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迎接五路财神

怎么接财神

居家接财神方法:

准备一张桌子,一般摆放在客厅里面,面朝东北方,可以悬挂财神像或者是用红纸写:“供奉五路财神之位”,摆放在供桌上面,桌子上面准备供品,上香后迎请财神护持。一直到初五的晚上24点才可以撤掉供品。上香后要念诵财神宝诰,宝诰在文章的最下面。

财位的处理方法:

1、财位要明亮,不可以阴暗潮湿,可以安放一盏长明灯,正月初五这一天24小时照明。

2、财位要生机勃勃,要放置绿色植物,可以放一些大叶盆栽,发财树等,也可以放葫芦,或者一碗八成满清水,催吉物品等。

3、财位忌有重物压着,所谓财位忌压,若是有大衣柜,书柜就要移开最好,不然会影响财运,但是可以摆放沙发,可以坐卧。

4、财位要干净整洁,不可以摆放垃圾桶。

正月初五如何迎财神

正月初五如何迎财神

1、大年初五迎财神要放鞭炮

农历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盛行于明清民国,迄今犹流传民间,唯“财神”即所谓赵公元帅,据说早在殷商时代已修道成仙。姜子牙辅佐周武王伐纣,他跑下终南山管闲事,站在商纣一边对抗义师,不幸阵亡,一道游魂被敕封为专管迎福纳祥的真神,麾下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员小神供其使唤调遣。沾光于这套招财进宝的班底,赵公元帅便成了盼望发财者崇仰祀奉的对象。或谓其性懒而散淡,一年中仅在正月初五那天走下龙虎玄坛一次,而且是随意,不定去往哪一家,所以大家都在此日赶早鸣放鞭炮,抑在前头迎接他。

2、迎接财神要准务些什么

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讨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3、迎接财神要找时辰方位

首先看农民历找财神时辰、再来是财神方位,最后建议诵词如下,“弟子(信女)姓名、出生日期、家中地址,今日焚香并准备了供品(如有金纸包括金纸)恭奉财神,祈求财神可以帮弟子(信女)带来正财运(偏财运),让弟子可以运气越来越好。”

财神方位部分,赖国光指出,住家最基本之格局财位多位于进门斜对角,而流年风水财位则需年有所不同。而供品则宜包含红、青、黑、白、黄五色供品,最常见的供品为苹果、青苹果、木耳、白米、香蕉,加上金纸。此外,民众也可准备象征“钱到家”的三帝钱(乾隆、道光、嘉庆)做为求正财之物。

初五迎财神是哪个财神

五路财神。五路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的神,这可能是受到了五行观念的影响,认为天地广阔,财宝当然也要区分处理。拜五路财神,就是收尽东南西北中五方之财的意思。每年正月初五送穷神和祭财神,也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接财神有什么说法

接财神,其实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因为中国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叫做接财神。

迎财神的由来

农历正月初五“迎财神”的习俗,盛行于明清民国,迄今犹流传民间。接的这位“财神”多指赵公明。因其麾下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员小神供其使唤调遣。沾光于这套招财进宝的班底,他便成了盼望发财者崇仰祀奉的对象。传说中,赵公明常懒而散淡,一年中仅在正月初五那天走下龙虎玄坛一次,而且是随意,不定去往哪一家,所以在旧时人家都在此日赶早鸣放鞭炮,焚香献牲,抢在前头迎接他。旧时,一般商店除夕做完生意便放年假,至初五接过财神,才开门营业,称为开头盘。

此外,有人打听到这位尊神的生日是农历七月二十二日,因此并不去轧初五的“闹猛”,而是改在“财神诞日”悄悄备办盛祭,指望他从后门进来享用。在道教传说中,财神赵公明神诞之日为三月十五日(亦有称正月初二的),道教徒多于神诞之日到道观中奉祀财神,祈求五谷丰登,财源亨通。

