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水夫妻是指的是情人关系吗

什么是露水夫妻

露水夫妻,意思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亦指暂时结合的非正式夫妻,或者说是没有经过合法婚姻登记结婚的男女。

典故
传说当年孙猴子大闹天宫,金箍棒一下子变大,上顶天,把西北角的天捣得漏了;下顶地,把东南角的地戳成了海。
这下,可麻烦了。天上漏雨,地下涨水,怎咧办?后来,瓦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师傅,拿黄河里的冰冻块子补的天。所以,直到现在西北风一刮,人就感到冷飕飕的了。这地呢?就是小秦王补的。
小秦王说:"山多了,不生粮;水多了,也不长粮,不如就吆山填海吧!"俗话说:山高水远。从前,山总在西北,这海在东南。山,那么大,那么重,手不能拿,肩不能担,怎咧办?小秦王有根神鞭,叫吆山鞭。

这可是个宝贝,他只要把这吆山鞭举起来,使劲一抽,只听"叭"地一声,大山、小山、高山、矮山……都吓得跌跌爬爬,乖乖巧巧地跑了。
小秦王沿着长江吆山填海,把一座座青山,天天往东海里赶,看着看着给他填起了一片。

海龙王一望,不得了,眼看这大海要给填干了,我们鱼子虾孙,往后怎么生活呢?再这样填下去,恐怕连我逍遥自在的水晶宫也住不成了。他忙不迭喊三公主来商议对策……。
这天,小秦王又举着吆山鞭,把金山、焦山、北固山……从昆仑山上,一路吆吆喝喝,赶到了镇江。
这时,天已经擦黑。小秦王吆了一天的山,汗流浃背,精疲力尽,他把吆山鞭往怀里一收,只见焦山停在江中心,北固山靠在江边上,金山蹲在最后,一个个都不走了。
小秦王抬头一看,江边上有座房子,门半掩着,他想敲门借宿。手刚举起,还没敲呢,只听"吱格……"一声,门自动开下来了,从屋里走出一个俊俏俏的年轻女子,脸上笑得象朵花。说:"客家,屋里请坐。"

小秦王一看这年轻女子蛮客气的,这里既是客栈,他也就大大方方进屋了。年轻女子指着小秦王湿漉漉的衣服说:"啊呀!干什么事,累成了这个样子,多辛苦,快歇歇吧!"说着连忙打水递茶,十分殷勤。

小秦王本来倒不觉得疲倦,听她这么一说,倒真觉得好像需要休息了。这年轻女子话说得多么甜蜜,他心里不由得产生了好感。当晚两人谈谈很是投机,越谈越有感情,互相都有了爱慕之心。小秦王也就忘记了吆山填海的大事。

两人对着月亮跪下来立下山盟海誓,竟成了一见钟情的夫妻。
第二天,天一亮,太阳升起来了。小秦王手一摸,好像脸上有露水,眼一睁,自己没睡在屋里,躺在江边的露天里哩。左边望望,右边看看,那俊俏的年轻女子早已不在了。原来,他和那女子做了一夜的露水夫妻(古话说,露水夫妻不长久。就是这么传下来的)。

露水夫妻是什么意思

露水夫妻,汉语成语,拼音是lù shuǐ fū qī,那么网友们知道露水夫妻是什么意思吗?感兴趣的网友们,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露水夫妻意思是指暂时结合的非正式夫妻;亦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2、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我的哥哥,这一家都谁是疼你的?都是露水夫妻,再醮货儿!唯有奴知道你的心,你知道奴的意。”

3、 成语造句:露水是夜间出现,见不得阳光,只一晚上而已,用露水形容夫妻现象的短暂。

以上就是对于露水夫妻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

露水夫妻是指什么

露水是见不得光的东西,太阳一出来很快就消失了。露水夫妻就是类似的东西,缘来相聚缘去分离,在外打工时找个女友解决生理需求,离开时缘分就散了,谁也不会抱怨什么,这就是露水夫妻。

什么是露水夫妻姻缘

露水姻缘是指短暂或临时结合的情缘,也就是不正当暂时在一起的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露水,就是早上的露水,太阳出来了,就呆不长了,会被蒸发掉。这样的情缘是见不得光的,不够光明正大。

这样的情缘一般都是指的婚外情,又不愿意被别人知道,只是想暂时玩玩罢了,没有以后,也从来不谈将来。

偷偷摸摸的情感,纸是包不住火的,早晚都是会被曝光的,如果不想有什么损失,最好不要放纵自己的不忠。要知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家里如果有这样

的人出现,最好及时的制止他,让他别走错路!人这一辈子,谁都有走错路的时候,只要知错能改,一切还来的急。

要知道今生最重要的是自己堂堂正正做人,安安心心做事!

