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抽签

请佛教高手解签

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控,不能让别人操纵啊咄!!!好一个无知的人!!!释迦牟尼佛明令禁止占卜,风水,观星,算命这些东西的!!!一首没有文采的打油诗难道就能左右你的生命吗!?但是您既然发问了,觉圆就应该恒顺众生,好了,觉圆下面就来告诉您这支签的意思吧…
这支签告诉您,您将要因小失大!!!为什么呢?瑞雪亭亭酒来消,为了融化白雪,用酒去浇;人入深山,脚踩宝玉而不知;为了去看野梅,而不惜寒气入骨,把身子搞坏了…傻不傻啊!?事业上要小心了哦~不要起贪心,老实本分干原来的职业,不要把原本的心变了!兢兢业业发财之本,诚诚实实创业之基!!!这就是觉圆的低俗见解…大雪飘飘酒事消磨
溪山深处积雪深深
不怕寒气侵入骨髓
只为过桥看那红梅
------------
比较执着 历经千辛万苦 只是为了心中一事

求高人指点,观音灵签100签-满签;敬畏

求事业,而签意是勿动,守旧。愚痴的人说事只会转加迷闷,不得明了,多争执,起烦恼。······
化解:拿出您想投资的钱的四分之一,供养父母,供养佛法僧圣人,尊亲师长,布施贫穷,看望病苦,弱小,孤老。八功到福田中陪福,大作福力。四分之二再生产投资。四分之一定存。以备应急。
日常念佛菩萨名。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南无观世音菩萨。或其他佛菩萨名。
读诵抄写佛经书,思维义,愿解如来真实义,愿普利一切众生。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楞严经,地藏经。等佛经。很专心的看诵抄写。
认知十善:1、不打杀。2、不偷盗。3、不邪淫(不小三关系,不自尉不非时非处···)。4、不贪。5、不嗔。6、不愚痴邪见。7、不两舌。8、不恶口。9、不倚语。10、不妄语.。言、行、意有规矩可依,自省自改。除恶向善,生活自欢喜善顺。
我悉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罪亡两具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八十八佛或其他忏悔文)
不敢称高人,个人见解,供您参考。希望利益到您。随您欢喜自愿。自看佛经最好.能做多少是多少。看您自己心愿了。安心生活。欢喜自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但有些许功德,愿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求各位大神指点 问病求签 释迦摩尼古佛 第五签大吉桃李逢春是什么意思...

我只能告诉你一点,正信佛教不讲算命求签,这都是邪命,打着佛菩萨旗号骗人有时候真的不如法是说;病人如冬季的桃李,病情较重。但是,已逢妙手回春之人,很快就可治俞。

佛教求签 第七十六签 龙蛇混杂最难分,却与盲人对语云 纵头有纹终不见...

去找了解签人,不知道是不是看我身边有男票,大概意思是诗曰是前面发生的事,贵人小人分不清,而且还让小人占了便宜,对他不好一点就要来使绊,对他好的不去他不看,白忙一场何必呢?
象后是现在要做的,不要与人争辩,心里也不要争,过去的就过去了,放下各自都好,生活上也不要和别人争,身段低一些
语段是后面的事,七十六是转运签,七是走十是十字路口六是好的道路,度过这些就会转运也就是会得到后面语段的事,如果还与人争辩也有可能有官司。真正的佛教不允许算命求签问卜,这是邪命

1、世间一切真假难知,善恶难辩。

2、众生如同盲人,相互言谈好坏。

翻译:是一善签。当依签意生活。生活自顺,断语就不说了。要牢记无争。

1、1、世间一切真假难知,善恶难辩。2、众生如同盲人,相互言谈好坏。3、纵使说的头头是道终不能见。4、为什要去争论劳累。法不外求,当自看心。
2、后香。1、世间无常。2、眼看高楼盖起,眼看高楼塌。生灭变化。3、4、不执人、我、众生、寿者。或勿与人争。无争是福。无争是道。
3、是一善签。当依签意生活。生活自顺,断语就不说了。要牢记无争。
4、看佛经,读诵抄写,思维义。开智慧,打开心量。自会无争。生活自安祥自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请问411大威光尊者求解我的事业和爱情是怎样的发展?(求签)