除了“迎财神”,有些地方还有“送财神”的风俗。财神只有一个,加上四员下属也只凑成了一个巴掌之数,想发财的人却有那么多,供不应求是明摆的,于是便有人主动出头,平衡供需矛盾,由此导致出一幅新的风俗--“送财神”。每逢初五之日,贫民乞丐三五结伙,戴起面具,扮成财神班底,号称“送财神”,也叫“跳财神”。主例须当场送上钱币酬谢,否则便在你家门口或店铺前闹个不停。穷光蛋扮活财神,抢财神变送财神,这出充满讽刺意味的街头闹剧,倒也稀里糊涂的迎财神习俗增添了不少额外的情趣。近年来结伙跳跃的“送财神”景象已经不多见。

大年初五迎财神是怎么迎的

郑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际民族英雄。汉族。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汪棚乡邓大庙村。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清兵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抗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
【郑成功故事】
郑成功生平简介
郑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际收复之名将。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出生于日本,初名福松;七岁归国就学,塾师奇之,为他取名曰森,指为可造之材;十五岁后入太学,为监生;仰慕钱谦益,因执贽为弟子;钱谦益甚重之,乃号其字曰大木,许其将为栋梁之选。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太学解散,郑森归闽。
同年闰六月,皇裔朱聿键依郑芝龙而建国福州,改元为隆武元年(1645年)。郑芝龙即“命其子郑森为隆武帝侍卫”。当时,郑芝龙的弟弟“鸿逵引其子肇基见于王,王赐之姓。芝龙闻之,亦引森入见,王奇其貌,与语,大悦之,抚森背曰:‘恨朕无女妻卿;当尽忠吾家,无相忘也’。赐国姓,名成功,命为御营中军都督,仪同附马都尉,宗人府宗正;自此中外称之为国姓”。其时,“日本国王闻芝龙贵宠,亦送翁氏(即田川氏)至安平”;“田川氏遂痛舍七左卫门(郑成功弟),于隆武元年(西元1645年)十月得至福建安海镇安平城。成功还里省母,其母以事君秉诚竭忠教之。成功因立大志,以中兴明室为己任,乃彻夜写作《恢复大业治兵筹饷锐精兵器之要策》一疏,送上隆武帝阅览”(“三军大学”1972年编著《中国历代战争史?卷十七》)。
隆武元年十二月,隆武帝亲征,经延平府至建宁府(今福建建瓯市)。
隆武二年二月,隆武帝由建宁府回驻延平。郑成功“常与隆武帝谈到国家的前途,军事的利弊,说到激昂慷慨的地方,君臣甚至于抱头痛哭”。此时,“隆武帝知郑氏不足以有为,决心出汀州入赣州与湖南为声援。二月,帝至延平,芝龙不欲帝出,即率军民数万人遮道呼号以留之,隆武帝遂驻在延平”。有一天,成功见隆武帝愁坐,因跪奏曰:“陛下郁郁不乐,得毋以臣父有异志耶?臣受国厚恩,义无反顾,臣以死捍陛下矣。”
三月间,“赐姓成功条陈:‘据险控扼,拣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隆武叹息”;下旬,“吉安陷,郑弃广信(治今江西上饶)奔入关(今福建武夷山分水关),未几抚州陷……报至行在,大震;上削职,戴罪图功”,“命郑成功自延平出兵西上,收拾郑余众,进守邵武西之分水岭(光泽县与其西江西抚州等地交界处即分水岭共有九关十三隘。其中较著名者为铁关又称铁牛关、杉关、分水关、老关又称山头关)以阻清军”。
四月,“著国姓、辅臣速约各镇鼓锐前进,铅山告警,必行兼顾,以巩崇关(即武夷山分水关,又称大安关)”;“新抚永安、沙县山寇头目一万十三名……听国姓节制”;“敕国姓成功兼顾大安关,仍益兵防扼,恐有清骑突入”。
六月一日,仙霞岭驻军兵哗;守将郑鸿逵,误谓清兵至,弃军徒跣逃跑;三日夜抵浦城。行在闻知大震,削夺郑鸿逵之封爵。同时,隆武帝晋封郑成功为“忠孝伯”,挂“招讨大将军”印,使移军前往镇守浦城仙霞岭即正北大门。
