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第五十九签解签

开福寺第59罗汉旃檀德香尊者求解签

算命抽签等是不是佛教?
佛说阿难分别经
“为佛弟子。不得卜问请祟符咒厌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择良时良日。”
一些民间的误解和一些假托,会让人把算命,风水,抽签,香谱,联系到佛教的身上,其实这并非佛教的本怀,更非佛教对正信佛弟子所开许的,佛教相信 人们的生命是由自身的行为和思想所决定,优婆塞戒经说:一切众生皆由修善业因缘故。得受安乐。非年宿也。其实最简单的思维,同时出生的人中命运大多不尽相 同,大多数知名人士的生辰,完全可以和世界另一端的贫苦大众相同,难道能说,这是八字的功效吗?至于观音灵签,其签文更多的则是中国人历史的典故,和正信 的佛教大相径庭,相信一些寺院有他们的原因和迫不得已,这是高僧大德的慈悲,但当我们了解了事实真相,为什么还不舍离错误的观念呢?佛陀的本怀,就是告诉 众生认识生命,改变命运,只有拥有佛陀的正见,才能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推荐《了凡四训》一本改变命运的书籍 请看链接:

归元寺第359罗汉的签文和解释

解签要给签文 让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积极的面对人生 拥有幸福圆满的人生。
了凡四训 教你改变命运。
http://hi.baidu.com/%C4%BE%D2%EF/blog/item/5c9a1dcf6fe6eb3af8dc61b4.html
五百罗汉第叁佰伍拾玖尊
萨和坛尊者,即萨和坛菩萨,属十方诸大菩萨之一。
世间众生,若犯有无量罪恶,按佛教的说法,来世或堕入地狱,受地狱猛火的薰烤;或转生畜生,相互之间血肉残食;或转生饿鬼,受百年饥渴之苦。此种人若能受持读诵尊者名号而思维赞叹,并发愿改过自新,则可消除罪业,免受诸苦的折磨与煎熬。善良众生若能受持读诵尊者名号并思维赞叹,则远离诸苦,不仅可得现世安稳,于未来世亦可得无上菩提。

归元寺第59旃檀德香尊者罗汉求解签

请给签文。签文都是教人向善积福的方法。都是佛教中的智慧。

求解罗汉灵签解签

原先佛教圣地是教育众生的地方,现在社会的进步佛教圣地也成了挣钱的胜路了,但是佛不主张我们求签算挂的。那有的的确是灵,但是无论是好与坏都能改变。下面是跟很好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受到启发。 南无阿弥陀佛 也可以看看(了凡四训)一书

积大阴德,改造命运

明武宗正德初年,安徽有一位商人名叫王善。他已四十岁了,还没有孩子。
有一位精通风水的算命先生,预言吉凶祸福特别准确,一看见王善,就忧愁地说:「你尚没有儿子!」
王善回答:「对呀!」
算命先生说:「你不但无子,到了十月,更有大灾厄!」
王善很相信那位算命先生的话,急忙赶到苏州整理财物回家。当时正值梅雨季节,河水高涨,不能坐船,他只好暂住在旅馆中。
到了晚上,雨停了,他到河滨散步,看见一位少妇投水自尽。他急忙呼叫渔夫说:「谁把这位少妇救起来,我就给他二十两金子!」
许多渔船竞相拯救,那位少妇才能活命。他照数付钱后,问那位少妇:「你为什麽要投河呢?」
少妇回答:「我丈夫出去帮人做工,家里养了一头猪,想要偿还租金,昨天把猪卖了,没想到得到假的银子。我怕丈夫责备,又觉得贫苦不堪,所以不想活了!」
王善听了很同情她,问那头猪值多少钱,并且加倍救济她。
那位少妇回家时,在半路遇到她的丈夫,一边哭泣,一边把事情经过告诉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感到怀疑。
太阳下山后,夫妇俩人就到王善住的地方对质。王善已经关门睡觉了。丈夫叫妻子叩门,王善问:「你是谁?」
少妇回答:「我是投水的妇人,特别来向你致谢!」
王善很严肃地说:「你是少妇,我是孤客,夜晚不宜相见,赶快回去!如果你有意,明天邀你先生一起来!」
她丈夫的疑惑当场消释,很惶恐地说:「我们夫妇同在这里!」
王善披著衣裳,走出户外,忽然听到房子轰然一声。王善惊讶地回头看了一下,床后的土墙,因为久雨而倒塌,把床压碎。否则,王善就首当其冲了。
夫妇赞叹和感谢王善而后离去。
王善回到家乡,又遇到那位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很讶异地说:「你满脸阴骘纹,一定做了很大的阴德。你不但已经免去灾厄,而且获福无有限量!」
后来,王善果然连生十一子,两个儿子登第,而他也活到九十八岁才逝世。(《感应篇注训证》第三十六页)
命同相同,心念忽异

豫章有两位双生子,他母亲临盆时,并肩而下,所以无法分辨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他们不但相貌相同,连笑和哭的样子也完全一样,甚至亲生父母也无法分辨。
等到他们会说话时,父母就给他们取不同的名字。就读私塾时,他们的聪明才智、文笔和字迹也非常相似。十六岁时,他们同补博士弟子。复试那一天,连主考官也因为无法辨别而大吃一惊。於是就把他们分发到不同的学校,并且笑著对他们说:「学校就是有次序的意思,分发到府里学校就读的便是哥哥,分发到县里学校就读的便是弟弟!」从此以后,才决定了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等到他们结婚时,父母恐怕两位媳妇无法分辨,所以命令他们穿著不同的衣服和鞋子。
翌年,他们又同一个月生了儿子,考试后又同时领取公家发给的俸粮,乡里的人都说:「他们的命运相同、相貌相同,大概每一件都相同了!」
三十一岁时,他们又同考取科举,到省城赴试。所住的旅馆附近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寡妇,私下挑逗那位双生哥哥,被他严正拒绝了。哥哥怕那位少妇又挑逗弟弟,因此就把寡妇想偷情的事情告诉弟弟,而且劝诫他:「你我的面貌相同,她既然挑逗我,必定也会挑逗你,你千万要谨慎,不要被迷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情来!」
弟弟表面答应哥哥,后来竟然跟那位少妇私通。起初少妇不知道他们是兄弟二人,彼此感情越来越好,因而跟少妇发誓说:「如果我考中,一定娶你为妻!」
等到放榜,哥哥考取,弟弟却名落孙山。弟弟骗少妇说:「我现在虽然已考中省试,即将在明年春天赴京赶考,等我考上进士后,再来娶你,岂不是更光荣吗?」
弟弟告诉少妇:他缺乏旅费,少妇因而把所有的积蓄都给他。
翌年春天,哥哥又考中进士,少妇以为她的情人连续报捷,朝夕盼望他来迎娶,可是杳无音讯,忧郁成疾,暗地写了一封信寄给他,而后逝世。
她写的书信寄到哥哥的手中,哥哥惊讶地诘问弟弟,弟弟无法再隐瞒了。
次年,弟弟的爱子突然暴毙,他痛哭不已,双目忽然失明,不久死去。
他哥哥享受福禄,生了很多贤贵的子孙,真可以说是五福临门。
(评)相同的命运和相貌,因为心念不同,结果便完全不同。由此可见:吉凶祸福乃是人自己造作而非天生或自然造成的。(《德育古监》第一四二页)
慈悲物命,能移定数

