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武财神赵公明

所谓的“九路财神”,除了关公、赵公明、比干、范蠡,还有谁?

关公,赵公明,比干,范蠡,王亥,周世宗柴荣,李诡,端木赐,刘海蟾,都是财神。

五路财神都是谁?

五路财神指的是赵公明及其四位义兄弟﹝或部将﹞。除了中路为武财神赵公明外,其余四路为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萧升、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南路财神招财使者陈九公、北路财神利市仙官姚少司。这可能是受到了五行观念的影响,认为天地广阔,财宝当然也要分区处理。拜五路财神,就是收尽东南西北中五方之财的意思

财神爷有哪些故事传说

关于财神爷,民间有诸多传说:
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爷来祭把。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爷,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玄字为”岚”字的一个组成部分,便给财神爷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
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爷”外,民间还有“偏财神爷”五显财神爷、“文财神爷”财帛星君和“武财神爷”关圣帝君的说法。
五显财神爷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爷”。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爷庙。
“文财神爷”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爷”,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一般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
根据《
封神榜
》所载,财神姓赵名公明。他原在峨眉山罗浮洞修道,因助纣攻打武王,死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并统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个部下。他们的职责都与财有关。道教供奉的财神,也是赵公明。根据道教传说,赵公明本为终南山人,自秦时就隐深山,精修至道,功成之后,玉皇大帝封他为"正一玄坛元帅",简称"赵玄坛"。旧时财神庙和各家各户所供的财神,其尊容颇凶,乌面浓须,怒睁圆眼,头戴铁冠,一手执钢鞭,一手捧元宝,身下还跨有黑虎,故又有"黑虎玄坛"之称。传说这位赵公元帅职掌除瘟翦虐,驱病禳灾。凡有冤抑难伸,他会主持公道;人们买卖求财,他可以使人获利,别无他人可以代替,民间便把他看作财神了。
财神还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司崇文的人家供奉文财神,尚武的人家供奉武财神。文武之道虽不同,却都各有财可发。文武财神都是民间的所谓正财神,在正财神之外还有所谓的偏财神。财神为何还要分正偏,其意不明。民间有一种说法,认为偏财神是专司发横财的财神。有人认为,所谓的正财神就是指引人们走正路的财神,而偏财神则是引导人们走旁门左道的财神。
