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精纪解读

五行解释

五行解释:

五行,也叫五行学说,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金(代表敛聚)、木(代表生长)、水(代表浸润)、火(代表破灭)、土(代表融合)。

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原始的系统论。

五行概念始于《尚书》,单纯地指代水、火、木、金、土五种常见的自然物质材料;后经春秋战国至两汉的发展演变,在相生相克思维的基础上,又附之于阴阳、四时、五方、五德等元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五行系统模型。

相生,是指两类属性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则与相生相反,是指两类不同五行属性事物之间关系是相互克制的;具体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运行,以二十八星宿为区划,由于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人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

哪些易经古籍中出现过“水土同源”的理论?

‍‍

隋唐时期水土一物的说法被贬低的很厉害,大概就是很多文人说那些认为水土同源的人这个学识真是粗浅的不行。反正去年看到好多书都有这种贬低意思这个应该是五行大义开始的,五行大义的十二长生基本确定是受到印度占星学的影响而不能说是受到佛教影响。至于印度占星和巴比伦占星谁影响谁我个人倾向是巴比伦占星影响到了印度星学,所以这个十二宫论调源头考虑巴比伦占星,巴比伦占星有比较系统的月道十九宫黄道十二宫推导文献。

‍‍

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的关系

相辅相成相生相克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6)】——五行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6)】——五行

一、五行概述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浸润)、火(代表破灭)、金(代表敛聚)、木(代表生长)、土(代表融合)。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原始的系统论。
道家五行学说最早,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取象比类学说,不是五种元素,而是将万事万物按照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穑的性质归属到水火木金土五个项目中,与西方古代的地、水、火、风四元素学说有区别,是集哲学、占卜、算命、历法、中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于一身的理论。
五行系指古人把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并叫它们为“五行”。早见《尚书·洪范》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滋润)。雨水,山水,河水皆向下流,湿润入土,以生万物。火曰炎上(燃烧)。火向上升,产生炎热,大则为火山,爆发生土地,小则为百姓日用所需。木曰曲直(弯曲,舒张)。树木不是曲就是直,象征真理与非真理,人们观象于木以分事态之曲直。金曰从革(成分致密,善分割)。古称金为铜,以铜铸器日求改良,精益求精(革)。土爰稼穑(意指播种收获)。土地生各种农产品以养人。润下(水)作咸。(咸入肾)。炎上(火)作苦。(苦入心)。曲直(木)作酸。(酸入肝)。从革(金)作辛。(辛入肺)。稼穑(土)作甘。(甘入脾)。这里不但将宇宙万物进行了分类,而且对每类的性质与特征都做了界定。
二、五行渊源
五行是五种动态平衡的运动方式,而非实在的某种特定的元素,这个概念错了后面就全是错误中的错误。
道家人士早在春秋时期便提出了属性论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以木、火、土、金、水为序,是循环数了,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矛盾、统一的模式,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以及整体把握的思想。《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帝》篇中记载:“……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
“五行”一词,最早出处在《尚书》的《甘誓》与《洪范》中,在《甘誓》中是指“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洪范》中则指出“鲧陻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它提出了为人们所用的以水为首的五材排列次序,以及五材的性质和作用,但是它没有触及“五行”之间的内在联系。
五行学说的形成可能有多条思路背景:其一,五帝尧舜时期羲和就开始了术数五行实践,《童子问易》已有考证;其二是源于商代后期以来方位观念的术数化,甲骨文中有很多关于“四方”、“四土”的记载,东、西、南、北、中央的五方观念在商代后期已经形成。这种方位观念的术数化约在春秋战国之际完成,如《墨子·贵义》有时序和方位,如《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史记·天官书》有对四季天象方位的观测做记录;其三,是来源于西周后期以来逐渐兴起的“五材学说”,五行最初源于五材,五材则导源于六府。古代有木、火、土、金、水、谷六府主管事务,周幽王之后撤销谷府,逐渐形成“五材”。《国语·鲁语》《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中均有所记载,春秋时期,五行基本确定,天上有日月星三辰,地上则有五行。

