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与干支对照表

天干地支时间表

天干地支时间表
天干地支所对应的一天的时间子23点-1点,,,,丑1-3,,,寅3-5,,,卯5-7,,,辰7-9,,,巳9-11,,,午11-13,,,未13-15,,,申15-17,,,酉17-19,,,戍19-21,,,亥21-23
天干地支的时间换算公元推算干支方法:注意,这里的西元年的干支,仅表示此西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至下一个西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之间的回归年干支。例如2015年的乙未年表示(2015年2月4日――2016年2月4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序数123456789101112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天干序数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地支序数按:1(寅),2(卯),3(辰),4(巳),5(午),6(未),7(申),8(酉),9(戌),10(亥),11(子),12(丑)年干支推算:①年干公式:年干=年份个位数-3(适用于任何西元年,个位数小于3,借10)②年支公式:年支=(年份+7)÷12余数(整除余0,即余12=丑)③年支简化:(西元年末二位数-1)-12*N=年支(适用于20世纪,即1900―1999年)(西元年末二位数+3)-12*N=年支(适用于21世纪,即2000―2099年)例:求2015年干支?解:2015年干=5-3=2,2=乙,故2015年天干为乙2015年支=15+3-12=18-12=6,6=未,故2015年地支为未综上,2015年干支为乙未例:求公元189年干支?解:189年干=9-3=6=己,189年支=(189+7)/12余4=巳,189年干支为己巳月干支推算:①月干公式:月干=年干x2+月支(和超过10,直接取个位数)②简化公式:(和取个位)亥月干=年干x2子月干=年干x2+1=寅月干丑月干=年干x2+2=卯月干例:已知2015年为乙未年,求2015年申月天干?解:2015年乙未年,天干为乙,乙=2,申=7申月干=乙x2+申=2*2+7=11,个位=1,1=甲,故申月天干为甲例:求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干?解:亥月干=壬x2+亥=9*2+10=18+10=28,个位=8,8=辛,故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干为辛(注:亥月天干公式,可直接简化为:亥月干=年干x2)例:求戊子年,子月天干?解:子月干=戊x2+子=5*2+11=21,个位=1=甲,故戊子年子月天干为甲日干支推算:干支纪日,民间往往采取元旦干支推算法,进而推定阳历某天干支,由于闰年都是在申子辰年,366天,平年都是365天,天数固定,每月天数也都固定,因此只要知道元旦的干支,就能推算出该年各天干支,距离元旦多少天,减去60倍天数,就能推算出某日干支。时干支推算:天干(晨子)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夜子)序数-101234567891011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注意:晨子=-1,夜子=11。因子时、丑时是每日的前两个时辰,顺序置前,地支序数也应置前,故将子丑置前:子=-1,丑=0,寅=1,卯=2…子=11。由于子时作为日期分界线,被一分为二,分为晨子和夜子两个小时,晨子(0点-1点),子=-1。夜子(23点-24点),子=11。八字中,夜子时(23点-24点),仍属于今天,仍用今天日干。①时支公式:时支=小时÷2-1(小时为偶数),时支=(小时+1)÷2-1(小时为奇数)②时干公式:时干=日干×2+时支(晨子=-1,夜子=11)例:求1:45,23:43,18:58,0:38时支?解:时支:(1+1)/2-1=0=丑,(23+1)/2-1=11=子,18/2-1=8=酉,0/2-1=-1=子(注:八字中,出生时间宜根据出生地所在时区,采用真太阳时。推算时柱干支,分钟可以忽略不计,只用整小时推算)例:求乙卯日17:......余下全文>>
天干地支的干支与时间干支历和农历是两套不同的历法。干支历又称甲子历,是中国所特有的阳历,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作为历法已施行了数千年,它完全参照黄道地日关系创建,以立春为元旦,一个回归年为一年。在当代农历借用干支纪年,以正月初一为起点,这是笼统的标注;“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古代历法》一书中指出,干支纪年是从立春起算。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干支历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干支历主要由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四部分组成。干支纪年以天干和地支组成共60个干支纪年(详见上文序列表中的表格)(或见下文五行、属相),以此往复,60年为一个轮回。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如黄巾起义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60是10、12的最小公倍数,所以每60年为一周期)。如1644年大概为甲申年,60年后的1704年同为甲申年,300年后的1944年仍为甲申年。