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八十四签

求道教签诗,越全越好。

道教签诗以及签解(1-20) - [个人保留区]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dddlg.yourblog.org/logs/155041.html
第一签 上上 姜公封相 灵签求得第一枝 龙虎风云际会时一旦凌霄扬自乐 任君来往赴瑶池 姜公,姜子牙,世人多称之为姜太公。周朝的开国功臣,他辅佐周武王战败了暴君纣王,在多场敌强我弱的恶战中,如有神助,取得胜利。《封神榜》一书,亦有记载姜公在元始天尊、太乙、南极仙翁诸神的扶助,取得封神榜。您求得这支上上签,可喜可贺! 龙虎得风云际会,您立下的大志,将会得偿所愿,并能到达至善至乐的境界。正所谓:东成西就,左右逢源,万事如意。 流年:大吉大利,去年失去的,将会在今年得到。事业:由于有很多贵人扶持,谋事较易成就。财富:正财大丰收,亦有些小横财。自身:一年四季皆顺遂平安。家庭:和气吉祥,宜在今年添丁。姻缘:爱情幸福,适婚人士莫错过今年好时机。移居:置业,搬迁,移民,都有机会。名誉:学业,事业,社会服务,各方面均易获嘉奖。健康:困扰多时的小病即将成为过去。友谊:贵人多,小人难侵,广结善缘,多结交新的朋友。 第二签 上吉 王道真误入桃源 枯木逢春尽发新 花看叶茂蝶来频桃源竞斗千红紫 一叶渔舟误入津 桃源,即晋代陶渊明所述的世外桃源。传说中,这位有缘人王道真亦曾顺水行舟,无意间到达桃源,看见一群逃避战乱的先秦遗民,快乐无忧的生活在一个百花争妍,万紫千红,花香蝶舞,枯木逢春的境界。求得此签,有一种否极泰来,枯木逢春、时来运转、快活无忧的征兆,而且,又暗示,一切佳景,不必刻意去强求;顺其自然,尽力而为,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流年:今年常喜乐,无凶险,可有意外收获。事业:水到渠成,凡事顺其自然,必有好结果。财富:有意外之财,但不可沉迷投机博。自身:贵人多,保平安。切戒与人争斗。家庭:和睦,愉快,及时行乐。姻缘:未婚者易遇有缘人。已婚者人妻和谐,但忌婚外恋。移居:世外桃源有避乱世之象,请把握机会。名誉:切勿做沽名钓誉之事,何必追逐浮名?健康:今年有转弱为强之机,多作户外运动。友谊:出门遇贵人,朋友为您带来无比欢乐。 第三签 中平 鲁班开山 牛山之木皆常美 独惜斧工尽伐他大器大材无足用 规矩不准怎为搓 鲁班,春秋时代鲁国人,发明多种土木建筑工具,被尊崇为建筑行业的祖师爷。他曾训令门徒,切勿乱砍乱伐木材,令这样丰富的牛山,变成牛山濯濯,光秃秃,竟然无一合适的材料可用。这签的主要意思,是说:“本来,有很好的条件,但是,处理失当,不知不觉间,优势尽失,等到急需人、财、物应用的时候,才发觉已经一无所有了。”暗示要珍惜资源,慎防小人,摒弃恶习。 流年:上半年平平,宜未雨绸缪,否则下半年就会出现逆境。事业:宜守不宜攻,最忌一意孤行。 财富:正财运不算太差,忌,不贪不谋。自身:好好修养自己,小心言行。家庭:孝顺父母,在家中要营造和谐气氛。姻缘:今年内不是结婚的好时机。提防异性小人。移居:远行有阻滞。旅行或搬迁小心人财安全。名誉:不要逞强,不要出风头。健康:病向浅中医,养病如养虎,慎之。友谊:小心择友,勿受小人唆摆作出坏的尝试。 第四签 中吉 董永遇仙 调雏紫燕在檐前 对语呢喃近午天或往或来低复起 有时剪破绿杨烟 董永,东汉人,家贫,少年时卖身葬父。后遇仙女下凡,结为夫妇。此签是说董永与天仙在春天看见的一幅自然景色。檐前燕子往返穿梭,寻觅食物,回巢哺育下一代的风景图。可以告慰的是,燕子为培养下一代,一定会选择较为安全的环境筑巢,而签中第一二句,是母燕在檐前与雏燕呢喃细语,即有平安之象。后两句则是提醒,雏燕的父母为了觅食,来来往往,忽高忽低,暗示运程时起时伏,时好时坏,年中或有波动。 流年:大致安稳,但运程有反覆。