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锻炼身体

易经筋的练功要领有哪些?

“易”指移动、活动;“筋”,泛指肌肉、筋骨;“经”,指常道、规范。顾名思义,“易筋经”就是活动肌肉、筋骨,使全身经络、气血通畅,从而增进健康、祛病延年的一种传统健身法。

易筋经同样是一种意念、呼吸、动作紧密结合的一种功法,尤其重视意念的锻炼,活动中要求排除杂念,通过意识的专注,力求达到“动随意行,意随气行”,以用意念调节肌肉,筋骨紧张力,(即指形体不动,而肌肉紧张的“暗使劲”)。其独特的“抻筋拔骨”运动形式,可使肌肉、筋骨在动势柔、缓、轻、慢的活动中,得到有意识的抻。拉、收、伸,长期练功,会使肌肉、韧带富有弹性,收缩和舒张能力增强,从而使其营养得到改善。同时,使全身经络、气血通畅,五脏六腑调和,精神充沛,生命力旺盛。当然,必须长期锻炼才能收到内则五脏敷华,外则肌肤润泽,容颜光,耳目聪明,老当益壮的功效。

(2)练功要领

(1)精神清静,意守丹田。

(2)舌抵、上腭,呼吸匀缓,用腹式呼吸。

(3)松静结合,柔刚相济,身体自然放松,动随意行,意随气行,不要紧张僵硬。

(4)用力气时应使肌肉逐渐收缩,达到紧张状态,然后,缓缓放松。

易筋经十二式

(l)捣杆舂粮;(2)扁担挑粮;(3)扬风净粮;(4)换肩扛粮;(5)推袋垛粮;(6)牵牛拉粮;(7)背牵运粮,(8)盘箩卸粮;(9)围穴囤粮;(10)扑地护粮;(11)屈体捡粮;(12)弓身收粮。

【健康】精满、气足、神旺!张其成创编的“易道功”一起练起来吧~_百度...

本公众号为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首都中医”进行关注。

作者: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

在易道原理指导下,我将道家的内丹功和密宗的脉轮学说结合起来,加以简化,并在修炼中不断加以改进,创编了“易道功”。

其实,所有功法都是为了炼精、气、神,即“人有三宝精气神”“上药三品,神与气精”,达到精满、气足、神旺,只是各家所走路径不同,易道功的取义是调动天地之精气、日月之真气。

《易经》的“易”字有一种写法是上面为日、下面为月,日为太阳、月为太阴。太阳在上,统领太阴。易道功就取义把包容月亮太阴之气、太阳之阳气、太阳的光明引入人体,激发生命的能量——正气,最终使自己的生命和天地日月融为一体,天人合一,物我一体,努力做到《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所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筑 健康 之根

易道功不难学,最基础的功夫内丹功里叫筑基,意思就是打基础,至少要练一百天,叫百日筑基。只有把基础打牢了,就会逐渐有一个 健康 的底子。

易道功最好是在户外练,面对青山绿水,站在草地上,周围环境一定要安静。如果没有这样的地方,在家里也可以练。

易道功最好是在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练,面朝着太阳方向,平静站定,练功。

练易道功需要做好准备,如穿宽松衣服、平底鞋,关闭手机,凝神静气,让心慢下来,动作慢慢静下来,要用心、用神去慢慢感悟、体会。

易道功的基础功夫分三步:调身,调息,调神。

体和则气顺

调身即调整身体。易道功的站姿为自然站立,起式时由左脚往外迈半步,迈左脚抬脚时应脚后跟先提起来,然后脚尖离地;迈半步后落脚时应脚尖先落地,然后脚跟落地。两脚开立,与肩同宽。然后含胸拔背,胸不要挺起来,胸要微微内收,而后背一定要挺拔、挺直。头正颈松,即头要端正,脖子要放松。

舌抵上腭,即用舌尖轻轻地抵住上牙的后方,这就把任督二脉给连接起来了,叫“搭鹊桥”。

两眼微闭,整个练功过程眼睛都要闭着。面含微笑,全身放松,从头到脚,逐渐放松。顺序是:头部—颈部—肩部—两手(两只手就像两根绳子挂在肩上,没有一点力量)—胸部—腹部—臀部—大腿—两膝—小腿—两脚。全身放松之后,慢慢体会人在气中,气在人中,整个身体被天地自然之气所包围。