注意以上只是大概对应,因公历和干支历是不同的历法,年份起点不同。干支纪月是由十二辰纪月发展而来,据《五行大义》中记载: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由此知干支发明之初就是:干用于纪日,支用于纪月。在古代早以十二辰纪月,即为月建。在以钟表盘面理解日月五星的运行时,我们就可很清楚的看到月建是日月相会时的辰位。古代历法选冬至日且日月相会日(月朔日)为对应于“子”刻度,月针绕行一周约27天多,但此时作为太阳视运动的年针已前行了约一个刻度,月针需再前行2天多才能赶上太阳进行日月相会,这时就相会于“丑”刻度,这样日月相会日就会逐步发生在十二刻度中,以此确定月建。不同朝代年岁开始的月建地支不同。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这个是夏历。而商历是正月建丑,二月建寅,三月建卯。周历是正月建子,二月建丑,三月建寅。秦历是年开始于建亥,但仍称十月。至汉武帝改历,才复用夏正,就是正月建寅为岁首(武则天改过用周正,建子)一直沿用至今。干支纪月自到民间一直有使用!以敦煌出土的北宋《雍熙三年(986)丙午岁具注历日》(伯3403)为例,各月起始点的定义,并非历法中的朔日,而指的是各月节气,此故,二月就定义成从惊蛰(二月节)至清明(三月节)前一日,余类推。敦煌具注历以节气为各月之始的规矩,或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但从现存各汉简残历中,均可见到以朔日作为各月月建起点的情形。干支纪月的推算较为容易,每年的各月地支已经固定,只要推算月的天干配固定每月地支就行。有歌诀为证(寅月为正月,寅为虎,又称“五虎遁元”):甲己之年丙作首,――逢年干是甲或己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丙上起。乙庚之岁戊为头,――逢年干是乙或庚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戊上起。丙辛必定寻庚起,――逢年干是丙或辛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庚上起。丁壬壬位顺行流,――逢年干是丁或壬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壬上起。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逢年干是戊或癸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甲上起。为了便于推算,把他们的关系归纳于此表:年天干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甲、己丙寅丁......余下全文>>
天干地支是怎么算时辰的?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我国古代根椐动物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即每一种动物为一个时辰。老鼠排行第一(与“子”时搭配),以下次序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鼠:晚上11时到第二天1时(即“子时”)。这时候,老鼠胆量最壮,活动最频繁,所以,子时同鼠搭配。
牛:凌晨1-3时(即“丑时”)。这时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细、最慢、最舒适,所以丑时同牛搭配。
虎:凌晨3-5时(即“寅时”)。据古书载,这时候,老虎最活跃、最凶猛、伤人最多,因此寅时同虎搭配。
兔:清晨5-7(即“卯时”)。这时,太阳还没露出脸面,月亮的光辉还未隐退完全。玉兔是月亮代称,是月宫神话中惟一的动物,这样卯时就同兔搭配。
龙:早晨7-9时(即“辰时”)。传说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龙是神话中的动物,于是辰时属龙。
蛇:上午9-11时(即“巳时”)。据说这时候的蛇不会伤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荡,多隐蔽在草丛中,这样巳时就属于蛇的了。
马: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即“午时”)。依据道士的说法,中午太阳当顶,阳气达到达极点,阴气渐渐增加,在阴阳换柱之时,一般动物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习惯地站着,甚至睡觉也站着,从不躺着。这样,午时就属马了。
羊:下午1-3时(即“未时”)。据说羊在这时候洒尿最勤,洒出的尿可治愈自身一种惊疯病,因此,未时属羊。
猴:下午3-5时(即“申时”)。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啼叫,声音拉得最长,最洪亮。所以申时属猴。
鸡:下午5-7时(即“酉时”)。这时候,日落山岗,鸡开始进笼归窝、夜宿,于是酉时属鸡。
狗:晚上7-9时(即“戌时”)。黑夜来临,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并产生一种特殊的视力和听力,看得最远,听得最清楚。所以戌时属狗。
猪:晚上9-11时(即“亥时”)。这时候猪睡得最酣,发出的鼾声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动得最厉害、长肉最快,于是亥时属猪。
天干地支,怎么表示时间的!天干和地支按顺续表示年,六十年一循环,天干和地支按顺续表示月,六十月一循环,天干地支表示日六十日一循环,天干地支表示日,六十日一循环,单独表示时间只用地支,每个地支表示2个小时,从夜间23一1点为子时,以此顺推
几点是什么天干地支时辰
时间
24时制