事业:要勤奋刻苦,密切留意外间形势,知所进退。财富:财运有顺流逆流,但起落不会太大。自身:无大碍,宜谦逊合群。家庭:家宅平安,和气致祥。姻缘:爱情运颇佳,婚姻美满。移居:有迁徙机会,尤其在春秋两季。名誉:您的勤劳,一定会获得别人赏识。健康:注意身体调养,劳逸安排得宜。友谊:既得到朋友帮助,亦宜帮助弱小。 第五签 中吉 韩夫人惜花 东园昨夜狂风急 万紫千红亦尽倾幸有惜花人早起 培回根本复栽生 韩夫人,是隋炀帝的一位姬妾,相传是一位惜花之人。此签是提出一个警告:今年会有较大的波折,“天时”稍差,“地利”亦易有失,唯一可取的,就是“人和”,希望有贵人相助,度过难关,回复生机。 东园的百花,被狂风所吹袭,幸有惜花之人,不辞劳苦,去善后,去化险为夷,这个惜花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记住:天助自助者。 流年:有阻滞,是先苦后甜的格局。事业:虽然形势不利,但凭自己努力可保无虞。财富:有小破财之象,对金钱勿存太大希望。自身:一定要修心养性,才能临危不乱。家庭:家中可能有人会病痛多。姻缘:最好勿在今年结婚。蜜运恐有波折。移居:移民有阻,也不宜搬迁。勉强进行,要破财。名誉:经过挫折后,可让别人发现自己的实力。健康:有病勿自己滥用治疗
道教签诗以及签解(21-40) - [个人保留区]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dddlg.yourblog.org/logs/155044.html
第二十一签 中吉 武则天赏花 天外红霞如抹锦 槛边桃杏斗新妆盈眸烟熳谁居首 美酒频斟且酌量 武则天,唐朝的女皇帝,是历史上一个传奇女子,在位时,曾于冬残春未到时,要欣赏百花,令百花仙子限时争妍斗丽,还亲自击鼓催花。这支签是描述当时赏花情况:天边的红霞如织锦,门外的桃花杏花在争艳,一边品评着哪种花最美丽,一边饮着美酒,真是人生乐事。求得此签,可望富贵平安。 流年:立春后,即有一番好景。其余日子,吉多凶少。事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宜把握时机。财富:求财在春、冬二季较易,偏财亦不错。自身:要怡情养性,戒骄戒躁。家庭:家运开始转好,渐入佳境。姻缘:宜在春天订婚,初冬结婚。移居:移民的机会增大,留在目前的环境亦有新作为。名誉:切勿强求虚名,欲速反不达。健康:注意休息,凡事量力而为。友谊:朋情广,应酬多,贵人亦多。 第二十二签 下下 陈妙嫦思春 秋水伊人各一方 天南地北恨偏长相思试问凭谁寄 不尽凄凉枉断肠 陈妙嫦,即陈姑,削发为尼后,凡心未息,常常思念以前的恋人。此为下下签。求得此签,一来景况凄凉,二来因缺乏定力,患得患失,举棋不定,难免一事无成。秋水伊人,天南地北,各处一方,此恨绵绵无尽,满腹相思,凭谁寄语,说不尽的凄凉,枉自痛断肝肠。真的是,字字伤心。宜多作善福,有贵人扶持,才能出生天。 流年:不太如意,阻滞多多。事业:若不专心致力于一事,就无所成就。财富:小心破财。自身:劳心又劳力,终日营营役役,皆因未立大志。家庭:夫妻若互不信任,则家无宁日。姻缘:情人有分离之象,不宜嫁娶。移居:一动不如一静,此心安处是吾乡。名誉:切忌婚外情,勿恋已婚夫妇。健康:身体多病,皆因凡事看不开。友谊:小人从中作梗,有事应多找朋友商量。 第二十三签 中平 卢生梦 邯郸一梦幻无边 数载身荣是熟眠换却锦衣归故里 睡醒还记在心田 邯郸幻梦,即是黄粱美梦。故事发生在唐朝,有一个,叫卢生,在邯郸旅店投宿,遇一姓吕道人,给他一个枕头,睡在上面,发了一梦,享了几十年繁华。梦醒时肚饿极,店主锅中的黄梁还未煮熟呢。这支签,提醒人们别相信幻象,要脚踏实地,欲想衣锦荣归而又不是发白日梦,就要脚踏实地。同时,亦有暗示,不要受骗,小心别人的甜言蜜语,糖衣炮弹。 流年:年内有不少机会,宜好好把握。事业:大起大落,成“拉据战”形势。务实,坚忍,有好结果。财富:较难有积蓄,尽量节省无必要的花费。自身:不要被小小成功而冲昏头脑。