然后,将两臂向外展,慢慢抬起来,越慢越好,体会和想象两臂像被气托起来一样,直到两臂在身体两侧慢慢展平像架在气上、像架在水上。然后两手手指慢慢伸开。然后将两手手掌慢慢翻转,掌心朝上。想象和体会手背浮在气上、像浮在水面上。接着,手掌托着天地之气,慢慢上举,将天地之气慢慢托起来。直到两手的手掌在头顶上方遥遥相对,想象相对的两手掌心劳宫穴之间有一股热气在流动,两手好像抱着一个大气团,逐渐将两手慢慢合拢,大气团慢慢变小,想象两手劳宫穴发热,越来越热。

两手掌在头顶上方,两掌合拢、合掌,十指对准太阳,感受太阳温暖的光照,体会和想象十指微微的发热、发出金色的光。

两手合拢,慢慢往下,想象太阳随着合拢的两手跟着往下到达头部,双手合十停在头部前方,想象太阳到达头部,头顶百会穴微微发热,两眉之间、鼻根上方的上丹田处发热,整个头部温暖舒服,发出金光。想象这种太阳一样的光和热,继续往下,两手也慢慢往下在胸口停顿,想象胸口的中丹田处发热,整个胸部发出金光。两手继续往下,手掌慢慢打开,分开一个拳头的距离,十指相对,掌心劳宫穴相对,放在腹部的位置。以劳宫穴慢慢对准下丹田(肚脐下三寸位置),想象好像抱着一个大气球,抱着一个太阳,整个腹部发热、发出金光。

接下来,两膝慢慢放松,微微下蹲,身体保持不动,站桩。一般站桩量力而行,让身体微微发热即可。

气静而神宁

调息主要取腹式呼吸,在呼吸的时候关注自己的腹部,随着一呼一吸,肚子隆起收缩,慢慢体会肚子隆起时从低到高,收缩时从高到低。慢慢体会这个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调息是不用力的,用自然呼吸,不要刻意地延长或者缩短呼吸,要自然而然地呼吸。刚开始练时可以“数息”,就是数呼吸的次数,关注肚子的隆起收缩的次数。肚子隆起收缩一次就数一个数1,再隆起再收缩为2,一直数到10;如此循环重复。如果你的思绪不小心跑开了,没有关系,又从1开始数就可以了。如果你能数到10,又从1开始数,慢慢地数……

吸气的时候是隆起,呼气的时候是收缩,这叫顺呼吸。一般都是先从顺呼吸开始练习调息。之后可以用逆呼吸练习调息。一个总原则都是要自然而然,不可用蛮力控制自然的呼吸。

神清志平,百节皆宁

调神的时候要忘掉呼吸,将所有的意念集中在头顶百会穴,想象和体会百会穴被太阳的金光照耀,百会穴微微发热、微微发胀。想象百会穴吸入天地之精气、日月之真气,这些日月真气化成金光照在百会穴(即密宗的顶轮),进入百会穴,然后沿着人体的正中线(即密宗的中脉)往下,经过七轮:顶轮、额轮、喉轮、心轮、脐轮、腹轮、海底轮(即会阴穴),在人体中脉形成一道光柱,从头顶正上方的太阳照进顶轮百会穴,进入人体,沿着中脉垂直而下,直达海底轮会阴穴。

调神的要求是让意念集中在海底轮会阴穴,想象和体会海底轮会阴穴被光柱照耀,会阴发热、发胀。

调神的要诀是不要执着,不要刻意,是让神处于一种恍恍惚惚、似想非想、似有似无、无念无欲、勿忘勿助的状态,不要忘记,也不要助长。慢慢体会,真气聚集于海底轮会阴穴,会阴发出金光。

最后是收功,两腿慢慢站直,两手自然下垂,眼睛慢慢睁开,气沉下丹田,回阳不漏。整个炼功中眼睛都是闭着的,时间一般在半个小时以上。这就是易道功的基础功夫。

易道功并不难学,难在坚持。

“首都中医”ID:

bjtcm010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微信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sdzywx@126.com