露水夫妻-不长久 猜12生肖 并解释一下

好像是蛇..

陈年旧事(7)露水夫妻半世情

里下河地区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千百年来,黄河借道,淮水泛滥,水患连绵,催生了无数生离死别、悲欢离合的故事。
陶六解放前有十来亩地,家里好几口人,土改时定为中农。五十年代,先是老婆害吸血虫病肚腹鼓胀死了,后来还没有出嫁的女儿又得伤寒死了,到上高级社时,只剩下他自己孤身一人。原来的三间正屋、两间厨房,显得格外空落。

孤身一人,生活好多不便。他得自己洗衣,自己烧饭,自己忙田。最为难的,是晚上磨粮食。

长江口以北的沿海滩涂废灶兴垦后,因为是沙质土壤,地势又高,只能种玉米、高粱、麦子等旱粮,这些粗粮要磨碎才好下锅煮食,家家户户晚上都要推着两扇石磨磨粮食,正常人家是夫妻合作,一个推动磨扇,一个在磨头喂谷。

陶六没人搭档,只好一个人拐磨。生活接二连三地给他不幸,但他并没有整天悲悲戚戚,唉声叹气,而是顺乎自然,自找快乐。拐磨时,他自推自唱,排解寂寞,推一阵子,再停下来扫扫磨扇上的粮食,从来没有要过别人帮忙 。下河洗衣,他常常一个猛子钻入河底,摸出一条大鱼对着邻居哈哈大笑。

几年过去了,邻居劝陶六续弦,再找个人搭伙做伴,可他自己不当回事,就嘻嘻哈哈地一个人过日子。

1961年正月半后,里下河地区的“西乡”来了个女人,带了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一路乞讨过来。女人面黄肌瘦,衣破露肉,那孩子更是饿得前心贴后背,连哭声都有气无力。

陶六顿生恻隐之心,煮了一锅饭,让娘儿俩吃了,还让大小两人歇歇再赶下家。女人吃好饭,在他家看看,一眼便看出这是个单身男人。

女人吃饱了饭,看着他堆在床头的一堆脏衣服,对陶六说,“难为你让我们娘儿俩吃了顿饱饭,帮你洗几件衣服。”

忙完了女人要走时,陶六又挖出一大碗剩饭,往那女人随身带着的布兜里放。随口问她,晚上住到哪儿去?不问还好,陶六这一问,女人眼泪哗哗往下滚:“我们还能到哪儿去,走一家算一家,晚上找个草堆团团呗!你是个好人,不知肯不肯收留我们住一晚?”

陶六犹豫了。

陶六盘问她身世。她说,去年夏天家乡发大水,水稻没顶,一个月才退下,秋季颗粒无收,她的男人麦子种下后就出去了,连春节都没回来,不知下落,不知死活。她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和孩子饿死,只好顾不得脸面,出来乞讨。今天碰上陶六这样的好人了。

陶六抱来一大捧玉米秸秆,在堂屋外间地上铺下,把自己的一床旧被让给他们,女人在陶六外间躺下了。

夜里,陶六睡不着,女人也睡不着,但陶六规矩,只是隔着一层芦柴帘子说话。

天亮了,女人该走时却不肯走了,连口气也改了,说:“哥,我怎么看,你都是个好人,要是不嫌弃我,我就不走了,帮你洗洗煮煮。”陶六应允了。

看看陶六家里有个女人住下,左邻右舍问他什么手段把女人留在家里的?陶六说,“天地良心,我可没有强留人家,我管了她一顿饭,她就赖在我家不肯走了。”说这话时,陶六还和往常一样,嘻嘻哈哈的。

邻居们知道陶六不是个一见女人就迈不开步的主儿,对他的话有九成相信,都为陶六高兴。虽说这个女人的看相不咋的,但是,陶六也是四十大几的人了,能有个女人进门与他作伴,缝补浆洗,你情我愿,怎么说也是一件好事。

虽说是一下子增加了两个吃口,陶六还是很乐意。原来他家几口人的自留地,收的粮食一个人吃有些积余,他能让她娘俩饿不死。

现在,陶六回到家有人知疼知热,有一碗热汤热水了。他待人家的孩子视同己出,平时下河摸着条鱼,田里逮着个雀儿什么的,总是带回家烧了给人家儿子吃。偶尔去镇上,买两个肉包子揣在怀里带回来,自己一路上只是闻闻香气,咽咽口水。

麦收的时候,女人要回去。她说家中自留地里的麦子不能烂在地里。况且,她的户口还在老家,生产队里分麦子也该有她和儿子一份。女人表明,夏收一过,就会把自己和孩子的户口打过来。

