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家长创意取名

90后的父母给儿子硬核取名叫张总!起这样的名字长大后会不会被人笑话...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名字陪伴。这样的名字虽然听起来比较霸气,而且也好记。但以后可能会有一些麻烦。

山东90后家长回应给儿子取名张总,你还听过哪些“奇奇怪怪”的名字...

柚子皮,橘子,柠檬,刘家曜,牛憨憨,小笨猪,小狗蛋儿,这些名字都是比较奇怪的,跟凸显家长的关爱和宠爱。

90后父母给儿子硬核取名叫张总!这样的名字为何会被网友说“奇葩...

有些姓氏是非常有魅力的,再添上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宛如天使降临在人世间,人间共婵娟的时光里,永远都有上帝的孩子。

而有的父母则是非常幽默,当自己的姓氏带着一种琴棋书画的本意,那么自己的孩子诞生了,就给自己的孩子起了一个非常现代的似水流年。

比如张总,比如李总,比如王总,听到这样的名字,陌生人也会觉得匪夷所思,就是自己的邻居也希望他们能够把名字起的好听一点,不然他们孩子长大了,是要改名的,这样就得不偿失了,虽然只是让姓名特别有意思,但孩子不会愿意的,因为孩子长大了,是有自己的审美意识。

孩子的名字应该是山盟海誓般的艺术印象,应该是繁星大海般的美丽无双,应该是窈窕君子般的英雄红颜。

作为大人,一定要让自己的想法为孩子以后的生活人生着想,因为90后父母虽然非常年轻,思维也非常敏锐,但是让自己孩子名字就这么俗气出世,真是孤芳自赏的姓名。

孩子长大了,要是非常出色的孩子,并且也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孩子,那他名字这样普通,他就会觉得他父母真是为难了他现实与理想,让他梦寐以求的人世间突然变成了花开花落的感悟。

要让自己孩子的名字起得非常有福气,最好是吉祥如意万事无忧,非常有智慧的海阔天空。

比如,男孩为张曦,女孩为张瑜。比如,男孩叫张浩宇,女孩叫张若涵。

这些名字已经在人世间赫赫有名,虽然相同的名字让你觉得一点出类拔萃的感觉都没有,但你可以想到更为出色的名字,然后让自己孩子拥有独一无二的存在感。

当别人都觉得你家孩子名字有点奇葩了,希望你们一定要好好照顾好自己孩子姓氏问题,因为你们家孩子长大了也会是非常聪明的青年人,他会对于自己名字要求非常高。

而你们就在他非常年幼的时候,要为你们孩子百年孤独的年轻到老负责到底。

90后父母给儿子硬核取名叫张总,90后爸妈怎么给孩子起名字的?

90后父母给一胎儿子硬核取名叫“张总”,甚至还在网上发言称二孩的名字也已想好,叫“闫总”。网友看到这样的名字后觉得特别霸气,感觉一出生就成了霸道总裁啊!看来90后的父母给娃起名真的是用尽了心思,他们想出来的名字总会有各式各样的巧思以及趣味在其中,念起来还特别带劲。

前不久有一对夫妻也是给自己的娃取名非常的特别,立马冲上了热搜,想必大家应该都有印象,那就是传说中的“伍拾忆”,而“伍拾忆”这个名字因为与五十亿谐音,所以就活出了圈。还有一些90后父母在给娃起名时,可谓是用尽了平生的力气才思考出如此别出心裁的名字,比如说有名叫做“李不尚书”的,还有起名叫做“王者荣耀”的,以及“万涂思瑞”的。

这些涌现出来的新名字,都是又有创意,又非常的个性,而且还特别的好记、动听,让人听一遍就记住了。当然,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名字都是含义很多的,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传递父母的心愿以及信念。不管90后父母起名到底如何,起码他们对孩子的那一份爱与期许还是值得令人动容的。不然父母也不会如此折腾,只为了给孩子起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让大伙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记住孩子。

当然,90后爸妈给孩子的起名方式也引起了部分人士的抵制,在这些反对人员的心里,孩子的名字不过是一个称谓,没必要搞得花里胡哨的。其实,笔者不太敢苟同这些人的想法。作为年轻的父母,自然是希望哪个名字更好,就用在孩子的身上的。但是他们又不希望孩子所用的名字都雷同,因而才会出现这种种好听又有创意的名字。

90后父母给孩子取名,就是诗情画意!网友:都是中了小说的毒

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号,是人们彼此之间用以区分的代号,甚至会对一个人的性格、际遇产生不小的影响。

就比如说,你的单位新来了两个女同事,一个叫“晓泓”,一个叫“小红”,即便素未谋面,相信大家也会下意识觉得前者更知性、婉约,后者更粗俗、平凡,尽管这可能并不是事实。

“以名取人”确实应该避免,但作为父母,还是有必要给孩子起个朗朗上口的名字的。

近日,有网友在带着孩子去社区医院接种疫苗时,在叫号机上看到了令她忍俊不禁的一排名字:

林睿麒,文梓珺,徐庆熙,严灵桐,袁欣怡,易柏宇,张雯昕,陈雨轩,付子涵,顾子煜……

这些名字,眼熟又耳熟,乍一看很有些诗情画意,再一想,似乎都能在早年看的小说中找到影子!