家庭:婚外的诱惑,会使您的运气更坏。姻缘:恋爱像雾又像花,好好的,忽然又散了。移居:辛辛苦苦做的计划,忽然间遇上大阻力。名誉:克制虚荣心,学习赞美别人,会令自己谦逊。健康:男性易患神经衰弱,女性易患暗病。友谊:朋友口头讲得好,但没有太多实质帮助。 第二十四签 下下 白居易归隐 诗酒琴棋可解愁 座中无客乐难休或弹或唱谁知美 冷饮虽多亦是忧 白居易,唐朝大诗人。才情绝伦,但官运并不亨通,这支签的意景,在白居易著名作品《琵琶行》中亦有出现过——“其间日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在被贬谪(即今日之“下放”)日子里,诗人过着极孤寂的生活。 诗酒琴棋当然可以解愁,但是无伴,又怎能行乐呢?自弹自唱谁来欣赏?独自饮酒,既冷淡,又哀愁。此乃下下签,宜多修身,作福。 流年:事运多阻滞,尤其在秋季。事业:小人特别多,而自己的计划,也要检讨是否过于保守。财富:勿吝啬钱财,好好享受一下,最好与别人分享。自身:本来个人运程已稍差,再加上意志消沉,就更坏了。家庭:试试对家中亲人展开笑颜,家运会好一些。姻缘:在改变处事做人的消极态度之前,追求异性多不能成功。 移居:有搬迁及移民的机会,但新环境亦未必如意。名誉:人际关系搞不好,最好能尝试改变形象。健康:常有小病,秋天防大病。友谊:要冲出自我的封锁,扩大社交圈子。 第二十五签 上吉 朱洪武登基 群山扰扰朝中岳 有似与臣列鹊班拱立两行齐整肃 自居此地岂无欢 朱洪武,明太祖朱无璋,少年时曾在皇觉寺出家。幼时家贫,放牛以补家计,曾与一群牧童登上嵩山(中岳),说:“他日我若为皇帝,群臣就像群山一样,向我拱立朝拜。”后来朱无璋建立明朝,果然尊五岳为神。(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签有位高得意之象,群山纷纷向中岳朝拜,好象臣子列班,整齐又严肃,居此位置,怎能不开心呢? 流年:大吉大利,多年的愿望极可能在最近实现。事业:更上一层楼,做生意会有新发展,做工的将会升职。财富:财运很好,而且有多条财路。自身:事事顺意,贵人多。家庭:家庭多快乐,小心勿沾婚外情。今年有添丁机会。姻缘:今年最适合结婚。移居:东南西北,四方皆有好出路。名誉:能帮助别人,将会得到更大善果。健康:即使有小病,立等可除。友谊:可望结交另一个层面的新朋友。 第二十六签 中平 徐庶归家 花迟
道教签诗以及签解(41-60) - [个人保留区]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dddlg.yourblog.org/logs/155055.html
第四十一签 中吉 张骞获宝石 浮槎月夜到天河 曾见天姬织锦梭 石得支机人罕识 那知此宝出云窝 张骞,汉朝,曾多次出使西、北邻国,对于文化、经济交流有很大贡献。张骞通西域,有历史记载。玉门关外的宝石、音乐、葡萄,就是由他传入中原的。这支签,是说张骞月夜泛舟,来到天河,见仙女在织锦,他悄悄地取去织机上的一块石头而归,回到凡间,才知道这原来是宝石!求得此签,有福自然来,而且又有身在福中不知福之象。凡事吉祥,勿庸担心。 流年:适合谋事的一年,年底有意外惊喜。事业:凡事要亲力亲为,积极进取。财富:财富在不知不觉间积聚。自身:平安,贵人特别多。家庭: 快活无愁,可以享尽天伦之乐。姻缘:蜜运在今年极易成功。移居:有出外旅游的机会,移民手续可尽办理。名誉:在社交圈子中,您的乐观勤奋被人欣赏。健康:无大碍,但天气变化时,要小心饮食起居。友谊:会认识很多好朋友,记住勿对异性存歪念。 第四十二签 中吉 王允献貂婵 月明散步到花栏 无策焉能剿灭奸幸有貂婵思定国 英雄难过美人关 东汉时期,奸臣董卓当道,民不聊生,王允设“美人计”,献貂婵,令董卓与其义子吕布因争美女而不和,董卓终于失败,暴尸荒野。这签是讲王允徘徊月下花前,正为剿灭奸臣伤脑筋,幸然婢女貂婵自愿以身报国,使王允的美人计得以成功。