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岛断易一升卦

高岛断易的高岛吞象易经筮法揭秘

高岛吞象,又名高岛嘉右卫门,1832年生于江户,逝世于1914年秋天。高岛氏传奇性的一生,现在时还为人所津津乐道。他的著作《高岛嘉右卫门占例集》及《增补高岛占卜》,在易学界里面,到现在还享有很高的地位。
而高岛氏的神奇占法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呢?为什么高岛氏的易经占法,通常只有一爻发动?所有的占例中,这种现象多达99。75%的比例?
我在阅读他的书的时候,只在现在所能见到的所有例子中,一共只见到三个静卦,两个艮为山,一个记载在《高岛易断》里面,见雷风恒之雷天大壮下面的附属记载。另一个则在《易经活断800例》中没有记载,那是伊藤博文在任日本首相时,欲往朝鲜和满洲里视察时占到的,力戒伊藤博文不要前往之,结果伊藤博文不听,被当时朝鲜志士安重根所杀,当时高岛连刺客的名字中带有“艮”字都预测出来,其不亦令人诧异乎?另一个是自己占卜前程方向的决断,见活断里面的天火同人。
至于他如何能断到这样的地步,以后在另文述之,本文主要论述高岛氏的易经占法和能不能占准卦象的几个要素。
首先,高岛对易经产生绝对的信仰和信赖。
他认为所谓易经占,不是心理学之类和物理现象所能思考,所能理解的东西,而纯粹是占者与神灵之间的感应,而进行的一种神魂交流的仪式。如果简单地说高岛流的易经特征,那么首先认为《易经》是来自神的启示,或作为来自神的赏赐也可以,也是神和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这是非常重要的想法。
据他说消除妄念静心无虑,寻求至诚才能达到易占之境。如果稍微有所杂念,即使是使用了古筮法那样复杂而严密的占法,也不能得到神的感应,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明至诚无息之道)
据说他使用略筮法,比之古筮法既复杂又长时间的占卦,花费时间消除杂念,才能进入至诚无息境界的做法要更好,更省事。
其实作为他的易占的技术特征,传说的中筮法,只不过用简洁的方法是得到了神卦罢了。
就我看来高岛吞象的易学思想可分三个时期。
第一:在狱窗无聊之时,偶然得到《易经》之时。因为在监狱中,没有其它的事可做,嘉右卫门埋头苦读了《易经》。并且,用纸捻成筮草,为其它的囚犯们进行了占卦。这时候的预测实践,成为当时监狱中的很好的娱乐。也奠定了高岛氏的易学功底。
1862年,与他相处良好的的囚犯,提出了越狱的计划。嘉右卫门拒绝了,并且用易经预测得履之井卦。
越狱最终以悲惨的失败而结束。
当然,嘉右卫门也被袭击受伤了。直到这个时候,高岛才理解了变卦「水风井」卦的意义。在潮湿的而混乱的监狱里,抬头看见了天空上方,平时用来吊衣服的绳子垂了下来,高岛沿绳子爬上而逃生。这不就象水井的吊水之绳一样地升落,不正是这的《水风井》的卦意吗?
嘉右卫门正是那样恍然大悟,沿着绳子钻入衣服中隐藏,才得九死得一生的。
从此高岛氏对易经产生了绝对的信赖!这时期,高岛吞象因假捻纸片,作为蓍草,使用中国传统筮法,也有多爻动的占例,只是没有记载下来。
第二个时期,是在高岛1865年被释放以后,从此他一边经商一边为人占卜,并且从政,接触了社会不同层次的人,让他的阅历和经历大大的丰富。这为他易学思想,奠定了更深厚的功底。这时期主要使用略筮法。
第三阶段,是在他人生的成功路上激流勇退的时期,专心从事易占,着书立说,直到他的老去。
简单的归纳一下他的思想和使用的方法。
《易经》本来就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所以高岛吞象在初期的时候,用的是周易的传统筮法。狱中假捻纸片可知之。也存在多爻动,只不过他没有记载下来,导致很多人困惑。
他在第二时期用的是,略筮法。何谓略筮法?就是用五十根竹签,先抽出一根当太极,而后静默祈祷所欲占之事,在至诚无息之时将手中竹签或者蓍草一分为二,男的以左手的竹签或者蓍草的根数,除以八,作上卦,不足八根的直接以所得根数作上卦。
得出了第一次,作为上卦。再将剩余的四十九根竹签合在一起,重新分开,以右手所分得的蓍草或者竹签除以八作为下卦。不足八的以余数直接作下卦。这样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卦象。
在得卦的过程也是男的左手为先,作上卦,第二次的右手所得做下卦。女的第一次右手所得做上卦,左手所得做下卦。
再将手中的竹签或者蓍草(四十九根)合在一起,在一分为二。注意!这是重点!凡男子来求占,以其左手的竹签或者蓍草的根数,除以六,余数作动爻,不足六根或者六根,直接作动爻的爻位。凡女子来求卦,以右手的竹签或者蓍草除以六,不足六根或者六根,直接作动爻的爻位。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法则。也是不传之密。这样,一个完整的卦象就得出来了。找出对应得爻辞,就可以索解了。