浙江省会稽的陶石梁与张芝亭,一齐参访大善寺,看见有一位渔夫捕到数万条鳝鱼。
陶石梁告诉张芝亭:「我不忍心这些鳝鱼被烹杀,想买来放生,但我的经济能力不足,希望您能劝导大众捐款,共襄善举,好吗?」
张芝亭欣然答应,慷慨捐出一两银子,并且向大众劝募了八两银子,将所有的鳝鱼都买来放生。
到了秋天,陶石梁梦见神明告诉他:「你本来不能考中科举,因为放生的功德很大,所以会考取!」
那一年,张芝亭与陶石梁两人果然都同时金榜题名。(《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第一五二页)
同时出生,生死不同

纪晓岚的第六侄儿与他家中仆人的儿子刘云鹏,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而且在同一间屋子里诞生。
照理来说,他们的命运应该相似,可是实际上却大不相同。纪晓岚的侄儿在十六岁那一年便不幸夭折,而刘云鹏却一直健壮地活著。
纪晓岚因为这件事,而费神推究其原因。最后他说:「这可能跟命中注定的食禄(衣食福禄)有关!一个人一生的食禄多寡,在呱呱坠地的那一刻便已注定了!我的侄儿与刘云鹏同时出生,所以食禄相同。但因为我的侄儿生长在富贵家庭,从小娇生惯养,每天华衣美食,把一生的食禄都提早享用完毕,所以年轻时便夭折了。而刘云鹏却出生在贫贱家庭,整天节衣缩食,消耗的食禄颇有限,所以迄今才能健壮地活著!」
难怪百岁高龄的人瑞很少是富贵中人,而且许多老人家时常劝我们节俭,不可暴殄天物,否则便会折寿。(《阅微草堂笔记》、《真相杂志》第六十五期第八十四页)
心存善念,身命顿异

袁尚宝的朋友养了一位童子,非常清秀,而且十分机警。袁尚宝为这位童子看相,认为对主人不利,所以吩咐朋友赶走这位童子。他的朋友虽然一向对袁尚宝的相术十分佩服,可是却不忍心赶走那位童子。袁尚宝讲了很多次,他的朋友终於遣走童子。
那位童子被主人遣走后,没有地方住,便寄宿在古庙中。
有一天晚上,童子看见墙角有一堆破衣服,里面包著一百两银子。当他想要拿取银子时,他突然感叹地说:「我的命很不好,所以才被主人赶出来,现在如果我再拿走这些东西,恐怕老天爷更不容我了!」
於是,他就守在银子旁边,等待失主。
翌日清晨,他看见一位妇人边走边哭,很旁徨地东张西望。童子问她,她回答:「我先生是一位军人,犯罪要被处死,某某指挥官负责办这个案子。我变卖财产,又向亲友借钱,才得到这些银子,想要献给那位指挥官。没想到走累了,进入这座庙休息了一会儿,却遗失银子,我丈夫恐怕必死无疑了!」
童子又问了几个问题,妇人的回答与真相完全吻合。於是童子就把银子还给她。妇人想要分一些银子向他致谢,童子不接受。妇人只好带著银子赶路。
那位妇人的丈夫因此而脱罪,妇人感念童子的德行,到处告诉别人。指挥官听了以后,十分讶异,拜访童子,并且收容他,留他住在家里。指挥官看见童子十分英俊聪明,非常喜欢他。由於指挥官年老无子,所以便认他为义子。
数年后,童子继承指挥官的职位,回去拜谢故主,主人感叹地说:「没想到袁君的相术有这麽大的偏差!」
故主留童子在家,等袁尚宝来了以后,便叫童子穿著朴素的布衣端出茶水。
袁尚宝看了,大吃一惊,说:「这是从前那一位某某小弟吗?为什麽现在变成这个样子!」
主人骗袁先生说:「他被赶出去以后,无依无靠,现在又回来了!」
袁尚宝笑著说:「你不要戏弄我,他现在不是你的仆人,他是一位三品的武官!他的面貌和精神跟从前完全不同,难道曾经做了什麽善事,才变成如此!」
童子仔细地说明事情的经过,那位朋友更叹服袁尚宝的相术神妙。
(评)这位童子寥寥几句话,竟然流露出知命畏天的品格。说起来好像非常浅的道理,看见意外之财,能够有定力不起贪念,便是绝大的学问。(《德育古监》第一百一十页)
义贼救人,后行大运

