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中阴符是什么意思

到底是阴符还是阳符?

关于“阴符经”这三个字,古注中最后这样总结:阴者,暗也,默也,人莫能见,莫能知;符者,契也;经者,径也,道也,常也,常行之道,经久不易之谓。阴符经,即神明暗运,默契造化之道。默契造化,则人与天合,一动一静,皆是天机,人亦天矣。会得阴符经三字,则经意可推而知矣。 以上,我们对“阴符经”题目的本意,作了点解释。按这种解释,本经可以称之为“暗合经”。那么,为什么要“暗合”,能不能“明合”?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禅宗中,那位被尊为“古佛”的赵州禅师,与他的师父南泉普愿禅师,合演的一则公案:
泉(南泉)上堂,师(赵州)出曰:明头合,暗头合?泉便下座归方丈。师曰:这老汉被我一问,直得无言以对。首座曰:莫道和尚无语,自是上座不会。师便打一掌曰:此掌合是堂头和尚吃。
“明头合,暗头合?”当然就是问明着合于道,还是暗着合于道?公案中南泉的回答是“泉便下座归方丈”,那这表现,是明合还是暗合?或者干脆说,到底合没有合?这个地方窥得破,那么到底是“阴符”还是“阳符”?自己肯定就心头有数了。结合张伯端说的“悟虚合道”,那么,“悟虚合道”是明合还是暗合?“阴符”还是“阳符”?这些地方需要自己去悟一悟。当然,这个地方举这则公案,是想说“明合”也罢、“暗合”也罢,我们其实可以对照着来体会。 《阴符经》用词用句“备识天地意,献词犯乾坤”嘛。就好比我们这里在讲与道相“符”,事实上,一个人真的“符”了的话,他哪里谈得上是“阴”符或者“阳”符?符就是符!说阴说阳都毫无关系,说阴说阳,也都仍然还是它!所以,相对的语汇,其所指,很可能就是同一个东西。我们不要被语言文字表面的意思所蒙蔽。总之,什么阴符哟、阳符哟,类似这样具有“相对性”的语汇,在后面我们讲正文的时候还会遇到很多。比如生、杀;动、静;神、不神;奇,不奇;邪、正;恩、害……等等,我们不要被这些语汇障住自己的眼睛。“文以载道”,要知道这些具有“相对性”的语汇,它仅仅只是为了传递作者想传递的“道”,所以,用这样的语汇,作者有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在实质上,任何语汇的意义,总是人为定义的,与所传递的道理本身,是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而且,在文中的很多地方,这些看似相反、相对的语汇,其实指的恰恰是同一个意思。甚至根本就是同一个东西。这里先把这点提出来,后面遇到有这些相对语汇的地方之时,我们就不再专门说明了。 从“观”字开始 前文,我们花了数万字的篇幅,却仅仅只讨论了整部经的题目“阴符”二字,其实也就是对我们学修过程中,应该以何为本、为体,预先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下面,我们开始正式讨论经文的内容。从这里开始,涉及技巧、方法的东西,慢慢会多起来,希望我们大家还是要时不时地回到前面这些内容上来,不要被下文种种的技巧与方法,给遮住了眼睛,以至于最终搞得本末倒置。 下面,先看经文的第一句: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第一个字:观——谁观?怎么观?观什么?以下分别来讨论这几个方面。 谁观?观,是我们“心”的一种功能,就是我们的心显示出来的:察知、了解、分析、猜测、猜度、琢磨、判断、推理、选择……等等方面的功能。 怎么观?我们的心具有“观”的功能,这项功能,概括起来包含了三个方面:一个,观外界的环境、景象,这是“空间”上的观,是“点状”的;第二个,观事物在时间线上前后的演变规律,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消亡的过程等。这是“时间”上的观,是“线性”的;第三个,观自己的心,观自己的起心动念。这是“自观”,就是“观心”。把“观”分为这样的三类,其实是很勉强的。因为无论是“观外境”,还是“观事物的演变”,最终都会回到“观心”上来。也就是说,其实真正的“观”只有一种,就是“观心”。后文我们把“观”分成三类来讲,将相应为大家说明,另外两种“观”是怎么回到“观心”上来的。总之,我们在这里先要明白一点,那就是所有的观归根到底只有一种,就是观心,除此而外的,都是权且的说法。 在这里,可能有些朋友会有疑问:经文讲的是“观天”,我们却准备讲观外境、观事物的演变以及观心,这似乎与“观天之道”,没有关系啊?其实,古人早就讲过“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相应”,观天与观心,从根本意义上讲,是没有区别的。这包含两重意思。第一个,基于“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思想,道家经常讲的“心机动,天机动”,将天机与心机,看成是同一个东西。所以,观心与观天,也就成了一回事;第二个,“天人合一”这四个字的内涵,远非后人从字面上去理解的那样,有个“天”,又有个“人”,它们二者可以“合一”,这四个字的意思,是直接表明天与人本就是同一,本就是一体,本就是一个东西。天即是人,人即是天,并非先是二,然后再来合一,原本就不存在合与不合,原本就是同一。正因为如此,所以观天道与观人心,是毫无二致的。 