你好!我是佛教徒,我只能从角度回答,不能代表其他。不过你的签文是“事业和爱情都有好运气”,这是很好的。
你的事业和爱情,都是在你自身的努力下,自然而然地发生,是你自身的福报。
不要去求签。
你的事业和爱情都是很好的,你自己要珍惜,要把握,要努力,要把握好机遇,不要让它从你手中溜走。
祝福你!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四百一十一大威光尊者
聪明是假亦是真 莫自视高无别人
机关算尽难如愿 守纪安份待命中
五百罗汉第肆佰壹拾壹尊
大威光尊者,即大威光菩萨
往昔,有国王名喜见善慧,有五百儿子,长子名大威光,往世修有无量功德。据《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一载,一日,被一切功德山须弥胜云诸佛子眉间所放“发起一切善根音”光所照。据传,为此光照者,即可开悟,永离一切苦难与恐怖,而获得佛的智慧。尊者即时证得十种法门,获菩萨果位,后升往须弥山寂静宝宫,充任离垢福德幢大天王,时时聆听佛祖讲解佛法。
聪明是假亦是真 (狐狸常夸最机智,犹如愚钝的人有愚钝的好处坏吃,聪明的人也有聪明的好处和坏处,聪明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莫自视高无别人(但见猎人卖狐皮,狐狸再狡猾也是猎人的手下败将,寓意,凡事谦虚而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张扬才是正觉。自认为无敌了,那就误会了)
机关算尽难如愿 (人算难以比天算,智慧不是心机,智慧可以是愚,智慧可以是智,但智慧不会是自称有智慧的人的)
守纪安份待命中(签文说是要安分守己,寓意是自己要去领悟,怎么做才能做的更好,错误的东西不必去执着,
大威光菩萨为开悟佛,一切开悟,需要虚心,诚心,平等心,菩提心,善心,就能顿悟。
另加建议,多行善积德,行善不是给钱就是善了,说不定给了钱还害了别人呢,咋整。
一个微笑笑容,一句吉利话。都是善都是布施的,吃素也可以是放生的,凡事还是得靠自己多参悟。你觉得呢,第肆佰壹拾壹尊:大威光尊者
狐狸常夸最机智,
但见猎人卖狐皮,
人算难以比天算,
安分守己最相宜。
解签:狐狸常常自作聪明,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成为猎人的猎物。人算不如天算,你也用不着枉费心机,还是安分守己的等这个背运过去才好。
本大师按签文解签,灵不灵不在我,信不信在于你,可信可不信,不可太

勐泐大佛寺求签殿佛是哪位佛

勐泐大佛寺求签殿佛是佛祖释迦牟尼。
佛寺依山而建,以佛祖释迦摩尼出家、修行、成佛、涅槃为主线,将佛祖的故事巧妙融入建筑群中,充分展示了南传佛教文化和传统民族、民俗文化色。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姓乔答摩(也译作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

拜佛抽签算准了需要一年后再去还愿吗

1、如果只是,不需要还愿;
2、如果许了愿,可以采取三种方式之一都可以还愿:
1)去原来还愿的寺院还愿;
2)去附近的寺院还愿,找到同一尊佛菩萨进行还愿,如果没有同一尊佛菩萨,那就以释迦牟尼佛为对象还愿,默念释迦牟尼佛佛号和要还愿的佛菩萨名号,也可以还愿。因为佛菩萨本来就是佛佛相通、佛佛相通的,不是佛弟子,是不会明白这里面的佛理的。
3)就地还愿:若附近没有寺院,可在家中起香炉,上三支香,心里观想你要还愿的佛菩萨面容法相,恭恭敬敬的还愿,这叫“心念所指,即可抵达”,这个奥妙,一般人也不会懂的。佛教没有算命求签问卜

拜佛求签禁忌_讲究_注意事项

每个城市都有佛教庙宇,就算是乡间村野也有小。民众心里对佛祖即恭敬和信赖,绝大多数人都有过拜佛求签的经历。拜佛求签可不是像影视作品里演的那样,跪着摇摇签筒就可以了。拜佛求签是占卜吉凶的方法之一,而且就在佛前进行,所以其中每个细节都有讲究。大家都知道拜佛不能拜,这拜佛求签之事也不能胡来。

拜佛求签基本资讯概述

拜佛求签是要去到庙宇佛祖或菩萨的大殿中进行,不能偷懒在家里佛龛前拜一拜,自己摇签自己解。求签之人要亲自去佛前,时间越早越好。日期一般可选初一或十五,也可在佛诞佛祭日前往参拜祈福,佛诞和佛祭都是农历时间。

具体如下: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二月初八,观音菩萨圣诞二月十九,普贤菩萨圣诞二月廿一日。文殊菩萨圣诞四月初四,释加牟尼佛圣诞四月初八,韦驮菩萨圣诞六月初三。

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六月十九,大势至菩萨圣诞七月十三,地藏王菩萨圣诞七月三十,观世音菩萨出家日九月十九,药师佛圣诞九月三十 ,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十二月初八。