求得此签,今年有几点一定要注意,凡事立心要忠诚正直,切勿与坏人同流合污;要全力以赴,并要有信心。 流年:运气不俗,而且尽在自己手中。事业:凡事起头难,当事情有头绪时,已经是成功的开始了。财富:宜作长线投资,勿太着眼暂时损失。自身:先苦后甜,别指望不劳而获。家庭:家宅平安,家务要有条理,可望生一聪明女。姻缘:女追男的格局较易成就好姻缘。移居:出外,无论移民旅行,要戒酒色。名誉:在实干中尽显才华。健康:别为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忧烦伤身。友谊:不少人主动向您表示友好,有女贵人。 第四十三签 下下 韩文公被贬 只因直谏怒天颜 昼夜难离在马鞍主仆奔忙神亦倦 更加雪重拥蓝关 韩愈,唐朝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为官正直敢言,因上书谏迎佛骨,而被贬广东潮阳。此签是记述当时在贬谪途中的凄凉景况:因为直言进谏,而惹怒皇帝,早上上书,当晚就要起程到边远的潮州,为了赶及上任新的潮州剌史,必须日夜赶程,人不离马鞍,韩愈与随行的仆人忙于奔命,非常疲倦的时候,更遇上大雪拥塞蓝关,人马受阻于途,难再上前一步。此为下下签,得罪皇帝,前途未卜。 流年:凶险较多,阻滞重重,小人加害。事业:天时、地利俱失,唯有自己努力,守最后一关“人和”。财富:求财甚艰难,收入极可能减少,要准备过紧日子。自身:是非多多,容易得罪别人,小心。家庭:若想“退可守”,就要家庭和谐。姻缘:爱情路上,坎坷不平。移居:勉强转换环境,新的地方更艰辛。名誉:切忌与人争一日之长短,要保持谦卑。健康:保存实力,开朗一点,等待转机。友谊:宜与辈份低,年纪轻的人结朋友。 第四十四签 中吉 唐天宝评花 满园春色斗新妆 意似争妍夺国香到底是谁居丽首 牡丹艳冠百花场 唐朝天宝年间,太平盛世,唐玄宗李隆重基在位。当时,世人甚爱牡丹,以之喻意富贵吉祥。这支签,是当时百花争艳,牡丹被评为百花之首的情景。满园春色,百花都在炫耀自己的新妆,大家都有意争夺国香的殊荣。到底是谁名列第一呢?你看牡丹!她艳压群芳,获得全场冠军!此签虽只是中吉,但有春风得意之好兆头。 流年:大吉大利,立春之后,就已经入佳境。 事业:一枝独秀,力压群英,宜趁势锐进。财富:求财较以往顺利得多,但要积蓄,以防花落时。自身:平安富贵,许多愿望都会在今年实现。家庭:喜事重重,宜好好庆祝生日,婚禧等大日子。姻缘:在情场,您是个胜利者。今年是结婚好时机。移居:左右逢源,去到新地方将有新发展。 名誉:要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健康:偶有小病,但要看医生,切勿胡乱自己治疗。友谊:在得意时,朋友更多,花些心思,在其中必有重情义者。 第四十五签 中平 王质遇仙 采樵不意到云天 闲年敲棋二老仙柯烂也思归故里 出中七日世千年 王质,本是一位平凡的樵夫,有一日,上山砍柴,无意中,误进仙山,看见两位老人家在下棋,棋局适逢高手,变化万千,非常有趣,王质看得入神,忘记一切,七日七夜,很快就过去了,王质才发现自已带来的斧头竟然烂了,才醒悟要取柴回家。当他返回家时,一切都已经改变了,没有人认识他,他又不认识任何人,细问之下,才知道他离家已经一千年了!这就是“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故事。 流年:平稳中有机会,如不把握,就会浪费。事业:再好的计划,不去实行,也等于零。财富:一切靠自己努力,否则如入宝山空手回。自身:本身有仙缘,有天资,要修为,行善。家庭:家境小康,夫妻在平淡中发现感情真挚。姻缘:爱情运很好,常有“快活不知时日过”之感。移居:迁或不迁,已有定数,两者俱吉,但求心之所安。名誉:虽有别人栽培
文章原始出处:
杜杜的博客网
http://dddlg.yourblog.org/logs/155055.html

道教签:考试科场名第一,皇天不昧苦心人,青年发愤读书文,万仓书城习五更...