某甲起初当乞丐,然后做贼,最后巨富,子孙有人名登仕籍。
当他做小偷时,城里有一位大富人家,三世孀居,妯娌三人,都死了丈夫,没有子嗣,幸好小妇人怀孕尚未生产,大家都希望她生个壮丁,以传宗接代。
在清明节当天,两位寡妇都到乡下去扫墓祭祖,由於路程遥远,往返需要三天,只有小寡妇有孕在身,不便去,留了一位老妇人侍候她。
某甲暗中打听到这件事,认为这是下手的大好时机,打算利用富家人少时行窃。
天色一黑,某甲就越过墙垣,看见小寡妇与老妇人,手里拿著灯,出来省视门户。於是,某甲就来到小寡妇的房间,藏匿在隐密的地方。小寡妇坐在灯下看书,老妇人在旁边好像有点醉的样子,小寡妇催老妇人去睡觉。小寡妇说:「你自己关门睡觉,不要吵到我!」於是老妇人就掩门而去。
不久,有一位年轻人推门而入。某甲怀疑这位年轻人是他的同道,惊讶对方不等小寡妇睡觉,就闯进来。那位年轻人穿得很俊,小寡妇看见年轻人闯入,大吃一惊,站起来要呼叫。年轻人马上抱住小寡妇要求欢,小寡妇坚决拒绝,而且呼叫老妇人,老妇人没有回答,年轻人看见小寡妇不顺从,就从鞋袜中,抽出利刀,告诉小寡妇:「你不顺从,我就要杀死你!」
小寡妇呵叱他说:「我们家世清白,不能蒙受无赖的污辱,你要杀就杀,我宁死不从!」
年轻人把刀子放在小寡妇的脖子上,强迫她。
某甲睨视许久,心中极为愤慨。突然从那位年轻人背后出来,夺取他手中的利刀,而反击那位年轻人,年轻人被击中额部倒在地上。妇人出乎意料之外,更加害怕,浑身发抖,说不出话。
某甲立即出来,开门大声呼喊:「抓贼啊!」等邻居们都来了,问说:「贼在那里呢?那一个人是贼呢?」
某甲由於义气和愤慨,而忘记自己是来行窃。到了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笑著说:「我是贼!然而,有比贼还更可恶的人。诸君何不跟我来呢?」
因此某甲就引导众人进入小寡妇的卧室。当时小寡妇已避到其他房间,只有看见一个人躺在鲜血上,拿蜡烛照他,发现这位年轻人就是西邻的某乙。幸亏某乙伤轻未死,大家询问某乙为什麽来这里,某乙默不说话。询问某甲,某甲说出自己见到的经过。於是众人把他们两个人都捆绑起来。
翌日天亮,大家把他们两个人押解到衙门。某乙反而诬告小寡妇与某甲通奸,而自己那天晚上因为捉奸才进入小寡妇的房里。
某甲说:「我是一个小偷!有谁不知道呢?即使有妇人不守贞操,那里肯跟贼通奸呢?」接著,他不但叙述那一天夜晚发生的事情,而且招供近年来行窃的案件,以证实自己是一个小偷。
衙门的官员核对档案卷宗相信某甲的话,於是严刑某乙,某乙才吐露实情。因为他羡慕小寡妇的姿色颇久,那天夜晚,他也是伺机前往,侍候小寡妇的老妇人接受他的贿赂而且已经串通计划好了。
於是,县官依律法判某乙和老妇人入罪,表扬小寡妇的贞洁,推崇某甲的义行而释放某甲。
某甲出狱后,仍然像过去那样行窃。有一天夜晚,他在乡镇偷窃,被主人发觉而逃走,追他的人很多,他误投绝地而无法出去。仓卒间,他看见一座破庙,越墙而入,并且藏匿在神桌下。
由於他很著急,误撞身旁泥塑的神像,自己也因此昏倒。他在昏迷中,看见所撞倒的泥塑神像,从地上跳跃起来,青色的脸孔而胡须是赤红色的鬼卒,持刀呵斥某甲说:「你怎麽敢撞倒我?」说完,上前抓起某甲要杀他,某甲出力支撑抗拒。忽然听到殿上的神明说:「这个人保护别人的节操,成全别人的宗嗣,阴德很大,上帝已经赐与厚福,鬼卒何敢作祟呢?」
不久,有人把青面的鬼卒抓去,打了数百下。神明又召唤某甲上来说:「丹墀(红色的阶地)下有巨金赏赐给你!」
某甲叩谢而起,恍惚看见丹墀下金子堆积如山,急著走下阶道,摔了一跤而醒来。
他醒来后,仰视天空三三五五稀疏的星星,黎明时晨曦微微地照射大地,他默默地忆想神明的话,沿著阶道而下,遍地寻觅,得到一个康熙年间的大钱,他以为鬼在作弄他,暂且捡起这枚钱币,乘著曙光行走到一个村落。看见路旁有一位卖熟山芋的人,他拿捡来的铜钱买山芋吃。
不久,有一位老翁也来买山芋,跟某甲并坐,吃完山芋后,立即离去,遗留下一个长方形的钱袋(古称「搭连」)。某甲要起身时,看见这袋子,知道是老翁遗失的,打开一看,发现袋子里藏了两大锭黄金、百余锭番银、数百文制钱和四本帐簿。帐上记载没有收的银两多达数万。
某甲恐怕卖山芋的人看见,急忙把东西掩藏起来。他心里想:「这难道是神赐给我的吗?然而,老翁遗失这本帐簿,怎麽收钱呢?纵使这是神明所赐,我也不可以接受!」
因此,他又坐著等老翁回来。坐了好久一阵子,卖芋头的人发脾气地催他说:「你只给了一文钱,坐了这麽久,难道是要寄宿不成?」
某甲回答:「不!」因而从袋子里拿出数文钱,再买山芋以等待老翁。
老翁果然仓皇走来,汗流浃背,看见某甲还坐著吃芋头,就询问某甲:「你还没有走?刚才我遗失一个袋子,你见到了吗?」
某甲笑著回道:「不是因为您老人家的东西,我早就走了!」
说完,某甲就拿出袋子还给老翁,并且说:「您原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我只借用数文钱买芋头吃,希望您不要责备我!」
老翁既没有打开看,也没有致谢,只说:「我住的地方不远,你何不与我一齐去呢?」
某甲随老翁走了数里,到了一栋大宅院,门外木材堆积如山,老翁与某甲一齐进入庭院,到了中堂,老翁进入屋内,整饬衣冠后,又再出来,向某甲作揖说:「我是楚人,在这里设置木材行已经许多年了,各乡镇的木材行,都来我这里批购。我的资本数十万,大半的赊贷款项,都记载在刚才我遗失的帐簿里。幸好你归还我,否则,我就完了!请你收下我这一千两银子当做谢礼!」
某甲坚决推辞,老翁见他的心意诚恳,因而询问某甲:「你从前从事何种行业呢?」
某甲回答:「我没有学习什麽行业!」
老翁又问:「你家里有什麽人呢?」
某甲回答:「我孑然一身,没有家室!」
老翁又问:「然则,你以什麽维生呢?」
某甲回答:「我不敢欺骗您,我是一个小偷!」
老翁很惊讶地说:「从前某县有一位义贼,能杀不良少年以保全守贞节的烈妇,就是你吗?」
某甲:「是!」
老翁说:「你现在又见利不取,心胸光明磊落。这是一般人所难做到的。我有百万家产,无人可以信托,你如果不嫌弃,何不跟我住一起呢?衣服、饮食和财帛,随便你使用,岂不是比当梁上君子(贼)好吗?」
某甲很高兴地承诺,於是他就跟老翁住在一起。某甲认识许多字,老翁命令他代收各种帐款。他在老翁家里帮助了两年(或译为当了两年的出纳),勤劳、谨慎、精密而且丝毫不苟,老翁年老没有儿子,竟然认某甲为乾儿子,带他还乡,因为老翁离乡很久,乡人不知道某甲不是老翁所生的儿子。
等到老翁逝世,某甲继承他的事业。子孙昌隆,有人考取乡试,当了观察郡守的官职,迄今还是楚国的大富人家。
坐花主人汪道鼎先生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以小偷那麽贱的行业,而有士大夫的居心,这是非常难得的,所以上天厚报他,不因为他是小偷而有所吝惜。然而,对於那些显贵的后裔,降低为卑贱的官职,他们的原因和由来,也可以依此类推而知。」(译自《坐花志果》上卷第三十六页至四十一页)
努力行善,扭转恶运