拜佛求签注讲究禁忌——求签前

求签之前先拜佛,也就是给佛祖菩萨行叩拜礼。拜佛时应当慢慢下拜,慢慢起立,缓慢、轻松、柔软将动作清楚自然做出,不要将这个过程弄得紧张、急促。拜佛忌讳动作慌、忙、急、乱,动作不安稳,就不能获得宁静的心境,也就不能体会到拜佛的意义。给佛祖叩首是前额贴地,背部保持平直,肢体接触地面的东柔软不拖遝。拜佛中双脚的位置是不动的,在叩首时臀部不能翘起来,轻轻贴着脚即可。

所有动作要合乎礼仪,不缓不急。记忆体虔谨,外现恭敬,方能感应道交。

拜佛求签注讲究禁忌——拜佛后

拜佛结束后还不要从蒲团上起身,保持跪姿。僧人将签筒交到手中后双手握住签筒摇,不要太过用力。摇晃签筒直到一只签竹从中掉落,拾起签竹再从蒲团上起身。在摇签时心中要向佛祖说清想求之事。如果是询问吉凶要用肯定或否定式询问句,问语不能模棱两可。求签一次只能问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有几件事问,就求几次签。如果摇签掉出了二支签,重新再摇。求签占卜的结果不确定准确度,还可以问圣杯。

拜佛求签注意事项全解析

大家去拜佛的时候一般都少不了要去求签的,所以里一般都有求签的地方,

还有解签的大师。求签的一般女子居多,因为求姻缘的比较多点。那么我们在拜佛求签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1、在求签时,一定要向神明说清楚到底想求一些什么事情。

2、问的事情最好答案是肯定或者是否定的,不要问一些模棱两可的事情。

3、一次只可以问一个问题,如果要问第二件事,必须重新求过一支签。

4、当求签的时候摇出来二支签的话,要重新摇。

5、如果从签筒里摇出来一支签,但不确定是否准确,就需要问圣杯了。

6、求签后可以找的人帮忙解签。

佛不提倡算命抽签,为什么在一些大的佛庙还有算命抽签?

