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三界五行

读《来自山沟的大智慧》感悟

书非借不能读也!近日,有友女对我评价:有大智慧、没有小聪明。何谓“大智慧”?我不知其所然,困惑……于是乎,想起“书中自有黄金屋”,向朋友借一本关于大智慧的书籍,他拿出一本王凤仪的《来自山沟的大智慧》,感恩借书之人的善举。

      我阅读王凤仪先生的佳作,感慨万千,他是位真有大智慧的圣人。我欣赏王凤仪先生的名言:人生的富贵贫贱、否泰苦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王凤仪先生的学说来自于个人实践。由于笃尽伦常,义赴友难,父殁庐墓,开了大智慧,而后,其学说便日臻完善。先生所阐述的性命哲学:三界、五行、四大界,是其学说的主体。

      第一篇:三界。何为三界?性、心、身。王凤仪先生从天性、禀性、习性讲述三界的性;从贪心、妄心、虚荣心、怨恨心淫欲心、嫉妒心、多疑心、牵缠心、依赖心、争理心、自满心、执着心、责任心、爱心、公德心、宽容心、感恩心、平等心、诚信心、常乐心、平常心、无心讲述三界的心;从身为载道之具、习性是人身堕落之源、身体健康来自心灵健康讲述三界的身。

      第二篇:五行。何为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往前行是顺,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往后回行是逆,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第三篇:四大界。何为四大界?志、意、心、身,即体现了“佛国、天堂、苦海、地狱”四大境界。
    第四篇:伦理。孝道、慈道、悌道、夫妇道、妇女道……

      我很佩服王凤仪先生,真的笃行,真心要做,真正把它做到,真心向大智慧的他学习,他是我最好的榜样!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是未得到真正解脱的人所处的空间
中五行就是无行.五:恒河沙数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是超脱了
三界指天,地,人三界。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指没有生死,没有轮回,三界来去自如,
不受佛,道,人,冥的约束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下句是什么?

三界指人鬼神,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出处为:应该是“十方无影像,三界绝行踪”楞严经宗通卷十 通曰。前妄计四大为不生灭。是堕常见。此破灭群化而依永灭。是堕断见。明中虚。虚中明。似现圆明。唯执定明中虚无。以无归为归。坐住空性。便落无想天果。舜若多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见。由于以空为因。故以空成果。此乃断灭如来种性。所谓蕉芽败种者也。外道以是为涅盘。去真涅盘千里万里。僧问云门。树凋叶落时如何。门云。体露金风。雪窦颂云。门既有宗。答亦攸同。三句可辨。一簇辽空。大野兮凉飙飒飒。长天兮疏雨蒙蒙。君不见少林久坐未归客。静依熊耳一丛丛。此岂无归为归者。所能窥其万一。玄沙上堂云。佛道闲旷。无有程途。无门解脱之门。无意道人之意。不在三际。故不可升沉。建立乖真。非属造作。动则起生死之本。静则醉昏沉之乡。动静双泯。俱落空亡。动静双收。颟顸佛性。必须对尘对镜。如枯木寒灰。临时应用。不失其宜。如镜照诸像。不乱光辉。鸟飞空中。不杂空色。所以十方无影像。三界绝行踪。不堕往来机。不住中间意。钟中无鼓响。鼓中无钟声。钟鼓不相交。句句无前后。如壮士展臂。不藉他力。师子游行。岂求伴侣。九霄绝翳。何在穿通。一段光明。未曾昏暗。若到这里。体寂寂。常的的。日赫焰。无边表。圆觉空中不动摇。吞烁乾坤迥然照。玄沙云门。洞见涅盘真体。本无生灭。发挥精妙若此。足令外道寒毛卓竖。

所谓的三界到底是什么

欲界
色界
无色界

三界,五行,四大界

【三界】
外三界:天地人

天三界:日月星

地三界:水火风

人三界:性心身

外三界:天地人

天:清轻上浮者为天,纯阳无阴,光乐无愁,有昼无夜,谓之佛世界。

地:重浊下凝者为地,纯阴无阳,光愁不乐,有夜无昼,谓之鬼世界。

人:有阴有阳,有愁有乐,有昼有夜,谓之人世界。

地之三宝:水火风。 人身三宝:精气神。

内三界:性心身

性:天赋以明性,居于脑海,散布于四肢,知痛知痒,知饥知寒,是谓良知,无所不知。

心:地府授予命,藏于心窍,心有七孔,是谓良能,无所不能。

身:父母生身,尽孝尽悌,存理载道,是行道之具,载道之器,应答万事。

三界所生,不违背三界所管:不动性,天不降灾; 心不起恶念,地府不降病; 身不妄动,不受人世间管辖。

服爱让:性得服人,不服人伤性; 心得爱人:不爱人伤心; 身得让人:不让人伤身。

三和:性存天理,要柔和; 心存道理,要平和; 身尽情理,要矮和。

三理:性理,道理,情理

性理:即是天理也,心内无有一点隔,即是推开性理;

道理:即是伦常大理,务要推至极处;