“五行”是关乎自然的呈现与持续运作。所谓“行”,郑玄注曰:“行者,顺天行气也。”而《尚书》提到的“五行”则具有一定的象征的意义--“行”。“行”所指称的无非是一种自然的“运行”,是依循着本身之为呈现所固有的一种规则而持续运动,是一种自然的作为。因此当鲧矱洪水时,帝要震怒,因为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作为,天命之降于禹,是因为禹因势利导以治水,水性基本上就是流,阻流以治,自然破坏水性,坏了自然之性,定会引起天怒,因而也必导致人怨,是以夏启伐有扈氏,认为所行之讨伐是“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
“五行”意味着万事万物运动,意味着万物之宗。古人所云,实际在表达一种思想:不顺“五行”而行,则将如有扈氏与鲧般,为天命所弃绝!
德性论五行学说由道家与思孟学派共同发展的。道家《五行》曾伴随古本老子出土两次,其中有明显的道家成分与子思学派气息。马王堆帛书《五行》和郭店简《五行》的出土即是证明。
三、五行应用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道家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要素的运行和循环生克变化所构成,常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五行在人体来讲,代表五脏六腑,各有所属: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脏。阴阳互为表里,比如说,甲木受克,可能是胆不好,但也可能应验在肝脏,因为阴阳是互为表里,甲木受伤,木很弱的话,乙木也会跟着非常弱,它又可能应验在胆,也有可能应验在肝;丙也一样,可能应验在小肠,但是你说他的心脏功能一定也不会太好,丙火受克,证明火非常的弱,就是水来克火,火要弱,一定是没有木来生,丙火弱,丁火也一定跟着弱。这十个天干,在我们人体来讲,各代表不同的部位:己-脾受克,你说脾不好,人家可能不知道,但通常断有可能是糖尿病,通常是胰岛素分泌不正常,导致糖尿病的一个原因;庚-大肠受克,最容易发生的事情是痔疮;气管什么都属于肺;这是基本的,但是人的健康不止是这样。在命理学中运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推断一个人命运之吉凶祸福的行为也称为指迷信算命。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独创的,它光辉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有极重大的促进作用。五行学说的实质,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物特性条件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不同的条件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中国古代人民,上观天文,下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根据太阳、月球对地球来回寒热一年十二月周期运动变化的交互作用,总结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干支纪年纪月历法,并发展成为融入五行生克学在内,影响至现在的“干支纪年月五行生克历法”。
木,具有生发,条达的特性,属东方。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属南方。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属中央。金,具有清静、收杀的特性,属西方。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属北方。
五行学说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将世上万事万物朴素地分为五类,在五行属性的基础上,运用生克制化的关系,来说明和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像阴阳一样,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相生相克是任何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相生,就没有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没有相克,就没有事物发生发展中的协调和平衡。相生保证了事物发展的原动力和可能性,相克保证了事物发展的控制力和协调性。事物之间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辅相成,互相为用的关系,推动和维持事物的不断生长、变化和发展。《类经图翼》曰:“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生克循环,运行不息,而天地之道,斯无穷已。”
运用五行的各种特性,以木火土金水为中心,凡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特征、形态、功能、表现等诸方面和五行中某一行的特性相类似,就把它归纳于哪一行中,分成五类,在五行属性的基础上分门别类作系统归纳,将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理出五行规律,从而可以说明各类之间的联系及变化关系。
上述这些现象受时间的转变而影响,每年每月每日每时都有不同,因而便把阴阳(时间转变)配合到五行来。
早在三千年前,我国的天文学家已经测定了太岁(木星)的运行,和每年冬至、夏至的确定时间,从而分出四季和记时的天干地支。
