阴跟阳,而不说七跟八呢?这个在《易经》里面其实是很清楚的。阳九阴六是《易经》很固定的一个代号,六十四卦中凡是阳爻我们都称它为九,凡是阴爻,我们都叫它为六。
为什么阴用六,阳用九?
一种说法是八个经卦里面有一个纯阴卦,就是坤卦,它的卦象就是三条断掉的直线,加起来一共就是六段,所以阴称为六。而纯阳卦乾卦的卦象是三条连续的直线,照理说阳应该用三表示,怎么用九呢?我们都知道,阳统阴,说到天的时候,绝不能忘记地,因为只有天没有地,天是没有作用的,所以阳不能离开阴。阳的三画再加上看不见的阴的六画,三加六就是九,所以阳称为九。

怎样解释易经中的用九,用六?

综述:《易经》所谓用九只见于乾,用六只见于坤,用九因为六爻皆为老阳,阳极故转为阴,表示乾卦正向着坤卦转变,用六因为六爻皆为老阴,阴极故转为阳,表示坤卦正向着乾卦转变。

简单来说如果6个爻都是9,就使用用九,如果6个爻都是6,就使用用六。

古时卜卦,每爻所卜的结果只有6、7、8、9四个数字中的一个,6和8为阴,7和9为阳,阳性进,阴性退,故6为老阴,8为少阴,7为少阳,9为老阳。

所以当我们卜卦是六爻皆为6或皆为9的时候,所得的坤卦或乾卦,就会处在一个即将变化的状态,把这种状态称为“用六”和“用九”。

《易经》认为天地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发展之中,其阐述的就是这个“自然而然” 的规律。

这规律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

万事万物的发展皆有“定数”与“变数”,定数有规可循而变数无规可循,定数中含有变数,变数中又含有定数,无论定数还是变数其大局皆不变。

易有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女人学易经有什么后果

女人学易经是没有什么坏处的,学易经它能够增长一个人的见识,提升一个人的智慧。因为易经中记载着各种各样的自然科学、哲学、规律,能够让一个人在未来的人生中更加明达。

女人学易经的好处

1、增长见识

易经是一部非常有智慧的书籍,书中不仅仅记载着算命占卜,还记载着多种自然科学和广博传闻,多读易经可以快速帮助我们增长见识,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有着很大的好处,甚至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智慧,让他能够主动积极地去思考。

2、提升智慧

易经是教给人们趋吉避祸的,如何正确地做人处世的。但是人们往往会对神秘的或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产生恐惧,《易经》就具有神秘的特性,大多数人根本弄不清楚它的原理。

这时,有些人因为学《易经》,用《易经》做些不正当的事情而招致灾祸。而我们学易经要的是明理而已,要持中守正。

为什么学易经没好下场?

一是它神秘,二是它艰深难懂,读它需要大智慧。

唐代宰相虞世南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我信这一句,曾仕煌教授也说过,包青天断案如神,这与他善演周易也有很大关系。

诸葛亮、耶律楚材、刘伯温这些历史上名相,哪个不擅长演周易呢,当然,我们读易经不为王侯将相,只为了解古人智慧,怡情解颐罢了。

易经》又名《周易》,被人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占筮书。其实它是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由于未进入学校教材,始终给国人造成最难懂的假象。

本书艰深难懂,涉及天文地理方方面面知识,为了理解周易基本知识,须由易到难,从易入手:今人多把易经当作算命书来研究实是大谬。

易经描述的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其主题思想是变化是永恒的.任何事物都遵循孕育、出生、成长、壮大、衰弱、灭绝再到孕育。

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从观察春夏秋冬,做出春耕秋收,夏劳冬休的行为。从观察十二时辰,做出日出而作,日落而休息的习惯。从观察一个人的八字、风水、精气神、品德,而推测出一生人的富贵贫贱,人生际遇。 简单来说,观察事物,得出运行规律,做出适当的安排,达到较好的结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