道教的思想渊源是‘杂而多端‘的,大体有以下几种主要因素:
首先是道家思想。道家和道教,本来是有区别的。先秦道家,是以老、庄为代表的哲学派别,而道教乃是东汉形成的一种宗教。但二者又不是毫无联系的。道教创立的时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道德经》为其主要经典,规定为教徒必须习诵的功课。《道德经》的基本思想是‘道‘,并把道视为超时空的天地万物的根源,既有本体的意义,也含有规律的意义,其界属模糊不清,‘玄之又玄‘,十分神秘,不同的人可以作出不同的解说。《庄子》更把道解释成为:‘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并谓‘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⒀这种以道为万古常存、得道以后便可以长生久视、成为神仙的思想,为后来的道教所汲取。道教的基本信仰也是道,它从宗教的角度把道说成是神异之物,灵而有信,‘为一切之祖首,万物之父母‘,⒁并与神秘化了的元气说结合起来,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无形无名,有清有浊,有动有静,‘万象以之生,五音以之成‘,⒂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生的。
道教还把老子看作是道的化身,这种思想在道教产生之前就有了。东汉明帝、章帝之际,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圣母碑》称:‘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明,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把老子与道合而为一。道教继续发挥了这种思想。
《太平经》曰:‘老子者,得道之大圣,幽显所共师者也。应感则变化随方,功成则隐沦常住。住无所住,常无不在。不在之在,在乎无极。无极之极,极乎太玄。太玄者,太宗极主之所都也。老子都此,化应十方。敷有无之妙,应接无穷,……周流六虚,教化三界,出世间法,在世间法,有为无为,莫不毕究。‘传为张陵(或为张鲁)所作的《老子想尔注》,也把老子作为道的化身,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其后《混元皇帝圣纪》又称:‘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化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也。‘于是老子与道便被神化为众生信奉的神灵。道是天地万物之源,因而作为道的化身的‘太上老君‘,也就成为‘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阴阳之主宰,万神之帝君‘。这说明哲学家老子和哲学范畴‘道‘在道教中已被神化为天上的神灵。因此,信道也就变成了信神,崇奉老子亦即崇奉天神。修道成仙思想乃是道教的核心,道教的教理教义和各种修炼方术,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而展开的。道教的命名,也与它的基本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道家思想乃是道教最为重要的思想渊源之一;道家哲学乃是它的理论基础之一。《魏书·释老志》在谈到道教的本源和宗旨时便称:‘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千变万化,有德不德,随感应物,厥迹无常。……其为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积行树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升天,长生世上。‘这里所说的道家,就是指道教。正因为道教的形成和发展,与道家老子确有不解之缘,所以人们习惯上常常把道教也称为道家。
先秦道家后来演变为黄老之学。这种黄老之学是以道家的清静养生、无为治世为主,但汲取了阴阳、儒、墨、名、法各家的部分内容,已不完全是先秦的道家,而是被称为黄老术的新道家。后来,黄老养生之术演变为道教的修炼方术,奉黄老术的黄老道家便是道教的前驱。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道家思想曾作过这样的评述:‘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是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他所说的道家,就是指黄老道术的新道家。司马谈的这种观点,被东晋道士葛洪所采用。