当时,即将撤离延平的郑芝龙,以清军将要大举入闽,于是遣心腹吏蔡辅前往命成功撤兵。蔡辅至仙霞岭见成功,成功不待其出语,即厉声责之曰:“敌师已迫而粮不继,空釜司饔,吾将奈何耶?速归请太师(指其父郑芝龙)急发饷济军,慎勿以封疆付一掷也。”蔡辅噤不敢言;还报于芝龙,说:“假若我提及纳款,我的头早已断了。”郑芝龙说:“痴儿不知天命,固执乃尔;吾不发饷,彼岂能枵腹以战乎?”无奈之余,郑芝龙因上疏称:“海寇狎至,三关饷取之臣,臣取之海,无海则无家,非往征不可;……拜表即行。”隆武手敕挽留云:“先生稍迟,朕与先生同行。”中使奉敕到江边,芝龙早已挂帆离延平了。当时,郑芝龙间使密约款于清,随郑芝龙撤兵离延离关回安平的有郑鸿逵、施福(一作施天福)以及郑等;隆武即位时有“守兵战兵略计二十万”,除败降逃亡之外,估计郑芝龙所撤走的应是战兵,大约十万。诸关、城邑之兵骤然减少,因此产生“空关”之感。而郑成功屡次摧粮饷均不得,军中乞食,逃散日众,成功不得已而撤至延平。
郑芝龙撤兵离延离关之后,闽北关防重新作了布置。当时江西基本上已经失陷,浙南尚有监国鲁王;因此,以御史郑为虹等人守浦城仙霞关,而郑成功则带着些许战兵,主要防御在光泽,甚或还兼督崇关。
七月,清兵已抵闽关;八月初一,从景宁关(在浙南闽东之间)入闽东,郡县望风降附;十三日,清贝勒罗托部已陷衢州,入仙霞关,遂克浦城、建宁(今福建建瓯市)、延平;守浦城的御史郑为虹、给事中黄大鹏、延平知府王士和,皆死焉。二十三日,清兵至延平。
隆武帝已先两、三日由延平取道顺昌,准备由汀州遁江右(赣南)。此时,在光泽一带的郑成功,闻报,由光泽经顺昌而下延平,大约廿二日或廿三日,途中遇见已经离延的隆武,入见隆武帝;隆武问之曰:“芝龙、鸿逵,朕将焉依?”成功跪于榻前泣奏曰:“臣父臣叔,皆居心叵测,陛下宜自为计。”与帝相持大哭。隆武帝遂欲西入赣,成功辞君赴金门,欲联络豪杰同赴赣南寻隆武。隆武于八月廿六日入汀州城,九月初仍驻汀州。随后遇害。
郑成功辞别隆武之后,下延平,与入延的清兵猝遇,郑成功“交锋不利,率师南下”;路遇北上的王忠孝,郑成功告诉王忠孝“上已先四日行,剑南(即今福建南平)皆北骑,公将安之?”王忠孝后来终老于。
郑成功离延时,有一批闽北抗清义士追随郑成功前往闽南、。自其随隆武帝出征,于隆武元年十二月中旬进入延平,到次年八月下旬的此时离开,大约在闽北逗留了八个月有余。
郑成功离开闽北后,反对其父降清,树起抗清旗帜,南征北战,威震清军,史称“明郑”。离开延平的第二年,二十四岁的郑成功以广东南澳为基地。所树立的旗帜上面写着“明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另一面旗上写着“背父救国”四个大字。随即出兵,连破闽南沿海多处,改中左所(即今厦门市)为思明州,以为、经济中心;自此时至永历十二年(1658年)郑成功曾三次北伐江浙,九次南征闽粤,其中,永历十一年北伐攻克温州、台州,进入长江,威震清军。当时,在滇城的永历帝,于永历二年十月“封成功威远侯。三年……七月,封成功为延平公”,永历十二年春正月,又遣漳平伯周金汤航海至思明,晋成功为“延平郡王”,给金印(《通史》卷二)。但是,郑成功因尚未打败清军,谢不受爵;收而藏之,终身不一用(《南明史略》与范咸《府志》)。——郡王是仅次于亲王一等的爵号,延平在历史上尤其是明清时期是一个战略要地。延平作为建制地名,最早出现在距今1620年的东晋太元四年(379年),这年改南平县为延平县,到唐武德三年(620年)设延平军,开始突显其“铜延平”之军事战略要地的地位;元大德六年(1302年)改南剑路为延平路,明洪武初(元年为 1368年)改延平路为延平府,为闽中八府之一,直至1913年废府设道;其后,在沉默了80余年后于1995年1月撤南平地区改南平市的同时,县级南平市改为延平区,“延平”才又重登历史舞台。简言之,延平断续出现四次,存在约1045年,其中第四次即元大德六年以来长达612年之久,建制级别最高,影响也最大。——显然,因为郑成功初出茅庐展现才华于延平,而且隆武帝始封郑成功忠孝伯之爵位也在延平,所以永历帝才封他为“延平”郡王;同时,因为郑成功抗清所经历的安平、南澳、中左所(思明州)等地,建制级别都不如“府”级的延平,而古代封爵又常与建制级别有关,因而封他为“延平”郡王。由此可见:郑成功的生涯和伟大功绩乃至郑成功的英名,都是从延平亦即闽北开始的。