明世宗嘉靖年间(西元一五二二年至一五六六年),江西有一位俞先生,名都,字良臣。他博学多才,十八岁便考取秀才,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到了壮年,因为家境贫穷,而开馆教学生读书,与十几位同年进学的朋友,一齐创立「文昌社」,敬惜字纸、买物放生、戒邪淫杀生及各种口过。这样做了一年多,他前后考了七次试,都没有考上举人。
他生了五个儿子,四个生病夭折,第三儿子长得很清秀,而且聪明,左脚底有两颗痣,他们夫妇非常疼爱他。没想到:他八岁时在邻里游玩,失去踪迹。
俞先生生了四个女儿,只剩下一个。俞太太因为伤心过度,把双眼都哭瞎了。俞先生终年潦倒度日,生活非常贫困。
他心里想:「我平生并没有什麽大过失,为什麽却惨遭上天惩罚呢?」
过了四十岁以后,他每年除夕都用黄纸写上疏文,向灶神祈祷,请求代向天庭转达。这样经过了数年,也没有回报或反应。
到了四十七岁那一年的除夕夜,他跟哭瞎眼睛的妻子和一位女儿,围坐在凄凉的房屋中,满面愁容,对目相视。
这个时候,他忽然听到叩门的声音。俞先生拿著蜡烛,走去开门,看见一位头裹角巾(将四方巾折一角)、身穿黑衣的老丈,胡须及头发已经有一半变银白色了,老丈长揖就座,他说:「敝姓张,从远路而来,听说你家愁苦感叹,所以我特别来安慰你!」
俞先生觉得老丈与众不同,所以对他非常恭敬。俞先生说:「我平生读书积行,迄今尚未考取功名,不但无法保全妻子,而且三餐不继、衣物缺乏。我还曾经焚烧了好几张疏文给灶神…。」
说完,俞先生顺便叙述疏文的内容。
张老丈说:「我知道你家的事已经很久了!你的恶意太重,专务虚名,疏文中充满著怨恨,亵慢上帝,恐怕所受的罪罚不止这样!」
俞先生大吃一惊,说:「我听说:冥冥之中,鬼神必记录任何微小的善行,我发誓行善、遵守戒条已经相当久了,怎麽全部属於虚名呢?」
张老丈回答:「例如就敬惜字纸这一项来说,你的朋友和学生经常用旧的书册字纸,来糊贴窗户和包裹物品,甚至还拿来擦拭桌面,你藉口说,不要弄脏,而后立即焚化。你每天都看到这些现象,却不告诫或劝导他们。只是在路上,捡几张字纸回来焚化,好做给别人看,有什麽益处呢?
文昌社每个月放生,你只是随著大家奔波,(只随喜而未尽力,不是真正的随喜),因为别人而事情才能办成功,如果别人不做,你也不会主动去放生。其实,你的心中还没有萌起慈悲的心念,家中的厨房也常宰杀鱼虾和螃蟹等动物,难道它们就没有生命吗?
谈到言语的过失,你习惯强词夺理,说一些风凉和尖酸刻薄的话,使别人倾服。当你说出口时,你的心中也知道有损厚道,但是你习惯在朋友的谈笑声,随风毁谤和讥笑别人,而无法自制。你的话语已经触怒了鬼神,不知被记录多少过失,你还以简朴忠厚自居,这是欺骗自己或者欺骗上天呢?
你虽然没有做出邪淫的事情,但是你遇到别家漂亮的小姐,你一定仔细瞧看,你的心立即动摇,而不能驱除邪念,只是没有邪恶的因缘凑合而已,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你反省自己面对美色时,能像鲁国的男子(注)那样吗?你吹牛说终身无邪色,可以面对天地鬼神,真是胡说八道!
这些你发誓做到的戒条,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呢?你每天所焚烧的疏文,我都转呈天庭。上帝派遣日游使者,考察你的善恶,发现你数年内没有一件可记录的善行,只是在你独居时,看见你的心中充满著贪爱、邪淫、嫉妒、急功好利、不公平、高傲而轻视他人、希求回报、报复旧仇的念头。这些不好的念头,都已经被日游神记录下来了。上天的责罚越来越严重,你逃避灾祸都来不及,怎麽还在祈求福报呢?」
俞先生听了十分惊讶,惶恐地趴在地上,痛哭流涕说:「您既然知道我暗中所做那些事情,您一定是灶神,请您救救我吧!」
张老丈回答:「你读书明理,也应知道慕善为乐的道理。当你听到一句善言,心生激励劝勉;看见一桩善事时,非常兴高采烈,但是不久便忘记了。由於你的信根不深,没有恒心,所以平生的善言善行都是敷衍而随俗浮沈,何尝脚踏实地去做一件事情呢?你满腔恶意,起伏缠绵,还希望和责求上天给你美报,就好比种了遍地荆棘,却痴痴地等待稻米的丰收,那岂不是很荒谬吗?