的签,都是讲法的,讲修行的,是告送大家如何改变命运的。可是现在人们都把签和其他事情联系起来了。在大陆有的寺院的确这样,但是这样做不是佛法的本意。我们正信的佛教徒应该正信。
生活与信仰
每一种都劝人要有信仰,但是究竟要信仰什么呢?古人说:就有道而正焉。良禽也知道择木而栖,忠臣也知道就明君而仕,何况信仰,也要选择好的对象。那么,我们所信仰的对象,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这个问题不能不去探讨。
(一)信仰实在有的
我们选择信仰的对象,应该审察它是否真实存在。譬如我们选择信仰佛教,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确实存在。佛陀有出生的国家,诞生的年月日,养育他的父母,他有兄弟亲族,他更有出家、修行、成道的经过记载,佛陀的事迹,历史上是明明确确载录的。释迦牟尼佛不是子虚乌有人物,凭空杜撰的上帝;也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换句话说,我们佛教徒所信仰的对象,他在历史上是经得起考据证明的。因此,我们要信仰什么?我们要信仰实实在在存有的对象。
(二)信仰道德高的
我们交朋友,要结交品德高尚、人格圣洁的人,因为他可以引导我们向善向上,古人说:「无友不如己者。」又说:「水往下流,人往上爬。」如果我们所信仰的对象,要我们去杀生害人,超向下流,那么,信仰他不但没有助益,反而有害。我们必须了解,我所信仰的对象,他的德行有没有清净?他的慈悲有没有具足?他的人格有没有完美?如果他具备了,那么这样的对象,才值得我们去信仰、去皈依。释迦牟尼佛是功行圆满的觉者,具足智德、断德、恩德等三德,他的道德是圆满清净的,跟随这位人天的导师,可以使我们的道德更崇高,人格更完美。
(三)信仰能力强的
我们爬山需要拐杖做支柱,我们的人生也需要一枝强而有力的拐杖做我们的依怙。从小我们接受师长们博学多能的提携,才能渐渐的免于童呆;我们信仰的对象,也必须是具有能够自度度人、自觉觉人的大善知识,以引导我们走向正道。《佛遗教经》说:「我如善导,导人善路;我如良医,应病与药。」相信善导的指津,可以走上光明的道路,到达目的地;相信良医的诊治,可以获得阿伽陀药,治疗烦恼疾病。历代仁君贤者,英雄好汉,一般民众,为什么愿意接受他的领导?主要就是因为他的能力很强。狮子可以做兽中之王,大鹏可以作鸟中强者,都是因为它们有特殊的能力。人也是一样,如果信仰的对象具有强大的力量,彷佛人生有了后盾,我们才能因他而获致幸福。
(四)信仰戒行净的
戒行清净的人,一切的行止都合乎戒规,我们依从他,言行自然合乎正道,不会出轨。如果我们信仰的对象戒行不清净的话,好比违反交通规则的汽车,随时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我们跟随他也就太危险了。我们所信仰的对象——伟大佛陀,是戒行最严谨清净的觉者,他不仅自持严格,并且制定许多的戒法来摄化弟子们的身心。经上记载:佛陀的一位弟子向果园主人托钵水果,园主人请他自己摘取,这位尊者回答说:「佛戒上说比人高的树,不可以爬上去。」园主人请他用手把果子摇下来,他又说:「佛戒上说不可以摇树取果子。」园主人为了表示诚意,只得亲自攀下树枝请他采摘。那知道他还是坚持说:「佛戒上说不可以自己动手取果子。」园主人不得已只好双手捧著果子献给他说:「我供养您!」这段故事是说明「不予而取」而犯戒,佛陀的弟子为了坚守此戒,宁可不要果子。以现代来说,没有得到他人同意而拿了人家任何的东西,那怕是一针一线,都是犯法的。如果人人能遵守,社会上就没有抢劫偷盗的行为了。如果我们能遵奉佛陀的教法,所修的戒行才能清净无瑕!
(五)信仰正法圆的
我们信仰的对象,要具有圆满的正法。佛法的道理,不偏不倚,因此叫正法。佛法的道理,放诸四海皆准,适用于任何的时、空、人、事,而不是用在此人身上很适合,用在那人的身上就不适合。或者用在此时很恰当,用在另外一件事上就不恰当。因为佛法超越时空,不受任何限制,因此它是圆满的。社会的学问五花八门,我们要选择最正确、最圆融的为我们的指南。春秋时代黔娄之妻的「宁可正而不足,不可斜而有余」名言,几千年来一直为世人所赞美与运用。信仰了圆满的正法,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上,不但可以得到许多正确的指示,并且能够建立圆满的人生。
(六)信仰智能满的
「成佛之道」一书中有两句话:「正法以为身,净慧以为命。」平常我们看到案桌上供奉的佛像,就误以为是佛陀的身体,或者以为佛陀在世时,那种庄严相好的色身是佛陀的真身,其实佛陀是以正法为身的;佛陀的寿命也不是住世八十年的人间岁月,佛陀是以无尽智能为生命的。世俗的知识是有漏的,人间的寿命是有限的。而正法为身体,正法是遍一切时处,无穷无尽;智能为寿命,智能是清净永恒,无量无限的。我们信仰的对象,他的智能完满无缺,我们跟随他学习,将来可以获得充满智能的生命,以此而贡献社会大众。
俗话常说:「交友不慎」、「遇人不淑」,一个人交错了朋友,毁了一生的前途;我们对于对象的选择,怎么能不小心谨慎?更何况是信仰的对象,更应该仔细抉择!
正信的生活与正信的信仰
社会上有一些人虽然也说有某种信仰,其实,实际上却都是的多,甚至于有的更是邪信。那么什么才是正信呢?又如何获得正信的生活与信仰呢?
(一)从伪装的信仰到真实的信仰
一般社会大众,由于没有获得真实的信仰而趋于、邪信,因此,民智不开,便胡里胡涂的做出很多愚昧的事情来。比如看风水、时辰、算命、占相、卜卦、烧锡箔金银纸时,都是的行为,都为佛法所不容许。