简谈易经中的中医养生智慧

中医“阴阳平衡”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中,《素问》开篇讲到中医 养生 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法于阴阳。所谓“法于阴阳”,就是应乎天时,敬畏自然,遵从自然的规律,日常生活起居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尽量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于术数”,就是选择正确的 养生 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例如导引、按摩、心理 健康 、合理饮食起居、坚持运动、控制烟酒、避免过度劳累等。

易经 养生 是从易经六十四卦 养生 的角度总结出来的,十二消息卦形象地反应了我们自然界中阳气的消长规律。易经倡导天人合一的 养生 观,强调“顺乎天而应乎人,强调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医和易经归根结底就是阴阳二字。易经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晓人事。易经的 养生 观强调:动则养阳,静则养阴。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所谓天下无物不阴阳,世上尽在五行中。中医中药也是一样,取象比类,例如花朵位于植物顶端,所谓诸花皆升,可以治疗头面疾病,例如菊花、薄荷,藤类植物取象人体的关节、四肢,可以治疗肢体、关节疾病,例如青风藤、络石藤、鸡血藤、忍冬藤,取象四肢的桑枝、桂枝,可以通利四肢。动物的骨、肉、内脏,多为血肉友情之品,可以补虚损。管径中空,可以通利孔窍,例如芦根、蒲公英。核桃形象似脑,能够补肾益脑,地龙形似血管并且柔软可以治疗血管硬化。生在水湿之地的可以利湿。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中医的 养生 就是养精、气、神。养护元精最重要的就是节欲保精,减少消耗。古人推荐经络按摩,现代人觉得简单,往往忽略,中医提倡从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来保健,肾藏精,主先天,先天的穴位推荐两个:第一个穴位是下丹田,中医叫“关元穴”,第二个穴位是“命门穴”。用掌心“劳宫穴”位置来按摩这两个穴位能起到保养元精的效果,劳宫穴是心包经的穴位,心藏神,坚持按摩,可以心肾相交而精生神满。保养后天的穴位推荐足三里,因为脾胃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保健要穴,坚持按揉,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强脾胃的功能。还要做到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及疲。耳朵不要把听力用到极限,眼睛不要长时间观看,坐不要太久,睡不能睡到身体疲倦。

阴阳失衡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虚经常会有,怕冷、四肢发凉、少气懒言、疲倦乏力。阴虚是指,精血津液亏虚以后呈现机体的一种虚性亢奋,典型的就是五心烦热、盗汗、口干等等。天为阳,地为阴,补阳选择百会穴,补阴选择涌泉穴,阳虚体质的,可以经常在白天晒太阳,让自然界阳气从百会穴进入人体,阴虚体质的可以按揉我们的涌泉穴。

2021年03月26日

鸿玉汉唐中医 养生

全民推荐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这些对身体有什么益处?

这三样健身功法都有益于锻炼全身关节,增加身体柔韧度,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健身房锻炼需要时间和金钱,户外锻炼也有很多不安全因素,所以在家就可以做的健身气功,在便捷的同时又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方法,节约锻炼时间,提升锻炼效率是很重要的。

 

在这三种健身功法中最容易练成的,就是六字诀。想要学会用自己,那么就只需要记住:嘘,呵,呼,四,吹,嘻这六个字。因为在练习六字诀的过程中需要说出这六个字,以及做出它的配套动作,而六字诀的配套动作相对简单,练习三到五次就会有一定的印象。通过呼吸气流配合相应的动作,六字诀能够锻炼到人的心肝脾肺肾,三焦和人体经络。每一个字需要做六次呼吸以及早晚各领三点,长久下来就会有一定的效果。

易筋经和八段锦都是历史悠久的健身气功。易经经中有许多中国传统的按摩,吐纳等养生动作,这门气功共有十二式,相对来说也是较难掌握的。所以呢,它可以改善人体睡眠,提升记忆力,增强人体体质,长期锻炼下来会有不错的效果。同样的,因为动作较为复杂,所以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自己的动作呼吸,保持正确。想要把易筋经完全掌握,还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而八段锦相对来说简单节约时间,并且同样不需要受到场地的限制,而它的作用能够使人消除疲劳,锻炼身体,矫正人的身姿,对于我们各种年龄的人群都十分适用。

选择好一门合适的健身气功,长期保持必然会显示出效果。虽然这些健身气功都不难,但是想要掌握呼吸之间配合动作打到正确,还是需要勤加练习,希望大家都能加入到健身保健的活动中!