从今以后,你应猛力摒除各种贪爱、邪淫、妄想等杂念,净化心念,时时存著善念,如果在能力范围内的善事,不希图回报,不务求名利。不论大小和难易,切切实实,耐心地做。如果力量做不到的善行,也要殷勤诚恳,充满著随喜的心,使善意圆满。第一要有容忍心,第二要有恒久心。切不可怠惰,自欺欺人。这样日子久了,自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你们家事奉我非常虔诚,所以我才特别告诉你这些事。只要你赶快勉励修持善行,便可能挽回天意!」
老丈说完,立即进入俞家的内室,俞先生随后跟进去。到了灶旁,那位老丈忽然不见了,俞先生这时候才明白他就是司命的灶神。
俞先生因此焚香叩谢,并且在次日(即农历元旦),拜祷天地,发誓痛改前非,实行善事。给自己取了一个别号,叫做「净意道人」,以表示自己破除各种妄念和恶想的决心。
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他还是杂念纷飞,不是怀疑就是懒惰,悠悠过日,心念依旧浮沈不定。因此,他在家中厅堂所供奉的观音大士圣像前,叩头叩到流血。他虔诚地发出誓愿,愿善念永保清纯,精进行善,如果自己有丝毫放纵,永远堕入地狱。
每天清晨,他敬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一百声,祈求菩萨暗中相助。从此以后,每一句言语、每一个举动、每起一个心念,都觉得好像有鬼神在旁,不敢欺心放肆。凡是对别人有帮助、对动物有利益的事,不论事的大小、自己的忙闲、别人的知不知、自己能力够不够,他都欢欢喜喜地去做,有时还委曲自己,直到善事圆满成就才停止。他随缘方便,广积阴德,并且逢人就以敦伦、勤学、守谦、忍辱与因果报应的道理,化导他们,不厌不倦。
每到月底,他便合计自己一个月的行为和言语,在灶神的神位前,上疏禀告。这样持之以恒,行善成熟,动则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
经过了三年以后,当时他已经五十岁了。这一年是明神宗万历二年(西元一五七四年),宰相张江陵会试完毕后,拜访同乡的亲朋好友,想为自己的儿子寻找明师。许多人都推荐俞都先生,於是他便应聘来到京师,并且携带著家眷。宰相十分敬重俞先生的品德,帮他进入太学。
万历四年,俞先生在京师参加乡试,而考取功名。次年,他又高中进士。
有一天,他进入宫中,拜谒一位太监杨公公。杨公公命令五位义子出来拜见俞先生。那五位义子都是杨公公四处寻找,选做为后嗣,以娱乐自己老年的。其中有一位十六岁的义子,俞先生看起来,似曾相识,问他的籍贯,对方回答:「我是江西人,小时候误入粮船,我彷佛还记得我的姓名和乡里!」
俞先生十分惊讶,叫他脱去左脚的鞋子,发现了两颗痣。俞先生大叫:「你就是我第三个儿子!」
杨公公也颇讶异,询问原由后,立即将这位义子送还俞先生,并且随俞先生回寓所。
俞先生急忙跑去告诉俞夫人,俞夫人抚著儿子大哭一场,血泪迸流,十六岁的儿子也哭了,他手捧母亲的脸颊而舐著她的双眼,俞母双目突然恢复光明。俞先生悲喜交集,不愿意再当官,想回故乡。於是,便向宰相提出辞呈。宰相非常赞叹他的义行,临别赠送许多厚礼,让他回乡。
他回到家乡后,行善更加努力。他儿子娶得贤妻后,一连生了七个孩子,个个抚育长大成人,而且都继承了他的书香门第。
俞老先生把自己遇到灶神,并且实行改过的事情写成文章,以训诫子孙。
俞老先生身心安健,一直活到八十八岁。大家都认为这是实行善事、挽回定数的果报。
这一篇传记是俞老先生的同乡后学罗祯所写的。
(《袁氏训子四书详注》附录第五十九页至六十八页、《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感应篇汇编》第一卷第三十四页至三十七页)
(注)鲁国的男子│《孔子家语》记载:鲁国有一位男子独自居住一间房屋,邻居有一位寡妇也独居另一间房屋。有一天夜晚,暴风雨来了。寡妇的屋子坏了,寻求庇护。鲁国的男子关著门而不接纳那位寡妇。鲁国的男子说:「我听说男女不到六十岁,不同居住在一起!」
寡妇问:「你为什麽不如柳下惠那样能坐怀不乱呢?」
鲁国男子答道:「柳下惠可以坐怀不乱,我却不行啊!我必须有自知之明,不可以勉强学柳下惠的坐怀不乱,才能达到最好的成效,而又不抄袭他的行迹!」(《袁氏训子四书详注》附录第六十二页)
广积福德,改变命运