以上所说的“天人合一”,可能很多朋友会将其做为一种“道理”来领会,或者是将其当作为一种“逻辑”上的思辨。如果是这样,则在修道与悟道过程中,必会走弯路。比如,没有认识到天人本就是一,而认为要“合一”,则在修行过程中,自然会去寻求某种合一的方法,或者寻求某种合一之后的感受,如此,则早已走错了路子,事实上反而是将人与天,给分割开了。这个话题,可能会扯得很远,这里先放一放不再多说。我们继续往下聊,后文很多地方自然会涉及这方面的一些见地。总之,我们一定要明白“天人合一”这四个字,并不是哲理或者思辨中的东西,而事实上是对现实真相(现量)的描述。不管是否能够理解这点,建议大家都不妨先将其作为自己的“决定见”。佛家的“观” 以下,我们借鉴佛教的说法,对三种“观”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并将说明前两种观,是如何回到“观心”上面去的。把佛家的观法讨论完毕之后,我们再讨论道家本身,是如何来实践这个“观”字的。现在先看佛家的说法,如下所述。 第一种,观外境。以天台宗“止观”法门中的“历缘对境观”为例。“历缘对境观”,要求我们在经历不同的缘、境的时候,随时随地,就在当下,突然“定”下来。面对面前的境、面对面前的缘,像看电影、电视一样地“观”,把自己摆到环境、机缘之外去。这种观,是空间上的,是“点”状的。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忙这忙那、干这干那,其实我们的心,经常是处在“无意识”状态之下的,甚至可能我们是在睁着眼睛“作梦”我们自己也不晓得。这种让自己随时随地“定”下来的方法,其实相当于是对自己意识的一个“强化”。在这刹间让自己的心清醒一下,以摆脱“无意识”的状态。在这种“定”中,我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感觉到自己当下正处的境、缘,久而久之,我们就能察觉我们平时“无意识”之时,潜在之中真的会“睁着眼睛作梦”。那么下一步,也才谈得上将我们的心与意“合一”,也才体会得了什么是真正的专、心、致、志。专就是“抟”,就是捏合,就是捧在一起的意思。致,当然就是达到的意思。 我们在平时,随时随地把自己摆到当下正在经历的种种缘与境之外去观,把自己的心从境与缘中“跳”出来。养成习惯了,我们在睡梦中的时候,也会条件反射地将自己摆放到梦境之外去,慢慢就能“在梦中作得主”。密宗也有类似说法“动时修止静修观”。动时,修的是“止”,是让自己的内心,停下来,或者至少是让自己的心,缓慢、柔和下来;静时,修的是“观”,黩默观察自身或者外界的种种现象。显教与密教,都非常重视对梦境的体验。显教学修中强调修行人要能在梦中作主,甚至更进一步,还要人说出“无梦无想时,主人公何在?”。密宗则有专门的“梦观成就法”,那是一种专门针对梦境、利用梦境进行修炼的方法。其实,无论是显教的说法,还是密教的作法,说到底,就是要让我们对自己的心,特别是对日常之中自己观察不到的,更为深层细密的潜意识,有所了解与把握。 事实上,心与境其实是不可分的,见境即是见心,见心即是见境。比如说,街边上一个衣衫褴褛之人,有人看到了心生同情,于是有如何如何的行为;有人看到了心生反感,于是也会有如何如何的行为;还有人看到了,无同情也无反感,那么仍然有他的对待与处理行为。同样的一个“境”,但人的心性不同,所见与所感也就各异,对待的行为相应也就不一样。那么,“见境即是见心,见心即是见境”,从其见境之后的行为,也就不难知道各人的心性。反之,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心性,同样也不难推知其人见境之时的行为。所以,我们在见到种种不同之境时,最好还是返观一下自己的心态,然后不妨品味一下,那些与自己不同的心态,在见到当下的这个境之时,与自己相比,会有什么不同的行为?在这里,我们还得要先去掉主观,不要首先认定自己的心态与行为,才是正确的,从而否认其他的心态与行为。如此慢慢调整自己,我们的智慧与眼力,也将会随之渐渐增进。 佛家经常讲“顺逆莫违”,意思是说无论顺境也好,逆境也罢,我们都视其为当然,进而处之泰然。但如果真正要作到视其为当然并处之泰然,首先我们的内心就不要有什么顺或者逆的感觉。否则,纵然表面上像是处之泰然,恐怕那也仅仅只是在勉强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的“顺逆莫违”。比如有些修行之人,坐在禅堂里,布置好环境,调整好光线,点上价格不菲的薰香,他就心安理得地可以“静”下来。如果把他弄到杀鸡杀鸭,鸡鸭惨叫声不绝于耳的集市去,或者弄到臭烘烘的茅坑边去,再或者大热天身边有几只嗡嗡乱叫的蚊子在飞,你看他还能不能静下来呢?把一个见地没有到位的修炼之人弄到上述环境中去,他暴跳如雷或者心烦意乱,完全可以预见。显然,其人心中对净、秽、美、丑的分别之心,就是他烦乱的根源。 前文我们曾谈到,一个人是否有厌烦、憎恶之心,是其是否已得道的标准。从上述例子我们不难看出,顺逆莫为,并不是想象地那么容易做到。见境即是见心,如果真正能对任何境界都一视同仁而不起区别,那这个人必定能在任何境界之中,静下来。因为,杀鸡杀鸭的集市与静谧的禅室,对他而言是没有区别的。境的区别既然已经消失,那么心中的纷乱,本身也必定随之消失。佛家将上述道理总结为四句话“能由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这四句话中的“能”,就是指我们那个能向外观察并思考的功能,也就是假名的所谓“心”。