全民推荐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这些对身体有什么益处?

这三样健身功法都有益于锻炼全身关节,增加身体柔韧度,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健身房锻炼需要时间和金钱,户外锻炼也有很多不安全因素,所以在家就可以做的健身气功,在便捷的同时又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方法,节约锻炼时间,提升锻炼效率是很重要的。

 

在这三种健身功法中最容易练成的,就是六字诀。想要学会用自己,那么就只需要记住:嘘,呵,呼,四,吹,嘻这六个字。因为在练习六字诀的过程中需要说出这六个字,以及做出它的配套动作,而六字诀的配套动作相对简单,练习三到五次就会有一定的印象。通过呼吸气流配合相应的动作,六字诀能够锻炼到人的心肝脾肺肾,三焦和人体经络。每一个字需要做六次呼吸以及早晚各领三点,长久下来就会有一定的效果。

易筋经和八段锦都是历史悠久的健身气功。易经经中有许多中国传统的按摩,吐纳等养生动作,这门气功共有十二式,相对来说也是较难掌握的。所以呢,它可以改善人体睡眠,提升记忆力,增强人体体质,长期锻炼下来会有不错的效果。同样的,因为动作较为复杂,所以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自己的动作呼吸,保持正确。想要把易筋经完全掌握,还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而八段锦相对来说简单节约时间,并且同样不需要受到场地的限制,而它的作用能够使人消除疲劳,锻炼身体,矫正人的身姿,对于我们各种年龄的人群都十分适用。

选择好一门合适的健身气功,长期保持必然会显示出效果。虽然这些健身气功都不难,但是想要掌握呼吸之间配合动作打到正确,还是需要勤加练习,希望大家都能加入到健身保健的活动中!

练习易筋经内壮功对身体有哪些改善?