每年农历十一月的冬至节(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开始北移,日渐长,夜渐短,称为一阳生。
每年农历六月的夏至节(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开始南移,日渐短,夜渐长,称为一阴生。
把一年时间分作两份,冬至开始至夏至之前为阳,夏至开始至冬至之前为阴。这是阴阳划分之始,一年如此,一日之间白昼为阳,黑夜为阴,午前为阳,子前为阴。
时间上阴阳相对,推而广之,物质亦是阴阳相对,而物质是五行生克所成,故阴阳与五行乃成为一体。
阴阳五行既是自然的构成元素,而道家以研究自然为目的,于是把五行阴阳支配在一切物质上。
四、五行内涵
1.五行生克
先秦道家与阴阳家也承认五行是构造自然的元素,于是把五行的活动变为相生及相克,并加时间的循环,便成为阴阳五行家,周末时邹衍倡之于先,汉初诸儒具体于后,他们根据对五行的认识,又创造了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这个理论主要在“五行生克”定律上面。
相生,是指两类属性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则与相生相反,是指两类不同五行属性事物之间关系是相互克制的。具体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初始含义:金——金属;木——植物;水——液体;火——热能;土——土地。对应关系为,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阳木克火,阳火克土,阳土克金,阳金克活水,阳水克木。木生火:木干暖生火;火生土:火焚木生土;土生金:土藏矿生金;金生水:金销熔生水;水生木:水润泽生木。五行相克:金→木→土→水→火。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刚胜柔,故金胜木。因为刀具可砍伐树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因为树木可扎根土里;实胜虚,故土胜水。因为堤坝可阻止水流;众胜寡,故水胜火。因为大水可熄灭火焰;精胜坚,故火胜金。因为烈火可熔化金属。看似相克,其实是相生。
形象表达为:金克木 ,木斗不过斧(金);木克土 ,树木的根固定泥土;土克水 ,水来土淹,土堤防水;水克火 ,救火现象;火克金 ,铸铜成器;金生水 ,铜镜凝结空中水气变成露珠;水生木 ,草木赖水份以生长;木生火 ,烧木柴生火;火生土 ,地震喷火,生成新土地;土生金 , 一切金属自土中出。
2.天干与五行、方位的关系
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烛之火,南方;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滴之水,北方。
3.五行与方位、天干、颜色、神兽的关系
木:东方,甲乙,青色,青龙;
火:南方,丙丁,红色,朱雀;
土:中央,戊己,黄色,黄麟;
金:西方,庚辛,白色,白虎;
水:北方,壬癸,黑色,玄武。
4.五行与八卦的对应关系
金---乾、兑: 乾为天,兑为泽;
火---离: 离为火;
木---震、巽: 震为雷,巽为风;
水---坎: 坎为水;
土---艮、坤: 艮为山,坤为地。
5.五行记日
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运行,以二十八宿舍为区划,由于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人用以记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根据五星出没的天象而绘制的河图,也是五行的来源。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热,火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古代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杀伐之气当令,万物老成凋谢,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见于中天,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土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6.五行地理
五行学说里,南方属于火,东方属于木,北方属于水,西方属于金,中央属土,协助金木水火的平衡。
7.五行季节
五行是指气体的五种运动方式。
春天属木,代表气体向四周扩散的运动方式。春天,花草树木生长茂盛,树木的枝条向四周伸展,养料往枝头输送,所以春属木。
夏天属火,代表气体向上的运动方式。火的特点就是向上,夏天各种植物向上生长,长势迅猛,所以夏属火。
长夏属土,长夏是夏和秋之间的一段过度期,天气湿热,庄稼走向成熟的一段时期,所以长夏属土。
秋天属金,代表气体向内收缩的运动方式。金的特点是稳固,秋天收获,人们储蓄粮食为过冬作准备,树叶凋落,所以秋属金。
冬天属水,代表气体向下的运动方式。水往低处流,冬天万物休眠,为春天蓄积养料,所以冬属水。
古人认为一年可细分为五季,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
8.五行时间
干支历是以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一种历法,是中国所特有的阳历。它以立春为岁首,年长即回归年,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没有闰月。干支历能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干支历的月份按五行来说:寅、卯、辰月属木,主宰春季,代表东方;巳、午、未月属火,主宰夏季,代表南方;申、酉、戌月属金,主宰秋季,代表西方;亥、子、丑月属水,主宰冬季,代表北方;辰、未、戌、丑,单个而言都属土,为四方土,主宰四季最后一个月。