民间关于赵公明的传说,由来已久。早在晋代年间,干宝《搜神记》中,赵公明为专取人性命的冥神之一。东晋时期,陶弘景《真诰》中记述,赵公明为致人疾病的瘟神。隋唐时期,《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六月,有五力士在空中出现,分别身披青、红、白、黑、黄五色袍,各手执一物:一人执杓子和罐子、一人执皮袋和剑、一人执锤、一人执扇、一人执火壶。文帝问太史居仁:“他们是何方神圣?主管哪些灾福?”张居仁奏曰:“他们乃五方力士,在天上作为五鬼,在人间为五位瘟神: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总管中瘟史文业,主管世间瘟疫。此乃天地运行时所产生的疾病。”文帝问:“怎么才能制止而使世人免受瘟疫呢?”张居仁答曰:“瘟疫是上天降临的疾病,无法制止”。于是那年许多百姓死于瘟疫。是时,文帝下令立祠,于六月二十七日诏封五方力士为将军。
赵公明的瘟鬼性格到了《列仙全传》中就更为具体了,只是他又从五方瘟鬼之一变成了八部鬼帅之一:元明时有八部鬼帅,各领鬼兵亿万数,周行于人间。刘元达领鬼兵施杂病,张伯元领鬼行瘟疫,赵公明领鬼施人间以痢疾,钟子季(钟士贵)施人间以疮肿,史文业行寒疾,范巨卿行酸瘠,姚公行五毒,李公仲行狂魅赤眼,给人间降下许多灾祸疾病,夺走了万民性命,枉夭无数。
直到《封神演义》问世,赵公明才不再像昔日那样浑身充满邪气、鬼气和瘟气。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按玉符金册封神,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职责是专司金银财宝,迎祥纳福。从此,赵公明开始掌管天下财富,做了财神爷。赵公明司财,能使人宜利和合,发家致富,这正符合世人求财的愿望,所以民间广泛敬祀赵公明,而他原来作为冥神、瘟神、鬼帅的面目被日渐淡忘了。民间所供财神赵公明皆顶盔披甲,着战袍,执鞭,黑面浓须,形象威猛。周围常附之聚宝盆、大元宝、宝珠、珊瑚之类,更加强了财源茂盛的效果。
旧时财神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人家各有所司。尚文的人家供奉文财神,尚武的人家敬祀武财神,文武之道虽不同,却都各有财发。除了武财神赵公明外,还有文财神比干。民间年画中,比干的神像为文官打扮,头戴宰相纱帽,五绺长须,手捧如意,身着蟒袍,足登元宝。文财神的打扮与天官相似,二者的区别就是:天官神志慈祥,笑容满面;而文财神比干的神像面目严肃,脸庞清烁。
据历史记载,比干是殷纣王的叔父,是一位忠义之臣。时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失政。据<<封神演义>>载:纣王听信妲己妖言,制造酷刑,杀戮谏臣。虽有商容、比干等大臣直谏,纣王终不悔悟。鹿台完工后,纣王听信妲己谎言,欲会见仙姬、仙子。妲己心生一计,于十五日夜请轩辕坟内众妖狐变成仙子、神仙、仙姬来鹿台赴宴,享受天子九龙宴席,迷惑纣王。席上,狐狸骚臭难闻。功夫浅薄的妖狐竟露出了尾巴。宴席上的纣王叔比干看得十分真切,宴后将此情告知武成王黄飞虎。经查,众妖狐都是轩辕坟内的狐狸精。比干便与黄飞虎领兵堵塞妖狐洞穴,放火将狐狸尽行烧死。比干还拣未烧焦的狐狸皮制成一件袄袍,严冬时献于纣王,以惑妲己之心,使其不能安与君前。妲己见袄袍尽是其子孙皮毛制成,心如刀割,深恨比干,誓挖其心。
一日,纣王正与妲己以及新纳妖妇喜媚共进早餐,忽见妲己口吐鲜血,昏迷不醒。喜媚道是妲己旧病复发,须玲珑心一片煎汤救治,并推算说惟亚相比干是玲珑七窍之心。纣王急向比干索其心。比干怒奏曰:“心者,一身之主,隐于肺内,坐六叶两耳之中,百恶无侵,一侵即死。心正,手足正;心不正,则手足不正。心乃万物之灵苗,四象变化之根本。吾心有伤,岂有生路!老臣虽死不息,只是社稷丘墟,贤能尽绝。今昏君听新纳妖妇之言,赐吾摘心之祸,只怕比干在,江山在,比干亡,社稷亡!”纣王怒道:“君叫臣死,不死不忠。台上毁君,有污臣节,如不从命,武士拿剑去取心来!”比干破口大骂妲己,望太庙大拜八拜后,接剑自剖其腹,摘心掷于地,走出五门,上马而去。