“能由境灭”四个字的意思就是,如果境不存在,则我们那种能向外观察与分析的功能,也不会显现出作用。简单点说,上面四句话就是:境灭心灭,心灭境灭;境由心生,心由境生。所以,还是回到我们经常讲的老话上来:观照自己的心念,警觉自己的心态吧。如果我们没有厌烦、憎恶之心,则杀鸡杀鸭之境也并非恶境;如果我们有厌烦、憎恶之心,则哪怕是在静穆、薰香的禅堂内,也必有让人心烦之物!主观或者说心态,依然会在这些地方起作用。佛家修行的一个重要立足点,是为了“了脱生死”。如果不能达到顺逆莫违、莫逆于心(没有什么逆的东西在心里)的程度,则了脱生死就是空话。一旦真正达到顺逆莫违、莫逆于心,则自然会对所谓的了脱生死,有感觉。简言之,如果听到鸡鸭惨叫对修行者来说都是折磨的话,生死到来之时,又哪来能力应付?那种只能在静室、净地之中进行的所谓修行,未免只是儿戏。 禅宗衡量一个修行之人是否有所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不与一法为敌”,不与任何一个理论、方法等为敌。真正能够“顺逆莫违”,当然就能体会“不与一法为敌”,进而,也就能“不与万法为敌”。能够这样“万法等观”,也才谈得上“立处即真”。如果我们在面对“境”的时候,心里面都有这样那样的种种情绪,那么要想在面对“法”的时候能“等观”,恐怕同样不可能。因为法,远比境,更加细微。所以,我们不妨从面对境的时候开始训练自己,有意识地观照自己对境之时的心,慢慢调整,逐步,再训练自己面对种种法之时的心态,那么将心态调整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也就并非是什么难事了。这里,也可以更加明白地看出,心与境,确实是密不可分的。禅宗常说“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观境”从根本上说也就是“观心”。《阴符经》后文也强调说“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机在目”,同样指明了心与境的关系。道家与佛家,在这些地方,完全是“通”的。所以,“观境”,最终会回到“观心”。 我们在面对任何理论、观点、思想、见解之时,能够不与一法为敌,能够顺逆莫为,在面对任何外界环境、事物之时能够等观,那么,我们的心智与思维就能够“无烦”,不会有厌烦,更不会有厌恶。如此,我们在修禅定之时,才有可能品味到“无烦天”那种清凉偃寂的定境。事实上,禅定,仅仅只是一种心境,是心反映或者构造出来的一种“境”。而思维,从属于心智。心智与心境,在甚深层面上其实是一个东西。如果思维中有厌烦感,或者有很多事情理不顺,则心智必定是乱的,相应,心境,必定也是乱的,修禅定时想要“定”下来,也就没有可能。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实修禅定的朋友,希望一定要重视。我们只有先将自己的思维理顺,思维之中不再有障碍,心智才可能是通透的;心智通透,心境也必然通透;如此,通明剔透的禅定是不求而自得。当然,纵有如此之禅定,也仅仅才只是入门。因为一切心智与一切心境,终归还得完全舍弃,才可能进入假名的所谓“无心”。无心之后,还有没有禅定或者智慧?——阴符! 禅,这个字,在最初的时候意译为“思维修”,我个人觉得,思维修这三个字,其实译得非常准确。思维有定准、有定法,心智上面已经有了“决定见”,不再随便动摇,那么修禅定时,才可能有相应的、真正的定境。如果思维都还处在东奔西跑的状态,今天这个方法,明天那个大师,后天又某本经论……像这样没有一个真正的“确定信”,修定之时,必然也不可能有效果,因为潜在之中,有“疑根”。疑根,会在修定之时扰乱自己。比如,会担心这个方法是不是足够圆满?那个方法会不会有什么偏差?这个上师曾如此如此讲过,那个大师又曾如彼如彼说过……这潜在的疑根一升起,修定就是空话!除了打妄想之外,思维本身就没有定下来,哪里会有什么禅定?所以,先对“思维”下功夫,思维有定准了,不疑了,修定也就不是难事了。这段话,大家要好好品味。其实真正说到底,根子上的问题,还是“盗心”,我们总想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结果,就会在面对种种修行方法、面对种种大师理论之时,取舍难定,从而产生“疑根”——说到底,就是自己有偷心,有盗心,总想着利用修炼的方法谋取尽量大的利益,所以才会生疑。疑,真正的根,就是一个盗字嘛!佛家戒律中的“不偷盗”,其实就是要我们去除自己的偷心,只要这个偷心的根子没有去掉,修任何方法,都是白搭!白搭还好,更可怕的,是可能为达某种目的,以坚固的执念,修成一些邪道上的东西!或者,是在坚固执念的作用之下,把自己“修”成一个神经病人。所以,“无盗心”这个本,千万要贴在自己脑门正中,时时警觉。 以上讨论的,是空间上的,点状的“观”。这种“观”返回到内心,对应的就是“定境”,就是“定”。这句话大家要记住,因为可以与下面时间上的、线性的“观”,相互比较。 第二种,观时间线上的因缘。以佛家的“因缘观”为例。“因缘观”,要求我们对一段时间,比如对最近一年两年,或者三年五年、十余年……自己面对的事情的种种机缘、种种现象进行分析、捉摸、推理,体会中间包含的前因后果。“因缘观”的要点,有两个,一个是观察事物发起之时的“因”,一个是观察事物变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缘”,两个要点结合起来,看看在时间线上不断出现的“缘”究竟会对这个“因”的发展、演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反复不断训练,我们就能逐步看清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些内在规律。 