9.五行节气
春雨(寅)惊春(卯)清谷天(辰),夏满(巳)芒夏(午)暑相连(未),秋处(申)露秋(酉)寒霜降(戌),冬雪(亥)雪冬(子)小大寒(丑)。
节气歌,每两个字为一个月,以节为始,以气为本。(以第一字为节,第二字为气,两字一月)
古语云: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自混沌鸿蒙,开天辟地,人立其中,天、地、人三才立,万物成。清者上浮为天,浊者下降为地,圣人立于天地之间,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调节阴阳,和谐万物。天道重子,地道重丑,人道重寅。故以寅月为岁首,立春为岁首元旦,此为干支阳历之法。
木,始于寅(立春),旺于卯(春分至极),接地气于辰(清明)。圣人立法,以木为人,人生于寅,重寅月,立春为元旦,人气旺于卯(春分),及至清明,人气入土,是为辰月,人气入土,乃人气衰而入墓之象,世人哀之,故以人气入土,设辰月清明节扫墓祭奠之。木气入土,犹人入墓,折柳喻木,寒食禁火,辰月清明也。
火,始于巳(立夏),旺于午(夏至至极),接地气于未(小暑),太阳虽炙热至极,然炙烤大地,与大地产生反应,产生暑气效果,需要时日,当在未月(小暑),日接地气,暑气形成,天地同热。
土,旺于四季,四季之末月:辰、未、戌、丑,皆为土。人虽贵为三才之一,然终为土所造,生于地,立于地,制于地,归于地。人一生皆离不开土。辰、未、戌、丑皆为地球地气与太阳阳气,产生剧烈反应的四个土月。
金,始于申(立秋),旺于酉(秋分至极),接地气于戌(寒露),秋高气爽,天凉接地气,凝为露水,是为戌月(寒露)。
水,始于亥(立冬),旺于子(冬至至极),接地气于丑(小寒),天寒地冻,天寒接地气,地始冻,是为丑月(小寒)。
五、五行中医
“人”是自然界中的精英结合而生,故人实际自然的具体,例如:人有毛发,自然有草木;人有双目,自然有日月;呼吸为风,挥泪成雨;骨为山,血脉为河流等,谓之天人合一,汉初诸儒盛宗之。
道教采其说,合阴阳儒术以为炼丹炼气的根据,当时中医皆先习儒术,旁及阴阳五行,而研究阴阳五行之学以道教为最精,故中医学说亦以阴阳五行为主,著书立说皆道教言,于是学中医者皆知:五脏属阳,肝属木,肾属水,肺属金,心属火,脾属土。六腑属阴,肝以胆为腑,肾以膀胱为腑,肺以大肠为腑,心以小肠为腑,脾以胃为腑,腑脏相连,有病互相影响。六腑中有三焦一腑,将人身分为上、中、下三段,不属五脏。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机制。它是用来阐释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抽象概念,具有广泛的涵义,并非仅指五种具体物质本身。五行学说是以五种机制的功能属性来归纳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来论述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
五脏中心属火,肺属金,肝属木,脾属土,肾属水。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机制,均归属于火;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作用的机制,均归属于土;具有清洁、肃降、收敛作用的机制,均归属于金;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机制,均归属于水。
依五行相克之说:肝(木)克脾(土);肾(水)克心(火);肺(金)克肝(木);心(火)克肺(金);肾(水)克心(火)。
中医即以上述理论去治病,例如胃痛由于肝强,以木克土(脾胃属土),故治胃痛多用平肝之药,而不多用止痛之药。
道教炼气、炼丹,讲求心肾相交,谓之水火既济,亦谓之坎离相交。自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以周易八卦,加入阴阳五行之说,于是阴阳、五行、八卦成一综合体,为道教主体之学,八卦中间的太极,内分阴阳,外围八卦,按八方排列:坎(水)北方;离(火)南方;震(雷)东方;兑(泽)西方;巽(风)东南;乾(天)西北;坤(地)西南;艮(山)东北。
五行学说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协调平衡的。
这一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五行属性和相互关系,以及阐释它们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
堪舆家以八卦八方配合二十八宿,廿四节气,六十四卦(八卦重叠)等组成罗盘以定吉凶。星相家以五行八卦为根据以定命相。占卜家以五行八卦为根据以判未来。各家皆以道教学说为依据而成书。
道教供奉多神,广受大众崇拜,通书所载,中医所说,尽是阴阳五行八卦之理,深入民间,百姓日用而不知。“心火”盛则失眠,“肾水”不足则神弱,老中青年,皆能宣之于口,而不知皆出于道教之中,道教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深愿世人注意及此。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既用作在理论上的阐释,又具有指导临床的实际意义。
自古以来,中国先贤把五行理论巧妙地运用于医学领域,以五行辩证的生克关系来认识、解释生理现象,尽力适应内部自然规律以养生,努力掌握人体运行机制以防病、治病,取得了无比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丁俊贵