最近,我听说有一个易学家,使用的也是略筮法,但他将先左手的竹签或者蓍草得到的单卦,直接做下卦,将右手的作上卦。其实这是错误的。记住:在装爻的时候,才是从下往上的,比如,用铜钱{六爻发}或者传统筮法,一爻一爻的装起来,才从下往上。直接得到经卦,是先得上卦的,千万不要混淆了。顺便告诫一下那个所谓的大师,不要乱发明,误人!
这样的占筮结果,只有一个动爻。这是高岛吞象在中年时期所用的方法。
到晚年的时候,高岛吞象在自己的(神易堂)里面,静心究易,得卦象的结果更是简单。
首先,在一个竹筒里面放上事先准备好的八根竹签,上面分别刻上,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八个卦象。另外有个竹筒里面放上六根竹签,分别刻上一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六爻。
求占者,静心默祷之后,男子先在八根竹筒里,以左手抽出一根竹签作上卦,次以右手抽出一根作下卦。女子反之。而后再以左手从六根中抽出一根作动爻。女子反之。这样也能得到一个只有一个动爻的卦象,依据爻辞索解。
上回去上海的时候,和曾经在日本生活多年,并且有易学有爱好的朋友交谈,高岛氏还使用另外两种方法。
就是将六十四卦的卦象,卦名直接的刻在六十四根竹签上,静默祈祷之后,直接的抽出,这样再同样的男左女右的从六根竹签的竹筒里面抽出动爻,就得到一个完整卦象。
现在日本某处神庙里还有一种方法,也是高岛氏的发明。就是直接的将卦象做成三百八十四个,可在竹签上,通过静默祈祷,直接抽出一个卦象,也就直接得到一个卦象和动爻,依据爻辞直接索解。这是高岛氏晚年所用方法。也就是中国抽神签的方法。昭和的日本易圣加藤大岳,高度评价了高岛嘉右卫门的业绩和对易学界的影响,但对于他这样的占法,也给予了批判。请参看我整理的《高岛吞象传记》。
由于这种方法,在很多人看来,太过于简单了,不符合易道精神,所以这种方法,自高岛氏之后就没有人使用了,其实没有极其深厚的易学功底也使用不了,有人求到了也没法帮人解释清楚,所以直接演变成一种大众化的,定格式断语的神签模式。其实,这种方法是符合(简易)精神的,只是我们达不到这样的层次,用不了而已。
所以高岛氏在《易经活断800例中》还是推崇使用传统筮法或者略筮法,有利于易学的传承。
纵观高岛氏的易学思想,从前面可以知道,他对于易占深信不疑!认为是人与神之间的一种沟通。只有至诚无息才能感应,只有在间不容发的时刻分开竹签或者蓍草,或者在专注的忘我的时候,本能的分开竹签或者蓍草,或者拿起竹签,这样得到的卦象才是最准确的。
如何做到间不容发呢?
首先,预测师要对《易经》的占卜深信不疑。求测者也要深信,至少不要不配合。在占测的过程中,丝毫不要受到外界的影响,十分专心的做好当前的筮仪,用心的默想要求测得事情。
在默想的过程中。约需要一分钟到两分钟的时间。在最后面得一会儿,要屏息凝气,到呼吸觉得不能忍受的时候,把竹签或者蓍草分开。此谓之“至诚无息”就是诚心,专注!专心得连呼吸都忘了的意思。这是最重要的环节。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得到的卦象和所求测的事情不符合?应期不准确?试问几人做得到至诚无息?此亦高岛吞象曾经有过的迷茫!
作为预测师,在平时要进行静虑,也就是要修学道教的静坐或者佛教的禅那(止观法门)以提高自己的精神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有利于在短时间进入“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此,易学大旨!达此者,何异先圣在世???
当今社会,人心惟危,而道心唯微,几人能品味???几人对《易经》的原文读过一遍,两遍?三遍?不是易经不准确,而是人心不能静,不能道交感应!君子者,当反观自省!
高岛氏的断卦思路,基本上是重视卦辞爻辞,不用变卦和象,也能清析得到事情的发展趋势。
易经有三个重要的核心思想:简易,变易,不易。
简易者—就是能够使用模糊思维模式,驭繁为简。
变易者—就是能够抓住问题的重点,依据爻辞,进行模拟,和当前事,物,完成完美统一。
不易者—就是熟读经典,多方参学,明白事情的本真,也就是要熟练卦象和易理,这样断卦才不会有误。
祭神如神在,恍惚而见其来也!为自占,为他人卜,皆宜如此,此谓之:敬慎不败!!!
后学才疏学浅,然,学易有多年了,现在将多年来的一点体会写下来,让大家参考,希望易学得以早日再次登上大雅之堂!
请易学爱好者,见此文章努力转载,让更多人看到这些占法,让易学界再多一点活力!也请广大网友转载我写的《周易传统筮法详解》,我在网上公开注释的卦例,都是已经验证过的例子,多爻动的用法,乃至用爻彖解释卦象的用法,到现在为止,也只有我在写。
请转载者,注明出处,这也是对别人劳动的一种尊重!谢谢大家!
福建泉州 蕴真子吕再发 不戒色大师再转