情理:事事容人,即是推开情理。

此三理不容易推开,三理要旋转无碍,其人非凡也。

三阳:性能服人是善,心能爱人是德,身能做活是功。

三阴:性不服人不善,心不爱人无德,身不做活无功。

三养:德能养性,服人;理能养心,爱人;艺能养身,让人。

修三界:性是斗,心是秤,身是尺。修性得福,修心得禄,修身得寿。

三大:性理宽,福大;心理宽,命大;身子诚,人缘大。

三灾:上火有神灾;生气有鬼灾;亏伦常有天灾。

三界分九品

性三品: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

心三品:去争心,了贪心,实现良心;

身三品:去假身,了罪身,实现真身。

三界的漏

性界的漏:怒恨怨恼烦,去掉怒恨怨恼烦,补上仁义礼智信;

心界的漏:贪嗔痴慢疑,去掉贪嗔痴慢疑,补上温良恭俭让;

身界的漏:吃喝穿戴阔(吃喝嫖赌吸),去掉吃喝穿戴阔(吃喝嫖赌吸),补上勤劳工苦作。

三界分清

性界:性中没有脾气;

心界:心中没有私欲;

身界:身界没有不良嗜好。

清三界:

立志:用天理捉拿性中的贼(禀性),用道理捉拿心中的贼(私欲),用情理捉拿身上的贼(不良嗜好),三界自然清平。

人有三命: 天命长,宿命止,阴命了。

横超三界 :就是率性行道,正心做德,身体力行。

木性:东方甲乙木,甲木为阳,乙木为阴

木性人的外表及形色声音

面长,上宽下窄,瘦而露骨,动性面现青色,声直而短,发于齿音,动转肩背耸直,脚步高压声,气度轩昂。

阴木性人

因小失大,以私害公,以情悖理,好事难成,阳和气少,我见太深,滞塞满胸,出言撞人。

五阴质

五戒:杀。

无味:酸。

五毒:怒。

五脏:肝。

五藏:筋。

六腑:胆。

阴木性人的症状

好怒人,怒气藏于筋里,怒气伤肝,肝气不舒,肝脏气滞,头迷眼花,耳聋牙痛,两膀沉重,麻木不仁,四肢无力,胸肋疼痛,肚腹膨胀,若想好病,须自责罚,疏导阴气,拨阴取阳,找五阳质木的本质,叫性叫主意。

五常:仁。

五能:木能立万物。

五大:木的功大。

五元:木主元性,目不斜视,元性在肝。

阳木性人

有仁德心,存心正直。诸事怨己不怨人,以慈悲为怀,道心长存,正直无私,能立万物人伦之志,甲木为根

火性:南方丙丁火,丙火为阳,丁火为阴

火性人的外表及形色声音

形象上尖下阔,动性面现红色,声音尖而破,急躁,发舌音,行动急而摇,气度岸然。

阴火性人

阴火性主贪,多猜疑,极虚荣,好夸张,言词束括行多妄,有始无终多事败,慌不知己短,不见人长。屡改屡犯,后悔己伤。

五阴质

五戒:淫。

五味:苦。

五毒:恨。

五脏:心。

五藏:血。

六腑:小肠。

阴火性人的病状

好恨人,恨人伤心,恨气藏于血脉里。心慌心跳,神经错乱,惊恐不眠,头晕目眩,癫狂吐血,失血症。若想好病,须自责罚,疏导阴气,拨阴取阳,找五阳质火的本质,叫性叫明理。

五常:礼

五能:火能化万物。

五大:火的权大

五元:火主元神,舌不妄动,元神在心。

阳火性人

光明磊落,明礼克己,动容周旋,表度有方,三省四悟,高瞻远瞩,明理达时。

土性:中央戊己土,戊土为阳,己土为阴

土性人的外表及形色声音

土性人的面容丰厚,动性面现黄色,声音重实迟钝,发于鼻音,背隆腰厚,态度稳重,行动诚实。

阴土性人

阴土性人无信实,思想简单,万物不生,行无信言,气量窄小,不向外观,孤陋寡闻,近于愚顽。

五阴质

五戒:妄

五味:甜

五毒:怨

五脏:脾

五藏:肉

六腑:胃

阴土性人的病状

好怨人,怨气藏于肉里,怨人伤脾,脾胃虚弱,上吐下泻,膨闷胀饱,四肢浮肿。若想好病,须自责罚,疏导阴气,拨阴取阳,找五阳质土的本质,叫性叫信实。

五常:信

五能:土能生万物

五大:土的德大

五元:土主元气,四肢不妄动,元气在脾。

阳土性人

信实,能容能化,能生万物,慈祥,兼收并蓄,各有所长,任重而道远,大度有方。

金性:西方庚辛金,庚金为阳,辛金为阴

金性人的外表及形色声音

金性人圆脸,眉目清秀,动性面现白色,声音洪亮,发于唇音,行动灵便,气度活泼。

阴金性人

多诡诈,好分辨,喜变更,性善嫉,得权乱世,忘恩寡徳,习于谄骄,奸凶刻薄,无理争三分,祸患来魔。

五阴质

五戒:盗

五味:辛(辣)