2020年4月29日

六亲相生相克记忆口诀,六亲相生相克

六亲相生相克记忆口诀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人们用来解释和说明宇宙乃至人生的一套普遍运用号系统,最初的“”与“五行”有不同的起源,“”说从时间上追溯宇宙万物之源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五行”说从空间上描述世界和万物的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 。后来五行学说逐渐结合为一体,便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动态的宇宙解释系统。以系统的、相互 的、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看宇宙万物,这阳五行学说最基本的特点。

一阴一阳之谓道

讲五行必先讲,属于五行学说立论的基础。与五行属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就是指无论阴的内部或阳的内部包括之间都具备着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象表达的那种生克利害的基本关系。换句话来说,即的内容是通过木火土金水物象反映出来的,五行属于内容的存在形式。五行,可分为“”与“五行”,然而两者互为辅成,五行必合,说必兼五行。五行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为古代朴素的唯物哲学。,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 的力量。任何庞大的事物都逃不出的范畴,任何微小的事物又具有的两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物极必反的现象就阳转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五行即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的规律,它强调整体团队协作概念。与五行两大学说的合流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框架。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生克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就阳的两个方面。相生相克是事物的普遍规律,是事物内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克是相对的,没有生,就无所谓克;没有克,也就无所谓生。有生无克,事物就会无休止的发展而走向极端,造成物极必反,由好变坏;有克无生,事物就会因被过分而丧走向衰败。在生克这个对立与统一的矛盾中,无论是生的过分还是克的过分都会因对立而打破相对平衡或统一,事物就会向一方倾斜发展。为了维护相对平衡,生与克要相互牵制。当不能相互牵制时,平衡就被打破,这时事物就会出现了新的变化。

五行相生相克体系图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互生互制,但总的方向还是以生生不息为主,相互克制为辅,克是为了更好的生,使其不至于严重偏离轨道,影响或者干扰“生”的正常秩序,这是克的目的,克亦有其固定的规则,他只能利用在身的已经成熟的、经验、理论去克、去、去矫正顺行隔一位的尚处于成长初期的成员快速健康的成长,而不能想克谁就克谁,逮谁是谁,逮住就要把他克死,。“生”的反义词本为“死”,五行理论中却用“克”而不用“死”,即说明了古人的良苦用心和高超生活的智慧。作为一种普遍的宇宙观,五行思想实际上构成了先秦各家思想的一个基本背景与前提。在各家学说中都不难找到以五行为依据理论阐发,在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中,一直是精英思想家们用来解释其宇宙观的基本概念;并在其后的中国古代文化、、经济、、医学、天文地理、军事、艺术、科学技术等实用知识领域中,五行观念也构成了一种基本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后来六亲体系的出现更加充实了五行在的方面的完整性、系统性,形成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几千年的和架构体系。辩证法亦有专门的章节论述事物的普遍 和发展,这与我们古代的五行理论一脉相承。更为重要的是,五行作为中国人的一种基本的宇宙观,论,影响一直持续到现代,也必将一直持续到后代。