高岛吞象怎样起卦

高岛吞象氏所用起卦方法应该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蓍草起卦法,亦即大衍筮法,之所以这样认为是《高岛易断》一书中有高岛氏持蓍草起卦的照片。其具体的起卦方法,清末民初易学大家尚秉和先生在他的《周易古筮考》一书中有详细介绍。今人以蓍草难得可用竹签或木筷代替,具体起卦过程如下:
1、先找50跟短木棍(50是“大衍之数”)。算之前,先拿给被算的人,让他默念要求得事物。然后取出一根(象征太极)放在一边,假定为A处,只用49根来算。
2、把49根木棍随机分成左右二堆(象征两仪或天地),叫做“分二”。然后从其中一堆中拿出一根(象征人)也放在一边,假定为B处,不要和A处的那一根混在一起。这叫做“挂一”,表示这是第一变。
3、然后将二堆木棍中的一堆,按四根一组(象征四象或四季),进行排列,叫做“揲四”。将最后剩下的一、二、三或四根就放到一边(象征闰月),假定为C处,也不能和A,B混起来。然后将另一堆木棍同样按四根一组,排成一排,也将最后剩下的一、二、三或四根就放到一边C处,与前面已经放在那里的棍合到一起,一定是4或8,叫做“归奇”。加上挂一的那一根,则必定是5或9 。以上就完成了第一变。
4、第二变开始前,将第一变中挂一和归奇的木棍除去,把已经排成好四根一组的木棍合到一起,其数量是40或44根)。然后再按“分二、挂一、揲四、归奇”进行“第二变”。注意:二变中“挂一”时拿出一根木棍仍放入B处,以表示正在进行第二变。二变末“归奇”的木棍同理放在C处。结果剩下的木棍只能是40、36或32。
5、三变之后,剩下的木棍只能是36、32、28或24,或4根一组的组数只有四种可能:六,七,八或九。把结果记录在纸上,单数用“--”(阳)来表示,双数用“- -”(阴)来表示。然后在旁边写汉字-“初爻几”。如果最后是9组,就写作“初九”,一定要用汉字写清楚!
自此,我们才完成六十四卦卦象中六爻为一卦的第一爻,即初爻。
6、算完第一爻后,把49跟木棍合成一堆,重复第2步至第5步的操作过程,得到第二爻。
如此这般,一直到第六爻,即上爻出来,我们最终才得到了一个完整的卦象。
特别说明:蓍草占卜最开始算的爻是最下面的,从下到上,直到六爻算毕,就成了一卦。一卦共分六爻,从下到上是初二三四五上,每一爻须算三次,所以算一卦共计要算三六一十八次。