先是姜子牙离开朝歌时,曾去相府辞行,见比干气色晦暗,知其日后必有大难,便送比干一张神符,叮嘱在危急时化灰冲服,可保无虞。比干入朝前知己必难,便服饮姜子牙所留符水,故在剖心后能不流血而前行。后传说,比干因服了姜子牙灵丹妙药并未死去,而是来到民间广散财宝。比干生性耿直忠证,公正无私,心被挖空后成了无心之人,正是因为无心无向,办事公道,所以被后人奉为财神。当时传说在比干荫佑下做买卖的人,无偏无向,公平交易,互不坑骗,所以比干广为世人所传颂和敬奉。
范蠡,字少伯,天资聪颖,少年时便有独虑之明。后被越王勾践拜为士大夫。越国兵败于吴国,范蠡与越王一同去屈事吴王夫差。回国后又辅佐越王富国强兵,终于打败了吴国。灭吴之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群臣皆乐,唯独勾践面无喜色。范蠡察此微末,立识大端:越王为争国土,不惜群臣之死,而今如愿以偿,便不想归功于臣下。于是,范蠡毅然向越王辞官隐退,带领家属随从,架扁舟,泛东海,来到齐国。
范蠡父子在齐国海边耕种土地,勤奋治产不久,就积累家产数十万金。齐人闻其贤,请为其相。范蠡叹息:“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它归还了相印,将钱财尽分给了朋友和乡邻,只带上最贵重的物品,暗自离开齐都,悄悄来到陶地。范蠡认为,陶地处天下之中,为交易的必通要道,由此可以致富,以为后半生的保证,自此居住下来自称陶朱公。(“陶”,指陶地,或说隐语“逃”;“朱”,一说为富翁的象征,或说寓己曾做高官;“公”,一说是对尊长,平辈的敬称,或说寓己曾做为公爵)。范蠡父子靠种地、养牲畜,做生意又积累了数万家财,成为陶地的大富翁,后又两家分财于百姓,天下人都赞美陶朱公,拜其为财神。
陶朱公的经营智慧历来为民间所敬仰,于是有许多经营致富术托与陶朱公名下。如《经商十八忌》:生意要勤快,切忌懒惰;价格要订明,切忌含糊;用度要节俭,切忌奢华;赊账要认人,切忌滥出;货物要面验,切忌滥入;出入要谨慎,切忌潦草;用人要方正,切忌歪邪;优劣要细分,切忌混淆;货物要修整,切忌散漫;期限要约定,切忌马虎;买卖要适时,切忌拖误;钱财要明慎,切忌糊涂;临事要尽责,切忌妄托;账目要稽查,切忌懒怠;接纳要谦和,切忌暴躁;立心要安静,切忌粗糙;说话要规矩,切忌浮躁……十八忌多是为商家经验之谈,托名陶朱公,由此可见,他作为财神在民间商人心目中的智慧形象。范蠡一生艰苦创业,积金数万;善于经营,善于理财,又能广散钱财,故称其为文财神也..就理所当然了。
关公即关羽,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把关公作为全能保护神、行业神和财神,《民间新年神像图画展览会》的作者说:“关公被人视为武神、财神及保护商贾之神。人遇有争执时,求彼之明见决断。旱时人们又向彼求雨,又可求病人药方,被人视为驱逐恶鬼凶神之最有力者”。
据徐道《历代神仙通鉴》记载的一种传说:关公的前生本是“解梁老龙”,汉恒帝时,河东连年大旱,老龙怜众心切,是夜遂兴云雾,汲黄河水施降。玉帝见老龙有违天命,擅取封水,令天曹以法剑斩之,掷头于地。解县僧普静,在溪边发现龙首,即提到庐中置合缸内,为诵经咒九日,闻缸中有声,启视空无一物,而溪东解梁平村宝池里关毅家已有婴儿落地,乳名寿,幼从师学,取名长生,后自名羽,字云长。据《三国演义》载,关羽因原籍恶豪倚势凌人,遂杀恶豪后奔走江湖。东汉末年,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誓共生死,同起义兵,争雄天下。建安五年,曹操出兵大败刘备。刘备投靠袁绍。曹操擒住了关羽,看中关羽为人忠义,拜为偏将军。后曹操察觉关羽心神无久留之意,便用大量金银珠宝、高官、美女来收买,但关羽丝毫不为钱财名利所动。