先秦诸子百家,百花齐放

“六亲”之说,由来已久,但一直以来主要局限于“术数”派的命理配六亲占卜体系中,并未与“五行”理论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六亲”实际是脱胎于汉代京房、焦延寿的易学理论,以五行生克为依据,定克我为官,我克为妻财,生我为父母,我生为子孙,同气为兄弟,加本身为六亲。命置六亲,虽与汉代京焦说卦道理,但易理与命理,是有着不同理论体系的系统。六亲理论完全继承了五行理论的模型结构和运行法则,所不同的只是事物的属性不同,五行属性比较宽泛,运用范围较广,六亲属性比较单一,运用范围局限在中国古代农业甚至是现代最基本,最自发的单元:家庭。算阳五行理论专门针对中国古代农业最基层单元的专题补充,但六亲理论也反过来为庞杂的五行理论解释提供了最扎实的现实依据。

六亲实际上应该合并为五亲,兄弟和我为同类项合并,进而形成与五行一样的模型体系。其中以壮年的兄弟为当令,属最旺,相生顺序:以官生父母,父母生兄弟,兄弟生子孙,子孙生妻财,妻财生官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六亲理论就和五行理论一样,不但有生生不息的主要作用关系,也伴生了起辅助作用的相克体系,六亲相克的具体关系是:官克兄弟,兄弟克妻财,妻财克父母,父母克子孙,子孙克官,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体系。

六亲相生相克体系图

同理克是为了更好的生,使其不至于严重偏离轨道,影响或者干扰“生”的正常秩序,这是克的主要目的。克亦有其固定的规则和分工,他只能利用在身的已经成熟的、经验、理论去克、去、去矫正尚处于幼年成长初期的子孙快速健康的成长,而不能想克谁就克谁,逮谁是谁,逮住就要把他克死,。试想一个家庭中父母生了兄弟,兄弟又生了子孙,父母就逮住子孙使劲克,天天克,搞得子孙无法健康正常的成长,或者最夸张的结果是兄弟生一个,父母搞掉一个,那这个家庭还怎么繁衍生息,家庭关系还怎么和平相处,因此只能也必须是相生为主,相克为辅,这是五行、六亲理论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原则。

的《》有云:“地、地法天、天法道、自然”,意思是 “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 “自然而然” 的。 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的规律。而五行相生相克与六亲相生相克都是自然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五行和六亲在理论体系上不相关,但是道理却是的。因此我们不妨在古先贤“五行”成熟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再加入“六亲”的关系进行整体研究,“,五行,六亲”体系的关系可以暂定为“战略,战术,战法”的关系,或者“方向,方案”的关系。

按“,五行,六亲”体系的关系即是“战略,战术,战法”的关系,也是“方向,方案”的关系,整个体系就系统完整的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整体框架和根脉,中华所有优秀传统文化都可以分门别类地装入到该系统之中,因为该体系整体合“地、地法天、天法道、自然”的思想,更合世间万物都是按“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周期规律进行持续发展的总体方向,万物一切活动的最主要的目地都是为了更次的“生生不息”,中间的道路虽然会曲折,但前途最终一定是光明的。

万物按“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规律发展

应用到现实中具体的合作案例,可以分以下三步进行:

之一步:先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确定战略方向是否正确?是否一致?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是一切顺畅合作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