易筋经内壮功功效大概记忆---来自360图书馆
我是05年开始练的易筋经,那一年自己觉得身体特别不好,在网上看到有一个少林寺的师傅用易筋经医好了自己身上的病,我想试一下,真心成意。我提前20天开始练易筋经(经文网上很多春天开始)经过反复琢磨,练习对比,立春的前几天我确定了怎样练,早上1个半小时晚上1个半小时内壮功法。在练习到立春后十几天的时侯,觉得手掌向左推的时侯一团热气向左涌过去觉得奇怪,上网去看了些练气功的感觉,好多都说这是练功当中的正常现象,而且是练功有效的感觉,增加了我的信心.过了几天热气越来越多,变成一团气球随着手掌移动而移动我觉得又新鲜又高兴,又过了一段时间这团热气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在我练功时他好象 要从我 的左边胸膛冲向右边胳膊,把我吓了一跳。这时我已练了一个多月了,按照经书上说的早应该排打,自己觉得自己身体弱就多集一些气再说,就没有排打。我就想用意念把这团热气控制住,但过了一两天,在练功时这团热气好象马上就要把胸膛冲过冲到左边胳膊和 左边大腿,吓得我不敢练了。身上也有感应了, 胸膛里就象有一层棉花软软的,特别新鲜,用手一摸什么都没有。早上9点----10点多都在11点多 他就象从胸膛里掉到腹部去了,我想把他留住,开头在练完功时用手握成拳头在胸口打一个一字。在上午的时侯,他象是有生命一样,我打的地方都凹下了,在我胸口形成一字,但到了11点多 他又跑了。我第二天练气功我在胸口上捶了一个二字它又变成一个二字挂在我胸口把我高兴得没有语言,接下来又捶了三字王字都有感觉字在但他还是 要 跑,而且热气越来越多,胸口满满的感觉也越来大越来越厚,我最害怕这段热气冲到 胳膊上去。经书上说要是冲到胳膊就 练不成内壮了,我想到了排打的时侯到了。拳头打已经不行,经书上说用木头或卵石击打,我想我身体弱就用布袋装了 绿豆排打吧。果然用绿豆拍打之后上午要跑的气团不跑了, 练功时也没有冲关的担心了。拍打几天后绿豆的凉气掺入我的胸膛凉凉的。慢慢的觉得用绿豆排打太轻了,我又用一半绿豆一半石子进行排打后来用石子拍打。有一天觉得自己重起来了越来越重,全身上下越来越重,觉得自己身体如同钢铁一样坚硬一样重,很奇怪到秤上一秤体重没有变化。当时想这可能也是练功的一种感觉这个重就像潮起潮落一样不必担心,果然最重的第2-3天又不重了,大概是10天还是7天的样子重一次,反复,这时我已经练功要到一百天了,我的感觉和经书上说的差不多觉得整个胸膛充满真气。经书上说不要干重活和引导体内真气冲入四肢我都照办了当时我认为自己已经达到经书上说的《定》了现在想起来当时我只做到了一半。 夏天练功和春天一样只是拍打的地方扩宽了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练习,自己觉得手劲大多了,做事更有信心了。我知道春生夏长,夏天是很重要的,还是每天早晚一个半小时,实在推不掉的朋友邀约才出去。我已醉心于练易筋经了。但是端午节前几天母亲突然病重于端午节后几天离开了,我很伤心。大概有一个月没有练,因为练的时候集中不了精神。慢慢得过了一段时间觉得好一点了又开始练功了,练了一段时间觉得 在练功 时外界空气通过俩脚心和手心向胸膛涌来,我想这样也好,又多几个可以集气的地方。这个夏天因为耽误了些时间可能收获不是很多。 秋天的练功方法和夏天一样,也只是扩宽了拍打的地方。新奇的是我的身体慢慢的变轻了,在最轻的时候仿佛只要自己一跺脚就会飞到天上去,看到远处起伏的山峰,真想从这一个山头飞到另一个山头,心情太美妙很开心常有笑意挂在脸上。记得有一天上午应该是深秋了,我走在路上仿佛身体和外界容为一体身体不见了,外界气流从我身体里流过我能清楚的感觉得到 太新奇太美妙。 冬天来了,练功的方式还是一样只是排打要从前胸到后背。经书上说练到这一步可以消除许多病症,我想应该认真练习.在练到有天晚上觉得外界真气通过头部流向我胸部,头部变成了一根大管子还吓了我一跳.当时是这样想的,练气功的人说丹田是气海的嘛,海就是多撒,外界流入的真气就像流入海洋的河流.想通了我一阵暗喜.于是我专心练功让外界真气源源不断的流向气海.慢慢的我身体内的真气越来越多,就像一个丢进水池里的瓶子,水越灌越多有些地方就沉下去了.慢慢的我的身体好像变成一个气球.很美妙.这个冬天明显感到不大怕冷了,朋友们都穿毛衣我还没穿.这个冬天不太冷了. 很快冬天过去了,我的上部功法就练完了.因为自己一个人拿袋子拍打不大方便这一部我不大满意。
立春了我开始练下部功法,开头我闹了一个笑话,经书上说要奴气置顶,我就把气引上头顶,结果是把气引上阴茎顶部,走了几天弯路。《攒挣握搓养》搞了多久才勉强搞明白就开始练,至于养,没那个条件就算了,还有《束》字我先用一根软细的鞋带没捆几天,半夜一柱擎天皮就破了,又走弯路,后来用一根软的宽的绳子就好了,洗是用地骨皮加盐。这样磕磕绊绊三个月又过去了。经书上说可以久交不泄,我了却成了段誉手中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不灵时很短,灵的时候随心所欲不知为什么.
这就是传说中的易筋经吗'?我只练了内壮功,外壮功法我不想练了,我只要强身健体就可以了.现在外面流传的易筋经绝大多数是动作,个人认为那是练得易筋经的外壮功夫.经书上说一般先练内壮再练外壮才能金刚不坏,内壮不成而练外壮功效不会太好。如果只要强身健体那么练习内壮要比练外壮更简单更有效而且适用人群要宽广得多。
原来刚练完的时候想把他拿出来与人分享,但害怕落入坏人之手。经过几年的沉积现在觉得担心有一点多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是越来越多人追求的目标,我决定把他献出来。因为在练习易经的过程中,我感觉很快乐就把自己练的这种叫作《快乐易筋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