当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立即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去寻刘备。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封关羽为五虎大将之首将。曹操得知大怒,与司马懿设计,联合孙权共取荆州。刘备拜关羽为“前将军”,都督荆襄郡事,令取樊城。关羽分荆州之兵攻取樊城,不幸中吕蒙计,痛失荆州,夜走麦城,兵败被擒,不屈而亡。《三国演义》后又记载:关羽遇难后,阴魂不散,荡荡悠悠,直到荆州当阳县玉泉山上空大呼:“还我头来!”山上老僧普静闻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论……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梁、文丑(皆被关羽所杀)等众人之头,又向谁索?”关羽恍然大悟,遂皈依佛门。
关羽一生忠义勇武,坚贞不二,为佛、道、儒三门崇信。明清时代,关羽极显,有“武王”、“武圣人”之尊,由此关羽被世人附会成具有司命禄,估科举,治病除灾,避恶等“全能”法力,民间各行各业对“万能之神”关帝顶礼膜拜。人们之所以奉关公为财神,是大概是因为关羽不为金银财宝所动,与一些世间贪利妄义之徒形成鲜明的对比。世人尤其是商贾们都敬佩关公的忠诚和信义,希望关公作为他们发财致富的守护神,另外,人们希望商贾坚守诚信进行交易,把关公奉为公正人,来维护传统的道德秩序。
文武财神是民间所谓的正财神,在正财神之外,还有偏财神,这是就财神所在的神像位置而言的。民间的偏财神经常是指被称为“五路神”的财神。在《封神演义》中,五路财神指的是赵公元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五路神”又指路头、行神。清人姚富君说:“五路神俗称财神,其实即五祀门行中之神,出门五路皆得财也。”其中的五路是指东西南北中五方,意为出门有五路神保佑可以得好运,发大财。五路财神都是吉祥神,也是民间吉庆年画中常见的形象,他们深受人们的爱戴和崇拜。每年正月初五是五路财神的生日。这天天刚放亮,城乡各位都可听到一阵阵鞭炮声。为了抢先接到财神,商家多是初四晚举行迎神仪式,准备好果品、糕点及猪头等祭祀用品,请财神喝酒。届时,主人手持香烛,分别到东南西北中五方财神堂接财神,五位财神接齐后,挂起财神纸马,点燃香烛,众人顶礼膜拜,拜罢,将财神纸马焚化。
到了初五凌晨,人们抢先打开大门,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聚在一起吃路头酒,直吃到天亮开门营业,据说可保一年“生意兴隆,财源茂盛”。清代蔡云《吴觎》中有生动描述: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所谓“抢路头”即抢接五路财神,人们个个争早放头通鞭炮,以此祈盼发家致富。
在民间所供财神中,不管是赵公元帅,还是赐福天官,身边总要配以利市仙官(五路神之一),因此,利市仙官可说是地地道道的偏财神。有关利市仙官的来历,在《封神演义》中有记载:利市仙官本名姚少司,是大财神赵公明的徒弟,后被姜子牙封为迎祥纳福之神。所谓“利市”包含三重含义:一是指做买卖时得到的利润;二是指吉利和运气;三是指喜庆或节日的喜钱如压岁钱等。人们信奉他,是希望得利市财神保佑生活幸福美满,万事如意。到了近代,一到新年,有的人特别是商人,还把利市仙官图贴到门上,并配以招财童子,对联写道:“招财童子至”与“利市仙官来”,隐喻财源广进、吉祥如意。