第二步:再按五行相生相克的生态链组建一个团队,进行分工协作,共生,最终达到互利多赢的目的;

第三步:最后大家将心比心,如六亲体系一样亲如一家,世代友好,生生不息。

同时“五行+六亲”的生态链的体系模型也可以更完美的从哲学的角度回我是谁?从哪里来?什么?要到哪里去?的重大人生哲学难题。

五行生态体系全系统衍生运行图

以上就是与六亲相生相克记忆口诀相关内容,是关于五行的分享。看完六亲相生相克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研究风水八字的都知道六亲,你知道是哪六亲吗

十神六亲
《男命》
★伤官:祖母(乃父亲之母亲,即偏财之正印)。外祖父(乃母亲之父亲,即正印之偏财)。
★食神:岳母(正财之正印)。孙(乃我子之儿子,即七杀之七杀)。
★正财:妻。
★偏财:父亲。
★正官:女。
★七杀:子。外祖母(乃母亲之母亲,即正印之正印)。
★正印:母亲。岳父(乃我妻之父亲,即正财之偏财)。
★偏印:祖父(乃父亲之父亲,即偏财之偏财)。
★劫财:媳(乃我子之妻,即七杀之正财)。
阳命★比肩:兄、姊。
阳命★劫财:弟、妹。
阴命★比肩:弟、妹。
阴命★劫财:兄、姊。
《女命》
★伤官:女。祖母(乃父亲之母亲,即偏财之正印)。外祖父(乃母亲之父亲,即正印之偏财)。
★食神:子。
★正财:孙女(乃我子之女儿,即食神之伤官)。
★偏财:父亲。婆婆(乃我夫之母亲,即正官之正印)。孙(乃我子之儿子,即食神之食神)。
★正官:夫。媳(乃我子之妻,即食神之正财)。
★七杀:外祖母(乃母亲之母亲,即正印之正印)。
★正印:母亲。
★偏印:祖父(乃父亲之父亲,即偏财之偏财)。婿(乃我女之夫,即伤官之正官)。
★劫财:公公(乃我夫之父亲,即正官之偏财)。
阳命★比肩:兄、姊。
阳命★劫财:弟、妹。
阴命★比肩:弟、妹。
阴命★劫财:兄、姊。
《六 亲 总 论》
★论命当以日为己身,搜用八字干支五行循理,为内外生克取舍之源。
★取年为根,为上祖财产,知世运之盛衰。〔看命入式〕
★取月为苗,为父母,则知亲荫之有无。〔看命入式〕
★日干为己身,日支为妻妾,则知妻妾之贤淑。〔看命入式〕
★时为花实,为子息,方知嗣续之所归。〔看命入式〕
★六亲者:父、母、兄弟、妻财、子、孙。〔六亲总篇〕
★年为祖上,月为父母伯叔兄弟门户,日为妻妾己身。〔六亲总篇〕
★月干兄兮支弟。〔络绎赋〕
★日为己身。〔详解定真论〕
★日干为主:正印正母;偏印偏母及祖父也;偏财是父,乃母之夫星也,亦为偏妻;正财为妻;偏财为妾,为父是也;比肩为兄弟姐妹也;七杀是男;正官是女;食神是男孙;伤官是女孙及祖母也。〔六亲总篇〕
★六亲受克何如?印绶见财,克母及祖母也;见比劫阳刃,克妻妾及父也;官杀多者,难为兄弟;伤官食神多,难为子息;枭印伤孙,克祖母也。〔六亲总篇〕
六亲捷要歌★分禄须伤主馈人,比肩重叠损严亲;正财克母偏财父,夫妇相刑值退神。食神有寿妻多子,偏官多女少麒麟;乘旺伤官嗣必绝,中和印绶自荣身。
《论父》