五毒:恼

五脏:肺

五藏:皮

六腑:大肠

阴金性人的病状

好恼人,恼人伤肺,恼气藏于皮肤里,肺痨胸痛,肺结核,痰喘咳嗽,若想好病,须自责罚,疏导阴气,拨阴取阳,找五阳质金的本质,叫性叫响亮。

五常:义

五能:金能分万物

五大:金的义大

五元:金主元情 ,鼻不嗅恶味,元情在肺。

阳金性人

主义气,能应万物,片言折狱,调理详明,有谋善断,豁然贯通,饱经忧患,忠诚无私。

水性:北方壬葵水,壬水为阳,癸水为阴

水性人的外表及形色声音

水性人面主多肥,漫圆脸,下稍宽,粗眉大眼,动性面现黑色,声音漫长而低,发于喉音,行动缓慢,态度柔和。

阴水性人

愚鲁,好生闷气,性好退缩,好生回头气,自被受气,行动多愚拙,言行失据,又多愚语,不能独立。

五阴质

五戒:酒

五味:咸

五毒:烦

五脏:肾

五藏:骨髓

六腑:膀胱

阴水性人的病状

好烦人,烦人伤肾,烦气藏于骨髓里,腰腿多病,肾虚劳,遍身疼痛,小腹胀痛,遍身浮肿,病若沉重,瘫痪痿症。若想好病,须自责罚,疏导阴气,拨阴取阳,找五阳质水的本质,叫性叫柔和。

五常:智

五能:水能养万物

五大: 水的缘大

五元:水主元精,耳不听邪音,元精在肾

阳水性人

聪明活泼,沉稳雅静,智慧多谋,精通技术,中外科学,哲学。

志达佛界,意通天堂,心思苦海,身坠地狱,地狱返天堂,苦海化莲邦。以志为体,以意为用,以身心两界做补助。

志界人:无有说,谓之无心人。

意界人:常知足,谓之净心人。

心界人:好找理,谓之操心人。

身界人:好生气,谓之糟心人。

无心者:谓之佛,佛:恒定不动的志;净心者,谓之神,神:常乐无忧的意;

操心者:谓之人,人:苦海无边的心;糟心者,谓之鬼,鬼:万恶阴极的身。

志界夫妻:淡轻,生佛子佛孙。

意界夫妻:感情,生孝子贤孙。

心界夫妻:争情,生逆子。

身界夫妻:搅情,生败子。

四大界家庭

志界家庭:净底

意界家庭:清底

心界家庭:混底

身界家庭:脏底
唐衣分销

三界是什么?五行是什么?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五行就是平常所说的金、木、水、火、土。

三界和五行在东方,泛指所有逃不脱毁灭,逃不脱死亡、逃不脱轮回、逃不脱烦恼、逃不脱痛苦、逃不脱束缚的世界范围。

1、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来源:

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有一章节是地府使者奉命捉拿孙悟空,按照生死簿上的名单,孙悟空的三百四十二岁阳寿已尽。孙悟空说了一句话:“我老孙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已不伏他管辖,怎么朦胧,又敢来勾我?”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学得长生不老之道法,已然寿与天齐,超脱一切

2、三界

道教将宇宙空间划分为三十六重天,粗略分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四梵天、三清天和大罗天,其中的二十八重天是属于三界的。四梵天是修道有成就的修士所居住之地,三清天是道教最高神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所居之地。

道教典籍《度人经》较为形象地解说了“三界”,即第一欲界、第二色界、第三无色界,并指出“此三界之上,飞空之中,魔王歌音,音参洞章”。欲界,是指举心动念都是贪欲,完全以自己的私利为本位的众生居住的地方;色界比欲界高一界,

《度人经集注》说:“六欲总净,超出欲界,上进一天,即登色界”;无色界,就是从有形有质上升到无形无质的境界。

3、五行

五行指金、水、木、火、土,是中国本土道家文化中的概念,在佛法上,把五行归纳为四大,即地、水、火、风,道理是一样的。这些元素的运动与变化构成了宇宙万物。

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而道家讲死后有鬼,但不一定有六道轮回(道家的轮回是后来加上去的),所以只要不死,或者死了但鬼灵不散,就算跳出来了。

说不在五行中,就是讲不再受五行运化主宰,尚书“水曰润下,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就是说万物在五行运化中循环,水润木生火至顶,土得这一循环,到金由生转死,复成另一循环之滋养,即再成水润。

成仙了就不再受五行运化制约,不再有寿元耗尽身体被灭的限制而死。

扩展资料

佛教相关概念的三界:

1、欲界(梵kāma -dhātu),为地狱、饿鬼、畜牲、修罗、人间及六欲天之总称。此界中众生贪于食、色、眠等诸欲。

2、色界(梵rūpa -dhātu),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

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十八天。

3、无色界(梵arūpa -dhātu),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无一物质之物,亦无身体、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

此三界之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属迷界,系众生生死轮回之趣,故为圣者所厌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教度人经

百度百科——佛教三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