《高岛易断》小畜卦占例/李守力老师

【《高岛易断》小畜卦占例】
《高岛易断》是日本明治时代易学大师高岛先生的毕生巨著,百余年来以汉、英等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影响颇大。该书义理与象数并重,在阐发《周易》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思想的同时,通过对卦辞爻辞的活解和对各类占题的活断,真切地再现了我国东汉即已失传的古占法,与后世脱离经文的占法大异其趣,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该书作者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易学家,而且是一位朝野瞩目的参政人物,面谒各省大臣、内阁总理大臣乃至日本天皇,这使书中保存的大量关于军政大事、国际关系的占断,其中很多占断曾事先在报刊上公开发表,有些还曾上呈日本天皇、内阁总理大臣等,对于应用《周易》研究参与军国大事具有不可多得的史料价值。

占例:

明治六年,日本派大使到欧美各国。当派遣之初,使臣不能与各邦私定条约,在朝者不能创立新政,后因海军与朝鲜发生纠纷,朝鲜炮击我舰,庙议征韩,遂分为征韩与不征韩二派。某显贵来,请占朝议归结,筮得小畜之中孚。

爻辞曰:“九三:舆脱辐,夫妻反目”。

断曰:此卦下卦三阳,欲牵连而进,为六四一阴所止,而不能进,乃以大为小所畜,故名曰小畜。下卦三阳,有锐进之性,在主征韩者,谓我国三百年来,以锁国为国是,故致文化落后于欧美等国,非力图进取,恐难独立于东洋。在主非征韩者,目击欧美之文化与陆,海军之装备,戒轻举之生事,辩征韩之不可,大反其议。后朝旨一从罢征之议,主征韩者愠其言而不用,群相辞职,谓之:“舆脱辐”也。征韩与非征韩二派,至相仇视,恰如夫妻不睦,谓之“夫妻反目”。

后果如其占,主征韩者悉相辞职。

【解读】

这就是著名的“明治六年政变”。明治六年政变的实质在于征韩派和内治派的对立。但其实对所谓“征韩”一事,双方并无二致,都认为必将对朝发动战争。征韩派所以失势、内治派所以掌权,原因是:当时日本实力尚且虚弱,正是“小畜”时期,维新成果还未巩固,当下尚不是对外扩张的时机(小畜卦上九“君子征凶”)。所以要从长远考虑,谋求渐进式的扩张,避免第三国的干涉。——实质在此(最终征服朝鲜的目的不变)。

从高岛先生为内阁的占筮文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一代易学家的高岛先生本人“任重道远,士当弘毅”的情怀以及日本的全体阁臣无不有报效国家之志,拳拳爱国之心,为国家前途殚精竭力之行!我等华夏子孙岂不汗颜?!

(本文引自李守力著《周易诠释》

高岛断易的介绍

《高岛易断》是日本明治时代易学大师高岛吞象研究周易占断实例的一部巨著,是世界易学史上的奇书,百余年来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在易学领域影响巨大,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谦卦之明夷卦是什么意思?明夷利艰贞

《象辞》解释明夷又有了新的说法:“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莅众,是指莅临众人之中。凡莅临,都是上临下,是为官者。用晦而明,就是暗中有明。大概意思是:临众治事,要有点阴晦韬略,不要过于光明,对许多是是非非要包容。如果明察秋毫,容易遭到诽谤。这又是别具一格的高论!但很符合官场实际,今天用这种临场处事的策略也很管用。所以,读《易经》给人以智慧,给人以策略和方法,给人以基本的理念。大凡读过《易经》的人,回头一品味,总感到收益多多。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飞垂其翼,飞起来垂下翅膀。离为雉鸟,上坤象扬着的一扇翅膀,而下边不见另一半,所以“飞垂”。言,斥责、责备。大概意思是:君子要象飞一样地逃出明夷之地,即使有点耷拉翅膀的仓皇、狼狈也要这样做。决心一定,有所前往,即使三天不吃饭,也要离开不仁义的主人。当然,主人肯定怨恨、非议。

初九居于离卦的下爻,是光明之体。又是明夷的最初爻,昏暗才刚刚开始,仅是翅膀小伤。“春雨欲来风满楼”,君子已经嗅出环境的恶劣,在常人还没有觉察的情况下就迅速做出“有攸往”的行动。阳爻主动,行为果敢,而且,高瞻远瞩啊!