邱普是琼山县(旧属琼州府,即今海南岛)人,家境富裕,好善乐施。
春耕时,贫民没有谷子或秧苗播种,邱普随便他们来乞借,等到稻米成熟了,他只收回谷本,不再要利息。有人故意赖债不还,他不计较。
有一年发生饥荒,邱普捐了数百石米救济灾民和乡里,可是各地仍然有许多人饿死在道路上,邱普买下荒郊野外的地,设立义冢,并且请人收拾遗骨,埋藏安葬。
邱普生了一个儿子,单名传。娶媳妇后生了一个孙子,单名浚。邱传年轻时便不幸去世,大家都叹息和埋怨皇天无眼,辜负好心人。邱普也相当悲伤,但仍安於命运。
邱普曾经告诉别人:「我小时候,遇到一位相师,他断定我富而不寿,无子无孙。后来,我又遇到占星家,他看我的八字,说我命短没有儿子,更不必谈到孙子了。他们的预言和推断都相同,我现在虽然失

500罗汉解签大全

印光大师推荐 观世音菩萨感应灵课
《观世音菩萨感应灵课》相传为唐代玄奘大师赴西天取经途中遇观世音菩萨慈悲摄受,令其预知前途祸福吉凶而传。今传世之本乃据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之影印本排印。明万历壬辰年春正月十五日,大明中宫皇后下旨京都“衍法寺”刻印流通,印施百卷,以便臣民决疑,令预趋吉避凶,阐明法宝,慈泽后人。此为《观世音菩萨感应灵课》之滥觞。
清光绪七年(1881年),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年二十岁时,趋南五台山莲花洞寺拜道纯和尚为师,剃发出家。出家不久,遭长兄遣回家严加看管近三月许。一日,大哥因事外出,二哥劳作于碾谷场,大师虔心占求《观世音菩萨感应灵课》,得“高明居禄位,笼禽得放生”之兆,便知出行时至,于是趁机潜回寺院。依此印光大师虔求《观音灵课》之事实,证知求《观世音菩萨感应灵课》决疑实符佛教本义,非迷信占卜可比。
印光大师云:“观音感应课者,俯顺世情,令卜休咎,以期同种善根之妙方便也。”故凡欲占卜决疑者,皆须恭敬称念“南无(读‘拿摩’)观世音菩萨”圣号。称圣号者,种无量善根,得无量福德。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有求必应,可为虔诚祈祷者决定重大疑难问题。观世音菩萨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遇此课本者,若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冥冥之中,自得菩萨护佑,一切顺遂。
我等有感于观世音菩萨广大灵感和慈悲精神,谨依原本,详细校勘,印制流通。望有幸得到此课本者,恭敬虔诚,谨依印光大师之开示作法以决所疑,不可亵渎轻慢。祈愿大众见闻随喜,善根增长,常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消灾免难,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万事顺遂,是为至祷。
《观世音菩萨感应灵课》
此观音神课异常,网络上虽然流传不广,也有许多误差,但我结合几个版本重新核查记录,现在的版本决定可行,若有师兄有兴趣,可以学习,在未来的路上能为自己帮助很多。至于是否正确,师兄们都学佛,结合自己的修行应该能看出个大概。
●黑色实心标记为字面○空心标记为背面
1、占者必先净手诚心,先在观世音菩萨像前焚香祷祝礼拜,若无菩萨像,则即向此"课本"焚香礼拜。用硬币或铜钱五枚,在香烟上熏过。放在掌中摇几摇,心中默祷所问之事。两手高举,连摇数摇,顺手排为一行,对照卦象,便知吉凶祸福,成败兴亡。
2、口中念道:「紫金化身千百亿,白衣妙相三十二。稽首圆通自在尊,沙界咸称大悲主!南无大慈大悲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今有祈祷弟子某,所求某事,未决忧疑,请垂感应!愿赐证明!」
3、如何知道所求的卦是否正确,这个一靠自己对观世音菩萨的信心,二靠自身学习的精进程度。聪明人对比一下不难知道,另外念观世音菩萨时要念一千遍,若很急的话可适当减少。
4、末学用此观音神课无一不准,灵的让人惊讶。记得华山思过崖师兄的放生文章里有提到过观音神课,名字叫修一个上上签,呵呵,我们的目标是年年上上签,日日上上签,时时上上签。
第一《星震卦●上上》
●●●●●
凤临丹阙。灵龟降吉祥。祸除福禄至。喜气自洋洋。
此卦求财大吉。正宜出入欢娱。官词口舌并消除。病人起离床席。
求官目下成就。行人早晚还归。祸除灾散福盈余。最喜高明宝贵。
断曰:求官得位.考试得意.讼事有理.病者安宁.
求财十分.寻人得见.婚姻得成.买卖十分.
第二《从革卦●上平》
●○○○○
旧迹宜更改。新事好进程。龙门鱼化跃。凡骨作神仙。
此卦求财大利。谋望定有归期。病人痊瘥离床席。凡事经营有理。
行人还家立事。在处必有食衣。春来花发更何疑。千事百无阻滞。
断曰:求官小就.谋事有成.讼事宜和.病人无妨.
求财七分.走失有望.婚姻有成.交易有功.
第三《曲直卦●中平》
○●○○○
动用因风便。求财可托人。喜逢戊己曰。事事可遂心。
此卦求财微细。病人不保朝夕。行人出外得延迟。官事经营无理。
所求不得成就。谋望难称心机。时来雨霁自光辉。看先忧后喜。
断曰:求官得位.谋事先成.讼事宜和.病人无妨.
求财不多.寻人不见.婚姻可定.交易大利.
第四《润下卦●小平》
○○●○○