葛洪依据司马谈的这种观点,从神仙道教的基本立场出发,阐述了他的道本儒末、道高于儒的思想,以为道家之教‘务在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主张‘包儒墨之善,总名法之要‘,吸收各家之长,来建树其神仙道教的理论体系。⒃在修道方法上,他也主张‘内宝养生之道,外则和光于世,治身而身长修,治国而国太平。以六经训俗士,以方术授知音,欲少留则且止而佐时,欲升腾则凌霄而轻举‘。⒄这就是他的‘外儒内道‘和儒道双修、内外两得的两重人格的本质表现,也是上层化的士族贵族神仙道教的一个显著特点。
其次,道教还汲取了儒家的伦理纲常思想。这种伦理纲常的核心是‘三纲五常‘,这是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道德规范。
这种伦理纲常思想,是儒家导其源,道教缵其绪,作了继承和发展。在道书中,虽然很少提到三纲五常的名称,但宣扬这种伦理道德思想颇力;在宣扬这些伦理道德的时候,往往与它的长生成仙思想结合起来,而且以‘神‘的威力驱使人们去奉行,这对维护封建社会的伦常和秩序,更容易发挥其特殊的作用。《荀子·礼论》提出‘礼有三本‘之说,认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董仲舒则认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⒅把三纲五常说成是天经地义。《太平经》汲取了这些思想,提出‘人亦天地之子也,子不慎力养天地所为,名为不孝之子也。‘并称:
‘子不孝,弟子不顺,臣不忠,罪皆不与于赦。令天甚疾之,地甚恶之,以为大事,以为大咎也。鬼神甚非之,故为最恶下行也。‘又谓:‘子不孝,则不能尽力养其亲;弟子不顺,则不能尽力修明其师道;臣不忠,则不能尽力共事其君,为此三行而不善,罪名不可除也。天地憎之,鬼神害之,人共恶之,死尚有余责于地下,名为三行不顺善之子也。‘⒆《太平经》不仅继承儒家旨趣,大肆宣扬天、地、君、父、师信仰的重要,而且还第一次将‘天地君父师‘合为一体,这在当时儒家的经典中尚未如此,而这正是后来社会上‘天地君亲师‘信仰的由来,其影响尤其深远。《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亦说:诸欲修道者,务必‘臣忠、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内无二心。‘它特别强调‘事师不可不敬,事亲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仁义不可不行。‘《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中,更把儒家的许多封建伦理道德规范都包括进去了,它说:‘与人君言,则惠于国;与人父言,则慈于子;与人师言,则爱于众;与人兄言,则悌于行;与人臣言,则忠于君;与人子言,则孝于亲;与人友言,则信于交;与人妇言,则贞于夫;与人夫言,则和于室;……与奴婢言,则慎于事。‘这样,把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的道德规范都讲到了,用‘忠‘、‘孝‘、‘慈‘、‘爱‘、‘惠‘、‘悌‘、‘和‘、‘贞‘、‘信‘、‘慎‘等道德规范来调整各种不同的人与人的关系,比儒家讲得更集中,更全面。
先秦儒家思想,到西汉董仲舒为之一变。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宗天神学以及随之而起的谶纬神学,均为道教直接所吸收,成为道教的重要渊源。如《河图纪命符》说:
‘天地有司过之神,随人所犯轻重以夺其算纪。……又人身中有三尸。三尸之为物,实魂魄鬼神之属也,欲使人早死,此尸当得作鬼,自放纵游行,飨食人祭醊。每到六甲穷日,辄上天白司命,道人罪过。过大者夺人纪,小者夺人算。故求仙之人,先去三尸,恬淡无欲,神静性明,积众善,乃服药有益,乃成仙。‘这类神秘的东西,几乎原封不动地为后来的道教所吸收,并加以发挥。其他如‘少室山有玉膏,服即成仙‘;昆仑山为仙人集聚之所;西王母为赐授仙经、指导修道之神;黄帝原本北斗黄神,即位后即‘一道修德,唯仁是行‘,最后乘龙上天;五岳四海和人的耳、目、鼻、齿、发皆各有神;以及星象预示吉凶之说和召神劾鬼之术,如此等等,均是便于道教利用的资料。
此外,《易学》和阴阳五行思想对道教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东汉时的《太平经》就是‘以阴阳五行为家‘,而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乃是假借《周易》爻象的神秘思想来论述修仙的方法,对后世道教的影响甚大,被称为‘万古丹经王‘。此后,以易学和阴阳五行思想来阐发道教的内外丹法的道教学者相继不绝。