深夜11:00-凌晨1:00
23:00-1:00

上午1:00-上午3:00
1:00-3:00

上午3:00-上午5:00
3:00-5:00

上午5:00-上午7:00
5:00-7:00

上午7:00-上午9:00
7:00-9:00

上午9:00-上午11:00
9:00-11:00

上午11:00-下午1:00
11:00-13:00

下午1:00-下午3:00
13:00-15:00

下午3:00-下午5:00
15:00-17:00

下午5:00-下午7:00
17:00-19:00

下午7:00-下午9:00
19:00-21:00

下午9:00-下午11:00
21:00-23:00
天干地支月份对照表从什么时候开始从立春开始,小寒结束。

二十四节气表时间表

二十四节气表时间表:

1、春季

立春:公历2月3-5日交节。

雨水:公历2月18-20日交节。

惊蛰:公历3月05-07日交节。

春分:公历3月20-22日交节。

清明:公历4月04-06日交节。

谷雨:公历4月19-21日交节。

2、夏季

立夏:公历5月05-07日交节。

小满:公历5月20-27日交节。

芒种:公历6月05-07日交节。

夏至: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小暑:公历7月06-08日交节。

大暑:公历7月22-24日交节。

3、秋季

立秋:公历8月07-09日交节。

处暑:公历8月22-24日交节。

白露:公历9月07-09日交节。

秋分:公历9月22-24日交节。

寒露:公历10月08-09日交节。

霜降: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4、冬季

立冬:公历11月7-8日交节。

小雪:公历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公历12月6-8日交节。

冬至: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公历1月5-7日交节。

大寒:公历1月20-21日交节。

立春2022年02月04日 04:50:24

雨水2022年02月19日 00:42:47

惊蛰2022年03月05日 22:43:30

春分2022年03月20日 23:33:23

清明2022年04月05日 03:20:07

谷雨2022年04月20日 10:24:17

立夏2022年05月05日 20:25:47

小满2022年05月21日 09:22:33

芒种2022年06月06日 00:25:36

夏至2022年06月21日 17:13:46

小暑2022年07月07日 10:37:52

大暑2022年07月23日 04:06:58

立秋2022年08月07日 20:29:00

处暑2022年08月23日 11:16:11

白露2022年09月07日 23:32:12

秋分2022年09月23日 09:03:46

寒露2022年10月08日 15:22:19

霜降2022年10月23日 18:35:40

立冬2022年11月07日 18:45:07

小雪2022年11月22日 16:20:02

大雪2022年12月07日 11:45:33

冬至2022年12月22日 05:47:21

小寒2022年01月05日 17:13:49

大寒2022年01月20日 10:38:46

二十四节气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确定。24节气也与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规律有关,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十五度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其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二十四节气,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

当今使用的农历吸收了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用“置闰法”调整来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天干地支与年月日对照表,怎么用天干地支表示年月日时