船泛江湖内。滩边获宝多。更宜将大用。灾散福来居。
此卦心尤顿解。所求百事可成。只宜进步获康宁。投托高人有庆。
恰似寒炉发焰。犹如枯木逢春。更宜雨过散浮云。放出一轮明镜。
断曰:生意得利.谋事可成.求财八分.病人得安.
讼事有吉.寻人得遇.婚姻有成.交易有成.
第五《炎上卦●下下》
○○○●○
凶卦按南方。灾难不可挡。官司多不利。目下有灾殃。
此卦多怀恐惧。常常犹豫心头。进之有喜退之尤。目下且宜守旧。
苑内有花凋谢。黄菊直到新秋。时来运至莫怀愁。不久自然成就。
断曰:求谋有害.出门平下.讼事无理.婚姻不成.
求财落空.寻人不见.交易不遂.行人不至.
第六《进穑卦●中平》
○○○○●
且安君子分。勿用小人言。凡事皆当谨。作福保安然。
此卦凡事阻碍。先需破散钱财。行人在外未回来。病者难得痊愈。
所求未获成就。莫尤运拙时乖。且需谨慎目前灾。向后永无祸害。
断曰:说言未遂.考试不利.出行错误.病人不安.
讼事不利.谋事不成.婚姻难成.求财不利.
第七《进求卦●上上》
●●○○○
国治人安泰。家钱渐渐昌。有财求望吉。有福亦平安。
此卦求财遂意。所干宜用庚申。行人在外获珍珍。病来百无所损
官事口舌有理。最喜成就婚姻。高人一见便欢欣。福禄重重有准。
断曰:求官得位.谋事有成.讼理得宜.病人安愈.
求财十分.卒生贵子.婚姻有成.家宅大吉.
第八《进保卦●上吉》
●○●○○
好德承天佑。门招百福臻。贵人相助力。获福尽欢欣。
此卦辛入癸水。阴中贵人扶持。求官定着紫罗衣。行人出外获利。
炉内明焚香火。空中暗助神祗。子孙团聚尽欣嬉。所求遂心如意。
断曰:求官得位.谋事有成.占讼事和.病人可安.
求财九分.婚姻有成.交易有成.家宅大吉.
第九《获安卦●中吉》
●○○●○
目下如冬树。枯木未放花。看看春色动。渐渐发萌芽。
此卦心多犹豫。先忧后喜无疑。行人在外锦衣归。疾病盘榕迟滞。
婚姻和合荣显。官事岂有参差。恰如花柳斗芳菲。目下与人和气。
断曰:讼事和吉.病人无妨.求财容易.行人即至.
家宅大吉.婚姻可成.交易可合.六甲生男.
第十《随心卦●中平》
●○○○●
春日融和气。衰残物再兴。更逢微细雨。德泽又还生。
此卦求财吉利。行人衣锦还家。婚姻和合并无差。口舌是非都罢。
一旦加官进禄。称心富贵荣华。今生再种福田芽。来世堆金无价。
断曰:求官得位.谋事大吉.占讼可和.婚姻成就.
求财十分.病人可愈.交易可合.家宅平安.
第十一《灾散卦●大吉》
○●●○○
灾散祸门闭。喜庆福门开。目前相逢处。须当得横财。
此卦上和下睦。自然喜庆无忧。更宜四远把财求。名利随心成就
旱苗忽逢甘雨。顺风好驾孤舟。一江春水向东流。百事安然无咎。
断曰:求财十二分.交易顺遂.出行大吉.疾病不妨.
占讼事和.谋事可成.婚姻成就.六甲生男.
第十二《进取卦●上上》
○●○●○
进取逢通达。寒儒衣锦归。何人占此卦。凡事任施为。
此卦进用吉兆。唯宜拜相封候。贵人接引上高楼。合得金章紫绶。
财利求来百倍。行人称意无尤。一轮明月正当秋。照彻乾坤宇宙。
断曰:求官事吉.谋事合心.讼事有理.病人痊愈.
求财九分.行人立至.寻人自来.出行大吉.
第十三《暗昧卦●下凶》
○●○○●
井底观明月。见影却无形。钱财多散失。谨慎得安宁。
此卦申克戊已。干事堪叹难成。败财损物失人情。莫与小人争竞。
万事不宜守旧。动进方有期程。好将香火供神灵。可保时中吉庆。
断曰:求谋不遂.出行不宜.子女不成.寻人不见.
求财不得.交易不就.家宅平安.讼不得理.
第十四《安静卦●下中》
○○●●○
心思多不定。求谋未得成。忍耐方为福。守分免灾星。
此卦只宜守旧。回避不可张罗。谨身节用得安和。随分随缘且过。
若要堆金积玉。恰如一枕南柯。好从静处念弥陀。禳度解除灾祸。
断曰:功名不遂.出行不妨.讼事和.谋事必成.
求财不利.寻人不见.婚姻成.家宅平见.第十五《阻隔卦●下凶》
○○●○●
衰木逢春少。孤舟遇大风。动身无所托。百事不亨通。
此卦繁兴阻隔。谋望不遂心头。只宜守旧在林丘。愁虑更逢多咎。
莫望加官进禄。休思宝马轻裘。但行平等莫刚求。祈祷神天护祐。
断曰:求谋不利.出行不宜.求财不成.寻人不见.
六甲生女.心求和吉.婚姻多阻.交易不和.
第十六《保安卦●平吉》 ○○○●●
日出照四海。光辉天下明。进身和合吉。百事自然成。
此卦丙已无战。自然百事安康。不宜守旧进前昌。行人在外无障。
争讼官词有理。求财遂意祯祥。看经念佛保安康。滚滚公侯荣望。
断曰:求官有望.六甲生男.出行得意.占讼事和.
求财十分.谋事可成.婚姻可成.口舌消灭.
第十七《喜至卦●中吉》 ●●●○○
众恶皆消灭。端然福气生。如人行暗夜。今已得天明。
此卦刚柔之兆。凡事只可谐和。伏低作小作争他。忍者消除灾祸。
君子时乖运拙。小得逞偻傩。 黄花直至正秋过。自有清香远播。
断曰:求官得位.谋事可成.占讼得和.求财八分.
婚姻大吉.病人痊愈.寻人可见.出行得财.第十八《保全卦●中平》 ●●○●○
年来少灾害。先祖积阴骘。若言干办事。皇天相助力。
此卦一切成就。更堪百事亨通。家门兴旺永无穷。抱德正宜进用。
行人不久当至。病人体态穷通。是非舌尽消融。祸去福来远永。
断曰:出行平安.谋事先难.口舌不妨.讼官理吉.
求财六分.孕生贵子.婚姻先进.交易可成. 第十九《犹豫卦●下下》 ●●○○●
此卦恍惚多。财帛暗消磨。婚姻反成害。人事不谐和。
此卦凡事不遂。经营未决尤愁。受恩深处反为仇。提防小人争斗。
口舌且须谨慎。名利莫苦贪求。秋来雨过五云收。明月光辉宇宙。