在中国民间信仰的众多财神中,有一类只能算作是准财神,意为未得财神封号,但由于此神能为人们带来一定的财运,承担了一部分财神的职责,于是人们就将其作为财神看待。刘海蟾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位准财神刘海蟾,原名刘海,五代时人,籍燕山(今北京),曾为辽朝进士,后为丞相辅佐燕主刘宗光。此人素习“黄老之学”。《历代神仙通鉴》中有云:一日,有自称正阳子(吕洞宾)的道士来见,刘海以礼相待,道士为其演习“清净无为之示,金液还丹之要”!索积蛋十枚,金钱十枚,以一钱间隔一蛋,高高叠起成塔状。刘海惊道:“太险!”道士答道:“居荣禄,履忧患,丞相之危更甚于此!”刘海顿悟。后解去相印,改名刘玄英,道号“海蟾子”,拜吕洞宾为师,得到成仙,云游于终南山、太华山之间。元世祖忽必烈封其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武宗皇帝加封“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
以此看来,刘海是个悟后弃富的道士,本与财神无缘,刘海成为财神也许是源于他的道号——海蟾子。蟾,即蟾蜍,因此物相貌丑陋,分泌物有剧毒,对人体有害,被列为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之一。又因蟾蜍的分泌物蟾酥有强心、镇痛、止血等作用,又受人们所崇拜。《太平御览》引《玄中记》云:“蟾蜍头生角,得而食之,寿千岁,又能食山精。”当时人们把蟾蜍当成了避五病、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的吉祥物,是有灵气的神物。刘海是以“蟾”为道号而闻名,又以“刘海戏金蟾”的传说被抬上了财神的宝座。
刘海戏金蟾出现在大量的民间年画和剪纸中,历代画家也有不少这一题材的佳作传世。在这些作品中,刘海皆是手舞足蹈、喜笑颜开的顽童形象,其头发蓬松,额前垂发,手舞钱串,一只三足大金蟾叼着钱串的另一端,作跳跃状,充满了喜庆、吉祥的财气。刘海所戏金蟾并非一般蟾蜍,而是三足大金蟾,举世罕见。金蟾被看作是一种灵物,古人认为得之可以致富。这是刘海被塑造成财神的主要根据。据说,刘海用计收付了修行多年的金蟾,得道成仙。刘海戏金蟾,金蟾吐金钱。他走到哪里,就把钱撒到哪里,救济了不少穷人,人们尊敬他,感激他,称他为“活神仙”。为此,还修建了刘海庙,把他的故事编成戏剧,到处吟唱。
据说,财神爷是有钱人家供奉的,没钱的人供奉是不会显灵的。
民间流传有"财神菩萨休妻"的故事:从前,财神庙财神身边总有一位端庄美丽的财神娘娘陪伴。后来这位善良的女菩萨突然不知去向,原来她被财神爷给休掉了。财神爷为什么要休妻呢?这要从一个乞丐说起。有个讨饭化子穷得无路走,讨饭路过一座古庙。进庙后,他什么菩萨都不拜,单摸到财神爷像前,倒头便拜,口里祷求财神爷赐财。赵公元帅见是一个叫化子,心里想连香烛都舍不得点,还来求财?天下有那么多穷叫化子,我能接济得过来吗?可乞丐心中想的正相反,他认为财神总会救济穷人的,富人不悉吃穿,求财何用?便不住地拜。这时,财神娘娘动了恻侧隐之心,想推醒打瞌睡的财神夫君,劝他发发善心给这叫化子一点施舍。可财神爷不理睬,打了两个哈欠又闭上了眼睛。虽然是财神娘娘,可财权在夫君手上,夫君不点头,怎么好将钱赐给叫化子呢?娘娘无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环,扔给了叫化子。乞丐突然感到神龛上掷下一物,一见是一副金耳环,知道是财神所赐,急忙磕头,连呼"叩谢财神菩萨"。财神爷睁眼一看,发觉娘娘竟将自己当年送她的定情物送给了穷叫化子,气得大发雷霆,将财神娘娘赶下了佛龛。自此以后,数百年来就再也没有一个穷人是拜了财神而发财的。
财神只有一个,加上四员下属也只凑成了一个巴掌之数,想发财的人却有那么多,供不应求是明摆的,于是便有人主动出头,平衡供需矛盾,由此导致出一幅新的风俗画--"送财神"每逢初五之日,贫民乞丐三五结伙,戴起面具,扮成财神班底,号称"送财神",也叫"跳财神"。主人例须当场送上钱币酬谢,否则便在你家门口或店铺前闹个不
满意请采纳