——西汉学者、辞赋家杨雄,因辞赋的卓越而被成帝召入宫廷,任给事黄门郎。王莽上位后,校书于天禄阁。后受他人牵累,即将被捕,于是坠阁自缢,有幸未死。皇帝换了,杨雄并没有及时调整思路,明夷之害也!

——同时处于王莽时代的名士薛方就大不一样了。《汉书》记载了一个很有韵味的历史镜头:“王莽以安车迎方(薛方),因使者辞谢曰:‘尧舜在上,下有巢许。今明主方崇唐虞之德,亦犹小臣欲便箕山之节也。’使者以闻,莽说方言,不强致也”。薛方的辞谢够水平,即吹捧了王莽,又达到了自己逃避现实而做隐士的目的,一箭双雕。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明君施政,有个好的领袖,君子才能展示个人才华和抱负,土里埋不住夜明珠,早晚有发光的时机。反过来,庸人当权,最忌讳别人超过他的才能。遇到明夷的氛围,高明的君子即使“垂其翼”,也要赶快“飞”出去。否则,后患无穷。

被日本称为易圣的高岛先生①有一卦例就与爻辞非常吻合。

《高岛易断》②载:有友人来占,得明夷卦变为谦卦。
高岛是这样断的:明夷,离火被坤土所掩,明受伤也。观足下相貌,骨间有黑气所蒙,是明被黑掩,知将与主人离散矣,故爻曰“主人有言”。玩初爻之辞,显见足下与主人不谐,意欲辞去。爻曰:“于飞,垂其翼”,恐欲行而为主家所缠束,故垂翼而不能飞。即从此他往,恐前途不利,尚有子婿吹箫之难。时运不佳,宜匿迹避祸。高岛给友人的建议,好像就是对爻辞做了一遍翻译而已。

易经卜卦断爻的方法,卦辞爻解

这种说法在古籍中有所流传,但个人认为不对,因为这是一种僵化的看法,掩盖了周易卦爻辞用法的本源。采用卦爻辞断卦,虽然是上古之法,但仅在那个时代流行,汉代以后,并不流行——这是因为卦爻辞只是文王、周公等人对易理的一种运用而已,而那时的易理学术远没有汉代以后发达。所以那时的易理、卦理的发挥都有限;那时还是易学的早期、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阶段。近现代卦爻辞断法的实践,好像比较有名、有大量真实断例的,也就只有日本的《高岛易断》了。
再说的那种朱熹的断法,为什么是僵化的认知?个人认为,那不符合《周易》卦爻辞的功能。周易的六十四卦,仅仅是64个原始“静卦”,而不是全部“卦”。爻动,指的是在某一个静卦基础上派生出的一个“动卦”,但这个动卦不等于就是变卦的那个静卦——动卦也就是静卦之间的中间形态。比如,乾卦初爻动,变卦为天风姤,那么乾卦初爻动=天风姤吗? 绝对不等于,这是不同的卦。所以朱熹那个说法里面,当变爻超过3个,就看变卦卦爻辞的说法、以及五爻变以静爻爻辞断的说法,均属狗屁不通。
比如说,乾卦初、二、五爻动,变卦是火山旅。这是一个“动卦”,既不是乾卦也不是旅卦,不应该看乾卦和旅卦的卦辞;而应该综合乾卦初、二、五爻的爻辞做出一个综合判断。朱熹不明白这个道理,但发明这套用法的文王、周公人家是明白的,所以乾卦六爻都动的判断,人家给了一个“用九”的断词——“见群龙无首,吉!”。什么是“用九”?就是乾卦六爻都动时的综合断词,这个绝对不等于坤卦静卦(乾六爻动的变卦为坤卦),也和坤卦的爻辞没有关系!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