跟“历缘对境观”不同,“历缘对境观”是空间上的,是“点”状的;“因缘观”,是时间上的,是“线”状的。如果我们善于进行“因缘观”,慢慢我们就会发现,“天道”的核心其实就只有两个字——“因果”。因果,就是体现在时间线上的,前后事情相互之间的关系。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红楼梦》所写的内容,前后也就只是十来年的时间,整个荣宁二府,就由盛转衰了。其中的因果,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凤姐给了刘姥姥一些好处,就直接影响到后来她的女儿“巧姐”的境遇——在被人贩子卖了之后,刘姥姥将其赎了出来。整个《红楼梦》说起来其实只讲了这两字——“因果”。 其实,整部《阴符经》,后面要讲到的很多东西,都跳不出“因果”这两个字。随便举点例子,比如“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等等,都包含着“因果”。因果,就是天道的核心。这个“因果律”,我们也应该通过自己的“观”,把它形成“定见”,固定在我们心里面。 以我们大家为例,现在我们大家都坐在这里共同学习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是因为什么机缘到这里来的?这个机缘肯定不尽相同,但“因”,肯定是一样——大家都是因为对传统文化有爱好,有兴趣,所以才会到这里来。这个“心因”肯定早在很多年之前就已经有了。但光有因还不行,还得有相应的缘,大家才可能坐到“这里”来。否则,虽然同样是这个“因”,但大家可能就会坐在另外什么什么地方学习去了。那么,如果我们把这个“因”拿掉呢?如果你从来就对传统文化没有丝毫兴趣,而是对另外的什么有兴趣,比如,对核物理有兴趣,对摇滚乐有兴趣,对“行为艺术”有兴趣……那么,相应的“缘”展开,你这几年的生命经历恐怕就是另外的样子了。谷种只能长成稻子,麦种只能长成麦子。但长出来的稻子、麦子会是什么样?决定于这个种子成长过程中种种的缘,比如,雨水的多少,土地的肥瘠等。所以,因,会决定长成什么样的果;而缘,会决定果的大小、外观。我们的“心因”也一样,所以,佛教经常讲“菩萨畏因”,其实就是畏这个“心因”,畏“最初”起心动念时的“念头”,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念头最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那么,站在“心因”的角度来看,对国学有兴趣与对编程有兴趣、对摇滚有兴趣等等,完全没有本质区别。都仅仅只是人的一个念头而已。所以,万法平等,所有的“法”,都仅仅只是些念头的堆积。学佛学道学国学,比之于学物理学编程学艺术学经济管理等,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是完全“平等”的,都只是念头在时间线上的延续而已。并不存在谁比谁更“崇高”、更“伟大”。但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佛学道学国学的朋友,学着学着,就冒出些莫名其妙的“使命感”来了。这种心态好不好我们不必讨论,但我们说过,我们要注意警惕、反省自己的“心态”,至少来说,出现“使命感”这种心态,其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还是应该自己去把它找出来的。有些人虽然没有什么“使命感”但一遇到有使命感的其他人,往往就会被“感召”。为什么会被感召?心因是什么?根柢下面有些什么?自己最好也还是要“自觉”一下。
我们人生的命运,往往就是我们自己一个念头、一个念头,在时间线上“连续”而成的结果。我们的念头,总是处在分辨与取舍当中。这种时间线上持续的分辨取舍,就会构成我们的“命运”。比如,你选择了学这个,不学那个;干这个工作,不干那个工作;或者你选择了与这个人交朋友与那个人断绝关系等等……这些所有的“选择”集中到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形成了我们的命运。所以,命运,也就是念头、特别是念头进行“选择”之后的结果的总合。我们对自己的“念头”有了观照,自然会对自己的命运有所觉悟——如果说观察自己的“命运”,算是“因缘观”中的一个方面的话,那么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出,“因缘观”观察自己的“念头”,其实也就是“观心”——与上面的“历缘对境观”,没有本质的区别。“因缘观”最终还是会回到“观心”上面来。