道教也汲取了墨家思想。章太炎先生早就指出过:道教思想是‘本诸墨氏,源远流长。‘⒇墨子提倡尊天明鬼,这种思想显然是被道教所吸收,这方面无须多加说明。此外,墨子还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上,提倡自食其力和互利互助。墨子在《非乐》上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在《天志》下又反对‘不与其劳获其实‘。《太平经》亦强调‘人各自衣食其力‘,反对‘强取人物‘。墨子在《兼爱》中主张人与人之间应当实行‘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在《尚贤》下又认为‘为贤之道‘就是‘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反之,他在《尚同》上说,若‘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朽余财,不能以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那就会使‘天下之乱,若禽兽然‘。《太平经》亦强调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利思想,主张有财物的人应当‘乐以养人‘,‘周穷救急‘。它认为天地间的一切财物都是‘天地中和之气‘所生,应属于社会公有,不应为私人所独占。认为‘此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养人也。此家但遇得其聚处,比若仓中之鼠,常独足食,此大仓之粟,本非独鼠有也;少(小)内(指帝王的私库)之钱财,本非独以给一人也;其有不足者,悉当从其取也。愚人无知,以为终古独当有之,不知乃万尸(户)之委输,皆当得衣食于是也‘。又称:‘或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有道德的人也应当以道德教人,否则也是犯了‘不可除‘的弥天大罪。认为‘人积道无极,不肯教人开蒙求生,罪不除也。……
人积德无极,不肯教人守德养性为谨,其罪不除也‘。它也反对‘智者‘欺负‘愚者‘,‘强者‘欺负‘弱者‘,‘少者‘欺负‘老者‘。说‘或多智,反欺不足者;或力强,反欺弱者;
或后生,反欺老者,皆为逆,故天不久佑之。何也?然智者当苞养愚者,反欺之,一逆也;力强者当养力弱者,反欺之,二逆也;后生者当养老者,反欺之,三逆也。与天心不同,故后必有凶也。‘《太平经》的这些思想,显然都是墨子有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道教的有些神仙方技和变化方术,也依托墨子。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记有《墨子丹法》,《遐览》记有‘变化之术‘的《墨子五行记》,称‘其法用药用符,乃能令人飞行上下,隐沦无方‘。《神仙传》又记载孙博、封衡皆宗墨子,孙博‘治墨子之术,能令草、木、金、石皆为火光,照耀数里,亦能使身成火,口中吐火‘;封衡自幼学道,有《墨子隐形法》一篇。葛洪还把墨子列入《神仙传》,说他外治经典,内修道术,精思道法,想象神仙,后得神人授书,‘乃得地仙‘。可见,墨子在道教信仰中的吸引力是不小的。
道教在产生过程中,除吸收以上所说的这些古代文化思想之外,还吸收了传统的鬼神观念和古代的宗教思想与巫术。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对日月星辰,河海山岳和祖先甚为崇拜,视之为神灵,对他们进行祭祀和祈祷,并由此而逐渐形成了一个天神、地*和人鬼的神灵系统。道教承袭了这种鬼神思想,并将这个神灵系统中的许多神灵作为道教神灵的组成部分。古代殷人认为,卜筮可以决疑惑、断吉凶;巫师可以交通鬼神,依仗巫术可以为人们祈福禳灾。这种巫术,也为道教所吸收和继承。
道教对战国的神仙思想和神仙方术也作了继承,并有所发展。早在《庄子》和《楚辞》里,有关神仙思想的言论已屡见不鲜。稍后,在燕齐和荆楚等地均出现了鼓吹长生成仙的方术。这种神仙方术原无系统的理论,后来,这些方士利用战国时齐人邹衍所论终始五德之运的五行阴阳学说加以解释,从而形成了所谓的神仙家,即方仙道。秦皇、汉武对此都‘莫不甘心‘,求之‘如恐弗及‘,以致‘自言有禁方、能神仙‘之徒多到‘不可胜数‘的地步。传说崇尚方仙道的宋毋忌、郑伯侨等都向往神仙、‘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以后神仙家的神仙信仰和方术皆为道教所承袭,神仙方术衍化为道教的修炼方术,神仙方士也逐渐衍化为道士。