郑成功于永历十三年再次北伐,战败后退回思明,便着手收复。当时为荷兰殖民者所侵占。后经过八、九个月的战争,于永历十五年十二月(即1662年2月)迫使荷兰总督揆一投降,使重回祖国怀抱。可惜,克台后不到半年,这位年轻的民族英雄就病故了。其子郑经(1643~1681),嗣其位,袭其爵。
郑成功战争故事
1.郑成功抗清之战
三年,南明隆武帝朱聿键封郑成功为忠孝伯,赐尚方剑,挂招讨大将军印,委其镇守闽赣界上大定、大安等关。六月,郑成功回安平镇(今福建晋江安海镇)探母。不久,清军自仙霞关长驱直下福建,杀隆武帝,郑成功之父郑芝龙降清。十一月,郑成功于安平誓师抗清。四年初,郑至广东南澳募兵数千,郑芝龙旧属、隆武朝遗臣及闽浙沿海抗清之士纷集郑成功麾下。五年秋,郑成功被永历帝朱由榔封为威远侯,后又晋封漳国公。郑成功起兵后,先在闽南沿海向清军发起进攻,攻海澄,围泉州,克同安;后移师粤东,占揭阳、普宁、惠来等县。七年八月,郑成功由粤东挥师返闽,从郑联兄弟手中夺占厦门、金门。从此,金、厦便成为郑成功抗清基地。郑成功在厦门整编军队,分中、左、右、前、后五军,军下设镇,每镇辖兵1200人。十一月,郑成功奉旨南下勤王。清福建巡抚张学圣获悉厦门兵力空虚,便于八年三月,与泉州总兵马得功、漳州总兵王邦俊,统兵袭厦门。守将郑芝莞不战而逃,清军轻取厦门,抢掠大量财帛米粟而去。四月,郑成功兵返厦门,增筑炮台,劲旅防守,无私赏罚,重振兵势。八年至十三年,郑成功以金、厦为基地,为夺取漳(州)、泉(州),在闽浙粤沿海与清军展开拉锯战。郑成功于海澄磁灶及漳浦两败清漳州总兵王邦俊;于同安小盈岭击败福建陆路提督杨名高,攻占漳浦。九年,郑成功占海澄、平和、诏安、长泰,围困漳州达半年之久。十年,郑成功一面遣张名振、陈辉等率战船百艘,恢复浙直州县,于舟山击败清军;一面于海澄击退清军进攻。十一年,郑成功下漳州、同安、南安、惠安。十二年,郑成功下仙游,福州省城惊恐。为适应作战需要,郑成功再次整编军队,编陆军为72镇,水师为20镇,创新操法,训练军队。同时,健全政权机构,改厦门为“思明州”,并以大规模海上贸易养兵自给。十三年,郑成功击退清军三路进攻,进而攻福州、罗源、宁德等城。在此期间,清廷对郑成功剿抚兼施。除当地清军外,先后于八年遣固山额真金砺、十一年遣定远大将军世子济度、多罗贝勒巴尔处浑、固山贝子吴达海、固山额真噶达浑,进剿福建。同时,先后4次与郑成功和谈,遭郑拒绝。十四年至十六年,郑成功改变取漳、泉为基业的方针,倾全力北伐南京。十四年七月,郑成功率大军北上,先后攻占浙江黄岩、台州(府治今定海),及台属太平、天台、仙居、海门等地。福建总督李率泰乘虚占领郑军要地闽安镇(今属福州)。郑成功急弃台州南下回救,闽安已失,便抵厦门。为解除北伐后顾之忧,郑成功两次派兵攻破鸥汀寨,攻克粤东澄海。十五年春,郑成功调各提镇舟师回厦门,训练营伍,并选壮勇者5000人编入左右武卫、虎卫亲军,戴铁面、穿铁甲,专立于阵前砍马足,号称“铁人”,由左虎卫陈魁统率。五月十三日,郑成功留黄廷、洪旭、郑泰守厦门,自统甘辉等北征,有战船数干艘,甲士17万,铁人8000,号称80万,扬帆北上。六月,克浙江平阳、瑞安,进围温州,全浙震动。七月,至舟山。八月,抵羊山(今浙江嵊泗西南海中大、小洋山)遇飓风,覆舟50,漂没官兵8000。郑成功拒绝返回厦门的建议,于浙东沿海休整。十六年四月,郑成功再次北上,由浙东沿海过舟山,攻崇明,然后溯江而上,先占瓜洲,再夺镇江。郑成功命周全斌、黄昭守镇江;遣张煌言、袁起震招抚江南、江北,入芜湖吸引清军;于七月四日亲自督师,直取南京。初七日,军至观音门,分兵围困南京。清顺治帝以内大臣达素为安南将军,同索洪、赖塔等,增援江南;由云贵凯旋之梅勒章京噶褚哈部,由荆州(今湖北江陵)直抵江宁(今南京);城内清军亦加紧备战。七月二十三日,南京城内清军突然向郑军进攻。郑军力战不敌,遂弃瓜洲、镇江出海。八月,郑成功率余部转攻崇明不下,回师浙闽;九月初回至厦门。
2.郑成功收复
是中国第一大岛屿。岛上物产丰富,土地肥沃。自古以来,中国劳动人民就在岛上生活。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发和建设这美丽的宝岛。到了三国时,吴国曾派人到达。