五路财神(民间普遍信奉的神灵)详细资料大全

五路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的神灵,这可能是受到了五行观念的影响,认为天地广阔,财宝当然也要区分处理。拜五路财神,就是收尽东南西北中五方之财的意思。每年正月里的祭财神,也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五路财神
  • 身份 :神仙
  • 作用 :招财
  • 地区 :中国
  • 分类 :中国民俗文化
  • 所属 :道教
道教五路财神,来历,

道教五路财神

五路财神 一文一武,常指:日春神青帝和月财神赵公明。文 、武、义、君、偏五路财神的说法。 文 : 指文昌帝君在赵公明的左下方。武:月财神赵公明为正财神。关公因为挂印封金一介不取,被尊为义财神。由于柴荣是位皇帝财神,所以被尊为君财神,是财神之中身份最尊贵的。最早到东南亚经商,被称作“大伯公”[土地公]的华侨苏福禄,由于开偏远地区之利,被当作职司“偏”远财富的偏财神,这种将财利划分为远[南洋]、近[中原]的说法其实和财分五方的观念有些雷同。这尊偏财神的产生也可能和近代中国对外交流、通商、移民的背景有关。偏财神既非专以旁门左道之法取财,故文、武、义、君、偏五路都可以算作财神。

来历

说法一:小五路财神 五路财神共有两种说法,其一是指的赵公明及其手下的四位部将。除了中路为武财神赵公明外,其余四路为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萧升、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南路财神招财使者陈九公、北路财神利市仙官姚少司 。这五路财神的故事可从一部中国的古典名著《封神演绎》中探得其 来历 :赵公明是在开天辟地时修成大道,法力通玄,本来在三山五岳任其逍遥,奈何烽烟四起,神仙也不能置身度外 。在商朝太师闻仲的邀请下,赵公明伙同其他几个截教的神仙陈九公、姚少司等与西岐军队大战并屡败对方,并杀死曹宝、萧升,一时声威大振,奈何截教违反天规,最终被辅佐西岐的正道阐教神仙所杀,魂归封神榜 。待战争结束后,姜子牙封神时,感其忠勇,赵公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乙龙虎玄坛真君之神,率领四部正神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主迎祥纳福,管天下财运,故俗称财神 。由于是赵公明与其手下的四位小将组成,所以被称之为“小五路财神。”
说法二:大五路财神 其二指的是中国主要供奉的五大财神,分别是东路财神比干、南路财神柴王爷、西路财神关公、北路财神赵公明、中斌财神王亥。此五路财神是我国民间主要供奉的五大财神,所以称之为“大五路财神”。 1、东路财神比干 看过《封神演义》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比干是被狐狸精妲己陷害挖心而死。姜太公他老人家认为比干才华出众,所以封比干同学为文曲星君,后来百姓认为比干无心才公平,所以被百姓奉为文财神,在民间掌管东路财源。 2、西路财神关羽 关羽,俗称“关公”,三国时期蜀汉五虎将之一。那么关二爷是怎么成为财神的呢,这是有原因的。在明清时期晋商称霸天下,他们经常互帮互助共同发财,晋商们也需要一个聚会的地方,由于关羽是山西的名人,所以全国各地的晋商在不同地区都建了一座关帝庙,全国百姓也跟风到关帝庙上香许愿,久而久之关羽被百姓奉为财神。因为关羽是西蜀大将,所以掌管西路财源。 3、南路财神柴王爷 五代后周世宗皇帝柴荣,俗称“柴王爷”,得道后被封为天财星君。他从小家道中落开始经商,在全国各地设立商号,经营瓷器、茶叶、雨伞等生意非常成功,资助养父郭威招兵买马平定乱局。柴荣继承皇位后爱民如子,他特命工匠在皇宫雕塑了农夫和农妇的雕像树立在宫中,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百姓的疾苦。从宋元时期开始,柴荣被广大中原地区百姓奉为财神,同时也是矿工、窑工、建筑工、的保护神。由于柴荣少年时推著小货车一路向南而发财,所以掌管南路财源。 4、北路财神赵公明 赵公明,又称“赵公元帅”。赵公明与前几位历史人物财神不同,正史中没有记载赵公明,也就是说老赵是个虚构人物。传说中的赵公明黑面浓须,披铠甲,骑黑虎,两手分别拿银鞭和元宝。关于赵公明神话最早的记载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那时候他的职责并不是掌管人间财运,而是五方瘟神之一。到了明朝小说《封神演义》姜太公把他封为武财神。传说赵公明出生在中原北地,所以掌管北路财源。 5、中路财神王亥 王亥,传说是夏朝商国的第七任君主,也就是在商汤建立商朝之前的君主。他曾帮助父亲治理水灾,发明了牛车,鼓励人们用牛车拉着货物外出做交易,因为当时从事这种交易贸易的人大都是商国的人,所以人们便把搞贸易的都称为“商人”,可以说王亥开辟了中国商业的先河,因此被人们称为“华商始祖”、“中斌财神”。王亥老祖被道教封为掌管中路财源的神明。