由此可见,道教和我国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都有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它的产生,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孕育的结果。但从孕育到最后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逐步衍化的酝酿过程。早在战国之末,已有鼓吹长生成仙的所谓方仙道的渐次兴起。西汉末年,由于谶纬神学的盛行,黄老学向宗教化的方向发展,随即又有黄老学与方仙道相结合的所谓黄老道的出现。这些可视为道教的胚胎。不过它仍属于类似宗教的信仰,尚未正式形成为宗教组织,行其术者一般谓之方士,还未称为道士。到了前后汉交替的时候,开始出现方士又称道士的情况。《汉书·王莽传》说:‘先是卫将军王涉,素养道士西门君惠,君惠好天文谶记,为涉言孛星扫宫室,刘氏当复兴,国师公姓名是也。涉信其言。‘这个鼓吹王涉造王莽反的西门君惠,在桓谭的《新论·辨惑》中仍称方士。又据《后汉书·祭遵传》记载,鼓动涿郡张丰造汉光武反的,也是道士:‘初,丰好方术,有道士言丰当为天子,以五囊裹石系丰肘云:‘石中有玉玺。‘丰信之,遂反。‘《后汉书·许曼传》载:‘许曼……祖父峻,……行遇道士张巨君授以方术,所著《易林》,至今行于世。‘《后汉书·第五伦传》称:第五伦‘自以为久宦不达,遂将家属客河东,变姓名,自号王伯齐,载盐往来太原、上党,所过辄为粪除而去,陌上号为道士‘。这个第五伦看来并不是教徒方士,但因其隐姓埋名于民间,热心为民众公共卫生事业服务,经常为他们扫除垃圾,受到人们的尊敬,人们便以为他是道士,遂以道士称之。说明道士之名在当时已为民间所熟知,而且视为一种尊称。当时民间不仅有个别道士的活动,而且开始近于有组织的活动。如《后汉书·马援传》说:‘初,卷人维汜,訞言称神,有弟子数百人,坐伏诛。后其弟子李广等,宣言‘汜神化不死‘,以诳惑百姓。十七年(指汉光武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遂共聚会徒党,攻没皖城,杀皖侯刘闵,自称‘南岳大师‘。‘同书《臧宫传》云:‘十九年(43),妖巫维汜弟子单臣、傅镇等复妖言相聚,入原武城,劫吏人,自称将军。‘同书《桓帝纪》又称:建和二年(148)‘冬十月,长平陈景自号‘黄帝子‘,署置官属,又南顿管伯亦称‘‘,并图举兵,悉伏诛‘。从这些起义的组织者相信‘神化不死‘以及自称‘南岳大师‘、‘黄帝子‘、‘‘和封建史学家称之为‘妖巫‘等事实来看,表明当时民间已有类似于道教的组织存在了。
由于上述各种条件已经具备,因而在经过了从方仙道到黄老道的长期酝酿之后,到东汉中后期,早期道教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便相继正式出现。

道教1号签:求解:冲霄志气满心胸,君子应飞久田穷,此行当标风云会,万人头...

不要过于强出头,物极必反!所以希望你好好把握自己,委曲求全,劳其筋骨,必可大展宏图。希望能帮助你。

求解签,婚姻签,是下下签。道家下下签:龙已飞 虎已归 笙歌已歇 兴而不...

否极泰来 下下签也未必就是凶签 龙飞虎归 这样才会安静啊 龙虎要在一起不是要打翻天么
笙歌已歇 也是回归安静祥和的意思 笙歌燕舞几时休 纸醉金迷人昏头 所以笙歌已歇到是好事
兴而不久 万事如灰 富不过三世 贵不过一生 所以万物没有长兴 万事如灰 是要告诫人们 一切事物都要看淡 这样人生才能潇潇洒洒
此签求婚姻 是告诫求签者 婚姻要平平静静 安安稳稳 正所谓 平平淡淡才是真
安安稳稳是幸福
所以求到此签 就是这个意思 不要相信一般的江湖术士解签 他们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五行八卦 神机鬼藏 非江湖术士之流所能解

请道家高人帮解下我在海南文笔峰求得的47签(中吉签)

现在你的生存状态很顺利,可说是大事小事只要想得到,就可以顺利达到目的,无论大事小事都可以得到贵人的呵护,事业各方面发展也会很顺利,很和谐,从事的事业会一年比一年有收获,但是也要经历一些小的挫折,最终还是可以成功。

出马道家斗里应该放什么?

拜斗本是道教独有之科仪。为世人对星宿的崇拜而生的敬仰,与人的生死祸福有关。北斗星君掌消灾解厄,南斗星君掌延寿施福。故拜斗是一种为人消灾解厄、祈福延寿之科仪,亦称之为朝真礼斗。
1、斗-代表宇宙(天圆地方因此斗代表天乃作圆型)。
2、米-代表万星(宇宙布满万星)。
3、剑-代表除魔(斩妖趋邪,护身平安)。
4、灯-代表神光(日月星辰,神光普照)。
5、签-代表元辰(元辰光,神明护佑)。
6、伞-代表扶佑(神明降临,扶佑元辰)。
7、尺-代表青龙(属木,位东方)。
8、秤-代表白虎(属金位西方,其秤花如虎尾)。
9、剪刀-代表朱雀(属火位南方,其型状如鸟嘴)。
10、镜子-代表玄武(属水位北方,其型状如龟蛇合体)。
以上之尺、秤、剪刀、及镜子代表天之四灵)
11、筷子以红丝线相缠-喻万星缠度。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12、斗内放五榖-象征五子登科。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