上文其实还有另一个层面的意思。我们进行种种选择,而选择之时的标准,往往是欲望或者观念。简言之,我们面对一大桌菜,吃这个不吃那个,有欲望在其中起作用;而我们选择什么工作,选择什么立身处世的方式,则有观念、观点在背后起作用。如果我们拿掉先入为主的观念,去掉潜在的贪执,则我们进行选择与判断之时,其可选幅度会骤然呈几何级数上涨。所以,道家讲的“弃圣绝智”、“能婴儿乎”,不但不会让我们的生存范围变窄、让我们的眼界变小,反而会使我们“眼界大开”,从而能够从更为广阔的范围中,去看待与处理自己身边的事项。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对事物变迁的“因”有更为准确的认识与把握——这,就是传统之中所谓的“开智”,智慧已经打开了。 不过,还是回到自身,不管因怎么怎么样、缘怎么怎么样,我们自己终归仍然还是自己。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可能被画上画,可能被拿来做包装盒,可能被写上字,可能被印成书……但终归,纸还是纸,不是画,不是盒,不是字,不是书……那么,什么是最“原初”的自己呢?一问这个问题,就会回到《通书》的“诚而已”上来。我们在社会上与人打交道,各人不同的身份地位等等,常常对这个交道产生深远影响。如果像上面所说这样,两张白纸见面,那就是真正的坦诚相见。或许,这两张纸,一张是包装盒另一张是人民币,但只要去除外在的这些形象,他们又那里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我们自己被自己后天经历了种种因缘之后的这些社会角色给“蒙”住了,那么我们也就把自己给“搞丢”了。说不定到头来,会搞得连自己也不认识自己……去掉种种的外来沾染,去掉种种来自于时间与事件对人的改变,最原初的自己是什么?道家讲的修养路子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无”了之后剩什么?该干什么?怎么干?为什么?——这些问题,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因缘观”,将其看清楚。 两张白纸见面,两人皆无花招,皆无装饰,就只好大眼瞪小眼,相对两无言。但是,虽然无言,却是真正的坦诚相见,两人所见的,也都是对方的“本体”“真相”。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一些聚会或者人群较为集中的单位场合,人们往往要将自己外在的那些装饰,有意无意进行大力的表现。比如,甲有相貌,乙有才气,丙有钱币,丁有权力……若其中有人啥装饰也没有,就是一张彻底的白纸,时间一长,其他那些人反而会对白纸产生怀疑:这个人如此低调,该不会有啥特别的名堂吧?作如此想法,当然是这些人潜在之中的习气使然。禅宗有一首诗正是描述这种情况的: 万般施设不如常,又不惊人又久长;
如常恰似秋风起,无意凉人人自凉。 不再过多啰嗦了,总之,“心因”,是“因缘观”的起点,是一个人在时间线上成长、发展、变化的“种子”,清楚明白自己的“心因”,就将“因缘观”转到“观心”上面来了。 以上讨论的,是时间上的,线性的“观”。这种“观”返回到内心,对应的就是“智慧”,就是“慧”。前面讲历缘对境观的时候,在最末处说到过,观境,返回内心就是“定”。通过上面讨论大家应该明了,因缘观,对应的是“慧”。定也罢,慧也罢,都是“观”返回内心之后的产物,所以,返观内视,回到我们自己的“心”而专注于“观心”,是种种学修真正的核心。 第三种,观心。直接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
《阴符经》本身是非常重视“观心”的,所以后文专门提出“人心,机也”、“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等等……上面已经说过,“历缘对境观”与“因缘观”,严格说来算是“观心”的两个方面。在本文之初,以及前面我们讲过的内容中,我们一直不断在重复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关注自己的心态”,这里的“关注”二字,依然就是“观心”。关于“观心”的问题,佛家讲得非常详细,比如说佛家的《心经》讲得就非常深。我们在上面其实也已经作了一些探讨,后文也还有很多地方会涉及到“观心”,这个地方就暂时先不再多说。
说到底,我们要“观天之道”,肯定离不开上面所举这三个方面的。说起来,这三个方面的“观”,已经包含了“戒定慧”三者。历缘对境观,算是定;因缘观,明白事物变化的规律,明白人生的过程,算是慧;观心,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要觉悟,要警惕,要有克制,也就包含了“戒”。
前面讨论了“观”的方法,那么对于“所观”的对象呢?所观的对象,不外两个方面,一个是向外观境、观缘;一个是向内,观内心、观念头。前面已经说过,归根到底,观外境观外缘,最终也会回到“观察内心”上来。不过,站在更深的层面来说,如前所述,外境外缘与内心,其实是一体的,严格意义上讲,是根本没有必要去区别其到底是内还是外的。境、缘、心,分成三个字而实质是一个东西,所以三个字都是“假名”。仍然借用这三个假名来表达的话,我们不妨可以总结说:境、缘、心三者,一处通必三者俱通,一处不通,三者就都不可能通。总之,某种意义上说,起心动念去“观”,本身就是无事生非,将本来浑然一体的“一”,给活活“观”成了“三”。既如此,那么,毕竟所观对象究竟是什么? 如果我们已经彻底确信能观与所观,实在就是“一个东西”,我们修道或者说悟道,就可以说真正“上路”了。好啦,就此打住,不再多说废话了。 道家的“观” 到此为止,我们前面的内容,是立足于佛家的说法在讨论“观”字的意蕴。讨论过程中,我们已经将学修过程中的“本”,以及应该注意的学修要点,分解在了所讨论的内容之中。下面,我们来聊一聊道家内部,对这个“观”字的实践。由于内容依然广泛而驳