以后,又有很多汉人迁入,和当地人民一道开发。宋、元时,曾在建立行政机构。1624年,荷兰殖民民主义者侵入,对岛上居民进行残酷的掠夺和野蛮的殖民统治,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郑成功收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
郑成功,初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出生在荷兰殖民者侵占那一年。他在少年时代,亲眼看到荷兰侵略者对沿海人民进行掠夺和烧杀,对侵略者十分憎恨。
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满族统治者和汉族地主官僚相勾结,篡夺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成果,建立清朝政权。1646年,清军占领福建。这时,郑成功组织福建、广东的群众在南澳起义,进行了长期的抗清斗争。
1659年,郑成功从返回大陆的爱国通事何廷斌那里了解到荷兰殖民者在的苛政和暴行,便决心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祖国的神圣领土。
1661年四月二十一日,郑成功亲自率领将士2.5万人,分乘战船350多艘,由金门出发,攻入澎湖。四月三十日黎明,在台南的鹿耳门登陆。鹿耳门地势十分险要,外围有几十里的浅沙滩。荷兰殖民者在这里沿水边设置许多炮台。郑成功不顾地形险峻和敌人的严密防守,亲率船队迂回前进,直趋北港。他的队伍在距赤嵌城北约5公里的地方,迅速登陆。人民争先恐后前来迎接,提水担饭,协助运输。郑成功部队在人民大力支持下,士气更为高涨。荷兰海军司令官彼特尔倚仗着精良的火器负隅顽抗,妄想阻止郑成功的部队。郑成功部队冒着敌人的炮火勇猛直前,打得荷兰殖民者弃械而逃。
郑成功登陆后,立即通令荷兰侵略军投降。但荷兰殖民者表示愿意献出10万两银子犒赏郑成功的军队,请求退兵。
面对这种卑鄙的收买引诱,郑成功严辞拒绝。接着,郑成功连续打败敌人多次反扑。五月初攻下赤嵌城,迅速控制全境,迫使荷兰殖民者退守热兰遮城。
但是,龟缩在热兰遮城的荷兰侵台总督科业特,倚仗粮草充足,妄想固守该城,等待海外援助。荷兰舰队也屡次从海上进行反扑。郑成功率领英勇的水师,在人民的密切配合下,同荷兰侵略军展开激烈的海战。荷兰舰队在浅水外行动笨拙,而郑成功的小型战船却转动灵活。郑成功军队在海战中,给了荷兰侵略军以毁灭性的打击。1662年2月,荷兰殖民者被迫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荷兰在的所谓“总督”科业特和他的残兵败将狼狈地从撤走。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38年的,终于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收复后,将侵略者修筑的赤嵌城改名为安平城,赤嵌楼改名为承天府,并建立了同祖国大陆一样的郡县制度,建立行政机构;招徕大陆移民。为了发展农业生产,郑成功实行了“屯田法”。士兵一面生产,一面练兵。几年后,做到了“野无旷土,军有余粮”。当时,的高山族人民,在荷兰殖民者奴役下,生活十分贫困,生产极端落后。郑成功在那里推广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将大陆上汉族地区的先进生产方法介绍给人民。从此,高山族也同大陆一样,使用牛耕和铁犁种田。还铸造了“永历通宝”钱币,促进了社会的经济发展,稳定了市场,安定了人民生活。
郑成功收复后,不久便病逝了。他的子孙统治20多年。1683年,清军进入,在那儿设立了府,加强了那里的边防。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郑成功收复的壮举将永垂史册,而他作为一个民族英雄,也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怎么迎接财神?