网友们对此也是议论纷纷,有网友表示九零后给孩子取名就是这样,在幼儿园当老师看到孩子们的名字就是各种小说男女主角名字,记起来分分钟出戏,这些父母怕都是中了小说的毒啊。

其实这种现象也不难理解,人们给孩子取名本来就会附有时代气息,新中国成立后的大批“国庆”、“建国”、“建军”,改革开放后的满地“红”、“华”、“英”、“伟”,其实和如今大肆流行的“小说主角名”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 形态的逐渐进步,如今我们已经大幅度淡化了曾经封建 社会 的大家辈分、宗族排行等观念,起名字由“家族传承”更多地变为父母的“个人喜好”。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父母会从小说中“汲取灵感”,给孩子取一个如诗如画、却又容易重名的名字了。

仔细想想也挺有趣的:梓轩和子轩打架,撞伤了梓萱和子萱;可馨、可欣和可鑫跑过来劝架,撞倒了若曦、若溪和若熙,子睿和梓睿跑过去告诉班干部浩然、昊然、皓宇和雨豪,大家一起拉开了梓轩和子轩,扶起了梓萱和子萱;语彤、雨萱、羽琪、宇涵拿来药品帮大家处理伤口,最后梓轩、子轩、梓萱和子萱在大家的帮助和劝导下握手言和……

有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底,新生代父母给宝宝起名时最青睐的三个字是“沐、兮、梓”,一年前则是“轩、涵、梓”,像是浩然、一诺、梓轩、沐兮、奕辰、子墨、依诺、若溪/曦/兮、梓萱,都是重名率高到离谱的,约等于我们中的“张鹏”、“张普”。

因此,其实家长们在给孩子起名时还是要有所注意的,毕竟一个好的名字能给孩子加分不少,让初识者印象深刻,在熟悉者中平添魅力。

最常见的几个雷区,就是“高重复率”、“失当谐音”、“男字女用女字男用”和“低龄化”、“小说化”,这些都是家长需要避免的。

90后父母,原来都这么给孩子取名字

文 | 行之

这是在我老家县城,一家疾控中心站,随手拍的一张照片。屏幕上,都是15后孩子们的名单。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是90后。

我一看,这上面的名字,随便挑一个都能拿去当小说人名用。现在的90后父母,都这么给孩子取名字?

想我们90后这一代人的爆款名字,明、强、刚、婷、敏、超、辉、珍、伟,这些字眼,在他们的名字里,近乎绝迹。四个名字的,以前只能在小说里看见,现在随机都能碰到。

为了更全面的分析的90后父母取名的风格,我在微信上问了一圈90后的朋友们,「 你给自己的孩子取了什么名字? 」得到回答如下:

梅傲寒、梅逸然,陈诗涵、陈诗娮,陈亦杭,吕潇然,吕诗卉、陈梓涵,李彧宁,熊佳萱、熊佳琳,吕文艺,凌芸熙,俞宸扬、俞宸惜,赵嘉禾,黄小马,雷乔森,刘姿涵,朱芮韩,胡子轩,凌皓轩,李禹梓、邹和希,范吕辰,周一诺,张梓皓,王梓涵,丁梓馨,杨溢晨,吕书研,黄梓琪、黄子柯,王洛豪,汤语宸,刘昕玥。

这都不是百度来的,全是我身边朋友如实相告。看完这个名单,突然感觉,怎么我身边这么多诗人?看来诗与远方,大家都没忘。 90后们创作时间最长的诗,就是孩子的名字。

对90后父母们取名的风格分析,我总结规律,有这么三点。

1) 90后父母更偏爱取三个字的名字。 虽然他们性格、学历、地理位置分布各有不同,但是在这一点,脑回路惊人地一致。我随机问了三十多个人,两个字的名字,居然一个都没有。

2)90后父母取名,都偏文艺。 主要有四大流派,韩剧流、琼瑶流、武侠流、诗经流。 基本上要么像韩剧男女主角的名字(如陈诗涵、熊佳萱),要么像从琼瑶小说里男女主角的名字(如吕书研、王洛豪),要么像金庸、古龙小说里男女主角的名字(如梅傲寒、吕潇然),要么像从《诗经》、《唐诗宋词》里翻来的名字(如赵嘉禾、李彧宁)。

3)90后父母取名,讲究三大要素:

a、要独特,不要与其他孩子重名。

b、 要看起来文雅,读起来好听。

c、要你看得懂,又不能一下就懂。

90后父母取名字,看起来五花八门,其实风格大体统一,多是 炼字为主,炼音为辅,追求寓意深远,期望人如其名。 并且,最好绝世独立,天下无双。

再扩大名单,会发现为了避免和别人重名,许多90后父母,干脆选择用冷僻字:

焮、灏、勔、劭、钿、翾、歆、旸、祾 、杲、 翀……

敢问,你能认出几个?总之,冷僻字的名字,佛系三连, 难认、难写、难输入。 你若不认字,跟我没关系。反正,苦的是将来的老师们。

在90后父母取名的体系里,上一辈习惯用的「小强、小明」这样的“小X式”基本过气,「珍珍、静静」这样的“叠字式”已遭淘汰,「张炎、李淼」这样“五行缺X式”直接被下架。

那真是统一战线,举旗起义,刷新老一辈们的取名风格,敢叫日月换新天。

根据统计,2017年,在500万新生儿中,最受欢迎的三个字是: 轩、涵、梓。

男宝宝名字排名前三的是: 子轩、浩然、嘉轩。
女宝宝排名前三是: 梓涵、梓萱、子萱。
子、轩、涵、梓、泽、研、睿、馨, 成为了90后父母取名中的超级爆款。
看来,无论怎么求变,爆款还是会出现。名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自己喜欢的,那就是无敌的好。

孩子的名字,家长的心事。

看了这么多名字,让我想起聂鲁达的那句诗,「是谁用烟云般的字体,在南方的群星间写下你的名字?」

愿每个宝宝都健康成长,愿每一个名字,都闪耀出自己的光芒。

展开全文