断曰:求财不遂.出行有阻.讼事难成.寻人空亡.
求财不吉.交易不成.婚姻不成.病人沉重.第二十《丰稔卦●上上》 ●○●●○
丰富时时进。钱财格格高。
经营多得利。兰蕙似蓬蒿。
此卦三星将济。年丰物富家豪。凡当谋望转增高。出外行人即到。
疾病不医自好。是非口舌潜消。若能念佛不辞劳。象简乌靴纱帽
断曰:求官遂心.谋事成就.寻人得见.婚姻可成.
求财八分.病人无妨.出行通达.家宅平安. 第二十一《得禄卦●吉》 ●○●○●
高明居禄位。笼禽得放生。出入多财宝。更宜远方行。
此卦只宜升进。不可守旧延迟。命中合着紫罗衣。远投高人有喜。
求财遂心满愿。干事莫得狐疑。谢天谢地谢神祗。孚佑重重喜气。
断曰:求财十分.交易得利.口舌可消.病人可安.
讼事理和.谋事可成.婚姻可成.孕生贵子. 第二十二《明显卦●吉》 ●○○●●
明月正当天。清光午夜圆。纤毫云翳息。万里得凝然。
此卦先前暗昧。于今皆已分明。求财干办好经营。下水张帆风正。
官事口舌消灭。病人渐得身轻。炉香热处紫烟生。眷属安然吉庆。
断曰:求官得位.谋事合成.占讼事和.求财八分.
婚姻可成.行人即至.寻人可见.出行大吉. 第二十三《福禄卦●吉》 ○●●●○
福禄得安康。声名自进昌。所得皆遂意。万里好风光。
此卦进用之兆。祸退福至无涯。求财称意恣奢华。锦绣雕鞍骏马。
所望无不从愿。行人衣锦还家。三十二卦最为夸。福禄增崇者也
断曰:出行大吉.谋事称心.口舌不生.讼事和吉.
求财九分.行人自至.婚姻可成.交易遂心. 第二十四《凝滞卦●下下》 ○●●○●
赢马登途远。饥人走远途。进身皆不吉。凡事可消祥。
此卦阻隔之兆。凡事所干迟延。不宜出外离家缘。欲要求财难见。
口舌翻成官事。提防疾病牵缠。若求安稳免灾愆。预告神灵方便。
断曰:求谋不利.出行破财.讼求人和.有孕生女.
求财折半.病人沉重.婚姻不老.家主有灾. 第二十五《显达卦●吉》 ○●○●●
三姓俱相伴。祥光得共生。果随心造化。万事自然成。
此卦荣旺之兆。行藏尽用堪为。所求之事应心机。成就万无一失。
病者即时痊愈。官词无虑无疑。求财谋望最堪宜。动止施为亨利。
断曰:求官受封.口舌消化.占讼事和.求财九分.
行人即至.交易和合.病宜保养.六甲生男. 第二十六《福厚卦●吉》 ○○●●●
离别重相见。不知事尽通。所求皆随意。身乐得从容。
此卦相生之兆。凡为吉庆无虞。安然快乐自宽舒。和合尝心色虑
买卖经营无阻。是非口舌消除。行人出处数年馀。今日欢迎会聚。
断曰:求官得位.行人即至.出行有财.讼有人和.
求财九分.寻人必至.婚姻有成.病人无妨. 第二十七《太平卦●吉》 ○●●●●
春雨滋庙稼。何愁不广收。自然心得乐。安然总无忧。
此卦犹如冬树。看看际遇新春。枯枝得雨再芳芬。群卉悉皆萌润。
九横三灾殄散。百非万祸离门。荣华富贵恣欢欣。绝胜增奇利顺。
断曰:六甲生男.行人即至.讼事可和.求财九分.
出行大吉.病者作福.考试进步.婚姻可成.
第二十八《颠险卦●不吉》 ●●●○●
迢迢途路远。看看日坠山。此心无可托。所作事艰难。
此卦凡事迟滞。犹如车陷淤泥。程遥路远日沉西。无托无依无济。
投托少逢相识。求财不见毫厘。不如闻早念阿弥。自有神天孚庇。
断曰:求谋不顺.出行不可.求财折本.行人不至.
讼事不利.婚姻不许.谋事不成.病人不吉.第二十九《开发卦●平》 ●●○●●
蚌中珠自现。石内玉争光。进财求望吉。有祸不成殃。
此卦谐和之兆。命中禄位迁高。乌靴象简紫罗袍。宝马金枪夹道。
占病早获全愈。求财即得丰饶。修心念佛志坚高。散虑逍遥绝恼。
断曰:求官上任.出行平安.行人自至.讼事宜和.
求财六分.婚姻可成.病人得安.交易无难. 第三十《鹰扬卦●吉》 ●●●●○
征战逢威力。旌旗引驾归。功成名位就。门户有光辉。
此卦凡事大吉。命中天禄乘阴。动容喜得贵人扶。官位声名高举。
福至重重有据。灾消寂寂无馀。身安心乐且宽舒。积玉堆金满库。
断曰:谋事得成.婚姻可成.占讼事和.求财九分.
行人大吉.交易宜远.病人可愈.六甲生男.
第三十一《后吉卦●平》 ●○●●●
离水得到岸。过桥获度安。重重忧险过。荡荡自心宽。
此卦心怀尤虑。所求未得自然。求官进相望高迁。不见随心满愿。
自觉重重有阻。谁知渐渐当权。看锦色耀重添。官禄增崇荣显。
断曰:考试小利.出外顺遂.出门平安.占讼事吉.
求财五分.寻人不见.谋事晚成.有孕生女.
第三十二《绝迹卦●凶》 ○○○○○
尘埋青铜钱。美玉陷淤泥。何时重出世。再得显光辉。
此卦尤疑之兆。所为暗昧不明。只宜守旧不宜行。口舌是非灾病。
一切所求不遂。百般谋望难成。不如向善早看经。免致磨砖作镜。
断曰:求官难保.出行不利.行人有病.讼事不利.
求财折本.病人沉重.婚姻有灾.谋事不成.

请问归元寺罗汉解签500罗汉中右臂缠绕有一条龙的是哪位尊者

十八罗汉的第十七位我们常说的降龙罗汉,即是「迦叶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据《法住记》说,以上十六位罗汉是佛陀的十六位大弟子,佛命他们常驻人间普渡众生。
另一说法是第十七位罗汉是《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尊者」。
传说古印度有龙王用洪水淹那竭国,将佛经藏于龙宫。后来降龙尊者降服了龙王取回佛经,立了大功,故称他为「降龙尊者」。
数到了这个说明你的运气不错。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