佛光山有一个万寿花园公墓,常有人因亲友故世,想将他葬在公墓上,如果我遇到了,我常对他们说:「最好不要带地理先生来看风水。」有些人不明白为什么,因为找地理先生看风水,必须要管理公墓的人先送红包给他,如果不送,他在看了墓地后,即使丧家主事者觉得满意,他也会借故说:「这块地方向不好,如果你的父母安葬于此,对子孙犯冲。」听了这话,你一定认为那还得了,为了安葬父母,却冲犯了小儿小女,绝对不能要这块地。又如盖一栋房子,即使你已看好一块地,如果地理先生说:「房子的方向朝这边不好,因为朝这一个方向对你的父母不利。」试想你能冒这个大忌吗?,就是用一种恐怖的方法,抓住人性的弱点,使得你不敢违抗他的信仰,一个人如果没有正信的智能,就不能从中解脱出来。佛陀在《遗教经》中一再指示我们:「不得占相吉凶,仰观星宿。」因此,我自己一生所奉行的是「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的至理名言。只要我们存心公正,什么地方都可以去;只要大家感到方便,每一个时辰都吉祥。真正的佛教徒绝不,的绝不是真正的佛教徒。
另外有一种是邪信,譬如一贯道,究竟什么是一贯道?恐怕很少有人能够真正了解;可是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去相信它呢?或许是它那一份神秘的色,以及那扣牢你的誓言,不敢违反,只得一直相信下去。然而,信仰不应该这样轻率的,只因人情,或为自私,都不能算是真正的信仰。因此,我们要把伪装的的舍弃,而选择真正佛教的信仰。
(二)从天命的信仰到自主的信仰
一般人通常都欢喜相信天命,任何事物,都归于天的安排。饭食,是上天给我们吃的;利益,是靠天得来的。当然,这种思想并非有什么罪恶可言,只是,把自己的主权,毫无条件的送给了神明,让神来作主宰,来统治我们,这种不知道自己有主权可以主宰自己的人,实在是世间上最愚痴、最可怜愍的人。一个人人生的幸福、生活的快乐、精神的愉快,前途的光明,为何要让神明来支配、来施予呢?佛教讲「人人有佛性」,就是在提高我们每一个人的主权。让我们警觉到原来我们可以主宰自己的一切,黑暗的,可以改变为光明;悲惨的可以化为幸福;崎岖不平的,可以铺成坦荡荡的人生大道。信佛,说得透彻一点,就是信自己。凡事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比依赖神明的支配不是更有意义吗?
(三)从人情的信仰到正信的信仰
有许多人的信仰,往往因为这个庙也去应酬,那个庙也去走动,到最后终于被众多人情包围,而不能选择真正的信仰。其实,信仰应该是依法不依人。佛陀说有「四依止」,即一、「依法不依人」:信仰佛教的人,依据佛陀的教法而求「信解行证」,不要因人(说法的人)的优劣而放弃信仰;或只做某一个、某一个僧众的信徒,而置整个佛法于不顾。
二、「依智不依识」:智是智能,如光明朗照,可以看到本来面目;识是差别、分别。学佛的人,不以分别的知识去追求佛法,才能得到佛法的真髓;学佛的人,应该运用智能去内证真理,才能获得解脱。
三、「依义不依语」:信佛的人,应该从义理上去了解佛法,不应该在语言上推敲、计较。
四、「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不了义的佛法,只是劝诱初信或根基浅薄的人的方便法门;信仰真理,应该相信那究竟的一乘解脱之道。
「四依止」是我们每一个信佛的人都应该知道的道理,并且要切实去施行。
(四)从的信仰到僧团的信仰
我们信仰佛教,不要只做一个的信徒,应该要做整个佛教僧团的信徒;不要只做某一个人的弟子,应该要做全僧团的弟子。做为一个佛教徒,对任何一个寺院,都应该要护持;凡僧团的任何事情,只要能力所及,都应该尽心协助,应该爱护僧团如爱护自己的家园一样。本省各地林立,信徒众多,常常看到一些在家信徒,走动于每一个之间,比较僧众待他的热忱程度,有些甚至于拨弄是非,使与之间感情不和,这种情形都不是一个正信佛教徒所应有的行为。信仰僧团,护持僧团,才是佛弟子应有的责任。
(五)从杂乱的信仰到纯正的信仰
现在的信仰太复杂了,也不管礼拜的对象是什么,他就这儿也烧香,那里也拜拜,其实杂乱信仰就不能获得信仰的利益。所以,我们不要杂信,这个也信,那个也信,心力不能集中,真正困难时就得不到帮助。倒不如把身心归向三宝,让三宝统一我们的信仰,不必见神就叩拜,逢庙就烧香,应该要清化我们的信仰。佛说阿难分别经
“为佛弟子。不得卜问请祟符咒厌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择良时良日。”
一些民间的误解和一些假托,会让人把算命,风水,抽签,香谱,联系到佛教的身上,其实这并非佛教的本怀,更非佛教对正信佛弟子所开许的,佛教相信 人们的生命是由自身的行为和思想所决定,优婆塞戒经说:一切众生皆由修善业因缘故。得受安乐。非年宿也。其实最简单的思维,同时出生的人中命运大多不尽相 同,大多数知名人士的生辰,完全可以和世界另一端的贫苦大众相同,难道能说,这是八字的功效吗?至于观音灵签,其签文更多的则是中国人历史的典故,和正信 的佛教大相径庭,相信一些寺院有他们的原因和迫不得已,这是高僧大德的慈悲,但当我们了解了事实真相,为什么还不舍离错误的观念呢?佛陀的本怀,就是告诉 众生认识生命,改变命运,只有拥有佛陀的正见,才能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