请财神 迎接财神注意事项 供奉财神有哪些讲究:除夕夜,春节正式开始的零时,亦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之“三元吉时”,此刻在神龛前拜接财神可旺财富,发事业。家中没有安神位者,可前往庙宇,或在家门口、阳台面膜拜,诚心祈祷,迎接财神入宅,将香插在屋宅的财库位。
一、假如你家里有安神位,那么,你要把财神位搞干净,准备好烛、供品与接财神赐福赐禄疏文,疏文不可马虎,尽量使用的正规迎财神疏文。因为除夕晚上11点后就是新年的子时,这个时候是敬财神最好的时间。所以在除夕晚上11 点后把家里大门打开,并把家里的灯打开(因为财神不入暗堂),于神案前虔诚供奉财神并朗读文疏(慢慢念、一字一字),文疏读毕,将文疏连同纸钱焚化于香炉内(决不可焚化在地面),可以带来一年好财运。
二、家里没有供财神位,可以去到、道观,烧香接财神。烧香的时候,别忘记使用迎财神疏文。当你在烧完香后的时候,要尽量抓紧时间回家,财神赐给你的财运,是要带回家来的,不要到别的地方去。
三、在家里也一样可以迎财神,那就是在除夕晚上11点后把家里大门打开,并把家里的灯打开,准备香烛、供品与接财神赐福赐禄疏文,在大门口面向财神位(本年财神方位在正南),参照第一条执行,一样可以迎接财神,保佑一年好财运。
四、迎接财神。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举头三尺有神灵,人有诚心,神佛感应。在线财神,有求必应,不必拘泥于传统的仪式于方法,相信法无定法、心诚则灵。
民俗文化中,有的地方把财神节定在农历的7月22日 有的地方把祭祀拜请财神的节日定在每年正月初五日.中国古代以商朝比干为文财神,以三国关云长为武财神。每年正月初五专祭财神。祭祀时,红烛高烧,鞭炮齐鸣,用面做成元宝、圣虫,或用钱做成钱龙,吃水饺谓之“元宝”,意谓招财进宝。
熄灭烛火,收好供品、香炉,关好大门,便完成了接财神之仪式。
接财神有讲究,不要把财神拒之门外 。
人有诚心,神佛感应,感而不应,是为有病。人有诚心,神佛感应,至诚感神,精诚必应。接财神应该很的,之所以财神接不来、不,皆因自身不谨慎,亵渎了神灵。
1、接财神要择流年的好时辰及财位方位,本年好时辰为辛丑吉时,子时凶,不可用。错过丑时接财神者,至7点至9点为为黄道司命,吉时,可接财神。
财位方位在西北方。
2、在接财神前一小时,应该沐浴净身,穿上整齐的新衣,另外要将神位及供桌擦拭干净。
3、财神不入暗堂。环境要灯火通明,等吉时一到,便开始燃烛点香,诚心参拜。
4、煞气盈门,气走财神。八卦镜阴气重,狮子等戾气重,不推荐使用狮子、八卦镜等来镇宅。可于春节前在大门、室内张贴五行八卦福,即化解了煞气,又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5、准备好香烛、供品、纸钱及接财神疏文等亦不可缺少。
6、重要是接财神疏文的规范性。如果接财神疏文的规范并经财神庙庙方盖金印(代表正神推荐)效果愈显赫。忌没有疏文,或者疏文粗制滥造,可能亵渎神灵。
7、疏文的焚化。部分庙宇将疏文置于封套之内焚化,焚化即可。如果没有使用封套,单独疏文焚化,必须从“文首”先开始焚化。
8、求财者切莫不孝。“道”是一切众生的大财神,诚心礼敬则自然福慧无量无边,实不可思议,切莫掉以轻心。而你我家中亦皆有财神,父母是也。若细心奉侍,供养无缺,速可得财,不虞缺乏。求财者切莫不孝,否则自招其祸,以上乃道法自然也,祝福大家财神年年到、财利日日有。