提起天干地支与年月日对照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怎么用天干地支表示年月日时,另外,还有人想问如何用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怎么用天干地支算年月日,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怎么用天干地支表示年月日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干地支与年月日对照表

1、天干地支与年月日对照表:怎么用天干地支表示年月日时

2、天干地支与年月日对照表:如何用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

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

1、推算天干:年月日时辰对应的天干地支。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3=年干,负数则加10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8=年干农历年月日天干地支排法。

(因为公元3年为癸亥年,而天干又是逢10一循环。公元4年天干是甲,而4-3=1。由于没有公元0年,所以公元前的天干为末位数-3+1,再+10转为正数)日时对应天干地支。

2、推算地支:月份天干地支速查表。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数-3)÷12,得余数0-11为年支,负数则加12,0视作12天干地支与月份对照表。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数-2)÷12,余数-11-0为年支,加12转为正数,0视作、公元年末二位数+9=年支(适用于—年);

2、公元年末二位数+1=年支(适用于—年);农历二月对应哪个天干地支。

3、公元年末二位数+5=年支(适用于—年);农历年月日如何转换天干地支。

年干支是以立春为界,而不是以春节为界的。如年阳历2月4日的阴历为十二月二十一,仍为癸卯年;但年阳历2月5日的阴历虽为十二月二十二,而此日已立春,宜做甲辰年。年份月份日期对应的天干地支。

干支历法是上古文明的产物,又称节气历或中国阳历,是一部深奥的历法。它是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历法。主要由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四部分组成。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年长即回归年,一节一中为一个月。干支历通过天干地支论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是基本内容。

既管年又管月,兼具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黄道面划分出来的,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二十四节气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其年月日全由太阳视运动决定,与太阴月相无关。

它又与通常的阳历(如公历)不同,公历的月长由人为规定而与天象无涉;干支历的年月日均由天象决定,无须通过人为调整,是完全合天象规律的一部历法。目前,干支历依旧流行于万年历等书,用于象数、风水和命理学中。年月日时怎么对应天干地支。

3、天干地支与年月日对照表:怎么用天干地支算年月日

早知道我就去和算命先生学学的

哎呀~~!!!

4、天干地支与年月日对照表:天干地支与年月日的搭配表

出生日期天干地支查询。

5、天干地支与年月日对照表:年日月时对应的天干地支,有对照表么?

排年柱万年历年月日时干支对照表。

排四柱是推命的步,即由命主出生之年月日时其四柱.由于四柱是由八个干支组成,因此也叫排八字.下面分别说明年月日时其四柱排法.

年柱,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农历的干支表示.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的交节时刻划分的,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如某人年正月初三生,由于98年交立春是正月初八8时53分,因此此人的年柱为97年之丁丑,而非98年之戊寅.

4.2排月柱十二地支如何表示日期。

月柱,即用农历的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乙酉年几月出生好。

我们现在用的农历也叫夏历,是建寅月的,即每年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直到十二月为丑月.月柱中的地支每年固定不变,从寅月开始,到丑月结束.年份与十二地支。

一月寅月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

从立春到惊蛰从惊蛰到清明从清明到立夏从立夏到芒种

怎么用天干地支算年月日

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

从芒种到小暑从小暑到立秋从立秋到白露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戌月十月亥月十一月子月十二月丑月十一月对应的天干地支。

从寒露到立冬从立冬到大雪从大雪到小寒从小寒到立春12个月对应的天干地支。

查法是,凡甲年己年(年柱天干为甲或己),正月为丙寅,二月为丁卯,余类推.如年为戊寅年,三月是丙辰月.年为庚辰年,八月为丁酉月.

另有以下口诀可帮助记忆,也称为”五虎遁”:计算月天干表格。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土,丁壬壬寅顺水流.农历1月天干地支。

若问戊癸何处起,甲寅之上好追求.万年历查四柱八字表。

口诀用法:凡甲年己年,一月天干为丙,二月天干为丁,压余类推.日月天干地支如何确定。

4.3排日柱

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年)二月己巳日至今,我国干支记日从未间断.这是人类迄今所知的最长的记日法.