黄帝阴符经:最高级的丛林法则

丛林法则一向是流行的,也一向是被诟病的,世间因此充满撕裂和矛盾。其实丛林法则是没有错的,错的只是人们所遵循的那个,太低级。
黄帝阴符经:至阳至刚的道家“心经”
《黄帝阴符经》的作者究竟是不是黄帝,无从得知。能知道的只是这部书出自唐代道士李筌之手,据他自述又是在嵩山的石室中得到,乃北朝道教领袖寇谦之的藏书,同样不知真假。
尽管如此,这部书的水准却是得到公认的,如北宋高道张伯端《悟真篇》中所说:“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铨。”朱熹虽对这部书的真伪存疑,但同样评价为“非深于道者不能作”。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佛家有五千余字的《金刚经》,有不到三百字的《心经》;道家同样有五千余字的《道德经》,以及这部三百余字的《黄帝阴符经》。佛家言破相之空性,《金刚经》则正讲破相,《心经》则正言空性;道家言阴阳之圆境,阴阳为刚柔,《道德经》则正是至阴至柔,《黄帝阴符经》则正是至阳至刚。从这个不知是否巧合的现象里,我们也可感受到《黄帝阴符经》的地位和分量。

为什么说《黄帝阴符经》至阳至刚呢?因为它完完全全就是讲规律和法则,一点不掺杂人的感情,人就老老实实按照这规律法则行事,完全没有任何入情抒意处。讲规律和法则则又有一个明显特点,着眼点不在玄虚奥妙,而是强调道机的可察可见,以及人能够和要去把握和掌控,认为这才是高人的修炼。至于“阴符”二字,阴是说大道玄隐,符是说大道机显,是道机暗合道体的意思。
另一个侧面的印证,是历代据说为这部经作注的都是那些人呢?姜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若能将经中之道领会运用于化境,作注的这些人便昭示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指向的是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天人合一、内圣外王。
一句话,从这部经的表达和内容看,它就是易经之道和老子之道在根本处的融合。其主题就是前人孟绰然所说的“天地生杀之机,阴阳造化之理”,乃天道运行之法则,以及人依天道而行所依之律则。至于自古所争论的修炼、养生、权谋、术数、用兵等解释,不过都是基于此的发用。
所以人立足和行事于世间,这部经是最值得重视的。既然这是个丛林世界,那么丛林法则的运用就是不可避免的,那就不妨顺势而为,这也是道家自然的应有之义。但《黄帝阴符经》强调的是必须有道,要能以道为本、道术一体,才能不为道所杀而日臻于道境,这就是其高级处。
《黄帝阴符经》有三百余字的最初本和四百余字的后来本两种版本,后者在前者的最后加了些东西,我以为多余、突兀甚至矛盾,为后人所加的说法应可信。因此就取三百余字的初本,采用全文照录+我的意译+主旨诠发的形式进行解析,让大家既能完整观摩全经,又能明其根本和旨归。