财神赵公明摆放的位置与供养

供奉赵公明,不可以模仿供奉文财神的情况,供文财神时,是直接招财入宅;而武财神的招财重点在于除障碍,所以文财神要向着屋内,
但武财神却刚刚相反,应是向着屋外,最好是在大门前设玄坛伏虎赵公明的神楼,但神楼所向的方位并不是屋内部的后玄武位,而是要对着进户门,
向着称为前朱雀位的位置,究其原因,是由于邪魔妖气都是从门口而入,所以武财神要对着进户门的门口。
另外,请财神后,每逢吉日都要供养的,如初一十五要烧香供奉,可以请一款好香辅助加持,若有诚心敬财神,建议可以到无相铜炉根据自己的祈定一款财神香,如此诚心,
才会得到财神的眷顾!

店铺财神爷的正确摆放位置

店铺财神爷的正确摆放位置

店铺财神爷的正确摆放位置。风水是有非常多讲究的,店铺里面放财神需要摆在正确的位置,这样才有招财的作用。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详细的店铺财神爷的正确摆放位置的相关内容。

店铺财神爷的正确摆放位置1

北为阴,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北风。神桌应向大门,因为大小庙宇道观,所有神像均是面向大门,此方位为吉位。

但中国财神分文财神和武财神、邪财神。文财神应该摆放面向屋内,是为进财,按分水说,武财神应该面对大门屋外,既可招财,又可镇宅保平安,当可平安是福,财源广进。

邪财神应在屋外,如花园、天台空旷之地、露台外、窗外或门外空地,方可制煞招财。切忌安放在厅中神翕之内或房间内,更不可与观音、黄仙、佛祖、关帝、祖先并列,否则凶灾立即发生。

除了摆放之外,财神的贡品记得最好是选择水果,经常更换,每个月重要的那几个日子都要定期的上香,这样财神爷才会带给你财运。

而且还要是天然香才好,反之是一些劣质或者化学香,就会触犯财神爷,得不到庇佑的还有,想要吉上加吉,自己身上也可以同时佩戴招财吊坠,这可以同时在无相铜炉定的。

店铺财神爷的正确摆放位置2

财神爷摆放位置禁忌

1、家里财神爷摆放位置

在财神爷之中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当然其摆放位置也是各不相同,而且不同的情况,选择的财神也是不一样的。

2、文财神爷摆放位置

在风水学术中,文财神爷的摆放位置在大门两侧之处,不可正对着大门,如果想要更好的测出文财神爷摆放位置,其方法就需要根据家居中每天的财位变化来看,当然这个在现实生活之中很难做到,需要请专业的风水大师来判断。