日柱,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

日柱,在命学上是以晚上子时开始顺时针到亥时,十二个时辰为,每一个时辰占两个钟点.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即晚上的十一点.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这一点请特别留意,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的分界点.

4.4排时柱天干地支与八卦对照表。

时柱,用农历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共十二个时辰.2021年8月份天干地支对照表。

子时:23点–凌晨1点前丑时:1点–凌晨3点前

寅时:3点–凌晨5点前卯时:5点–凌晨7点前

辰时:7点–上午9点前巳时:9点–上午11点前年月日时转换天干地支。

午时:11点–上午前未时:–上午15点前1991年天干地支对照表。

申时:15点–上午17点前酉时:17点–上午19点前

戌时:19点–晚上21点前亥时:21点–晚上23点前

古人将一日等分为十二时辰,即:

夜半者子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

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佚者未也,

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

时柱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而天干却不同,下面日上起时表:

日上起时表

时/日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

子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

丑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

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

卯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

辰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

巳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

午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

未辛未癸未乙未丁未己未

申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

酉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

戌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

亥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

另有以下口诀可帮助记忆,也称”五鼠遁”: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上表和口诀的用法与年上起月法类似.如丙申日卯时的天干是辛,即辛卯时.

例如年10月7日10点,讲讲方法

辛巳年10月8日交寒露节–九月戊戌,7日还属八月–丁酉,10点属巳时–乙巳时

以上就是与怎么用天干地支表示年月日时相关内容,是关于怎么用天干地支表示年月日时的分享。看完天干地支与年月日对照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干支纪月的对应表

农历的干支纪月,每个地支对应一个农历月(闰月使用上月干支),从初一日到三十日(小月为廿九日)。 下表是地支纪月时对应的农历月份、近似节气,近似公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 农历地支 节气 中气 近似公历 甲或己年 乙或庚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 正月寅月 立春-惊蛰 雨水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二月卯月 惊蛰-清明 春分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 三月辰月 清明-立夏 谷雨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四月巳月 立夏-芒种 小满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 五月午月 芒种-小暑 夏至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 六月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 七月申月 立秋-白露 处暑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 八月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 九月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十月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十一月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 十二月 丑月 小寒-立春 大寒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二十四节气.十天干.十二地支的名称并了解他们的作用

10天干,12地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
作用: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用来表示年份,时间。
24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
,谷雨,立夏
小满
芒种,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处暑
,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
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作用: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岁月不寒的答案也不错,你可以看具体的,去百度百科。
1L的长篇大论,哈哈哈!人家没问你28星宿,看着有答案就复制,拜托,讲点专业精神好不好?

节气和农历有哪些关系?

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农历划分的。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所以每个月有两个节气。

24个节气其实就是24个时令点,每月2个。二十四节气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以及记载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

我国干支历二十四节气开始的日期,与国际通用的公历几乎一致,最多相差一两天,这也正是因为干支历和公历一样,都是按照地球一年绕太阳公转一周作为依据。干支历是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历法。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历史故事

汉代吸收了二十四节气用来作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在《淮南子》一书中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这是有现存文献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最早的记录。

据说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对于中国其它地区来说,同一节气所描绘的情况可能有很大不同。实际上,“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但“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却不显著。

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 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它与黄河中下游立春含义不符,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岭南地区。

“立春时,我国的冬春分界线(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达10摄氏度以上算入春),在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一线。那一线以南地区,立春时有春的气息了,但中国93%的陆地面积上都还是冬,到黑龙江,往往是在谷雨立夏时入春,所谓立春,还只是一番‘立意’。”

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里,“节”指的是一年中的一个节段,是一段时间的表示;而“气”则指的是气候,是天气变化的概述。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由于农业和气象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古代中国劳动人民从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累积了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为了记忆方便,用字连接起来编成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