《黄帝阴符经》分为上、中、下三篇,我对其各自主题的归纳是:道枢、道机、道法。道枢为天则,道机为天规,道法为天成。

上篇:道枢之天则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洞明和把握于天道,以此为依循而行事,这就是完整的极致。
这是总论纲纪和要领,点明行事须以道为本的大原则。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道有五行生克之律,明见而遵循运用者昌。以明察归纳事物属性类型为手段,以生克之律为准则,以天道为依归,便是将宇宙全体掌控在手,千变万化的妙用皆能由我而生。
这是彰明了大道运行的内在理路和经脉。
“五贼”道教解释为命、物、时、功、神,是讲修炼的。但对应开篇的天道之谓,再结合经中生杀之道的主题,以及随后的“火生于木”等表述,解为五行更合适也更切合根本。为什么称为贼呢?因为贼不讲情面,行暗而主取,五行生克之道也是无情地暗行万物之下,主宰着万物的兴衰得失。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之性也在乎人心,人之心也显乎机变。立起天道,是为定人之规。
这是从天道转向人道。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
地发杀机,龙蛇起陆;
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天的生杀运化,能使星宿移位、日夜四季轮回;地的生杀运化,能使万物蛰起枯荣;人的生杀运化,能使世间成败兴衰。人道只有与天道相合、合乎天道而发用,才能定下稳固根基。
论天道和人道后,这里归于天人合一。杀应为生杀的总谓,不可只从杀上理解。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天性虽有巧拙,都以伏藏为本,因为道性即是伏藏万物之内。人的行事是以眼耳鼻口等九种感官通道与外界发生交互,是正是邪则在于精、气、神能否伏藏沉静,不为欲所牵制,而成动静有道与合宜。
这是转向修炼之途。邪如杀,也是正邪的总谓。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
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火星儿生于木中,早晚会使木熊熊燃烧成灰烬;奸臣在朝,待到作乱的时机必会使国家崩溃。知道一念一事上时时处处修炼而不“包藏祸心”的,是圣人。
这是归于修炼的具体和原则。
黄帝阴符经:最高级的丛林法则
可以看到,阴符经的用语有一个显著的特色,便是好用反语——五贼、杀机、九窍之邪等,其义却都是中性,说的都只是规律和现象。为什么要如此?这是有隐喻和深意在的,也正是最高级丛林法则的大原则所在。
这便是心性上的无情。因为天道只是自然运行,本没什么情面可讲。《增广贤文》所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人情,很多时候是悖于天道、落于狭隘的,越大的盘子越靠的是理和律。做人上自可以有情,做事尤其是大事上,则以无情为上。即便有时不得不照顾人情,那也是建立在这般冷静洞察基础上的对机运用。
但要注意其中的根本和要害——有道还是无道。无道,就是为人所不耻和摒弃的世俗所谓的丛林法则;有道,哪怕你再冷酷无情,你也是在执掌天行。
只有具备了这个大基础,此篇随后所说的依生克之律而行、依伏藏动静之道而修,才谈得上。无情而有道,正是《黄帝阴符经》的道枢和天则所在。
黄帝阴符经:最高级的丛林法则
中篇:道机之天规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
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生杀之则,为天道之理。万物可摄取于天地,人可摄取于万物,万物也可摄取于人。这三类摄取得宜,天地人才能均衡安定,否则就是反噬和毁灭。所以说:“饮食要依天时,身体才能得到调理而康健;行动要合乎时机和规律,万事万物及其变化才能和顺安泰。”
道机,此为机要。
黄帝阴符经:最高级的丛林法则
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人们只知道高深莫测和不可捉摸的为神奇,却不知道通过洞察把握那些可见可察的机变而可以明道用道,才是真正的神奇。就像一年的日数和月数是能确定的,一月的大小也是可以定下的,这有数有定的就是人可以把握掌控的机显,然后能够对背后的日月周行、往复不息的大道之律进行通达。不论是明于事物之道还是人间之道,不论是自知还是知人、自治还是治人,运用此法才能建立圣功、通于神明。
道机,此为机用。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
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三盗的道机所在,世人看到、知道进而运用的,太少。要将三盗得宜的机要作为秉持的根本,将不神之所以神的机用当作途径,坚实遵履而行于契于道机的修炼上升,这就是固躬。做不到只能说明智慧不明,智慧不明则必定源自私欲遮蔽扰乱,于是放肆于反噬之途,这就叫轻命。
道机,此为机密。
黄帝阴符经:最高级的丛林法则
中篇的最后提出了“盗机”说,是对三盗的机要和明察把握于机变、机显之机用的融合,强调的就是这是把握道机的两大根本和要点。
三盗的得宜如何实现?秘要就在天地人三才的提出——要整体看待和把握天地人,而不可只从一己出发,这样就自然知道如何才是、才能均衡,得宜的标准也会自然显现。对于任何事都是如此,全面看待、整体把握都是根本和关键,这也正是最高级丛林法则的那个天规。
机用部分则是全经最大的特色所在,与其他经典的玄之又玄不同,明确告诉我们要从有形和可见下手,那都是大道之象、天道法则链条的一环,是把握和运用大道律则的切入处和契合处。更深层是告诉了我们天地大道的可知、可用和可控,其积极和刚健的精神一览无遗。
这精神,便是借用一切阴阳,而修一个纯阳。一切,掌握在自己手里。
黄帝阴符经:最高级的丛林法则
下篇:道法之天成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
绝利一源,用师十倍。
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眼盲的人往往听觉更敏锐,失聪的人往往视觉更敏锐。专注一处而断绝其他干扰,收效是平常的十倍。再能日夜反思反省,收效是平常的万倍。外物可以使人心显现生机,也能拖累困死人心,关键是能否觉察看到。
这是心性上的修炼法门。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禽之制在气。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天地只是空虚而无所偏私,才成就出万物化生,就算是迅雷烈风,也是蠢动生机的展现。所以像天地那般,心开放才会从容,性清静才会清明。天地以万物为己,才有这廓然大公。统摄和掌控以做到的办法,是对一气的把握。何为一气?有生是因有死、有死是因有生,不利会成就人、溺爱会毁掉人,一切都是一体而相辅相成的。
这是知见上的修炼法门。禽是擒义。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愚人以为天道是无形而不可把握的,我却以为就在有形事物的规律显现中。
这是对道在有形、明道在我的核心主题,最后的总结和强调。
在我看来,此篇是全经最有价值的部分,因为切切实实讲了如何修炼,而且全面包含了心、智、行。
心性的修炼法门,核心是两点:绝利一源、专注一处,以及三反昼夜、时刻反观。可作为对应而互参的正是佛家的两大根本修证法:止、观。止法的要点是系心一处而使万念自然俱息,使心逐渐沉至深层,久之便是心悟法,修的是定;观法的要点是如如觉察不干涉而使心念自然生灭,能外止造业、内释习气、中明我妄,久之便是心开法,修的是慧。就世俗来说,也足见专注和反省的重要性,也是人间修的两大根本点。
知见的修炼法门,阴符经也为我们道出了根本——一气。一就是通过对阴阳的圆融和五行生克的贯通而成万法归一,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气就是清虚;一气就是万事万物在本源层面的清虚一体态。
行为的修炼法门,便是借助有形的阴阳五行显现,往一上观参,往气上体察。
这些修炼,就是达成上篇所说无情心性与中篇所说全体看待的最终办法,就是通往最高级丛林法则的路。这些法门分别有着修于不修、不修之修、化解之修的属性,也即无为法的底子,通往的更是无为法,所以乃天成法。
无为而无不为是最后的境界,无不为而无为则是达成的道路。这便是《黄帝阴符经》强调有为却落在无为的中转圆通处。