3、武财神爷摆放位置

与文财神爷摆放位置不同的是,武财神爷摆放位置刚好是正对于大门,这样可以为家居生活招纳更多的财气。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文财神爷与武财神爷不可摆放在一起,因为这样不仅起不到招财的效果,反而会使其影响到各自招财效果。

店铺财神爷的正确摆放位置3

文财神爷摆放位置小知识

1、文财神种类

文财神分为福禄寿三星及财帛星君两种。

(1)福禄寿三星

福禄寿三星中只有禄星才是正直的文财神,其他二位是主福气及寿元增添之神,若能三者共存,则形成三星拱照,满堂吉庆,自然财运增添了。

(2)财帛星君

他是一个面带白、须黑而长之神,身穿锦衣玉带,左手捧着金元宝,右手拿着“财神进宝”的卷轴,号称:金神,是天上的太白星君,又称:财帛星君,专职掌管天下之财,若能安装得益,求财者自能得财。

2、文财神摆放位置

(1)摆放在家中的吉位

文财神摆放位置一定要供奉于吉位,切忌摆放于凶方,不然将会破财兼有是非。

(2)文财神摆放在大门两侧

文财神摆放在大门两侧,不可正对大门,虽说大门时财气进入之处,但是文财神爷不能正对大门。

(3)文财神摆放朝室内

文财神爷的摆放,面不可以向门外,只可以向室内,因为它是来送财的,若面向室内,就是送财给室内之人,而向外则是将财送给室外,主人可就要破财了。

(4)文财神需香炉、长明灯供奉

供奉文财神爷的香炉、长明灯要是铜制品,祭品方面放些甜点、鲜花或小饰品即可。

武财神爷摆放位置小知识

1、武财神的种类

武财神有三位,分别是关羽、赵公明和善财童子。

(1)武财神关羽

关羽,也被称为关圣帝君,一手拿元宝,一手拿大刀的才能招财。如果是单手拿刀,另外一只手理胡须的,通常认为是的.。

(2)武财神赵公明

赵公明,道教认为他是五路财神之首,统领其他四路财神,所以称之为赵公元帅。

(3)武财神善财童子

善财童子,俗称金童,通常认为也是武财神,因为旺偏财比旺正财要好些。

2、武财神摆放位置

(1)武财神正对大门摆放

武财神正对大门摆放,这样可以招纳更多的财气。

(2)武财神面相屋外摆放

武财神爷则应面向屋外,面向大门,即能达到招贴入屋,又能起到镇守门户,阻挡邪气入室。

3、武财神适宜摆放人群

武财神适宜摆放的人群是经商或者做生意的人,以北方很多商户均喜欢将赵公明供奉在店铺中,赵公明这位武财神,民间相传他能够伏妖降魔,而且又可招财利市。南方的商户,则大多供奉关公。形象威武,他不但忠勇感人,而且能招财进宝,护财避邪。

摆放禁忌

当然,财神爷的摆放也有一定的禁忌,首先要做到不向厕所、不向房门、不向饭桌。

1、祖先不宜与天神平排

有些人家把祖先的牌位照片摆放在神桌上。放在一起供奉。其实这并不适宜,因为祖先只是家神,与这些天神自难相提并论,认为应该把祖先放在天神”之下,那便较为适宜。

2、一个房子内不要摆放二个武财神

如果空间大可以在门口处摆武财神,在房间内摆文财神。一个房间内不要摆放过多的财神,财神爷并不是摆的越多越好。财神爷摆放位置要注意担任文职的,以及受雇打工的人均宜摆放或供奉文财神。经商做老板的人,以及当兵当差从事武职的人,则应该摆放或供奉武财神。

3、邪财神的摆放

邪财神如四面佛之类,必须供奉在屋外,如花园、天台空旷之地、露台外、窗外或门外空地,方可制煞招财。切忌安放在厅中神翕之内或房间内,更不可与观音、佛祖、关帝、祖先并列,否则凶灾现。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