陶六向邻居借了些钱,收拾好东西让女人回家。他给女人和她的儿子准备了一屉粗面馒头,作为路上的干粮。

陶六亲自把她送到镇上,上了每天一班往县城的班车,临行时,他再三叮嘱,如果男人回家了,就好好跟原来的男人过日子,不要再惦着他。

他心下想得开,这女人是为活命呆他这儿的,这种露水夫妻,靠不住,长不了。

两个月后,女人竟然回来了。陶六有点儿喜出望外。女人告诉陶六,队里分给了她麦子,家里自留地的秧苗也栽下去了,死鬼男人仍然杳无音信。

如果说上次女人留下来完全是为了混口饭吃,图个活命,这次家里分了粮食,再也不缺吃的了,陶六觉得这女人还是想跟着他过日子的。

女人在生产队里没有户口,自然不能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但她却也不肯闲着,除了照顾孩子,她在陶六家里料理自留地,下田打猪草,由陶六送到集体养猪场记工分。这年夏天,她听说老家又是大涝,遭了水灾,便没有回家。

一晃就三年下来了。

1964年夏秋之际,陶六家里来了个陌生男人。陶六告诉邻居,来的人是女人原来的男人,来找他要回女人。

邻居纷纷为陶六打抱不平:几年人影都不见,这人是个不负责任的男人。陶六帮助他把儿子养大了几岁,现在他却来要女人孩子。大家一致意见,女人和孩子,一个都不给他,要去帮他说理。

陶六笑笑:“嘿嘿,人家是原配夫妻,我是个半路的露水夫妻……”

村里几个男人听说那人赖在陶六家不走,死缠着女人,一定要把女人带走,相约一起去到陶六家里,帮助陶六与那人论理。

这天,他们聚集到陶六家里,要把那男人赶跑,出头的对那男人说:“三年水灾,你作为家里当家主事的男人,鬼影子都找不到了,陶六帮你把女人孩子养着,现在跑过来要人。要不是陶六人好,收留了你家女人孩子,她娘儿俩骨头早就绿了。”男人一看来人气势汹汹,人多势众,坐在房角不敢吱声。

那个女人搂着自己的儿子,也在一边泪眼婆娑。

陶六知道乡邻的一片好心,他闪着泪花谢过众人,对着那个女人说道:“今天,众位乡邻都在,你当着大家的面,给一个准话,是走呢,还是留着?”

女人低头看看已经长高了不少的儿子,犹豫再三,长时间抽泣,不肯开口。那儿子也揪着妈妈的衣角,大声啼哭。

临了,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老陶,你是个大好人,你救了我们娘儿俩的命,我永世不忘。不过,他是这个娃儿的亲老子,我怕以后儿子大了,不好交代。”

陶六听到这里,明白了女人的心思。他抹一抹自己流下的眼泪,拉女人站起来:“你来我家搭伙三年,这也是我们的缘分。前年你说回去办户口,一直没有办过来,我就心里有数。不过看到你娘儿俩丧魂落魄的样子,我就想,住在我这里,总比挨家乞讨好些。现在既然你想回家,我不拦你。回去以后,男人不计较你,日子过得好,你就跟着他踏踏实实地过。如果男人计较你,两人过不下去,你就再过来。”

女人“哇”的一声放开喉咙,大声嚎啕。

听到陶六这样说话,众人觉得再讲什么,也属没趣。

待女人稍稍缓过气来,陶六转头对那男人说:“这几年,你对家里人不管不顾,你不能怪罪你婆娘。三年水灾,不少地方饿死人,她带着儿子能活到现在,也算是她的造化。跟着我,保住了她自己一命,保了你儿子一命,你还要感谢她。回去对她要好点。你欺负她,我约这些乡邻一起找你算账!”这些帮忙的邻居在场,陶六说话多了几分底气。

男人领着女人和孩子走了。这一次,陶六没有再送一家三口去车站。在村口分手时,有人看到,那女人满眼是泪,陶六的眼睛也是红红的。

陶六后来没有再娶女人,和旁人谈起那几年的日子,常常陷入深深的忆念。有人劝他去西乡找找那个女人,他总是摇头,“她真的过不下去,会来找我的……”

多年后,陶六收到过那人家一封信。请人念过,原来是那家的孩子写来的,男孩长大了,准备结婚,请陶六去喝喜酒。

陶六听了,摇摇头,对帮他念信的人说道:“喜酒就不去吃了。不过人家还能记我,良心不错。”

陶六活了九十多点,一直是孤身一人,后来村里给他上了“五保”。

左邻右舍都说,陶六人好,好人好报。

                                2020.4.25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