结语
可以看到,《黄帝阴符经》的上、中、下篇,每篇都既讲天道又讲修炼,只是各有侧重,上篇偏重天道、中篇较为中性、下篇偏重修炼。同时三篇又有着递进关系,上篇讲天人之道的全貌,中篇讲天人之道的中枢,下篇讲天人之道的修炼。贯通始终的则是天人合一、天人一源。这就是全经在结构上的关系和特点。
如果要对全经做一个总结,四百余字版本中多出部分的一段话,倒是说得很精: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
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
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因而制之就是因于道而制于心、行和事。总结起来,所谓最高级的丛林法则即是:法于天道,察于阴阳,明于生克,通于变化,因而制之。

八卦中的 阴符 地符 金神 是什么意思

很高兴帮助你
为你解答问题;具有高度的同情心你好,疑问
祝你生活愉快,心思细密,幸福
,善体人意、细心,太依赖别人,工作能力强;喜欢自由自在、内向。缺点是被动、害羞,拥有孩子般的天真和纯洁,充满梦想。优点是富有直觉和理想,对别人期望太高: 敏感

《阴符经》中的“阴符”是什么意思?

《阴符经》是一部论述王政和军事的著作。书名“阴符”概括了全书思想内容的核心。什么叫“阴符”,李筌解释说:“阴,暗也。符,合也。天机暗合于行事之机,故曰阴符”。意思是和军事斗争的策略计谋必须暗合于自然天道。它认为统治者处理政事、指挥打仗要仰观天象、掌握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要“知之修练”,修德练武,内辨忠奸,外御强敌,国家便可巩固。它认为用兵若能做到精力专一,用己之长,就能事半功倍。指出:“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这是借瞽聋之短长比喻用兵也要培养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便可获十倍甚至万倍之利。它主张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天之无恩,而大恩生”,对国家实行无为而治。而用兵必须以奇取胜,“迅雷烈风,莫不蠢然”,意思是阴阳激博而生迅雷烈风,其势猛烈,万物莫不惊惧而蠢然若呆。这是用自然界的声势来比喻以奇用兵之势。它还主张要正确使用恩赏。认为“恩生于害,害生于思”,意思是说有感恩戴德的君子,也有以怨报德的小人。因此,对于思赏要慎重,君主赏不可妄行,恩不可妄施。

命犯五鬼是什么意思?

民间传说的五鬼一般是以具体形象的瘟神来代表的,又称五瘟,其中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总管中瘟史文业。
五鬼代表的意思是说你易受小人陷害或连累,遇事不讲实话或常会说谎,甚至口出狂言。又不是五个鬼上你身,只是命理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而已,你怕什么?处事小心为要就好了。又不是要命的事。而且又不是时时有,天天有,月月有,年年有,只是逢流年对冲五鬼入命的时候才会遭小人陷害而已。你要知道什么都是相对的,有煞入命,也就有吉神助你,吉人自有天相,别想了,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陈益峰:风水五鬼位

风水中有很多方位,有吉有凶,有好有坏,同一方位在不同的时间段所处的吉凶也是不一样的,可谓是博大精深。
那么,你知道风水五鬼位是哪五鬼么?且随 陈益峰 老师一起去看看吧!
八宅风水理论中,五鬼乃四凶星之一,即瘟神,又称五瘟,此是五方力士,在天上为五鬼,在地为五瘟(神)。其中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总管中瘟史文业。每年一些寺庙都会拜五鬼,以求家畜平安,指的就是这个五鬼。

风水中五鬼主破财连连,健康甚差,容易招鬼,游荡,恶疾,好勇斗狠,暴戾,吸毒等(威武之神)。指无端惹祸,但亦有转祸为福之力,宜作厕所,士多,浴室,忌作主房、大门、厨房和主气口,犯则意外多生,生癌手术等。

1、乾与震互为五鬼
对应廉贞火星,五鬼穿震。宫生凶星,其凶尤烈,失盗、官讼、鬼怪作祟祸不单行,长男夭寿。震木助五鬼,凶星克宫,定主宅内老翁有灾祸。

2、艮与坎互为五鬼
对应廉贞火星,五鬼穿坎,水火相逼,火为离为目,主宅内之人会有眼疾。中男短寿。五鬼临艮,星宫相生,早年有发财丁者,久则破。

3、巽与坤互为五鬼
对应廉贞火星。五鬼穿坤,火炎土燥万物不生,老母亲不利。五鬼穿巽,凶星受生其性更凶,灾祸横生。

4、离与兑互为五鬼
对应廉贞火星。五鬼穿兑,少女夭寿。

展开全文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