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按说接五路是在初五,为什么又说在初四晚上?原来,初五日是正日,由于大家求利心切,都想自己比人家早一点迎到财神,于是,这时间就一点点提前了,甚至提前到初四的早晨。这样当然不符合规矩,后来就由长者出面,规定初四日晚上一起行动迎神。接五路须主人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请接,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在门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计依次向财神礼拜,拜后将原供桌上的马幛火化,表示恭送财神。仪式才算是结束了。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
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玄字为”岚”字的一个组成部分,便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
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许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
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
五显财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
“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一般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
“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薄,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 “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民间还传说,财神即为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时东西南北中耳。"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行神。
1、财神爷不能向厕所、不能向房门、不能向饭桌。
2、财神爷不能在祖先下面,也不能跟祖先并排。
些人家把祖先的牌位照片摆放在神桌上。放在一起供奉。其实这并不适宜,因为祖先只是家神,与这些天神自难相提并论,认为应该把祖先放在天神 ” 之下,那便较为适宜 ! 总括而言,拜神主要是人们要求心安理得,倘若作奸犯科,作伤天害理之事,那么即使拜尽天下神仙,亦始终心中有愧,根本于事无补的 ! 倘若行善积福,即使不拜神像,亦可心安理得,妖邪自会退避三舍的。
3、文财神在在供奉的时候,面一定不可以向门外,只可以向室内。
财神是送财,他若面向室内,就是送财给室内宅内之人,相反面向门外,则送财给宅外之人了。宅主人就要破财遭灾了。文财神应放在近门处之左右二方位置,不论是福禄寿三星抑或财帛星君必须面对自己屋内,方能财源广进。反之面对大门,自会送财出屋外,小心为要。
4、武财神如关公或赵公明,必须面对大门屋外,既可招财,又可镇宅保平安,当可平安是福,财源广进。
5、邪财神如四面佛之类,必须供奉在屋外,如花园、天台空旷之地、露台外、窗外或门外空地,方可制煞招财。切忌安放在厅中神翕之内或房间内,更不可与观音、佛祖、关帝、祖先并列,否则凶灾现。
6、简单的常用的方法是放在大门两侧,不可正对大门,虽说大门时财气进入之处,但是文财神爷不能正对大门。更好的方法是根据每日房间中的财位在方位上的变化,每天调整财神爷的位置,这个比较难做到,必须有专门的大师指导,当然效果是更加的好。
总之,大家供奉财神,是为了心安理得,为了心中有一份希冀。万事不能强求,摆放了财神,避免了一切禁忌,万事按照风水而做,这样家里不进财,也不能过于苛求啊!行善积福才是正道。