★偏财是父,乃印绶之官星也。〔论父〕
★财帛旺多,逢脱气排运,父还有寿。〔金玉赋〕
★财源被劫,父命先倾。〔碧渊赋〕
★偏财居衰败受制之处、墓绝之地,主父平常,不得父力也。〔论父〕
★偏财临生旺、贵人、天月德地,亦主有贵;更得丙丁生助,享父之福无穷。〔论父〕
★偏财逢败,父主风流;子曜若临,破家荡产。〔幽微赋〕
★偏官归禄,父必峥嵘。〔幽微赋〕
★兄弟身旺,父命有亏。〔金玉赋〕
★柱再见比肩、或比肩劫财全、或临死绝冲刑之地,主克父也;不然,主离异不睦、或疾病残伤。若得食伤救,庶无大害。〔论父〕
★比肩旺偏财衰,亦主有疾少靠。〔论父〕
《论 母》
★正印者,乃生我之身也。〔论母〕
★财帛旺多,母年早克;若见官鬼出见,母反长年。〔金玉赋〕
★印绶逢生,母当贤贵。〔幽微赋〕
★印绶被伤,母年早丧。〔碧渊赋〕
★印绶临长生,主母慈淑寿长、益和子母。〔论母〕
★印绶临阳刃杀地、或值绝墓孤寡,主母不贤或有残疾不睦。〔论母〕
《论 兄 弟 姊 妹》
★比肩者,兄弟姊妹也。〔论兄弟姊妹〕
★干同以为兄弟。〔详解定真论〕
★见七杀则克兄,见正官则伤弟。〔论兄弟姊妹〕
★比肩逢禄,兄弟名高。〔幽微赋〕
《论 子 息》
★时支女兮干儿。〔络绎赋〕
★时为子息,临死绝之乡,言子少之断。〔详解定真论〕
★刑害嗣宫,男女罕得。〔金玉赋〕
★前杀克後,子息必亏。〔络绎赋〕
★男命,七杀者子也。〔论子息〕
★男命,时带伤官,子息无传。〔论伤官〕
★男命,时上伤官及空亡,难为子息。〔论子息〕
★男命,时遇官星生旺位,子孙成行序。〔心镜歌〕
★男命,推寻子位,先看妻宫;死绝者嫡庶难存,太旺者别门求觅。〔金玉赋〕
★男命,八字若无子星,时上又不生旺,运行官杀旺乡,主有子;运过却无。〔论子息〕
★男命,伤官太盛,子亦难留。〔幽微赋〕
★男命,伤官须损子。〔碧渊赋〕
★男命,伤官逢财而有子。〔碧渊赋〕
★男命,伤官用财,死宫有子。〔四言独步〕
★男命,伤官无财,子宫有死。〔四言独步〕
★男命,正官旺而女多男少。〔幽微赋〕
★男命,官逢死气之方,子招难得。〔幽微赋〕
★男命,官杀得地而禀中和者,言其有子。太过有子而多克夭、或凶顽;不及则少生养。〔论子息〕
★男命,柱有官杀,而行伤、食、休、衰、绝、弱之运,伤损其子;运过方存。〔论子息〕
★男命,八字有一杀一子,二杀二子,无杀无子。〔论子息〕
★男命,七杀有制亦多儿。〔碧渊赋〕
★男命,身杀两停而杀逢旺乡,就作多子断之;亦看财神何如,逐时增减。〔论子息〕
★女命,伤官是子,食神是女;若见印绶枭神,难得子也。〔论子息〕
★女命,干生为子息及奴婢也。〔六亲总篇〕
★女命,食神一位逢生旺,招子须当拜圣明。〔幽微赋〕
★女命,满盤多是印,损子必须定。〔女命总断歌〕
★女命,生气印绶,难为子息。〔论妇人总诀〕
★女命,印绶旺而子少息稀。〔幽微赋〕
★女命,印绶多而老无子。〔幽微赋〕
★女命,遇枭神而丧子息,福薄无後而孤。〔五行元理消息赋〕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