正月初五怎样迎财神爷如何在正月初五迎财神爷

不要担心啦

大年初五如何将财神迎进家?

民间传说财神有五路,分别是东、西、南、北、中这五路财神,亦有正财神和邪财神之分,根据不同的行业我们应该请不同的财神,若是财神不对必然是没有催财的效果,财神是当今最受欢迎的神灵之一,也是大家最喜欢供奉的神灵之一;在初五这一天是财神爷的生日。下面李双林老师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正确的迎财神方法,让你轻轻松松的把财神接进家。下面李老师分别介绍了从道家和风水两个角度的做法,非常值得一看。

迎接财神第一要点:找准财神爷所在的方位。正月初五这一天财神爷在:东北方。

在初四的子时就要迎接财神,也就是初四这一天晚上的24点左右,准备迎接财神。首先在初四这一天送穷神,要打扫屋子,灰尘从屋内往屋外扫,可以在屋内熏香,开启窗户,用杨柳枝打穷神,可以在满屋子扫,就如同扫灰尘一样。然后在初四的晚上24点,准备一张桌子,一般摆放在客厅里面,若是农村可以放在中堂屋,若是店铺则直接在铺子中央就可以。面朝东北方,可以悬挂财神像或者是用红纸写:“供奉五路财神之位”,摆放在供桌上面,桌子上面准备供品,比如:苹果,糖水,茶水,桂圆,鲜花等。准备香蜡以及酥油灯。

在初四的晚上24点,先摆放好供品,然后焚香五支,蜡烛四支,酥油灯一盏,在十分钟后读财神咒,如下:

五路财神咒:天清清、地灵灵、奉请五方五路众财神。招财童子、进宝童郎、四方贵人、神通广大。显赦光明。利益群生。法转不停。拜请东路财神,招宝天尊东方运财东方到。拜请西路财神,纳珍天尊西方运财西方临。拜请南路财神, 招财使者南方运财南方到。拜请北路财神, 利市仙官北方运财北方临。(报弟子姓名与住址)诚心来拜请。恭请中路武财神赵元帅, 中央运财数千万。源源不绝降来临,不怕金钱用斗量,不惊财宝积如山,南斗照本命,北斗护本身。玄坛诸将, 赐吾财源,兮毫无停。招财童子, 进宝童郎,五方福德。各展威灵,神通显赦,轮转不停。助吾兴旺, 财源广进,运途亨通。吾奉太上老君敕!五路财神急急如律令! (先是用笔抄下来,并在咒语结尾上面写自己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时,居住位址,然后读七遍后焚烧在供桌下面)。一直到初五的晚上24点才可以撤掉供品,家人可以分食。在此期间,不可以孕妇触碰供桌,不可以有猫狗走过,也不可以嬉笑打闹。总之,心诚则灵。

以上是道家迎接财神的方法,非常的全面和详细,各位可以作为参考。在风水上面,初五也可以布置财位,首先我们要找出财位,其中财位有明财位和暗财位。其中明财位是肉眼可以看见的,而暗财位则是需要计算并且用罗盘来测量的。下面李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

如何选择财位:一般明财位在进门的斜45度角,这个位置一般是最安静的,若是有门窗则为财位破损;而暗财位,在这2016年的暗财位在西南方,也就是房屋中的西南角。这两个地方都要多注意才可以,一般遵守以下基本几点的要求。

  1. 财位要明亮,不可以阴暗潮湿,若是阴暗可以安放一盏长明灯(3W就可以)一天24小时照明,若是潮湿则要用心打理以下才可以。
  2. 财位要生机勃勃,要放置绿色植物,可以放一些盆栽,发财树等,或者是放水晶球,风水轮等。
  3. 财位忌有重物压着,所谓财位忌压,若是有大衣柜,书柜就要移开最好,不然会影响财运,但是可以摆放沙发,可以坐卧。
  4. 财位要干净整洁,不可以摆放垃圾桶,也不可以放鱼缸,水养的植物。这些都是不利财运的,会见财化水,见财而不得财。
  5. 在财位可以放一些催财的吉祥物,比如貔貅,金蟾,财神像,金元宝等,这些都可以催吉。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